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通风课程设计心得【模版】

合集下载

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技术总结_营销方案总结

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技术总结_营销方案总结

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技术总结_营销方案总结隧道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危险的工程,特别是在长大隧道这样的大型施工项目中,施工人员面临着诸多危险和困难,其中通风问题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通风不良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也会对隧道内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因此,在长大隧道的施工中,通风方案的设计十分重要,需要进行充分的技术总结和实践经验积累,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一、通风方案的设计原则为了有效地控制隧道内的通风,保证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工程进度,需要在设计通风方案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微风原则微风原则即保证在隧道中形成微风,使空气流能够分布均匀,减少空气湍流和死角,从而起到有效的通风作用。

在通风系统的设计中,应该要考虑到隧道的长度、截面形状、是否存在障碍物以及气流的速度等因素,以保证通风能够到达隧道的每一个角落。

2. 推动原则推动原则是指通过风机等设备的辅助推动,将新鲜空气送入施工现场,同时将废气排出隧道的远端,以达到快速、稳定、充分地流通空气和排出废气的目的。

在通风系统的设备选型和布局上,需要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益。

3. 连续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是指通风系统应该要保证其不间断地运行,保障隧道内空气的流通,使得氧气水平、温度、湿度等都能够得到适宜的控制。

由于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障碍物和困难,通风系统应考虑到这些情况,制定连续性保障措施。

二、通风方案的关键技术问题1. 通风系统设备选型和布局方案通风系统设备的选型和布局对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影响很大。

在长大隧道施工中,通风系统的选型和布局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例如,在隧道进口处,应该布置较大的排风设备,以便快速地吸收进入的废气;在隧道顶部,应该使用悬挂式通风机,以使其能够更好地控制整个隧道内的空气流动;在隧道中间,应该安装实心弧形挡板,以避免风力影响隧道内工人的安全。

2. 通风管道的排列方式和安装技术通风管道的排列方式和安装技术也是通风方案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技术总结

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技术总结

长大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技术总结引言在隧道施工中,通风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提供施工环境的舒适性,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并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风险。

本文将总结长大隧道施工中使用的通风方案的技术要点,并介绍其在实际施工中的效果和应用。

通风方案设计在设计长大隧道施工的通风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隧道长度和横断面隧道的长度和横断面将直接影响通风系统的设计。

较长的隧道可能需要更多的通风设备来确保整个隧道内的通风效果。

横断面的大小也会影响通风的效果,因为较大的横断面将需要更多的风量来达到预期的通风效果。

2. 施工方法和进度不同的施工方法和进度将对通风方案的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爆破法施工中,爆破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需要及时排出。

而在掘进法施工中,通风系统则需要确保空气流动,有效地减少工作区域的温度和湿度。

3. 施工环境和材料施工环境和使用的材料对通风系统的设计和选型也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如果施工区域存在易燃物质或有害气体,通风系统需要具备相应的特性和功能,以确保安全。

同时,通风系统需要考虑施工材料的挥发性和有害排放情况,以避免对工作人员健康的不良影响。

通风系统布置在长大隧道施工中,通风系统的布置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通风系统布置中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点:1. 入口和出口通风系统的入口和出口位置的选择非常重要。

通风入口应选择在施工区域的上风侧,以保证新鲜空气能够有效地进入施工区域。

通风出口则应选择在施工区域的下风侧,以排出污浊和有害的空气。

2. 通风机选型和布置通风机的选型和布置直接关系到通风系统的效果。

通风机的风量和风压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计算,并根据隧道的长度和横断面进行合理的布置。

通风机的位置应尽量避免受到施工活动的干扰,并确保其能够产生足够的风量和风压。

3. 通风管道和附件通风系统中的管道和附件的选型和布置也需要特别注意。

通风管道的材质和直径应根据通风系统的需求进行选择,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耐火性和耐腐蚀性。

隧道中的通风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隧道中的通风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隧道中的通风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隧道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隧道工程设计中,隧道中的通风系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风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对于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温度、湿度以及火灾等应急情况的处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隧道中的通风系统设计首先需要根据隧道的用途、长度、横断面形状等因素确定通风量。

通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隧道的空气流量,通常以立方米/秒为单位。

通风系统设计通过计算隧道中的空气流动参数来确定通风量,包括风速、风压、风道大小等。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隧道中可能出现的交通流、火灾烟气、气体排放等因素,确保通风系统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

通风系统的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到隧道中的环境条件。

隧道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各种气体浓度等。

这些因素对于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分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比如,在高温环境下,通风系统需要具备降温的功能;在高湿度环境下,通风系统需要具备除湿的功能。

此外,通风系统还需要具备控制氧气浓度、排放有害气体等功能,以保障隧道内的空气质量。

隧道中的通风系统性能分析是评估通风效果以及系统运行情况的重要手段。

性能分析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模拟计算,来评估通风系统的效果。

在性能分析中,可以通过测量风速、风压、温度、湿度等参数,来了解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可以评估通风系统的性能,并及时进行优化和调整。

除了考虑隧道本身的因素之外,通风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还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和安全要求。

比如,隧道的出口和入口处需要设置防涌设施,以避免通风系统的反流导致事故发生。

此外,通风系统的布局和管道的设计也需要与其他系统(如消防系统)相协调,以实现综合的安全保障。

综上所述,隧道中的通风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是保证隧道内空气质量和处理突发情况的重要环节。

合理设计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控制隧道内部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保障交通安全和旅行舒适。

性能分析则可以帮助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及时进行优化和调整。

2024年通风工学习心得体会(2篇)

2024年通风工学习心得体会(2篇)

2024年通风工学习心得体会一年来,我以此次通风工培训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虚心向老师和同事们请教,认真学习煤矿安全规程,事故典型案例,煤矿通风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一些新知识、新理念,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安全理念和防护能力,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下面谈一下我在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一、科学规划,加强通风安全管理煤矿通风安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以风定产”是根本。

煤矿企业要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安全和开采技术条件编制矿井年度通风规划,根据规划要求合理分配资金、人力、物力,认真贯彻落实,无特殊条件变化应确保计划实现。

矿井通风技术文件和技术资料要完善,图纸要齐全并能正确的反映实际情况。

每个矿井必须有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防尘管路布置图、瓦斯监控系统图,对于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要有防火灌浆和瓦斯抽放管路系统图等。

制定符合本矿的风量计算方法,采掘工作面风量分配合理。

定期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和矿井通风系统阻力测定,以获得主要通风机性能实测曲线和关键阻力路线的阻力分布等资料。

井下一切通风设施,如风门、风窗、风桥、密闭墙、栅栏等必须有专人负责维修管理,使其保持完好状态。

随工作面推进和迁移应及时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和风量调节。

在改变通风系统时应预先制定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严格履行相关审批手续。

二、强化培训,提高从业职工素质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许多事故的发生主要是无证上岗、无岗前和岗中培训,而法规和安全意识淡薄或缺乏专业技术知识造成的。

只有强化培训,才能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才能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才能进行科学管理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直接制约着现场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煤矿企业要搞好安全培训,就要对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并且其做好抓实,保证培训质量及效果,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高企业的现场生产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煤矿企业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水平及更强的分析判断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

隧道施工通风设计

隧道施工通风设计

隧道施工通风设计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异味和有害气体等污染物。

如果这些污染物不能及时排除,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因此,施工通风设计十分重要,能够有效地控制并排除这些有害物质,确保施工安全和人身安全。

1.合理布局:通风设备的布置应根据工作区域的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置,避免死角。

2.全方位通风:通风设备应能够实现隧道施工区域的全方位通风,确保通风效果的均匀性。

3.连续通风:通风设备应能够长时间持续运行,确保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得到及时排除。

4.适应性:通风设备应具备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施工工艺的能力,能够随时调整通风风量和方向。

5.安全性:通风设备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确保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施工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6.节能性:通风设备应具备一定的节能性能,减少能源浪费,并降低使用成本。

1.自然通风:利用自然气流来排除隧道内的污染物,可以通过设置进风口和排气口来实现。

自然通风适用于气候条件良好、隧道长度较短的情况。

2.强制通风:通过机械设备输送新鲜空气和排除污染物。

常见的设备包括风机、送排风管道、过滤器等。

强制通风适用于气候条件恶劣、隧道长度较长的情况。

3.组合通风:结合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的优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使用,以提高通风效果。

除了以上通风方式,还可以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考虑其他特殊通风措施,如新风预混合、气流幕、局部排风和喷淋除尘等。

总之,隧道施工通风设计对维护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通风设备,确保全方位、连续和安全的通风效果。

合理使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并根据需要考虑组合通风和其他特殊通风措施,以满足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需求。

2024年通风工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通风工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2024年通风工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风工学是研究室内空气流动和气体传输的科学,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通风设计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

我在____年进行了通风工学的学习,并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通风工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传热、传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需要理解和掌握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才能对通风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

因此,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掌握通风工学的核心内容。

其次,实践是学习通风工学的关键。

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验证和应用。

我通过实地考察建筑物的通风系统,使用通风工程软件进行模拟和分析,还参与了一些实验室的研究项目。

这些实践活动让我深入理解通风工学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手段,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进行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第三,通风工学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流动和传输现象,需要使用一些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挑战,但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我逐渐熟悉了常用的计算模型和方法,掌握了一些计算工具的使用技巧。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模型的精度和假设的重要性,只有在合理的假设和适用的条件下,模型的结果才能具有可靠性和参考价值。

第四,通风工学的学习还需要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相结合。

比如,建筑学、暖通空调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都与通风工学密切相关,需要了解这些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才能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也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最后,通风工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我通过阅读最新的研究论文和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并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同时,我也与行业内的专家和同行保持联系,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推动通风工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在____年进行了通风工学的学习并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通风工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整合和应用多学科的知识。

城市道路隧道通风工程改造设计的体会

城市道路隧道通风工程改造设计的体会
析, 提出 了将其 中间立柱 进行 全封 闭进而从 空气 动力 学上达到两条相互独立 的隧道之 方案 。 方案实施后 , 立刻 收到 了很 好的 效果。如果用 笔
基 于上述设计所建 设 的工程运 行 了 4年 , 但运行 效果 不理想 。隧道使 用者纷 纷反 映烟气 熏人 , 呼吸 不
畅。究其 原因 , 预想是现 实交通 量超 过 了设 计 时所 预
隧道 于 19 9 8年 竣工通 车 。坐落 在哈 尔滨 市纵 横
两条轴线交叉 的城 市规 划元点 , 该市最 重要 的交 通 是 枢纽之 一 。道 路 分 类 为 主 干 路 , 通 量 很 大 。长 度 交 8 0 不含引道 ) 双 向 4车道 。构造物 的横断面 为箱 6 设备 维 护等运营成本将增 加多少 ? 噪音 、 电力 、 维护成本 等 的
设 置了独立的 防排 烟系统 。 2 问题与 分析
同样按着上述规范计 算单 向交 通时 : 中 国规范 按 分析 , 自然 通风 方式 所允 许 的交 通 量为 : =20 / t A 00 L
=20 / . 6 =2 2 0 0 0 80 3 4辆 / 。 日本规范分析 , h按 自然通 风方式所允 许的交通量为 :, O 0 L=30 / .6 J =I0 / 7 、 00 0 80
点儿参考 。
1 工 程 设 计 概 要
10 / . 6 0 00 8 0=l6 13辆 / 。 h
无论是 中国规范还是 日本 规范 , 计算 出的允许 交 通量早 已被现实 的交 通量 突破 。 想保证 隧道 内的使 要
用环境 、 机械 通风 的 能力适 应 交通 量 的需求 , 需要 还
带 ) 按 中国规范分析 , 。 自然通 风方式 所允许 的交 通量

通风实验心得体会(样例5)

通风实验心得体会(样例5)

通风实验心得体会(样例5)第一篇:通风实验心得体会矿井通风实验心得矿井通风,顾名思义,就是将空气输入矿井下,以增加矿井中氧气的浓度并排除矿井中有害的气体。

它对于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冲淡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调节井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井下作业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我们而言,掌握好井下通风的作用机理,并把能理论与实践较好的结好起来是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轮到我们小组实验的那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心里也被阴霾所笼罩,但当我看到老师却先于我们早早的来到了实验室时,自己也一下子受到了鼓舞,豁然开朗起来。

实验之前首先是自我介绍,我们谈了一下我们自己对未来的看法,对社会上人情世事的看法,也谈了一些对学习的看法,之后,闭老师一一点评我们的看法,并向我们列举了许多学生出到社会成功成为一名人才的例子。

听着这些成功学生的例子也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很庆幸自己还有一年的时间去弥补现在的不足,还可以用这一年时间去追随成功者的步伐。

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不能光看个人的学术水平,还要看一个人是否有着广泛的人脉,是否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只有这样的人才,将来才可以成就一番伟业。

闭老师这样与学生互动的教学的我是很喜欢的,我们在聊天式的教学,我们的思想渐渐受到了影响,慢慢地朝着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闭老师的教诲会让我铭记在心的。

经过一番的聊天,接下来就是实验教学时间了,然而,等到真正做实验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之前所学的理论知识在考完试之后早就被忘的所剩无几了。

刚开始我们便被老师的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给问倒了,实验仪器的名称、皮托管的连接方式,对于这些知识我们全然不知,就像从未学过理论知识一样。

私底下不禁羞愧难当,自我反省起来。

虽然实验前我过了一遍实验的内容,但是这也仅仅是瞄一眼而已,对于里面的原理,操作方法也没有认真去思考,以至于等到实验的时候感到一头雾水。

最后,还是经过闭老师的启发,加上自己的思考,艰难的开始了实验,随着自己动手操作仪器,也渐渐地掌握了要点,慢慢地熟练起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风计算1基本资料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2.车道数、交通条件:2车道、单向=80km/h3.设计行车速度:ur4.隧道长度:1340m;隧道纵坡:1.5%5.平均海拔高度:1240m;隧道气压:101.325-10×1.24=88.9256.通风断面面积:62.982m,周长为30.9m7.洞内平均温度:12℃,285K2通风方式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的交通量预测,近期(2013 年)年平均日交通量为7465辆/每日,远期(2030年)10963辆/每日,隧道为单洞单向交通,设计小时交通量按年平均日交通量的10%计算,故近期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为747辆/h,远期为1096辆/h。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的车辆组成和汽柴比,将其换算成实际交通量,小客车:20%,大客车:27.2%,小货车:7.8%,中货车:20.6%,大货车:20.1%,拖挂车:4.3%,汽柴比:小客车、小货车全为汽油车;中货 0.39:0.61;大客 0.37:0.63;大货、拖挂全为柴油车,结果如表6.1所示表6.1车辆组成及汽柴比可按下列方法初步判定是否设置机械通风。

由于本隧道为单向交通隧道,则可用公式(6.1)L*N≤2×105式(1)式中:L——隧道长度(m);N ——设计交通量(辆/h )。

其中L 、N 为设计资料给定,取值远期为N=1096辆/h ,L=1340m由上式,得1340×1096=1.46×106 >2×105以上只是隧道是否需要机械通风的经验公式,只能作为初步判定,是否设置风机还应考虑公路等级、隧道断面、长度、纵坡、交通条件及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由初步设计可知知本设计需要机械通风。

3 需风量计算CO 设计浓度可按《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查表按中插值法的再加上50ppm 。

设计隧道长度为1340m ,查表知ppm =ppm δ()292。

交通阻滞时取=300ppm δ。

烟雾设计应按规范查表,设计车速为80km/h ,k (m 2)=0.0070m -1 。

同时,根据规范规定,在确定需风量时,应对计算行车速度以下各工况车速按20km/h 为一档分别进行计算,并考虑交通阻滞时的状态(平均车速为10 km/h ),鹊起较大者为设计需风量。

CO : nm m m-1f =⨯∑(N )219×1.0+110×7+85×2.5+88×5+188+138+220+48=2235.5 烟雾:nm m m-1f =⨯∑(N )188×1.5+138×1.0+220×1.5+48×1.5=822 3.1 CO 排放量计算CO 排放量应按式(6.2)计算 611()3.610nCOco a d h iv m m m Q q f f f f L N f ==⋅⋅⋅⋅⋅⋅⋅⨯∑ 式(2) 式中:CO Q ——隧道全长CO 排放量(m 3/s );co q ——CO 基准排放量(m 3/辆·km ),可取为0.01 m 3/辆·km ; a f ——考虑CO 车况系数查表取1.0; d f ——车密度系数,查表取0.75;h f ——考虑CO 的海拔高度系数,海拔高度取1240m 查表取1.52; m f ——考虑CO 的车型系数,查表;iv f ——考虑CO 的纵坡—车速系数,查表取1.0;n ——车型类别数;m N ——相应车型的设计交通量(辆/h )查表。

稀释CO 的需风量应按式(6.3)计算60()0P T10P T CO req co Q Q δ=⋅⋅⨯ 式(3) 式中:()req co Q ——隧道全长稀释CO 的需风量(m 3/s );0P ——标准大气压(KN/m 2)取101.325 KN/m 2;δ——CO 设计浓度,经前面计算为292ppm ;P ——隧道设计气压(KN/m 2),取88.925KN/m 2; 0 T ——标准气压(K )取273K ;T —— 隧道夏季的设计气温(K )取285K ;根据表6.2可知,由于交通阻滞状态下的需风量大于正常运营时需风量所以通风设计只须满足正常运营即可。

由上述计算结果得出: 对于需风量为164.8555m 3/s 。

3.2稀释烟雾浓度的需风量计算根据《JTJ026[1].1-1999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中关于隧道内的烟雾排放量及需风量的计算公式,行车速度分别按80 km/h 、60 km/h 、40 km/h 、20 km/h 以及交通阻塞(阻塞路段按车速为10 km/h 及长度按1 km 计算,其余路段按40 km/h 计算)是的工况计算。

烟雾排放量应按式[6-4]计算()()()()611()3.610Dn VI VI a VI d h VI iv VI m m VI m Q q f f f f L N f ==⋅⋅⋅⋅⋅⋅⋅⋅⨯∑ 式[4] 式中:VI Q ——隧道全长烟雾排放量;VI q ——烟雾基准排放量(m 2/辆·km )可取2.5 m 2/辆·km ; ()a VI f ——考虑烟雾的车况系数,查表取1.0;()h VI f ——考虑烟雾的海拔高度系数,查表取1.25; ()iv VI f ——考虑烟雾的纵坡—车速系数,查表取2.6; ()m VI f ——考虑烟雾的车型系数,查表; D n 7——柴油车车型类别数,查表。

稀释烟雾的需风量应按式(6.5)计算()VIreq VI Q Q K=式(5) 式中:()req VI Q ——隧道全长稀释烟雾浓度的需风量(m 3/s ); K ——烟雾设计浓度(m -1)查表取0.0070 m -1。

其他计算过程间表6.3 表6.3 稀释烟雾浓度的需风量计算3.3 稀释空气中异味的需风量隧道空间不间断换气频率,不宜低于每小时5次;采用纵向式通风的隧道,隧道内换气风速不应低于2.5m/s 。

551340 1.86 2.53600LV ==⨯=<,取V=2.5 m sreq =VS=2.5Q ⨯62.98=157.45 m 3/s综上所述,需风量由阻塞需风量决定3647.4491reqm Q s=。

4 通风设计计算'r 647.4491v 10.28m/s<12m/s 62.98==4.1 通风阻抗力计算通风阻抗力应按式(6.6)计算2(1)2r e r r r L p V D ρζλ=++⋅⋅⋅ 式(6) 式中:eζ——隧道入口损失系数,查表取0.6; r λ——隧道壁面摩阻损失系数,查表取0.02; ρ——空气密度(kg/m 3),可取1.2;r D——隧道断面当量直径(m )。

隧道断面当量直径按式(6.6)计算: 4rr A D ⨯=隧道断面周长 式(7)式中:rA ——隧道净空断面面积(m 2)为62.98m 2;4rr A D ⨯=隧道断面周长=462.98=30.9⨯8.153m 故 ''2(1)2r e r r r L p V D ρζλ=++⋅⋅⋅=(1+0.6+0.02×1340/8.153)×1.2/2×10.28²=309.88a p 4.2自然风阻力2(1)2m e r n r L p V D ρζλ=++⋅⋅⋅ n ν——自然风作用引起的洞内风速(m/s ),可取2 m/s ~3 m/s ; 由上式,得2(1)2m e r n r L p V D ρζλ=++⋅⋅⋅ =21340 1.210.60.02 2.58.1532⎛⎫++⨯⨯⨯ ⎪⎝⎭ =18.3a p 4.3交通风力计算交通风力可按式(6.8)计算 2()2m t t r r A p N v v A ρ=⋅⋅⋅- 式(8) 式中:t p ——交通风阻力(N/m 2); r v ——隧道交通风速(m/s ); t v ——计算行车速度(m/s );m A ——汽车等效阻抗面积(m 2)。

汽车等效阻抗面积可由式[6-9]计算1111(1)m cs cs c c A r A r A ζζ=-⋅⋅++⨯ 式[9] 式中:cs A ——小型车正面投影面积(m 2),可取2.13m 2; cs ζ——小型车空气阻力系数,可取0.5;1c A ——大型车正面投影面积(m 2)可取5.37; 1c ζ——大型车空气阻力系数,可取1.0;1r ——大型车比例,给定72.2%。

1111(1)m cs cs c c A r A r A ζζ=-⋅⋅+⨯=()172.2% 2.130.572.2% 5.37 1.0-⨯⨯+⨯⨯ =4.1732m 2由[6-10]式计算机械通风量r m t p p p p ∆=∆+∆-∆ 式 [10]其计算结果如表6.418.3 309.88 104.098 224.08218.3 309.88 39.687 288.493 1.008 5 通风机台数计算及布置1120型射流风机所需台数1120型射流风机每台的升压力为j p ,由 η=0.85 j A =0.98m 2 j rA =0.9862.98A φ==0.01556j v =30m/s 10.2830rjv v ψ===0.343 可得2(1)j j p v ρφψη=⋅⋅⋅- =21.2300.0155610.3430.85⨯⨯⨯-⨯() =9.385N/m 2 则 327.17234.99.385j p i p ===台 合计需要36台1120型射流风机,按18组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