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2单元 探秘水世界 2.3 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学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九年级化学全册 2 探秘水世界 2.2 水分子的变化(1)教案 (新版)鲁教版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九年级化学全册 2 探秘水世界 2.2 水分子的变化(1)教案 (新版)鲁教版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看课本p31-33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水电解时在两个电极连接的玻璃管口产生的是 什么物质?怎么来验证它们? 2.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 3.什么叫分解反应?什么叫化合反应?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检测பைடு நூலகம்:
1.水电解器的两极上都有________产生。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能 被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 3.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的反应,叫作________。 4.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 反应,叫作________。 5.氢气燃烧时火焰呈________,有________ 生成,放出________。
2.2节水分子的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的微观解 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变 化,分成了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3.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 反应、分解反应,并对学过的典型的反应 进行分类。
4.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5.体会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氢气是一 种理想能源的涵义,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 识。
小结:
一、水的分解 1.水的电解
现象:正极:产生的气体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 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多(两倍),能被点燃,是氢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字母表达式:A→B+C+… 二、水的合成 1.氢气的燃烧(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烧 杯发烫。 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称为化合反应。 字母表示:A+B+…→C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学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学案鲁教版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和连接、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操作2.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和连接、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操作2.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目标明确的请举手。

二、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P52-54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物质的称量需要哪些称量工具?2.天平和量筒如何使用?需要注意什么?3.化学仪器是怎样连接和洗涤的?4.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一)检测:(1)出示检测题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检测题1.称量物______直接放在托盘里,两盘应先各垫______ 的纸;潮湿的或有______的药品一般放在______里称量。

2.当称量一未知物体的质量时,先加______后加______;当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要先加______、移动好游码后再加______。

3.将连接好的装置的导管一端防入水中,用手______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______。

如果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______,装置不漏气。

否则要______。

(2)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后教:(一)先交换练习本,然后更正请同学仔细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同学请举手。

【配套K12】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2.4元素第2课时学案新版鲁教版

【配套K12】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九年级化学全册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2.4元素第2课时学案新版鲁教版

2.4 元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教学重、难点】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利用周期表查取一些简单信息。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 2.4 元素》(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二、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P47-49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元素周期表?它是由哪位化学家研制出来的?2.什么叫族?什么叫周期?每一个族,每一个周期又存在着什么规律?3.什么叫原子序数?它与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二)检测:(1)出示检测题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1.元素周期表共有_______个横行、_______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_______,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_______。

2.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都有一个序号,称为_______。

它的数值等于其原子核内_______。

3.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硫_____硅_____镁_____钙_____钾_____Cl ____ O ____Cu ____ Al ____ P_____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后教:(一)先交换练习本,然后更正请同学仔细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同学请举手。

(指名尖子生更正)(二)讨论:(先让尖子生“兵教兵”,尖子生讲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评检测题:为什么这样填写?(三)同学互改,交换更正。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1.1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1.1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鲁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2.1.1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鲁教版班级:科目: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1.1 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9年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二届“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B.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D.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减少酸雨对水的污染【答案】B【解析】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过滤的原理;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分析.【详解】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冲厕所,A项正确;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项错误;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C项正确;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作为固硫剂,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对水资源的污染,D项正确。

答案选B.【点睛】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科学家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会以特殊的形态存在:如水在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变为高密度液态水.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与常温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间隔不同B.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C.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答案】A【解析】“高密度液态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分子间的间隔不同,A项正确;“高密度液态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B项错误;“高密度液态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氢氧原子的个数比相同,C项错误;高密度液态水"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D项错误。

答案选A.3.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 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③>②>①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 D.①→②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①是水蒸气状态,③是冰的状态,故水分子间的间隔:①>③,A项正确;在状态①时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大于状态②,B项错误;无论物质处于何种状态,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运动,状态③的水分子处于固态,在固定的位置震动,C项错误;①→②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D项错误。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2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2单元探秘水世界2

2.1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2.学会用过滤法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会区分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水的净化及纯净物和混合物『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 2.1运动的水分子》(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二、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P25-28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地球表面约71%覆盖着水,为什么还面临缺水危机?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分为哪几个步骤?具体内容是什么?3.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怎样区分硬水和软水?4.什么叫混合物?什么叫纯净物?5.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哪一步骤发生的是化学变化?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二)检测:(1)出示检测题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1.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市售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D.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汽油2.若不小心将实验室中的酒精和水混在一起,应以哪种方法分离较为恰当()A.沉淀B.加明矾C.蒸馏 D 过滤3.对于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净水的操作:⑴上述操作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⑵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_____________ ;⑶综合运用上述四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

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后教:(一)先交换练习本,然后更正请同学仔细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同学请举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1.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1.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鲁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2.1.2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鲁教版班级:科目: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2.1.2 天然水的人工净化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答案】A【解析】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正确,A项正确;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错误,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B项错误;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错误,C项错误;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错误,D项错误.答案选A.2.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在天然循环的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B.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昧C.纯净的井水属于混合物D.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没有关系【答案】D【解析】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主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物理变化,A项正确;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利用本身的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项正确;纯净的井水是由水和一些可溶性杂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C项正确;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有关系,长期饮用硬度较大的水易患结石病,D 项错误.答案选D。

3.红糖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等作用。

下列由甘蔗制作红糖的主要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削蔗去杂B.石辘碎蔗C.渣汁分离D.热锅熬糖【答案】C【解析】削蔗去杂,是去除部分杂质,不属于过滤操作,A项错误;石辘碎蔗,是得到甘蔗汁,不属于过滤操作,B项错误;渣汁分离,是将液体与固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C项正确;热锅熬糖,是将糖液经浓缩得到红糖,属于结晶,D项错误。

答案选C.4.如图所示实验中,试管①中的水通过实验后转移到试管②中,且为纯净水。

则该实验的原理是( )A.过滤B.吸附C.蒸馏D.沉降【答案】C【解析】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的方法,通过过滤不能得到纯净的水,A项错误;吸附是利用明矾除去水中固体颗粒的一种操作,通过吸附不能得到纯净的水,B项错误;蒸馏是分离液态混合物一种操作,加热使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在遇冷变为水,通过蒸馏能得到纯净的水,C项正确;沉降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一种操作,通过沉降不能得到纯净的水,D项错误.答案选C.5.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中的水分子被冻住了,分子不再运动B.外星球上甲烷分子与地球上甲烷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吃鱼后,鱼肉中的钙元素可能会留在人体骨骼内D.剪断铜导线时,铜原子可能被剪成两半【答案】C【解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冰中的水分子也是在不断运动的,A项错误;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所以外星球上甲烷分子与地球上甲烷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B项错误;吃鱼后,鱼肉中的钙元素被人体吸收后,可能成为组成人体骨骼的元素,因此可能会留在人体骨骼内,C项正确;原子的体积很小,所以剪断铜导线时,铜原子不可能被剪成两半,D项错误。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九年级化学全册步入化学殿堂.化学真奇妙新版鲁教版2(共5张PPT)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九年级化学全册步入化学殿堂.化学真奇妙新版鲁教版2(共5张PPT)
2.化学上用H、O和H2 O表示氢原子、氧原子、 水分子。
3.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 其变化规律的一门根底学科,它能指导我们 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答复以上问题。
〔2〕湿的衣服经晾晒会变干。 〔3〕气体可以压缩存储在钢瓶中。
〔1〕假定每个人每分钟可数100个分子,那么一滴水中所含的分子个数由10亿人同时数,昼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3〕气体可以压缩存储在钢瓶中。 以下事实表达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答复以上问题。
检测题:
1.以下事实表达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1〕假定每个人每分钟可数100个分子,那么一
氢知分道子 物质是滴由分子水氧、分原中子等粒所子水构分含成子。 的分. 子个数由10亿人同时数,昼夜不
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2〕湿的衣服经晾晒会变干。
〔2〕湿的衣服经晾晒会变干。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用化学符号完成。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请同学们看课本p6-8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请同学们看课本p6-8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氢分子 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 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氧分
水分子
.
小结:
1.分子的性质: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 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那么运动中;分子间存在 着引力和斥力。
1.1节 化学真奇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 成。
2.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学案(无答案)2-4元素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学案(无答案)2-4元素

班级: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姓名:§2-4元素(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元素的概念,会判断元素种类;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2、能说出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重难点)3、能通过对纯净物所含元素种类的判断对其作出正确的分类。

4、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元素就是具有相同(即)的原子的总称。

判断元素种类的依据是。

2、目前已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却组成了世界上的数千万种物质。

我们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⑴单质:仅含种元素的,如;⑵化合物:含种元素的,如;3、国际上元素用表示;书写时,若由1个字母表示的,该元素符号写;若由2个字母表示的,第一个字母写写,第二个字母写。

书写元素符号或名称:氢氦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铁铜锌锰汞金银钡4、元素符号有两种意义:宏观上可以表示一种,微观上还可以表示。

5、元素周期表⑴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者是俄国化学家;⑵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序号,称为,它的数值等于其原子核内____;⑶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共7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___(其中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6个族。

6、元素周期表中每个格的信息:⑴“1”的含义: ;⑵“H ”的含义: ;⑶“氢”的含义; ;汉字偏旁“钅”表示 元素(汞除外)。

⑷“1.008”的含义: ,近似== + 。

7、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其次是 、 、 、 。

其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二、课堂助学: 【及时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①氧化镁(MgO ) ②氮气(N 2) ③空气 ④锌粒(Zn ) ⑤水(H 2O )⑥氦气(He ) ⑦酒精(C 2H 5OH ) ⑧富勒烯(C 60) ⑨河水【及时练习2】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表示化合物的是(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以Fe 为例:⑴ ; 表示铁元素 ⑵ ; 表示一个铁原子B C D⑶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这种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知道一些常用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 2.3 原子的构成》(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二、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看课本P39-40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原子有质量,为什么还要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如何计算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
(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二)检测:
(1)出示检测题
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
1.关于相对原子质量,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
B.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C.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
D.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
2.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X10-26Kg,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g
B.12
C.1.66X10-27Kg
D.1/12 g
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后教:
(一)先交换练习本,然后更正
请同学仔细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同学请举手。

(指名尖子生更正)(二)讨论:(先让尖子生“兵教兵”,尖子生讲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
评检测题:为什么这样填写?
(三)同学互改,交换更正。

五、当堂训练:
(一)过渡语: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六、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