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在我国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中荷移动医疗创新应用:掌控糖尿病APP受关注

中荷移动医疗创新应用:掌控糖尿病APP受关注

中荷移动医疗创新应用:掌控糖尿病APP受关注这是普通的一天,天气很炎热,福州近郊的林女士起床准备吃早饭,此时手机铃声响起,这是掌控糖尿病APP提醒她测餐前血糖了。

她拿起桌上的康为智能血糖仪测了一下血糖。

这时,在福州市区工作的女儿小君手机上,收到了一条提醒“您母亲餐前血糖为3.2mmol/L,血糖偏低哦~”小君按照掌控糖尿病APP的健康指导,立即打了个电话,指导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妈妈如何应对低血糖。

之后林女士再测了一次血糖,小君的手机又次收到提醒“您母亲的血糖值正常,继续保持哦~”,这时小君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翻看着掌控糖尿病APP云端上林女士最近一个多月的血糖记录,忽高忽低,小君不觉皱起了眉头,立即在线咨询了掌控糖尿病APP上的内分泌陈医生,并在陈医生的建议下领取了掌控糖尿病APP上的针对母亲的健康任务,心里暗暗决定每天按照任务提醒,电话监督老妈做好日常饮食、运动等健康管理。

安排好这一切,小君的嘴角微微上扬,安心的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个场景不是未来科技世界,而是中荷糖尿病E-health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成果——掌控糖尿病APP的实际使用场景。

笔者了解,掌控糖尿病APP是2012年发起是中荷糖尿病E-health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得到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清华大学数字医疗健康工程研究中心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等国内外著名专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经国际项目团队的共同努力,为中国用户量身打造的糖尿病自我健康管理APP。

掌控糖尿病APP区别与国内目前众多糖尿病APP,其最显著特点:它基于我国糖尿病治疗指南和美国等丰富的临床实践,创造性地采用移动智能血糖仪+糖尿病管理云智能平台的全新模式,同时引入在职的内分泌医生,及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参与到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中来,为患者及风险人群提供无线血糖监测、健康风险评估、督促健康计划以及专家在线咨询等一系列专业、连续、主动的个性化、智能的糖尿病管理服务。

据合作团队荷兰Vitalhealth公司(这是国际领先的医学中心,闻名全球,已成立149年的美国梅奥诊所投资的)中国区负责人Bram先生介绍,掌控糖尿病APP作为中荷两国共同应对糖尿病这一全球性疾病的合作典范,是两国在糖尿病E-health合作领域的重要里程碑,期望该产品能够为患者、医疗机构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用药指导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服药中的应用

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用药指导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服药中的应用

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用药指导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服药中的应用陈春燕;陈雪惠;黄晓君;林绍英;王晓潼;黄昭萍【期刊名称】《中国当代医药》【年(卷),期】2022(29)23【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用药指导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服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在康美医院就诊的12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

对照组按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用药指导。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用药安全行为、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行为得分、服药依从佳的比例、服药依从性差的比例和护理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安全行为得分、服药依从性佳的比例和护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移动医疗APP的用药指导能够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行为、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总页数】3页(P194-196)【作者】陈春燕;陈雪惠;黄晓君;林绍英;王晓潼;黄昭萍【作者单位】康美医院护理部;康美医院内一科;康美医院内二科;康美医院泌尿外科;康美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移动医疗App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进展2.干休所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护理中安全用药的指导3.移动医疗APP及微信群的延续护理在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4.浅析移动医疗App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进展5.基于格林模式的三维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安全用药中的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互联网医疗对慢性病管理的影响与应用研究

互联网医疗对慢性病管理的影响与应用研究

互联网医疗对慢性病管理的影响与应用研究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互联网医疗成为解决慢性病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重点探讨互联网医疗对慢性病管理的影响与应用研究,包括慢性病管理的挑战、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以及互联网医疗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章: 慢性病管理的挑战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并且通常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

慢性病管理面临着众多挑战,包括病人教育不足、治疗不规范和低效率的医疗资源利用等。

传统的慢性病管理方式通常依赖于病人主动就诊医院,这对病人的时间和经济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同时也限制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章: 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模式,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互联网医疗弥补了传统医疗方式中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距离,使慢性病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医疗服务。

其次,通过互联网医疗,患者可以获得更多的疾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方法,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

此外,互联网医疗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

第三章: 互联网医疗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互联网医疗在慢性病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互联网医疗可以提供患者教育服务。

患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获取慢性病相关信息,包括病因、病程、治疗方法等,增强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管理技巧。

其次,互联网医疗可以实现医患在线咨询和远程诊疗。

患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医生交流,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同时,医生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对患者进行远程诊断和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互联网医疗还可以提供远程健康管理服务。

通过与传感器和移动设备连接,可以实时收集患者身体的生理参数,如血压、血糖、心率等,帮助医生监测病情并及时干预。

第四章: 互联网医疗在慢性病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尽管互联网医疗在慢性病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互联网医疗的隐私保护问题值得关注。

由于患者的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个人隐私的泄露成为一个风险。

公共卫生慢病管理论文

公共卫生慢病管理论文

公共卫生慢病管理论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加强公共卫生慢病管理,提高慢性病的防控水平,对于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慢性病的现状及危害慢性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以我国为例,据统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 27 亿,糖尿病患者超过 11 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超过 29 亿。

这些慢性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致残率和致死率也较高。

慢性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个人健康的影响:慢性病会导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衰竭、失明、截肢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2、对家庭的影响: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的照顾和医疗费用支出,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同时,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3、对社会的影响:慢性病导致的劳动力损失和医疗费用支出,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此外,慢性病的防控需要投入大量的公共卫生资源,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

二、公共卫生慢病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卫生慢病管理是指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采取综合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措施,对慢性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公共卫生慢病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慢性病的防控水平: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早期筛查和干预等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慢性病的防控水平。

2、降低医疗费用:有效的慢病管理可以减少慢性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轻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3、促进社会公平:公共卫生慢病管理可以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移动医疗发展研究分析

移动医疗发展研究分析

移动医疗发展研究分析移动医疗,即结合移动通信与医疗健康的新兴领域,正逐渐改变医疗行业的运作模式。

本文将从技术发展、应用场景、隐私保护等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一、移动医疗技术发展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医疗也获得了快速进步。

首先,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患者可以随时随地监测和记录自己的健康数据,如血压、心率等。

此外,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生可以实时获取患者的健康数据,提供更快速、准确的诊断。

二、移动医疗应用场景移动医疗的应用场景多样化。

首先,远程医疗成为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图文咨询等远程方式与医生进行诊疗。

其次,慢性病管理也是移动医疗的重要应用场景,移动APP可以帮助患者记录自己的用药情况,定时提醒服药等。

此外,移动医疗还可以应用于健康管理、健身指导等领域。

三、移动医疗的优势移动医疗相比传统医疗模式具有多个优势。

首先,它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医疗资源得以更加平等地分布,可以让偏远地区的患者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其次,移动医疗减少了医院和患者之间的交流成本,提高了医疗效率。

此外,移动医疗应用程序的便捷性和易用性,让各年龄段的患者都能方便地使用。

四、移动医疗的挑战虽然移动医疗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对于一些年纪较大或不太擅长使用移动设备的患者,可能会面临使用难题。

其次,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移动医疗面临的重要问题。

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必须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恶意使用,同时也需要防范数据泄露的风险。

五、移动医疗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重视和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医疗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内,移动医疗市场将以高速增长。

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和慢性病患者中,移动医疗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六、移动医疗的法律法规为了确保移动医疗的安全和可靠性,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涉及患者隐私保护、医疗数据安全和医疗器械监管等方面。

在发展移动医疗的过程中,各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提高监管能力,保护患者权益。

慢性病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慢性病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慢性病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慢性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大健康挑战,它们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带来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慢性病管理在过去几十年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在提供全面照顾和改善患者生活的同时,也引领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慢性病管理的发展主要受益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服务的改进。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治疗方案也更加有效。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个性化医疗逐渐成为可能。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信息进行分析,医生可以制定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移动医疗技术的兴起也让患者能够实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行动。

与此同时,慢性病管理也在不断强调预防与干预。

传统医疗模式主要注重治疗,而现代慢性病管理更强调预防和干预。

通过对患者的风险评估和早期筛查,医生可以在患者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就进行干预措施,从而降低疾病的进展风险。

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改变和运动方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并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未来的慢性病管理趋势将更加注重全球协作和整体管理。

慢性病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一方面,不同国家可以通过分享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提升各国慢性病管理的水平。

另一方面,跨学科合作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

慢性病往往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只有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才能实现患者的全面治疗和关爱。

此外,慢性病管理也将更加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参与。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管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未来,患者将更多地参与治疗决策和方案的制定,通过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来控制疾病的发展。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将更加密切,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慢性病管理的发展得益于医疗技术的进步、预防和干预的重视以及全球协作和患者参与的强调。

未来,慢性病管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整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跨学科合作和患者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数字医疗平台对慢性病患者管理的影响研究

数字医疗平台对慢性病患者管理的影响研究

数字医疗平台对慢性病患者管理的影响研究慢性病是指持续存在且持续时间较长的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肺癌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疗。

然而,传统的医疗体系常常无法满足慢性病患者的需求,这就为数字医疗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数字医疗平台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在线医疗服务的平台。

它可以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医疗管理,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首先,数字医疗平台可以提供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

通过在线健康档案和日常监测设备,医生和患者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健康数据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患者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自己的健康数据,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其次,数字医疗平台可以提供在线咨询服务。

慢性病患者常常需要定期复诊和咨询医生的建议,但传统的医疗体系往往存在就诊难、挂号难等问题。

而通过数字医疗平台,患者可以通过视频或文字与医生进行实时的在线咨询。

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解答其疑问,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这不仅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也提高了就医效率。

另外,数字医疗平台还可以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慢性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的治疗和自我管理,而对于一些患者来说,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可能成为一个障碍。

数字医疗平台可以为患者提供在线健康教育课程和指导,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法。

同时,通过在线心理咨询和支持,患者可以获得情感的支持和鼓励,提高其积极面对疾病的能力。

然而,数字医疗平台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数字医疗平台的数据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数据非常敏感,一旦泄露或被滥用,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平台需要建立起严格的数据保护机制,保障患者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其次,数字医疗平台需要与传统医疗体系紧密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精准医学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精准医学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精准医学在慢性病管理中的作用分析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已成为当今社会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精准医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模式,正逐渐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精准医学,简单来说,就是依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包括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等,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在慢性病管理中,这种个性化的医疗策略具有显著的优势。

首先,精准医学有助于更准确的疾病诊断。

对于慢性病,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传统的诊断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一些患者的病情被延误或误诊。

而精准医学则借助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能够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因素,从而在疾病尚未明显表现时就做出准确诊断。

例如,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使个体更容易患上特定类型的糖尿病。

通过基因检测,医生可以提前识别出这些高危人群,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等,以延缓或阻止疾病的发生。

其次,精准医学能够实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每个患者对药物的反应都可能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个体的基因组成、代谢能力等因素。

通过基因检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对特定药物的代谢情况,从而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种类和剂量。

以高血压为例,不同患者的血压控制机制可能不同。

有些患者可能对某种降压药物反应良好,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效果不佳甚至出现副作用。

精准医学可以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基因特征,为其选择最有效的降压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尝试和副作用。

再者,精准医学有利于疾病的预后评估。

通过对患者基因、生物标志物等的分析,医生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患者的预后情况。

这对于制定后续的治疗计划和康复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对于某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定的基因变异可能预示着更高的复发风险。

了解这些信息后,医生可以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和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疾病复发的可能性。

此外,精准医学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

随着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等工具,实时监测自己的健康数据,如血糖、血压、心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7· E-mail:zgqkyx@·慢病管理·【编者按】 移动医疗是指通过移动通信技术为患者和有需求的用户提供相关的医疗信息和医疗健康服务,其具有移动便捷、智能感知、个体化服务、用户群体广泛、实时监测等特点。

目前面对慢性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病死率,将移动医疗应用于慢性病管理的需求日益强烈。

本期“慢病管理”栏目聚焦于“移动医疗+慢性病管理”首先概述了移动医疗在我国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建议,然后针对脑卒中、糖尿病这两种常见慢性病,进行了基于云计算系统和远程血糖管理系统的移动医疗具体模式及应用效果探讨。

以期能为移动医疗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启示。

移动医疗在我国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林子滋,吴善玉*【摘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新型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医疗模式应运而生,移动医疗已成为全球趋势。

同时,面对慢性病的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将移动医疗应用于慢性病管理的需求日益强烈。

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介绍了移动医疗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结合实例探讨了我国慢性病管理中移动医疗的发展概况及尚存问题,并给出相应发展建议,以期助力移动医疗在我国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发展。

【关键词】 移动医疗;慢性病;疾病管理;综述【中图分类号】 R 197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8.04.018林子滋,吴善玉.移动医疗在我国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4):457-461.[ ]LIN Z Z ,WU S Y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healthcare to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in China [J ].Chinese GeneralPractice ,2018,21(4):457-461.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Healthcare to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in China LIN Zi-zi ,WU Shan-yu *School of Nursing, 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0,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U Shan-yu, Associate professor, Master supervisor; E-mail: 1357010343@【Abstract 】 With the popularity of smart mobile phone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novelmobile healthcare model based on the Internet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which has become a global trend. Meanwhile, inview of high mortality rate and disability rate of chronic diseases, it is increasingly urgent to apply mobile healthcare to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evant literaturein recent years, the new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healthcare to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were introduced. Moreover, in this paper,we discuss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obile healthcare in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proposedtailor-made suggestions, expecting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healthcare in domestic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Key words 】 Mobile healthcare; Chronic disease; Disease management; Review 133000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护理学院*通信作者:吴善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 :1357010343@据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每十万人中就有533人因为慢性病死亡,占该年死亡人数的近九成,且在所有疾病支出中,病患因慢性病而担负的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70%[1]。

2015年国务院出台《全国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指出要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智慧医疗、远程医疗以及医疗信息化等细分产业受到国家重点扶持[2],为移动医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本文旨在介绍移动医疗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以期助力移动医疗在我国慢性病管理中的发展。

1 移动医疗的定义2006年,英国皇家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教授ROBERT 最先提出“移动医疗”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用移动通讯和网络设备为健康提供服务的医疗系统[3]。

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是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对其的定义:“它是借助电脑、手机等移动智能设备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医疗信息和医疗服务”[4]。

移动医疗也称为远程医疗,包括3种基本类型:第一类为实时互动远程医疗,即使用电讯设备进行实时交流,目的是提·458· E-mail:zgqkyx@供医疗诊断或咨询;第二类为非实时储存远程医疗,即在电脑中储存所需影像资料或信息,在会诊时重新播放以供远程诊断;第三类为远程监测,即使用终端设备收集患者生理信息,再传输回医生终端进行分析,多应用于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监测和管理。

2 移动医疗的国内外应用进展2.1 国际 国际上关于移动医疗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西方国家形成了以大学为基地的移动医疗研究中心,最著名的包括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三星-UCSF数字医疗创新实验室,其是以新的传感器算法和其他数字医疗技术形式,开发一系列预防保健的解决方案[5];多伦多大学的医学研究小组研制出了健康监控纹身贴等一系列产品[6]。

本课题组查阅大量国外文献,了解到国外学者近几年在移动医疗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现有的移动医疗技术建立评价模型”“移动医疗技术对特定疾病的控制管理”“对现有的移动医疗技术进行改良研究”这3个方面[7]。

美国WellDoc糖尿病管家系统已经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批。

研究证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使用美国WellDoc糖尿病管家系统的1年之内,急诊次数、住院率较之前下降了一半。

并且患者都对其反映良好,认为这一系统能够有效帮助他们检测血糖指数[8]。

美国Welldoc是一家专注于研究糖尿病管理的公司,糖尿病患者能够借助手机上的相关应用进入该公司的专项系统,并借助其记录、上传自己的饮食情况、血糖指标以及服用药物的情况,公司会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再向医生和患者发送相关的医疗建议[9]。

此外,还有一家名为Cardio的公司,专门为心脏病患者提供心脏监测服务,其主要产品就是移动心脏门诊遥测,该产品迄今为止已经成功帮助逾20万名患者进行诊断,而且有超四成以上的患者通过其发现了自己存在着严重的心脏病,在此之前,他们从未被诊断出来[10]。

由此可知,移动医疗在慢性病管理中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2.2 国内 新医改政策的推广使我国的移动医疗逐步受到重视,相关管理部门已经制定相应措施以促进移动医疗的发展。

国家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将移动医疗列为九大重点工作之一[11]。

国家重大专项“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的重点之一就是移动医疗。

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科研组织及相关企业也对这一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

中科院的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中心,致力于健康物联网多维异构生物医学信息处理及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目前在远程医疗通信、生命体征检测仪、微型心电采集仪等移动医疗技术上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12]。

“博医帮”这一手机应用于2012年正式面世,其是由上海格平信息科技开发的专门用于糖尿病管理的线上应用,这一应用不仅有糖尿病患者终端,也配备了医生终端,能够为患者提供自我监测、互动诊疗等服务,使患者能够时刻获得来自医生的诊治和建议,同时患者还能借助该软件对自身的血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该软件中获得有益的糖尿病知识[13]。

迄今为止,上海瑞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都在本院内引入了“博医帮”这一应用,借助其对不在院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随诊。

《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2016)》指出,即使移动医疗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但是在我国所有网民中,使用过移动医疗产品、下载过相关应用的网民仅为网民总数的20%,这也就意味着,还有绝大部分的网民未接触过移动医疗,而使用慢性病管理移动医疗产品的网民仅为1%[14]。

3 移动医疗在我国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3.1 应用背景及必要性 慢性病特点为患者基数大,病程长,且大部分需要终身服药,长期医院复查,对服药及生活习惯依从性要求非常高,需要加强用户自我管理的能力。

慢性病管理中生活方式的管理是基础,这就要求医生在常规运用药物处方的同时,还要配合饮食、运动、压力治疗等心理调试手段进行综合性治疗。

这些长期监护和管理的模式并不适合医院集中式管理,并且还会影响医院的效率。

而移动互联网是寻找大融合技术,与高平等的场景进行结合,是大用户群、高黏性、高频率使用。

同时,慢性病管理也具备这样一些属性,所以慢性病管理的核心,是以移动互联网方式管理。

移动医疗具有实时监控、定期沟通等特点,对慢性病的治疗具有天然的优势。

移动医疗以慢性病的控制与治疗为切入口,具有效用高、成本低的优势,将会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大展身手。

3.2 移动医疗平台的建设3.2.1 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数据的整合及资源共享已成为大势所趋,各地政府及卫生部门开始对现有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整合、梳理,建立起一个公平、实用、高效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