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
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
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 关于“怎么办”的知识。是以产生式和产 生是系统的形式表征的。
(三)哲学的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
显性知识 也称“明言知识”( articulate
knowledge ),是能用语言文字(包括数 学公式、图表)等诸种符号表达的知识。
4、同化论
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观。它强调 学习者的积极主动精神,即有意义学习
的心向;强调有潜在意义的新观念必须
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 点。
三、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 (一)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知识获得阶段
知识巩固阶段 知识提取阶段
(二)影响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因素
内部因素 先前知识 学习者自身 学习准备
一、促进陈述性知识的一般学习条件
(一) 深度加工材料 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 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 解和记忆的方法。 (二)有效运用记忆术 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 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 策略。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来八、廿三。
机械学习的结果
教育心理学问答题

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精品文档你我共享26、为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角色创新?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归纳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主要是讲牛顿运动定律这部分内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揭示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的情形)2、两个概念:①、力②、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二、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表述)2、公式:F合=ma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要点:①、式中F是物体所受的一切外力的合力。
②、矢量性③、瞬时性④、独立性⑤、相对性三、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1、内容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特点:①等值、反向、共线、异点②瞬时对应③性质相同④各自产生其作用效果3、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点四、力学单位制1、力学基本物理量:长度(l) 质量(m) 时间(t) 力学基本单位:米(m) 千克(kg) 秒(s)2、应用:用单位判断结果表达式,能肯定错误(但不能肯定正确)五、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v0 v t x )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F合或某个分力)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
(3)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初速度的方向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力为正,与正方向相反的力为负。
在Y轴和X轴分别列牛顿第二定律的方程。
(4)解方程时,所有物理量都应统一单位,一般统一为国际单位。
4、分析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1)抓住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联系的桥梁——加速度。
(2)分析流程图六、平衡状态、平衡条件、推论1、处理方法:解三角形法(合成法、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封闭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2、若物体受三力平衡,封闭三角形法最简捷。
若物体受四力或四力以上平衡,用正交分解法七、超重和失重1、超重现象和失重现象2、超重指加速度向上(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超了ma;失重指加速度向下(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失ma。
第四章 知识学习

第四章知识学习1、什么是知识?p82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是如何对知识进行分类的?p83狭义的知识:一般仅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
广义的知识: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知识的类型根据知识的反应水平: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根据知识的抽象水平: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根据知识的来源: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奥苏贝尔按知识的难易程度将知识分为:表征、概念、命题、规则及高级规则五类。
加涅按知识学习的结果将知识分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及态度五类。
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依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程序性知识(技能)又分为: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运用。
2、什么是知识的理解?p84影响知识理解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p84-85知识的理解是指了解传递知识的载体的含义,使语言文字等各种符号在头脑中唤起相应的认知内容,从而对事物获得间接认识的过程。
影响知识理解的客观因素有:①学习材料的内容②学习材料的形式主观因素有:①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影响②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3、什么是知识的巩固?p86-86知识的巩固包括哪几个环节?遗忘有什么规律?保持时会发生什么变化?p86-87知识的巩固指知识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长久记忆。
主要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遗忘的规律:遗忘进程都是先快后慢。
知识在头脑中的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表现在储存知识的量和质方面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量的变化指保持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质的变化指保持的信息的内容会随原有知识经验、加工学习方式及其他线索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4、知识的应用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P47知识的应用主要经历了审题、联想、解析和类化这四个彼此相联又相对独立的基本环节。
5、什么是概念?概念学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概念教学可以用什么方法?如何进行概念教学?p88-89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
第四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技能的学习

第四章知识、技能的学习一.知识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等五个基本环节。
二.促使大学生知识有效感知的条件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织律、对比律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4.指导学生参与活动三.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1.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称为肯定例证,指包括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反例又称为否定例证,指不包括或只包括极少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2.提供丰富的变式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它有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有关特征。
3.科学的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觉概括四.记忆的实质记忆式通过识记、保持和回忆(再认和再现)等方式,在人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过程。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以把记忆分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不同的系统五.知识遗忘的过程、特点与原因对遗忘发展的进程的研究,应该首推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探索和发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为保持曲线。
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可以简述为“先快后慢”。
知识遗忘的原因之一是干扰说。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干扰的缘故。
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
干扰理论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择作用,叫做倒摄抑制。
六.促进大学生知识巩固的有效复习及时复习:时间和次数的适宜;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过度学习:在学习达到刚好完全掌握程度基础上的附加学习。
七.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学习解题的过程包含以下四个环节:审题、题目归类、重现有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八.动作技能的形成与指导1.动作技能形成过程: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2.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利用线索减少,动觉控制的加强。
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2.命题网络 2.命题网络
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的成分, 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的成分,通过这 些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并组 成命题网络。 成命题网络。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这两个命题中有共同成分“北京” 这两个命题中有共同成分“北京”,通过 它就可以把两个命题联系起来, 它就可以把两个命题联系起来,形成一个 最简单的命题网络 :“2008年奥运会在 年奥运会在 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 中国的首都北京举行。”
提出一些挑战学生误解的问题。 提出一些挑战学生误解的问题。
一个物理老师刚刚开始讲惯性。 一个物理老师刚刚开始讲惯性。几个学生断言当把一 个棒球扔到空中以后, 个棒球扔到空中以后,还会有一个力持续作用于它一 直把它往上推,直到这个棒球开始往下掉。老师就问: 直把它往上推,直到这个棒球开始往下掉。老师就问: 当棒球离开掷球者的手以后, “当棒球离开掷球者的手以后,空气中还可能会有什 么力把它往上推呢? 么力把它往上推呢?”
走进课堂走进课堂-帮助概念学习
呈现否定例证—特别是那些“擦边球” 呈现否定例证—特别是那些“擦边球”—以说明 哪些例子不属于这个概念。 哪些例子不属于这个概念。
一个老师在描述什么是哺乳动物的时候, 一个老师在描述什么是哺乳动物的时候,他举了青蛙 和蜥蜴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这些动物不是哺乳动物。 和蜥蜴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这些动物不是哺乳动物。
变式:概念正例的变化 变式 概念正例的变化
变更对象的非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 变更对象的非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变更观察 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属性, 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属性, 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 。
第四章 学习内容分析

第四章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掌握分析学习内容的基本方法比较不同学习内容分析方法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学习类型为特点的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了解教学设计者在教学内容分析中所起到的作用学习内容是指为了实现终点能力,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
分析学习内容的工作以前面的需要为基础,旨在阐明学习者满足学习需要所需的知识、技能、行为经验,规定学习者需要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学习内容分析处于教学设计一般模式图的前端,学习内容分析是整个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
第一节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一、学习内容分析由于学习需要的范围、大小不同,学习内容分析就有了不同的层次。
这里主要介绍学校领域微观层次的教学设计的学习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结构体系,学校领域的教学设计一般可以分为课程、单元和项目等层次。
课程是关于某一知识的完整的独立体系,它有若干单元构成,如《教学设计》这门课程包括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等单元。
一个单元又由若干个项目构成,如学习需要分析由需要、学习需要、学习需要分析等项目构成。
职业技术培训方面一般按工种、任务等对培训内容进行分层。
学习内容分析是有一定的步骤的,按照这些步骤可以保证教学设计者完成具体的学习内容分析,这些步骤如下。
(1)组织和选择单元。
设计一门课程,必须考虑学习者必须学习哪些内容,对这个问题的考虑一般是从单一层次开始的。
单单元是一门课程的划分单位,不同的学科进行不同的单元划分,如语文课程的一个单元是一组题材相同的课文。
通过单元的选择可以确定一门课程的基本框架。
(2)确定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是指通过学习本单元后学生所能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经验的总的要求。
确定了单元目标,课程体系就开始了具体化过程。
(3)确定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学习的具体内容,在确定的单元进行学习任务分析有效的保证了单元目标的完成。
确定了明确的学习任务之后,还要对学习任务进行分类。
如许多教师习惯上把学习内容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教育心理学第四章陈述性知识学习

2.概念的构成 1)概念名称:指用词给概念的命名; 2)概念定义:指用语言描述概念时,明确界定的 这个概念的范畴和特征; 3)概念实例:指概念可知觉的实际例子,包括肯 定例证(正例)和否定例证(反例); 4)概念特征:指某一类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属性, 也称为关键属性。
3.概念的类型 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初 级概念和二级概念(奥苏伯尔);可以分为具 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加涅),具体概念只经 过一次抽象,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是直接从具 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定义性概念要经过二次 抽象。 根据概念定义的严格程度,也可以把概念 分为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另外还有其他的多 种分类,如容易下定义的概念和难以下定义的 概念;准确概念和模糊概念等。
第二,概念同化: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 的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概念 的关键特征,从而获得概念的方式。 (二)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概念一旦获得以后,就可以在知觉水平和 思维水平上运用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掌 握概念,在教学上应注意或采取以下方面:
1.以准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2.突出有关特征,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 3.正确运用正例和反例 4.运用变式和比较,消除“标准图形”的一)命题及命题网络 1.命题:是语词表达意义的最小单位, 命题是由一种关系和一组论题构成的,关系一 般由动词、副词和形容词表达,论题一般是由 名词和代词表达,因此,命题的典型表现形式 是: 主词+系词+宾词 如小明给小英一本书。 命题用句子表达,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 题只涉及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人在长时记忆中 保持的不是句子本身,而是句子所表达的意义。
2.命题网络: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成分,通 过这种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 组成命题网络。因此,命题网络就是由若干个 彼此联系的命题所组成的网 。 (二)图式 J.R.安德森认为“对于表征小的意义单元,命题 是合适的,但对于表征我们已知的有关的一些 特殊概念的较大的、有组织的信息组合,命题 是不合适的”。我们把人对事物的有关属性组 合而成、知识储存的方式称为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