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常青树下深思经典散文
葱茏过生命的那些树散文

葱茏过生命的那些树散文一多年前,于千万里外的旅途中,夜宿一农家。
早晨起来,小村里一片详和,正是夏日,绿荫浓笼,新鲜的阳光栖在每一片叶子上。
主人家的小男孩出来,在院子里的一个水井边汲水,然后去浇南园中的一棵小树,而他的爷爷,正背着手悠闲地在门外的土路上散步。
我问男孩:“这树是你栽的吧?要不你怎么这么勤快地去浇它?”男孩腼腆地笑,点头。
他爷爷正踱进院子,乐呵呵地说:“村里的孩子都栽树,等长大后成家时打家具!”男孩脸一红,忙又去汲水。
我相信老人的话,这里的确是太贫穷了,那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树,也许真的是那些孩子未来成家的资本。
这时,主人一家全来到院子里,看着忙碌的男孩笑。
男孩一声不吭,只顾低头打水,浇树。
吃过早饭,我准备告辞离去。
这时,男孩已经背上书包,正要上学去。
忽然,他奔到我身边,示意我弯下腰来。
他俯在我耳边小声说:“我栽树不是为了以后娶媳妇!我家穷,爷爷一直担心他死后,打不起棺材,所以……”那一刻,阳光在小树的枝叶上飞舞,那份明亮,那份温暖,直入灵魂深处。
二未离开故乡时,邻家最穷,两个大些的孩子早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
最小的女孩八岁,却不让上学,早早地在家里喂鸡喂猪,洗衣做饭。
闲暇时,便在园子里浇水锄草,有时便在那棵杏树下坐着,抬头看天上的云。
一天,我坐在院子里胡乱在地纸上乱画,她忽然隔墙问:“哥哥,你拿的是什么笔呀?我从来没见过!”那是一支最普通的圆珠笔,看着她发亮的眼睛,我把笔递给她说:“这是圆珠笔,送给你了!”她一下瞪大了眼睛,轻轻抚着那支笔,慢慢地,眼里像起了雾一样,悄悄地转身跑回去,把那支笔紧紧抱在胸前。
第二天,我在菜园里,她也在自己菜园里,问:“哥哥,大树的树怎么写?”我用小木棍在墙头上写给她看。
她默默地看了一会儿,转过身去,拿着我送她的笔,就在一片杏树的叶子上写着。
那以后,她常问我一些字,然后都写到那些叶片上。
那个夏天,她在那些低处的叶子上写满了字,而我也送了她好几圆珠笔。
她还叮嘱我不要告诉她家里人,于是,她的秘密就隐藏在那些绿叶之间。
常青树散文

常青树散文自打我小时候起,就素爱常青树,一是因为它一年四季都是绿的,二是因为他的执着,年复一年悉心地关照着叶子,从不让它从身边逃离,即使是在凛冽的北风里,也是一如既往。
在北方的山林里,常青树是很少见的,大多都是杨树、槐树、杏树等落叶树。
儿时见的常青树,影响最深的就是哥哥结婚的新房里贴的那两块钱一张的那张迎客松,在悬崖峭壁上拼了命地生长,其次就是小学校园里那几棵柏树,虽然很小,只有那么十来棵,却一直都是方圆几十里的一道风景。
我的家乡环县素称是十年九旱,可现实却是十年十旱,不是缺水,而是没有水,大大小小2000多泉眼、多条河流,99%都是苦水,驴喝了都摇头。
虽然年降雨量在300-400毫米,却大都集中在夏秋两季,春季播种、植树的时节,干旱很让人无奈。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学校为了美化校园,买了十几棵柏树,旱的栽不下去,于是决定,学生早晨上学的时候,先跑到沟里取一次水,一个娃娃一瓶,带回来浇树。
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了两个月,一百多名学生,一天带来七八十斤水,这十来棵柏树真的给栽活了,二十几年过去了,这些柏树比学校的围墙还高出了一大截,真的成了整个村里的一道风景。
常青树和其他的树不同,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把自己喝叶子的关系处理地很好,使叶子没有二心,永远伴随在它的身边,哪怕是老去。
看,杨树、槐树、杏树……每到秋季,它们的叶子都会随风而去,不知是叶子变了心,还是树呵护的不够周到,是叶子不够坚强,还是风太纯情,把叶子勾引地无法自拔,随风而去?这些树的叶子认为,我生长在一棵树上,树每天都极力地吸食着土壤里的水分,哪怕是几十米深,让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秋季的风却是如此地迷人,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原有的平静生活,领着我去看外面的花花世界。
叶子的离去,违背了树的夙愿,风带它而去,也只是一时的欢快,有时候会被老农们带回火堆里取暖,有时候也只能落个自生自灭,成为大地的美餐。
这些树认为,一进入秋季,叶子好象越来越讨厌它了,尽管每天尽力地给它吸取养分,尽情地吸收太阳的光华,还有一个专为它生存的身体。
高中作文生命之树常青

高中作文生命之树常青高中作文生命之树常青【文章导读】岁月的森林或黑或白,像父亲的胡茬母亲的乳汁,生命之树摇曳其中。
下面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生命之树常青,供您参考和借鉴。
【篇一】生命之树常青我已许久未曾翻开一部文学作品。
因为工作的缘故,夜晚于我是很奢侈的时光。
茶几上刻意或无意放了几本文学作品,怕吸引力不够又放了几本篇幅精炼的散文集,意识里是希望茶余饭后不要做其它事,就看看书吧,那确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当一个人开始关注人生和社会的关系,就会觉得世界很大很复杂而自己很渺小,未来的不确定性会困惑我们的心,然后会开始看书,看以前不曾看过的书,希望找到一些理论解开自己的迷惑,让自己可以不加思索地走下去。
可书本知识实在太多,每一门社会学科似乎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观察角度的不一样又造成理论不一样,弃其糟粕、留其精华要一一同实际结合,不能脱离生活,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
我很怕专注,当初看《与霍金对话》,愣是把正事扔一边,原来是舒服坐在沙发上看,后来躺,再后来趴着看,太累人。
捧着书入了局基本就这下场,除非书籍质量太差,诱惑力太小。
深受夜不能寐欲罢不能的痛苦,以至于拿着书本还未翻开,理智就有反对的声音:别乱翻,晚上不睡觉后果很严重。
人是不断否定的,常对过去一些游离于表面的感叹和浅薄的情绪报以一笑。
几大本的手写锁在柜子里,好几次搬家舍不得扔,于是每次搬家就会习惯性的翻一翻,里面那个自己多么可爱乎,孩子气的情绪化,见风是雨的想象力,懵懂的价值观,尚处于一片空白的世界观,构成了青苹果乐园。
没有责任也就无从谈起承担,肩膀有几分力能笑纳几分折磨能走几里路只有后来才会一一验证,人离不开改造。
文字的好处在于可以一直留下来,每当发现漏洞会有拾珍的惊奇咦,又找到一个毛病!毛病是跳蚤,知道它存在,而且就在你身上跳来跳去,咬你的时候不会告诉你,但你事后一定会痒有难受。
日子是不缓不急过去的,人不知不觉越发平庸。
【篇二】生命之树常青培根说过,人的天性犹如花草树木,而阅读好比修整与剪裁,使其更加美丽、丰富多彩。
初一叙事作文:生命常青树

初一叙事作文:生命常青树生命就像一棵常青树,无论季节如何更替,它总是保持着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无论经历多少挫折和困难,我们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在这棵生命常青树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风雨,但是这些风雨并不能摧毁我们的生命之树。
相反,它们会让我们更加坚强,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遇到了一个很大的挫折。
我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朋友,这让我感到非常失落和无助。
但是,在这个时候,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他们告诉我,人生中总会有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要学会面对它们,并且从中吸取教训。
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友谊和关爱,也让我更加坚强和自信。
除了友谊和关爱,我们的生命之树上还有许多其他的风景。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挑战和机遇,这些都会让我们更加成熟和成长。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学校的戏剧社。
在这个社团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表演和团队合作的知识。
我们经常一起排练,互相帮助,一起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表演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热爱表演和艺术,也让我更加珍惜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除了这些美丽的风景,我们的生命之树也会经历一些枯枝和落叶。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这些会让我们感到失落和无助。
但是,这些枯枝和落叶并不能摧毁我们的生命之树,相反,它们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中的美好时刻。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经历了一次严重的考试失利。
这个打击让我感到非常沮丧和失落。
但是,在这个时候,我的家人和朋友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他们告诉我,人生中总会有失败和挫折,但是我们要学会从中吸取教训,并且继续前进。
这个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关爱,也让我更加坚强和自信。
总之,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棵常青树,无论经历多少风雨和枯枝落叶,它总是保持着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要学会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从中吸取教训并且不断成长。
2021年父亲是棵不老的常青树的散文

A hundred me in a hundred mouths, I am an angel but also a demon.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2021年父亲是棵不老的常青树的散文父亲,您是我心中永远不老的常青树。
您给的爱,一直暖暖的。
待时光流逝,容颜老去,您依旧是那盏照亮我人生旅程的灯塔,光芒万丈。
——题记我们常常用“母爱无私”诸如此类的词语来诠释母爱的伟大。
其实,父爱又何尝不是?父爱如山。
或许,只是我们很少用心去发掘这份特殊而又含蓄的爱而已。
父亲是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已有近乎三十年的工龄了。
自十七岁那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没有像身边的同学一样“高瞻远瞩”,选择去条件优越的大城市发展,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是选择了环境艰苦的农村去任教。
并非他并不想去尝试安逸舒适的城镇生活,而是他觉得应该去更需要他的地方,因为他早已对那片土地有了特殊的感情,因为早晨他很喜欢清晨那迎面扑来足以使人陶醉的淳朴气息,因为他更向往简简单单的生活。
在三尺讲台上,他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他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业。
工作中,他是一位教风严谨的老师,能够不厌其烦地把一些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题目讲解数次,直到学生理解为止;生活中,他是一位严格教养的父亲。
童年时期,我和大多数男孩一样不乏活泼、顽皮与叛逆。
在年少稚嫩的心里,他很少对我投以赞许的目光,而是经常因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而采用一些比较粗暴的方式来给我以警示,让我把教训铭记于心,而不至于重蹈覆辙。
在我看来,总是因为一些不值一提的芝麻小事而给我以惨痛的教训,比如说我偶尔会效仿大人学着抽烟,比如说和弟弟吵架。
我很难享受到一个普通学生那样说理式教育的待遇,而总是会受到一番皮肉之苦。
我曾抱怨过,甚至与父亲产生过一些隔阂。
在日渐成熟懂事、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心中的不解与苦闷给心灵深处留下了一些难以抹去的阴影。
上学以后,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熏陶、管教严格的我,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关于写树的现代散文

关于写树的现代散文关于写树的现代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小编整理的树的现代散文,供参考!生活,是一树花开听说,人的心间住着一尊佛,或是父母,或是朋友,或是自己,总是在最低迷的时刻,就给予一付坚强的臂膀,支撑起自己单薄的执着。
总有一段时光,就如同阴绵细雨的低沉,让阴冷了一冬季的心更加霉涩潮湿。
总有一缕阳光,直达心灵深处,让心间的冰雪消融,让生活,绽放一树花开。
生命中,总有一份爱,溢满内心的波涛,荡漾在人生的旅途中,看尽一路的风景,不奢望获得,不畏惧失去。
坦然面对得失与悲喜,平静淡望相遇与相离。
在生活中,携来一缕阳光,让生命之树常青,让春风唤醒一树的花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缘聚缘散终不悔,只以真实面目示人,即使在人生的雨季,也要绽放最美的笑颜,为潺潺时光涂满花香馥郁。
不要辜负四月的春季,满眼的生机盎然,令人欣喜,草儿探出翠绿的身躯,鸟语花香中,倾听流水潺潺,我的眷恋如蜂蝶般追随花朵而去,心间的回忆流云般漂浮在碧蓝的天空。
我在春天孕育希望,将流年似水的日子努力开成满树的芬芳,遗忘冬日的寒凉,在温暖和芳香里欢喜。
陶醉于春的韵律间,心中澎湃出一首充满希望的畅想曲,将所有的美好收集,融入生命的海洋,时光美好,春色潋滟。
岁月是跨不过去的长河,漫长的行走间,找寻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景。
时光摆渡我们的灵魂,让我们走过人生的四季。
望见一树花开,望见岁月繁华,千回百转间,跋涉山山水水。
青葱岁月,如烟记忆,化作桃花点点,飘落进另一轮冬季。
红尘彼岸,遥望人生之海的辽阔,我们就如同沧海一栗,渺小的如同水底的沙尘,只是呵!生命的苍穹岂能终止?生命之书百味掺杂,苦辣酸甜。
用豁达的心品味世界,坦然平静间望云卷云舒,世事变迁。
将满腔的心思,惊扰了盛满花香的夜晚,一缕愁绪,轻依在绽满芽苞的树梢上,将思念卷起,离愁悄然撒落满地。
四月的清梦,荡起片片涟漪,点燃梦幻,馨香渲染夜色的孤单。
一朵花间,我读出生活的美妙,回眸天涯的思绪,拂过万千柳丝,编织成长长的'梦境,入了你的夜里。
有关树的抒情散文欣赏_写树抒情的散文(2)

有关树的抒情散文欣赏_写树抒情的散文(2)有关树的抒情散文欣赏:生命如树,树如人生作者: 逝者如斯夫单纯地喜欢一棵树,喜欢她随遇而安的自然,喜欢她滤去喧嚣的淡泊宁静。
人生是一棵树,充实而丰富的一生,既高贵也平凡。
在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留下了岁月的每一圈不悔的年轮。
一棵树,幸福就是在这些简单的细节中,渗透在生命的每一个章节,树高千尺,树根必须牢牢地扎在人民这块沃土上,要时刻为人民遮风挡雨,为大地留下一片绿荫。
总是喜欢树的高大挺拔、喜欢树的勃勃生机,无论走在何处,第一眼寻觅的总是树的影子,树的葱绿。
那些树,在无边的沃土上长成了一片无边的树林,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它们等待的热情。
当你终于走进了那无边的森林,请你相信,世上有爱而且已蔚然成荫,在你的心上它们也长成了一片树林。
今生,我想为你种一棵树,以你的名字为它命名,每一片叶子都是我写给你的绿色诗笺,每一个年轮都镌刻着我们生生世世不变的诺言。
春天来临种子破土而出,在阳光雨露下渐渐参天,如同一个人的生命诞生和长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两株相同的树,这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朴实个性的特质。
幼小的芽苗经风吹日晒而逐渐走上成熟,最终长到干直笔挺高耸入云,月光如水,树影婆娑。
清幽的笛声在柔软的时光里里倾诉着一种无法言语的快乐,人生应如树,要有树一样的勇敢,参天的大树必须是从一粒小树种长起的。
想要成为欣欣向荣的树木,那就要懂得吸收阳光雨露,懂得接受寒冬的洗礼,只有这样才能成长成一棵有用之材。
我也愿做一棵树,坚忍不拔地接受一切挑战,特别是能够在严寒酷暑时依然高高地屹立于山坡上,只有经历风雨的洗礼,接受大自然残酷的考验,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人生如树,理当挺立,然而旅途坎坷,梦中的绿叶常在风雨中飘落,唯剩下孤零零的枝干在风中摇曳。
诚然,追求的过程必然是一个苦痛的过程,做人要一生坚强不屈,遭受了各种挫折却还始终傲然地活着。
请我们骄傲得就像一棵树吧:当春天到来,当阳光普照大地,你看那老干新枝又吐出了绿芽,你看那啾啾鸟儿又在浓荫深处筑起了新巢。
百年之树名家哲思散文

百年之树名家哲思散文百年之树名家哲思散文我景仰他的无言。
胸中激荡着百年不息的情爱而他无言。
春秋思想,日月精神,丰富的阅历已使他汇聚成凝重苍劲、清新畅达的江河,随意哪一道纹理的细波,都能冲腾起深邃博大的历史狂澜,而他无言。
刀火锤炼,风雨磨洗,艰辛的经过已将他塑铸成浑厚壮阔、激越圆亮的钟吕,无论哪一个侧面的撞击,都会震响起优美久远的生命韵律,而他无言。
最初的道路来自泥土。
根须扎实,执著坚韧的赤足跋涉漫漫长途,贫瘠中寻求肥腴,酸涩里探索甘甜。
源远方能流长,阳光下的挺拔正发于黑暗里的屈伸。
永不疲倦的苦旅啊,受尽曲折的埋没,定然血泪浸透、饱含悲壮的啸吟,而他无言。
心底,跳动百年之始的萌芽,那是残雪掩不住的童眸,纯洁、灼热,多少个惊奇的渴望要问,而他无言。
眉头,飞扬百年之后的碧叶,这是严霜染不白的燕翅,明亮、宁静,多少浓重的追忆想说,而他无言。
孤寂的'诗人在远处,比喻的眼睛向他出神。
烈焰、瀑布、灯芯、恋者……或者更像一杯芳醇四溢的美酒,令软弱的手刚强,苍白的颊红润……不是没有更精彩的灵感,而他无言。
繁杂的野草在身边,寓言的唇舌对他推敲。
病变、枯朽、砍削、焚烧……或者更有一种羞辱难堪的结局,让善意的嘴忧叹,不平的心舒坦……不是缺乏更准确的预料,而他无言。
与独立的品格无关,誉是一只蝉,毁是另一只蝉。
俯仰无愧天地,不是听不懂赞美与诅咒,而他无言。
斧锯横在晚秋的腿部,锐利,寒冷。
这铁的快蹄,一层层踏践月下的伤口,断切后路和前程。
斧头起落处,玉骼飞雪;锯齿来回间,冰肌流溪。
于伐木的低哑鸣叫之中,听一片骨肉的清脆。
双唇含着被割离的铁证,而他无言。
至终不歇的年轮奔流成一段平阔的书案,让心怀四方的少年做了舟子。
从此漂泊遐迩,醉醒古今。
涉水,涉水,吟大江东去,读逝者如斯……夜色灯影里,新笔摇桨,涛声一寸寸透染襟袖。
纵观却似千山重叠,其中多少深幽,是否可闻鹧鸪?丝弦长长,这一张古琴可惊天地,而他无言。
鸟在星空里飞啼,为那株背负过大地的碧树鸣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常青树下深思经典散文
节日大都是出于好意而诞生的,而且大都是因为纪念而被设置。
但是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推进,它的意义也在不断地被丰富,它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及开展。
这是丝毫不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承认事物具有变化性,更何况节日还是属于具有剧烈变化性的人群的活动。
这两日街上乱哄哄的,车来人往,熙熙攘攘,处处弥漫着圣诞节、平安夜的喜乐气氛。
店门口,路道旁也能时不时瞅见常青树,夜晚时人们甚至还能寻见巷尾的红绿灯火阑珊——真如飘游的鬼火一样恐惧。
快递员乱哄哄的,那一车车的快递堆得跟山似的,而这跟山似的快递也像金光灿灿的金子一样压在他的心头。
治安人员也乱哄哄的,整日为了社会的稳定而来回奔波,生怕一个不注意而导致悲剧的酿生。
就连身边的朋友也是乱哄哄的,话语中除了苹果就是情人,而我的微信朋友圈亦是被他们一系列的圣诞渴望充盈地满满的。
我的脑袋更是乱哄哄的,想在平安夜过个太常日子确实不易!
任何节日都有它产生的历史背景,而不同的历史背景也必然促进文化的交融与开展。
圣诞节就是产生于西方,一开始是专门拿来纪念圣灵耶稣的,所以它也被称作耶诞节。
它是一个宗教节,每年的12月25日凌晨基督徒都会聚集在一起举行子夜弥撒。
后来经过基督徒的迁徙,各种族的逐步交融,各地也相继形成了独具形式的带有其当地文化气息的圣诞节。
在英国,人们于圣诞节互送礼物,借此促进人与人的交流,增强人与人的感情;在法国,一家人则会在这一天团聚,
并且相邀同去年老的已婚兄姊的家中吃团圆饭,倒是与中国除夕时家族人员相聚颇为相似,实在显得仁慈;在意大利,儿童会趁此撰写诗歌表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在瑞典,人们更是做上满桌的佳肴,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可见,节日本是好的。
无论是起初的纯粹纪念还是后来形成的诸多庆贺活动皆是文化风俗的体现,而那些由节日所承载的一系列精神愿望也应该值得人们深思与继承。
只是,继承是对的,精神的遗留也应该大加赞扬,但是若一味拘泥于形式岂不是浅薄盲目?
中国本是没有圣诞历史的国家,即便说唐朝时有过所谓“景教”的传入,但是在中国儒释道三家的影响下,基督文化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直至二战时期,传统文化遭受压制,基督文化才有机可趁,借机传入中国,在中国据有一席之地,并一直开展至今。
可是纠其时间历史也不过一百多年,而在这一百多年中,圣诞文化的盛行更是缓之又缓。
但就是这样缓之又缓的渗入刚好借近现代中国快之又快的开展大树生根抽芽。
到了现在,圣诞节庆已经在国内掀起一番浪潮,而且一浪压一浪,越盖越高,真如电影《后天》里的大浪让人心生畏惧。
我看过一则汇报,说是现在过圣诞的中国人在数量上甚至堪比西方人,而这大规模涌流更是使得各方人士头痛不已。
节日已经不再节日,文化业已“尘埃落定”,被深深地埋在科技沃产的泥土之下。
我内心泛起一股绵绵的担忧,我不知其将要往何处去,虽然我知道它从何处过来。
我在微博上看到有关圣诞的一些争议,与其说是关于圣诞的争论,不如说是关于文化存与逝的争论。
我看到
有这样的一句话,说过圣诞就是为了活泼气氛,哪里来的什么文化?而文化不过是一切无谓的形式的委婉表达而已。
看到这儿,我心中升起一团怒火,我是义愤填膺吗?那我又是为了什么大义而气火上涌呢?我在底下留言,我试图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去说服他。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它是形式的内化,而形式是内容的外现,它决定于内容,随着内容的改变而开展。
相同的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这也就是为何各地圣诞形式多样的原因。
只是,那样乱哄哄地去过日子真的是得当的方式吗?古人云,“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句话大大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也正说明了人文伦理道德的普及对于社会的良性开展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文化起着教化的作用,死板的形式犹如框架一样里面可以装下任何东西,又如何能充分表达世人的情怀与良愿?
呵!马克思主义也未必是管用的。
在我认为,批判吸收外来文化果没有错,若是一味凑热闹,搞形式岂不是落入俗套,崇洋媚外?然而,对方给我的回复令我大吃一惊,他说马克思主义不也是从外国流入的吗?这难道就不是崇洋媚外吗?难道不是中国被外国影响与感化吗?此时的我已经没有了去解释的勇气,假如说亡羊补牢还有用的话,那么花心思去跟这样的人解释实在是对牛抚琴了。
但我知道,这样的人,绝不止一个存在于祖国大陆之上。
马克思主义是一切科学的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科学,它是全人类的科学,而马克思只不过是作为一个先驱者提前领悟发现与开展了它而已,这样的一门科学又怎么能用中国外国这样的词汇来分别?又怎么能用河流大山来限制?如
此说来,太多国人的思维已经被禁锢了太紧太紧,太多国人的意识也在岁月的风沙中逐步被磨灭,然后徐徐消散。
魏源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善于吸收与接纳外秀是一种好的习惯,然而,师夷未错,崇夷却是愚昧至极啊!我不禁忆起了二战时日本侵占东三省后的情形,经济掠夺不算,他们更是强行实行愚民教育,传播日语,建立图书馆,企图从精神上完全摧毁国人的抗日意志,瓦解国人的坚强信念。
再看英国霸占了香港整整一百年,而今华夏一统,面对它也只能两制并分。
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固然可怕,但是对于如今作为世界强国的中国而言,文化的渗透才更令人惶恐不安!人心不古,国心难存,文化一散,不打自垮!一味地崇洋媚外,一味地跟风取乐,一味地盲无目的,岂不是数典忘祖,岂不是祖国的不孝子?
是谁告诉我们节日是形式?是谁让我们迎接圣诞比迎接中秋还要积极?“今日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曾几何时,“月是故土明”让人延颈思亲,期盼团聚?“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曾几何时,插花修墓,敦亲睦族使人倍觉亲切温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曾几何时,登高望远,遍插茱萸让人心涌沧桑?节日的意义不只是停留于形式,假如不是深入其中,假如不是深切领会,又如何能体味到其中的奥妙深义?“行路难,行路难”,“冰塞长川,雪满群山”。
一个人要想在某地生活得更好,必先熟悉当地的人文习俗并化为己有;一个国家若想在世界立足,则必须将本身文化播之于外,让他邦化己为有!
20XX.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