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试题.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万荣二中期末测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I 127第一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吸热反应一定是①释放能量②吸收能量③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④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s) B.υ(B)= 0.3 mol/(L·s)C.υ(C)= 0.8 mol/(L·s) D.υ(D)= 1 mol/(L·s)3、在pH =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Al3+、Na+、NO3-、Cl- B. Cu2+、Na+、NO3-、Cl-C. Ba2+、K+、CO32-、MnO4- D. NH4+、H+、CH3COO-、 OH-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 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A. 196.64kJ B. 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 5、常温下,测得柠檬水溶液的pH是3,其中的c(OH-)是()mol/L:A.1x10-3 B. 0.1 C.1x10-7 D.1x10-116、关于溶液的酸性、酸性强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溶液中有H+,溶液就显酸性B.H+浓度大于OH-浓度,溶液一定显酸性C.H+ 浓度增大,溶液的酸性一定增强D.强酸溶液的酸性一定比弱酸溶液的酸性强7、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pH小于7的是( )A .Na 2CO 3B .NH 4NO 3C .Na 2SO 4D .Fe(OH)3 8、体积相同、pH 相同的HCl 溶液和CH 3COOH 溶液,与NaOH 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 )A .相等B .中和HCl 的量C .中和CH 3COOH 的量多D .无法比较 9、已知反应A 2(g )+2B 2(g )2AB 2(g ) △H <0,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B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0、反应:L(s)+a G(g)b R(g) 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 1>p 2,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 的体积分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doc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套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AH= + 1.9 kJ-moF1,说明金刚石具有的能量比石墨低B.已知H+(aq) + OH (aq)=H2O(l) A//=-57.4 kJ mol-1, 20 g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吋放出的热量大于28.7 kJC・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 kJ moF1,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AH= —890.3 kJ-mol-1D.将0.5 mol N2和1.5 mol出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比仗),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AH=—38.6kJ molT【解析】A项,题给反应吸热,故金刚石能量比石墨高;C项,生成的H2O(g)不是稳定氧化物;D项,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0.5molN2和1.5 mol H2不能完全反应,故无法判断的数值。
【答案】B2.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Z(g)+2W(g), 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1 molL-^min-1,则上述反应中〃的值是( )A. 1B. 2C. 3D. 4【解析】由题意知z?(W) = 2 LxTmin=^*^ mol-L_I-min_1,根据斤:2=e(Z) : c(W)知= 1 O【答案】A3.(2015-北京高考)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表示0 "〃〃〃〃〃〃〃〃• 表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 和0生成CO2是吸热反应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C ・CO 和0形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D. 状态I -状态III 表示CO 与O2反应的过程【解析】 A .状态1总能量为反应物总能量,状态m 总能量为生成物总能量,由图示 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高二化学选修四人教版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化学选修四人教版期末考试试卷以下是XXX高二级上学期期末考化学试卷的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A。
①②③④B。
②③⑥⑧C。
①②⑤⑥⑦⑧D。
③④⑤⑥⑦⑧2.已知:2Zn(s)+O2(g)=2ZnO(s)△H= -701.0kJ·mol-12Hg(l)+O2(g)=2HgO(s)△H= -181.6kJ·mol-1则反应Zn(s)+ HgO(s)=ZnO(s)+ Hg(l)的△H为()A。
+519.4kJ·mol-1B。
+259.7 kJ·mol-1C。
-259.7 kJ·mol-1D。
-519.4kJ·mol-1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碘的升华B.生石灰溶于水C.镁和稀硫酸反应D.木炭和二氧化碳反应4、在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4 mol/L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Ba2+、Cl、NO3B.Na+、Ca2+、I、NO3C.NH4+、Al3+、Br、SO42-D.K+、Na+、HCO3、SO42-5、某溶液含有Cl、Br和I三种离子,其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时,最先和最后的沉淀主要是()已知:Ksp(AgCl)=1.8×10^-10 mol^2·L^-2、Ksp(AgBr)=5.0×10^-13mol^2·L^-2、Ksp(AgI)=8.3×10^-17 mol^2·L^-2A.AgBr,AgIB.AgI,AgClC.AgBr,AgClD.一起沉淀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7、在恒温下,反应P(g)+Q(g)→R(g)+S(g)已达到平衡,可以根据以下条件判断平衡状态:A。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章末综合检测(一)

章末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C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高温、加热等)下也能发生D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答案:B2.已知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 -1。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 -1。
现有9 mol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放出热量7 408.2kJ ,则该混合气体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A .1∶8B .8∶1C .4∶17D .17∶4解析:选C 。
要求C 、H 原子个数比,就必须求CH 4、H 2的分子个数比即物质的量之比。
题目给出了CH 4、H 2的总物质的量和它们燃烧时放出的总热量,故可用联立方程组的方法求解。
设混合气体中含CH 4物质的量为x ,H 2物质的量为y ,则有:⎩⎪⎨⎪⎧x +y =9890.3x +285.8y =7408.2解之得:x =8,y =1。
所以原混合气体中C 、H 原子个数比为8∶(4×8+2×1)=4∶17,所以答案应选C 。
3.化学键的键能是指形成(或拆开)1 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g)+O 2(g)===SO 2(g) ΔH =-297.23 kJ·mol -1,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S(g)+O 2(g)===SO 2(l) |ΔH |>297.23 kJ·mol -1B .S(g)+O 2(g)===SO 2(l) |ΔH |<297.23 kJ·mol -1C .1 mol SO 2的键能总和等于1 mol S 和 1 mol O 2的键能之和D .1 mol SO 2 的键能总和小于1 mol S 和1 mol O 2 的键能之和解析:选A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末考试化学选修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南师附中江宁分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化学(选修)试卷(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Ba(OH)2·8H2O与NH4Cl反应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D.甲烷气体在O2中的燃烧反应2.对于可逆反应2NO2N2O4,下列状态一定是平衡状态的是A.N2O4和NO2的分子数之比为1∶2B.N2O4和NO2的浓度相等C.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D.单位时间有1mol N2O4转变为NO2的同时,有1 mol NO2转变为N2O43.下列事实中,能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由H2(g)、I2(g)、HI(g)组成的混合气体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B.久置的氯水变成了稀盐酸C.在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氧化变质D.加入催化剂有利于SO2与O2反应制SO34.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HSO4,c(H+)增大,K W不变B.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A.NH4Cl B.NH4HCO3 C.CH3COONH4 D.NH4HSO46.有一合金由X、Y、Z、W四种金属组成,①若将合金放入盐酸中只有Z、Y能溶解;②若将合金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只出现Z的化合物;③若将该合金作阳极,用X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通电时四种金属都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中,在阴极上只析出X。
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Y>Z>W>X B.Z>Y>W>XC.W>Z>Y>X D.X>Y>Z>W7.如图所示,反应:X(g)+3Y(g)2Z(g);△H<0,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 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A.B.C.D.8.如下图所示,△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B.1mol石墨的总能量比1 mol金刚石的总能量大1.9 kJ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D.C(s、石墨)== C(s、金刚石) △H= +1.9 kJ•mol-19.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可以精铜为阳极,以CuSO4溶液为电解液B.电解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是Cu -2e—=Cu2+D.电解结束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保持不变10.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B.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pH均不变C.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D.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产生的氢气一样多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高二化学选修四期末考试及答案

高二选修四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共2*25=50分)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不同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的AB同时生成nmol的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B23、一定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为Q kJ(Q>0),经测定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消耗5mol•L-1的KOH溶液100ml,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反应:的为A.+8Q kJB.+16Q kJC.-8Q kJD.-16Q kJ4、已知热化学方程:为提供分解1molKNO3所需的能量,理论上需完全燃烧碳( )A.58/94molB.58/(94×2)molC.(58×2)/94molD.(94×2)/58mol5、一定条件下,向2密闭容器中加入2和10,发生反应,2时测得剩余为1,下列表示其化学反应速率不正确的是A. B.C. D.6、反应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能够引起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增加的质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使容器体积增大7、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用润湿润的试纸测稀碱溶液的,测定值偏小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低8、下列有关离子水解的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末考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1期末考试卷高二化学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C.温度、浓度的改变一定会引起反应速率的改变,所以化学平衡一定会移动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c(H+)=c(OH-)=10-6 mol/L的溶液一定呈中性2.已知化学反应①C(s)+12O2(g)===CO(g) ΔH=-Q1 kJ/mol ②2CO(g)+O2(g)===2CO2(g) ΔH=-Q2kJ/mol。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Q1、Q2均为正数,且其他条件相同)( )A.C的燃烧热为Q1 kJ/molB.2 mol CO(g)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 mol CO2(g)所具有的能量C.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g)比生成CO(g)时放出的热量多D.C燃烧生成CO2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 ΔH=-(Q1+Q2) kJ/mol3.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4.对于A 2+3B22C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2)=0.4 mol·L-1·s-1 B.v(B2)=0.8 mol·L-1·s-1C.v(C)=0.6 mol·L-1·s-1 D.v(B2)=42 mol·L-1·min-15.一定量的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A(g)+y B(g) z 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1.0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60 mol/L。
2019-2020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期末综合复习试卷(含答案)

A.在稀溶液中,1 mol H2SO4(aq)与 1 mol Ba(OH)2(aq)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 和热
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C.表明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D.101 kPa 时,1 mol 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
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2NO(g)+2CO(g) N2(g)+2CO2(g), △H=-373.2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 NO 的转化率,采取
会使测得的值偏大 D.在 101KPa 时,1molCH4 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就是 CH4 的燃烧热 10.下图曲线 a 和 b 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B.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C.曲线 a 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 P 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D.由 HA 电离出的 c(H+)约为水电离出的 c(H+)的 106 倍
8、有一反应:2A(g)+B(g)
2C(g),右图中的曲线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
曲线,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期末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N:14Si:28 S:32Cl:35.5Na:23Al:27Cu:64Ag:108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
1.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源供给0.2mol电子时,停止通电。
若此溶液体积为2L,则所得电解液的pH是()
A.1B.8C.13D.14
2.为探索月球上是否有生命痕迹,科学家用氘盐酸(DCl)和重水(D2O)溶液处理月球上某岩石样品,若电解这种氘盐酸,在阳极上放出 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同),同时在另一极放出气体的量为()
A.560mL B.1120mL C.0.1g D.0.2g
3.将等体积的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0.10mol/L的盐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为12.0,则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3mol/L B.0.3mol/L C.0.06mol/L D.0.12mol/L
4.25℃时,下列各溶液中[H+]最小的是()
A.C(H+)=1×10-5mol/L
B.pH=8的溶液
C.稀释1mL,1mol/L NaOH溶液到1L后所得溶液。
D.0.11mol/LNaOH溶液跟等体积0.05mol/L H2SO4溶液的混合液5.把80mL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120mL盐酸中,所得溶液的pH为2。
如果混合前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它们的浓度是() A.0.5mol/L B.0.1mol/L C.0.05mol/L D.1mol/L
6.因发生电极反应,直接破坏了该电极附近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电解氯化铜溶液时的阴极
B.铜铁原电池的负极(硫酸溶液为电解质)
C.电解食盐水时的阴极
D.铁片上镀锌时的阴极
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水分子外,不存在其他分子的是() A.KHS B.HNO3C.NaF D.H2PO4
8.下列溶液中,含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A.30mL0.lmol/L的AlCl3B.10mL0.2mol/L的CaCl2
C.30mL0.2mol/L的CH3COOH D.40mL冰醋酸
9.现有0.01mol/L的下列溶液:①CH3COOH②NaHCO3③NaHSO4④KOH⑤H2SO4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⑤③①②④B.③⑤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D.④②①③⑤
10.在一种一元碱ROH的溶液中,加入一种一元酸HA溶液,当反应后溶液呈现中性,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的一元酸HA过量B.生成的盐RA不能发生水解
C.加入的酸与碱的物质的量相等D.反应后溶液中C(A-)=C(R+) 11.下列溶液肯定呈酸性的是()
A.含有H+离子的溶液B.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C.C(OH-)<C(H+)的溶液D.pH小于7的溶液
12.如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D.③>②>④>①
13.在铁制品上镀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A.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B.铂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D.锌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14.用铂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盐的水溶液,当消耗相同电量时,在阴极上析
出的金属质量最大且溶液pH减小的是()
A.CuCl2B.KCl
C.CuSO4D.Al(NO3)3
15.在盐类发生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盐的电离平衡被破坏B.水的电离度逐渐增大.
C.溶液的pH发生改变D.没有中和反应发生
16.把两片铂片插入200g10%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当阳极析出0.16g气体时,CuSO4溶液的质量分数(消耗水的量忽略不计)是() A.92.37%B.9.2%
C.50%D.25%
17.常温下,将pH=2的酸溶液和pH=12的苛性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则溶
液中()
A.pH=7B.pH≥7
C.pH≤7D.C(H+)·C(OH-)=10-14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9分)
二、填空题:(共36分)
18.pH的大小,可用来表示溶液的______的强弱。
溶液的______性越强,pH
越大;溶液的______性越强,pH越小。
溶液中H+或OH-离子浓度______1mol/L 时,一般不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而直接用______表示。
测定溶液pH通常可用pH试纸,它是用______混合溶液浸制而成。
若精确测定溶液pH,则应用______。
19.在10mLpH=4的盐酸中加水,稀释到100mL时,溶液pH为______;若加水稀释到1000mL时,溶液pH为______;若加水稀释到10000L时,溶液
pH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