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降水
中国气候(气温和降水)

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物种分布改变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一些物种的分布区域发生变化,影响生物多样 性。
气候变化加剧生态脆弱性
气候变化可能加剧一些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使其更容易受到干扰和 破坏。
气候变化影响生态服务功能
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碳储存、水源涵养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降水对农业灌溉的影响
降水量的多少和分布可能影响农业灌溉的需求和方式。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1 2
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和种植区 域发生变化。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的成本增加,例如增 加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的投入。
3
气候变化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气温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02
气温升高可能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快,影响土壤的肥力和保水
能力。
气温变化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03
气温升高可能有利于病虫害的繁的影响
降水分布不均可能影响作物的种植区域和种植方式。
降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降水不足可能导致土壤缺水,影响作物的生长;而降水过多可能导 致土壤过湿,引发作物病害。
干旱、半干旱和湿润气候
中国境内还有干旱、半干旱和湿润气候的分布,这些气候 类型在中国的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青藏高原等高山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和高山气候,这些 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周围地区截然不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 和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的特点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表现为冬夏季风交替控 制。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夏季受暖湿气流影 响,这种气候特点对中国的降水分布和温度 变化有重要影响。
我国的降水分布及原因

影响我国降水主要因素有哪些我国气候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范围广,雨热同期,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时间分布: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多冬季少,年纪变化大。
各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在东部季风区,随着夏季风向北扩张,愈往北或愈深入内陆,雨量愈加集中。
北方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5--75%,而南方不到50%。
呼和浩特夏季降水占全年的67.5%,赤峰占72.5%,而南宁和贵阳分别占48.8%和46.6%。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最大降水量在雅鲁藏布江西部河谷占80%以上。
全国仅有少数地区,如伊犁河谷阿尔春地区四季降水均匀,各占全年的20--30%左右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区大于1600毫米的降水量带,有广西、云南、海南、西藏的一部分和湘西、鄂西地区,其中广西、云南、海南的一些山地以及西藏东南喜马拉雅山东南坡,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喜马拉雅山南翼迎风坡的巴昔卡年降水量约4500毫米,是我国大陆上最大的降水中心,在全国仅次于台湾岛火烧寮(年降水量6557.8毫米)。
五指山迎风坡的琼中年降水量达2447 毫米,位于印度洋西南季风迎风财坡面上的云南西盟达2812.9毫米,均为我国著名的多雨中心。
达到800──1600毫米的降水量带,有广西、贵州、四川西部的大部分地区,达到400──800毫米的降水量带,分布在大兴安岭山地、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达到200─400毫米的降水量带,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东部,以及西北内陆地区的天山、阿尔泰山迎风坡低山地带。
新疆、内蒙古西部、宁夏、青海、西藏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的民族地区等西北广大内陆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100 毫米左右。
准噶尔盆地为100--200毫米,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在50毫米以下。
吐鲁番盆地西侧的托克逊年降水量5.9毫米,天山东端靠近中蒙边境的淖毛湖为12.5毫米,均是我国雨量最少的地方。
中国的气候——气温和降水ppt课件

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冬季风对南方影响小
加剧南北温差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1.冬季气温的分布
(2)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③极值点
冬季最低气温出现 在黑龙江省的漠河
冬季最高气温的区域 则在台湾岛的南部和 海南岛等地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2.夏季气温的分布
(1)分布特点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3.中国的干湿地区
(2)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
半干旱地区 干湿情况:200毫米<年降水量<4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主要分布地区: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 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中国的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带
3.中国的干湿地区
(2)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
干旱地区 干湿情况:年降水量<200毫米,降水量 <蒸发量
读图可知,“劝君穿着棉裤走,寒冷来袭不会抖”对应的主要是 我国的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①②③正确; 不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④⑤错误。综上所述, A正确。故选A。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主要温度带
寒温带 活动积温:<1600℃
分布范围:大兴安岭北段及其两侧地区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主要作物:春小麦、马铃薯等。
中国的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3.温度带
(2)主要温度带
中温带 活动积温:1600~3400℃
分布范围: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和准噶 尔盆地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主要作物: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分布地区 青藏高原
横断山区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中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中国降水的分布规律一、引言降水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其降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本文将从中国降水的分布规律进行探讨,以期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降水特征。
二、中国降水的季节分布中国的降水主要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一般来说,中国的降水可以分为四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春季和夏季是中国降水较为集中的季节,而秋季和冬季则相对较少。
在春季,中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尤其是华南地区。
这是因为春季是中国南方的雨季,暖湿气流的影响使得南方地区的降水量较大。
而北方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少,甚至有些地区还会出现干旱的情况。
夏季是中国降水最为丰富的季节,降水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
这是因为夏季是中国季风盛行的季节,季风气流从南海和太平洋吹向中国大陆,带来了大量的湿气和降水。
尤其是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量更是较大。
秋季是中国降水逐渐减少的季节,降水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
这是因为秋季是中国的干旱季节,气候逐渐转凉,降水量相对较少。
冬季是中国降水最少的季节,降水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
这是因为冬季是中国的旱季,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少。
三、中国降水的地域分布中国的降水地域分布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总体上,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的降水量较多,而西部和北部地区的降水量较少。
在中国的东部地区,降水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沿海地区。
这是因为东部地区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较大,湿度较高,降水量也较多。
尤其是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量更是较大。
中国的南部地区,尤其是云南和广西等地区,也是中国的降水重点地区。
这是因为南部地区靠近赤道,气候湿热,降水量较大。
相比之下,中国的西部和北部地区的降水量较少。
这是因为西部和北部地区地势较高,受到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少。
尤其是中国的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降水量更是较少,甚至出现旱灾的情况。
中国的气候分区

中国的气候分区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国家。
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国境内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条件的差异,中国的气候可以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分区。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气候分区及其特点。
一、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北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春季和秋季变化较大,气温适宜。
降水集中在夏季,尤其是七、八月份。
二、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降水分布均匀,年降水量较多,主要集中在夏季。
三、华东地区华东地区位于中国的东部,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较冷,夏季炎热湿润。
春季和秋季温暖宜人,降水量较多,尤其是夏季。
四、华南地区华南地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香港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暖湿润,夏季酷热潮湿。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降水量较多,尤其是夏季。
五、西南地区西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多样,主要有高原季风气候、高山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气温适中,降水量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
六、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寒温带干旱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短暂。
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大,呈现干旱的气候特点。
七、台湾地区台湾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潮湿。
降水分布均匀,全年降水量较多。
以上是中国的七个主要气候分区及其特点。
每个分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都有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气候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和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作物种植、工业发展和旅游规划等。
2.2 中国的气候——降水 课件-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湘教版

2.季节分布
P36活动1 读图2-26,完成下列任务。
(2) 比较广州、武汉、哈尔滨3个城市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说出它们大 致反映了中国降水怎样的季节分配规律。
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较大。 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大多数地方5—9月份的降水量, 一般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东北、华北等地区降水更集中。
3.复杂多样的原因
中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 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使气候具 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此外,由于 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 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西部高 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 特征。
P38活动2 贝贝对中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进行了编码,用数字1~6表示
温度带,字母A~D表示干湿地区。读相关地图,找出下列城市在中国温度 带、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的位置。按照海口的示例,完成下表。
例说明。
气候干湿程度 不同,会影响农 业类型。例如, 东部地区以耕作 业为主,西北内 陆地区则以畜牧
南北气温的差异,对 传统民居建筑会产生深 刻影响。例如,北方房 屋墙体厚实,多双层窗 户;南方房屋墙体相对 单薄,门窗开得较大,
业为主。
注重通风透气。
东耕西牧 南稻北麦 南尖北平
降水的 差异
时间变化 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 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半干旱区
纬度较高,气温 低,蒸发较弱
湿润区 半湿润区 湿润区
2.分界线
P38活动1 读图,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界线与年等降水量线之间有
什么关系?
400mm
200mm 800mm
中国气候气温和降水

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 季盛行西北季风。
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大
中国气温和降水分布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 如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气候类型多样
中国地势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丰富,包括温 带、亚热带、热带等多种类型。
气象灾害频发
中国气象灾害频发,如洪涝、干旱、台风、 寒潮等。
季温暖湿润。
热带气候
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西 等地区,全年高温多雨,雨热
同期。
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等高山地区,气候寒 冷,降水较少。
气候分区
1 2
东部季风区
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 水较少。
西北干旱区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主要依靠内陆河流灌溉。
3
青藏高原区
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02
中国气温分布
年平均气温
总结词
中国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差异较大,呈现出明显的纬度和地形 特征。
详细描述
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在-48℃至28℃之间,从北到南逐渐升高。 北方地区的气温普遍较低,而南方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例如, 黑龙江省的漠河地区是中国最冷的地区之一,而海南省的三亚 市则是中国最热的地区之一。
在中国,最低气温的分布与纬度和地形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最低气温越低;而海拔越高,最低气温 也越低。此外,中国的极端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出现在黑龙江省的漠河地区。
气温变化趋势
总结词
近年来,中国气温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冬季和夏季的气温。
详细描述
根据气象数据,中国近几十年来气温普遍上升,尤其是冬季和夏季的气温。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 关。然而,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气温下降的情况。
中国降水知识点总结

中国降水知识点总结降水是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液态或固态水滴或晶体,从空气中落到地面的现象。
在中国,降水对农业、生态、水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深入了解中国降水的知识点对于了解中国的气候环境、生态变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降水类型中国的降水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雨、雪、霜、雹等,这些降水类型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雨雨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液态水滴,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中国的雨水主要以夏季为主,夏季降雨主要由季风和强对流天气引起。
中国降雨的分布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南方地区的降雨量要明显高于北方地区。
2. 雪雪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成固态的水晶体,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中国的雪主要出现在冬季,对于中国的农业、生态系统以及水资源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3. 霜霜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微小冰晶体,附着在地面的现象。
霜一般出现在边缘地区、高原地区或者夜间温度低于冰点的地区。
霜对于植物生长和农业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4. 雹雹是指在对流云中,出现冰雹颗粒并且无法融化,由大球状、卵状或错圆柱状组成的降水。
雹灾对于农业、交通、农业等领域都有较大的危害。
中国的地域降水特点中国的地域广阔,地形多样,因此中国的降水特点也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中国的降水情况存在明显的不同。
1. 东部沿海地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降雨充沛,主要受到季风影响,夏季降雨多,冬季降雨少。
2. 西北干旱地区中国的西北地区是干旱地区,降雨非常稀少,而且降雨量也非常有限。
3. 西南地区中国的西南地区是降雨较为充沛的地区,由于地形复杂,降雨类型多样,雨水也多集中在夏季。
4. 高原地区中国的高原地区降雨相对较少,其中部分地区在夏季也会有较多的降雨,但整体降雨量比较有限。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降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中国的降水情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方面,中国部分地区降雨量增加,另一方面,一些地区出现了干旱的情况。
这种降水的不均衡分布对于生态、农业以及水资源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划分的依据:
地形和气候
2、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西北地区、青藏高寒区
水田农业
旱地农业
草原牧业、 灌溉农业
降水量<蒸发量
山地牧业、 绿洲、河谷 农业
三、复杂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三、复杂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
松嫩平原:
温带季风气候
思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气候的异同点?
答:共同点: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不同点:长江三角洲雨热组合条件好, 热量充足。松嫩平原所处纬度较高, 热量不足。
分布地区 植被 年降水量 (毫米) 〉800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 森林 高原南部、内蒙古东北 部、东北三省东部
土地利用 水田农业
4、干湿地区的划分
半 湿 润 区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年降水量 (毫米) 400~800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森林、 旱地农业 黄土高原大部分、青藏 草原 高原东南部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华北、东北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7、 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9月
开始迟 北方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开始早 南方 结束迟 雨季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反常
水旱灾害
夏季风强: 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 北旱南涝
三、复杂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划分的依据:地形和气候
思考:什么是区域?
1 .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 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一定的 区域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 边界。
2、区域的特点: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
• 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 下一级区域。 • 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别。 • 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并经这 种长期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一个不 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 地理学上的区域界线往往是一个过渡带,具有模 糊性。
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时有灾害性天气发生。据 此回答1~2题。 1.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 雨天气一般发生在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2.导致这种干热少雨天气的直接原因是 A.副高控制 B.湖泊减少 C.全球变暖 D.地形影响
4、干湿地区的划分
湿 润 区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 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 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这 里: A.不受夏季风影响 B.夏季风来的迟 C.年降水量稀少 D.雨季来的迟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
自_____ 东南 季风,也 太平 洋的_____
印度 洋的_____ 有来自______ 西南 季风。
二、我国年降水量 1、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极值:雨极——台湾火烧寮(6558毫米) 旱极——新疆吐鲁番盆地托克逊(5.9毫米)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贺 兰 阴山 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大 兴 安 岭
①概念: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的地区叫季风区.受夏季风 影响不明显的地区叫非季 风区.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读图回答
我国西北内
低气压 低气压 太 平 洋 印 度 洋
陆地区受不到夏
季风影响的主要
原因是 远离海洋和山脉 ______________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______ 阻挡 。
3、雨季时间:南方长北方短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四月份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4、干湿地区的划分
半 干 旱 区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年降水量 (毫米) 200~400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草原 草原牧业、 一部分、青藏高原 灌溉农业
4、干湿地区的划分
干 区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年降水量 (毫米) 〈200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 荒漠 山地牧业、 青藏高原西北部 绿洲、河谷 农业
西太平洋副 热带高压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150~200N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梅
雨 雨
西太平洋副 热带高压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200N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旱
G
250~300N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是以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地域
空间 B.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限
C.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
相对一致 D.区域的发展受自身特点的影响,与周边 环境无关
2、下列区域的划分不是以单一指标为 依据的是
A.热量带 C.我国三大自然区
B.干湿区 D.文化区
我 国 三 大 自 然 区
年降水量 (毫米) 湿 润 区 〉800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 森林 高原南部、内蒙古东北 降水量>蒸发量 部、东北三省东部 400~800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森林、 半 湿 黄土高原大部分、青藏 草原 高原东南部 润 区 降水量>蒸发量 200~400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草原 半 一部分、青藏高原 干 旱 降水量<蒸发量 区 干 旱 区 〈200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 荒漠 青藏高原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