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

第Ⅰ卷(客观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的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省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启用。

该望远镜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

读图回答下题。

1.河外星系属于A、总星系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2.地外文明必须拥有类似地球上存在的生命的条件,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有适宜的温度B、有适合呼吸的大气C、有液态水D、有太阳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答案】1、A2、D【解析】试题分析:1、人类目前能观测到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总星系包含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太阳系包含地月系。

选A正确。

2、地球上存在的生命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合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太阳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是地球生命的能量源泉,但不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选D正确。

考点: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3.图右侧是左侧小圈内天体排序的放大。

如图在质量、体积等物理特征上,与地球较相似的天体是A.①②B. ③④C. ⑤⑥D. ⑦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类地行星有着与地球类似的质量、体积等物理特征的相似性;类地行星有水星⑦、金星⑧、地球、火星⑥。

选D正确。

考点: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22时4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我国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取得圆满成功。

据此回答下题。

4.火箭升空的时刻,远在美国的旧金山(西八区)的区时为A. 15日22时4分B. 15日6时4分C.16日14时4分D.14日6时4分5.火箭升空的这一天正值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的方向是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答案】4、B5、C考点:考查地球运动知识。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3分)B(A项“獗”应为“厥”;“C项“趿.(tī)”应为“趿.(tā)”, “量(liànɡ )”应读“liánɡ”;D项“上”应为“尚”,“掎(jī)”应为“jǐ”。

2.(3分)A(①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

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无动于衷: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②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己:自己。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独树一帜,谓树立旗帜。

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③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看到感觉好像真的一样)3.(3分)C(A项关联词语不搭配,应把“即使”改为“无论”; B项“愈加”与“更加”重复;D项缺少成分,应为“写下的”)4.(3分)B(B项是拟人,其余是借代)5.(3分)D(赵云先投奔的是公孙瓒)6.(3分)C (注意语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文言文阅读(33分)7.(3分)A(过:责备,作动词)8.(3分)C(A.以:因为;B.而:并且;D.故:因此)9.(3分)C(A、B、D均为使动用法)10.(3分)C(“已”同“矣”)11.(3分)B(一个人只要担当相应职位,就要履行相应职责)12.(3分)D(严:尊敬,义同“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中的“严”)13.(3分)B(B项正在;A项①代词,他,②还是,表商量语气;C项①的,②代词,这样;D.①有时候;②有的人)14.(3分)①恭谨侍奉父亲;②闻变北望号痛;③在家奉养母亲;④遇事听命母亲;⑤远赴山东寻父。

评分建议:3分,1点1分,答出3点即为满分。

表现对父亲或母亲的态度或行为,意思对即可。

特别注意:照抄原文未加以概括,该点不得分;概括语言冗长不简洁,适当扣分;答对兄长的态度行为该点不得分。

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友情提醒: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10分)⑴▲,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⑵▲,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⑶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⑷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⑸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现在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⑹《与朱元思书》中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的句子是▲,▲;▲,▲。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绯.红(fēi) 诘.责(jí) 犀.利(xī ) 广袤.无垠(mào)B.哂.笑(xī) 黝.黑(yǒu) 挑衅.(xìn) 深恶.痛绝(wù)C.溺.爱(nì) 咫.尺(zhǐ) 吞噬.(shì) 颔.首(hàn)低眉D.滞.留(zhì) 琐.事(suǒ) 干涸.(gù) 肃.然起敬(sù)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翻来复去藏污纳诟鹤立鸡群相形见绌B.抑扬顿措孤苦伶仃沧海桑田美味佳肴C.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粗制烂造莫衷一事D.黯然失色油光可鉴无可置疑一视同仁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6分)二十四节气令我们 A 和叫绝的,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它们体现了汉语的 B 性和表意美。

这真让我们这些后世的汉语使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惭愧。

“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

你可以遐想:在远方那一声初始的雷鸣中,▲▲▲。

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天,豁然晴朗了。

江苏省盐城东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

江苏省盐城东台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

(卷面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熨贴挥斥方遒遣绻.(quǎn)不屈不挠.(nǎo)B.槎桠振耳欲聋彳亍.(chù)按捺.不住(mà)C.苍幽不容置疑游弋.(yè)曝.背谈天(pǜ)D.斑斓毛骨悚然玉墀.(chí)不可估量.(liáng)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跫音:脚踏地的声音。

匀调:匀称、协调。

B.弥望:远远地望。

袅娜:柔美的样子。

C.寒暄:问寒问暖。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D.饿殍:饿死的人。

鳏夫:无妻或丧妻的男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类的许多文化情结都与之密切相关,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B.郁达夫用清新舒缓的语言描绘了江南冬天的美景,给读者设身处地....的感受。

C.2016年东台西溪景区“缤纷圣诞”晚会现场,气氛爆棚,观众掌声不绝如缕....。

D.对于今年将诺贝尔文学将颁给美国民谣,摇滚歌手鲍勃·迪伦一事,文化界观点不一,有的人表示认可,有的人却不以为意....。

4.下列各项中对有关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劝学》选自于《荀子》。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弟子韩非子和李斯却是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一生主张收复中原,但壮志未酬,一腔忠烈之气化作慷慨豪放的诗词,有作品集《稼轩长短句》。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国世同堂》《茶馆》,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月牙》等。

D.《祝福》中,鲁四老爷的书房案头上有一部《四书衬》,这是一部解释“四书”的书,此处的“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典籍。

5.下列各项中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劝学》)B.意有所及,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始得西山宴游记》)C.戍卒叫,函谷举.(举:拔,攻占)(《阿房宫赋》)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理:道理)(《六国论》)6.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B.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始得西山宴游记》)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D.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7.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③蚓无爪牙之利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⑤而今安在哉⑥月出于东山之上⑦客有吹洞箫者⑧句读之不知A.①⑥/②④⑧/③⑤/⑦B.①⑥/②④⑤/③⑦/⑧C.①⑥/②④⑦/③/⑤⑧D.①⑥/②④/③⑦/⑤⑧8.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的一项是(3分)A.(《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并非单纯的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在与鲨鱼争夺马林鱼的搏斗中圣地亚哥对马林鱼的赞叹便是明证。

江苏省徐州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江苏省徐州市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B[A.隽.永(juàn),异曲同工.;C.细胞膜.(mó),云销.雨霁;D.茕.茕孓立(qióng)]2.(3分)A[鉴于:关于,考虑到,察觉到,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作为经验教训的事;基于:由于,根据。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强调有意为之);骇人听闻:使听的人十分吃惊害怕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奥秘:深奥莫测的秘密,隐秘;奥妙:(道理、内容)深奥微妙,也指隐藏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3.(3分)D(A项成分赘余,去掉“约”。

B项缺少主语,去掉“使”。

C项动宾搭配不当,“端正”与“健康人格”不搭配,改“端正”为“拥有”)4.(3分)C(C项,拟人,其它三项均为比喻)5.(1)(3分)B(紧扣“大型肉食动物”与“弱小的食草动物”的生理及生存特征,抓住二者的对应词句及其相关的标志词诸如“素食者”“而肉食者”“肉食者与素食者之间”“其实”“后者”等等,则可判定答案为B)(2)(3分)B(B中“迎春”应该为“探春”)二、文言文阅读(19分)6.(3分)上每宴见诸学士/时时问公少间否/赐以新橙/劳其良苦。

7.(3分)C(A.总共,后句出自《项脊轩志》;B.熟悉,后句出自《越州赵公救灾记》;C.揭发/出现、发出,后句出自《报任安书》;D.病,后句出自《陈情表》)8.(3分)C(C项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A项,疑问副词,为什么;疑问副词,怎么。

B项,副词,才;副词,于是,就。

D.介词,因为;介词,用)9.(3分)B (对石全彬新的任命最终废止)10(7分)(1)(4分)原来契丹人常常故意迂回绕路,想用他们国家(貌似)地域险要辽远向使者夸耀。

(“故”“迂”“夸”各1分)(2)(4分)嫉妒(刘敞)的人很多并且攻击他很急迫,他虽然处势危险却没有受到伤害,是因为仁宗深深体察他的忠诚。

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

江苏省徐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Word版含答案 (1)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必修)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部分(第1题-第30题为单项选择题,共30题60分;第31题-第 35题为判断题,共5题10分);非选择题部分(第36题-第38题,共3题30分)共两部分。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答选择题、判断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综合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这说明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2.《通志》载:“汉郡国每岁贡士,皆拜为郎。

分居三署,储才待诏,无有常职。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世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3.《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之五花判事。

”这一做法旨在A.削弱门下省审议权B.减少决策失误C.完善中央监察制度D.集权于中书省4.《经世大典序录》载:“中统、至元间,皆以贫官出领其事……其官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

”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5.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此诗阐释的观点应属于A.朱熹B.陆九渊C.王阳明D.李贽6.右图为苏轼《治平帖》局部,对该作品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笔画圆匀,富图案美B.字体方正,规范标准C.任情纵性,美感极佳D.行云流水,清晰活泼7.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占领南京后,太平军应一鼓作气攻下北京,这样就有可能推翻清朝。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试卷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伫(zhù)立酝酿(rǎng) 枯涸(hé) 骇(hài)人听闻B.附和(hè) 落难(nàn) 看(kān)护忍俊不禁(jìn)C.诱(yòu)惑雏(chú)形收敛(liǎn) 猝(zhú)然长逝D.玷(diàn)污泯(mǐn)灭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诀别头晕目眩憔悴可望而不可及 B.倔强班门弄斧磅薄一年之际在于春C.闲适心旷神贻慷慨玲珑剔透 D.行乞走投无路迷漫多姿多采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C、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D、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来到思源广场。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非常雪白的墙壁,晃得人的眼睛都睁不开。

C.刘老师虽然年过六十,而且身体很健康。

D.经历了千山万水,他千里迢迢地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了青神。

5、下面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项是()A、因为看了《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

B、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C、又有人附和:“收下吧,老来也有个靠。

”D、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一看就知道是个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的人。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

《优化方案》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习题第2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Word版含答案

《优化方案》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习题第2单元-4烛之武退秦师Word版含答案

(时间:45分钟 分值:45分)一、基础巩固(16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假如 B .是寡人之过.也 过:过错 C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犹:好像 D .晋军.函陵 军:驻军 解析:选C 。

C 项,犹:尚且。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 .以其无礼..于晋 D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解析:选C 。

A 项,古义:那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B 项,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D 项,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解析:选A 。

A.辞:推辞。

B.若:如果,假如;及,比得上。

C.微: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隐约。

D.敝:损害;疲劳,困乏。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敢以.烦执事 C.⎩⎪⎨⎪⎧ 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 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解析:选D 。

D.焉:句末语气词。

A.之: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以:连词,因为;介词,拿。

C.其:代词,代指郑国;表示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夫晋,何厌之有B .以其无礼于晋C .佚之狐言于郑伯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解析:选A 。

A 项为宾语前置句,B 、C 、D 三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3分)C(【A项“隽永(jùn)”应为“隽永(juàn)”;“孱孱”应为“潺潺”。

B项“慰籍”应为“慰藉”;“宫绦(tiáo)”“宫绦(tāo)”。

D项“寒喧”应为“寒暄”;“湔.雪(qián)”应为“湔雪
(jiān)”】
2.(3分)C(①望洋兴叹: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②无动于衷: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也说不露声色。

③熨帖:指舒服、舒适。

贴心:指最亲近、最知己)
3.C(A项搭配不当;“并非是”和“而且是”不搭配,应把“而且是”改为“而是”。

B 项成分残缺,第二个句子缺主语,可在“坐在这辆车里”后面添加主语“的人们”。

D项不合逻辑,句中两个“发现、感悟”均需调换为“感悟、发现”)
4.(3分)C(C项是借代,其余是比喻)
5.(3分)C(祥林嫂是《彷徨·祝福》中的人物)
二、文言文阅读(33分)
7.( 3分 )A(受:同“授”,传授)
8.(3分)D(A项“无”:不论;B项“之”:主谓之间去独的助词;C项“所以”:……的原因)
9.(3分)B(A项“ ”同“煣”;C项“趣”同“趋”;D项“厌”同“餍”)
10.(3分)C(C为使动用法,其余皆是意动用法)
11.(3分)C(批评士大夫互不相师,不能效仿“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12.(3分) A(A项“去”:距离)
13.(3分)B(B.被。

A.①却;②从而,来。

C.①因为;②来。

D.①的;②代词,它)
14.(1)我是学习道理的,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师道”“庸”“于”各1分)
(2)(只要)有人邀请(他)就欣然前往,到了一定尽兴而醉,并且众人对先生容易相处感到很高兴。

(“辄”“乐”“与”各1分)
(3)祭奠我时多多备酒,亲属中有人思念我,就用一杯酒来祭奠我就足够了。

(“或”“以”“酹”各1分)
15.①才德出众,受人敬仰;(1分)②平易近人,易于相处;(1分)③纵情于酒,随心随性。

(1分)(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
16.(8分)
(1)金石可镂(2)余嘉其能行古道(3)泣孤舟之嫠妇(4)鼎铛玉石弃掷逦迤(5)一尊还酹江月(6)舞榭歌台(7)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每句1分,错一个字则该句不得分)
四、现代文阅读(31分)
(一)(11分)
17.(3分)比拟的手法,赋予杨柳以人物的情感,(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柳在灯光的映衬下朦胧温馨的特点;(1分)烘托出作者淡淡的哀愁(1分)。

18.(4分)①对过去美好自由生活的怀恋(追求、憧憬);②反衬自己面对现实生活的苦闷之情。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4分)(1)表明作者现在又回到了现实;(2)无法摆脱现实的苦闷(3)表现了自己当时孤寂的心情。

①以外部的毫无声息,反衬出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②以“妻已睡熟好久”来表现出作者的寂寥苦闷。

(二)(20分)
20.(6分)①从小受父亲影响,羡慕车把式扬鞭催马的神态;②驾着装满农家肥的马车成功越过冰河,爬上对岸;③帮助集体买到满意的骡马。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4分)①在内容上写出了春天农耕时壮丽的景色,凸显出机器时代耕地的气象和效率;②在结构上引出下文对胖舅在农耕时代的不凡事迹的叙述。

(每点2分)
22.(4分)①通过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胖舅驾驶马车越过冰河爬过拐弯段,最后爬上对岸的情景;②间接描写和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对岸人们的反应,凸显胖舅驾驶马车技术的高超。

(每点2分)
23.(6分)①对于机器时代的羡慕和嫉恨;②对自己驾车技术的自豪和满足;③对过去农耕时代的怀念;④对骡马和犁杖的珍藏与欣赏。

(每点2分,答出其中的3条即可)
五、作文(70分)
24.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