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水平井两点动态调整注汽工艺技术研究
稠油水平井均匀注汽技术分析

稠油热采水平井大多采用筛管完井,注汽时大都采用笼统注汽方式。
由于井筒内、地层与筛管环空之间没有有效的封隔,加上油藏在平面及纵向的非均质性,动用不均的现象普遍存在。
生产数据和产液剖面资料分析显示,85%以上的水平井1/3~1/2的水平段存在动用不均的现象,蒸汽局部突进现象严重影响了水平井产能优势的发挥。
为此,针对不同地质及井况条件进行研发,形成了管外封隔器、蒸汽伞等关键工具及不同的均匀注汽工艺技术,有效提高了稠油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
一、水平井均匀注汽技术1.水平井双管注汽工艺技术针对常规水平井笼统注汽水平段动用不均的普遍问题,急需一种能够均匀注汽并实现及时调控的注汽工艺技术,为此研发了水平井双管注汽工艺技术。
管柱部分主要由内注汽管和外注汽管组成,采用氮气隔热的方式,内注汽管由φ48.3mm的无接箍油管φ48.3mm无接箍筛管组成,下至脚尖处;外注汽管为φ114.3mm真空隔热管φ88.9mm油管组成。
其中,φ88.9mm油管作为φ48.3mm 无接箍油管的保护管,防止φ48.3mm无接箍油管脱扣后打捞困难;在φ88.9mm 油管上连接2段筛管,每段筛管长度为9m。
通过对内外管的分注实现对水平井的脚跟和脚尖的双管注汽,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
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水平段动用不均的问题,并能根据需要及时实现地面调控。
但缺点是只能实现脚跟、脚尖2点注汽,适用于非均质性不是很强的水平井。
2.水平井分段注汽工艺技术针对双管注汽只有2个注汽出口,对于长水平段适应性仍存在局限的问题,进一步针对性研发形成了分段注汽工艺技术。
水平井分段注汽工艺技术包括管内分段注汽工艺技术和分段完井分段注汽工艺技术。
由φ114.3mm真空隔热管+φ88.9mm油管+蒸汽伞+注汽阀组成。
根据地质、流体参数及水平段长度确定注汽阀个数、位置及孔径,根据分段数的要求确定蒸汽伞的位置及个数,实现管内分段,提高分段注汽的实施效果。
在分段注汽基础上利用管外封隔器实现管外封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段注汽。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探讨稠油井注汽工艺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技术,可以提高油井的采出率和稳定产量。
由于地质条件和油藏特点的差异,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化注汽参数:注汽参数是稠油井注汽工艺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合理的注汽压力、注汽温度和注汽速度,可以充分发挥注汽的增油作用。
通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测试,不断优化注汽参数,探索出适合该井的最佳参数组合。
2.加大注汽量:注汽量是稠油井注汽工艺中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增大注汽量可以增加井底温度和压力,促进油藏中原油的分解和挥发,从而提高采出率。
在注汽工艺的开发过程中,可以逐步增加注汽量,并根据产量和动态响应,确定合理的注汽量范围。
3.改进注汽方式:目前常用的注汽方式有连续注汽和间歇注汽两种。
连续注汽适用于油藏温度较低、粘度较高的情况,可以保持井底温度和压力的稳定。
间歇注汽适用于温度较高、粘度较低的情况,可以提高原油的分解和挥发速度。
通过改进注汽方式,可以根据稠油井的特点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注汽方式,提高注汽工艺的效果。
5.提高注汽效果的辅助措施:在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开发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提高注汽效果。
使用一些化学剂来改变原油的物化性质,促进分解和挥发过程的进行;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保证注汽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使用先进的监测和调控技术,实时监测井底温度、压力和产量,及时调整注汽参数和注汽周期。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可以通过优化注汽参数、加大注汽量、改进注汽方式、优化注汽周期和提高注汽效果的辅助措施来实现。
这些措施需要在实验室模拟和现场测试的基础上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油藏特点和开发需求,从而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实际应用效果。
稠油水平井双管注汽工艺应用

稠油水平井双管注汽工艺应用摘要:陈家庄油田稠油水平井均采用筛管完井,注汽过程中采用笼统方式注汽,受油层非均质及周边采出影响,蒸汽局部突进、水平段动用不均,热采效果不理想。
文章针对稠油水平井热采现状,为了减少热损失并提高隔热效果,采用同心管双管注汽,井口进行配汽量的调整。
实施效果表明,采用双管注汽后,水平段动用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生产效益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薄层;稠油;水平井;双管注汽陈家庄油田油层平均厚度4m,原油黏度10000mPa.s~50000 mPa.s,是薄层稠油油藏。
该油田采用热采注蒸汽吞吐开发工艺,油井多采用水平井开发,水平井段长度在150m~200m左右。
尽管采用了均匀注汽系统,但受油层非均质及周边采出程度的影响,仍存在蒸汽局部突进、水平井段动用不均的问题。
为了提高水平井段的均匀动用程度,开展了双管注汽试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1水平井双管注汽工艺原理及配套技术1.1工艺原理水平井双管注汽工艺原理如图1所示。
采用井口“双悬挂”,管中管注汽方式,蒸汽从两个通道注入,一个是从2”无接箍油管注到水平段B点,一个是从41/2”真空隔热管和2”无接箍油管环空井注到水平段A点。
通过地面流量调解阀门进行流量控制,实现二个出汽点不同排量的控制,另外在内管和外管分流前通过悬流器及混相器实现蒸汽的等干度分配。
在等干度分配的情况下,A点、B点两端形成两个压力场,当达到一定注汽强度后,两端压力场趋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段形成两个相互联接的蒸汽腔,通过双管注汽达到全段均匀配汽的目的。
1.2配套技术①双管注汽井口。
双管注汽井口设计是在常规注汽井口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个大四通,来实现双注汽管柱悬挂,其中2”无接箍油管是通过变扣(2”平式油管扣变41/2”偏T扣)直接连接在井口上面,41/2”保温管座封到井口内部悬挂器上,管柱之间采用密封件进行密封,其工作压力21MPa,工作温度35~370℃,大四通垂直通径Ф160mm。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探讨稠油井注汽工艺是一种通过注入蒸汽来提高稠油产量的工艺。
在注汽工艺的开发过程中,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工艺的开发效果。
本文将探讨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
优化注汽工艺参数。
注汽工艺参数的优化是提高工艺开发效果的关键。
合理选择注汽压力、注汽量和注汽周期,有助于提高稠油井产能。
一方面,根据油藏条件和油井特点,优化注汽压力,使蒸汽在岩石孔隙中更好地分布,提高驱替效果。
根据油层温度、岩石渗透率和油藏含水饱和度等因素,合理确定注汽量和注汽周期,有效控制注汽时间和能量的释放,提高油井采油效果。
改善注汽工艺设备。
注汽工艺设备的改善对于提高工艺开发效果至关重要。
注汽井的设计和改良对于提高工艺开发效果有重要影响。
合理选择井筒直径、注汽井间距和井底射孔位置,有助于提高注汽井的注汽效果和蒸汽的分布均匀性。
改善蒸汽发生器和管道系统的设计,确保蒸汽的纯净度和传输效率,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效果。
对于控制和监测系统的改进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实时监测工艺参数和生产数据,及时调整工艺参数,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加强注汽工艺的前期研究。
前期研究包括对油藏的地质和物性特征的研究,以及岩石渗流机理和注汽工艺的模拟和优化。
这些研究可以提供有关油藏特性和注汽工艺响应的重要信息,有助于指导工艺的开发和优化。
通过前期研究,可以预测蒸汽的分布和驱替效果,选择合适的注汽工艺参数和设备,提高工艺的效果和可行性。
加强工艺的监督和调优也是提高工艺开发效果的重要措施。
在注汽工艺的应用过程中,随着油井运行时间的延长和油藏动态变化的影响,工艺参数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加强工艺的监督和调优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时监测油井产量、压力、温度和注汽参数等数据,解析油藏和工艺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工艺参数和设备,提高工艺的效果和稳定性。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包括优化注汽工艺参数、改善注汽工艺设备、加强注汽工艺的前期研究以及加强工艺的监督和调优。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探讨稠油井注汽工艺是一种常用于稠油开发的技术手段,通过注入蒸汽来提高油井的产量。
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以及操作技术的限制,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
优化注汽参数是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关键。
注汽温度、注汽量和注汽周期是稠油井注汽工艺中最重要的参数。
合理选择注汽温度可以实现稠油的稀释,降低油井黏度,增加油井产量。
注汽量的选择应该根据油井的储量、地质特征和井身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避免过量注汽导致能量浪费和井底堵塞。
注汽周期的选择应该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以保证注汽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增加注汽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
稠油井注汽需要一定的注汽时间来达到最佳的蒸汽驱提效果。
如果注汽时间过短,油井未能充分吸收蒸汽的热量和能量,导致注汽效果不佳。
保持较长的注汽时间可以增加蒸汽与油井之间的热传递时间,提高注汽效果。
合理选择注汽方式也是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
注汽方式包括连续注汽和间歇注汽两种。
连续注汽方式可以保持稳定的注汽温度和压力,实现较为持久和稳定的注汽效果。
间歇注汽方式可以通过控制注汽周期和注汽时间,使得油井在注汽和冷却之间产生温度交替,增加油井热膨胀和凝胶破坏等物理效应,更好地驱动油井产出。
适当的井筒防砂措施也可以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
稠油井通常存在井筒砂砾的堵塞问题,会导致注汽渗透性的降低和注汽效果的下降。
通过合适的井筒防砂措施,如选用合适的固井材料、进行压裂处理等,可以有效地减少井筒砂砾的产生和沉积,提高注汽效果。
进行示踪剂追踪和控制是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向注汽中添加示踪剂,可以追踪注汽的传热和传质过程,了解注汽的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
根据示踪剂的运移规律,调整注汽参数和注汽方式,可以更好地控制注汽效果并进行优化。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包括优化注汽参数、增加注汽时间、选择合理的注汽方式、采取适当的井筒防砂措施以及进行示踪剂追踪和控制。
稠油水平井均匀注汽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

4 程序 设计
程 序计算 步骤如 下 :
参 考文献 资料 , 管 内蒸汽沿 程 压力 和干度 分布 油 的计算 公式为 :
D( d
一 —
- d d — l
-
 ̄-n lgO -s) i
—
— —
( ) 入井 口蒸汽参 数及 注汽 管柱参数 ; 1输 ( ) 算垂 直段 和水平 段蒸汽 热损失 ; 2计 ( ) 算第 i 面处 的蒸汽 物性 参数 、沿程 阻力 3计 截
蒸 汽 的波及 体 积 , 高 油层 动 用 程度 , 而 提 高水 平 提 从 井开 发 的最 终采 收率 。
31建 立 水 平 井 段 油 管 蒸 汽 流 动 的物 理 模 型 .
2 现 状 分 析
20 0 5年 ,新 疆 油 田进行 浅 层 稠油 水 平 井开 发 试 验 , 初开发 采 用 “ 起 副管 注汽 、 主管 抽 油 ” 注 汽点 只有 ,
主题 词 均 匀注汽 稠 油热采 水平 井 注 汽工 艺
均 匀 注 汽技 术 研 究 ,改 善 水 平 井段 油 管 均 匀 布汽 状 l 鄹 霄 浅 层 稠油 水 平井 在 新 疆 油 田应 用 规 模 也 越来 越 况 , 于提 高水平 井开 发效 果具 有重要 意 义 。 对
个, 不能解 决 水平井 段 注汽 均匀 性 问题 。后来 经 过
多次 讨 论 , 采用 “ 副管 同时 注汽 ” 注 汽 点增 加 到 了 主 , 两 个 。2 0 0 5年 1 2月在转 抽前对 HW9 0 井 进 行温 度 61 测 试 , 水 平井 段 温度 测 试 曲线 如 图 1所示 , 后对 其 之 每 口水 平井都 进 行温度 压 力测 试 , 以便 准确 地掌 握水 平 井 段温 度 和压 力 数 据 , 时调 整 开 发 方案 , 及 保证 油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探讨【摘要】稠油井注汽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采油方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原理和目的,接着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注汽效果不佳等。
然后探讨了提高注汽效果的技术措施,如改进井底装置和注汽管线等方面的方法。
还提出了优化工艺参数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提高注汽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对如何评价注汽工艺的效果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技术措施、工艺参数、效果评价、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存在问题、优化、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稠油油藏具有储量大、开发难度大的特点,其中稠油井通常采用注汽工艺进行开发。
传统的注汽工艺在提高稠油开采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不仅受到地质和储层条件的影响,还受到注汽工艺本身的影响,因此需要提出一些技术措施来提高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从而实现稠油井的高效开采。
本文将针对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和探索,为稠油开采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稠油井注汽是一种常用的采油技术,对于提高稠油井的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稠油井注汽工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稠油井注汽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注汽效果不佳、井底流体分布不均匀等。
进一步探讨和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稠油资源在我国石油储量中占有很大比重,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的开发效果能够有效提高稠油资源的采收率,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稠油井注汽工艺的优化和改进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稠油井注汽工艺的研究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石油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和石油工艺的进步。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探讨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探讨稠油井的注汽工艺开发是稠油开发与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关键之一。
本文将探讨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
要优化注汽工艺参数。
稠油井的注汽工艺参数包括注汽压力、注汽量和注汽时间等。
注汽压力是稠油开发中的重要参数,合理地选择注汽压力可以提高采出油的温度和粘度,从而提高稠油的流动性。
注汽量和注汽时间也是重要的参数,注汽量过大或注汽时间过短都会导致注汽效果不佳,而注汽量过小或注汽时间过长则会浪费能源。
需要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注汽工艺参数对注汽效果的影响,找到最佳的注汽工艺参数。
要合理选择注汽方式。
目前常用的注汽方式有连续注汽法和间歇注汽法。
连续注汽法适合于注汽时间较长的情况,能够保持稠油井的温度和粘度较高;而间歇注汽法适合于注汽时间较短的情况,能够提高注汽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井况和开发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注汽方式。
要合理选择注汽介质。
稠油井的注汽介质可以选择水蒸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
水蒸气是最常用的注汽介质,具有成本低、易获取等优点,但在低温条件下会有水合物生成的风险;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具有较高的饱和蒸汽压,可以提高稠油的流动性,但其成本较高。
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技术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注汽介质。
要加强油藏模拟研究。
稠油井的注汽工艺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通过建立油藏模拟模型,可以模拟注汽过程中油藏温度、粘度、饱和度等参数的变化,从而分析注汽工艺的优化效果。
油藏模拟研究还可以优化采出油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需要加强油藏模拟研究,为注汽工艺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稠油井注汽工艺开发效果的措施包括优化注汽工艺参数、合理选择注汽方式、合理选择注汽介质和加强油藏模拟研究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稠油井的注汽效果,提高稠油开采的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