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络课形考任务话题讨论答案第一套参考

合集下载

2023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2023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普莱尔 D.华生 答案:普莱尔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用学习理论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实验, 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及早期经验重要性的假设,在瑞士开始了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这三个理论最后成为 现代儿童心理学的支柱。 A.皮亚杰、埃里克森、华生 B.弗洛伊德、皮亚杰、埃里克森 C.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 D.埃里克森、弗洛伊德、皮亚杰 答案:华生、弗洛伊德、皮亚杰 .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观察、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婴儿传记的形式出版,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婴儿传记作者
(6)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智力是可以协助个体适应其环境的基本生活过程。认知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期(0-2岁)、前运算期(2-7)、具体运算期(7-11)、形式运算期(11、12岁以后),这些阶段的次序是固定不变 的,所有儿童都以相同的次序经历这些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以上一个阶段的发展为基础,并为下一个阶段的 发展莫定基础。
立积极的关系。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相应的强化。当儿童看到 他的姐姐爱护小动物,并获得了夸奖,那么他以后也会尝试使用这一方法。
2023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形 考任务1参考答案
2023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一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4分,共20分)
.观察学习
答案: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认知结构或图式
答案:认知结构或图式: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一一力比多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即“性感带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口腔、肛门、生殖器相继成为快乐与兴奋的中心。早期力比多的发展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否 。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口腔期、肛门期、性感期、潜伏期、两性期。

国开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一次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第一次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②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学生在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学的要求也就不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可以弥补学生因缺乏预备性知识给学习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
③认知风格差异。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认知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特点要求不同的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比如,教师有必要在帮助冲动型学生在发挥优势的同时,提高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精确性。
社会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
操作性条件反射
·题目、
下列选项中,强调内部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在学习中重要作用的观点有()。
·选项、
发现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试误说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答案】
发现学习理论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题目、
儿童在知道了“金属”的基本性质后,再学习“铁”、“铝”等,这时的同化学习属于()。
·题目、
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哪些?
【答案】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小学生学习的类型有:(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题目、
简述促进知识迁移和应用的教学原则。
【答案】
为了将“为迁移而教”的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制定明确、具体、现实的教学目标。
·题目、
迁移
【答案】
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
·题目、
定势
【答案】
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题目、
功能固着
【答案】
是指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它功能的心理特点。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功能。

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第一篇:《电大《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一.选择题1.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B.生后2个月C.生后3个月D.生后4个月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A.吉布森和福克B.皮亚杰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B.无意识记忆C.再认记忆D.重复记忆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具体思维阶段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A.皮亚杰B.吉布森和福克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13.婴儿的行为与效果之间还没有分化,行动还没有目的,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B)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感知行动时期1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D)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网络课形考网考作业(合集)答案《儿童心理学》网络课答案形考任务(60分)阶段测验一题目1 概念题01. 学前儿童心理学答: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题目2 概念题02. 发展答:发展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历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题目3 概念题03. 个案研究法答:个案研究要求对某个学前儿童或幼儿园教师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相关材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进而进行准确的问题诊断与有效的干预行动。

题目4 概念题04. 跨文化研究法答:跨文化研究法是在一项研究中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进行研究,从而了解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在研究时通常选取文化差异较大的被试进行比较。

题目5 概念题05. 纵向研究答: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指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群被试进行重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题目6 概念题06. 横向研究答: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题目7 概念题07. 观察学习答: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

题目8 概念题08. 替代强化答:替代强化是指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题目9 概念题09. 认知结构或图式答: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题目10 概念题10. 同化与顺应答:同化是指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上形考(阶段测验一至五)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上形考(阶段测验一至五)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上形考(阶段测验一至五)试题及答案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儿童心理学》网上形考(阶段测验一至五)试题及答案说明:适用专业及层次:学前教育(学前教师教育方向)和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管理方向)本科。

本课程网络形考比例50%,期末纸质考试考试成绩比例50%。

阶段测验一试题及答案一、概念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答: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发展答: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

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有正向的变化,也有负向变化。

3.个案研究法答:是通过各种数据收集的方法(结构性访谈、问卷法、临床诊断法、行为观察法)建立起研究对象的成长档案,以探讨儿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4.跨文化研究法答:跨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探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5.纵向研究答: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6.横向研究答: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7.观察学习答: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8.替代强化答: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9.认知结构或图式答: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10.同化与顺应答:同化是指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

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11.最近发展区答: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电大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

电大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

电大儿童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完整版)范本1电大《儿童心理学》平时作业一及参考答案一、概念题(每题4 分,共40 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以传记的形式出版这些资料。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别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人的认识活动,其中包括我们通常所讲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过程。

8、认知结构图式: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9、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结构的过程(将当前刺激纳入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的过程。

顺应是指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当他发现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新的刺激时,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图式来应对新的刺激,这就是顺应。

10、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提出。

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生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二、简答题(每题6 分,共30 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包括些内容?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生理发展主要包括:各项生理指标的发展变化;各项生理机能的发展变化;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和外貌的发展变化;脑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感知觉器官、动作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变化;影响心理的发育障碍或疾患等;认知发展主要包括: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语言等的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情绪能力的发展,气质、自我的发展,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及性别角色的获得等。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解析

解析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一概念题01.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评论评语:题目2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2. 发展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心理和行为反应不断变化、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变化过程。

这个变化过程是有一定顺序的、不可逆的、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学前儿童的发展,通常是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具组织性、更高效、更复杂的行为。

评论评语:题目3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3. 个案研究法通过各种数据收集的方法(结构性访谈、问卷法、临床诊断法、行为观察法)建立起研究对象的成长档案,以探讨儿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评论评语:题目4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4. 跨文化研究法跨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探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评论评语:题目5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5.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统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评论评语:题目6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6. 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评论评语:题目7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7. 观察学习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评论评语:题目8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8. 替代强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解析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解析

解析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一概念题01.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评论评语:题目2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2. 发展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心理和行为反应不断变化、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变化过程。

这个变化过程是有一定顺序的、不可逆的、且能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学前儿童的发展,通常是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具组织性、更高效、更复杂的行为。

评论评语:题目3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3. 个案研究法通过各种数据收集的方法(结构性访谈、问卷法、临床诊断法、行为观察法)建立起研究对象的成长档案,以探讨儿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评论评语:题目4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4. 跨文化研究法跨文化研究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探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评论评语:题目5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5.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统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评论评语:题目6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6. 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评论评语:题目7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7. 观察学习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评论评语:题目8完成获得3.00分中的3.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概念题08. 替代强化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