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分析
动态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C I联 合 C SI GMS治 疗 , 观察 其对 初诊 2型糖 尿病 血
糖 控制 的效 果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1 研 究对 象 .
在治疗 过 程 中计 录 2组 低血 糖发 生 的时 间 、 糖值 。 血 治疗 目标 为 三 餐 前 血 糖 ≤ 7 0mmo ・L 。 三餐 后 . l _, 血糖 ≤ 1 . 0 0mmo ・ 一 , l L 。强化 血糖 达 标后 均 改 用 皮
C I 相结 合 , 以减 少 低 血 糖 的 发 生 率 , 时 不 增 SI 可 同 加高 血糖 的发 生 率 , 著 减少 血糖 波动 , 而减 少 与 显 从
延缓 糖 尿病 慢性 并 发症 的发 生 与发 展 , 少 相关 经 减 济 消耗 ¨ 。本 研 究 通 过 对 初 诊 2型 糖 尿 患 者 应 用 3 ]
江芳芳, 胡 玲 , 王 宁, 陆 君, 沈 浩 ( 昌大 学第 三 附属 医院 内分泌 科 , 昌 3 0 0 ) 南 南 3 0 6
摘 要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G ) C MS对初诊 2 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将 4 例初诊 2 o 型糖尿
病 患 者按 随 机 数 字 表 法 分 为 试 验 组 和 对 照 组 2组 , 组 2 每 0例 。2组 均 使 用 胰 岛 素 泵 持 续 皮 下 注 射 胰 岛 素 治 疗 , 试 验组 使用 C GMS系统 监 测 , 据 监 测 结 果 调 整 胰 岛 素 剂 量 , 照 组 采 用 手 指 末 梢 血 糖 监 测仪 监 测 血 糖 , 根 据 监 测 根 对 并 结 果 调 整 胰 岛 素 剂 量 。结 果 明显减少 ( O0) P< . 1 。结 论
关键 词 : 动态血糖 8. 571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血糖与夜间低血糖相关因素分析

基本内容
此外,对于老年患者,往往存在一些其他身体机能衰退的情况,比如肾功能 不全、胃肠道吸收不良等,这也可能影响患者对胰岛素和降糖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从而引发低血糖。因此,对于这些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血 糖监测和药物调整。
基本内容
另外,老年患者的运动量往往减少,导致对葡萄糖的消耗减少,这也是可能 导致夜间低血糖的原因之一。因此,适当的运动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 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消耗多余的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
讨论
讨论
睡前饮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干预效果显著。通过在睡前摄入 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可以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同时改善患者的血糖 控制情况。这可能与睡前饮食提高了患者的饱腹感,减少了夜间胰岛素分泌过多 所致的低血糖风险有关。此外,睡前饮食还可以减缓葡萄糖的吸收速度,有助于 稳定血糖水平。
基本内容
根据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前血糖水平与夜 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呈正相关。高睡前血糖可能增加夜间低血糖的风险,而这一现 象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因素有关。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 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重视睡前血糖的管理,通过合理调整胰岛素剂 量、饮食及运动等措施,将睡前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以降低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风险。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是 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如果控制不当,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夜间低 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次演示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 睡前血糖和夜间低血糖之间的关系。
基本内容
在糖尿病治疗中,血糖波动是影响病情控制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 的研究表明睡眠与血糖之间存在密切。睡眠障碍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增加 低血糖风险。因此,了解睡前血糖与夜间低血糖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糖尿病治疗 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的护理

通过对高血压病人 的多方 面有效指 导 , 可 以有效 的减少
并发症 的发 生率 。提 高了病人 对疾病 知识 的认 识 和了解水
平, 患者学会 自 我护理 , 使 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 , 提高病人
对护理 满意度 , 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 。
参 考 文 献
l 王 晶. 影 响高血压患者 限盐行为 的因素调查 [ J ] . 中华护 理杂志 ,
5 结 论
康 教育 , 使 患者 充分的 了解 病情 知识 , 积极 配合 医护 人员 在 生活上和药物上等方 面治疗 , 降低 了并 发症 的发生 率 , 提高 了病人对护理工作 的满意度 , 改善 了患者 的生活质 量。高血
压是一种全球流行性疾病 , 特别重视生活方面 的调 节。减少 病人盐 的摄人量 、 减肥运动 、 戒 烟措施 和增加对高血压 教育 、 检测控制 、 药物控制都 非常 主要 关键 。所 以, 加强 患者 对疾 病 的了解 , 注重生活细节 , 从 而达到 患者 自己能很 好 的控制 饮食 、 加强运动和药物 的治疗 的 目的。使血压能很好 的控制 在正常 范围 , 同时降低 了并发症 的发 生率 。 4 . 2 对不 同的病人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本组病人 由于文化 程度和病程均不 同 , 在进行宣教时我们注 意结合病 人的不 同
J O U R N A L 0 F 牡 丹 M U 江 D 医 A N 学 J I 院 A N 学 G 报 M E D I o C 1 A L 年 第 U N I V E R 3 S 4 I T 卷 Y V o 荨 l . 3 4 期 N O . 3 2 0 1 3
2 0 0 3, 3 8 ( 7 ) : 5 3 4 —5 3 6 .
2 唐遇春 , 刘云兰.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干预初探 . 中国老年保健医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变化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MOD 、 餐 后 血 糖 峰 值 ( GS 、 餐 P D 早 P )晚 GS均 显 著 低 于 5 1  ̄ 0年 者 ( P 0【 )病 程 5年 以 内者 的 S 均 < .1 , 】 DBG、 ODD、 餐 P M 三 GS均 显 著低 于 5 1  ̄0 年 静( < .1F 0( , < 5P 00 , < 5 , 发 者 的 S G、 P 0( ,< .1P 00 ,< 1P O0 )初 ) ) = DB MODD、 三餐 P GS均 显 著 低 于 1 0年 以上 者 ( < .1 P 00 , < .5 P 1 P 0( ,< 1P 00 .<00 , ) ’ fO ) 病 程 5年 以 内 者 的 S G 、 oDD、 < 1 . J _ DB M 三餐 P GS均 显 著 低 于 1 O年 以 上 者 ( < .1P 00 , < .5 P 00 , <) 1 , 5年 以 内 者 与 初 P 00 , < .1P 00 , < ,1 P (0 ) 而 发 者 血 糖 波 动 无 显 著 差异 性 , ̄ 0年 者 与 1) 以上 者 血糖 波 动 无显 著 差 异 性 ⑧ Hb l 51 (年 A c与 F G 有 相 关性 ( < .1r (4 2 , Mc与 S B P 00 ,-J 2 )Hb DBG、 MOD1、 糖 波 动 于 30 1 n n lL的 时 间 百 分 比 (T) 最 大 血 糖 波 动 幅 度 ( A ) 三 餐 P 、 餐 后 血 糖 波 动 幅 度 有 相 关 性 ( 分 别 为 )血  ̄ 0O u o/ P 、 L GE 、 GS 早 r
抗菌谱和配制要求 , 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反应 , 为合理使用 抗 菌药物提供必要的保障 。护理部应定期对护士进行抗生素规范 化使用的教育和培训 , 以便从整体 提高护 士的综合水平 , 提高其 感染预防意 , 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从而保证 医院感染预 防和 } H
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模式

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模式孙建国;林春霞;姜文蓉;钱容;宋英;靖红【期刊名称】《新疆医学》【年(卷),期】2008(038)002【摘要】@@ 资料与方法rn一、一般资料:2004年6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男性37例,女性11例),年龄(53±10)岁(31~65),病程(4.3±3.4)年,口服降糖药27例,胰岛素注射16例,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注射5例,HbA1c(8.5±1.7)%,诊断符合1999年WHO的标准.除外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脑梗塞,脑出血、心肌梗塞,感染.手术等疾病和应激状态.【总页数】2页(P48-49)【作者】孙建国;林春霞;姜文蓉;钱容;宋英;靖红【作者单位】新疆库尔勒塔里木油田医院,841000;新疆库尔勒塔里木油田医院,841000;新疆库尔勒塔里木油田医院,841000;新疆库尔勒塔里木油田医院,841000;新疆库尔勒塔里木油田医院,841000;新疆库尔勒塔里木油田医院,8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血糖波动监测的价值 [J], 孟开顺;王小蕊2.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 [J], 杨荣礼;李雷;周晓兵;项洁;李励3.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观察 [J], 郭剑平;肖卫平;余爱华;周小智;肖黎明;邓犇;符金香;颜迪恩4.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中血糖波动监测的价值 [J], 孙正凯;魏进;韩玉亭5.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分别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与指尖血糖检测对血糖波动的效果观察 [J], 吴文显;揭英彪;黎丽华;李肖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幅度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幅度作者:王黎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6期王黎苏州市润达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江苏苏州 215000[摘要] 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应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该中心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该中心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标记为实验组;同时,选择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检测系统(CGMS)显示的平均血糖水平、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
结果 CGMS显示,实验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及标准差、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日间血糖平均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显示,平均血糖水平与HBAIC呈正相关关系;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日间血糖平均差与HBAIC不存在相关性。
结论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有助于准确的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及日间血糖的波动变化,其显示的日内及日间的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可以作为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是否达标的重要参数。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2型糖尿病;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幅度[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062(2014)05(a)-0078-012型糖尿病为从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到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
临床上一般认为95%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患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成人,常在40岁以后发病;多数发病缓慢,症状相对较轻,半数以上五任何症状;不少患者因慢性并发症、伴发病或仅于健康检查时发现[1]。
随着患者的病情发展,对患者需要进行血糖控制、防止并发症的治疗。
临床上选择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监测手段也是至关重要的,现该中心采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CGMS)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及日间血糖的波动变化,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选择该中心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该中心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动态血糖监测对初诊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法 检 测 , 态 血 糖 监 测 系 统 采 用 圣 美 迪 诺 动 医疗 科 技 ( 州 ) 限 公 司 的 雷 兰 动 态 葡 湖 有 萄 糖 监 测 系 统 ( A—D b型 ) T R 。 统计学分 析 : 有数 据资 料 均用 ( 所 ±S 表 示 , t 验 和方 差 分 析 。 ) 用 检
以此缓 冲注射部位吸收率的变化 , 从而有 助于减少药效学 曲线变异 , 因此具有较长
且 相 对 平 缓 的 时 间 一作 用 曲 线 , 够 平 稳 能
组 内 比较 , 3组 F G,h G, b P 2 P H A。同 治 疗 前 比较 ( 0 0 ) 差 异 性 明 显 , P< .5 , 3组 均 有 好 的 降 糖 作 用 。 组 间 比 较 , 疗 后 治
病 及 哺 乳期 妇 女 。 方 法 : 机 平 均 分 成 3组 , 随 口服 药 物 组 ( A , 础 胰 岛 素 + 口 服 药 物 组 O D) 基 ( A ) 预 混 胰 岛 素 组 。 行 为 期 6个 月 O D ,
B IO D组 和基 础胰 岛 素 +O D组 同 M :A A 预混胰 岛素组 比较 ( P<0 0 ) 有差 异 , .5 ,
预 混 胰 岛 素 组 : 予 门冬 胰 岛 素 3 ( 和 给 0诺 锐 3)05 / k 0 ,. 1 (g・日) 分 2~ 2 , 3次 / 口餐 前皮 下 注 射 , 据 血 糖 调 整 至 04 依 . 8~ 0 8 U ( g・日)3组 均 给予 饮 食 +运 动 .2 / k , 疗 法 … 。 治 疗 目标 ( 国糖 尿 病 防 治 指 中 南 , 0 7 版 ) F G 4 4 ~ 6 1 m lL, 20 : P . .m o / 2 P . h G44~80 mo L 观 察 项 目 : 重 .m l 。 / 体 指 数 ( M )= 重 (g / 高 (l ) 收 缩 B I 体 k)身 I , l 压 ( B ) 舒 张 压 ( B ) 生 化 指 标 : 油 Sp , Dp, 甘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与动态血糖的关系

在监测糖尿病代谢控制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 1 资料 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 20 0 9年 1—1 2月在 我 院 门诊 就诊 或住 院 的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18例 , 10例 、 5 5 男 0 女 8
HA b 水平 。H A b 测定采用 高效液相 色谱法 。动态 血糖 监测采 用雷兰 动 态血 糖 监测 系统 , 者均 由同 患 1名 医生安装 传 感器 和记 录仪 , 测 5d 每天 2 监 , 4h 数据 下载 电脑显示统 计报告 。期 间应用瑞 士瑞特 血
回归 方 程 为 : b 1 H A =5 9 . 1+0 5 ×MF G( = .4 B F
×M G+ . 8 B 0 34×MF G( B F=15 7 1 P<0 O ) 9 .2 , .1 。
组 ( b 1>1% )9例 。 H A。 0 4
12 方 法 受 试 者 均 行 动 态 血 糖 监 测 , 测 定 . 并
其 中 A组 多 元 线 形 回归 方 程 为 : b =5 77+ HA .1
1 .2 P< . 1 。 O 7 , 0 0 )
糖仪 , 每天测定 4 空腹血糖及三餐后 2h 次( 血糖) 以上 的指血血糖 , 以校 正监 测 结果 , 输入 三餐 、 并 服
药或 注射胰 岛 素等 记 录 , 分析 不 同 H A。 b 水平 与 动
态血糖监 测各段 血糖 的相 关性 。动态平均 血糖标 准
19例 2型糖 5
尿病患者行 动态血糖监测 , 并测定 Hb , H A A 按 b。 水平高低依次分为 A、 、 B C组 , 分析动态血糖及动态平均血糖标 准差 (D G) Hb 的相关性。结果 SB 与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