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马斌 超高密度磁存储的展望
铁酸钴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温度对其性能的影响.

铁酸钴粉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性能表征李姗(渭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高分子091)摘要:文章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Fe2O4粉体,利用FI-IR,UV等方法对所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对产物的结构、光催化活性、磁性以及对Cr6+吸附能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铁酸钴粉体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产物均匀、纯度高、颗粒细,反应易于控制的优点。
在实验基础上给出了制备CoFe2O4的最佳工艺,为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CoFe2O4;溶胶凝胶;工艺条件;结构表征;吸附能力;磁性0 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纳米材料和磁性材料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材料,前者因当晶体的尺寸达纳米级(1~100nm)时,本身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而表现出许多优异性质,在医药、新材料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后者则是由以铁离子为基体,正离子为主成分的几种金属氧化物复合成的材料,呈现反铁磁性或者亚铁磁性而具有特殊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以及量子隧道效应[1]。
同时具备纳米尺寸和磁性的的铁氧体磁性纳米微粒[2]无论是在微观结构形貌还是其宏观的全新性能上都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铁酸钴(CoFe2O4)是一种优良的软磁材料,在磁流体、催化剂和高密度磁存储材料[3]方面应用广泛。
而纳米尺度的CoFe2O4由于具有超顺磁性,在磁共振成像、靶向给药、磁致过热疗法等生物医学方面[4]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纳米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多样[5],传统的制备方法分为干法或陶瓷法。
干法是将氧化物原料直接球磨混合,经成型和高温烧结制成铁氧体,这种方法工艺简单,配方准确,但采用氧化物作原料,混合的均匀性受到限制,所得产品杂质较多,成分不均。
湿法主[6]要包括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液相燃烧法、有机树脂法、微乳液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7]是金属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经过溶液、溶胶、凝胶而固化,再经热处理而生成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固体的方法。
磁法勘探在铁矿勘探中的应用

e ic f i e n c y ,M a g ne t i c pr o s pe c t i ng h a s a ve r y d i s t i nc t a d v a n t a ge i n t he s e a r c h of Ma g ne t i c i r o n o r e de po s i t .U t i l i z i n g P M G 一 1 pr ot o n ma gn e t om e t e r ,WC ha ve do ne a g r oun d pr e c i s i on ma g ne t i c s ur ve y b y 1 : 5 0 00 0 i n or e di s t r i c t ,a nd Ma gne t i c p r os pe c t i ng me t h od ha s s e r v e d a s a n e x c e l l e nt g u i d e i n t h i s p r oc e s s . Key w or ds: ma g n e t i c pr o s pe c t i ng ,ma g ne nt e ,m a g ne nc a n om a l i e s ,pr o s p e c t i n g
Th e ap pl i c a t i on of ma gn e t i c p r o sp e c t i n g i n i r on d ep os i t ex pl or a t i on
CHEN Ha i — c h u a n , ZHANG Yi n g — h u i , W ANG Zh i — ma o
【 Ge o l o g i c a l Re c o nn a i s s a n c e I n s t i t u t e o f Qi n g h a i No nf e r r o us Me t a l Ge o l o g i c a l Ex p l o r a t i o n Bu r e a u , Xi n i n g 8 1 0 0 0 3 , Chi n a)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作者:————————————————————————————————日期:2第六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申报表项目名称半导体异质结的能带调控研究项目类别创新训练项目√□ 创业训练项目□项目主持人张发远学生所在学院材料与光电物理学院专业班级2011级物理学二班指导老师曹觉先填表日期2013年3月16号湘潭大学教务处制项目名称: 半导体异质结的能带调控研究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性别学号张发远物理学男2011701211张轼物理学男2011701222刘云峰物理学男2011701214张伟伟物理学男2011701219指导教师曹觉先职称教授学科专业物理学学生曾经参与科研或创业的情况此为首次参与指导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曹觉先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纳米结构材料、半导体超晶格材料、稀磁半导体、磁致伸缩材料等磁性材料的物性研究。
曾发展了sp3s*轨道杂化理论、转移矩阵方法、晶格动力学理论以及第一性原理等方法研究了碳纳米管、Si 纳米线等的结构与物理性能,获得了与实验很好相符的结论。
发展了计算磁晶各向异性的扭矩法、能带刚性模型,并在FLAPW,V ASP程序中增加了相关功能,大大加快计算速度,提高了计算精度,为磁性材料设计提供了方便。
目前,在Science,Acs Nano, Phys. Rev. Lett., Phys.Rev. B, Appl. Phys. Lett.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 余篇,其中全部为SCI收录,其中包含Science 1篇,Phy. Rev. Lett. 1篇,Acs Nano 1篇,Phys. Rev. B 14 篇和Appl. Phys. Lett. 3篇。
学术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500多次。
先后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
目前主要承担下列项目研究: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过渡金属超高密度磁性存储单元的理论设计与性能模拟(编号:11074212),主持,2011-2013年2、湖南省科技厅:新型超高密度磁性存储结构单元的理论设计(编号:10B104),主持,2011-2013年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铁电薄膜及其存储器中界面与应变效应的研究(编号:11032010),骨干参与,2011-2014年项目研究和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项目的立论依据:氢能源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型能源,倍受研究者的关注。
高水平计算机教育与人才培养之初探金海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本科教学改革初探
教高[2007]1号文件提出“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 在提高质量上”,强调“分类指导、鼓励特色、 重在改革”
学院在整个教学过程,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的 前提下,着重加强三创能力(即创造能力、创新 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各个实践环节的 教学
本科教学改革初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按照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 工程两个方向分类培养
高水平计算机教育 与人才培养之初探
金海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我们面临的挑战
国际化带来的冲击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提纲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简介 本科教学改革初探 国际化合作与高水平人才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院始建于1973年。
三十年来,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 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发 展,学科整体研究水平已达到国内先 进水平。
教师总数:205人 教授:26人 副教授:64人
计算机学院招生规模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本科生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545
312
58
550
306
66
520
298
101
478
334
79
490
310
82
519
358
77
456
300
75
计算机学院学科设置
➢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 ➢计算机网络 ➢数据库原理 ➢操作系统 ➢离散数学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语言)
学生培养质量
近几年来,我院培养的本科生在推荐研究生时得 到了兄弟院校的欢迎,每年推荐的前10名很多都 进入了清华、北大、计算所、软件所,每年都有 1名优秀生经过学院考核推荐到香港科技大学
发展中的硬盘磁记录介质

发展中的硬盘磁记录介质
王翔
【期刊名称】《信息记录材料》
【年(卷),期】2000(001)003
【摘要】讨论了现有介质、新介质的材料与结构及其工艺技术的现状,并展望了高密度硬盘磁记录介质的未来.指出高密度、高信噪比(S/N)的硬盘介质要求有高的矫顽力和小的磁记录畴.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王翔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345
【相关文献】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探析——无锡尚德与贵州微硬盘的比较研究 [J], 胡士强;张云霞
2.硬盘磁记录介质的现状与发展 [J], 王翔;蔡长波;王可
3.化学镀高密度金属薄膜磁记录介质硬盘片的制作 [J], 关宏美
4.层间磁耦合对垂直磁记录介质读写性能的影响 [J], 刘荣林;张振刚;王海波;吕云山;赵崇亮;陶鹏;郭科峰
5.硬盘磁记录介质的发展与展望 [J], 王辉;黄致新;张峰;刘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6学位论文].以卟啉基金属聚合物为前体合成多功能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2016学位论文].以卟啉基金属聚合物为前体合成多功能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2f793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73.png)
『毕业论文社区』优质论文硕博学位论文1/79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I以卟啉基金属聚合物为前体合成多功能磁性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摘 要金属纳米材料由于其纳米级尺寸而具有很多独特的物化特性,从而引起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
金属纳米粒子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永磁体,高密度磁存储器件,磁共振成像,药物运输,生物传感器,可回收催化剂等。
近年来,科研人员又通过一些新方法将其应用到一些新兴领域,如以异核双金属聚合物为前体,通过纳米压印和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磁性金属合金纳米阵列结构,从而实现高密度信息垂直磁记录;另外,由于金属纳米粒子的磁性质和表面等离子效应,科研人员通过将金属纳米粒子掺杂到OLED 和太阳能电池功能层中,有效地改善了器件性能。
其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金属合金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组成和结构使其具有一些单金属不具备的性能。
就金属合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来说,主要通过将含不同金属的前体物理混合后,通过高温可控分解来制备合金纳米粒子,但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径不可控且不稳定,也容易发生团聚、烧结等问题。
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异核双金属聚合物和单核金属聚合物,并以这些聚合物或者其混合体为前体,利用纳米压印光刻技术制备位元规则介质,用于信息高密度磁存储体系;同时也将以所合成的金属聚合物为单一前体,通过高温可控分解的方法制备表面碳包覆的磁性纳米粒子,再尝试将这些磁性纳米粒子掺杂到OLED 中,探究其在OLED 中的应用和作用机制。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合成卟啉基金属聚合物。
在这里,我们利用卟啉化合物的模板效应,合成一系列金属卟啉化合物(DETPP-Fe, DETPP-Co 和DETPP-Ni ),同时合成了含金属Pt 的配体和芴基配体,最后,通过将金属卟啉化合物和这些配体分别进行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卟啉基异核双金属聚合物(DETPP-P-FePt ,DETPP-P-CoPt 和DETPP-P-NiPt )和单核金属聚合物(DETPP-P-Fe ,DETPP-P-Co 和DETPP-P-Ni)。
磁性存储高密度化的课题与未来

磁性存储高密度化的课题与未来
王复军
【期刊名称】《信息记录材料》
【年(卷),期】2000(001)001
【摘要】磁记录技术高密度化的发展势为减。
预计到2010听,面记录密度将会达到100Gbpsi。
目前正在探索实现这一目标的办法。
其中之一就是垂直磁化方式。
本文就垂直磁化方式的课题及其解决方法以及磁存储技术的未来进行了论述。
【总页数】6页(P54-59)
【作者】王复军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581
【相关文献】
1.对数字电影摄影机内装超高密度非磁性存储器的先导性研究 [J], 章鉴
2.未来的存储之星高密度闪存独领风骚 [J], 张健浪
3.未来的存储之星:高密度闪存独领风骚 [J], 张健浪
4.磁性存储高密度化的课题与未来 [J], 王复军
5.数字技术跃上新台阶高密度存储单元、改进的抗熔储单元及高性能工艺都可供未来的设计使用 [J], DaveBursky;吴康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瓦南矿区钒钛磁铁矿重力、可控源综合勘查应用效果

瓦南矿区钒钛磁铁矿重力、可控源综合勘查应用效果马为;林星;李世斌【摘要】瓦南基性-超基性岩型钒钛磁铁矿具有高磁高密低阻特性,具备开展物探勘查的前提。
在地面磁测圈定的磁异常部位开展了重力、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CSAMT)综合剖面勘查,结合成矿规律研究成果进行了联合解译,推断了深部隐伏矿体的位置。
在综合物探异常部位钻探发现了厚度40m 以上的钒钛磁铁矿体,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
%Wa’nan basic-ultrabasic rock type V-Ti magnetite shows high magnetic property,high density and low resistivity and it has favorable preconditions for geophysical prospecting.This paper conducted gravimetric measurement and controlled source audio 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CSAMT)exploration on the magnetic anomaly locations which were delineated by ground magnetic prospecting.In combination with results of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research and by conducting the joint interpretation,this paper inferred the locations of the deep seated concealed orebodies.Through drilling verification at the composite geophysical anomaly locations,favorable prospecting results are achieved,and a V-Ti magnetite orebody which is more than 40 meters in thickness is found.【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6(030)001【总页数】5页(P122-126)【关键词】钒钛磁铁矿;重力;可控源;联合解译【作者】马为;林星;李世斌【作者单位】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天津300170;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天津 300170;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天津 3001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2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备较大的探测深度及较高的分辨率的优势,是进行隐伏矿体勘查的有效手段[1],近年来的矿产勘查工作多采用综合物探方法来提高探测精度[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5?< # BCDE 65F ?EC=E6GH CI 4EJED KE(L M B# % B’ N FCDE 65F O 图 # 感应式记录磁头的结构示意图 M B# % B’ 为环形磁头两极 O
和畴壁移动读出方式 M UVUU O ,可以使磁光读出突 破衍射光斑的限制 . #!% #/ 0 。图 ; 给出了磁区放大读出
出层又恢复混乱分布状态 % 图 ’ % . & & 。 添加开关层制 备的三层薄膜有利于提高信噪比。选用波长为 已能对 #3 !!2 的记录位进行读出 4 5/6 /0#12 的激光, 5$ 7 。采用短波长的蓝色激光,很容易实现记录位仅 #3 5!2 的信息的读出。除此之外,磁电阻式磁头也 被尝试用于磁光记录。 由此可知, 磁电阻式磁头和磁区放大、 畴壁移动 读出技术使检测 ’#8,9: ; 91! 的记录成为可能。
前, 其突出表现是信息总量和信息交换的剧增 ] &/ " ^ , 因此, 发展海量存储技术日趋重要 ] 1 ^ 。 磁存储是目前 最常用的海量存储方式。广义而言,除了人们熟知 的硬磁盘记录和垂直磁记录外,磁存储还包括光存
收稿日期 ! "### $ #% $ &’( 修订日期 ! "### $ #) $ "*
!期
马斌等 " 超高密度磁存储的展望
!#$
<9=3 ! >9-*?@:*A-:A*B ?C 8>D *B(.B* 图 ! 磁电阻式读出磁头的结构示意图
<9=3 ’ >(=1B:9- .?2(91 BEF(1@9?1 *B(.?A: 图 ’ 磁区放大读出方式的示意图
方式的示意图。记录介质由记录层 % 下层 & 和读出层 % 上层 & 构成。信息存储在记录层上。在反向外磁场 作用下 % 图 ’ % ( & & ,读出层磁化强度矢量混乱取向; 去掉反向场后 % )* + # & , 在记录层散磁场作用下, 读 出层的磁化强度与记录层的磁化强度平行取向,信 息被映射至读出层 % 图 ’ % , & & ; 在激光加热和外加磁 场方向共同作用下 % 图 ’ % - & & ,该磁畴就会迅速膨 胀,光斑区域内呈单一取向的畴结构,易于信息观 测; 检测过程结束后, 在逆向外加磁场的作用下, 读
作者简介 ! 马斌 + &,-& $ . / 男 / 博士 / 主要从事物质磁性和磁性薄膜研究 0
’$,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9卷
年就要重复擦写近 ! " #$! 次% 那么% 光盘用上 # & ’ 年就得更换% 而磁盘可用上 #$ & ’$(。所以% 将来磁 存储仍会是唯一的在线外存储设备。 近年来,磁存储的密度越来越高,发展越来越 快。 以硬磁盘为例, )*+ 公司商品化磁盘面记录密 度的年增长率达到 ,$- . !% / 0 1 #222 年,实验室已验 证了面记录密度可超过 #$3456 7 58
信息所占面积仅为 ’< #/$ " #$ : #! =’ ,即 $< #!9!= " 要在如此小的区域内记录信息, 记录磁化 $< #!9!=。 头的尺寸也必须很小。对硬磁盘记录方式而言,写 入磁头采用感应式薄膜磁头,使用高磁感应强度薄 膜材料, 运用平板印刷工艺来制备。 图 # 给出了这种 磁头缝隙 ? 已能做到小于 $< #!=, 切 磁头的结构 . > 0 , 向记录长度可小到 $< $9,!=。但磁头宽度 @ 很大, 道间距较大, 道密度和位密度有很大差别。 #$$+456 7 58’ 时,道密度和位密度之比为 #:#’< 9,#3456 7 58’ 时, 两者之比为 #: 到 #$3456 7 58’ 时, 两者之比为 ’$, 减少 #: #$< ;。这是为了使磁头场具有大的均匀区, .20 介质不均匀磁化带来的噪声 。由于硬磁盘记录的 位间距已经很小, 进一步减小容易产生不均匀磁化, 因而减小道间距看来更可行。只要将道密度再提高
;
信息读出过程
磁电阻式读出磁头的使用极大地改进了信息的
检测,加速了硬磁盘面记录密度的提高。 #22$ 年, )*+ 公司使用各向异性磁电阻磁头替代感应式磁 头, 突破了 # 3456 7 58’ 的大关; #22/ 年巨磁电阻磁头 将记录密度提高到 /3456 7 58’ 。采用自旋阀结构的巨 磁电阻磁头成为读出磁头的主流,图 ’ 给出了这种 磁头的结构 . ##% #’ 0 。 自旋阀磁头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利 用当前水平的电子伺服系统,能够探测 1= P #< / " #$ : #;E=Q 的微小磁矩产生的磁场,目前,已能对 ’$ 3456 7 58’ 的 超 高 密 度 记 录 进 行 检 测 ,误 码 率 优 于 随着其他高磁电阻变化率材料的相继发现, #$ : 9 . #; 0 。 磁场感应的灵敏度还能有大的提高 . #$ 0 , 可望在 ’$$/ 年实现 >$ 3456 7 58’ 的信息检测。 磁电阻式磁头同样可用于垂直磁记录。使用现 有巨磁电阻磁头, 对于相同剩磁的介质, 如果膜厚增 加 ; 倍, 记录位面积缩小 ; 倍也能有效检测。 在硬磁 盘 #$ 3456 7 58’ 的检测条件下, 垂直磁记录中很容易 ’ 实现 ;$ 3456 7 58 的信息检测。 在磁光记录中, 磁区放大读出方式 M +R++ST O
+ &0 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磁光盘实验室,上海 "###%#( "0 兰州大学磁性材料研究所,兰州 -1#### . 摘要: 磁性存储是最常用的海量存储技术, 其记录密度越来越高, 发展也越来越快。本文通过对信 息记录、 读出和存储三个过程的分析, 对比了硬磁盘记录、 垂直磁记录和磁光记录的优缺点, 指出了 采用垂直记录模式、 非晶结构合金薄膜或铁氧体薄膜介质是实现超高密记录的方向, 光辅助磁记录 是很有希望的记录技术。同时, 还指出量子磁盘技术是未来极高密记录的方向。 关键词 ! 磁性存储( 高密硬磁盘记录 ( 垂直磁记录( 磁光记录 中图分类号! 23"文献标识码! 4
: #$ :2
; 倍,就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实现 ;$3456 7 58’ 的超高 记录密度。 垂直磁记录方式采用单极型磁头进行记录
.20
,
磁化区域取决于磁头的尺寸。要实现 $< #!9!= " $< #!9!= 信息位的写入,单极磁头的尺寸在 >$8= 左右, 磁头到介质的距离在 #$8= 左右。使用气垫悬 浮式磁头, 目前开发的接触 #$8= 的间距已能实现, 式磁记录头能将头盘间距进一步降低,而 >$8= 的 单极型磁头在工艺上也没问题。 磁光记录方式采用激光头加热的方法进行记 录, 记录位尺寸与光斑相当, 但由于衍射光斑大小的 限制, 记录密度的提高很困难。近年来, 随着蓝色激 光的应用,爱里斑的尺寸可减小到 $< !!=;采用固 体浸入式透镜
’ . ,% 9 0
, 光斑尺寸可再降低 # 7 8’ 倍, 8为
’
信息记录过程
要实现 ;$3456 7 58’ 的超高记录密度,则每一位
透镜材料的折射率,若使用玻璃透镜 M 8 P #< , O ,也 能实现 ;$3456 7 58’ 。 另外,使用光纤引导的近场光 记录 方法 ,已能 获得 >$8= 的记录 尺寸 ,相 当于 #$$3456 7 58’ 。 由此可知, 实现 ;$3456 7 58’ 的记录是可行的。
"
+ &0 3?@7=LD $ MNL6O?K P?Q0/ 8H?7@H?6 A7RL6LCL= D> 3=L?KKCS@T/ UH67=R= 4O?V=W6O D> 8O6=7O=/
&
前言
信息化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来到我们面
储中的磁光存储技术。 与光存储相比, 磁存储具有优 异的可擦写特性 / 经 &#’ 次重复擦写后, 误码率几乎 仍为零, 保证了信息存储的可靠性。 而可擦写光盘经 &#% 次重复擦写后 / 误码率急剧增加。在 IA;<MI8 "### 操作系统中,每次读写文件都要重写分区表, 擦写一次 ( 假设外存储器 + 硬盘 . 每天擦写 &## 次/ 一
. #$ 0
#$ & #$ 录 密 度 可 实 现 ;$3456 7 58’ % /( 后 可 实 现 #$$3456 7 58’ 。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成为磁存储研究的前沿课 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记录、读出和保存三个过程的 讨论, 为提高磁存储记录密度指明方向。
% 误码率在 之间。依目前的发展趋势, ’、 ;( 后面记
.61
现有技术条件下,可实现 "# $%&’ ( &)* 的记录和读 出。但作为信息存储材料,最重要的特性是信息必 须能长期保持,这就要求信息存储状态必须是稳定 的。通常情况下, 磁化状态是很稳定的, 但在超高密 记录条件下, 状态的稳定变得困难, 需要对不同记录 方式进行分析。 晶粒间晶界的磁化强度一般较低,单位信息位 内的磁化强度的变化是读出噪声的重要来源。读出 信号的信噪比 +,- 可用下式表示 . /0 1 : %&’ !"# $ /#23 (* 其中, % 为最小过渡区长度 4 相邻反向畴之间的 退磁磁化区域 5 ,’ 为磁道宽度,( 为晶粒尺寸。为 获得检测所需的信噪比, 记录位内的晶粒需在 /### 个左右。 随着记录密度的提高, 单位信息位越来越小, 晶 粒尺寸也越来越小。当晶粒体积小到一定程度后, 就会受到分子热运动的干扰,改变集合体的磁矩取 向。磁性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超顺磁性,它将导致 信息的丢失。热扰动对微粒磁特性的影响可用剩磁 随时间的变化来表示 . 6 1 : $ )#( : * ) )( *) #) 789( ! / ; ,+#789( ) ! ./ 式中, )- 为记录介质剩磁, * 为测量时间, ! 为弛豫 时间,+# 为频率因子 4 约 /#6 ( < 5 ,, 为磁各向异性常 数,- 为微粒体积,. 为玻尔兹曼常数,/ 为测量温 度。 弛豫时间 ! 决定了磁化状态的稳定性。 当!与 * 相当时, 就能观测到明显的剩磁变化; 只有当 != = 才观测不到热起伏的效应,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 时, 稳定状态。一般地, 则得: != = /# < 4 约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