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世界地理----陆地与海洋
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南美洲。
大洋洲是“大洋中的陆地”的意思。
南极洲因位于南极地区而得名。
(1)哪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南美洲、北美洲 (2)哪个大洲全部分布在南半球? 南极洲 哪几个全部分布在北半球? 欧洲、北美洲
一架飞机从我国广州起飞,沿北回归线向西绕地球
飞行一周,依次经过哪些大洲和大洋?
亚洲、印度洋、非洲、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
亚洲
地形复杂,起伏很大; 中部高,四周低;高原 山地面积广大
北美洲
分三部分: 西部山地、 中部平原、 东部高原山 地
南美洲
分三部分: 西部山地、 东部平原、 高原相间分 布
非洲地形图
以 高 原 为 主
撒 哈 拉 沙 漠 埃塞俄比 亚高原 刚果 盆地 南 非 高 原
澳大利亚地形图
分三部分: 西部高原、 中部平原、 东部山地
北美 洲 ⑴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高原;⑵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⑶北 部冰川地形广布。
三 大 形
南美 ⑴西部为南北向的安第斯山脉;⑵东部为平原、高原 洲 相间分布。
大洋 ⑴地形:西部高原,中部为平原,东部为山地。 ⑵地 洲 势低平,起伏和缓;
复 杂 亚洲 ⑴地形复杂多样, ⑵高原、山地面积广;⑶中部高, 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
大自流盆地
世界陆地地形
大洲名称 地形特征 亚 洲
非 欧
洲 洲
南极洲
地形复杂,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高 原山地面积广大 以高原为主 以平原、山地为主,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冰雪大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分三部分: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山地 分三部分:西部山地、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 布 分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2022-2023学年高二世界地理复习第1讲 世界陆地与海洋

1.消亡边界——板块与板块碰撞
岛弧 海 岸 山 脉
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海沟
2.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裂谷的形成
海岭的形成
板块运动 边界类型
张
裂(生长边界)
碰 撞(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
图示
影响
形成裂谷和海洋 海底:海岭
形成高大山脉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 海、大西洋等
分析: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该地区位于边境地区,位于板块的交界处, 多发地震灾害。地震本身及常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 类本身都造成巨大伤害和损失,如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森林和水等自然 资源与环境被破坏。
(2020年全国Ⅱ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
理 位
半球位置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等
置
相邻位置
如附近的国家或地区,特别是邻近的
热点地区
交通位置
如靠近主要的铁路、海峡、运河等
(三)海底地形
地质年龄较新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E.海岭 D.海盆
3.
海沟 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的
(四)板块构造学说
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 块,板块移动而发生 彼此碰撞或张裂,形 成了基本的地表形态。
征
海岸线
哪里高,哪里低?或自什么方向倾斜? 地形崎岖?
曲折
多半岛、岛屿
平直
少半岛、岛屿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等。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地理大陆与海洋

地理大陆与海洋地理大陆和海洋是地球表面两种主要的地貌类型。
地理大陆指的是陆地,即由岩石和土壤构成的较高的地面,而海洋是指由水体覆盖的较低的地面。
这两种地貌类型在地球上分布广泛,相互作用又互相影响,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1. 大陆的特点地理大陆是地球上的陆地,其主要特点如下:- 高海拔:相对于海洋而言,大陆地形通常较高,海拔变化较大。
例如,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上,这是一个地理大陆的明确例子。
- 多样的地貌:大陆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河流等。
这些地形特征反映了大陆的演化历史和地质构造。
- 丰富的资源:大陆上存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至关重要。
2. 海洋的特点海洋是地球表面的水域,其主要特点如下:- 低海拔:相对于陆地而言,海洋地形通常较低,负海拔变化较大。
海平面是指海洋中水平面的平均高度,人们通常用海平面作为测量海拔高度的基准。
- 大面积:海洋是地球表面最广阔的地貌类型,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1%,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
- 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包含大量的鱼类、浮游生物、贝类、海藻等。
海洋生物资源对人类的食物供应、生物医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3. 大陆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大陆和海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通过陆地与海洋之间的界限进行相互作用,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
- 干燥和降雨:大陆上的山脉和高原地区会妨碍湿气流动,形成雪山和雨影区。
海洋对大陆的降雨非常重要,蒸发的海水会形成云层,并随风将水汽带到大陆,形成降雨。
- 气候调节:海洋具有很大的热容量,对气候变化起到稳定调节作用。
海洋表面的气候以及水汽的释放和吸收,对大陆上的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 海洋生态系统:大陆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河流水体,支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总结:地理大陆和海洋是地球上两种主要的地貌类型,它们在地球系统中相互作用,影响着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
初中地理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知识点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⒈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陆分布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形状如同“S”)、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全在东半球)。
(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太大印北)5.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其中面积广大的叫大陆(共六块大陆:亚欧大陆、南美洲大陆、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
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半岛则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6.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洲)。
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被三大洲(亚洲、北美洲、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是大洋洲和亚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
7.大洲的分界:亚欧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土耳其海峡、黑海;亚非两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两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欧两洲的分界是丹麦海峡;南美、南极两洲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欧、非两洲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
(完整版)世界陆地和海洋(教案)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第三讲陆地和海洋教学目的:1、了解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即世界的大洲和大洋)。
2、读图了解各大洲的分界线。
3、进行知识的迁移---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
4、了解陆地的五种地形及海底地形。
5、重点分析七大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6、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重点和难点:各大洲的分界线;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七大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教学用具准备:学生用书、高考图册、资料书等。
教学方法:引导读图法、讲授法、讲练结合、学生自主学习等。
课时:2课时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二七大洲和四大洋: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⑵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三、七大洲地形特色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读图分析,并小结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四、海底地形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200m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洋盆、海沟和海岭等地形(第二课时)五、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小结:各大洲的分界线;世界主要海峡的轮廓及其重要性;七大洲的地形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板块运动和世界的六大板块。
(完整版)高中区域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世界上重要的海湾
作图
土耳其海峡
太平洋 麦哲伦海峡
主要海峡
北
冰
洋
英吉利海峡
大
霍尔木兹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白令海峡
西 曼德海峡
印度洋
洋 莫桑比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
马六甲海峡
太平洋
主要运河
北
冰
洋
大
基尔运河
巴拿马运河 西
洋
苏伊士运河 京杭运河
印度洋
三、熟悉重要特征区域的经纬度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马六甲海峡
德雷克海峡
⑩
莫桑比克海峡
⑾马六甲海峡
⑧曼德海峡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④油麦净哲进伦口海国峡。如果将波斯湾的石油
运至上海的金山,需经③过德哪雷些克海海峡峡?
了解世界著名的十大海峡 以及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
英吉利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马六甲海峡 白令海峡
朝鲜海峡
德雷克海峡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要点突破
一 大洲典型剖面图及重要分界线 1.起伏形态相似的四幅剖面示意图。
沿23°26 ′S的大洋洲剖面示意图
沿23°26 ′S的南美洲剖面示意图
2.地形复杂、地表差异大的地形剖面图。 沿100°E的亚洲剖面示意图 沿40°N的亚洲剖面示意图
沿80°S的南极洲剖面示意图 沿50°N的欧洲剖面示意图
南美洲 分三部分: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大洋洲 分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五、海底地形
洋盆
大陆向海洋延伸 的部分,深度不 超过200米
大陆架向外倾斜的 陡坡,水深急剧增 至数千米
区域地理---世界陆地和海洋

极点俯视图的判断
1.标出经纬度 2.北半球中 找出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 找出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3.南半球中 找出亚洲、大洋洲、新西兰、南美洲、 非洲、南极洲 找出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
五、海底地形 消亡边界
生长边界
海岭
基本规律:从陆地向大洋中心:大陆架—大陆 坡—洋盆—洋中脊
二、世界陆地 1.大陆、半岛、岛屿、地峡概念
一般把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叫做大陆。 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 彼此相距很近的许多岛屿合称为群岛 半岛:伸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地峡:连接两块较大陆地(或较大陆地与半岛间)的狭窄地带
世界最大的陆地是亚欧大陆。 世界最小的陆地是
六、板块构造学说
1、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 说出板块的边界类型有哪几种? 赤道穿过的板块有哪些?
2、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
(1)岩石圈分六大板块 (2)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3)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 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火山地震多 集中此带。
3. 板 板块张裂 块 生长边界
南美洲和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亚洲和北美分界线:概念
洋:广大的海洋被陆地分割成彼此相通的四 个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海: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海峡是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的水道,往往成 为重要的海上航道。
陆间海、内海和边缘海
特征 分类
莫桑比克海峡
麦哲伦海峡
2、四大洋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
苏伊士 运河
马六甲海峡
巴拿马运河
非洲南端厄加勒斯 塔斯马尼亚岛 南美洲南端合恩 角-东经200经线 -东经1460经线 角-西经680经线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三、熟练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轮廓特点(课本34/35页)。
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由高到低: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四.看图写出特殊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180°)经过的大洲大洋(参照课本最后一页的世界地形图)主要位于北半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完全在东半球——非洲,完全在西半球——南美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赤道横穿的大陆是——非洲大陆,南美大陆赤道横穿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同时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非洲、大洋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大洲——亚洲、北美洲没有热带的大洲——南极洲、欧洲没有寒带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非洲寒带面积最广的大洲——南极洲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大西洋,穿过欧洲非洲0度纬线既赤道,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18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太平洋被五大洲环绕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被四大洲环绕的大洋:印度洋,被三大洋环绕的北冰洋五.熟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补充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欧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丹麦海峡)(参照地图册16页)能通过读图说出各海峡、运河沟通的海域或大洋巴拿马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红海和地中海),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六.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关系(课本35页第一题)格式参照——例如: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部与欧洲相邻,西南与非洲相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斯马尼亚岛
印度洋
南岛
• 七大洲经纬度位置分布 • 亚洲
• 26°E—169°W10°S—80°N赤道穿过马来群岛,北回归线,北极圈 通过,跨南北半球和低、中、高三个纬度带,跨东、西半球 17°W—51°E35°S—37°N赤道穿过中部,南、北回归线通过,以热 带为主 10°W—66°E36°N —71°N处于中、高纬度,以温带为主 170°W—20°W7°N—20°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 个纬度 82°W—35°W12°N—54°N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大大洋洲 110°E—130°W30°N—47°S赤道、日界线通过,跨东西、南北半球 360°、62°S以南跨经度最广,大部分在南极圈以内
• 非洲
•
• 欧洲
• •
• 北美洲
• 南美洲
•
• 南极洲
•
洋、海、海峡和海湾
海 大洋 边缘部 分。 洋 海洋 的中心 部分。 海湾 向 陆地凹进 的海域。 海峡 两个 海区之间狭 窄的水道。
内海 深入大 陆内部,只 有狭窄水道 与海洋相同 的海。
陆间海 介 于大陆之间 的海。
四大洋的分界线或相同的海域
(万平方千米)
几条主要的洲际分界线
直 布 罗 陀 海 峡
白令海峡
乌拉尔山\乌拉 尔河\高加索山 脉\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把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
岛屿(四种类型)、 群岛、半岛、地峡、 边缘海、内海、 海湾、陆间海、 海峡、运河
密 克 罗 尼 西 亚 群岛
太
平
洋
澳大利亚大陆
考试说明:
(一)世界地理 世界海陆分布, 陆地地形,海底地形。 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
第二单元
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陆地 = 大陆 + 岛屿
海洋 = 海 + 洋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七大洲的轮廓与面积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极洲 欧洲 大洋洲 面积
北冰洋与太 平洋之间有 白令海峡
北冰洋与大西洋 之间通过挪威海、 格陵兰海和巴芬 湾同大西洋
太平洋东南角 以通过南美洲 最南端的合恩 角的67°W与 大西洋分界
印度洋西南以通 过南非厄加勒斯 角的20°E经线与 大西洋的界限
印度洋东南以通过 塔斯马尼亚岛东南 角的146°E经线与 太平洋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