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6兽医微生物学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文化与伦理》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文化与伦理》作业及答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0948 学年学季:20181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网络情感异化行为的是()。
1.数字化虚拟性爱2.通过QQ、微信等即时工具与朋友沟通3.多角网恋4.婚外网恋2、网络互动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渠道,网络互动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以下不属于网络互动影响的是()。
1.病毒肆意传播、黑客侵扰和网络犯罪2.侵犯个人隐私、知识产权等3.使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增加4.过量信息加大人们对有用信息的选择难度3、从人类精神的维度出发来探讨道德自律,认为自律是人类社会整体的内在制约和人类理性的把握的是( )。
1. 孔子2. 康德3. 马克思4.罗尔斯4、作为一种信息搜索方式,“人肉搜索”的正当性直接与人们“为何运用”以及“如何运用”相关。
一方面,人肉搜索”固然体现了技术的进步。
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机制,“人肉搜索”极易受个体主观性的影响,并由此造成负面的社会效应。
因此,我们应( )。
1. 加强对“人肉搜索”的伦理道德的引导与法律规范2. 在实践中随意使用“人肉搜索”这一工具3.对于“人肉搜索”来说,偏执一端的做法是可取的4.对“人肉搜索”给予一定限制但忽视其造成的后果5、关于网络问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网络问政为公民提供了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通道2.网络问政是征集民意的最佳方式3.网络问政使政府决策更加困难4.网络问政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新渠道6、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海量信息中不乏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虚假、污秽信息,因此我们应该()。
①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②避免沉溺于网络游戏③相信网络上的信息皆是正确的④善于利用网络进行学习1."①③"2."②③"3."①②④"4."①②③"7、网络规范是网络伦理的重要内容,以下关于网络规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西南大学《兽医微生物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论述题]请解释及问答1.芽孢:2.病毒(virus):3.朊病毒:4.致病菌:5.条件性病原微生物:6.侵袭力:7.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8.试述湿热灭菌的原理和种类。
9.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10.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11.请简述水平传播与致病菌的概念。
参考答案:1.芽孢:是某些杆菌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由胞浆胞质浓缩脱水后,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折光性强、通透性低、圆形或卵圆形的坚实小体。
2.病毒(virus):是体积微小(以nm为测量单位),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结构更为简单(蛋白质衣壳包绕一团核酸),具有超级寄生性即只在所感染的活细胞内复制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3. 朊病毒:是一种没有任何核酸成分的蛋白质大分子,能引起人和动物的亚急性海绵状脑病。
4. 致病菌:能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使宿主致病的细菌。
此性能叫细菌的致病性。
5. 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有一些微生物如巴氏杆菌,长期生活在动物体内,只在一定条件下才表现致病作用,这类微生物称为条件性病原微生物。
6. 侵袭力:指细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细菌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
7.(1)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消毒剂浓度越大,作用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就越好。
但应注意例外,酒精在70~75%时杀菌的效果最强,而其浓度过高,会使菌体表面的蛋白迅速凝固,使酒精无法渗入菌体内部发挥作用。
(2)温度和酸碱度:通常温度升高,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也增强。
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也与酸碱度有关。
不同消毒剂有不同的最适酸碱度,如酚类消毒剂在酸性环境中的效果比较好。
另外,细菌在适宜的酸碱度抵抗力较强,如果偏离其最适的酸碱度,细菌就很容易被杀死。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细则及论文题目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细则及论文题目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学术和实际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全面反映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
(一)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计划中独立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
其主要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及科学方法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开展调查研究、处理实验数据、利用文献和书面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毕业论文是以分析、论述、建模、推理、计算等为主的表达形式,毕业设计是以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为主的表达形式,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题目需要进行研究和表达。
毕业论文要求立论正确,结构合理,条例清楚,内容完整,资料详实,文字通顺,引文规范,正文文字数一般应在5000至10000字。
毕业设计需提供相关图纸和说明书。
(三)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要求与格式规范完整的毕业论文(设计)应包括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部分,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1、封面按要求填写封面所有内容,其中学习中心编号为学号第4至第6位。
2、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研究的内容、目的、方法、成果、结论及其意义,一般为300~500字。
摘要一般不列举例证,不描述研究过程,不做自我评价。
论文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够覆盖论文内容的通用专业术语,符合学科分类,一般为3~5个,按照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3、目录独立成页,包括摘要,正文中的一级、二级标题,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项目所在的页码。
西南大学《动物微生物及免疫技术》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论述题]1.毒力:2.半数致死量:3.外源性感染/ 交叉感染:4.隐性传染:5.类毒素:6.厌氧性细菌:7.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8.免疫:9.非特异性免疫:10.体液免疫:参考答案:1.毒力:是指病原微生物的不同菌株或毒株的不同的致病能力。
2.半数致死量:在一定时间内能使半数动物于感染后发生死亡所用的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3.外源性感染/ 交叉感染:是指动物遭受非自身存在的各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
包括从病畜或带菌者到外界环境及饲养工作人员带入的感染。
4.隐性传染:机体有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进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不造成机体明显素损害,这种无症状的传染称之。
5.类毒素:是外毒素经0.4%的甲醛溶液在37℃下处理一定时间,使其脱毒,并保持很强的抗原性而制成。
6.厌氧性细菌:是一类必须在无氧或氧化还原电势低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7.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由亲代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
8.免疫:是指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的异物进行识别、排斥和清除的过程,即"识别异己”和"排斥异己”的反应,以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平衡和稳定。
9.非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出生后就具有的天然免疫力,故又称先天性免疫。
10.体液免疫: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称为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效应是由B细胞通过对抗原的识别、活化、增殖,最后分化为浆细胞并合成分泌抗体来实现的。
2:[论述题]1.微生物:2.细菌:3.荚膜:4.鞭毛:5.细菌素:6.纯培养:7.S-R 变异:8.生长曲线:9.防腐:10.无菌操作:参考答案:1.微生物:指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3.荚膜: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
兽医微生物真题及答案解析

兽医微生物真题及答案解析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也是兽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学科。
通过研究微生物,我们可以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理、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控制方法。
在兽医微生物学的学习中,了解真题并进行答案解析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面,我们将一起来讨论一些兽医微生物学的真题及其答案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1. 某农场的猪圈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请问可能是哪种微生物引起的?答案解析:拉肚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的。
在猪圈中,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是沙门氏菌和大肠埃希菌。
这两种微生物可以通过食物或水的污染传播,并引起猪的肠道感染。
因此,猪圈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很可能是由沙门氏菌或大肠埃希菌引起的。
2. 在兽医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哪种方法来鉴别微生物的种类?答案解析:在兽医实验室中,鉴别微生物的种类通常使用多种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基于细菌的形态学和生化特性进行鉴别。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生长特性和色素反应等,可以初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此外,还可以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和DNA测序,来进一步确认微生物的种类。
3. 对于布鲁氏菌感染,我们常常使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诊断?答案解析:布鲁氏菌是致病性较强的细菌,可以引起动物和人类的布鲁氏病。
在兽医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使用血液或组织样本来进行布鲁氏菌的诊断。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血清学检测,包括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ELISA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布鲁氏菌的抗体水平,从而确定是否感染了该细菌。
4. 某个地区的家禽养殖场发生了禽流感的疫情,请问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疫情的扩散?答案解析:禽流感是一种高传染性的疾病,可以对家禽养殖场造成严重的损失。
为了控制疫情的扩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隔离感染的家禽:将感染禽类与健康禽类进行隔离,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 加强卫生管理: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禽舍和尸体,减少病原体的存活和传播。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1606【1145】美学与人生参考答案

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些误区,就会使得我们有这样的错觉,即日常生活已经很美好、很理想了,无须审美的升华和批判,而且审美也丧失超越性,审美就是日常生活的享受,美感就是日常生活的满足感。现在社会上出现大量的一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如人体悬挂――用钩子、链子穿过身体,把自己悬挂在疼痛和骇人的半空),表演者本人自称享受疼痛的美感,而这种所谓的行为艺术已经超出了普通大众的接受能力,所以也就不是什么艺术,当然也就与美学沾不上边了。如果不对这些所谓的艺术进行批判的话,那么美学的发展将会走入一个死胡同。
审美还取决于人们对对象的认识方法,审美地看待对象,和认识地看待对象是不同的。与认知相比,审美始终不脱离对象的感性形态,而认知则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认知的眼光里,朝阳和夕阳不过是地球自转的不同阶段与太阳所处的不同空间关系;而在审美的眼光里,喷薄欲出的旭日令人振奋,而洒满晚水的感性风貌所激发的感官快适,是审美感受的基础,它与认知的感官印象是有天壤之别的。
三、小作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审美现象,谈谈你认为什么是美。
美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当时的人们就对自己的生活对象产生了审美感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这种审美活动逐渐被少数有教养的阶层所拥有,从而走上“精英化”、“贵族化”甚至是“神圣化”的道路,此时的审美与生活开始渐行渐远。人们认为,正因为审美与生活不同,它才是审美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审美艺术。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才有闲情逸志和趣味去舞文弄墨,赏画观景;西方亦然,贵族订购艺术家的作品装点自己的豪宅和庭院。所谓的美学文化,在传统社会中被认为是一种资格、标志和地位的象征。拥有艺术趣味和审美品格的人并不是黎民百姓。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民主化和传播技术的演进,美学逐渐走出了少数人的樊笼,而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其标志就是出现生活美学化的趋势,美化生活成为一个日益民主的文化的标志。对于美学的这种新的变化,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种发展趋势,既要肯定其对我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所带的下面效果,又要清醒的认识它对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用正确的美学思想与观点来指导我们生活。
18春西南大学兽医微生物学【0889】机考答案.doc

西南大学网1、答:1共5道小题,每小题20分,共100分。
每道题都必须详2、答: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来源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存在部位由活菌分泌到菌外,少数是细菌崩解后释出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稳定性60〜80°C, 30分钟被破坏160°C, 2〜4小时才被破坏作用方式与细胞的特异受体结合刺激宿主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血管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性物质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壽害效应,引起特殊临床表现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D1C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等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侧体,具有囊膜。
主要特性:(1)基因组一一单分子的线状双股DNA,约200kb;(2)细胞浆内复制;(3)主要以胞浆膜出芽方式释放并获得囊膜;(4)能在上皮细胞浆中形成胞浆包涵体。
抵抗力:(1)怕热:55°C, 20min或37°C, 24h丧失感染力;(2)怕日光和紫外线:可迅速灭活;(3)抗冷,抗干燥;(4)病灶干痘痂,毒力可保存几个月。
培养:(1)10〜12日龄鸡胚绒尿膜接种;多数在膜上可形成痘斑,痘的形态、颜色、大小以及形成时间也不同。
(2)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产生CPE,并形成空斑。
致病性痘病毒可引起各种动物的急性和热性传染病,特征是皮肤和粘膜兔痘病壽所致的疾病为传染性皮肤纤维瘤和粘液瘤。
禽痘病壽所引起织产牛增牛性和肿瘤性病。
诊断(1)病毒分离:采取无菌的清朗庖液或取痘斑研磨后,加双抗膜接种,在37°C孵育5〜7d,可见绒尿膜上形成增生性、坏死性痘疱(2)病理切片:将绒尿膜固定制作切片,用苏木素和伊红染色可以见到嗜酸性包涵体。
3、答:牛物学特性形态:(1)多为砖形(250nmX250nmX200nm);少数为卵圆形(260nmX 160nm) —副痘(2)衣壳中含类脂与管状或球管状的蛋白质结构,称为4、答:细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在对数繁殖期的菌形比较典型和一致。
西南大学-[0896]《兽医寄生虫学》机考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0896]《兽医寄生虫学》机考大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2ddaadf242336c1eb95ee6.png)
寄生虫
答:在寄生生活中,长期地或暂时地生活在宿主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得营养并因此使对方受到损害的的生物。
3.
棘球蚴病
答: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包虫病是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
4.
一宿主蜱
答:蜱在一个动物宿主上完成幼虫至成虫的发育,成虫吸饱血后才离开宿主落地产卵,称为一宿主蜱。
(4)病理变化:死后剖检的主要特征是:白冠,全身性皮下出血,肌肉(尤其是胸肌、腿肌、心肌)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各内脏器官上有灰白色或稍带黄色的、针尖至粟粒大的、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的白色小结节,将这些小结节挑出并制成压片,染色后可见到有许多裂殖子散出。
(5)诊断鉴别: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诊症状和病原学检查即可确诊。病原学诊断是使用血片检查法。取病鸡外周血1滴,涂片,姬氏或瑞氏染色、镜检,可见几乎占据白细胞的大配子体,或在红细胞内呈红点状的小配子体。挑取肌肉或内脏器官上的白色结节置载玻片上,加数滴甘油,将结节破碎后,覆以盖玻片镜检,可发现裂殖体和裂殖子。取病变部肌肉或从肺、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取材、切片,镜检,可发现大型球状、内含大量裂殖子的裂殖体。
(2)流行特点:本病的发病季节与蠓、蚋等吸血昆虫活动的季节相一致。华东地工6-10月为发病季节,7-9月为发病高峰期。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幼雏和青年鸡易感性最高,病情最为严重。
(3)临床症状:自然感染时的潜伏期为6~10天。雏鸡和童鸡的症状明显,死亡率高。病初发烧,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流口涎,下痢,粪便呈绿色,贫血,鸡冠和肉垂苍白,生长发育迟缓,两肢轻瘫,活动困难。感染12~14天,病鸡突然因咯血、呼吸困难而发生死亡。中鸡和成年鸡感染后病情较轻,死亡率也较低,病鸡鸡冠苍白,消瘦,拉水样的白色或绿色稀粪,中鸡发育受阻,成年鸡产蛋率下降,甚至停止产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名称:0889_作业_1单选题(10.0 分)1. 下面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A) a:细胞质B) b:核质C) c:细胞壁D) d:鞭毛纠错(10.0 分)2. 在细菌基本结构中最外层是()A) A:细胞膜B) B:细胞核C) C:细胞壁D) D:细胞质纠错(10.0 分)3. 病毒的大小用()来表示A) A:毫微米B) B:微米C) C:毫米D) D:纳米纠错(10.0 分)4. 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A) A:多细胞B) B:有核的C) C:显微镜观察D) D:能光合作用纠错(10.0 分)5. 与细菌毒力有关的结构是()。
A) A:芽孢B) B:荚膜C) C:鞭毛D) D:菌毛纠错(10.0 分)6. 细菌的鞭毛()。
A) a:所有细菌鞭毛数目相同B) b:由糖类组成C) c:只着生于细胞的一端D) d:由蛋白质组成纠错(10.0 分)7. 物质运输过程中,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的方式是()A) a:单纯扩散B) b:基团转位C) c:主动运输D) d:促进扩散纠错(10.0 分)8. 革兰氏细菌(G-)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 A:肽聚糖和蛋白质B) B:肽聚糖和磷壁酸C) C:肽聚糖和类脂质D) D:类脂质和蛋白质纠错(10.0 分)9. 芽胞是细菌的()A) A:休眠状态B) B:生长状态C) C:死亡状态D) D:初生状态纠错(10.0 分)10.培养细菌时的温度一般是()A) A:42℃B) B:41℃C) C:28℃D) D:37℃纠错论述题(10.0 分)11.请解释及问答.芽孢:..病毒(virus):..朊病毒:..致病菌:..条件性病原微生物:..侵袭力:..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试述湿热灭菌的原理和种类。
.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请简述水平传播与致病菌的概念。
1. 芽孢:是某些杆菌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由胞浆胞质浓缩脱水后,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折光性强、通透性低、圆形或卵圆形的坚实小体。
2.病毒(virus):是体积微小(以nm为测量单位),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结构更为简单(蛋白质衣壳包绕一团核酸),具有超级寄生性即只在所感染的活细胞内复制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3. 朊病毒:是一种没有任何核酸成分的蛋白质大分子,能引起人和动物的亚急性海绵状脑病。
4. 致病菌:能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使宿主致病的细菌。
此性能叫细菌的致病性。
5. 条件性病原微生物:有一些微生物如巴氏杆菌,长期生活在动物体内,只在一定条件下才表现致病作用,这类微生物称为条件性病原微生物。
6. 侵袭力:指细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细菌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
7.(1)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消毒剂浓度越大,作用的时间越长,杀菌效果就越好。
但应注意例外,酒精在70~75%时杀菌的效果最强,而其浓度过高,会使菌体表面的蛋白迅速凝固,使酒精无法渗入菌体内部发挥作用。
(2)温度和酸碱度:通常温度升高,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也增强。
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也与酸碱度有关。
不同消毒剂有不同的最适酸碱度,如酚类消毒剂在酸性环境中的效果比较好。
另外,细菌在适宜的酸碱度抵抗力较强,如果偏离其最适的酸碱度,细菌就很容易被杀死。
(3)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的细菌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不同,细菌的数量越大,所需的消毒剂浓度就越高,作用时间就越长。
所以应根据细菌的种类和数量来选择消毒剂的种类和浓度。
(4)环境中的有机物和其他拮抗物的影响:不同的化学消毒剂有其各自的拮抗物质。
细菌也经常与血液、痰液和脓液等有机物混合在一起。
这些混杂物可和消毒剂结合,从而影响化学消毒剂的杀菌作用。
8.原理:使细菌菌体蛋白质凝固和变性;使细菌核酸降解;使细菌的胞浆膜损伤。
类别:(1)煮沸法:煮沸10分钟可达到消毒的目的,若需杀死芽孢,应延长时间至1-3小时。
可用于外科器械、注射器、胶管等的消毒。
(2)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在常压下用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通常10-15分钟可杀死细菌的繁殖体,但不保证杀死芽孢。
(1)间歇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能够杀死细菌所有的繁殖体和芽孢,主要用于不耐热的物质,如某些营养培养基的灭菌。
(2)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灭菌效果最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通常压力为1.05kg/cm2,温度为121.3℃,持续15-30分钟。
可杀死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该方法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物品的灭菌,如生理盐水、普通培养基手术器械等。
(3)巴氏消毒法:加热61.1-68.8℃30分钟或者71.7℃15-30秒,可杀死物品中的病原菌和杂技菌,而不破坏物品的质量。
如牛奶和酒类的消毒。
9.(1)细菌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途径及数量密切相关:首先细菌的毒力取决于它们对机体的侵袭力和产生的毒素.;其次,细菌的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侵袭性酶有关;细菌的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2类。
外毒素是由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在释放出来,可引起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内毒素休克、弥漫血管内凝血(DIC)。
(2)细菌的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构成侵袭力的物质基础是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
①菌体表面结构:菌毛、膜磷壁酸以及荚膜和微荚膜。
其中,菌毛和某些革兰阳性菌的膜磷壁酸为具有粘附作用懂的细菌结构;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有抗吞噬细胞吞噬和抗体液中杀菌物质(补体、溶菌酶等)的作用。
②侵袭性酶:是指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胞外酶,它们可协助细菌抗吞噬或有利于细菌在体内扩散等。
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
10.区别内毒素外毒素来源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存在部位细菌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放出从活菌分泌出或细菌溶解后散出化学成分脂多糖蛋白质稳定性160℃,2-4小时才被破坏60-80℃,0.5小时被破坏毒性作用较弱,各种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强,各种细菌外毒素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症状11.水平传播:病毒在动物群间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方式。
致病菌:能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使宿主致病的细菌。
此性能叫细菌的致病性。
纠错试卷名称:0889_作业_2单选题(10.0 分)1.紫外线杀菌原理是()A) A:破坏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结构B) B:使菌体蛋白变性凝固C) C:破坏DNA构型D) D:影响细胞膜通透性E) E:与细菌核蛋白结合纠错(10.0 分)2. 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主要依据是()A) A:繁殖体被完全消灭B) B:芽胞被完全消灭C) C:鞭毛蛋白变性D) D:菌体DNA.变性E) E:以上都不是纠错(10.0 分)3. 杀灭物体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A) A:防腐B) B:无菌操作C) C:消毒D) D:无菌E) E:灭菌纠错(10.0 分)4. 具有粘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A) A:鞭毛B) B:普通菌毛C) C:荚膜D) D:性菌毛E) E:芽胞纠错(10.0 分)5. 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作用的成分是()A) A:肽聚糖B) B:m蛋白C) C:膜磷壁酸D) D:壁磷壁酸E) E:SPA纠错(10.0 分)6. 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 A:来源于革兰阴性菌B) B: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C) C:其化学成分是脂多糖D) D:性质稳定,耐热E) E:只有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纠错(10.0 分)7. 细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是()A) A:破伤风痉挛毒素B) B:霍乱肠毒素C) C:白喉外毒素D) D:肉毒毒素E)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纠错(10.0 分)8. 下述细菌中可引起菌血症的是()A) A:破伤风梭菌B) B:伤寒沙门菌C) C:白喉棒状杆菌D) D:肉毒梭菌E) E:霍乱弧菌纠错(10.0 分)9. 不属于正常体液与组织中的抗菌物质是()A) A:补体B) B:溶菌酶C) C:抗生素D) D:乙型溶素E) E:白细胞素纠错(10.0 分)10.条件致病菌致病的条件为()A) A:正常菌群的耐药性改变B) B:正常菌群的遗传性状改变C) 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D) D: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E) E: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纠错主观填空题(10.0 分)11..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和。
.常用的湿热灭菌法包括,,、和。
..葡萄球菌对其敏感,常用于浅表创伤消毒的消毒剂是。
..内毒素是菌细胞壁中的成分。
..抗毒素可由或刺激机体产生。
..细菌的毒力是由和决定的。
..传染的发生的条件包括、、和。
..定居于动物和中的微生物群叫做正常菌群。
..杀灭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
芽孢类型是菌种的特征,一般有以下几种:、、、。
..病毒的形态包括五种类型:、、、和。
病毒颗粒是由包裹着构成的,二者组成。
有些病毒在核衣壳外面还有一层。
..毒力大小的表示方法有、、和。
..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和。
..病毒的复制过程包括、、、、。
..牛奶、酒类.煮沸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气灭菌法,间歇灭菌法,流通蒸气消毒法.龙胆紫..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外毒素或类毒素..毒素和侵袭力..病原微生物、易感动物、侵入门户和外界条件..体表和腔道..高温灭菌法。
中央芽孢末端芽孢顶端芽孢游离芽孢。
..砖形子弹形球形蝌蚪形杆形。
蛋白质衣壳核酸,核衣壳。
囊膜。
..最小致死量半数致死量最小感染量半数感染量..杀细胞效应细胞膜的改变包涵体的形成细胞转化..吸附、穿入与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与释放..试卷名称:0889_作业_3单选题(10.0 分)1. 质粒在细菌间的转移方式主要是()A) A:转导B) B:转化C) C:突变D) D:溶原性转换E) E:接合纠错(10.0 分)2. 转化过程中受体菌摄取供体菌遗传物质的方式是()A) A:胞饮B) B:通过性菌毛C) C:通过噬菌体D) D:细胞融合E) E:直接摄取纠错(10.0 分)3. 突变使细菌遗传物质发生下列那种改变()A) A:质粒丢失B) B:溶原性转换C) C:基因重组D) D:核苷酸序列改变E) E:以上均是纠错(10.0 分)4. H-O变异属于()A) A:毒力变异B) B:菌落变异C) C:形态变异D) D:鞭毛变异E) E:耐药性变异纠错(10.0 分)5. 葡萄球菌致急性胃肠炎的致病因素是()A) A:杀白细胞素B) B:溶血毒素C) C:肠毒素D) D:血浆凝固酶E) E:红疹毒素纠错(10.0 分)6. 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是()A) A:营养要求高,必须在血平板上才能生长B) B:均能产生金黄色色素C) C:分解菊糖产酸D) D:耐盐性强, 可在含10%~15%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E) E:专性需氧纠错(10.0 分)7. 肠道杆菌不具有的一种抗原是()A) A:M抗原B) B:H抗原C) C:O抗原D) D:K抗原E) E:Vi抗原纠错(10.0 分)8. 初步鉴定肠道致病菌与非肠道菌常用的试验是()A) A:IMViC试验B) B:甘露醇分解试验C) C:乳糖发酵试验D) D:胆汁溶菌试验E) E:葡萄糖发酵试验纠错(10.0 分)9.关于乙型溶血型链球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A:是链球菌属中致病力最强的B) B:感染容易扩散C) C:可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D) D:产生多种外毒素,故可用类毒素预防E) E:对青霉素敏感纠错(10.0 分)10.关于大肠杆菌,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A: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B) B:有鞭毛能运动C) C:所有大肠杆菌均是条件致病菌D) D:在卫生细菌学中有重要意义E) E:是泌尿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纠错主观填空题(10.0 分)11..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形状相似的有动力或无动力的革兰染色无芽胞杆菌,随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