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习题集

合集下载

最新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 第六章

最新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 第六章
返回
6-4 断面图。
3. 画出A-A移出断面图。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4 断面图。
3. 画出A-A移出断面图。
返回
6-4 断面图。
4. 画出A-A移出断面图。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4 断面图。
4. 画出A-A移出断面图。
返回
6-5 表达方法的应用(仪器图)。
1. 用A3图纸将下面两物体的主视图改画为半剖视图,小孔取局部剖,并补画全剖的 左视图。
2. 根据已知视图,选择正确的A向视图。 (2)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2 视图及剖视图
2. 根据已知视图,选择正确的A向视图。 (2)

返回
6-2 视图及剖视图
3. 补出作剖视后主视图中的缺线。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2 视图及剖视图。 3. 补出作剖视后主视图中的缺线。
返回
6-3 剖视图。
平面为前后对称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4 断面图。
1. 画出轴上指定位置的断面图(A处键槽深3.5mm,B处键槽深3mm)。
平面为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称
返回
6-4 断面图。 2. 画出由两个相交剖切平面剖切后得出的移出断面。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4 断面图。 2. 画出由两个相交剖切平面剖切后得出的移出断面。
6. 作出全剖的左视图。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3 剖视图。
6. 作出全剖的左视图。
返回
6-3 剖视图。
返回
6-3 剖视图。
7. 作出全剖的主视图。
答案 动画 立体 返回
6-3 剖视图。
7. 作出全剖的主视图。

管理会计习题集(带答案)

管理会计习题集(带答案)

《管理会计学》习题第一章总论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论述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成本特性与变动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固定成本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B.固定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成正比例变动C.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D.固定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变动成反比例变动2、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 B )。

A、在不同产量水平下各不相同B、在各种产量水平下保持不变C、随产量增加而增加D、随产量增加而减少3、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和非生产成本应( A )处理。

A、作为期间成本B、作为产品成本C、递延到下期D、按在产品与产成品分摊4、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分期营业净利润出现差额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变动生产成本水平出现了差异B、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C、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计入损益表的位置和补偿途径不同D、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出现了差异5、当期初无存货,期末有存货时,全部成本法确定营业净利润( B )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A、小于B、大于C、等于D、或大或小6、在单价和成本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前、后期产量不变时,按全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 C )。

A、增加B、减少C、不变D、或多或少或不变7、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 A )之间的差额。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总成本D、单位售价二、多项选择题1、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可以分为(CD )。

A、直接成本 B 、间接成本C、生产成本D、非生产成本2、成本按性态可以分为(ADE )。

A、固定成本B、直接成本C、间接成本D、变动成本E、混合成本3、常用的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有(ABD )。

A、技术估算法B、合同检查法C、因果法D、历史成本分析法4、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损益确定上存在以下区别(BCD )。

A、营业收入的计算公式不同B、营业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不同C、所编制的损益表格式及提供的中间指标有所不同D、损益确定程序不同5、边际贡献可以以(ABD )表示。

《结构力学习题集》6-位移法

《结构力学习题集》6-位移法

第六章 位移法一、是非题1、位移法未知量的数目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有关。

2、位移法的基本结构可以是静定的,也可以是超静定的。

3、位移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反映了原结构的位移协调条件。

4、结 构 按 位 移 法 计 算 时 , 其 典 型 方 程的 数 目 与 结 点 位 移 数 目 相 等 。

5、位移法求解结构内力时如果P M 图为零,则自由项1P R 一定为零。

6、超 静 定 结 构 中 杆 端 弯 矩 只 取 决 于杆 端 位 移 。

7、位 移 法 可 解 超 静 定 结 构 ,也 可 解 静定 结 构 。

8、图示梁之 EI =常数,当两端发生图示角位移时引起梁中点C 之竖直位移为(/)38l θ(向下)。

/2/22l l θθC9、图示梁之EI =常数,固定端A 发生顺时针方向之角位移θ,由此引起铰支端B 之转角(以顺时针方向为正)是 -θ/2 。

10、用位移法可求得图示梁B 端的竖向位移为ql EI 324/。

q l 11、图 示 超 静 定 结 构 , ϕD 为 D 点 转 角 (顺 时 针 为 正), 杆 长 均 为 l , i 为 常 数 。

此 结 构 可 写 出 位 移 法 方 程 111202i ql D ϕ+=/。

二、选择题1、位 移 法 中 ,将 铰 接 端 的 角 位 移 、滑 动支 承 端 的 线 位 移 作 为 基 本 未 知 量 :A. 绝 对 不 可 ;B. 必 须 ;C. 可 以 ,但 不 必 ;D. 一 定 条 件 下 可 以 。

2、AB 杆 变 形 如 图 中 虚 线 所 示 , 则 A 端的 杆 端 弯 矩 为 :A.M i i i l AB A B AB =--426ϕϕ∆/ ;B.M i i i l AB A B AB =++426ϕϕ∆/ ;C.M i i i l AB A B AB =-+-426ϕϕ∆/ ;D.M i i i l AB A B AB =--+426ϕϕ∆/。

病人的清洁卫生习题集

病人的清洁卫生习题集

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A1型题】1.口腔护理的目的不妥的是A.保持口腔清洁 B.消除口臭、口垢C.清除口腔内一切细菌 D.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E.预防口腔感染2.口腔PH值低时易发生A.真菌感染 B.绿脓杆菌感染C.病毒感染 D.溃疡E.出血3.口臭患者应选用的漱口液是A.1%~4%碳酸氢钠 B.0.1%乙酸C.等渗盐水 D.0.02%呋喃西林E.朵贝尔溶液4.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A.棉球 B.血管钳C.张口器 D.吸水管E.手电筒5.口腔有绿脓杆菌感染的患者应选用的漱口液是A.0.02%呋喃西林溶液 B.1%~3%过氧化氢溶液C.2%~3%硼酸溶液 D.0.1%醋酸溶液E.1%~4%碳酸氢钠溶液6.为昏迷患者做口腔护理哪项是正确的A.患者取仰卧位 B.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擦拭C.多蘸漱口水 D.擦洗后漱口E.不必取下活动义齿7.患者的活动义齿取下后,应浸泡在A.清水 B.生理盐水C.碘伏 D.热水E.75%乙醇8.对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观察口腔特别注意A.有无牙结石 B.有无真菌感染C.口唇是否干裂 D.有无口臭E.牙龈有无肿胀出血9.昏迷患者需用张口器时,应从A.门齿放入 B.舌底C.尖牙处放入 D.臼齿处放入E.以上都不是10.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做口腔护理应特别注意A.涂龙胆紫 B.棉球不可过湿C.取下假牙 D.动作轻稳勿伤粘膜E.擦拭时勿触及咽部11.需进行特殊口腔护理的患者是A.阑尾切除术后3天 B.急性胃炎C.股骨骨折患者 D.脾手术前E.脑出血昏睡状态12.0.02%呋喃西林溶液用于口腔护理的机制A.广谱抗菌作用 B.改变细菌生长的PH环境C.放出新生态氧 D.促进溃疡愈合E.清热、解毒作用13.口腔护理操作方法下列哪项不对A.协助病员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B.弯盘置于病员口角旁C.先擦舌面及硬腭部,再擦牙齿各面 D.擦洗的顺序为先上后下E.勿触及软腭、咽部,以免引起患者恶心14.口腔护理的目的不包括A.促进食欲,保持口腔的正常功能 B.可以防止口腔感染C.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 D.保持口腔的清洁干燥E.可观察口腔黏膜及舌苔的变化15.患病时,细菌在口腔中迅速繁殖的最主要原因是A.致病菌的活力增强 B.口腔内湿度的改变C.机体抵抗力降低 D.口腔内温度的改变E.消化能力减低16.引起口腔感染的主要原因是A.食欲减退 B.口腔唾液分泌减少C.口腔内食物残渣未清除 D.长期使用抗生素E.进食,进水减少17.最常用的漱口液是A.生理盐水 B.1%~3%过氧化氢溶液C.2%~3%硼酸溶液 D.0.1%醋酸溶液E.1%~4%碳酸氢钠溶液18.1%~3%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口腔护理的目的是A.广谱抗菌作用 B.改变细菌生长的PH环境C.遇有机物放出新生氧抗菌除臭 D.促进溃疡俞合E.清洁口腔预防感染19.人体皮脂腺分布最多的部位是A.头面部 B.四肢C.躯干 D.手掌E.脚底20.灭头虱药液的主要成分是A.过氧乙酸 B.乙酸C.乙醇 D.食醋E.百部酊21.扣杯法洗头面盆内的污水引流采用的原理A.静水压 B.虹吸原理C.压力压强法 D.压力差E.流体运动22.下列梳头发的目的哪项不确切A.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 B.增进上皮细胞的代谢C.去除污垢和脱落的头发 D.预防感冒E.保持舒适,美观,维护患者的自尊和自信23.灭头虱的方法中,下列哪项不正确A.用纱布蘸百部酊、按顺序擦遍头发 B.反复揉搓头发10minC.24h后用篦子篦去死虱、洗头 D.梳子和篦子先清洗后消毒E.护理人员穿好隔离衣,戴手套24.30%含酸百部酊配制正确的是A.百部酊30g+50%乙醇100ml+100%乙酸1mlB.百部酊30g+50%乙醇100ml+100%乙酸10mlC.百部酊30g+50%乙醇50ml+100%乙酸1mlD.百部酊30g+25%乙醇100ml+100%乙酸10mlE.百部酊30g+50%乙醇100ml+100%乙酸2ml25.床上洗发水温应调节在A.22~26℃ B.30~32℃C.35~38℃ D.40~45℃E.50~55℃26.卧床患者的头发已纠集成团,可使用酒精溶液湿润,其浓度为A.20% B.30%C.50% D.75%E.95%27.下列哪种患者不宜床上洗发A.肥胖 B.骨折C.消瘦 D.衰弱E.慢性患者稳定期28.护士为卧床患者洗发时,操作不正确的是A.病室温度在24℃左右 B.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C.用指甲揉搓患者的头发和头皮 D.观察患者面色及呼吸变化E.洗发时用棉球塞患者双耳、纱布盖双眼29.配制百部酊需装入加盖瓶中,浸泡的时间是A.6小时 B.20小时C.24小时 D.48小时E.72小时30.住院患者自行沐浴时,下列不妥的一项是A.调节浴室室温在22~26℃左右 B.门外挂牌以示室内有人C.用物准备齐全 D.浴室应闩门E.教给患者注意事项31.沐浴在进食一小时后进行,其原因是A.避免饥饿 B.防止晕厥C.防止疲乏 D.以免影响消化E.以免影响休息32.为患者盆浴时,为防止患者疲劳,时间不超过A.10min B.20minC.30min D.40minE.50min33.适宜盆浴的患者是A.严重心脏病 B.极度衰竭C.肝硬化 D.妊娠7个月以上E.严重的创伤34.床上擦浴的目的不包括A.促进血液循环 B.增强皮肤排泄C.清洁舒适 D.观察病情E.预防过敏性皮炎35.为左侧偏瘫患者脱、穿衣服的顺序应是:A.先脱右肢,先穿右肢 B.先脱右肢,先穿左肢C.先脱左肢,先穿右肢 D.先脱左肢,先穿左肢E.可任意穿脱36.床上擦浴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动作敏捷、轻柔 B.保护患者自尊C.根据需要及时更换和添加热水 D.减少翻动和暴露E.患者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应稍等片刻再擦37.清洁患者眼睛时,擦洗的方法是A.由外眦向内眦擦洗 B.由内眦向外眦擦洗C.由上眼睑向下眼睑擦洗 D.由下眼睑向上眼睑擦洗E.在眼睛周围环形擦洗38.用50%乙醇按摩局部皮肤的目的是A.消毒皮肤 B.去除污垢C.降低体温 D.促进血液循环E.营养皮肤39.导致压疮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局部组织受压过久 B.皮肤水肿C.皮肤受潮湿摩擦刺激 D.皮肤营养不良E.皮肤破损40.半坐卧位时患者最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是A.骶尾部 B.枕骨粗隆C.肩胛部 C.肘部E.足跟41.压疮的易发部位不包括A.坐位-坐骨结节 B.仰卧-骶尾部C.头高足低位-足跟部 D.侧卧-髋部E.俯卧-腹部42.不能翻身的患者,护理人员帮其做到A.每半小时翻身一次 B.每2~3小时翻身一次C.4~5小时翻身一次 D.每5小时翻身一次E.30分钟翻身一次43.受压处局部按摩,下列哪项错误A.蘸少许50%酒精于手上 B.皮肤发红者应用掌心按摩C.作压力均匀的环行按摩 D.由轻到重,由重到轻E.每次3~5分钟44.发生褥疮的人如病情许可,可给A.高蛋白,高膳食纤维 B.高蛋白,低膳食纤维C.高蛋白,高维生素 D.低蛋白,高膳食纤维E.高蛋白,低维生素45.压疮瘀血红润期的主要特点A.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痛 B.皮下产生硬结C.局部组织坏死 D.表皮有水泡形成E.浅表组织有脓液流出46.肾炎水肿的患者预防压疮不宜A.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 B.每2h变换1次体位C.骨突出处垫橡皮圈 D.整理床单时不拖拉患者E.减少皮肤摩擦刺激47.在身体空隙处垫以软枕的主要作用是A.防止排泄物对局部的直接刺激 B.减少皮肤受摩擦刺激C.降低局部组织所承受的压力 D.降低空隙处所受压强E.促进局部血液循环48.除下列哪项外,均是压疮的易发因素A.局部组织受压 B.中度肥胖C.全身营养不良 D.使用石膏绷带固定不当E.皮肤经常受潮湿和排泄物的刺激49.卧床患者使用气垫褥、水褥的目的是A.减少皮肤摩擦的刺激 B.降低骨隆突处承受的压力C.架空受压部位 D.固定体位E.安全防卫,防止坠床50.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不宜A.使用一次性尿垫 B.卧床使用便器C.及时更换污被服 D.做压力均匀的环形按摩E.直接卧于橡胶单上51.骶尾部溃疡病变,可见骨面、创面有臭味,患者有发热为A.瘀血红润期压疮 B.炎性浸润期压疮C.浅度溃疡期压疮 D.坏死溃疡期压疮E.溃烂期压疮52.长期卧床患者为预防压疮,下列哪项做法不对A.翻身时避免拖、拉、推动作 B.按摩局部皮肤C.2h翻身一次 D.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E.夹板或矫形器械尽量调节紧些,以防脱落53.协助患者更换卧位的间隔时间应根据A.患者要求 B.病情和受压情况C.医嘱 D.家属的提议E.工作的闲忙54.造成压疮的物理力不包括A.拉力 B.剪切力C.垂直压力 D.摩擦力E.以上都不是55.不属于预防压疮“六勤”内容的是A.勤观察 B.勤擦洗C.勤更换 D.勤安慰E.勤翻身56.危重患者最佳的晨间护理程序是A.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给予大小便器→扫床或换床单B.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扫床或换床单→给予大小便器C.给予大小便器→扫床或换床单→口腔护理→皮肤护理D.给予大小便器→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扫床或换床单E.口腔护理→给予大小便器→扫床或换床单→皮肤护理57.晚间护理的内容不包括A.口腔护理 B.洗脸、手C.热水泡脚 D.开窗通风E.排便58.完成晨间护理一般应在A.交接班前 B.诊疗工作前C.医生查房前 D.诊疗工作后E.医生查房后59.帮助患者入睡的方法不包括A.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顾虑 B.常规使用催眠药C.床铺平整,棉被厚薄适中 D.热水泡脚E.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60.晚间患者入睡后应避免A.巡视病房 B.了解患者的睡眠情况C.询问病情 D.观察病情E.关大灯开地灯【A2型题】61.为患儿做口腔护理时,发现在第一臼齿对面两侧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蓝白色或紫色小点,外周有红晕,为A.鹅口疮 B.口腔炎C.麻疹早期 D.水痘E.口腔溃疡62.某患者,女25岁,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检查唇和口腔粘膜散在瘀血点,轻触牙龈出血。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一、单选题1. 遇有真菌感染的病人,口腔护理应用的漱口液是:EA.1%~3%过氧化氢 B.2%~3%硼酸C.09%氯化钠 D.01%醋酸E.1%~4%碳酸氢钠2.正常人不易引起口腔感染,是由于唾液中有: AA.淀粉酶B.氨基酸C.尿素 D.溶菌酶 E.粘蛋白3.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备的用物是:BA. 棉球 B.吸管 C.漱口液D.开口器 E.压舌板4.以下哪种病人不需行特殊口腔护理:CA.高热患者 B.昏迷患者C.下肢外伤患者 D.危重患者 E.禁食患者5.口腔有绿脓杆菌感染病人应选用的漱口液是:BA.1%~4%碳酸氢钠 B.01%醋酸C.09%氯化钠 D.1%~3%过氧化氢 E.0.2%呋喃西林6.为昏迷病人作口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不可:EA.头转向一侧 B.钳夹紧棉球擦拭C.帮助病人漱口 D.使用张口器开口E.取下假牙,用牙刷清洁7.口腔有绿脓杆菌感染的病人应选用的漱口液是:BA.1%-4%的碳酸氢钠溶液D.1%-3%过氧化氢溶液8.有假牙的病人,口腔护理时,取下假牙暂时不用,应放在:BA.热水中 B.冷开水中 C.酒精中D.清洗消毒液中 E.朵贝尔漱口液中9.口腔护理时,对长期用抗生素者,应注意观察口腔粘膜:BA.有无溃疡 B.有无真菌感染C.口唇是否干裂 D.有无口臭E.牙龈是否肿胀出血10.王女士,19岁,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瘸,检查口腔时发现口腔粘膜有散在瘀血点,左侧下牙龈有瘀血斑,为此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应特别注意:EA.所有用品均应无菌 B. 动作轻稳,勿损伤粘膜C.蘸水不可过湿以防呛咳 D.擦拭时勿触及咽部以免恶心E.擦拭时先擦拭瘀血斑处11.最易发生褥疮的病人是:CA.高热多汗B.肥胖C.昏迷D.营养不良E.上肢牵引12.除了下列哪项以外,均会导致褥疮的发生:EA.局部组织受压B.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刺激C.全身营养缺乏D.使用石膏绷带衬垫不当E.肌肉软弱萎缩13.哪项不符合褥疮炎症浸润期的临床表现:EA.受压表面呈紫红色 B.皮下产生硬结C.局部可出现小水泡 D.局部表皮松解剥脱E.浅层组织有脓液流出14..除以下哪种措施外都可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达到预防褥疮的目的:EA.定时用50%酒精按摩受压处B.经常用温水擦澡C.用湿热毛巾行局部按摩D.全背按摩力量要足够E.保持床单干燥无折15.在身体空隙处垫以软枕的主要作用是:DA.减少皮肤受摩擦刺激B.防止排泄物对局部的直接刺激C.降低空隙处所受压强D.降低局部组织所承受的压力E.促进局部血液循环16.协助患者更换卧位的间隔时间应根据:DA.患者的要求,最长不超过1小时B.家属的意见,随时进行C.护士工作时间的安排来决定D.病人的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E.皮肤疾患的程度17.炎性浸润期褥疮出现大水疱,正确的处理是:CA.涂厚层滑石粉包扎B.剪去表皮无菌纱布包扎C.抽出水疱内液体消毒包扎D.揭去表面,贴新鲜蛋膜E.用1:5000呋喃西林清洁创面18.患者林先生,男,45岁,因外伤致截瘫两月,病人一般状况差,骰尾部有一创面,面积2.5cm×5cm,创面较深,有脓液流出。

(完整版)第六章线性空间练习题参考答案

(完整版)第六章线性空间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 线性空间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已知0000,,00V a bc a b c R c b ⎧⎫⎛⎫⎪⎪ ⎪=+∈⎨⎬ ⎪⎪⎪ ⎪+⎝⎭⎩⎭是33R ⨯的一个子空间,则维(V ) = 3 , V 的一组基是000000000100,100,010*********⎛⎫⎛⎫⎛⎫⎪ ⎪ ⎪⎪ ⎪ ⎪ ⎪ ⎪ ⎪⎝⎭⎝⎭⎝⎭.2.在P 4中,若1234(1,2,0,1),(1,1,1,1),(1,,1,1),(0,1,,1)k k αααα===-=线性无关,则k 的取值范围是3k ≠(以1234,,,αααα为行或者列构成的行列式不为零). 3.已知a 是数域P 中的一个固定的数,而1{(,,,),1,2,,}n i W a x x x P i n =∈=是P n+1的一个子空间,则a = 0 ,而维(W)=n 4.维数公式为12dim dim V V +=1212dim()dim()V V V V ++.5.设123,,εεε是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112233x x x αεεε=++,则由基123,,εεε到基231,,εεε的过渡矩阵T =001100010⎛⎫⎪⎪ ⎪⎝⎭,而α在基321,,εεε下的坐标是321(,,)x x x 由基123,,εεε到基233112,,εεεεεε+++的过渡矩阵为T =011101110⎛⎫⎪⎪ ⎪⎝⎭.6.数域P 上n 级对称矩阵全体构成数域P 上(1)2n n +维线性空间,数域P 上n 级反对称矩阵全体构成数域P 上(1)2n n -维线性空间,数域P 上n 级上三角矩阵全体构成数域P 上(1)2n n +维线性空间,数域P 上n 级对交矩阵全体构成数域P 上n 维线性空间,数域P 上n 级数量矩阵全体构成数域P 上 1 维线性空间.二、判断题1.设n n V P ⨯=,则{,0}n n W A A P A ⨯=∈=是V 的子空间.错.行列式为零的两个方阵的和的行列式未必为零,因此W 中矩阵关于矩阵的加法运算不封闭,不能成为子空间.)2.已知{(,),,,}V a bi c di a b c d R =++∈为R 上的线性空间,且维(V )=2. 错.是子空间,但是是4维的,其基为(1,0),(,0),(0,1),(0,)i i .3.设,n n A B P ⨯∈,V 是0A X B ⎛⎫= ⎪⎝⎭的解空间,V 1是AX =0的解空间,V 2是(A +B)X =0的解空间,则12V V V =.正确. 12V V 中的向量既满足AX =0,又满足(A +B)X =0,因此也满足BX =0,即满足0A X B ⎛⎫= ⎪⎝⎭,即为V 中的向量.反之,V 中的向量既在1V 中,又在2V 中,即为12V V 中的向量.因此12V V V =.4.设线性空间V 的子空间W 中每个向量可由W 中的线性无关的向量组12,,,s ααα线性表出,则维(W)=s.正确.根据定理1.5.设W 是线性空间V 的子空间,如果,,V αβ∈但,W W αβ∉∉且则必有.W αβ+∉错误.可能.W αβ+∈如取,αβ为一对互为负向量,则0.W αβ=+∈ 6. }0|),,{(33321=∈=x R x x x W 是3R 的子空间.正确. 基为(1,0,0),(0,1,0),维数为2. 7.}1|),,{(23321=∈=x R x x x W 是3R 的子空间. 错误.不包含零向量.8.}|),,{(3213321x x x R x x x W ==∈= 是3R 的子空间. 正确.基为(1,1,1),维数为1.9.}|),,{(3213321x x x R x x x W -=∈= 是3R 的子空间. 正确. 基为(1,1,0),(1,0,-1),维数为2. 三、计算题1.求所有与A 可交换的矩阵组成的nn P ⨯的子空间()C A 的维数与一组基,其中100020003A ⎛⎫⎪= ⎪ ⎪⎝⎭.解:设矩阵33()ij B b ⨯=与A 可交换,即有AB BA =.即111213111213212223212223313233313233100100020020003003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 ⎪⎪ ⎪⎪ ⎪⎪ ⎪⎪⎝⎭⎝⎭⎝⎭⎝⎭.111213111213212223212223313233313233232222333323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 ⎪= ⎪ ⎪ ⎪ ⎪⎝⎭⎝⎭. 所以有,()0,,1,2,3.ij ij ij ib b j i j b i j =-==当i j ≠时,0ij b =,因此11223300()0000b C A b b ⎧⎫⎛⎫⎪⎪⎪=⎨⎬ ⎪⎪⎪ ⎪⎝⎭⎩⎭ 维数为3,基为112233,,E E E .2.在线性空间P 4中,求由基1234,,,αααα到基1234,,,ββββ的过渡矩阵,并求(1,4,2,3)α=在基1234,,,αααα下的坐标,其中1234(1,0,0,0),(4,1,0,0),(3,2,1,0),(2,3,2,1)αααα===-=- 1234(1,1,8,3),(0,3,7,2),(1,1,6,2),(1,4,1,1).ββββ====--- 解:令过渡矩阵为T ,则有10111432131401238761001232210001T --⎛⎫⎛⎫⎪⎪- ⎪ ⎪=⎪ ⎪- ⎪⎪-⎝⎭⎝⎭因此1143210112379801231314633100128761232100132213221T ------⎛⎫⎛⎫⎛⎫⎪ ⎪ ⎪--⎪ ⎪ ⎪==⎪ ⎪ ⎪- ⎪ ⎪ ⎪--⎝⎭⎝⎭⎝⎭. 令1234114324012320012301x x x x -⎛⎫⎛⎫⎛⎫ ⎪ ⎪ ⎪- ⎪⎪ ⎪= ⎪ ⎪ ⎪ ⎪ ⎪ ⎪⎝⎭⎝⎭⎝⎭112341432114113611010123401274210012200122400013000133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 (1,4,2,3)α=在基1234,,,αααα下的坐标为(-101,21,-4,3) 四、证明题1.V 为定义在实数域上的函数构成的线性空间,令12{()(),()()},{()(),()()}W f x f x V f x f x W f x f x V f x f x =∈=-=∈=--证明:W 1、W 2皆为V 的子空间,且12.V W W =⊕证明:W 1、W 2 分别为偶函数全体及奇函数全体构成的集合,显然W 1、W 2均为非空的.由奇偶函数的性质可得W 1、W 2皆为V 的子空间.()()()()(),()22f x f x f x f x f x V f x +---∀∈=+. 而12()()()(),22f x f x f x f x W W +---∈∈,因此12.V W W =+又12{0}.W W =所以12.V W W =⊕2.设W 是P n 的一个非零子空间,若对于W 的每一个向量12(,,,)n a a a 来说,或者120n a a a ====,或者每一个i α都不等于零,证明:维(W)=1.证明:由W 是P n 的一个非零子空间,可得W 中含有非零向量设1212(,,,),(,,,)n n a a a b b b αβ==是W 中的任二个非零向量,由题意可得每一个,i i a b 都不等于零.考虑向量11112112121211(,,,)(,,,)(0,,,)n n n n b a b a a a a b b b b a a b b a a b W αβ-=-=--∈.由题设条件有1212110n n b a a b b a a b -==-=,即有1212n na a ab b b ===.即W 中的任二个非零向量均成比例,因此维(W)=1.。

数学物理方法第06章习题

数学物理方法第06章习题

第六章 习题答案6.1-1 求解下列本征值问题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

(1)0=+''X X λ ()00=X ()0='l X(2)0=+''X X λ ()00='X ()0='l X (3)0=+''X X λ ()00='X ()0=l X (4)0=+''X X λ()0=a X()0=b X解:(1)0=λ时,()b ax x X +=,代入边界条件得 ()00==b X 和()0=='a l X 得到()0=x X ,不符合,所以0≠λ0>λ时,()x b x a x X λλsin cos +=,代入边界条件得()00==a X ,()()2224120sin ln l b l X nπλλ+=⇒==',2,1,0=n所以:()()21sin 2n n X x x lπ+=,2,1,0=n(2)0=λ时,()b ax x X +=,代入边界条件得 ()00=='a X 和()0=='a l X ,所以()b x X =存在。

0>λ时,()x b x a x X λλsin cos +=,代入边界条件得()000=⇒=='b b X λ,() ,2,10sin 222==⇒=-='n ln l a l X n πλλλ综合:本征值:222ln n πλ=,2,1,0=n本征函数:()x ln x X n πcos = ,2,1,0=n(3)0=λ时,()b ax x X +=,代入边界条件得 ()00=='a X 和()0==b l X ,()0=x X 不符合。

0>λ时,()x b x a x X λλsin cos +=,代入边界条件得()000=⇒=='b b X λ,()() ,2,1,04120cos 222=+=⇒==n ln l a l X nπλλ本征函数:()()21cos 2n n X x x lπ+= ,2,1,0=n(4)0=λ时,()d cx x X +=,代入边界条件得 ()0=+=d ca a X 和()0=+=d cb l X ,得到b a =,故0≠λ。

《会计学》第六章会计凭证习题集

《会计学》第六章会计凭证习题集

《会计学》第六章会计凭证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凭证按其( )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A.填制的方法B.取得的来源C.填制的程序和用途D.反映经济业务的次数2、限额领料单按其填制方法属于( )。

A.记账凭证B. 汇总凭证C.一次凭证D.累计凭证3、“发出材料汇总表”是( )。

A汇总原始凭证 B汇总记账凭证 C累计凭证 D记账凭证4、( )属于外来原始凭证。

A.入库单B.出库单C.付款收据D.发出材料汇总表5、只反映一项经济业务,或同时反映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凭证填制手续是一次完成的自制原始凭证,称为( )。

A.累计凭证B.汇总原始凭证C.一次凭证D.单式记账凭证6、对于将现金存入银行的业务,按规定应编制( )。

A.现金收款凭证B.银行存款收款凭证C.现金付款凭证D.银行存款付款凭证7、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 )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及人员之间的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

A会计凭证的填制到登记账簿止 B会计凭证的填制或取得到归档止C会计凭证审核后到归档止 D会计凭证的填制后取得到汇总登记账簿止8、记账凭证是( )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

A.会计人员B.经办人员C.主管人员D.复核人员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是( )。

A.凭证是否有填制单位的公章和填制人员的签章B.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C.凭证项目填列是否齐全D.凭证所列事项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和预算10、以下所列不属于原始凭证的是( )。

A.发货票B.付款收据C.商品订购单D.车票、船票11、下列不属于原始凭证基本内容的是()。

A.填制日期B.经济业务内容C.应借应贷科目D.有关人员签章12、产品生产领用材料,应编制的记账凭证是()。

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 一次凭证13、记账凭证的填制是由()完成的。

A.出纳人员B.会计人员C.经办人员D.主管人员14、记账凭证是根据()填制的。

A.经济业务B.原始凭证C.账簿记录D.审核后的原始凭证15、限额领料单是一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测试题一、判断题1.☆“授权”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解决完整性问题采用的技术措施之一。

(____)提示: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使用完整性约束来解决完整性问题,包含实体完整性、引用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2.☆“学生”实体集与“教室座位”实体集存在1:1的联系,表示一个座位只供一个学生就坐,而一个学生也只坐一个座位。

如果某个座位暂无学生就坐,也没有破坏这两个实体集之间1:1的联系。

(____)提示: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和实体集B具有1:1的联系。

3.☆1:n是两个实体集之间联系的一种语义说明,如“系”实体集与“学生”实体集就不存在1:n的联系。

(____)提示:若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与之联系;而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存在1:n的联系。

而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一个系可以包含多名学生,而一个学生只属于一个系。

4.DBS是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一种计算机软件。

(____)提示:DBS称为数据库系统,指具有管理和控制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一般由计算机支持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有关人员组成。

DBMS是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

5.OLTP(联机事务处理)和OLAP(联机分析处理)是信息系统的两类不同应用:前者面向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后者面向操作人员和底层管理人员。

(____)提示:OLTP是按各个职能部门工作的需要,应用数据来很好地完成企业管理所包含的日常任务;OLAP是侧重于满足决策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需求,对大量数据进行快速、灵活的复杂查询和分析处理工作。

6.☆SQL语言既可以作为命令以交互方式使用,也可以将它嵌入到C语言源程序中使用。

(____)提示:SQL语言可嵌入在宿主语言(如FORTRAN,C语言等)中使用;SQL用户也可在终端上以联机交互方式使用SQL语句。

7.☆SQL语言是在关系数据库中使用的过程化语言。

(____)提示: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非过程语言,即对用户而言只要通过SQL语言说明“做什么”,而不用说明具体“如何做”,如何做则由系统来实现。

8.☆从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E-R图中的每个实体集都被转换成一个与实体集同名的关系模式。

(____)提示:E-R模型向关系模型转换时,要遵循两条原则:1)实体集的转换。

每个实体集都要转换成一个与实体集同名的关系模式;2)联系的转换。

每个联系也用一个与联系同名的关系模式表示。

9.☆E-R概念模型中的联系只能表示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____)提示:E-R概念模型中的联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集内部的联系,它反映了实体集内部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多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10.☆访问控制是防止用户对数据库进行非法使用的主要技术之一。

(____)提示:维护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有“用户标识和口令鉴别”、“访问控制”、“审计功能”、“数据加密”和“视图的保护”等等。

11.☆概念模型是依赖于具体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它描述实体信息在计算机系统的表示。

(____)提示:概念模型是人们把现实世界的对象抽象为某一种不依赖于具体计算机系统的数据结构。

12.工业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信息化的出现,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工业化的手段。

(____)提示:信息化和工业化是两个具有本质差别又有一定联系的概念,工业化的发展直接导致信息化的出现,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借助工业化的手段。

13.☆关系数据模式用R(Al,A2,…Ai…,An)表示(其主键为A1),凡是合乎这一语法表示的元组都可插入到R关系中。

(____)提示:关系数据模式用R(Al,A2,…Ai…,An)表示(其主键为A1),仅仅说明关系的语法,但并不是每个合乎语法的元组都能成为R的元组,它还要受到语义的限制。

14.☆关系模型的逻辑数据结构是二维表,关系模式是二维表的结构的描述,关系是二维表的内容。

(____)提示:关系数据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具有二维表的结构形式,关系模式是用某种数据模型对具体情况下相关数据结构的描述,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它反映二维表的内容。

15.☆关系模型中的模式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

(____)提示:关系模式对应于文件结构;关系对应于文件;元组对应于记录;属性对应于数据项。

16.☆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关系模式是静态的,而关系是动态的。

(____)提示:关系模式反映了二维表的静态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而关系反映了二维表的内容,由于对关系的操作不断更新二维表的内容,因此关系随时间动态变化。

17.☆关系数据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可以简化程序员的编程工作,数据独立性好。

(____)提示:关系数据模型的特点是:1)它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上;2)概念单一,E -R概念系统中的实体集、实体集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3)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可以简化程序员的编程工作,数据独立性和安全性好。

18.☆关系数据模型提供了关系操作的能力,关系操作的特点是:操作的对象是关系,操作的结果仍为关系,可以再参与其他关系操作。

(____)提示:关系操作是关系代数操作的简称,是用对关系的运算来表达查询要求的方法。

关系操作的结果还是关系,可再参与其他关系操作,构成关系代数表达式,来描述对关系的各种复杂操作。

19.☆关系数据模型中,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实体(即元组),这种特性称为实体完整性。

(____)提示:实体完整性是指若属性A为关系R的主键,则A不能为空值或重值;引用完整性是指在关系中不允许引用不存在的实体。

20.管理信息系统运行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系统维护。

(____)提示:系统维护是在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为提高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对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文档所做的修改和完善。

21.集中式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管理是分布的,而数据是集中的。

(____)提示:早期的DBMS采用集中式数据库系统,它把数据库建立在本单位的主计算机上,且不与其他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在这种系统中,不但数据是集中的,数据管理也是集中的。

22.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许多非技术因素对其成败往往有决定性影响。

(____)提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运行,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许多非技术因素,如领导的重视、用户的合作与参与等,对其成败往往有决定性影响。

23.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特征之一是其涉及的数据量大,需要将这些数据长期保留在计算机内存中。

(____)提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特征有:1)涉及的数据量大。

数据一般需存放在辅助存储器(即外存)中;2)绝大部分数据是持久的,即不随程序运行的结束而消失,而需长期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3)持久的数据为多个应用程序所共享;4)除具有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管理等基本功能外,还可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统计报表、事务处理等信息服务。

24.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中的数据,以防止非法使用造成的数据泄漏、修改或破坏。

(____)提示:数据库的完整性是指数据库中数据应始终保持正确的状态,防止不符合语义的错误数据输入,以及无效操作所造成的错误结果。

25.☆进行自然连接的两个关系若无公共属性,则该自然连接的操作等价于广义笛卡尔积的操作。

(____)提示: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属性必须是相同的属性列,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名的属性列去掉。

26.☆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迅速发展,我国目前所使用的主流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DB2、Sybase等。

(____)提示:我国目前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分为三类:1)以微型计算机系统为运行环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Access、ForPro等);2)主流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ORACLE、DB2、Sybase等);3)介于上面两类之间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icrosoft SQL Server、MySQL等)。

27.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决策主题、由多个数据源集成、以读数据为主的数据库系统。

(____)提示:数据仓库是一种面向决策主题,由多个数据源集成,拥有当前及历史整合数据,以读数据为主的数据库系统。

28.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系统中数据逻辑结构改变,应用程序不需改变。

(____)提示:数据的独立性包括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系统中数据逻辑结构改变并不影响用户的应用程序;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相互独立。

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也不影响用户的应用程序。

29.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系统主要特点之一。

(____)提示: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有: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系统灵活,易于扩充;数据独立于程序;统一管理和控制数据;具有良好的用户接口。

30.☆数据库概念设计的E-R方法中,用属性描述实体集的特征,属性在E-R图中一般使用菱形表示。

(____)提示:在E-R图中,用矩形框表示实体集,菱形框表示联系,椭圆(或圆形)框表示属性,加斜杠线的属性组成相应实体集的主键。

31.数据库是指按一定数据模型组织,长期存放在内存中的一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____)提示:数据库是指按一定数据模型组织,长期存放在外存中的一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32.数据流程图(简称DFD)主要用于数据库的设计阶段。

(____)提示:系统分析的方法有:1)数据流程图-是使用直观的图形符号,描述系统业务过程、信息流和数据要求的工具;2)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定义和描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33.数据流程图是描述系统业务过程、信息流和数据要求的工具。

(____)34.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定义和描述的集合。

(____)35.为了适应软硬件环境的变化而对应用程序所做的适当修改称为完善性维护。

(____)提示:系统维护包括:1)纠正性维护-主要纠正应用软件设计中遗留的种种错误;2)适应性维护-为了适应软硬件环境的变更而对应用程序所作的适当修改;3)完善性维护-为了提高数据库系统性能或扩充其功能,而对系统和应用程序所作的修改。

36.系统分析是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把复杂的对象分解成简单的组成部分,提出这些部分所需数据的基本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

(____)37.信息高速公路,是指能够实现信息高速传递的通信网络,Internet就是全球范围内的理想信息高速公路。

(____)提示:信息高速公路是一个由通信网、计算机、信息资源、用户信息设备与人构成的互连互通、无所不在的信息网络,凭借该网络可以把个人、家庭、学校、图书馆、医院、政府与企业互相连接起来,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而这些服务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