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试验室试验项目环境要求
铁路工地试验室建设与验收标准

⑴试验室基本情况;
⑵试验室设置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及环境条件;
⑶母体试验室概况、资质及参数;
⑷机构成立文件,母体试验室资质章、计量章、印章,母体试验室对现场中心试验室的授权书及拟授权中心试验室印章;
⑸母体试验室及监理验收评定情况;
⑹试验室人员情况,包括人员台帐、职称证书、上岗证、身份证、毕业证,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工作简历及证明文件;
(二)试验室验收
1.验收组织
由沪宁公司安质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人员成立验收组。
2.验收程序
各标段施工、监理单位中心试验室及工区试验室建成后,需经母体试验室检查合格,其中施工单位的试验室还需经监理单位检查初步验收合格,向公司提交验收报告申请验收。指挥部质安部组织相关人员对申请内容进行初步审核,满足基本要求后,按附表内容进行正式验收,验收结果由所有参加验收的人员签字确认,并形成验收结论。
⑶仪器设备应挂设标识牌,标明名称、规格、型号、状态;应有专人维护保养,做好使用、维护、保养记录,有据可查。
⑷压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配置信息化采集终端存储管理设备,网络通道工作状态良好。
4.安全文明环保要求
⑴试验室墙上醒目位置应悬挂试验人员职责;在主要和大型试验仪器上方或旁边的醒目位置悬挂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悬挂的图框、文字要规格相同, 形式相同。
⑸各种材料的取样、试件制作和试验方法、检测频次符合现行标准,操作过程规范标准,试验结果及时准确。
⑹试验记录及报告用表规范,齐全完整,试验室设有存放试验资料档案架,目录编写清楚,试验台账完整齐全,具有可追溯性。各类试验报告、施工配料单等资料及时签认、归档。
⑺专人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能够熟练操作应用信息管理系统。
⑺试验室仪器设备配置,包括设备台帐、设备档案、检定证书、校准证书;
交通工程试验室制度

交通工程试验室制度为了规范交通工程试验室的运行,保障试验室内设备的安全运行和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试验室管理1. 试验室应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试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维护、仪器使用、试验数据记录等。
2. 试验室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熟悉试验室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求。
3. 试验室管理人员应了解试验室内各类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确保试验过程安全、有序进行。
4. 试验室管理人员应制定试验室的日常工作计划,并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试验设备管理1. 试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准确性。
2. 试验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熟悉设备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操作规程。
3. 试验设备的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要求进行设备的开机、使用、关闭等操作,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4. 试验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的延长。
三、试验安全管理1. 试验人员应遵守试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试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 在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应戴上符合规定的防护器具,如安全帽、安全镜等。
3. 试验人员应熟悉各类试验设备的紧急停机按钮和紧急处理流程,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快速处理。
4. 在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应注意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设备运行异常的情况,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四、试验数据管理1. 试验数据的记录应准确完整,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2. 试验数据的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确保试验数据的可读性和比对性。
3. 试验数据的记录应及时整理和存档,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查性。
4. 试验数据的记录应按照规定的保密要求进行,确保试验数据的机密性。
五、试验环境管理1. 试验室内的环境应保持清洁、整洁,确保试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2. 试验室内的环境应通风良好,确保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3. 试验室内的环境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确保试验人员对试验设备的操作无障碍。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求(手册要求6)

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4.1.1 试验室驻地建设4.1.1.1 工地试验室设置应因地制宜,宜在项目部(总监办)或拌和场(站)附近,方便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场地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安全、环保及施工要求等因素。
试验室区域内交通通道均应硬化,水电满足使用要求。
4.1.1.2 工地试验室用房宜采用活动板房材料拼建而成,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空间跨度、风雪等极端气候的影响,必要时应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其使用周期内安全可靠;试验室周边排水设施应完善、合理。
4.1.1.3 试验室工作区、生活区应分设。
4.1.1.4 试验室应根据工程内容和规模分设样品间、土工室、集料室、化学分析室、水泥室、水泥砼室、力学室、沥青室、沥青混合料室、检测室、标准养护室等功能室,其总面积应≥300m2。
各功能室面积要求:样品间≥20 m2,土工室≥35 m2,集料室≥30 m2,化学分析室≥15 m2,水泥室≥25 m2,水泥砼室≥25m2,力学室≥30 m2,沥青室≥25 m2,沥青混合料室≥35 m2,检测室≥20 m2,标准养护室≥30 m2(分两间设置,各配备一台温度、湿度控制器)。
4.1.1.5 试验室应设置办公区域,办公区域与功能室应分设。
办公区域包括办公室和资料档案室。
办公室总面积≥40 m2,资料档案室≥15 m2。
4.1.1.6 工地试验室应根据建设项目砼工程量建立报废砼试块堆放场地,要求该场地应砌筑围墙,高度不小于 1.8m,并设门上锁,防止砼试块丢失。
其场地砼容量应满足存储建设项目6个月内的所有砼试块数量。
4.1.1.7 试验室应备有专门的发电设备(功率≥15kW),并作防噪处理,保证试验检测工作正常、连续开展。
试验室电路应为独立的专用线,在总闸及力学室、标准养护室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4.1.1.8 试验室办公区域及各功能室应有必要的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4.1.1.9 消防设施按以下要求配置:每个试验室应备有消防砂,还应备有足够数量的消防桶、消防锹等消防工具。
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

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1. 简介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试验活动能够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精准、牢靠地取得试验数据和结果,保证试验的可复现性和可比性而订立的管理方法。
本文档旨在规范试验检测环境的管理工作,确保试验活动的顺当开展。
2. 目的和范围2.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试验活动中的环境管理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以及保证试验数据的精准性、牢靠性和可追溯性。
2.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部试验活动,包括试验室试验、生产线上试验以及野外试验等。
3. 试验检测环境管理要求3.1 环境条件要求试验检测环境应充足以下要求:•温度:依据试验项目的要求,确保环境温度在规定的范围内。
•湿度:依据试验项目的要求,确保环境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
•照明:为了保证试验操作的可见性和照明条件的稳定性,需要供给适当的照明设施。
•噪音:在试验过程中,需要掌控噪音的水平,以确保试验操作人员的安全和试验数据的精准性。
3.2 设备要求试验检测环境管理还需要充足以下设备要求:•试验仪器:依据试验项目的要求,配备适当的试验仪器,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数据采集设备:使用精准牢靠的数据采集设备,确保试验数据的精准性和可追溯性。
•安全设备:依据试验活动的风险评估,配备适当的安全设备,保障试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3 记录和文档管理试验检测环境管理需要进行严格的记录和文档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环境条件记录:记录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照明和噪音等信息。
•设备维护记录:记录试验设备的维护、校准和维护和修理情况。
•数据记录:记录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精准性和可追溯性。
•事件记录:记录试验过程中显现的重点事件、事故和故障等。
4. 环境管理流程4.1 环境准备•依据试验项目的要求,调整环境温度、湿度和照明。
•检查试验设备的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2 环境监控•定期检查环境温度、湿度、照明和噪音等参数,确保符合试验项目的要求。
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管理办法

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银西铁路客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管内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现场工程质量检测与工程试验管理,实现工程质量零缺陷目标要求,建设一流的铁路,构建精品工程、安全工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TB10442-2009)、《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工管办函[2013]284号)及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管内铁路建设工程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检测和试验管理,以及施工和监理单位外委的试验检测管理(不含公司委托的工程实体质量第三方检测)。
第三条工程质量试验检测管理工作应遵循人员、机构合法,仪器设备达标,操作过程合规,数据真实可靠的原则;试验检测过程不受任何行政干预,确保其独立性、公正性和真实性。
第四条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工作实行建设单位统一监管,施工单位负责原材料质量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监理单位负责见证与平行检验的管理模式。
第五条全线工程质量检测和试验管理工作归口公司安全质量部;建设指挥部负责辖区内工程质量检测和试验工作的日常管理。
第六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各级试验室应接受国家铁路局、铁路总公司等管理机构的监管。
第二章机构设置及人员第七条公司安质部设专职试验检测主管工程师1人,负责公司管段试验检测的业务工作;建设指挥部设专职试验检测主管工程师1人,负责职责范围内试验检测工作的日常管理及相关业务工作。
第八条施工、监理单位应建立健全满足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现场工程质量检测及工程试验需要的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一)施工单位应设置现场中心试验室,各项目分部应设置分部试验室,大型预制场应设置工地试验室,混凝土拌和站应在站内单独设置能检测砂石含水量、粉煤灰和矿粉常规指标、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检测的小型试验站(分部试验室设在拌和站内的可不单独设置),中心试验室、分部(工地)试验室、小型试验站的规模、分布和数量应满足施工质量控制和试验检测需要。
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

(四)体系和文化建设 1、工地试验室应依据母体检测机构的质量体系文件,
结合工程特点,编制简洁、适用、针对性和操作性 强的质量体系文件及各项管理制度。 2、管理制度一般包括试验室工作职责、仪器设备管理 制度、样品管理知道、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安全生 产管理制度、工作环境管理制度等。 3、工地试验室应加强质量体系文件和各项管理制度的 宣贯工作,并予以记录。 4、工地试验室应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科学规范”的 工地检测文化氛围,将“科学、客观、严谨、公正” 的理念,融入到具体试验检测工作中。
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
一、基本要求 1、 工地试验室是工程质量控制和评判工作的重要基
础数据来源,是工程建设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2 、工地试验室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有关规范、规程, 遵循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原则,独立开展试 验检测活动,为工程建设提供真实、准确的试验检 测数据和报告。 3 、工地试验室应根据工程项目内容和规模进行设置, 既要满足工程质量控制需要,又要满足合理布局、 安全环保、环境整洁等要求。
二、机构设置 1、 施工、监理单位和检测机构应根据工程质量安全
管理需要或合同约定,在工程现场设立工地试验室; 设立工地试验室的母体机构应取得《公路水运工程 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 2 、工地试验室应按合同段单独设立,工程规模过大 时应设立分试验室。同一合同段内施工、监理单位 的工地试验室不得由同一家母体检测机构授权设立。
三、工地试验室建设 (一)驻地建设
10、工地试验室应根据检测工作需要和当地气候特点 设置集中采暖设备、集中空调或分散式空调等设施。 11、工地试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防盗之和环 保设施,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12、标准养护室的墙体和屋顶应进行防潮和保温处理, 地面应设置储水装置,方便养护水回流,防止地面 积水。 13、功能室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操作台,操作台应选用 坚固、防滑、耐腐蚀材料,几何尺寸应符合有关技 术标准,外观应整洁、美观、方便操作。功能室地 面应平整、防滑、耐磨。
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 引言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试验室内的环境卫生达到一定的标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该制度详细规定了试验室环境的要求、管理责任、清洁卫生措施、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2. 试验室环境要求2.1 温度和湿度要求试验室的温度和湿度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调节和控制。
一般情况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5℃范围内,湿度应保持在40%RH-60%RH范围内,以确保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2.2 空气质量要求试验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新、无污染,不得存在有害气体和异味。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应经常通风换气,定期清洁空调系统和空气过滤设备,定期检测空气质量。
2.3 光照要求试验室内应有适当的光照,保证实验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
光源应均匀、柔和,并避免产生强烈的反射和阴影,以防止对实验的干扰。
2.4 噪音要求为了保障实验人员的工作环境,试验室内的噪音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噪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可以采取隔音措施、合理安排设备的布局等方式来减少噪音的产生。
3. 管理责任3.1 试验室主管的责任试验室主管是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负责制定和完善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试验室环境的清洁卫生,做到无尘、无杂物、无异味;•确保试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
3.2 试验人员的责任试验人员作为试验室环境卫生的使用者,其责任包括但不限于:•遵守试验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按规定进行实验操作;•定期清洁试验室工作区域,保持工作区的整洁和无尘;•做好试验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及时报修和更换设备。
4. 清洁卫生措施4.1 日常清洁试验室的日常清洁工作是保证试验室环境卫生的基础。
主要包括:•定期对工作台面、仪器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定期清理垃圾,及时清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和试验样品;•定期检查和更换试验室的清洁用品(如拖把、抹布等);•定期清洗空调系统和空气过滤设备。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1. 试验室的基本要求1.1 环境条件不能马虎试验室的环境,就像我们家的厨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才能做出美味的饭菜。
铁路建设项目的试验室也是一样,环境条件要把控得当。
首先,试验室里得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就像冬天穿羽绒服,夏天开空调一样,得让实验员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工作。
温度湿度一不小心出问题,试验数据就可能像炒菜时加盐加多了一样,味道全然不对。
试验室里的设备也是如此,要定期清洁和校准,确保它们“吃饭”时不打瞌睡。
只有这样,咱们的试验结果才能靠谱,工程才能万无一失。
1.2 设备管理要细致入微设备管理,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要把每一台设备当做自己的宝贝来照顾。
想象一下,你买了个心仪的电子产品,不是天天擦拭,就是小心翼翼地放在防尘罩里。
铁路试验室的设备也要这么对待。
定期检查、保养,千万别让它们“生病”。
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使用说明书,按图索骥,认真操作。
设备出问题时,别像拖延症患者一样拖拖拉拉,第一时间处理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设备管理这事儿,真的是不容马虎。
2. 试验管理的要点2.1 试验方案的制定试验方案,就像盖房子之前的蓝图,得把一切都考虑周到。
制定试验方案的时候,得先了解试验的目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然后,再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步骤。
记住,可别随便找个方法就上,这样可能导致试验结果就像马虎的厨师做的菜,味道总差点儿。
制定方案时,可以请教专家,借鉴别人的经验,确保方案科学合理。
测试前的一番准备,决定了最终结果的“味道”,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
2.2 数据记录与分析数据记录,就像是在记日记,得详细又准确。
试验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组数据都要仔细记录。
这样,即使试验结果有点儿不如意,也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分析数据时,要有耐心,就像解谜游戏一样,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揭示隐藏的真相。
切忌一见结果就慌,得冷静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
数据记录和分析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试验的可信度和工程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
--
GB8076-2008第6.5.5条
外加剂抗压强度比试件预养
20±3
--
GB8076-2008第6.6.1条
混凝土试件预养
20±5
>50
GB/T50081-2019第4.4.1条
压力泌水率比
20±5
>50
TB/T3275-2018第F.3条
标准养护室
试件养护
20±2
>95
GB/T50081-2019第4.4.1条
力学室
钢材
10-35(严格要求23±5)
--
GB/T228.1-2010第5条
混凝土抗压强度
20±5
≥50
GB/T50081-2019第3.1.1条
集料室
砂、碎石
20±5
--
GB/T14684-2011第7.2.1条、GB/T14685-2011第7.2.1条,轻物质、有机物试验放置于化学分析室,则化学分析室进行相关试验时温度控制同集料室
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砂浆胶砂
20±1
>90
GB/T50448-2015第A.0.1条
胶砂试件养护池水温度
胶砂
20±1
--
GB/T17671-1999第4.1条,试件表面水深不得小于5mm
混凝土室
混凝土拌和及拌和物性能试验
20±5
≥50
GB/T50080-2016第3.1.2条
外加剂试验环境
20±3
--
GB8076-2008第6.3条
试验室/试验项目试验环境要求
检测室
检测项目
温度要求(℃)
湿度要求(%)
环境要求所在标准
胶凝材料
标准稠度用水量
20±2
≥50
GB/T1346-2011第6.1条
凝结时间
20±2
≥50
GB/T1346-2011第6.1条
安定性
20±2
≥50
GB/T1346-2011第6.1条
密度
20±1
--
GB/T208-2014第6.1条试样烘干1h,放置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20±1℃)
比表面积
--
<50
GB/T8074-2008第5.10条相对湿度不大于50%,JC/T956-2014第5.1条相对湿度小于50%,温度波动小于2℃
细度
--
--
GB/T1345-2005第7.1条负压筛应保持干燥
需水量比
20±2
≥50
GB/T17671-1999第4.1条
胶砂强度
20±2
≥50
GB/T17671-1999第4.1条
流动度
20±2
≥50
GB/T17671-1999第4.1条
支座砂浆流动度
20±2
≥50
JC/T986-2018第7.1.1条
20±2
>50
GB/T50448-2015第A.0.1条
标准养护箱
水泥胶砂
20±1
≥90
GB/T1346-2011第6.2条
支座砂浆胶砂
20±2
≥95
JC/T986-2018第7.1.2条
混凝土耐久性
电通量
20-25
--
GB/T50082-2009第7.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