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案1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计算机教案1学生甲: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过去,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比较单一。
例如电话之能够传递声音,电报只能传递文字信息。
当今人们希望有一种具有“十八般武艺”的设备,能够传递多种信息。
这样的设备被称之为多媒体。
学生乙:作者运用中国的“媒人”的作用来举例说明了什么叫媒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教师追问: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体呢?学生丁:可以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还可以上网……现在还有许多的多媒体家庭中还没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的。
思考题四学生甲:作者通过人体各种器官与大脑的关系的阐述,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正如人的大脑与各器官的关系一样。
学生乙: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
说明方法。
把电脑比成了“司令部”,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使我们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思考题五学生甲:电子计算机发展的速度相当快,差不多每十年就产生一代新的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会越来越神。
学生乙:具有多功能的电脑的用途非常广泛。
作者运用了列举的方法,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学生丁:多媒体电脑功能巨大。
作者运用了一句谚语概括地说明“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不用走出家门,就能够了解天下发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
二、思维拓展练习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发展的进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能够神到什么程度呢?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设计出新型的电脑。
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草图画在纸上。
2、朗读课文。
汇报交流。
附:板书设计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案点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多了。
拥有电脑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了,电脑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
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和交流,学生能比较轻松地了解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有关计算机的知识。
教师在第二课时用了较充裕的时间安排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用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演示给大家,并展示了自己使用电脑制作的作品,这样做,激发了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欲望,使计算机真正为我们服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系列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

第一代(1945年至1958年)
电子管,几千次/秒
第二代(1958年至1964年)
晶体管,几十万次/秒
第三代(1964年至70年代中期)
小规模集成电路,几百万次/秒
第四代(70年代中期以后)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上亿次/秒
1.1.2计算机分类
大型机:IBM 4381
面向计算机:管理、调度计算机系统的全部资源,提高系统效率。
面向用户:提供方便的操作环境以及有效的服务
DOS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
Windows多任务图形化操作系统
UNIX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
Linux类似UNIX的广泛用于互联网的操作系统
3指令、程序的概念
例:计算y = ax + b
相当于50万汉字(300页的书)
4输入输出系统
1.2.4计算机软件
1、计算机软件系统
(1)软件:为使用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及有关文档的集合。
软件的任务:管好、用好计算机,实现各种规定功能,提高机器效率,扩大机器的用途和功能。
注意:软件与程序不可混同
(2)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用于计算机自身的管理、维护、控制和运行,以及对应用软件的解释和执行。
应用软件:用户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它是建筑在系统软件之上的。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1)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
操作系统的功能:统一管理、调度和分配计算机的所有硬、软件资源。
操作系统是与裸机直接接触的最底层软件,其它软件都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工作。
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交流的中间环节。人通过操作系统来与计算机打交道,计算机又通过操作系统将信息反馈给用户。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全册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研究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4. 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分类。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4.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分类。
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计算机的应用领域;2. 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实物,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构造;3. 利用多媒体教具辅助讲解计算机工作原理;4. 分组进行操作系统的研究和比较。
教学技术1. 多媒体教具;2. 实物展示。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讨论的活跃程度;2. 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成和操作系统的理解程度;3. 学生通过小组研究掌握的知识;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研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常见协议;4. 理解互联网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3.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4. 常见的网络协议;5. 互联网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教具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 展示实例解释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3. 利用网络模拟软件进行实际操作;4. 分组进行互联网结构的分析和研究。
教学技术1. 多媒体教具;2. 网络模拟软件。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和常见协议的掌握程度;3. 学生通过互联网结构分析的研究成果。
第三章:信息安全与管理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研究信息安全的意义和风险;3. 掌握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法。
教学内容1. 信息安全的定义和分类;2. 信息安全的意义和风险;3. 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4. 信息安全的管理方法。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教师教案(2课时)课题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的发展1.2、计算机应用概述1.3、计算机系统组成1.4、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授课地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第四周)授课方式讲授、演示法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及发展趋势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3、掌握微型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设备和常用辅助设备4、掌握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教学重点及难点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2、掌握计算机硬件设备学情分析本教案针对五年制高职专业学生,课堂由多个班混合而成,学生学历层次属于初三毕业,大部分学生在中学开设过信息技术课程,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少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基础薄弱。
本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概念性强,范围广,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史了解甚少,需要逐个对各小节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步入本门课程的学习之旅。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1.1、中国的四大发明和三次工业革命(1)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司南:发明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古代主要应用于祭祀、军事、占卜、看风水,北宋时期传入阿拉伯地区,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因为指南针的外传,加上欧洲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达,为15世纪远洋航行开辟新大陆提供了条件。
(伟大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造纸术改进者:东汉桂阳郡人蔡伦发明,中国最早的纸是蚕茧蚕絮,造价高,数量极少,古人主要用竹简用于书写,蔡伦将树皮、麻头、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流程制造纸,造价低,原料容易找到,质量高。
后传入朝鲜和越南,再由朝鲜传入日本。
火药:兴起于隋唐时期,12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和希腊乃至世界各地。
火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预示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冷兵器时代即将结束。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毕升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400年后德国人古登堡根据毕升的活字印刷,加以修改,发明了铅活字印刷,经济适用,促进了欧洲出版业的发展,加快欧洲现代化进程,风靡全世界。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案一、计算机发展历史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
1、第一代―――电子管时代2、第二代―――晶体管时代3、第三代―――集成电路时代4、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1、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1)运算器是计算机中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2)存储器是计算机中具有记忆能力的部件。
存储器分为..........。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位)组成,一个字符占一个字节,一个汉字由两个.....8bit.............1.B.yte...(字节)由字节组成....。
1KB=210B=1024B≈1000B 1MB=210KB=1024KB≈1000KB 1GB=210MB=1024MB≈1000MB3.5英寸软盘的存储容量是1.44MB 光盘的存储容量是650MB(3)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使整个计算机能够自动地执行程序,并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4)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扫描仪等;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计算机硬件系统中还有一些常用的概念①CPU:中央处理器,由__________.........构成。
..........和._________②主机:由CPU..构成。
...和.内存2、计算机的软件软件是指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和有关的文档。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软件居于计算机中最靠近硬件的一曾,由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等组成。
(2)软件是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用系统软件编制的软件系统。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授课计划一、授课时间年月日节二、授课章节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三、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特点、分类及其应用领域(2)熟练各种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3)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4)熟练掌握计算机指法练习和常用汉字输入法(5)了解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表现形式四、教学重点难点数值及转换方法,计算机中信息的单位,字符的编码和汉字的编码,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五、教学方法理论+演示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七、教学过程(含复习提问、教学内容要点板书提纲、课堂练习、教学进程时间分配、课外作业等)---------------------------------------------------------------1.1计算机发展及应用计算工具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从绳结到算盘、机械计算机、计算尺再到电动机械计算机等等,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计算工作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计算机是上述计算工具的继承和发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的更新换代。
1.1.1计算机发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
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不同,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现已进入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3.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4.第四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从1971年至今) 计算机系统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计算机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向更深入发展。
1.1.2 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1.计算机的特点(1)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指的是微机每秒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单位用MIPS (百万条指令/秒)。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教学重点
掌握进制转换,并能够正确使用键盘及汉字输入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机病毒的知识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内容,然后接着讲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d)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
存储媒体用于存放表示媒体,以便于保存和加工这些信息,也称为介质。常见的存储媒体有硬盘、软盘、磁带和CD-ROM等。
(e)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
传输媒体是指用于将媒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物理载体。例如电话线、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微波、红外线等。
三、课堂小结(2分钟)(讲解法)
本节课所学知识点比较多,但应分清主次,应重点复习需掌握的内容
四、课后作业(1分钟)(讲解法)
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作业:P
五、开拓思维,同时提出新的问题(1分钟)(激趣法)
下一节课即将开始讲授第二章的内容,这一章实践性比较强,回去应好好预习一下
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注意听讲,做好笔记
3、键盘及输入法的简单介绍(10分钟+20分钟)
(1)键盘与指法(5分钟)
(2)输入法的简单介绍(5分钟)
(3)键盘及输入法的练习(30分钟)
4、计算机病毒及安全(总计10分钟)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2分钟)
(2)计算机病毒பைடு நூலகம்特征(3分钟)
(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5分钟)
5、多媒体计算机(总计15分钟)
表示媒体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和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即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表示媒体表现为信息在计算机中的编码,如ACSII码、图像编码、声音编码等。
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

1.1 了解计算机教学目标:1.基本知识(1)能结合自己的日常观察和了解的图片、文字资料,描述计算机在生产、生活、工作、科研、国防等场合的应用,并能说出各种应用领域的特点。
能够表述计算机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通过图片、文字记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过程,认识计算机的分类与各类的特点。
描述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从而体会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所起的作用。
(3)能够结合计算机应用的具体事例,结合计算机发展及在生活、工作、社会各个不同场合中的应用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进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2.操作技能目标(1)通过阅读资料,理解计算机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能够说出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趋势及特点。
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列举计算机分类产品及使用场合。
教学分析与准备:1•教学重点(1)计算机发展及分类;(2)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2•教学难点(1)识别并区分计算机发展阶段;(2)收集计算机应用与发展的案例,描述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3.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从生活实例中搜集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探讨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4.课时安排2课时(45分钟X 2)5.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学习过程:2 •信息与数字化其次,提出“信息技术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呢?” ,由问题过渡到描述教材的学习内容:信息与数字化。
在这里简略地介绍“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数据?”、“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
3.处理信息最后,提出问题:计算机如何处理信息呢?简略描述:数据在计算机内部是用 0和1两个数字来表示的,用一连串0和1数字的序列就可以表示更复杂的数据,计算机存储、控制、运算这些数据最后分析结果,即为得到的信息。
例如,当用语音往计算机中输入字符时,先必须打开语音识别软件,激活软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案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有用的消息。
2、信息的数字化
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信息均采用________代码来表示。
(1)二进制概念
二进制:由____和____组成,_________。
(2)数据编码
●数字: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用十进制数除2取余然后将余数逆序排列。
●字母和特殊字符:ASCII码
由于计算机的的普及和应用,代码的标准化问题显得特别重要。
因此,美国国家标准局制订了“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简称ASCII码。
这种标准码已在世界各国被普遍采用。
●汉字:国标GB2312-80等。
3、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由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组成。
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计算机是高效的信息处理机。
(一)发展史
1、第一台计算机:_________年_________国_________。
2、四代变化
第一代是_________计算机时代,主要用于军事和科研部门的科学计算。
第二代是_________计算机时代,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运而生。
例如:FORTRAN、ALGOL 语言等。
第三代计算机是_________计算机时代,它是以集成电路作为基础元件,有了操作系统。
所以,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第四代计算机是_________时代,软件方面发展了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网络软件等。
从而使计算机的应用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去。
(二)计算机的应用
数值计算、自动控制、辅助设计、办公自动化、辅助教学、远程教育等。
(三)计算机的特点
1、速度快、精度高
2、具有存储和记忆能力
3、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4、自动化程度高
(四)病毒防护
1、概念:计算机病毒是一种_________集合,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给计算机带来故障和破坏。
2、特点: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可激发性、破坏性
3、传播途径:外来盘片、网络
4、防范:杀毒软件定期查杀已知病毒、安装防火墙、不用外来盘片等。
三、计算机的组成
(一)组成: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1、硬件:
_________键盘、光笔、鼠标器、扫描仪、话筒、手写汉字输入设备、数码照相机等。
_________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绘图仪等。
_________:内存储器:_________: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
当计算机断电后,
ROM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______:可读、可写、可修改,但断电后RAM中的信息将消失外存储器:磁盘:软磁盘:3.5英寸 1.44M
硬磁盘:80GB、120GB……
光盘:只读型光盘:CD-ROM 约700MB
一写多读型光盘
可擦型光盘
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简称为B),一个8位的
二进制数称为一个字节。
表示存储容量的单位还有千字节(KB)、
兆字节(MB)、吉字节(GB)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实施算术运算和逻辑判断
_________控制计算机运行的中心
习惯上用CPU主频来表示计算机的档次,如PentiumⅡ、Pentium22Ⅲ、PentiumⅣ等。
主频:在1秒中内运算次数,PentiumⅣ 2.0G表示每秒运算2*109。
2、软件:计算机系统中程序、数据及其有关的文档资料。
系统软件:
(1)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管理计算机资源,让我们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常用的有DOS、XENIX、UNIX、Linux、Windows等。
(2) 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广泛的数据库系统有Foxbase、FoxPro、Visual FoxPro、Access等。
(3) 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程序
应用软件:(1)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2).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3) 文字处理:常用的有WPS、Word等
(4) 信息管理:工资管理软件、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学校管理软件、计划管理软件等。
(5) 自动化控制
(二)基本工作原理:存储程序(由_________提出)。
表示数据信息流向表示控制信息流向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_________:输入信息存储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输出信息
四、信息安全
1、增强保护知识产权意识:《软件保护条例》《著作权法》
2、自觉遵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
人们在使用计算机软件或数据时,应遵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尊重其作品的版权,这是使用计算机的基本道德规范。
建议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具体是:
● 应该使用正版软件,坚决抵制盗版,尊重软件作者的知识产权;
● 不对软件进行非法复制;
● 不要为了保护自己的软件资源而制造病毒保护程序;
● 不要擅自纂改他人计算机内的系统信息资源;
一、判断题
1、二进制中只使用“0”和“1”两个数字。
()A正确B 错误
2、在WORD 中,五号字要比四号字大。
()A正确B 错误
3、在信息存储单位表示中,16Bit 等于1Byte。
()A正确B 错误
4、小张同学的以下行为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是( ) A 正确B 错误
5、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机系统软件。
()A正确B 错误
6、只要计算机多设置几重密码,计算机就不会感染病毒。
()A正确B 错误
7、安装和运行应用软件时,只需考虑软件环境,不必考虑硬件环境。
8、在网络中只要可以下载的软件都是正版软件 A 正确B错误
9、长期沉迷于网络很可能患上“网络成瘾症”A正确B错误
10、在网络上发布和传播病毒只受道义上的约制。
A正确B错误
11、因特网是近代文明的社会高科技的产物,所以因特网上的一切都是高度文明和真实的A正确B错误
12、计算机安装了杀毒软件就可以确保计算机不被任何病毒攻击。
A正确B错误
二、选择题
1、二进制运算规则为:1+1=10,1*1=1,那么二进制算式11*11 等于( )。
A 121
B 1011
C 1001
D 1111
2、KB 是表示存储容量的单位,1KB 是( )个字节。
A 2 B 1000 C 512 D 1024
3、学校举办班级网页评比,同学们的作品不适合存放在( )中上交。
A 移动硬盘
B 内存
C 光盘
D MP4
4、在计算机内部,信息的存储和处理采用( )A二进制B 十进制C 八进制D 十六进制
5、小张同学的以下行为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是( )
A 把自己从音像店购买原周杰伦《千里之外》原版CD 唱片借给同学听了一天
B 将《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篇文章稍作修改后向另外一家报社投稿
C 从网络上下载了一个具有试用期限的软件,并进行试用
D 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了他人的作品,并注明了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
6、刘丹去数码广场买计算机,看到一款计算机标识的配置为:Intel Core2DuoCPUT5750
2.00GHz/2G/250G/DVD,其中“250G”表示()。
A 内存容量大小
B 硬盘容量大小
C CPU 的主频DCPU 的型号
7、从信息安全角度看,以下选项中比较适合作为密码的是( )。
A 12345678
B 666666
C tongguo_125@sina.
D abcedf
8、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一定不能清除病毒的措施是( ).
A.更新杀毒软件病毒库,并运行杀毒软件
B.关闭计算机
C.找出病毒文件并删除
D.格式化病毒所在硬盘
9、下列操作中有利于预防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是()。
①对下载的文件继续杀毒②及时安装操作系统补丁
③及时升级杀毒软件和病毒防火墙④打开QQ上陌生人信息上的链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 ②③④
10、计算机键盘上没有汉语拼音“ü”,在智能ABC输入法下,我们输入汉字“绿”时,应该输入()。
A.l u B.l y C.l v D.l s
11、下列选项中可能传播计算机病毒的载体是()。
A.U盘 B.键盘 C.鼠标 D. 显示器
12、英文“password”的中文含义是()A.桌面B.用户名C.口令D.登陆
13、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这4个阶段是()
A.电子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
B.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C.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微型芯片
D.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14、在GB2312字符集中,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的编码那么一个汉字所占用的二进制位数为()A.2位B。
4位 C 8位 D.16位
15、下列奖项中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做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设立的()
A. 诺贝尔奖
B. 南丁格尔奖
C. 奥斯卡奖
D. 图灵奖
16、以下显示器分辨率最高的是()
A. 800*600
B. 1024*765
C. 1280*1024
D. 640*648
17、.和十进制数10相等的二进制数()A 1010 B 1001 C 1100 D 1011
18、二进制的运算法则:0+0=0;0+1=1;1+0=1;1+1=10,那么10+11=()
A.21 B.101 C.1011 D.其他三项均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