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4.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25.我梦想,登上了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飘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梦想,来到了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8.这首诗作者是_________,从体裁上说这是一首___________。律诗四联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律诗结构上必须对仗的是___________联、___________联。(8分)
B.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C.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②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B. ①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使石滚动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9.________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先河,李白继承了屈原以来的__________诗歌传统。
10. ,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11.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12. 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7.答案:A
8-22(略)
23.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测验含答案-精校打印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测验含答案-精校打印版

高一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小测验(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基础知识(共52分,每小题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渚.清(chǔ)霜鬓.(bìn)惘.然(wǎnɡ)迁谪.(zhã)B.潦.倒(liáo) 琴弦.(xuán)石栈.(jiàn)钿.头(diàn)C.猿猱.(róu)崔嵬.(wãi)吮.血(shǔn)贾.人(ɡǔ)D.锦瑟.(sâ)猿啸.(xiào)咨嗟.(jiē)裂帛.(bó)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①明年....长句,歌以赠之③似诉平生不得志..秋,送客湓浦口②因为④整顿衣裳..故⑥我从去年..辞帝京..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 D.①④⑤⑥4.选出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③④⑤5. 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B.主人下马客在船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秦时明月汉时关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 B.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C.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D.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2单元测评(附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训练:第2单元测评(附答案)

第二单元测评(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演练(21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掌舵.(tuó)崔嵬.(wéi)荻.花(dí)环珮.(pèi)B.抚膺.(yīnɡ)锦瑟.(sè) 恬.然(tián) 霓裳.(shǎnɡ)C.栈.道(zhàn) 嗟.叹(jiē)商贾.(ɡǔ)钿.头(diàn)D.溯.源(sù) 惘.然(mǎnɡ)悯.然(mǐn)江渚.(zhǔ)答案:C解析:A项“舵”应读“duò”;B项“裳”应读“cháng”;D项“惘”应读“wǎng”。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砯崖转.石万壑雷B.玉露凋伤..枫树林C.使人听此凋.朱颜D.猿猱欲度愁.攀援答案:D解析:D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

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孤舟一系故园..声..心B.凄凄不似向前C.艰难苦恨..托杜鹃..繁霜鬓D.望帝春心答案:A解析:A项“故园”古今均为“家乡”之意。

B项“向前”,古义为“以前”,今义为“向着前方”。

C项“苦恨”,古义为“极其遗憾”,今义为“痛苦愤恨”。

D项“春心”,古义为“伤春之心”,今义为“爱慕异性的心情”。

4.下面加点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只是近黄昏推倒啊!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从济南返回京城家里时,父亲已去世。

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嚎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烟袋跪献灵前的动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综合测验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综合测验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裨益(bì)酾酒(shī)镂刻(lòu)流觞曲水(shānɡ)B. 禊事(xì)干禄(ɡān)蜷缩(quán)冯虚御风(pínɡ)C. 溘死(kè)赎罪(shú)愀然(qiǎo)义愤填膺(yīnɡ)D. 蕈菌(xùn)商榷(zhuó)兑现(duì)便言令才(biàn)1.D/商榷(què)便言令才(pi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资产者尽相诽谤他、诅咒他。

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珠丝一样轻轻抹去。

B.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C. 一个人夹在各地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秋的意境与恣态,总赏玩不到实足。

D. 我梦想有一天,悠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胜光披露,满照人间。

2.B/A尽相—竞相珠丝—蛛丝 C恣态—姿态实足—十足 D悠谷—幽谷胜光—圣光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所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我们应提倡“低碳生活”。

②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有利于经济结构,创造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③ “大手拉小手。

”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的交流会上,不少地方、学校介绍了他们的实际做法和初步成效,了群众的这句话。

A. 反应调整验证B. 反应调控印证C. 反映调整印证D. 反映调控验证3.C/反应:机体受到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2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推荐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文档:第2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 Word版含答案推荐

单元综合测评(二) 第二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9282107】A.⎩⎪⎨⎪⎧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B.⎩⎪⎨⎪⎧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长句:指七言诗C.⎩⎪⎨⎪⎧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这里是“悄悄”的意思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岸边 D.⎩⎪⎨⎪⎧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徒,空却坐促弦弦转急 坐:坐下【解析】 C 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9282108】A .侧身西.望长咨嗟 B .歌.以赠之 C .浔阳江头夜.送客 D .朝.避猛虎 【解析】 B 项,名词作动词,A 、C 、D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B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 .暮去朝来颜色..故 C .铁骑突出..刀枪鸣 D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解析】 A 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B 项,“颜色”,古义为“容貌”,今义为“由物体反射、发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 项,“突出”,古义为“突然爆发出”,今义为“超过一般,使超过一般”。

【答案】D4.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空回答)(1)《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

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2016·北京卷)(2)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 。

(李白《蜀道难》2016·江苏卷)(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第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3第2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7.从原文看,下列对“意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意识是由人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
B.意识是人的本能,多数不容于风俗、法律和道德,并且受到压抑。
C.意识由不能立即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可以意识到的主观经验组成。
D.意识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意识水平是不相同的。
④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谈话的内 容报告校长。
⑤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 )的席子用了。
A.简捷 核算 不只 以致 精制 B.简捷 合算 不止 以致 精致
C.简洁 核算 不只 以至 精制 D.简洁 合算 不止 以至 精致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D.潜意识具有社会性。社会希望其所有成员的思想、感情都能在它所指定的范畴内进行,因而社会成员的思想、感情都是一致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薛世雄,字世英,本河东汾阴人也,其先寓居关中。父回,字道弘,仕周,官至泾州刺史。开皇初,封舞阴郡公,领漕渠监,以年老致事,终于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潜意识的科学性
人类的心理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人类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但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心理学只是混杂在哲学和神学当中,面目模糊的一种知识。
冯特,是公认的第一个把心理学转变成一门正式独立学科的奠基者,也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他的名著《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本心理学专著。在这本书里,冯特提出,心理学是一门有明确研究对象、任务和实验方法的科学。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此举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就使得心理学如同其他学科一样被作为一门正式科学而进行研究。

(新课标)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标)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题(20分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猿猱(róu)B.抚膺(yīng) 锦瑟(sè) 恬然(tián) 霓裳(shǎng)C.栈道(zhàn) 嗟叹(jiē) 商贾(gǔ) 钿头(diàn)D.吮血(shǔn) 六幺(yāo) 幽咽(yè) 宵柝(ch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B.老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C.4月14日起高铁二等座首次纳入打折围,意味着高铁打折正在进行新的尝试,未来或有更多的旅客群体享受优惠折扣,好整以暇,享受度假的乐趣。

D.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国庆”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反弹琵琶,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市政府在宣布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以及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后,购买汽车的市民就像买稀罕水果一样排起了长龙。

B.“井居者”的生存困境,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考题:如何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条件,能否改善“蚁族”“蜗居”乃至“井居”人群的基本生活。

C.“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变“4-2-1”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劳动力资源,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的负担。

D.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虽然不是每到一处人生驿站,都有丰硕的收获,不是每一个希冀都有理想的答案,旅途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综合测验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综合测验试卷及答案

念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一、选择题(共 15 分,每题 3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 裨益( bì)酾酒( shī)镂刻( l òu)流觞曲水( shā nɡ)B. 禊事( xì)干禄(ɡān)蜷曲( quán)冯虚御风( pínɡ)C. 溘死( kè)赎罪( shú)愀然( qi ǎo)愤愤不平( yī n)ɡD. 蕈菌( xùn)商议( zhuó)兑现( duì)便言令才( bi àn)1.D/ 商议( què)便言令才( pi án)2.以下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财产者尽相诋毁他、诅咒他。

他对这全部绝不在乎,把它们看作珠丝同样轻轻抹去。

B.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苟能珍爱光阴,孜孜修业,则其成就,容有底止。

C.一个人夹在各地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秋的境界与恣态,总赏玩不到实足。

D.我梦想有一天,悠谷上涨,高峰降落,崎岖波折之路成坦途,胜光表露,满照人间。

2.B/A 尽相—竞相珠丝—蛛丝 C 恣态—姿态实足—实足 D 悠谷—深谷胜光—圣光3.挨次填入以下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① “低碳生活”是个新观点,所提出的倒是世界可连续发展的老问题,它了人类因天气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我们应倡导“低碳生活”。

② 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发展,有益于实现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一致,有益于经济构造,创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③ “大手拉小手。

”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的沟通会上,许多地方、学校介绍了他们的实质做法和初步收效,了民众的这句话。

A. 反响调整考证B. 反响调控印证C. 反应调整印证D. 反应调控考证3.C/ 反响:机体遇到刺激而惹起相应的活动;事情惹起的建议、态度或行动。

反应: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状况、建议等告诉上司或相关部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单元二一、基础题1.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B.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C.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D.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秋月春风等闲..繁霜鬓(极其痛恨)..度(随随便便) B.艰难苦恨C.侧身西望长咨嗟..峨眉巅(飞越)..(叹息) D.可以横绝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与元九书》)。

B.李白与杜甫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

C.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读诗,就是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的韵味。

”D.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句是()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B.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守关的将领有的不是(自己的)亲信,因此变成叛乱者。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像庄周梦蝴蝶一样,我曾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爱心托给杜鹃。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在这令人悲伤的秋天,我常常离家万里,抱着晚年多病的身体独自登上高台。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二、填空题7.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

老佣人说:“容易办成。

”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1文买了豆腐渣。

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

”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

”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

”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为:“。

”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笑。

”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了他。

8.“,。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到老了,什么都不想了,什么都不做了,似乎坐在椅上眺望日落的晚霞已成为老人的“专利”。

然而我却不敢苟同,已逾“耳顺”的我照样如年轻人一般追赶时尚。

三、阅读题(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

太宗尝问:“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遂良对曰:“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

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太宗曰:“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

”黄门侍郎刘洎曰:“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亦记之矣。

”太宗以为然。

十七年,太宗问遂良曰:“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余人。

食器之间,苦谏何也?”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太宗以为然。

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

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绩、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及遂良以筹其事。

将入,遂良谓无忌等曰:“上意欲废中宫,必议其事,遂良今欲陈谏,众意如何?”无忌曰:“明公必须极言,无忌请继焉。

”及入,高宗难于发言,再三顾谓无忌曰:“莫大之罪,绝嗣为甚。

皇后无胤息,昭仪有子,今欲立为皇后,公等以为何如?”遂良曰:“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无愆妇德。

先帝不豫,执陛下手以语臣曰‘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

’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

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

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

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遂良致笏于殿陛,曰:“还陛下此笏。

”乃解巾叩头流血。

帝大怒,令引出。

长孙无忌曰:“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加刑。

”翌日,帝谓李绩曰:“册立武昭仪之事,遂良固执不从。

遂良既是受顾命大臣,事若不可,当且止也。

”绩对曰:“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

”帝乃立昭仪为皇后,左迁遂良潭州都督。

显庆二年,转桂州都督。

未几,又贬为爱州刺史。

明年,卒官,年六十三。

(选自《旧唐书》)9.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工:擅长。

B.所以诤臣必谏其渐渐:渐渐。

C.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愆:过失。

D.不合问外人合:应该。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食器之间,苦谏何也.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首创奢淫,危亡之.渐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召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及遂良以.筹其事C敛赀财以.送其行帝乃.立昭仪为皇后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遂良“尽职尽责”的一组是()①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②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③所以诤臣必谏其渐④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⑤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⑥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良担任谏议大夫,兼管皇帝起居事务。

太宗想看他记载的内容,他说无此先例,并告诉太宗,他一定会坚守职分,秉笔直书。

B.太宗问褚遂良,为什么当年有那么多人苦谏舜帝制造漆器和禹帝雕饰俎器,褚遂良认为那是他们过分地讲究,开奢侈浪费之风,是危险的开始。

诤臣必须在刚开始露出奢侈的苗头时进谏,一旦奢侈成风,再进谏就难了。

C.高宗以皇后王氏无子,昭仪武氏有子为由,想废除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

褚遂良则认为,皇后王氏出自名门,又没有违背妇德,况且先帝临终托付,因此他坚决反对废后,并把上朝用的手板还给皇帝。

D.褚遂良博览群书,擅长隶书,并被父辈的朋友看重,很快升迁为谏议大夫,他前后进谏数十次,多被采纳。

晚年,因得罪太宗而一贬再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亦记之矣。

”太宗以为然。

译文:(2)遂良既是受顾命大臣,事若不可,当且止也。

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在西域读李白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

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

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

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是我的猜想。

②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

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

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

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

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④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

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

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春夜宴楼李国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

诗人拒绝根的存在。

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人的。

⑤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

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

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

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

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

”(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

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

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这都是些游侠行径。

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尸大哭。

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

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

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

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

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

他不习惯仰视。

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

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

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

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

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

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

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

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

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

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

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14.品味文中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诗人拒绝根的存在”,句中的“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2)“他不习惯仰视”,句中“仰视”的含义是什么?(3)“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15.下列两个句子中的“此”分别指代什么?(1)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