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前后十年产业结构比较
西部产业结构分析

全 国
东部 两 f 第
表
2
西部 国 内生产 总值构 成 ( 0 0 ) 20年
产 业增 加 值
比 苇
( ) %
名 亿儿 玖
第 ■产 业 增枷 值
比 币
( ) %
名 亿 次
第 一, 增加I 二 业 值
儿
比 乖
( ) %
名次
l2 2 O 4 l O
83 9
4 9 8 I 2 l
3
5 0 17 50 4 8 O 74 O 2 6 0 62 0 43 0 67 O 4 5 0 59O 4 4 0 590 来自3 6 l 2 7 8
9
西部一 、二 、三 产业增长 速度 ( 0 0 ) 2 0年
6 I 1
9
49 4 8 3 73 6 5 4
43 3 9 9
3 5 9 3 7 2
3 5 3
7 6
9
8 100 8 9 0 5 9 9 55 3 I
152 l 65 5
78 9 I l O O
83 7
7 7 O 08 O I6 l 0 3 4 0
维普资讯
磐 了 蠹
口 文 / 勇 先 杨
实施 西部 大 开发 战 略 以来 ,西 部经 济 得 部 33个百 分点 ;第三 产业增长速 度达 1 %,超 过东部 22个百分 点 . 29 _ 到 了较快发 展 。1 9 — 0 0年 ,西部 国 内生 居西部各 省区市 第一位 ( 表 2 9820 见 、表 3) 。 产 总值 年平 均 递增 8 7 % ,高于 同期 全 国 7 .3 . 9 %的递增 速度 , 8 但仍 低于东 部 1 % 的递 001 增速度 。 中西藏 自治区 由于基 数较低 , 其 增速 高于东 部。
论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论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作者:张平经济评论 2019年11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呈现加速变动的趋势,这种变动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
但是,由于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条件不同,特别是工业化进程和水平的差距,造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绩效方面的明显差异。
一、三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一)三大区域产业结构水平的差异从动态上看,区域产业结构演进是一个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
从静态上判断产业结构水平高低,可以采用“标准结构”法。
它是将一国和地区产业结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产业结构的水平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
常用的有“库兹涅茨标准结构”、“钱纳里-赛尔奎因模型”和世界银行关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标准统计(参见表1)。
表1 世界银行关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统计(%)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8/1999)》,中文版,19~20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水平差异见表2和表3。
表2 中国三大区域国内生产总值产值结构的演变(%)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html)有关数据整理。
表3 2000年中国三大区域产业结构高度比较资料来源:魏后凯、陈耀:《中国西部工业化与软环境建设》,5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
2019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GDP)构成分别为9.6∶52.4∶38、17.1∶49.2∶33.7和18.8∶44.6∶36.6。
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据此大致可以判断:中国东部地区基本上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但是第三产业略低;中西部则仍然处于低收入国家的一般或一般偏上水平,第一产业的比重还比较高。
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旅游业成西部地区重要产业

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旅游业成西部地区重要产业中国网时间:2009-11-23中国网11月27日从国家旅游局获悉,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西部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功能不断拓展,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业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推进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10年来西部旅游发展的主要成就西部大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国家旅游局一直高度重视,把促进西部旅游业发展纳入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中,在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资金支持上,从2001—2009年共安排西部省区旅游发展基金7.27亿元,占全国总额的58.82%,改善了西部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
在人才支持上,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对西部旅游人才的培训力度。
从2001年起,共举办10期西部旅游局长培训班、32期省级旅游经济研讨班;同时,资助西部贫困地区开办西部助学班;对藏区五省骨干外语导游实施全员培训,共培训3000多名导游。
从2003年起,针对西藏旅游业实际困难,组织行业力量开展导游援藏工作;同时在四川大学和浙江大学,每年为西藏特招80名旅游专业本科生,为西藏培养高层次旅游人才。
在旅游发展规划上,为指导和支持西部旅游发展,与有关部门联合编制了《长江三峡区域旅游规划》,《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科学规划和开发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创建高原特色旅游品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组织编制了《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规划》,支持新疆编制了喀纳斯、那拉提、喀什等重点景区城市旅游规划;此外,还编制了《丝绸之路旅游区规划》和《旅游产业灾后重建转向规划》。
在政策支持上,协调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将西部地区旅游景点、景区经营,纳入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实行税收减免。
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经济发展回顾与比较

L
经济结 构逐 步优 化 。20 0 9年 ,第 一 产业增 加值 2 4 . 206 亿 元 ,第 二 产 业 增 加 值 6 1 . 元 ,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71 9亿
网 图盥
; . 5 9 . 亿 元 ,分别 是 19 1 88 9 9年 的 24倍 、5 . } 同 0倍和 38倍 ,三 . 他 一
坚实 的基础 。 国 民经济 稳步增长 ,经济 实力不断提 高 经 济总量 不断扩 大。地 区生产 总值 由 19 9 9年 的 3 4 . 6 91
1 .:4 .:3 .。同时 ,民营经 济快 速发 展 ,民 营经 济增 58 74 68 圈 圈 加 值 由 19 9 9年 的 19 亿 元 增 加到 2 0 08 0 9年 的 7 6 .亿 元 , 6 32 占 G P的比重 由 19 的 3 .%提高到 20 D 9 9年 01 0 9年的 5 - 。 42 %
2 4 . 元 ,是 19 2 06亿 9 9年 的 24倍 ,年 均 增 长 43 ( 图 . .% 见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总量列居西 部第 一 ( 图 1 。 见 )
图 1 西 部 开发 以来 四川 生 产 总 值
亿 元
10 0 6 0 100 40 10 2 00 100 00
图 2 西部 开 发 以来 四川 经 济增 长 速 度
续 高 于全 国平均 水平 ,2 0 0 9年全 部工业 增加 值 ( 按生 产法 计 算 )5 7 . 6 83亿元 ,是 19 9 9年 的 52倍 ;规模 以上工 业企 . 业 实现主营业 务收入 14 64亿元 ,是 19 78. 9 9年的 93倍 ;_ - T 业 利 润 总 额 9 9亿 元 ,是 19 0 9 9年 的 3 5倍 ;工 业 化 率 由
西部大开发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研究

西部大开发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研究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投入,西部大开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口流动等方面得到了大力支持和鼓励,这也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机遇。
一、西部大开发的背景和意义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边疆和发展基础。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多种原因,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落后于东部地区。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西部地区开始逐渐走上了富裕之路。
同时,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西部大开发政策和相关措施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强化和推动。
西部大开发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首先,它能够消除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推进全国一体化进程。
其次,西部大开发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升当地居民生活水平。
还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挑战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以传统的资源型产业为主导,同时缺乏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等现代产业的支持。
这样的产业结构使得西部地区的发展模式比较单一,缺乏活力和创新性。
此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同时,许多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这也限制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针对这些问题,实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强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同时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技术水平。
此外,对劳动力进行培训和教育也是必要的措施。
三、西部大开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实际上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机遇。
一方面,大量的投资和资源的涌入使得西部地区的措施和政策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推动。
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大量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这也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环境保护方面,西部大开发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

加快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是西 部地 区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的主攻 方 向。深人 推 进西 部大 开 发 , 需 要 认 真 总结
产 业在 经 济社 会发 展 中 的支撑 地位 ; 三是西 部 各地 能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1 8
作者 简 介 : 马金 书 ( 1 9 6 4 - ) , 男, 云 南 大理人 , 中共 云 南省 委 党校教 育长 , 教授、 博 士 。研 究方 向 : 区域 经 济
十 年来 , 西 部地 区高 技术 和战 略性 新 兴产 业不 断 发展 。 西部 1 2个 省份高 技 术产业 企 业单位 数 2 0 0 0年
管理 。
本 文 系 国 家社 科 基金 项 目《 深 入推 进 西部 大 开发 战 略 研 究 》 ( 批 准 文号 : 1 0 B J L 0 4 7 ) 阶段 性 研 究成 果 。
・
91 ・
马金 书 : 西部 大开发 十年 来 西部 地 区产 业结构 调整、 发 展重 点 和 政 策 措 施 , 其 中西 部 地 区特 色优 势 产业 的发 展重 点 是能 源及 化 学 工业 、 重 要 矿产 开 发 及 加工 业 、 特 色农 牧业 及 加 工 业 、 重 大 装 备
M a y , 2 01 3
Vo 1 . 1 4 N 0. 5
西部大开发十年来 西部地 区 产业结构调整及对策
马金 书
( 中共 云 南省委 党校 , 云 南 昆明 6 5 0 1 1 1 ) 摘 要 :西部 大 开发 十年 来西部地 区产业 结构调 整 的成 效 ,主要表 现在 产业 结构 不断趋 向合 理、 产业 支撑 实力不断 增强及 高技 术和 战略 性新 兴 产业 不断发展 等 3个 方面 。 要进 一 步加快 西部 地 区产 业结 构调 整 , 在 方 向上 , 促 进 产业 结构 的合理 化 与 高度 化 ; 在 路 径上 , 把培 育特 色产 业作 为着 力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四大地区+西部大开发

◆ 推1动952城年市-20化01的年该进市程农,业促、轻进工区业域、经重工济业的比、工业化差异(见书本图1-16)
◆工业化进程: 中西部相对滞后 ◆工业产值: 东部地区最大 ◆工业结构(即原因)
东部地带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 已占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西部地区的劣势
缺:人才、技术、资金缺乏,
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落后
限制:位置(内陆)地势(高) 气候(干旱)生态(脆弱)
农业 畜牧业为主:四大牧区
工业
种植业:灌溉农业(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河谷农业(藏南谷地) 绿洲农业(新疆沙漠边缘) 成都平原
以重工业为主 攀枝花、重庆的钢铁工业 以兰州为中心的冶金、石化工业 西安的飞机制造业 新疆的石油工业 柴达木盆地的钾盐生产
意义
(1)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将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2)缩小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 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3)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4)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四大地区的差异
一、四大地区差异(见书本图1-13)
东北:3省 东部:沿海各省(去掉头尾)+3个直辖市 西部:内新青西+陕甘宁+四川重庆+云贵+广西 中部:山西+河南+两湖+安徽+江西
1、产业结构差异(见书本图1-14)
东部地区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产业结构 工业结构
先进制造业、 高科技产业 和第三产业 相对发达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仍然以传统型工业为主。
3、城市化差异(见书本表格)
西部地区实施开发战略十年成就及相关问题

个 多 民族 省 份 ) 产 总值 由 19 生 99年 的 74 7 3亿 元 增
加到 20 年的 3 66 08 0 2 亿元 , 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了
1 . , 均 增 长 1.% , 于 全 国 9 4 8倍 年 1 9 高 . %的 年 均 水 6 平; 人均 生产 总值 由 19 9 9年 的 4 9 提 高 到 2 0 23元 08
( ) 二 基础 设施 建 设取得 重 大突破 , 生产 、 活条 生 件 明显 改善
( ) 济 高速 增 长 , 色优 势产 业快 速 发展 , 一 经 特 产
业 结 构 不 断 优 化 合 理
1 O年来 ,民族地 区经 济 发展 速 度 节 节攀 升 , 增 速 高 于全 国平 均水 平 , 新 中 国成 立 以 来 增 长最 快 是
关键词 : 西部 大 开发 ; 族 地 区 ; 就 ; 干 问题 民 成 若
中 图 分 类 号 :1 7 F 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4 9 2 ( 0 0 0 — 0 1 0 17 — 2 7 2 1 ) 3 0 0 — 5
国最 大 的蔗 糖生 产加 工基 地 , 产量 占全 国的 6 %; 0 云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f 会科学版 ) 社
第 3 第 3期 6卷
2l 0 0年 7月
J R L OF Q玎 GHAI T oN LI m S U VE S T OU NA NA I A T NI R I Y
(o il ce c s s ca i e ) s n
VoL. 6 No. 3 3 J l. 01 uy 2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 泽 义 . 曦 : 部 开 发 前后 十 年产 业结 构 比较 赵 西
默 (ai D ne 卜B. rm r于 14 K a e) 9 2年率先 提 出 , 经达 恩 后 ( SDn) E. . u n 和埃 德加 . 胡弗 ( da ・ H oe) E grM・ ovr发展 ,
到 2 世纪 8 0 0年 代 初 由邓 恩集 各 家之 所 长 ,总结 成 现 在 普 遍 采用 的形 式 S 分 析 法 具 有 较 强 的综 合 性 和 动 S 态 性 . 揭 示 区域 与 城 市 部 门结 构 变化 原 因 、 定 未 来 是 确 发 展 方 向 的有 效 方 法
l .6 77 %上 升 到 1 .8 。 济 总 量 得 到 提 升 : 次 产 业 93 % 经 三
经济增长 的速度取决于经济结构 的优劣 .而经 济 结构 的核心是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符合市场需求变化
和 资 源配 置 状 况 .经 济 就 可 以 在 良性 循 环 的基 础 上 加 快发 展 。 而 提 高 资 源 的 利 用效 率 ; 则 将 会 延 误 经 济 进 否
具 有 全 局 意 义 的 中国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已经 实 施 了
战 略研 究 的一 个 重 大 课 题 之 一 。
十 年 十年 来 . 部 地 区 的 国 内 生 产 总值 从 1 9 西 99年 的 16 1 2亿 元 增 加 到 2 0 55. 2 0 8年 的 5 2 6 8亿 元 .年 均 85. 5 增 长 率 为 2 . % . 占 全 国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比 重 从 72 2
西部开发前 后十年产业 结构 比较
夏泽义 赵 曦 z
( . 南财 经 大学 中 国 西部 经济 研 究 中心 , 四 川 成 都 6 0 7 ; . 西 玉 林 师 范 学 院 , 广 西 玉 林 5 7 0 ) 1西 1 0 4 2广 3 00
【 摘 要 】 过 偏 离一 份 额 法 , 析 了西 部 产 业 结 构 水 平 和 区位 优 势 , 通 分 比较 了西 部 区域 开 发 前 后 十 年 产 业 结 构 演 进
( ) 本 原 理 一 基
i 域 i 业 的结 构偏 离 份额 为 : ~ f Glபைடு நூலகம்区 产 fri ‘ 【 1 】
~ -
J 1
Gt ㈦ i ( o )G , 反映 i 区域 的 i 业 随全 国 i 产 产业 增 长 而 增 长 的 情 况 。 i
【 者简 介 】 泽 义 , 南财 经 大 学 中国 西部 经 济研 究 中心 博 士 , 西 玉 林 师 范 学 院讲 师 , 要研 究 方 向 为 城 市 与 区域 经 济 作 夏 西 广 主 开 发 ; 曦 , 南财 经 大 学 中国 西部 经济 研 究 中心教 授 , 导 , 要研 究 方 向 为 区域 经济 学、 贫 困研 究 。 赵 西 博 主 反
续推 进 西部 大 开 发 战略 . 一 步调 整 西 部 区域 产 业 结 构 , 大增 进 型 产业 比例 , 挥 该 地 区的 区位 优 势 , 进 西 部 产 业 进 扩 发 促 竞 争力 进 一 步提 高 ’
【 键词 l 关 西部
产 业 结构 经 济 增 长
【 中图分类号】0 1 【 F 6. 文献标识码 】 【 3 A 文章编号 】0 6 2 2 (0 0 0 - 0 8 0 1 0— O5 2 1 )8 0 5 - 4
、
分 析 产 业 结 构 对 经 济 增 长 影 响 的 常 用 方 法 是 偏 离 一 份 额 分 析 法 偏 离 一 份 额 分 析 法 (h t Sae S i- h r f A a s, 称 S 分析法 ) n l i简 ys S 由美 国经 济 学 家丹 尼 尔 ・ 雷 克
构演进对 经济增长的影 响来评 估西部 大开发成效 . 继 而为未来战略的推进提供思路选择 。成 为西部 大开发
结 构 的 比重 关 系从 19 9 9年 的 2 . : .1 5 0调 整 39 1 :. 74 O 32 为 20 0 8年 的 1 .64 . : . . 业 结 构 有 所 改 善 55 :81 3 3 产 0 6 4 从纵 向来 看 . 部各 地 经济 发 展 速 度 确 实 加 快 了 . 从 西 但 横 向来 看 . 部 地 区 的经 济 增 长 速 度 、 均 纯 收 入 、 西 人 经 济结 构 、区域 综 合 竞 争 力 等 方 面 与 东 部 的 发 展 差 距 不 但 没 有 缩 小 . 而 进 一 步扩 大 了 西 部 大 开 发 在 多 大 程 反 度 上 促 进 了西 部发 展 .如 何 通 过 分 析西 部地 区 产 业结
增长 . 丧失经济扩展的基 础。 分析 比较西部开发前后十
年产 业 结 构 对 经 济 增 长 的 动态 影 响 .对 调 整 西 部 产 业 结 构 .提 高 其 经 济 增 长 速 度 和 质 量 , 小 区 域 经 济 差 缩
距 . 然 具 有 重 大 现 实意 义 。 显
一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 分析 方法 : 偏离一 份额分析法
对 经 济增 长 的动 态影 响 。研 究 结论 显 示 . 部 地 区产 业 结 构 及 产 业 竞 争 力 内部 差 异 与 区域 差异 明 显 , 长型 产 业 比 重 西 增
不 大 , 因 自身 资 源优 势 及 政 策 倾 斜 , 但 区位 优 势还 比较 明 显 , 业 具 有 较 强 的 竞 争 力 , 竞 争 力提 高程 度 不 够 。 必 须 继 产 但
【 收稿 日期 】00 0- 2 2 1 — 7 0
【 基金项 目】 本文 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 目‘ ‘ 西部农村扶 贫开发模 式研究”0X L 1) 西南财经大学“ 1 ( J 02 ; 6 2 1工程” 三期重点
学科 建设 项 目“ 中国 西部 地 区经 济 社 会 发展 重 大理 论 与 对策 研 究 ” 的研 究成 果 之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