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选穴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功能性月经不调的选穴规律研究

窑 中医中药 窑
2.4 处方选穴归经情况 40 个腧穴分布于 10 条经脉袁腧穴归经及使用频
次见表 3遥 2.5 腧穴分布部位情况
表现的妇科常见病袁常由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常引 起遥 脏腑功能失调尧冲任督带损伤是导致功能性月经 不调的主要病机[1]遥 目前现代医学主要采取激素药物 治疗[2]袁治疗效果明显袁但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 应[3-4]遥 中医针灸治疗袁以经络辨证为主袁结合脏腑辨证 及八纲辨证袁通过针刺尧艾灸或针灸并用而达到通经 脉尧调气血尧扶正祛邪尧调和阴阳之功[5]遥 已有研究表 明袁针灸辅助治疗月经病能提高临床疗效袁改善患者 生活质量袁并缩短病程[6-8]遥 临床实践及查阅文献发现袁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功能性月经不调的相关文献袁建立选穴处方数据库袁对数据进行描述
性分析尧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遥 结果 针灸治疗功能性月经不调的处方中涉及 40 个腧穴袁分布于 10 条经脉袁
多集中于任脉上遥 腧穴使用频次较高的为三阴交尧关元尧气海遥 腧穴多分布于胸腹部尧下肢部及腰背部遥 在特定穴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渊CNKI冤尧万方 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渊Wanfang冤尧维普中文科技期刊 数据库渊VIP冤尧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渊SinoMed冤袁 检索 2010 年 1 月要2020 年 9 月关于针灸治疗功能 性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期刊文献袁检索词野月经不调冶 野月经先期冶野月经后期冶野月经先后不定期冶野月经量 少冶野月经过多冶野经期延长冶野经间期出血冶野崩漏冶野功 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冶野功血冶野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 血冶分别与野针灸冶野针刺冶野针药冶两两进行组合检索遥 1.2 文献纳入标准
表 2 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穴位频次情况渊频次逸10冤
序号 穴位 频次 频率渊%冤 序号 穴位 频次 频率渊%冤
计算机技术在中医药信息学应用概.

计算机技术在中医药信息学应用概况[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中医药研究的辅助作用也逐步显露出来,尤其是促进了中医药学信息数字化的发展。
这种技术已经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诸多方而,如在中医文献、中医证候、中药有效成分、方剂配伍规律胡究等方而都积累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中医药信息学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应用日益广泛,它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中医药也步入现代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进程。
中医药学作为一门古老的科学,要从海量信息中获得新知识,发现隐藏的关系与规律,以及对未知情况进行预测,已经不能再依靠传统的繁琐的方法。
计算机技术是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有力手段,是中医理论进行现代化研究的一个切入点[1]。
1 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装置。
而计算机技术的内容非常广泛,可粗分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几个方面。
计算机技术包括: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其在CPu 设计中的应用、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入输出。
计算机技术也包括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也就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其定义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2]。
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咨询服务、图书、教育、通信、军事、金融、医疗等诸多领域。
在中医药信息工作中应用这些技术是必然的,是现代化的需要。
2 中医药信息学的特点2.1 中医药信息学的定义1998年,蒋永光[3]提出现代中医药学正在改变传统的信息观,以中医现代化为标志的、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结合,推动了其学术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理论的内涵,开辟了一些崭新的学术领域,其中包括中医药信息学。
中医药信息学是由中医学与信息科学交叉产生的,是中医药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必然结果,是中医药文献学、数理中医学、中药学、中医临床医学以及中医药管理学等中医药学科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之间的“接口”,将成为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4]。
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研究概况

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研究概况芮靖琳;范郁山【摘要】回顾国内近10年来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现状,从临床观察与研究对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做出概述,从而有利于找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治疗规律,用于指导临床.%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atu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ysmenorrhea caused by endometriosis in recent ten years,including clinical observations and studies,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treatment for dysmenorrheal caused by endometriosi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guide in clinic.【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1(027)012【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针灸疗法;综述【作者】芮靖琳;范郁山【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3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腔及子宫肌层以外任何部位生长所引起的病变。
中医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名,依据其有痛经、性交疼痛、月经不调、不孕、盆腔肿块的临床表现,内异症属于中医“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瘕”的范畴。
继发性、渐进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是本病的典型症状,约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以痛经表现为主,严重者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
针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良好,临床报道较多,故笔者就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临床报道作一简要的回顾,参考近10年的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基于Weka关联规则挖掘的针灸腧穴规律研究

基于Weka关联规则挖掘的针灸腧穴规律研究作者:胡绿慧任玉兰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年第07期摘要:针灸腧穴规律在针灸临床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古今针灸临床治疗方案数据量大、关联性强的特点,运用关联分析中的Apriori算法,结合针灸学科特点和临床诊治规律,将经过筛选转换的数据在Weka平台中分析,充分利用其中的类和可视化功能,得出用穴规律、腧穴配伍规律等的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WEKA的关联规则挖掘技术能有效的为针灸腧穴规律研究提供信息支持。
关键词: Weka;针灸腧穴规律;数据挖掘;关联规则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7-1361-03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针灸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运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和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作为中医学科体系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以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和卓越的临床疗效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临床上,由腧穴、施术方法和治疗时间组成的针灸处方是实现针灸疗效的重要条件,但在针灸临床治疗决策中,如何选取最优化的针灸处方是针灸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学信息的迅猛增加,而人脑的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会对临床问题的思考、信息的判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决策造成必然的困扰。
本文针对针灸临床治疗方案的数据特点,借鉴循证医学的理念和方法整理、加工、更新以及评价古今针灸治疗疾病的临床证据,通过运用数据仓库存储、管理针灸诊断、治疗疾病的古代和现代临床证据以及相关针灸知识,结合针灸学科特点和临床诊治规律;通过对关联规则及相关算法进行分析,将针灸穴位数据与关联规则相结合,将历代针灸数据在WEKA软件中进行挖掘,得出用穴规律、腧穴配伍规律等的分析结果,从而指导医生的临床治疗方案决策。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文献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文献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临床分布规律,为研究中医证型规范化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方法:查阅1995~2006年涉及到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的文献101篇,病例5352例,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文献中中医证型出现频次、辨证治疗病例数、专方治疗证型频次和病例数进行研究,得出不同证候出现的频率。
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证型依次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肾虚血瘀、瘀热互结、气虚血瘀、湿热内蕴、痰瘀互结7种。
结论:本结果基本符合中医理论的认识规律,为下一步进行中医证候群体分布规律的临床前瞻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辨证基础。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文献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内异症”)近年发病率逐渐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本病虽属良性疾病,但它表现为细胞增生、浸润、复发等恶性行为,使之成为难治之症和现代医学重点研究的疾病[1]。
目前西医治疗复发率高,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具有理法方药灵活、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等优点,但目前内异症的中医辨证比较混杂,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证候分型种类繁多,不便于掌握运用。
为了探索临床辨证分型规律,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我们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系统检索并分析了1995年1月~2006年12月共12年的相关文献,对内异症常见证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运用检索词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一次检索,在此基础上以“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证候”等检索词作二次检索。
检索了1995年1月~2006年12月,共250篇文献。
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的共101篇,其中辨证分型论治36篇,中医专方或基本方论治65篇。
文献覆盖21个省、市、县、自治区。
1.2 筛选标准:分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2个方面来阐述。
1.2.1 入选标准:内异症中医临床辨证治疗、中医证候研究、专方或基本方治疗临床研究文献。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现代文献取穴规律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现代文献取穴规律分析作者:周子微潘娜高炜燕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33期【摘要】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内现代临床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选穴规律。
运用电脑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查找1984~2019年国内临床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分析腧穴选用规律。
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重视循经取穴,配合近端用穴。
首选阳经腧穴,特定穴是选穴的主体,这一结果可指导临床优先选穴。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针灸;腧穴;数据挖掘【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3..02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是由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细胞免疫依赖、补体参与等因素导致的以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从中医的角度而言,在现有中医文史文献中并无对于“重症肌无力”一病名的确切记载,但是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属于中医痿证的症状中的一种。
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主要是五脏受损,气血亏耗,静津不足,肌肉筋脉失养所致。
其常见病因有外感温毒、湿热之邪,内伤情致,饮食劳倦,先天不足,房事不节以及接触神经毒性药物等。
其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但根柢在于五脏虚损。
1 资料与方法1.1 文献来源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检索1984年~201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和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相关文献。
剔除重复发表的文献,检索纳入60篇文献。
1.2 检索策略采用计算机检索,以“重症肌无力”为主要检索词,分别与“针灸”、“针刺”、“电针”和“针”组合,检索 CNKI、WF 和维普数据库。
基于CiteSpace软件中医数据挖掘文献的可视化分析研究

基于CiteSpace软件中医数据挖掘文献的可视化分析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中医领域,数据挖掘技术的引入为中医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本文旨在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数据挖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更深入地理解中医数据挖掘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研究热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医数据挖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现状。
随后,详细介绍了CiteSpace软件的功能特点及其在文献分析中的应用优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数据挖掘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包括文献的时间分布、关键词共现网络、主题演化等方面。
通过可视化分析,本文揭示了中医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中医药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本文也指出了当前中医数据挖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建议。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医数据挖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也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未来,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相信中医数据挖掘研究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挖掘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中医领域,数据挖掘技术也被逐渐引入,以期通过对中医文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传统医学知识中的新规律和新见解。
本文旨在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医数据挖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期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中医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理论基础方面,数据挖掘是一门通过特定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发现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有价值信息的科学。
在中医领域,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应用于中药方剂配伍、疾病证候分析、名医经验传承等多个方面。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中医古籍、现代中医文献等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揭示传统医学知识中的隐藏规律和关联规则,为中医临床和科研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应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应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治疗中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痛经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对症缓解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针刺治疗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情况。
结果:治疗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止痛时间、维持时长均显著由于对照组痛经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缩短疼痛起效时间,延长止痛维持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针刺;穴位贴敷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病程迁延性较强的妇科疾病,患者最主要的病症为疼痛,在青中年妇女群体中较为多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1]。
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妇科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进行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子宫内膜移位痛经病症,患者为渐进性痛经,并且在经期有腹部以及腰骶部的不适,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患者有周期性的直肠刺激症状,在后穹窿子宫骶骨韧带以及子宫峡部有痛性结节存在,另外患者有附件包块的粘连以及包膜结节感,患者的月经前后有相应的附件包块[2]。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痛经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2~44岁,平均年龄为29.9岁,患者的病程在8个月~12年,平均为4.3年,患者症状积分在6.2~16.7分;治疗组患者年龄在23~45岁,平均年龄为29.7岁,患者的病程在9个月~12年,平均为4.5年,患者症状积分在6.1~16.9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n h e i r t a n c e s y s t e m W 2 . 0 ) a n d o b t a i n i n g n e w p r e s c r i p t i o n s . Me t h o d s : Ac u p u n c t u r e p r e s c i r p t i o n s f o r e n d o me t r i o s i s
董迹菲 , 翟培杞 , 孙 炜, 董文亮 , 郭 炜
山东 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 2 5 0 3 5 5 [ 摘 要] 目的: 基 于中医传承辅助 系统 ( V 2 . 0 ) , 分析万方 、 维普数据库 中收录 的治疗 子宫 内膜异位 症的
针 灸处方的选 穴组方 配伍规律 , 并获得新 的处方 , 为临床 治疗该 病提供参考 。 方 法: 收集并筛选 万方、 维普数据 库 中所有 治疗子 宫内膜异位症的针 灸处方, 并逐一录入 中医传承辅助 系统, 采 用软件 集成的数据挖掘 方法 , 对 筛选 出治疗子宫 内膜异位症 的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 。 结果: 筛选 出符合要求的 4 1 首治疗子宫 内膜异位症的 处方, 确定 了处方 中穴位 出现 的频次、 常用穴位组合, 并获得新处方 7首。 结论 : 中医传承辅助 系统是一种挖掘 和分析针 灸选 穴配伍规律 的重要辅 助工具 ,该 系统新生成 的穴位 处方可为, 临床 治疗 子宫 内膜异位 症提 供参
a n d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o f a c u p u n c t u r e i n t r e a t i n g e n d o me t r i o s i s ro f m Wa n F a n g a n d VI P d a t a b a s e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C M
f o r En d o me t r i o s i s Ba s e d o n Da t a Mi n i n g Ac u p u n c t u r e i n Tr e a t i n g
DO NG所 Z H A I P e i q i , S U N We i , D O N G We n l i a n g , G U O We i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  ̄ n a n 2 5 0 3 5 5 ,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c l i n i c a l t r e a t me n t o f e n d o me t r i o s i s b y a n a l y z i n g a c u p o i n t s e l e c t i o n
p r e s c r i p io t n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b y d a t a mi n i n g me ho t d t o s u mma iz r e he t l a ws o f t h e p r e s c i r p t i o n s . Re s u l t s : Al t o g e he t r 4 1 p i e c e s o f p r e s c i r p i t o n s me t he t s t a n d a r d a n d we r e c h o s e n , he t re f q u e n c y o f he t p o i n t s i n t h e p r e s c i r p i t o n s a n d he t c o mb i n a t i o n s o f c o mmo n p o i n t s we r e i d e n t i i f e d ,s e v e n n e w p r e s c i r p t i o n s we r e o b t a i n e d .Co n c l u s i o n :TCM i n h e i r t a n c e s y s t e m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a u x i l i a r y t o o l f o r d i g g i n g i n t o a n d a n a l y z i n g a c u p o i n t s e l e c t i o n a n d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 t h e a c u p o i n t s i n he t p r e s c r i p i t o n s s e l e c t e d b y t h e s y s t e m c o u l d p r o v i d e r ef e r e n c e or f c l i n i c a l re t a t me n t o f
考。
[ 关键词]子宫 内膜异位 症; 中医传承辅助 系统; 配伍规律 ; 文献研 究 [ 中图分类号]R 7 1 1 . 7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6 8 5 2 ( 2 O 1 5 ) 0 6 - 0 0 8 6 - 0 3
Li t e r a t ur e S ud t y o n Ac u p o i n t Se l e c t i o n a n d Co mp a t i b i l i t y o f Ac u p u n c ur t e i n t h e Tr e a t me n t
专
题 ・o u r n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20 1 5 Vo 1 . 28 No . 6
,
基孑数据挖 掘硇针灸治疗子 宫内膜异位症 选穴配伍舰律的文献酮穷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