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战士说课稿

合集下载

4-《永远的白衣战士》公开课教案

4-《永远的白衣战士》公开课教案

4-《永远的白衣战士》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衣战士的定义及其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白衣战士的敬佩之情,培养学生的医学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白衣战士的定义及职责。

分析白衣战士在医学领域的作用和贡献。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白衣战士的定义及职责。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白衣战士在医学领域的具体贡献。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白衣战士的起源与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衣战士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分析白衣战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贡献和挑战。

2.2 教学内容介绍白衣战士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分析白衣战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贡献和挑战。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白衣战士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采用比较法,分析白衣战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贡献和挑战。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三章:白衣战士的职业素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衣战士所需的职业素养。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3.2 教学内容介绍白衣战士所需的职业素养,如专业知识、沟通能力、责任心等。

分析白衣战士如何培养和提升这些职业素养。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白衣战士所需的职业素养。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如何培养和提升这些职业素养。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四章:白衣战士的挑战与应对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衣战士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挑战。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的应对策略和心理素质。

4.2 教学内容介绍白衣战士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挑战,如工作压力、医患关系等。

分析白衣战士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白衣战士面临的挑战。

采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白衣战士应对挑战的情境。

4.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材料教案

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材料教案

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材料教案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材料教案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材料_课堂实录_教案_教学反思_案例_课文_,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永远的白衣战士》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记叙了护士长叶欣面对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从死神手里把患者一个一个地夺回来,自己却染上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牺牲的动人事迹。

本文教学重点是抓住语和关键句子,感受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一是学生尽管经历过非典时期,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对非典的危险性感受不深;二是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平凡人的事迹,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来体会人物不平凡的精神,并为这种精神所感动,从而真正落实本课的情感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

”而经验是体验的基础。

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

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创设情景,抓住课文的句,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锻炼其敏锐的语感。

一句话:以情击情,激活经验,以读求悟,读中见悟,品读悟情。

这一笔带过,这样很好地把握住教学的重点。

而这三处的教学,我除了通过三个富有启发性问题引导理解,同时,及时大量的信息补充也为学生的学习、品悟提供了帮助。

3、反复朗读是深化学生感悟课文的有效策略之三注重语言的深化和外化,突现语文教学的鲜明特点。

阅读是一种生活的还原。

学生的阅读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和自主探究的共同努力下,把语言文字活化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把死的文字,变成活的生活,活的感受。

有着生活经验参与的阅读,能够看到画面,听到声音,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那三句话的教学,多处出现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想象和主动体验,深化了语言,即所谓的读进去!我的教学落脚点始终是读,把自己感受到的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我认为,这样能比较好地突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

《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案范文

《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案范文

《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白衣战士的含义,认识到他们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敬畏生命的情怀。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白衣战士在疫情防控中的无私奉献精神。

2. 学生对白衣战士的敬仰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白衣战士的付出与牺牲。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与白衣战士相关的故事素材。

2. 准备投影仪、PPT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白衣战士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白衣战士有什么了解?为什么他们被称为白衣战士?2. 讲授新课讲述白衣战士在疫情防控中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案例一:讲述一位白衣战士在疫情爆发初期,主动请缨赴一线的故事。

案例二:讲述一位白衣战士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不幸感染病毒,英勇牺牲的故事。

3. 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白衣战士的敬佩之情,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践行敬畏生命、感恩他人的价值观。

4. 讨论拓展讨论:如何向白衣战士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5. 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白衣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学生应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后作业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白衣战士的认知程度,能否理解他们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对白衣战士的敬仰之情,能否体现出热爱祖国、敬畏生命的情怀。

3. 学生是否能够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简化教学内容,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认同。

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加深教学内容,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医院,了解白衣战士的工作环境,感受他们的辛勤付出。

2. 开展白衣战士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表达对白衣战士的敬意。

《白衣天使》教案(通用7篇)

《白衣天使》教案(通用7篇)

《白衣天使》教案《白衣天使》教案(通用7篇)《白衣天使》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优裕、跻身、溘然长逝、先驱、缅怀”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南丁格尔从事护理事业原因和护理事业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体会南丁格尔执着坚毅、勇敢坚强、无私无畏、用爱心和恒心为伤者带去福音的白衣天使的伟大精神。

3、引导学生抓住句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理解南丁格尔在护理事业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2、体会南丁格尔执着坚毅、勇敢坚强、无私无畏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读通课文,学会生字新词2、初步了解南丁格尔这个人物。

(结合课外资料。

)二、合作交流:检查新词。

1、(出示词语:优裕、跻身、、毅然、传奇、先驱、溘然长逝、缅怀)指名读词。

2、理解“缅怀”的意思。

3、概述传奇人物。

A、你们还记得这些数字吗?让我们随着这些表示年份的数字再次走近南丁格尔吧!(出示:1820年,;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爆发后,1857年以后,1860年,1901年,1910年,B、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试着用书上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南丁格尔的一生。

C、学生自由发言。

D、师过渡:刚才同学们用简洁的话语概括了她那传奇的一生。

现在你们细读课文,同学们可以读一读,划一划,看看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她的传奇。

选择你自己的读书方法来读,大声读也可以,默读也可以。

三、品读体验:1、学生自由通读课文,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2、全班交流,随机让学生说说感受。

3.在同学们谈感受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对她的一生都有着很深的感触。

现在让我们从她最初的选择开始吧!1)传奇选择家境优裕,受过高等教育,却选择当时地位低下的护理职业。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教师适时补充:她博览文学名著,通晓历史、哲学、数学,精通英、法、德、意四国语言,擅长绘画与音乐。

她的家庭背景、个人才能可以让她很轻易就会跻身上流社会,这也是她父母的期望。

《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稿

《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稿

以点带面平凡中见伟大——《永远的白衣战士》第二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永远的白衣战士》。

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讲述了平凡人身上体现的伟大精神品质,文章朴实生动,感情真挚。

本篇课文感人至深,记叙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从死神手里把患者一个一个地夺回来,自己却染上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牺牲的动人事迹。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

3.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感悟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地抢救工作的。

【教学难点】在朗读理解中,感受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从平凡人的事迹中读出人格精神的伟大,并为这种精神所感动,从而落实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尽管经历过非典时期,但始终是陌生的,对于医护人员抢救病人的场景更是缺少体验,对非典的危险性感受不深,因此对文本的解读和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感悟有一定的难度。

二、说教法学法课文篇幅比较长,因此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教学中采取“一个中心,三个典型”对教材进行取舍,抓住文中的中心句,以点带面,利用创设情境,紧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深化,以情激情,以情动情,以情悟情,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进一步品味叶欣这一平凡普通的人物身上所表现的伟大精神。

三、说教学环节这一课时,主要通过“情境渲染,唤真情;紧扣词句,读中悟;联系生活,悟中品;拓展延伸,求深化”四个环节进行教学,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稿«永远的白衣战士»是一篇十分感人的文章,记叙了护士长叶欣面对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顾团体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从死神手里把患者一个一个地夺回来,自己却染上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牺牲的动人事迹。

教学难点一是先生虽然阅历过非典时期,但是由于年龄的缘由,对非典的风险性感受不深;二是课文讲述的是一个伟大人的事迹,如何让先生经过阅读来体会人物不伟大的肉体,并为这种肉体所感动,从而真正落实本课的情感目的。

1、情境教学法是引导先生感悟课文的有效战略之一非典型肺炎教员们都不会遗忘,四年级的孩子应该说也不会遗忘,但是白衣战士叶欣的事,关于先生来说,能够早曾经遗忘,甚至是不知道。

非典宣布完毕后,在国度的惩处会上,中央电视台现场转播了她的动人事迹,……所以,这一课的教学,我首先播放了一个有关2021年非典的短片,并配以深情地朗诵,这样一下子把人们对叶欣的思念、敬爱、敬重之情展如今了先生面前,营建了〝未成曲调先无情〞的诗普通的情感气氛和基调。

有了这样的阅读话题,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孩子们就能空虚地,自主地,伸展地与文本对话,进而阅历暖和而悲喜交集的心灵游览,享用学习的美丽与精彩。

2、抓住重点语句是协助先生感悟课文的有效战略之二在教学的进程中,我经过师生的对等对话交流,让先生自己发现受感动的中央,然后依据自己生活中的已有阅历仔细读读,细细品味。

这样,不只能体会人物笼统,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加深了对〝白衣战士〞的了解,激活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课文2~7小节中,可以令读者感动的句子很多,而最可以表达叶欣治病救人、身先士卒、损人利己的中央只要三处。

因此,我将全文的教学,稀释成三句话的教学,其他的中央一笔带过,这样很好地掌握住教学的重点。

而这三处的教学,我除了经过三个富有启示性效果引导了解,同时,及时少量的信息补充也为先生的学习、品悟提供了协助。

3、重复朗诵是深化先生感悟课文的有效战略之三注重言语的深化和外化,突现语文教学的鲜明特点。

永远的白衣战士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永远的白衣战士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永远的白衣战士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设计:永远的白衣战士
学科:语文
年级:六年级
教学目标:
1.了解并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医疗工作者是一名白衣战士,理解他们为了人类的健康而奉献的伟大精神。

3.提高学生的分析、阅读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1.课本《语文六年级上册》
2.教学多媒体设备
3.白衣战士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通过展示一张白衣战士的图片,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认识这位白衣战士吗?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2.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学习 part 1:阅读故事(15分钟)
1.让学生阅读课本所提供的《永远的白衣战士》故事。

2.导读问题:请按照时间顺序概括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教师解答问题,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旨。

三、学习 Part 2:了解白衣战士(20分钟)
1.通过展示一段视频,让学生观看医疗工作者的奋斗和贡献。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点,并回答问题。

四、拓展学习:阅读、写作和表达(30分钟)。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案【优秀10篇】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案【优秀10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永远的白衣战士》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永远的白衣战士1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是一篇歌颂在非典期间,坚守在救护战线上的护士。

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发生的时间的事件有一些了解,便于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叶欣的高尚品质。

在教学中多以细读课文,来感悟人物特点。

教材分析:《永远的白衣战士》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记叙了广东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冒着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地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来,自己却被感染上非典型肺炎,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歌颂了她忠于职守、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塑造了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3、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2003年春季,我们都曾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

大家说说在那场战斗中,什么人作出的贡献最大?一些医务工作者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2、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3、围绕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二、自学课文1、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3、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考课文写的什么事?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远的白衣战士》说课稿
《永远的白衣战士》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记叙了护士长叶欣面对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从死神手里把患者一个一个地夺回来,自己却染上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牺牲的动人事迹。

本文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感受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难点:
一是学生尽管经历过非典时期,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对非典的危险性感受不深;
二是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平凡人的事迹,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来体会人物不平凡的精神,并为这种精神所感动,从而真正落实本课的情感目标。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

而经验是体验的基础。

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

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创设情景,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锻炼其敏锐的语感。

一句话:以情激情,激活经验,以读求悟,读中见悟,品读悟情。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我抓住了以下几点来实现教学目标的:
1、情境教学法是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有效策略之一
非典型肺炎老师们都不会忘记,四年级的孩子应该说也不会忘记,但是白衣战士叶欣的事,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早已经忘记,甚至是不知道。

所以,在第一课的教学,我首先播放了一个有关2003年非典中人们与叶欣告别时“花圈如海,泪水如雨”的场面的短片,这样一下子把人们对叶欣的怀念、爱戴、崇敬之情展示在了学生面前,有了这样的情感基调,本节课导入时,通过三次读题,不同的读法读出不同的感受,把学生带入氛围。

2、抓住重点语句是帮助学生感悟课文的有效策略之二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受感动的
地方,然后根据自己生活中的已有经验认真读读,细细品味。

这样,不仅能体会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加深了对“白衣战士”的理解,激活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课文4~7小节中,能够令读者感动的句子很多,而最能体现叶欣救死扶伤、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地方只有第五、第六、第七自然段。

因此,我将全文的教学,浓缩在这三自然段中进行教学,其余的地方一笔带过,如第二和第三自然段以读带过,首尾两个自然段则在最后整体回归课文时进行对比,知道是首尾呼应,这样很好地把握住教学的重点。

而这三处的教学,我除了通过富有启发性问题引导理解,同时,同时抓住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段,在反复朗读中深入体会叶欣“把生的希望留给同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及时大量的信息补充也为学生的学习、品悟提供了帮助。

3、反复朗读是深化学生感悟课文的有效策略之三
注重语言的深化和外化,突现语文教学的鲜明特点。

阅读是一种生活的还原。

学生的阅读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和自主探究的共同努力下,把语言文字活化的过程,即通过阅读,把死的文字,变成活的生活,活的感受。

有着生活经验参与的阅读,能够看到画面,听到声音,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那三个自然段的教学,有在教师示范下的学生主动想象和主动体验,也有通过录音来深化语言,让学生能读进去!我的教学落脚点始终是读,把自己感受到的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我认为,这样能比较好地突现了语文教学的特点。

4、实践练习是拓宽学生思维的有效策略之四
到了课堂的最后,我充分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语言的引导,深情的音乐把学生的情绪推到了高潮。

学到这一步,应该说学生得到了许多,我觉得这正是水到渠成之时,应该让学生拿起笔来写,表达自己的情感,升华自己的情感体验。

总之,有了上面的几点做法,学这篇纪实文学就简单了,就更有情了,学生就能解决本文的重难点、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