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特点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垂直分布与植被垂直带谱间的关系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垂直分布与植被垂直带谱间的关系郝敏【期刊名称】《《河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小五台山保护区; 昆虫分布; 植被带谱; 关系【作者】郝敏【作者单位】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河北蔚县075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8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辖区内高差较大,山峰挺拔峻峭,山中小气候明显,气候复杂多变,孕育了河北省范围内较丰富的植物资源,滋养着以这些植物的花、果、种子、根、茎、叶等为食料的多姿多彩、充满灵性、斑斓绚丽的昆虫。
作者通过对保护区内植物资源进行植被垂直分布带谱分类,实地调查各带谱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种类、分布规律及其生境特点,同时在不同带谱区域内进行昆虫采集和标本制作。
根据昆虫种类分布规律和特点,结合采集点高程,划分昆虫的垂直分布带谱,从而分析植被垂直带谱和昆虫垂直带谱之间的关系。
阐述维护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丰富的生物资源的重要性,今后可结合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的影响因素,观察昆虫、植物种类和数量变化,研究气候变化(增加温度和降水量改变)对植物多样性与昆虫多样性关系的影响研究,旨在为更加科学高效地保护好保护区内生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域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和涿鹿县境内,区域内有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5个凸出的山峰,其中东台为太行山主峰,河北最高峰,海拔2882m。
这里的植物资源和昆虫资源都非常丰富,已知分布的高等植物有106科486属1350种,昆虫24目223科2143种。
植被垂直分布带谱是华北地区的典型代表,垂直变化分布明显,具有独特的自然森林生态系统,是野生昆虫的重要栖息地,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2 调查材料与方法通过深入地对小五台山进行实地调查,对植被垂直分布带谱及谱内植物种类进行实地调研,掌握各带谱内植物分布规律及生境特点,特别是对植被分布带谱最明显的保护区下辖的杨家坪管理区西灵山林区进行着重的实地考察,着重调查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及物候期、生境特点。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简答题考什么?如何备考?在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简答题中,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当前时事政治、基本国情、党的基本知识、国家制度和法律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论述,帮助你更好地备考这一部分内容。
1. 时事政治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简答题很可能会涉及到当前时事政治内容。
考生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国家政策、政治改革等内容,以便在考试中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当前国际关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都有可能成为考题的热点。
考生需要及时了解并深入思考这些时事政治内容,并在备考的时候多做笔记和总结。
2. 基本国情政治学习中最基础的内容就是基本国情,考生需要对国家的地理位置、人口、资源、文化传统等方面有所了解。
掌握基本国情,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从而在简答题中有更为全面的表述和观点。
3. 党的基本知识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基本知识也是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简答题的考点之一。
从党的历史、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基本纲领等方面进行学习,并结合当前时事和国情,可以为考生在简答题中提供更为准确和完整的回答。
4. 国家制度和法律在备考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简答题时,考生还需要了解和掌握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法律内容。
包括国家机构的组织结构、职能职责,以及主要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了解国家制度和法律,有助于考生更好地把握国家的政治运行和社会管理,为简答题做出有力的论述。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备考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简答题的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多角度思考和多维度知识的积累。
政治学科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需要对党史、国情,甚至国际动态有所了解,才能从容应对考题。
另外,平时多做思维导图、笔记、复习资料的整理等工作,也是备考的关键。
总结202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简答题考察的内容涉及时事政治、基本国情、党的基本知识、国家制度和法律等方面。
小五台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研究

小五台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研究小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境内。
小五台山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闻名于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动植物资源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对小五台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五台山的动植物资源概况1. 动物资源小五台山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之一,这里生活着大量珍稀动物,如东北虎、豹、金雕等。
小五台山还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都有大量的候鸟在此栖息或经过,成为观鸟爱好者的天堂。
由于旅游开发的不当和人为干扰,这里的野生动物种群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生存环境受到了破坏。
小五台山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
这里的植被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草甸等,在植物种类上也十分丰富,有大量珍稀植物和药材资源。
由于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导致植被退化、植物品种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
二、动植物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小五台山的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游客活动区域的扩大和游客行为的不当往往会对当地动植物资源造成不利影响。
如游客的乱丢垃圾、破坏植被、干扰野生动物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平衡,威胁到了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2. 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目前,小五台山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监测体系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难度加大。
1.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对游客进行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通过举办各类生态讲座、发布保护宣传资料等方式,增强公众对动植物资源保护的认识。
2. 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小五台山生态旅游区的规划和管理,划定合理的游览线路和游览区域,设立禁止游览的核心保护区域,并加强对游客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减少对动植物资源的干扰。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资源特征分析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区的东北部,是一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相结合的风景区。
该区海拔高度约为1500米,年平均气温为5℃左右,是一个典型的山地生态系统。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与五台山风景区相比,更加原始和野生。
其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生态学和观赏价值。
本文将对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的植物资源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描述。
1. 植被类型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植被类型主要包括林地植被和草地植被,其中以林地植被为主。
林地植被包括阔叶林和针叶林,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沟壑地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山峰和山脊处。
阔叶林以栎类、松树、枫树、榆树、柞树等为主,针叶林以云杉、红松、马尾松、华山松等为主。
草地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主要为高山草甸和草原,其中以高山草甸为主。
2. 物种分布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的植物资源分布较为广泛,共种植物有1200余个,其中包括85科350属的木本植物以及60科700余种的草本植物。
其中,有蓝花楹、白蜡树、山杏、黄杨等数十个国家级保护植物。
此外,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还有诸多中草药,例如野人参、补骨脂、七叶胆、冬虫夏草等。
3. 植物特点(1) 物种多样性。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的植物资源物种丰富多样,其中部分珍稀濒危物种得到了保护。
(2) 自然野生性。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的植物资源主要具有自然野生性,未经过人工栽培,具有自然优越性。
(3) 地形地貌适应性。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的植物资源适应了该地区的地形地貌,能够适应山区的恶劣环境。
(4) 生态保护价值。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的植物资源有着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的植物资源具有丰富的种类和数量,具有重要的生态学和观赏价值。
该区域的植物资源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以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
小五台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研究

小五台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动植物资源保护研究小五台山地处中国北方腹地,是一座地质、生态极为丰富的山岳风景区。
其自然景观旖旎,文化历史悠久,是我国的生态、环境、文化的重要资源。
为了保护小五台山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并开发生态旅游资源,需要对小五台山的动植物资源保护进行研究。
一、小五台山生态状况小五台山地处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面积约680平方公里,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区,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该区域内有72个寺庙、道观和庙宇,其中许多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
小五台山地形险峻,山峰林立,沟壑纵横,四季分明,岩石异彩纷呈。
同时,小五台山的气候状况非常特殊,冬季漫长,夏季短暂,夏季降雨量大,冬季降雨量小。
因此,这里的自然环境呈现出北方草原和亚热带特征兼备的情况,生态系统复杂多样。
小五台山的植被资源丰富,森林、林相和草原广泛分布,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6%,是北方生态环境比较完好的地区之一。
主要植被类型包括松林、落叶松林、阔叶林、箭竹林、苔原、高山亚林、草甸、野花草原、荒漠草原等等。
这里栖息着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如金丝猴、白尾梅花鹿、黑熊、豹等。
各种有生命的东西在小五台山中都有所征象。
小五台山还有许多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如鲤鱼、鲫鱼、鲟鱼、青鱼、鲈鱼等。
水域还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和繁殖地。
仅蓝鹊、朱鹮、鹳、琵琶鸟、黄莺等就有几百种。
此外,小五台山的生态系统也十分独特,有不少特有物种,如小五台山蚂蚁、小五台山盾蛾等。
小五台山的生态旅游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存在着对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和危害。
为了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小五台山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需要采取下列措施。
1. 采用科学的生态旅游管理理念,加强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防止破坏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2. 对景区内有生命的物种进行科普活动和宣传教育,提高游客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意识。
3. 对开展小五台山生态旅游的企业加强管理、引导和监管,鼓励依据源头保护、节约利用的原则,开展生态旅游经营。
最新小五台山简介

小五台山简介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属冀西北山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7'—115°30',北纬39°50'—40°07',东西长60km,南北宽28km总面积21833hm2。
保护区地处蔚县、涿鹿两县境内,北距张家口市150km,东与北京市门头沟区接壤,距北京市区125km。
周边绵延200公里,涉及12个乡镇202多个村,总人口约20万。
109国道自东向西、112国道自北向南穿越保护区;西邻张石高速,东接张涿高速;京包、京原铁路南北相间,交通便利、地理区位十分重要。
随着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的建立,保护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保护区所在地涿鹿乃轩辕故里。
据《史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从此,黄帝成了中原地区部落大联盟的总首领,并在今涿鹿县矾山镇建起历史上最早的一座都城--黄帝城(遗址今仍保留)。
炎帝、黄帝、蚩尤部族在此繁衍交融、休养生息,发展成后来的华夏民族。
涿鹿县完整地、集中地、原生态般地聚集了炎、黄、蚩的遗址遗存,在全国也是唯一的一处,涿鹿县也被誉为是“三祖文化”的发祥地。
蔚州盆地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自古便是先民聚集之地。
商代在此建立代国,并建都于代王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代为一郡;汉代刘邦统一全国,分封代国,立兄刘仲为代王。
飞狐古道,又名蜚狐陉,太行八陉之一,是历史上燕赵通胡的要道,蔚州乃此商道重镇,商旅必经之地,至今这里仍然保留着独具特色的剪纸、铁树花、贡米、小吃等。
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小五台山丰富的自然遗存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古老画卷。
二、自然资源1.地质地貌小五台山地处太行山、燕山和恒山三山交汇地带,属大背斜构造,称小五台山大背斜,属恒山余脉,因有东、西、南、北、中五个突出的山峰,又因别于山西之五台山,因此而得小五台山之名,其地貌类型主要为构造侵蚀成因的中、亚高山地貌。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资源特征分析小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与河北省交界处,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
山势雄伟、景色优美,是旅游者向往的胜地之一。
其中的涧口风景区更是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植物资源而备受游客青睐。
涧口风景区位于小五台山的西北部,海拔在1500米以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凉爽,冬季寒冷,是一个天然的氧吧,也是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
本文将对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的植物资源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后续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
一、植物种类多样涧口风景区地处高山地带,气候条件适宜,高寒植物得到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与高寒植被相关的植物,如冷杉、红豆杉、红松等。
还有大片的高山草甸,长满了细叶羊茅、高山蓼、高山罗布麻等高山植物。
这些植物的存在使得整个涧口风景区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二、植物生态环境优越由于涧口风景区地处高山地带,植被丰富,气候较为清爽,这里的植物生态环境非常优越。
山地林带、草甸湿地、湖泊等景观在这里应有尽有,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为各类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特别是在夏季,山间清新的空气和繁茂的绿色植被更是成为游客们避暑纳凉的绝佳去处。
三、植物资源保护现状尽管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的植物资源丰富,但在旅游业的推动下,一些地方的植被却面临着破坏和消失的威胁。
一些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随意践踏植物,采摘花草,以及乱扔垃圾,都对植物资源的保护构成了威胁。
还有一些商业开发项目对植被进行砍伐和开垦,给植物资源的保护带来严重的挑战。
针对目前植物资源面临的保护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以解决。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大家了解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植物资源造成伤害。
加大监督力度,对于那些违规破坏植被的行为进行制止和处罚,从源头上遏制植物资源的破坏。
还应该注重开展植物资源的科学研究工作,摸清有哪些珍稀植物需要加强保护,以及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其繁衍。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小五台山涧口风景区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小五台山区,是一处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胜地。
该景区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其中涧口景区以其壮观的瀑布和清澈的溪流为特色,是该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涧口景区地处山区,海拔高度约1300-1500米之间,气候温凉湿润,地形起伏陡峭,植被资源丰富。
一、植被资源特点
该景区气候条件适宜生长各种植被,主要植被类型为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
植被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特点,海拔高度越高,植被类型越单一。
涧口景区植被结构较为复杂,常见树种有云杉、落叶松、华山松、南京水杉、白桦、枫香、黄栌等。
二、野生动植物资源特点
涧口景区地形复杂,栖息着众多的珍稀野生动植物。
植物方面,梭梭、滇藏丹参、冬虫夏草、生地、薯蓣、珍珠花、灵芝等在该区域分布较为广泛;动物方面,黑麂、獾、叉角马鹿、猪獾等非常规动物都可以在该区域内找到。
三、自然景观特点
涧口景区内有多处自然景观,如黄龙潭瀑布、白花石等。
其中,黄龙潭瀑布位于涧口的深山中,水流势猛,水声震耳欲聋,潭底石崖起伏,环境清幽,被誉为河北第一瀑。
白花石则是一座奇石景观,形态各异,如钟、如鼓、如鉴、如羊、如鹿、如龟等,表面覆盖着青苔,显得格外古朴。
综上所述,涧口景区地形险峻,植被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具特色,自然景观瑰丽奇特。
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及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为涧口景区创建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娱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of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
第6期
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特点
王美平
(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 蔚县 075700)
摘要:为了查清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的 植 被 垂 直 分 布 特 点,于 2016~2017 年 期 间,采 用 样 线
法调查记录了保护区植被垂直分布。结果表明:植被 从 山 顶 到 山 体 基 部 有 规 律 的 分 布,依 次 为:亚 高 山 草
甸带、亚高山灌丛带、针叶林带、针 阔 混 交 林 带、落 叶 阔 叶 林 带、人 工 油 松 林 带、次 生 灌 丛 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 的 植 被 垂 直 分 布 特 点,为 保 护 区 生 物 多 样 性 的 保 护 和 科 学 管 理 提
供 依 据 ,以 促 进 其 向 顶 级 森 林 群 落 顺 利 演 替 。
关 键 词 :小 五 台 山 ;植 被 ;垂 直 分 布
中 图 分 类 号 :S59.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4-9944(2018)6-0151-02
1 引言
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蔚县和涿 鹿县 交 界 处,东 西 长 60 km,南 北 宽 28 km,总 面 积 26700hm2 。 地 处 燕 山 — 太 行 山 山 系 区 ,太 行 山 脉 北 端 , 小五台山主峰东台海拔2882 m,为太 行 山 主 峰,河 北 最 高 峰 。 其 山 峰 峻 峭 ,谷 深 坡 陡 ,坡 度 一 般 在 35°~70°。
山地植被垂直分 布 受 山 体 的 高 低、坡 向、土 壤 质 地 等 自 然 因 素 的 影 响 ,尤 其 是 海 拔 高 度 所 引 起 的 气 候 因 素 (水、热条件)的变 化,直 接 导 致 植 被 从 山 体 基 部 到 山 顶 有 规 律 的 分 布 ,称 为 植 被 分 布 的 垂 直 带 谱 。2016~2017 年期间,采用样线法 调 查 记 录 保 护 区 植 被 垂 直 分 布,根 据 保 护 区 内 山 体 的 海 拔 高 度 及 水 热 条 件 的 垂 直 变 化 ,可
2 植被垂直分布特点
2.1 植被 植被是指整个地球表面或一个地区所有生活植物
的总体,是地表生长着各种植物的总称。它不仅包括 由 自然生长的植物组成的自然植物而且还包括由人工栽 培的各种作物、林木组成的人工植被等。聚生在地表 的 各 种 植 物 以 一 定 的 相 互 关 系 ,形 成 有 规 律 的 组 合 称 为 植 物群落。因此,一个地区的植被就是该地区所有植物 群 落的总体。 2.2 植被垂直分布特点
本带分布于海 拔 1400~2000 m 之 间,针 叶 树 主 要 以青杄为 主,混 有 少 量 白 杄;阔 叶 树 种 主 要 有 白 桦、红 桦 。 阳 坡 主 要 是 桦 木 林 ,散 生 有 20% 左 右 的 针 叶 林 。
(下 转 第 155 页 )
收 稿 日 期 :2018-01-29 作 者 简 介 :王 美 平 (1973— ),女 ,高 级 工 程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资 源 监 测 。
将保护区植被垂直带谱自山顶至山基划分如下。 2.2.1 亚高山草甸带
本带海拔范围在2300~2500m 以上。土壤为山地 草甸土。本带主要分布着以山地草甸为主的植物群落。 此外,间或有少量亚高山灌丛。亚高山草甸植物分布 均 匀,主要以金莲花 - 银 莲 花 杂 类 草 草 甸,蒿 草—地 榆 草 甸为主。本带常见植 物 种 类 有 金 莲 花、地 杨 梅、假 水 生 龙胆、达 乌 里 龙 胆、秦 艽、珠 芽 蓼、翠 雀 (Delphinium grandiflorum)、藜芦(Veratrumnigrum)、岩 青 兰(Dracocephalumrupestre)、蓝刺头、紫 苞 风 毛 菊 及 多 种 薹 草 属植物等。保护区内此带分布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 海 拔较高的山顶或山坡上部。 2.2.2 亚高山灌丛带
小五台山地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季风型山地气候。 具有雨热同季、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夏季昼夜温差大 等 特点。年平均气温 6.4 ℃,1 月 平 均 气 温 -12.5 ℃ (山 顶 可达-38 ℃),7月平均气温22.1 ℃,年降水量400~ 700 mm。冬季多 西 北 风,夏 季 多 东 南 风,山 麓 风 速2.0 m/s,最 大 风 速 可 达 20.0 m/s。 无 霜 期 80~140d。9 月 中旬初 雪,冻 结 期 长 达 5~6 个 月,最 厚 冻 土 层 1.5 m。 土壤类型有亚高山草甸土、山地棕壤及褐土类。由于 山 势高峻,气候垂直分 异 显 著,植 被、土 壤、垂 直 带 谱 比 较 完整。
本带是原始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植被, 属落叶阔叶灌丛,多分布 于 海 拔 2000~2300m 之 间,位 于针叶林和亚高山草甸之间。本带灌木主要有呈灌丛 状的硕桦,混生有金露梅、密齿柳、悬钩子、小叶茶 藨 子、 绣线菊、六道木等。草本植物主要有蒿草、华北马 先 蒿、 鹿 药 、穿 山 薯 蓣 、梅 花 草 、华 北 乌 头 及 地 榆 等 。 2.2.3 针叶林带
本带分布于海 拔 1700~2000 m 之 间,在 小 五 台 山 森林植 被 中 占 有 较 大 的 比 重,约 占 整 个 森 林 面 积 的 20%,对小五台山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 量 及 环境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群落有华北落叶松群 落、云杉群落、落 叶 松 云 杉 群 落、云 杉、臭 冷 杉 群 落。 各 群落中主要建群种为华北 落 叶 松,占 乔 木 的 60% 以 上, 青杄、白杄、云杉 为 优 势 种,间 有 臭 冷 杉、杜 松。 常 见 灌 木有花楸、刺玫蔷薇等,草本植物优势种为披针叶薹 草、 单 穗 升 麻 、华 北 乌 头 、高 山 露 珠 草 、鹿 蹄 草 等 。 2.2.4 针阔混交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