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刘传聚关于析湿系数的问题讨论130122小林传

合集下载

《流变学》 第三章 PART3解析

《流变学》 第三章 PART3解析

总流动曲线包括很广的 r
250 ℃时的流动曲线向左平移0.5, 可以得到更低剪切速率区在200℃时 的一部分流动曲线。
LgaT Lg r (200) Lg r (250) 0.5 1 0.5

范围
将175 ℃时的流动曲线向右移动 0.3,则可得到高剪切速率 区在 r 200 ℃时的一部分流动曲线。
• 定量的理解:在温度远高于玻璃化温度Tg和熔点Tm时 (T>T+100℃),高分子熔体粘度与温度的依赖关系 可用Andrade方程(Arrhenius方程)很好地描述:
0 (T ) Ke
式中:
E / RT
η0(T)为温度T时的零剪切粘度;K为材料常数,K=η0 (T→∞);R为摩尔气体常数,R=8.314J.mol-1.K-1;Eη 称粘流活化能,单位为J.mol-1。 由上式可知,温度升高,材料粘度下降。
式中:Eη为物料的粘流活化能,R为摩尔气体常数。 Arrhenius方程特别适合于确定半结晶高分子材料的粘-温 依赖性。

LgaT Lg r (200) Lg r (175) 1 0.7 0.3
• “时温叠加法”——高分子材料的粘度对温度和剪切速率 都有依赖性,而剪切速率相当于时间的倒数,那么利用 “时温叠加原理”对高分子材料的流动曲线发展一种“时 温叠加法”。
• “时温叠加法”优点——把不同温度下的流动曲线叠加成 一条流动总曲线,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少量实验数据获悉更 广阔温度范围和剪切速率范围内的流动信息,对于材料的 表征十分有利。
涂料施工的一个问题——流淌
• 要防止流淌就要求涂料有一定得屈服应力,即呈现一定 得塑性。涂料在垂直面涂刷后,如厚度为y,剪切应力为 σm,ρ为涂料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第五章3表面式冷却器的热工计算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第五章3表面式冷却器的热工计算
Gcp
1.3 7 88. 3 13 3 .1 4 3. 08 11301.65
根据式(6-45)
根据NTUC 和rC r值W G 查p 图 c c 或1 .按3 6 .式 6 8 8 计. 3 4 4 算. 1 可3 1 . 0 得9 1 ε1 3 1=03 00 .70 4.4。2
⑦求水温 由公式(6-41)得冷水初温:
tw1=?
图 例5-1图
②确定表面冷却器的型号
假定一个Vy’,计算迎风面积Ay’,再根据Ay’选择 合适的冷却器型号及并联台数,并算出实际的Vy 值。
假定Vy’=2.5m/s:
A
根 据 Ay’ = 2.8m2 , 查
附y 录VG5y-5,2.8选5.3用13.2JW23.80m-24
型表面冷却器一台,其Ay=2.57m2,所以实际
式(6-38)、(6-39)和(6-40)。 校核计算中,在空气终参数未求出之前,尚不知 道过程的析湿系数ξ,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试算法较 为方便,具体做法将通过下面例题说明。
[例5-2]
已知被处理的空气量为16000kg/h(4.44kg / s) ; 当 地 大 气 压 力 为 101325Pa ; 空 气 的 初 参 数 为 : t1=25℃ 、 i1=59.1kJ / kg 、 ts1 = 20.5℃;冷水量为W=23500kg/h(6.53kg /s)、冷水初温为tw1=5℃。试求用JW20-4型 6排冷却器处理空气所能达到的终状态和水终温。
[解]
①计算需要的接触系数ε2,确定冷却器的排数;
根据

2
1 t2 t1
ts2 ts1
根据附录5-4可2 知1,在121 常5.61 用10.6的8V0 y范.9围4内7,JW型8

马兰黄土渗气率与饱和渗透系数的关系研究

马兰黄土渗气率与饱和渗透系数的关系研究

马兰黄土渗气率与饱和渗透系数的关系研究刘锦阳;李喜安;简涛;郭泽泽【摘要】利用改进的ZC-2015型渗气仪和TST-55型渗透仪进行马兰黄土渗气和饱和渗透试验,确定稳定渗气率对应的稳定渗径,进而探讨渗气率ka和饱和渗透系数Kw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ka不仅能描述非饱和土孔隙和结构特征,也能用于预测Kw.气体渗气率随着渗径的增大而减小,最终趋于稳定,原状和重塑黄土的稳定渗径均约8 cm.ka和Kw间呈明显的双对数线性关系,不同深度的原状风干黄土和不同粒组的重塑土的lgka和lgKw间的相关性都比较明显,但原状风干黄土和重塑土之间的拟合公式有很大差异.另外,黏粒含量较高时,重塑土拟合直线的斜率β和截距α明显增大.不同含水率下,重塑土拟合公式有很大的差异,当含水率较大时,随着干密度的增大,ka的变化程度比Kw大,拟合直线的斜率β和截距α都有明显的减小.%A series of gas and saturated penetration tests for the Malan loess are conducted by using the improved ZC-2015 air permeameter and TST-55 permeameter.We firstly determine the stable permeability diameter of the corresponding ka,and then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 permeability ka and saturation coefficient of permeability Kw.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ka not only describes the pore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unsaturated soils,but also can be used to predict Kw.ka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permeability diameter,and ultimately this trend becomes stabilized.The stable permeability of the undisturbed and remolded loess is 8 cm.There is a significant double-logarithmic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ka and Kw,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gka and lgKw of the remolded loess with different grain compositions and undisturbedloess in different depths are obvious,but the fitting formula between the undisturbed soil and the remolded soil is very different.In addition,whenthe content of clay particles is high,the slopeβ and intercept α of the remolded sample obviously increase.Under the different water content,the formula of the remolded soil is very different,when the water content,the change in ka is more than Kw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ry density,and the slopeβ and the intercept α of fitting line are obviously redu ce.【期刊名称】《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年(卷),期】2017(044)006【总页数】9页(P154-162)【关键词】渗气率;稳定渗径;饱和渗透系数;双对数线性关系;马兰黄土;黏粒含量【作者】刘锦阳;李喜安;简涛;郭泽泽【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国土资源部岩土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13+1;TU411马兰黄土(Q3)作为一种分布广且厚度稳定(一般厚度10~30 m)的多孔材料[1],其疏松多孔的结构特性为水、气在土体中的运移、储存提供了天然通道和空间。

引气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渗透性影响

引气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渗透性影响

引气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渗透性影响刘 敏1, 厍世光1, 仝胜强2(11沈阳市市政建设工程公司, 沈阳 110021; 21北京城建道桥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2) 【摘要】 通过对引气量为1%~7%道路混凝土的配制,研究了引气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渗透性的影响,得到了混凝土的最佳引气量及引气量与抗压强度的数学模型公式,可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 引气量;抗压强度;渗透性【中图分类号】 T U5281042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06)05-0015-020 引 言 在混凝土中引入大量均匀的微小封闭气泡能够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1]。

因此,掺引气剂已成为提高耐久性的基本措施。

例如,我国水工混凝土有关标准规程早已规定无论南方北方混凝土都必须引气。

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混凝土大部分是引气的。

而在日本,不论混凝土的使用环境和部位,包括建筑用混凝土,都必须引气,非引气混凝土在日本属于特种混凝土[2]。

鉴于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的有些混凝土专家也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将使用优质引气剂的措施纳入施工规范,使该有益于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措施见之实施。

但是,引气量与抗压强度的关系目前还不够清楚,尤其是在道路混凝土的研究中,只是认为引入气体会对混凝土的强度有所损失,没有提出引气量与抗压强度的具体关系。

而这对于引气型高耐久性混凝土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推广意义十分重大,因此,有必要研究引气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1 引气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及Cl -扩散系数的影响 为了研究引气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引气量分别为1%、3%、4%、5%、6%、7%共6组实验。

实验所用配合比见表1,强度发展规律见图1。

表1混 凝 土 配 合 比编号原材料用量/kg ・m -3水泥水砂子石子粉煤灰引气量/%S J -2/万FDN/%坍落度/mmA ~F410178.2645.41155.596.51~60~51.45110 由图1可知,在7、28d 时,含气量为4%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已经超过了基准混凝土。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2009年空调案例分析简答课件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2009年空调案例分析简答课件

参见《教材》第491页。 选择“C”在540kW~480kW之间不能实现节能运行。
2021/2/15
同济大学 刘传聚
6
❖ 9317 某大楼空调水系统等高安装两个相同的膨胀水箱,如 下图示。系统未运行时,两个膨胀水箱水面均处于溢水位, 溢水口比空调箱高20m,比冷水机组高40m,水泵杨程为 20m,冷水机组的阻力为10m水柱,空调箱的阻力为10m水 柱。问系统稳定运行后再停下来时,A、B两个膨胀水箱的 液面到冷水机组的高差与下列何项最接近?(忽略管路和其 它部件的阻力,设膨胀水箱内部足够深,且水系统无补水)
2021/2/15
同济大学 刘传聚
4
❖ 9湿器31球处5温理某度后空的t调s1=空系2气0统.2温℃风度量,t1水2=810量00.0为5m℃230/,ht/,h湿,空球冷气温水初度初参ts温2数=为1:0t.2干w℃1=球7。℃温标,度准经t1大=表2气5冷℃压,, 水的比热4.19 kJ/kg.k,空气密度1.2kg/m3,该系统冷水终温和表 冷器的热交换效率系数应是下列何项?
同济大学 刘传聚
2
❖ 9Φ(3n新1=35风某0%比空,为调室5房0内%间无)冬湿,季负新室荷回内,风设采混计用合参一后数次经为回绝tn风=热2系加0℃统湿,和 加热后送入房间。当室外空气焓值小于某一数值 时,就应设置新风预加热器。试问,该数值处于 下列何范围内?(大气压力101325Pa)
(A)14~19 kJ/kg (C)26~30 kJ/kg ❖ 答案:[A ] ❖ 主要解答过程:
(A)18mm (B)16mm (C)14mm (D)12mm ❖ 答案:[A] ❖ 主要解答过程:
q1=α*(t2-tp)=8*(32-18)=32 W/m2 q2=q1=( tp – t1)/( δ/λ)=(28-14)/( δ/0.04)=32

地下水思考题

地下水思考题
水力坡度:流体从机械能较大的断面向机械能较小的断面流动时,沿流程每单位距离的水头损失,即总水头线的坡度。
简答题:
Theis和Dupuit公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地大)
Theis’s equation描述无补给的承压水完整井非稳定运动过程中降深与抽水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式,亦即
式中s——抽水井的水位降深,m;
画图题
如图为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其中河水位保持不变,河流右侧区域上部有均匀入渗补给,试绘出该含水层的流网图(已知水流为稳定流)。
计算题:
重点:灵活运用达西定律求解简单的地下水运动问题,如求解流量及单宽流量、渗透速度、实际速度、水力坡度等。
1.含水层厚23m,渗透系数为2m/d,地下水为一维流,沿地下水流向距离100m的两观测孔地下水位分别是156m和134m,试求单宽流量。
3)实井和虚井在平面上处于以扇形顶点为圆形、半径为水井至扇形顶点的同一个圆周上;
4)夹角和边界性质必须符合以下组合规律:
边界性质相同时,θ角必须能整除180度;
边界性质相异时,θ角必须能整除90度;
夹角为120度时,两条边界必须均为隔水边界且水井必须处于角平分线上。 当然,自然界中的扇形含水层不可能正好具有上述夹角。只要夹角相近,应用镜像法不至于引起很大的误差,可以用来进行近似的计算。
非均质介质:如果在渗流场中,所有点不都具有相同的渗透系数,则称该岩层是非均质的。
地下水稳定性运动和非稳定性运动;完整井和非完整井;
①地下水稳定运动:是指含水层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温、水质等)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简单说就是水位,源、汇项不随时间变化,没有时间因素.相反就是非稳定运动.
②完整井:贯穿整个含水层,在全部含水层厚度上都安装有过滤器并能全断面进水பைடு நூலகம்井。

影响吸湿法透湿性测试的因素分析

影响吸湿法透湿性测试的因素分析

影响吸湿法透湿性测试的因素分析刘志英;于红【摘要】透湿性是评价服装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根据GB/T 12704.1-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吸湿法》进行吸湿性测试时,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干燥剂质量、仪器风速以及试验时间.为了探究这三个因素对透湿率测试结果的影响,设计了三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上三个因素对织物透湿率的测定都有一定的影响,仪器风速的影响最大,试验时间的影响次之,干燥剂质量的影响最小;但是它们的影响都不显著,这与GB/T 12704.1-2009的原意相符;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干燥剂质量34g、仪器风速0.4m/s、试验时间0.5h时所得的透湿率值最高.【期刊名称】《中国纤检》【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78-80)【关键词】透湿性;吸湿法;正交试验;方差分析【作者】刘志英;于红【作者单位】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有限公司;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舒适性可以分为湿热舒适性、接触舒适性和压力舒适性,透湿性是评价服装湿热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外对透湿性的测试方式有很多种[1-2] ,常见的有称重法、电解传感器检测法、红外检定法、气相色谱检测法、动态相对湿度测定法等[3] 。

国内主要采用称重法进行透湿性能测试,又可以分为吸湿法[4] 和蒸发法[5] 。

GB/T 12704.1—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吸湿法》和GB/T 12704.2—2009《纺织品织物透湿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蒸发法》分别规定了两种测试方法的具体操作要求。

但在采用吸湿法测试织物的透湿性能时,标准中没有明确确定所用干燥剂的质量、仪器风速以及试验时间,这必将对试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为了探讨干燥剂质量、仪器风速以及试验时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特设计了三因子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进行研究分析[6] 。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第五章3表面式冷却器的热工计算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第五章3表面式冷却器的热工计算

5.表冷器的设计计算步骤举例
[例5-1] 已知被处理的空气量G为30000kg/h(8.33kg/s); 当 地 大 气 压 力 为 101325Pa ; 空 气 的 初 参 数 为 t1=25.6℃ 、 i1=50.9kJ / kg 、 ts1=18℃ 、 1=47 % 。 空 气 的 终 参 数 为 t2=11℃ 、 i2=30.7kJ / kg 、 ts2 = 10.6℃、2=95%。试选择JW型表面冷却器,并确定 水温水量(JW型表面冷却器的技术数据见附录5-5)。
对于既定结构的表冷器,影响其传热系数的主要 因素为其内、外表面的换热系数和析湿系数。
外表面的换热系数与空气的迎面风速 V y 或质量
流速 v 有关;
水为传热介质时,内表面换热系数与水的流速
w有关;
析湿系数与被处理空气的(初)状态和管内水温 有关。
实际工作中,将表冷器的传热系数整理成以下形
式的公式:
[解] 如图所示。 ①求冷却器迎面风速Vy及水流速ω 由附录5-5知JW20-4型表面冷却器迎风面积Ay =1.87m2,每排散热面积Ad=24.05m2,通水 断面Aw=0.00407m2,所以
G 4.44 VyAy1.87 1.21.9m 8/s
W 6.531.6m /s A w 1300.00 4 130 07
ε2=f(Vy,N)
ε2将随冷却器排数N的增加而变大,并随Vy的 增加而变小。
当N与Vy确定之后,再求得hw;就可算出表面 冷却器的ε2值。此外,表面冷却器的ε2值也可通 过实测得到。
一般多用4—8排。 比较合适的Vy值是2-3m/s。
3.表冷器热工计算的主要原则
进行表面冷却器热工计算的主要目的: ①该冷却器能达到的ε1应该等于空气处理过程 需要的ε1; ②该冷却器能达到的ε2应该等于空气处理过程 需要的ε2; ③该冷却器能吸收的热量应该等于空气放出的热 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析湿系数及表冷器特性有关的注考题的讨论
题目8-2-57:当风量、进风参数及冷水供回水温度保持不变时,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明表冷器的热交换效率系数越大
B. 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明表冷器的接触系数越大
C. 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明表冷器的热交换效率系数越小
D. 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明表冷器的接触系数越小
一、甲工程师:
一般的讲,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冷器的传热系数越大,热交换量越大,热交换效率系数越大。

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冷器的出口空气相对湿度越大,表冷器的接触系数越大。

答案是A、B。

二、乙工程师:
按《注册暖通复习教材》第356页3.4-1式,析湿系数与t1-t2成反比,而第366页3.4-4式,热交换效率系数与t1-t2成正比,3.4-5式,接触系数与t1-t2成正比。

可否这样理解:当风量、进风参数及冷水供回水温度保持不变,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冷器凝水多,热交换系数越小,同样,对于空气来说,接触系数越小。

这样,答案是C、D。

三、丙工程师:
仔细想想,答案C、D也不对。

如果t1-t2不变,而是由于焓差增大使析湿系数变大,照乙工程师使用的推理方法,就会得出热效率和接触系数不变的结论。

一个分数值的变化,不仅仅取决于分子的变化,也不仅仅取决于分母的变化。

下面是对问题的另一种分析:
1.析湿系数ξ和热湿比ε,显热比SHF三者都是用来描述空气处理过程特性的一类参数,
它们可以描述包括表冷器的处理过程在内的各种空气处理过程。

但它和表冷器的特性没有直接关联,正如不能说“表冷器的热湿比”一样,不能说“表冷器的析湿系数”,只能说“表冷器实现的空气处理过程的热湿比(析湿系数)”。

2.析湿系数和热湿比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反映了空气处理过程的变化方向,空气处理过
程线的斜率,热湿比和析湿系数的换算关系为:ε=2500ξ /(ξ-1)。

3.热交换系数和接触系数是描述热质交换设备(包括表冷器,喷水室等)性能的参数,
当介质进口参数一定时,这类设备的输出是一个定值。

4.参见《注册暖通复习教材》第366页图3.4-1,当状态点1和3不变时,直线13的斜
率也就一定了,空气处理过程的析湿系数也不会变化,状态点2在13连线上的位置变化时,除湿量发生变化,表冷器的热交换效率系数变化、接触系数变化。

可见,过程的析湿系数与表冷器的热交换效率系数、接触系数无关。

5.这样看来,题目本身有问题。

A,B,C,D,4个答案都不对。

6.析湿系数ξ,更多的情况下用来描述进入表冷器的空气相对湿度对除湿量的影响。


进风焓值及冷水供回水温度保持不变时,进口空气相对湿度越大,表冷器实现的除湿量越大,实现的空气处理过程的析湿系数ξ越大。

另一方面,进风参数及冷水供回水温度保持不变时,不同的表冷器实现的除湿量是不同的,这取决于表冷器各自的热交换效率。

7.当进入热质交换设备的一侧介质(例如,空气)参数变化时,使用同一热质交换设备
就必须改变另一侧介质的参数,才能保持出口参数不变。

在空调系统运行调节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8.或者,当介质进口参数不变时,选用另一型号(尺寸)热质交换设备来满足新的出口
参数的需求,在空调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

评语:
看来,丙工程师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注册考试时,照此答题不得分。

建议考生按照自己的第一感觉,选甲工程师的答案或乙工程师的答案中一个答题。

重要的是,遇到类似题目,不要耽误太多的时间,不要太顶真,学会放弃。

将题目中的“析湿系数”改为“除湿量”,这个题目就合理了。

对应的正确答案是A、B。

顺便说一下,另一个题目,7-2-57,也有同样的问题。

题目7-2-57:当风量、进风参数及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不变时,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明表冷器的机器露点温度越低
B. 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明表冷器的机器露点温度越高
C. 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明表冷器的除湿能力越小
D. 表冷器的析湿系数越大,表明表冷器的除湿能力越大
(同济大学刘传聚供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