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降水气候类型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
农业影响
适宜种植春小麦、大豆、玉米 等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
亚热带季风气候
80%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北纬25°~35°之间的地 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等。
100%
气候特点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 。
80%
农业影响
适宜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等作 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05
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气候区划及适宜作物类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02
03
04
热带季风气候区
适宜种植热带作物,如橡胶、 椰子、油棕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如柑橘 、茶叶、油菜等。
温带季风气候区
适宜种植温带作物,如小麦、 玉米、大豆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适宜种植耐旱作物,如谷子、 高粱、棉花等。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

CONTENCT

• 中国气候概述 • 中国主要气候类型详解 • 中国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 • 中国气候资源及其利用现状 • 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中国气候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

01
中国气候概述
气候类型与特点
季风气候
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炎热多雨。季风气候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域差异。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02
01
03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洪涝、干旱等, 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生长季节变化,影响作物产量和 品质。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耐旱耐涝品种 、发展设施农业等。

中国的气候分布

中国的气候分布

中国的气候分布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气候。

根据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不同,中国的气候可分为五大气候类型:寒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湿润气候和高原气候。

1. 寒温带季风气候寒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东北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分布均匀。

冬季,冷空气来自西伯利亚,导致气温骤降,同时也带来了大风和降雪。

夏季,暖湿的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带来高温和降水。

2.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和华北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冬季,冷空气从北方吹来,导致气温下降,同时也带来了降水。

夏季,暖湿的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给这个区域带来了高温和降水。

3.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南地区和台湾。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冬季,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给江南地区带来阴雨天气。

夏季,气温升高,季风吹拂,给这个区域带来了高温和降水。

4. 热带湿润气候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海沿岸地区,如海南岛和广东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气温相对较为稳定。

冬季,气温仍然较高,但北方寒冷空气的影响也会带来降温和降水。

夏季,这个地区的气温非常高,同时也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降水充沛。

5. 高原气候高原气候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如西藏和青海。

这个区域的气候特点是低温、干旱,气压低。

由于地形的关系,这个地区的气温较为稳定,冬季非常寒冷,夏季则相对凉爽。

降水非常有限,大部分集中在夏季。

总结:中国拥有多种气候类型,从北方的寒温带季风气候到南方的热带湿润气候,再到西南的高原气候,每个地区的气候都有其独特之处。

这种多样性为中国的自然景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种类的生活环境。

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影响,中国的气候可能会发生一些改变,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措施,以保护我们珍贵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降水图与气候类型

降水图与气候类型

降水图与气候类型1、如何根据降水和气温图区分我国的不同气候类型呢积温在7500°以上的热带地区月均气温百在15°以上,降水一般在1600㎜以上为热带季风气候积温在4500°以上的亚热带地度区最冷月月均气温在0°以上,降水一般在800㎜以上,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积温在问1500°以上的温带地区最冷月月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一般在400㎜以上,为温带季风气候积温在在1500°以下的温答带地区最冷月月均气温可以再—20°以下,降水一般在400㎜以上为温带季风气候积温在1500°~4500°的温带地区最冷月月均气温版在0°以下,降水一般在400㎜以下,为温带大陆性权气候青藏高原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的差异都比较大,气温和地势高度有直接关系,降水呈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趋势。

2、初中地理~求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气候特征(11种气候要全)以及如何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说出气候类型+配图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温度带;结合降水的季节变化,确定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

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在24-28℃之间变化,年温差一般不超过5℃。

2、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最冷月基本在16℃以上冬半年,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且降水量大,季风显著,而且盛行热带气旋。

3、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年雨量700~1000毫米,多集中在湿季。

干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每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

4、热带沙漠气候:极度干旱而酷热,少雨,,空气十分干燥,极少水分。

5、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常说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冬季温和湿润。

6、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潮湿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区划

中国的气候区划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多种气候类型。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中国的气候特点,人们对中国的气候进行了区划。

气候区划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于对气候进行研究和描述。

中国的气候区划主要基于气温、降水和季风等因素进行划分,下面将对中国的气候区划进行详细介绍。

一、热带气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南部属于热带气候区,这个区域气温高,年平均温度超过20摄氏度,并且降水充沛。

热带气候的典型代表是海南岛和台湾地区,这些地方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二、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是指位于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之间的区域,中国的亚热带气候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地。

这些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降水较为充沛。

其中,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尤为适宜农业生产,被誉为中国的“麦田”。

三、温带气候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区,这个区域的气温和降水相对较为适宜。

中国的北方黑龙江、辽宁以及东北地区属于寒冷型温带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凉爽。

而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则属于暖温带气候,冬季温和,夏季较为炎热。

四、西北干旱气候中国的西北地区主要由高原和戈壁沙漠组成,属于干旱气候区。

这个区域的气温较高,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

西北干旱气候对植物生长和农业产出的限制较大,是中国最具挑战性的气候类型之一。

五、青藏高原高寒气候中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寒气候,这里气温低,冰川和雪峰常年覆盖,降水量较大。

由于气候寒冷,植被生长稀疏,人口稀少。

六、东南沿海地区的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属于季风气候,这个区域的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潮湿,雨水充沛。

综合来说,中国的气候呈现出南北温差大、东西降水分布不均等的特点。

综上所述,中国的气候区划主要包括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西北干旱气候、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季风气候。

每个气候区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挑战,这些特点和挑战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旅游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

中国气候气温和降水

中国气候气温和降水

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 季盛行西北季风。
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大
中国气温和降水分布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 如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气候类型多样
中国地势复杂多样,气候类型丰富,包括温 带、亚热带、热带等多种类型。
气象灾害频发
中国气象灾害频发,如洪涝、干旱、台风、 寒潮等。
季温暖湿润。
热带气候
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西 等地区,全年高温多雨,雨热
同期。
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等高山地区,气候寒 冷,降水较少。
气候分区
1 2
东部季风区
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 水较少。
西北干旱区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主要依靠内陆河流灌溉。
3
青藏高原区
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02
中国气温分布
年平均气温
总结词
中国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差异较大,呈现出明显的纬度和地形 特征。
详细描述
中国的年平均气温在-48℃至28℃之间,从北到南逐渐升高。 北方地区的气温普遍较低,而南方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例如, 黑龙江省的漠河地区是中国最冷的地区之一,而海南省的三亚 市则是中国最热的地区之一。
在中国,最低气温的分布与纬度和地形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最低气温越低;而海拔越高,最低气温 也越低。此外,中国的极端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出现在黑龙江省的漠河地区。
气温变化趋势
总结词
近年来,中国气温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冬季和夏季的气温。
详细描述
根据气象数据,中国近几十年来气温普遍上升,尤其是冬季和夏季的气温。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 关。然而,不同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可能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气温下降的情况。

中国气候分布图有哪些气候类型

中国气候分布图有哪些气候类型

中国⽓候分布图有哪些⽓候类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领⼟辽阔⼴⼤,中国地势西⾼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原⾯积⼴⼤。

东西相距约5000千⽶,⼤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温降⽔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候。

接下来就⼀起来了解我国的⽓候类型和分布吧。

中国⽓候类型及分布1、热带季风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

年积温>=8000℃,最冷⽉平均⽓温不低于15℃,年极端最低⽓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温⼀般不低于0℃,终年⽆霜。

2、亚热带季风中国华南⼤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候。

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平均⽓温0--15℃,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温相当⾼(侯平均⽓温>=25℃⾄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温相当低。

3、温带季风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候。

年积温3000--4500℃之间,最冷⽉平均⽓温在-28--0℃、夏季侯平均⽓温多数仍超过22℃,超过25℃的已很少见,属于⽐较温暖凉爽的。

近⼏年来,由于⽓候变暖等原因,华北南部地区频频出现⾼温天⽓,但平均⽓温仍不超过25℃。

4、⾼原⼭地中国青藏⾼原属于此种类型的⽓候。

年积温低于2000℃,⽇平均⽓温低于10℃,最热的⽓温也低于5℃,甚⾄低于0℃。

⽓温⽇较差⼤⽽年较差较⼩,但太阳辐射强,⽇照充⾜。

5、温带⼤陆性⼴义的温带⼤陆性⽓候包括温带沙漠⽓候、温带草原⽓候及亚寒带针叶林⽓候。

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陆性⽓候。

这些地区降⽔稀少,年降⽔量在300-500毫⽶之间,⽓温⽇较差、年较差都很⼤,如我国新疆。

6、热带⾬林中国南沙群岛属于这种类型的⽓候。

全年⾼温多⾬,降⽔丰沛,年平均⽓温28到30度,年降⽔量2800毫⽶以上。

⽓候分布详图。

中国地理气候描写

中国地理气候描写

中国地理气候描写
中国地理气候多样,分布广泛。

中国地大物博,气候类型繁多,主要包括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寒温带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等。

首先是温带季风气候,这是中国最为典型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这里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例如,上海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其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地区,比如广东、福建等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春秋季温差较大,降水分布不均。

例如,广州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酷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高原气候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典型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西南山地。

这里气候凉爽干燥,年温差大,降水稀少。

例如,拉萨就属于高原气候,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

寒温带气候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部地区,如黑龙江、内蒙古等。

这里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暂凉爽,降水较少。

例如,哈尔滨就属于寒温带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最后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部岛屿,如海南岛等。

这里常年高温多雨,湿度较大,植被繁茂。

例如,三亚就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降水充沛。

总的来说,中国的地理气候多样,各具特色。

不同的气候类型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条件。

同时,也给中国的农业、工业、旅游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我们需要充分了解中国的地理气候特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气候分类及划分标准

中国气候分类及划分标准

中国气候分类及划分标准中国气候分类及划分标准中国气候分类是根据中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等因素,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

目前,中国气候分类主要采用的是气候类型划分标准,即根据气温、降水量、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特点,将中国划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湿润气候、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七种气候类型。

1.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春秋季节气候宜人。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和华南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春秋季节气候宜人。

2.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春秋季节气候宜人。

3. 亚寒带湿润气候亚寒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气候寒冷湿润,夏季短暂,冬季漫长,春秋季节气候干燥。

4. 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短暂,冬季漫长,春秋季节气候干燥。

5. 寒温带海洋性气候寒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海岸地带,气候寒冷湿润,夏季短暂,冬季漫长,春秋季节气候宜人。

6.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气候稳定,四季如春。

7.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等地区,气候干燥,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春秋季节气候宜人。

以上是中国气候分类及划分标准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区气候特点的划分,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气候条件,为农业、旅游等行业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
(2)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名称
内容
空间分布 规律
从东南沿海 向西北内陆 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 风。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 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
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 显,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愈 向西北部内陆越
D.东南亚地区
2.Y地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C )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沙漠气候
C.极地气候
D.季风气候
练习:读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 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1~2题。
1、该地位于我国的( B )
A、华北地区 B、江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2、该地最大蒸发量出现于8月,其原因是( A )
四、中国的气候特征
资料一: 思考:试分析我国沿海和内陆的气候差异?
资料二:
东京与北京气候资料比较
东京 (37°N)
北京 (39°N)
最冷月 均温 3.7℃
﹣4.7℃
最热月 均温 25.1℃
26.1℃
年降水量 1610毫米 636毫米
思考:东京和北京受到海洋影响较大的是哪个城市?
四、中国的气候特征
⑵四类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湿润地区 半湿润区
⑶干湿地区三条分界线
降水量<蒸发量
干旱地区 半干旱区
800㎜等降水量线 400㎜等降水量线 200㎜等降水量线
补充: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区分布原因是 受来自大西 洋气流影响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三、我国的干湿地区
干湿区 干湿状况
湿润 年降水量>800mm 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干燥
时 间
季节变 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降水集中在5月到9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 降水丰沛;
月的夏秋季节
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

响,降水少

年际变 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 反常所造成的
使我国旱涝灾 害频繁,夏季 风强或来的早, 北涝南旱;夏 季风弱或来的 晚,南涝北旱
A、受副高控制,天气晴朗,气温高 B、冰雪融水多 C、此时锋面雨带还在南方没到本区 D、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有足够的水汽
读下面我国四条山脉迎风坡的年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图中各山脉 最大年降水量的高度不一定是山顶高度)关系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四条线中,反映秦岭降水状况的是 B
A.a
B.b
C.c
D.d
三、我国的干湿地区
一个地区当水分收入大于支出时空气湿 润,反之,水分收入小于支出时空气干燥。 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把我国划分 为:四类地区。即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三、我国的干湿地区
干湿地区
⑴划分依据:
干旱地区
200㎜ 半干旱区
400㎜
半湿润区 800㎜
降水量与蒸发量 的对比关系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①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温偏低,夏温 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③气温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都较大。
2、雨热同期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 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3、气候复杂多样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 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草原
畜牧业、 灌溉农业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
畜牧业为
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多荒漠
主、绿洲 农业、灌
溉农业
下表是X、Y地全年降水量、实际蒸发量和可能蒸 发量各月数据表,据此完成1-2题。(单位:mm)
1.X地最可能分布在( C )
A.南部非洲地区
B.澳大利亚
C.中亚地区
(1)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北方
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总结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退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南方 雨季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5月
7、8月 东北
西南
华北 伏旱
6月
江淮
9月
1、空间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原因: 受夏季风的影响 程度由东南向西 北递减。
西高东低的地势
1、降水最少的地方是_吐__鲁__番__托__克__逊___,原因是 _深__居__内__陆__,__水__汽__少__,__降__水__少_____。
2、降水最多的地方
_台__湾__火__烧__寮__,原因
半湿
润地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半干
旱地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干旱 年降水量<200mm 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分布地区
植被 农牧业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东北三省东部和青藏 森林 高原东南边缘。
水田耕作 业为主
东黄高北土原平高东原原南、南部华部。北和平青原藏、森原林草
旱作农业 为主
中国地理
第三讲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
一、气温分布 二、降水的时空分布 三、气候特征与气象灾害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本节高考考点
二、降水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
一、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观察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的位置
中 国 年 降 水 量 分 布 图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
是_①__东__南__季__风__迎____
吐鲁番
_风__坡__多___,__多__雨___。



二、降水分布的特点
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2、我国降水时间变化 年际变化
(1)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结论
降水的南 北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 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 进退规律决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 夏涝;江淮地区的 梅雨和伏旱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①概念: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
区 风 季
②分界线:
季风区和非 季风区大致以 __大__兴__安___岭、 _阴__山、_贺__兰__ 山、_巴_颜__喀__拉__ 山、__冈_底__斯___ 山为界。
思考: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的特点
共同点: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5~9月,夏秋多,冬春少 差异: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1)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思考: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 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季? 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决定了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