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岭井田单煤层产气潜力定量评价

合集下载

基于GM_(0,n)灰色预测模型的构造预测及定量评价

基于GM_(0,n)灰色预测模型的构造预测及定量评价

的预测评价结果,基于对井田构造发育规律的充分
分析,选取最优评价指标,结合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和灰色系统建模的方法对井田未采区域地质构造的
复杂程度进行了量化研究和综合评价.
1 井田概况
芦岭井田位于宿东向斜西南翼的东南段,含煤
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采 8# 、9# 、10# 煤层.斜
切断层在井田 内 较 为 发 育,走 向 以 NNE、NE 向 为
度.
(
3)
(
2)断层强度 (
F).它反映断裂构造的发育程
t
2 定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作为定量评价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基础,评价
指标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鉴于不
同区域不同井田多 样 化 的 构 造 条 件 以 及 开 采 方 式、
生产机械化程度的差异,统一的指标体系套用是不
可取的,必须与矿井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此基础
va
l
ua
t
i
onc
r
i
t
e
r
i
ao
ft
hege
o
l
og
i
c
a
ls
t
r
uc
t
u
r
ec
omp
l
ex
i
t
ft
hemi
neda
r
e
awe
r
ee
s
t
ab

yo
l
i
shedbyus
i
ngt
heg
r
eyf
u
z
z
va
l
ua
t
i
onme

芦岭煤矿地面煤层气开发选区评价研究

芦岭煤矿地面煤层气开发选区评价研究
第2 4卷 5期 21 02年 5 月
di1 . 6 /i n17 — 8 32 1 . . o:03 9js .64 10 .020 0 9 .s 56
文 章编 号 :6 4 10 (02 0— 0 20 17 — 8 32 1 )50 2 —4
中 国

炭 地

C0AL GE0L0GY 0F CHI NA
Lu Yu u, i in , h n eh , hqa g W a g Xin y n u Ya i h i L a wu Z a gP i e Du Z iin , n a g ea dW n J (i eerhIs t eo C iaC a T cn l y& E g er g ru op Xa , ha x 7 0 5 1 Xa R sac tu f hn ol eh o g n ni t o ni ei opC r, i Sa ni 04 n nG n 1
K y o d : B x l t i etr pi i t n c m rh n i v la o ; n y che rh rc s A ) L l gc am n e w r s C M epo a o sco t z i ; o p e e s ee a t n a a t ir c y o es( HP; ui o l ie itn o m ao v u i l i a p n
中 图分 类 号 :P 8 1 61 .1 文献 标 识 码 :A
S c o tmi a i n a d Ev l a i n o u f c e t r Op i zt t n i l g Co m i e Ex l ia i n Lu i a o n l n
煤 层 气 运 移 富 集 地 质 因 素 的 基础 上 , 用 层 次 分 析 法 计 算 出 各 影 响 因 素 的 权 重 , 过 综 合 定 量 评 价 , 出煤 矿 北 部 运 通 提

淮北芦岭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淮北芦岭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淮北芦岭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篇一: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2003年5月13日16时许,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芦岭煤矿二水平104采区1048工作面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当时井下灾区有作业人员114人,经抢救28人生还,86名矿工遇难。

直接经济损失1940.6万元,影响恶劣,教训极为深刻。

事故发生经过、原因分析:由于通风系统被破坏,1048掘进工作面一氧化碳和瓦斯浓度及温度偏高,与之相邻的1046采煤工作面机巷有积水,抢救工作受阻。

先期赶赴现场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赵铁锤批示,全力以赴抢救下落不明人员,并确保受伤人员的及时治疗。

“5·13”矿难,是200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煤炭安全特大事故。

目前,我国煤矿事故中80%以上为瓦斯爆炸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瓦斯爆炸事故又占90%以上。

总结经验和教训:一、深刻反思和牢牢记取“5.13”事故的惨痛教训安全第一的思想不牢固,没有真正树立起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责任意识。

这次事故夺去了86名矿工宝贵的生命,面对无可挽回的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损失,我们深感愧疚,难以自谅。

近年来,尽管我们对安全生产问题逢会必讲,部署检查也不少;企业的安全设施投入也有所增加,但在思想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不够牢固,安全生产这根弦绷得不紧,长期作战、常抓不懈的意识不强,在工作指导上存在着时紧时松的问题。

从根本上讲,还没有真正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存在很大差距。

安全监管不严,部分企业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错误倾向。

前些年,煤炭行业普遍不景气,历史包袱较重,许多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欠账较多。

这几年,煤炭市场形势好转后,少数企业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思想抬头,出现了大矿超能力突击生产、小矿无视禁令“要钱不要命”拼命生产的现象。

尽管我们也反复强调“安全第一”“不安全不生产”,但在衡量企业的发展时,往往还是看效益的多,看安全投入的少,看政绩的多,看弥补安全欠账的少。

工业经济--煤层气储量评价方法与计算技术

工业经济--煤层气储量评价方法与计算技术

煤层气储量评价方法与计算技术李明宅徐凤银(中联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11)(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北京100011)摘要:煤层气独特的解吸/吸附机理决定了其储量评价方法与计算技术有别于常规天然气。

力图把煤层气、煤炭、天然气储量规范中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阐述《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中评价与计算探明储量的基本要求,探讨了如何确定计算条件,单元划分和计算方法,如何选取储量计算参数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在对煤层气采收率预测方法评述的基础上,借助于已提交储量报告的研究成果,提出综合求取采收率,按气藏分别赋值的观点,以达到使储量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和科学的目的。

关键词:煤层气{参数;规范,储量;采收率;预测方法中图分类号:TEl5文献标识码:A煤层气具有特殊的吸附富集机理,不能套用常规天然气储量的评价计算方法和参数选取技术,目前国内专门对煤层气储量的研究程度还比较低,还处于摸索阶段。

在储量评价与计算参数选取、应注意的问题、采收率预测等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就上述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1煤层气资源及有关概念1.1中国的煤层气资源根据2000年预测,我国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1.46X101Zm,,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华南、东北和滇藏五大煤层气聚集区。

其中华北区的煤层气资源量约占总资源量的70%;目前最具实际开发价值的是华北石炭纪一二叠纪和南方晚二叠世的煤层气资源,二者占总资源量的50%以上;埋深小于1000m的煤层气资源约占总资源量的1/3,是目前考虑重点开发的资源。

另外,据2004年国土资源部全国新一轮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中国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6.8X1012m3,可采资源量为11.0X1012m3。

可以看出,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但这仅仅说明了资源的存在状态。

还需要经过勘探,把资源量变成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后,变成资产,产生效益。

1.2.1基本定义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11。

基于试井结果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基于试井结果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基于试井结果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煤层气注入/压降试井是认识和评价煤储层的重要手段,基于试井结果和统计资料,从煤层破裂压力、试井渗透率及储层压力三个方面分析了贵州某矿区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

结果表明:研究區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储层破裂压力较大,渗透率普遍偏低,现有技术条件煤层气资源开发有一定难度。

标签:煤层气;试井;破裂压力;渗透率;储层压力;贵州引言试井是认识和评价煤层气藏的重要手段,也是获得煤储层信息最主要、最有效的技术方法之一。

煤层气试井技术源于常规油气,但由于煤储层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常规油气试井技术在煤层气井的应用受到限制,有的技术甚至不能采用,有些方法需要改进[1]。

实践证明,注入/压降试井适合我国的煤层气试井方法[2],可以获得煤层的储层压力、渗透率及地应力等重要参数。

文章将通过贵州某矿区的煤层气试井结果,分析该地区的煤层气资源开发潜力。

1 区域地质背景贵州省煤及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全省预测2000m以浅煤炭资源量2463亿吨,居全国第5位,2000m以浅、含气量大于4立方米/吨可采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1511.59亿立方米,占全国煤层气资源总量的22%左右,同样评价标准下的煤层气资源量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二[3]。

研究矿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北部乌蒙山区,扬子地台南西缘,区内煤炭资源丰富,理论储量172亿吨,其中800m以浅资源量约35亿吨,居黔西南之首。

区内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普安县南部的青山向斜内,中部的旧普安向斜东端、碧痕营背斜西端及北部晴隆向斜北西翼有少量分布。

沉积环境海陆交互,二叠系龙潭组为该县主要含煤地层。

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煤层、泥质灰岩为主,夹薄层菱铁矿,其中含煤12~55层,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4~8层,一般为瘦煤、贫瘦煤、贫煤及无烟煤。

统计资料显示[4],研究区煤层气资源丰富,煤层含气量一般大于8立方米/吨,介于5.33~26.47立方米/吨之间,平均12.18立方米/吨,且随着埋深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煤层气资源理论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淮北矿区芦岭煤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淮北矿区芦岭煤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淮北矿区芦岭煤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李影影;刘桂建;陈冰宇;丁典识【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18(030)010【摘要】为研究淮北矿区芦岭煤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系统采集了芦岭煤矿主采煤层8、9、10煤层各5个原煤样品,采用ICP-MS和ICP-AES测定样品中3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了不同煤层的元素分布特征,并与华北和中国煤以及地壳中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芦岭煤矿山西组煤层煤中微量元素含量要高于下石盒子组煤层;与华北和中国煤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比较,芦岭煤矿主采煤层煤中主量元素Fe和微量元素U明显亏损,而微量元素Ga、Li和Pb显著富集;与地壳中元素含量相比,芦岭煤矿煤中亏损型元素较多.【总页数】5页(P15-19)【作者】李影影;刘桂建;陈冰宇;丁典识【作者单位】江西省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23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相关文献】1.低渗松软煤层地面煤层气开发试验及评价--以淮北矿区芦岭煤矿为例 [J], 王战锋2.淮北矿区芦岭煤矿构造煤发育特征 [J], 陈富勇3.影响淮北矿区芦岭矿井田煤层瓦斯地质因素分析 [J], 张彬4.淮北矿区芦岭井田污损土地防治对策研究 [J], 王玫;杨建强5.鱼卡五彩煤矿5号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J], 曹泊;吴国强;王双美;秦云虎;陈磊;祁文强;朱士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田评估报告

煤田评估报告

煤田评估报告煤田评估报告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其供应和价格的稳定性成为全球能源市场关注的焦点。

而煤田评估则是评估煤田资源的储量、质量和开采潜力等方面的重要工作。

本报告将对某煤田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

1. 煤田地理特征该煤田位于山西省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38°30′至39°00′,东经112°45′至113°15′之间。

煤田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2. 煤田资源储量评估经实地勘探,该煤田主要开采煤层为烟煤和无烟煤,煤层埋深为200-1000米。

通过对煤层的岩样和钻孔数据进行分析,初步评估该煤田的煤炭资源储量为XX亿吨,其中可采储量为XX亿吨。

3. 煤田质量评估通过对煤样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结果显示该煤田的煤炭质量优良。

煤的灰分、挥发分和硫含量较低,同时具有较高的发热量和燃烧效率。

这对于降低燃烧排放物、提高燃烧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4. 煤田开采潜力评估根据煤炭储量和地质条件,结合现有的采矿技术和设备水平,对该煤田的开采潜力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该煤田具备较好的开采条件,但由于煤层埋深较深,开采成本相对较高,需要采用大型设备和先进技术进行开采。

同时,需要注意矿井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5. 建议基于以上评估结果,针对该煤田的开采和利用,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勘探力度:在资源勘探方面,要加大投入,进行更深入的勘探,以获取更准确的资源储量数据。

(2)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引进和推广煤炭洗选、热解等先进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3)加强环境管理:在矿区进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降低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4)推动能源多元化:在煤田开发利用的同时,加快发展清洁能源,推动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综上所述,该煤田具有较高的煤炭资源储量和优质的煤质条件,具备较好的开采潜力。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勘探力度,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加强环境管理,并推动能源多元化发展。

安徽宿州芦岭矿区煤层气生产条件分析

安徽宿州芦岭矿区煤层气生产条件分析

安徽宿州芦岭矿区煤层气生产条件分析
黄晓明;安德鲁;莫日和;王洪洲;林亮
【期刊名称】《中国煤层气》
【年(卷),期】2011(008)003
【摘要】本文从地质及储层特征等技术层面上探讨了淮北煤田芦岭煤矿煤层气井的生产条件,这些生产试验井的钻探目的是(1)评估煤层气的生产特性,(2)确定储层的排采条件,(3)评价并改进完井技术,(4)全面评估煤层气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勘探结果显示该井区煤层发育稳定、内生裂隙发育、煤层气含气量中等-偏高,含气饱和度较高,表明具有较好的煤层气生产潜力.300m井间距的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组已于2010年4月投产,本文着重探讨了CLG09V-01井的煤层气生产条件.
【总页数】5页(P3-7)
【作者】黄晓明;安德鲁;莫日和;王洪洲;林亮
【作者单位】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加拿大英发能源公司,安徽,235200;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加拿大英发能源公司,安
徽,235200;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塌陷矿区生态修复规划研究——以安徽省宿州市蕲县镇白陈村为例 [J], 张玉;满铎;梁熙;刘瑶;王玲;王雪娟
2.低渗松软煤层地面煤层气开发试验及评价--以淮北矿区芦岭煤矿为例 [J], 王战锋
3.安徽宿州栏杆-褚兰地区金刚石矿区普查钻探钻孔设计及孔内事故预防措施 [J], 曹红淮
4.安徽省宿州市后程集矿区辉绿岩饰面石材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 [J], 刘清风
5.宿州煤层气田芦岭区煤层气地质特征 [J], 姜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 31 No������ 3 Mar������ 2019
芦岭井田单煤层产气潜力定量评价
安 林1ꎬ2 ꎬ 韩保山2 ꎬ 卢昭阳1ꎬ2
(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ꎬ北京 100013ꎻ 2������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ꎬ西安 710077)
摘 要:芦岭井田 10 号煤煤储层资料缺乏ꎬ通过常规方法难以进行产气潜力评价ꎬ采用临储压差、临废压差、有效 解吸量、不同解吸阶段煤层气解吸效率等指标ꎬ建立单煤层产气潜力评价标准ꎬ评价 10 号煤层的产气潜能并通过 工程实践进行验证ꎮ 结果表明ꎬ芦岭井田 10 号煤层的有效解吸量达到了 5������ 59m3 ꎬ具有良好的产气潜能ꎮ 10 号煤 层气生产经历快速解吸、敏感解吸两个阶段ꎬ最大解吸效率为 5������ 43 ~ 4������ 28 m3 / t������MPaꎬ能够达到工业气流的下限 标准ꎮ 关键词:有效解吸量ꎻ解吸效率ꎻ产气潜能ꎻ芦岭井田 中图分类号:P61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Coal reservoir data of coal No������ 10 in the Luling minefield are insufficientꎬ thus through conventional methods are difficult to launch gas production potential assessment. Using indices of critical desorption - reservoir pressure differenceꎬ critical desorption - a ̄ bandonment pressure differenceꎬ effective desorption volume and desorption efficiency during different desorption stagesꎬ have estab ̄ lished single coal seam gas production potential assessment criterion. Then assessed coal No������ 10 gas production potential and carried out verification through engineering practices. The result has shown that the effective desorption volume of coal No������ 10 can be 5������ 59 m3 as highꎬ possesses good gas production potential. The CBM production of coal No������ 10 can be partitioned into speedy desorption and sensi ̄ tive desorption two stages. Its maximum desorption efficiency is 5������ 43 ~ 4������ 28 m3 / t������MPa thus can achieve the lower limit of commercial gas flow. Keywords:effective desorption volumeꎻ desorption efficiencyꎻ gas production potentialꎻ Luling minefield
Single Coal Seam Gas Production Potential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in Luling Minefield
An Lin1ꎬ2 ꎬ Han Baoshan2 and Lu Zhaoyang1ꎬ2
(1������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ꎬ Beijing 100013ꎻ 2������ Xi’ an Resear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ꎬ Xi’ anꎬ Shaanxi 710077)
芦岭井田主要产气层为 8、9 号煤层[5 - 6] ꎬ10 号 煤层渗透率等资料缺乏ꎬ难以通过常规方法进行评 价ꎮ 本文通过临储压差、临废压差、有效解吸量、不
第一作者简介:安林(1993—) ꎬ男ꎬ陕西安康人ꎬ硕士研究生ꎬ从事煤 层气开发研究ꎮ
收稿日期:2018 - 10 - 31 责任编辑:宋博辇
同解吸阶段煤层气解吸效率等指标ꎬ建立单煤层产 气潜力评价标准ꎬ评价芦岭井田 10 号煤层的产气潜 能ꎬ为 10 号煤层的开发提供依据ꎮ
1 地质概况
芦岭井田发育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 侏罗系、新近系、第四系ꎮ 地层受古生代加里东早期 构造运动 的 影 响ꎬ 致 使 本 区 缺 失 了 上 奥 陶 统、 志 留 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ꎮ 石炭纪早期ꎬ本区地壳缓慢 下沉ꎬ接受沉积ꎬ并具备有良好的成煤环境ꎬ沉积了 一套含煤地层ꎮ 如图 1 所示ꎬ芦岭井田处于宿东向 斜西南翼的东南段ꎮ 井田内主要以斜切断层为主ꎮ
煤层气选区与评价是煤层气开发的基础工作ꎬ 其结果直接影响煤层气产能[1] ꎮ 常规的评价内容 包括煤层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和保存条件[2] 、资源量 的估算[3] 、储层参数的分析[4] 、储层的抽采性、经济 技术评价ꎮ 这些都需要丰富的地质资料作为支撑ꎬ 不适用缺乏地质资料的地区或煤层进行潜力评价ꎮ 中国矿业大学秦勇教授[12] 提出了通过临储压差、临 废压差、有效解吸量等指标评价煤层气开发潜能的 方法ꎬ该方法适合对参数井少ꎬ地质资料不足的地区 进行煤层气产气潜力评价ꎮ
第 31 卷 3 期 2019 年 3 月
doi:10������ 3969 / j������ issn������ 1674-1803������ 2019������ 03������ 05 文章编号:1674-1803(2019)03-0023-03
中国煤炭地质
COAL GEOLOGY OF C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