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与交换配置期末综合实验

合集下载

路由交换综合实训总结

路由交换综合实训总结

路由交换综合实训总结路由交换是计算机网络中一种常见的数据交换方式,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

在本次综合实训中,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对路由交换进行了深入学习和探索。

本文将对综合实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路由交换技术。

一、实训背景和目的本次综合实训的背景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路由交换的原理、功能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可以掌握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技术,以及路由表的维护和更新方法。

同时,实训的目的是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网络故障的能力,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训内容和步骤实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熟悉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包括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信息。

2. 学习路由器的路由表配置:了解路由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学会如何配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3. 实践路由器的故障排除:通过模拟网络故障,学会如何使用ping 命令和tracert命令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

4. 理解和应用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ACL):学习如何配置ACL,实现对网络流量的过滤和控制。

实训的步骤如下:1. 配置路由器的基本信息:通过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2. 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根据实际网络拓扑,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实现路由表的建立和更新。

3. 模拟网络故障并进行故障排除:通过模拟网络故障,如链路断开或主机故障,使用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进行故障定位和排除。

4. 配置和应用ACL:根据实际需求,配置路由器的ACL,实现对网络流量的过滤和控制。

三、实训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以下是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1. 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时,出现了地址冲突的问题。

解决方法是检查网络中其他设备的IP地址,确保唯一性。

2. 配置ACL时,出现了语法错误。

毕业综合实训-路由与交换-实训报告

毕业综合实训-路由与交换-实训报告

广西×××××××××××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实训报告实训内容:毕业综合实训(路由与交换部分)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班级:网络1001班学号:103050100114姓名:指导教师:一、实训目的:通过实训让学生复习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主要配置,及在真实设备上搭建一个网络。

二、实训时间:2012年10月16日—2011年11月8日三、实训地点:实训楼510机房四、实训内容:1、路由综合配置项目2、链路聚合和VLAN配置项目3、端口安全配置项目4、生成树配置项目5、访问控制列表项目6、NAT/PAT配置项目7、锐捷设备综合实验五、实训总结每个项目配置中错误总结、模糊不清的概念总结;(重要)通过本次路由综合配置的实践练习,巩固加深了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的同时也得到了融会贯通。

本次项目中错误总结:发布路由和汇总这块,发布路由时没有路由都发布,汇总概念不清。

安全端口的部分概念的错误理解,通过学习后基本掌握。

模糊不清的概念总结:(1)、弄不清路由分类,通过学习后弄清了路由分类:直连路由:活动接口的IP地址所在的网络自动生成;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动添加;动态路由:由动态路由协议生成,如:RIP、EIGRP、OSPF;(2)、通过学习后理清了生成树:让有环的二层网络变成一个无环的网络(树)广播风暴;生成树的根最佳的位置在网络中心,平均直径最短。

每个交换机都有一个桥ID : 优先级+MAC地址;桥ID的设备当选为根桥;本次试验主要是系统的复习和系统的实训一下内容:第一章网络基础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常用介质3.掌握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功能和作用4.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功能和作用5.掌握重点的网络协议(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等)第二章交换技术1.了解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和LLC子层2.理解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发展3.掌握以太网的帧格式4.熟练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5.了解交换机的结构6.熟练掌握初始配置交换机的方法第三章虚拟局域网1.理解虚拟局域网的概念2.理解虚拟局域网的用途和优点3.了解虚拟局域网的类型4.掌握802.1Q标准5.熟练掌握VLAN的配置方法6.熟练掌握Trunk的配置方法7.熟练掌握利用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的方法第四章局域网中的冗余链路1.理解局域网的冗余拓扑2.理解交换环路带来的问题3.理解生成树协议4.理解快速生成树协议5.熟练掌握STP与RSTP的配置6.理解端口聚合的概念7.熟练掌握端口聚合的配置第五章 IP协议及子网规划1.理解IP协议实现的功能2.理解IP报文的格式3.掌握IP地址的分类4.理解VLSM的概念5.熟练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第六章路由技术1.理解路由和路由表的作用2.了解路由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熟练掌握静态路由、浮动路由、默认路由等基本概念及配置方法4.理解动态路由协议工作原理5.理解静态路由协议与动态路由协议区别6.理解有类路由协议与无类路由协议等概念第七章 RIP路由协议1.理解RIP协议的概念2.理解RIP协议的工作过程3.理解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存在的问题4.理解解决路由环路的各类方法5.理解RIPv1和RIPv2的区别6.熟练掌握RIP协议的配置方法7.了解RIP的检验与排错第八章 OSPF路由协议1.了解OSPF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2.了解SPF算法3.熟练掌握单区域OSPF配置方法第九章点到点协议1.了解点对点协议工作原理2.理解点对点协议的两种身份认证(PAP,CHAP)的工作原理3.熟练掌握点对点协议配置方法第十章园区网安全1.了解园区网安全隐患2.熟练掌握交换机端口安全原理及配置方法3.熟练掌握ACL的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十一章网络地址转换1.掌握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概念2.熟练掌握静态和动态的NAT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3.熟练掌握静态和动态的NAPT工作原理及配置方法第十三章网络规划与设计1.了解网络层次化结构设计原理第十四章常见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1.掌握网络排错思路2.了解物理层故障分析与处理3.了解数据链路层故障分析与处理4.了解网络层故障分析与处理5.了解传输层与高层故障分析与处理通过系统的复习,能很好的把,网络基础、交换技术、虚拟局域网、局域网中的冗余链路、IP协议及子网规划、路由技术、RIP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点到点协议、园区网安全、网络地址转换、网络规划与设计、常见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融合贯通,并通过实践。

实验八 交换机、路由器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八 交换机、路由器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交换机、路由器综合实验(一)一、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各项基本配置。

二、实验环境:Cisco路由器2台;Catalyst 2950交换机1台;PC机3台。

图1三、实验工具:Boson Netsim模拟器四、实验内容:(1) 按图1所示连接网络;注意:交换机的1号口与R1相连,2号口与PC1相连,3号口与PC2相连。

(2 ) 路由器R1配置:Route>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Route#con t /进入全局模式/Route(config) #hostname R1 /给路由器命名/R1(config) #interface e0 /进入路由器1以太网端口e0/R1(config-if) #no shutdown /激活路由器1以太网端口e0/R1(config-if)#ip address 130.1.1.1 255.255.0.0 /配置以太网端口e0 IP地址/R1(config-if)#exit /返回上一级模式/R1(config) #interface s0 /进入串行端口s0/R1(config-if) #no shutdown /激活串行端口s0/R1(config-if) #clock rate 64000 /在DCE端配置时钟频率/R1(config-if)#ip address 222.2.2.1 255.255.255.0 /配置串口s0 IP地址/R1(config-if)#exit /返回上一级模式/R1(config)#ip route 200.1.1.0 255.255.255.0 222.2.2.2 /配置R1到R2的静态路由,200.1.1.0为目标网络地址,255.255.255.0为目标网络子网掩码,222.2.2.2为下一跳地址/ R1(config) #end /返回上一级模式/R1 #show ip route /查看R1的路由表/(3) 路由器R2配置:Route>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Route#con t /进入全局模式/Route(config) #hostname R2 /给路由器命名/R2 (config) #interface e0 /进入路由器2以太网端口e0/R2(config-if) #no shutdown /激活路由器2以太网端口e0/R2(config-if)#ip address 200.1.1.1 255.255.255.0 /配置串口s0 IP地址/R2(config-if)#exit /返回上一级模式/R2(config) #interface s0 /进入串行端口s0/R2(config-if) #no shutdown /激活串行端口s0/R2(config-if) #clock rate 64000 /在DCE端配置时钟频率/R2(config-if)#ip address 222.2.2.2 255.255.255.0 /配置串口s0 IP地址/R2(config-if)#exit /返回上一级模式/R2 (config)#ip route 130.1.0.0 255.255.0.0 222.2.2.1 /配置R2到R1的静态路由,130.1.0.0为目标网络地址,255.255.0.0为目标网络子网掩码,222.2.2.1为下一跳地址/ R2 (config) #end /返回上一级模式/R2#show ip route /查看R2的路由表/(4) 交换机配置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Switch #config t /进入全局模式/Switch (config)#hostname S /给交换机命名/S(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30.1.1.1 /配置交换机的默认网关/S(config)#interface vlan 1 /交换机的端口默认为VLAN1/S(config-if)#ip address 130.1.1.2 255.255.0.0 /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S(config-if)#no shutdown /激活端口/S(config-if)#end /返回上一级/S#vlan database /用于进入VLAN配置状态/S(vlan)# vlan 2 name VLAN2 /创建VLAN,并为新建VLAN命名为VLAN2/S(vlan)#exit /返回上一级/S#conf t /进入全局模式/S(config)#interface fa0/3 /指定交换机的3号端口(3号端口与PC2相连)/ S (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命令用于把3号接口分配给一个VLAN2/ S(vlan)#exitS(config)#interface fa0/4 /指定交换机的4号端口/S(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命令用于把3号接口分配给一个VLAN2/ S(config-if)#end(5) 配置各PC机: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路由和交换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路由和交换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路由是指根据网络协议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递到另一个网络节点的过程。

而交换则是指在局域网中传输数据包的过程。

本次实验旨在深入了解路由和交换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功能和效果。

一、实验背景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这些节点通过链路相互连接。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根据目的地址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递到目的节点。

而路由和交换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技术。

二、实验设备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一台路由器和若干台交换机。

路由器用于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机则用于实现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

实验环境为一个小型局域网,包含多个主机和服务器。

三、实验过程1. 路由配置首先,我们需要配置路由器的各项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路由器的工作方式和网络连接性。

2. 路由表设置路由表是路由器中存储的一张表格,记录了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过查找路由表,路由器可以确定数据包的下一跳目的地。

我们需要手动设置路由表,以确保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

3. 交换机配置接下来,我们需要配置交换机的各项参数,包括VLAN、端口设置等。

VLAN是虚拟局域网的意思,通过划分不同的VLAN,可以实现不同的网络隔离和安全控制。

4. 数据传输测试配置完成后,我们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测试。

通过在不同主机之间发送数据包,观察数据包的传输情况和延迟情况。

如果数据包能够正确传递,并且延迟较低,则说明路由和交换的配置是正确的。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发现数据包能够在不同网络之间正确传递,并且延迟较低。

这表明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是正确的,网络连接是正常的。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路由和交换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我们学会了如何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其功能和效果。

这对于我们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网络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综合实验⑵-电脑资料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综合实验⑵-电脑资料
已付费成功了还是复制不了有可能是电脑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或者手机机型不支持的问题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综合实验⑵-电脑资料
⑵ R2配置策略路由
int l0
ip add 100.0.0.1 255.255.255.0
int l1
ip add 200.0.0.1 255.255.255.0
exit
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10.0 0.0.0.255
access-list 99 permit 192.168.0.0 0.0.255.255
ip nat pool mudi 200.1.1.2 200.1.1.6 netmask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99 pool mudi overload
access-list 101 permit tcp 192.168.40.0 0.0.0.255 host 192.168.10.101 eq ftp time-range worktime
access-list 101 deny tcp any host 192.168.10.101 eq ftp
access-list 101 permit ip any any
int vlan 10
ip access-group 101 in
int vlan 20
ip access-group 101 in
int vlan 30
ip access-group 101 in
int vlan 40
ip access-group 101 in
int f1/0
ip nat inside
int f1/1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

路由与交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路由与交换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网络中路由和交换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提高对网络架构和数据传输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网络实验室中进行,使用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若干台路由器和交换机,型号分别为_____和_____。

2、网络连接线若干。

3、计算机若干,安装了网络模拟软件_____。

三、实验原理(一)路由原理路由是指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的过程。

路由器根据数据包中的目标 IP 地址,查找路由表来确定转发路径。

路由表中包含了网络地址、子网掩码和下一跳地址等信息。

(二)交换原理交换是指在局域网内根据 MAC 地址进行数据帧的转发。

交换机通过学习连接到其端口的设备的 MAC 地址,建立 MAC 地址表,从而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转发。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搭建网络拓扑首先,根据实验要求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该拓扑包括两个局域网,通过一台路由器进行连接。

(二)配置路由器1、进入路由器的特权模式,输入命令“enable”。

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输入命令“configure terminal”。

3、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例如“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然后输入“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4、配置路由协议,如静态路由或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 等)。

(三)配置交换机1、连接到交换机,进入特权模式。

2、进入全局配置模式,配置 VLAN 信息。

3、将交换机端口分配到不同的 VLAN 中。

(四)测试网络连通性在各台计算机上设置 IP 地址和网关,然后使用 Ping 命令测试不同网段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

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一)IP 地址配置错误在配置计算机的 IP 地址和网关时,由于粗心导致输入错误,造成网络无法连通。

通过仔细检查和重新配置,解决了该问题。

路由交换综合配置实验

路由交换综合配置实验

路由交换综合基本实验实验名称:路由交换综合配置实验实验目的: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交换机上VLAN的划分、单臂路由协议实现VLAN间通信、动态路由协议配置、路由重分发的配置、DHCP中继代理配置、服务器配置等。

实验环境:构建如下网络拓扑结构图。

实验步骤:按要求配置好后全网所有PC机、服务器之间均可相互通信。

1、按下图的拓朴结构选择设备并连接,对各设备的参数(IP地址等)进行规划并标注。

这一步非常关键!要做到所有的IP地址心中有数!2、配置各PC机和服务器的IP地址。

(略)这一步非常关键!要做到所有的IP地址心中有数!3、配置各服务器的服务配置,配置DHCP服务器IP地址池分配地址范围为192.168.110.50/24~192.168.110.100/24,默认网关为192.168.110.254,DNS服务器为192.168.100.2。

4、交换机VLAN的配置将交换机SW0和交换机SW1的端口Fa0/1~Fa0/10分别划分到VLAN 10;将交换机SW0和交换机SW1的端口Fa0/11~Fa0/20分别划分到VLAN 20,并配置两个交换机之间的端口类型为trunk。

1)交换机SW0的配置如下:2)交换机SW1上的配置相类似。

略!5、路由器R1上配置单臂路由,使得VLAN 10和VLAN 20的PC机能互相通信,配置命令如下:注:在配置之前要将交换机SW0的F0/24端口设置为TRUNK模式6、R1和R0之间配置RIP路由协议;在R2和R0之间配置OSPF路由协议,配置好后显示路由协议信息。

1)路由器R0的配置:2)路由器R1上的配置:3)路由器R2的配置:7、在R0上进行路由注入(路由重分布)配置,配置不同路由协议之间的互相学习分发,使得PC0-PC3可以和服务器相互通信。

8、在路由器R2上进行DHCP中继代理配置,使得PC4~PC5的计算机能自动获取到DHCP服务器分配的IP地址。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综合配置实验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综合配置实验

交换机与路由器的综合配置实验实验八交换机、路由器综合配置实验一、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各项基本配置,实验内网、外网互通互访。

二、实验环境:Cisco 路由器 2台;Catalyst 3550交换机 1台;Catalyst 3550交换机 1台;PC 机 4台;服务器1台。

三、实验拓扑三、实验内容:(1) 按图所示连接网络;(2) 配置路由器R1:路由器的名字为R1;特权密码为1234;F0口的IP 地址:192.168.0.1/24;S0口的IP 地址:222.1.1.1/24;配置向R2方向的静态路由。

(最后一步再做)配置NAT :内部地址192.168.0.0~192.168.5.0;可用于转换的合法地址:222.1.1.3~222.1.1.16(3) 配置路由器R2: Vlan20:port 11-20 Vlan40:port 11-20F0口的IP地址:200.1.1.1/24;S0口的IP地址:222.1.1.2/24;配置到其它网络的默认路由;在合适端口上配置时钟频率;配置ACL:阻止子网192.168.4.0对服务器的访问;(4) 配置核心交换机3560:配置FO口的地址:192.168.0.2/24;配置交换机3560的默认路由,实现内网到路由器的连通;实验VLAN10、20、30、40之间的连通;⑸配置交换机S1、S2在S1创建VLAN10、20,在S2上创建VLAN30、40,并根据图示,将相应端口划分给相应VLAN。

在S1上配置远程登录,口令:siasxiezeqi ;(6)配置各PC机及服务器: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7) 测试结果:用 ping 命令测试连通情况:PC0、PC1、PC2、SERVER0之间可以拼通;PC0、PC1、PC2、PC3之间可以拼通;PC3与SERVER0之间不能拼通。

四、实验步骤(省略)五、分组每4人一组,依次配置:R1、R2、核心交换机3550以及S1、S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