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桦川县水稻种植日历

合集下载

一年四季农作物时间表

一年四季农作物时间表

一年四季农作物时间表一.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余类推。

)1.花生:(4—10月)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棉花;(4—9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

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4.水稻:南方:4—7月;7—10、11月(双季);东北:5、6—10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5.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

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6.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夏季作物:(5—7月份)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三、秋季作物:(8—10月份)主要以小麦、油菜(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20—224天)、马铃薯、甜菜等为主。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秋种夏收。

春小麦:春节后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在长城以北)。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一年四季农作物种植时间表格模板

一年四季农作物种植时间表格模板
东北春麦区,黑龙江、吉林温度低,春麦适宜。
3)西北春冬麦区,灌区和黄土高原区,降水不足,小麦种在水浇地上。南疆冬小麦,适应好,生产力高,品质优,除南疆外主要是春小麦。
青藏高原冬春麦区,光温水配合利于小麦生长、抽穗-成熟期长达50-80天。
2.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油菜籽,霜降种小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东北:5、6~10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
3)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夏季作物:(5~7月份)
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3.甜菜:(5~9月)
四、冬季作物:(11~1月)
1.大麦(优质大麦);
2.蚕豆(优质蚕豆、鲜销蚕豆);适播期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
3.豌豆(鲜销豌豆);一般在11月上中旬播种。
4.冬种马铃薯,辣椒,番茄,瓜类、豆类和叶菜类等蔬菜品种。
5.其它:油菜:有的品种在12月份种植,次年5月收获。
6.花卉;青饲料,绿肥。
一年四季种植农作物时间表
一、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
1.花生:(4~10月)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棉花:(4~9月)棉花的分布主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

做好水稻育苗管理,提高桦川县水稻产量

做好水稻育苗管理,提高桦川县水稻产量

·85·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12期摘要:这些年,在国家农业相关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县委、农委及农技推广中心的高度重视下,桦川县水稻种植面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在实际的育种工作开展中却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困扰着广大农户。

本文从“做好苗床管理,有效提高秧苗素质;及时查看苗床生长情况,认真识别疫病,做好病虫害的预防;适时地泡田整地,做好插秧准备,提高插秧质量”三个层面着手,分析了如何做好水稻育苗管理,为提高桦川县水稻育苗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稻;育苗管理;提升产量1 概述2013年,黑龙江桦川县水稻生产再掀高潮。

桦川县组织广大农户,克服不利天气,抓住晴好天气,迅速掀起水稻播种育苗的高潮,针对今春特殊形势,采取早清雪、早扣棚、抢积温、智能催芽保壮苗、技术指导保标准等有效措施,为水稻生产赢得了宝贵时间。

通过近期工作总结,发现本地区在水稻育种中存在一些实际性的问题。

第一,今春大风、阴湿、低温、多雨天气多,给苗床管理增加了难度,个别农户遭风袭后棚膜受损影响正常出苗;第二,“旱改水”新增稻农或种稻时间短的农户技术掌握差,苗床管理水平较低;第三,部分农户没有采用高台做床,加上今春特殊的气候特点,化冻后土壤湿度大,导致多余环节——凉床的出现,影响到了育苗时间,比12年育种时间略有推迟。

同时,据走访观察,部分种植户在育种过程中还出现立枯病、轻微徒长等现象,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鉴于此,本文从“做好苗床管理,有效提高秧苗素质;及时查看苗床生长情况,认真识别疫病,做好病虫害的预防;适时地泡田整地,做好插秧准备,提高插秧质量”三个层面着手,分析了如何做好水稻育苗管理,为提高桦川县水稻育苗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做好水稻育苗管理,提高桦川县水稻产量2.1 做好苗床管理,有效提高秧苗素质第一,做好温度控制,保证秧苗正常地生长发育。

随着外部温度的变化,要不断地调整大棚内温度,为秧苗的正常生长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

水稻生产农事记录

水稻生产农事记录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水稻生产农事记录时间:2月生长阶段:备种→播种农事活动:上、中旬主要农事活动是:备足稻种、肥料、地膜、农药等农用物质,选好、培肥、整平、整细育秧苗床。

下旬主要农事活动是:海拔400米以下地区旬末开始播种。

管理目标:选用良种,做好合格苗床,适时播种。

时间:3月生长阶段:播种→苗期农事活动:上旬主要农事活动是:海拔400米以下地区旬末播种结束,400~600米地区开始播种。

进入苗床管理。

中旬主要农事活动是:海拔400~600米地区旬末播种结束,600米以上地区开始播种。

进入苗床管理。

下旬主要农事活动是:海拔600米以上地区旬中播种结束。

进入苗床管理。

管理目标:防止烂种死苗,防鼠、除草,培育壮秧。

技术要点:二、三月农事活动中关键技术是:1、选用良种。

选用优质高产杂交良种,每亩大田备足种子1.5公斤。

2、备足物质。

按栽1亩大田,需壮秧剂1公斤、地膜12~15米要求备足物质(抛秧每亩还应备足561孔塑料软盘35~40个)。

3、培肥苗床。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粘砂适中、管理方便的菜园地或旱田作苗床地,按栽1亩大田需12~15平方米的苗床备足床地,整平整细培肥苗床。

抛秧应在播种前30天,按每40个软盘备足80公斤过筛的中壤菜园土作营养土。

4、适时早播。

抢“暖尾冷头”播干种子。

旱育秧播前每12~15平方米苗床用1公斤壮秧剂均匀撒施并翻欠整平,泼足底水,均匀播种,喷湿盖种土,起拱盖双膜。

旱育秧播种盖土后,亩用20%丁苄100~150克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杂草。

抛秧播种时,先将软盘摆入泼湿的苗床上,然后将1公斤壮秧剂均匀混入60公斤营养土并装入40个盘内,再播种;播后细土盖种,清水喷湿,起拱盖双膜。

黑龙江 水稻

黑龙江 水稻
一 、水稻“晚、大、稀”超稀植栽培技术
此项技术是通过应用当地晚熟品种(第二积温带早熟品种,12片叶品种),培育大龄多蘖壮秧,进行超稀植栽培。方法是在3月29日在室内采用钵体育秧秧盘,每穴内播芽种2粒,覆土1厘米,育中苗,4月25日左右叶龄2.3—2.5叶时,移栽到大中棚中进行第二段育苗。到移栽前秧苗的叶龄能达到5-5.5叶,苗高、茎粗,一次蘖率100%,43%带第二次蘖。
5、强化田间管理,为水稻宽窄行栽培创造良好丰产条件。
水稻田间管理主要为水肥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是灌溉技术。灌溉技术的着眼点要适合水稻的生理需求,做到浅水增温、提温通气、气畅壮根、根壮蘖增、以根养叶、以叶促产,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五 水稻机械插秧侧条深施肥栽培技术
水稻机械插秧侧条深施肥栽培技术是一项省工、省力、增产、增效技术,同时也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步伐,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具体体现。经秋季实地测产,平均亩产量532.52公斤,较人工插秧亩产485公斤,亩增产47.53公斤,亩纯增收57.00元;机械插秧侧条深施肥栽培技术如下:
(2)浸种:用25%施宝克浸种,浸种后用40℃左右温水将药剂清洗干净,有利于催芽。
(3)高台育苗。做高台苗床,可以解决取土难的问题,还可以防止苗床湿度过大,保持旱育条件。本田苗床要打50厘米高台,园田地育苗也要打20厘米的高台。苗床要常年固定、常年培肥。
二 、水稻两段式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两段育苗超高产栽培技术是采用适宜的晚熟品种,通过提早在室内(或温室内)育苗,两次移栽,争取更多的有效积温,培育大龄多蘖壮秧,实现超稀植栽培 ,确保水稻安全成熟,并实现增产的一项栽培技术。其主要技术原理是通过应用晚熟品种,利用温室提前育苗,适宜时期移入大中棚内进行二次育苗,培育出大龄多蘖壮秧进行插秧,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气象灾害对桦川县水稻种植的影响及防御

气象灾害对桦川县水稻种植的影响及防御

气象灾害对桦川县水稻种植的影响及防御作者:杨槟冰来源:《农业灾害研究》2018年第05期摘要根据桦川县水稻种植实际,主要分析了低温冷害、大风、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对水稻种植的影响,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防御措施,供相关工作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气象灾害;水稻;影响;防御措施中图分类号:S42;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5-087-02DOI: 10.19383/ki.nyzhyj.2018.05.035桦川县隶属于黑龙江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

樺川县属于低山丘陵平原区,海拔高度在65~547 m,农业区平均海拔200 m左右;属大陆性寒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5℃,年均降水量为476.4 mm。

桦川县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优越的自然以及地理条件形成了稻米产业发展优势。

桦川县是三江寒地水稻种植发源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县总耕地面积14万hm2,水稻种植面积10.83万hm2,其中国家级绿色水稻原料生产基地5.33万hm2,有机水稻认证面积0.67万hm2,水稻总产达到70万t。

全县稻米加工企业68家,年加工能力150多万t,成为全国、全省重要的稻米产业集聚区。

桦川县先后被确定为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重点区、农田水利重点县、黑土地保护试点县、农业部农情监测基点县,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并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但是,因为近年来桦川县低温冷害、洪涝以及大风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给当地水稻种植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笔者分析阐述了气象灾害对桦川县水稻种植的影响,并探索科学合理的防御措施,以期推动桦川县水稻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 气象灾害对桦川县水稻种植的影响1.1 低温冷害桦川县地处高纬度区域,为寒带稻作区,低温冷害是对桦川县水稻种植影响最大的一种气象灾害。

关于桦川县水稻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桦川县水稻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

关于桦川县水稻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

稻米是我国人民赖以生存的主食。

水稻生产不仅担负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并肩负实现种粮增效、稻农增收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使命,也是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

从稻农增收、现代农业综合示范核心区建设的立场出发,着眼于地方经济产业化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的发展大局,寻找出适合农业县水稻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1.桦川县水稻产业化发展现状第一,桦川县水稻耕种情况:现在桦川县水稻耕种呈现出如下特征:在水稻种植品种上,龙粳21、26、28、绥粳3、4,空育131型,垦稻12等。

在水稻育秧方式上,采用大中棚育秧的占80%-90%,小部分采用小棚育秧;在水稻插秧方式上,采用插秧机插秧的占75%-85%,人工插秧占20%左右;在水稻田间管理上,主要还是传统的田间技术管理,施肥、除草、喷洒农药还主要依靠人工;在水稻种植工具上,主要采用大马力拖拉机翻、耙、松等田间作业;在水稻种植模式上,以个人、家庭为单位的耕种模式比较普遍,占耕种面积的90%以上。

在水稻收割方式上,其中采用联合收割机直接收割的占90%以上,水稻收割期在20-30天左右。

第二,桦川县水稻加工销售情况:每年加工成大米的水稻达到60%,以水稻原粮直接出售给粮库、外地商贩的占30%,其余10%约的水稻作为种子粮出售。

截止到目前,我县有水稻加工厂有89家,满负荷运行时,一年可加工水稻原粮100万吨,生产大米70万吨。

第三,桦川县水稻加工的衍生品发展状况:当前,全县的水稻衍生品稻壳、稻糠、秸杆利用率很低,碎米大部分都出售给外地商贩,稻糠主要做农户养殖的饲料,出售给外地商贩的只有20%左右,秸杆目前利用率比较低,除部分作为家庭的取暖燃料外,作为纸浆生产原料的比例较小,稻壳一般用来取暖的较多。

2.桦川县水稻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全县的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收割、加工销售等方面,都是采用传统的、保守的手法和家庭式、作坊式的耕种模式,整体科技利用程度和专业化水平不高。

一年四季农作物种植时间表精选文档

一年四季农作物种植时间表精选文档

一年四季农作物种植时间表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一年四季种植农作物时间表一、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2.棉花:(4~9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

4.水稻:1)南方:4~7月和7~10、11月(双季)。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

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

2)东北:5、6~10月(单季)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

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3)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二、夏季作物:(5~7月份)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三、秋季作物:(8~10月份)主要以小麦、油菜(熟期适中,全生育期220—224天)、马铃薯、甜菜等为主。

1.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1)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秋种夏收。

华北冬麦区,是我国主要的冬麦区,播种面积占我国的47%,总产占我国的53%。

一般年份冬麦可安全越冬,大于0℃积温4100℃。

可供小麦、早中熟玉米的两熟。

水是决定播种面积的限制因子。

黄河以北地区多种在灌溉地上,黄淮平原是旱地麦适宜区,生产潜力大。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面积占12.3%,总产占4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桦川县水稻种植日历(本人亲历,附图~)
在大学时,食堂大厅悬挂着这样一行字“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米一粟当知来自不易”,身在农校的我,当时只是觉得这行字在提醒我们不要浪费粮食。

走出农校、走进农业这个国家的基础行业后才体会到,粮食的来自不易,农民种植过程是多么的艰难,但也时刻会遇到美丽的风景,现在就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给大家讲述水稻种植的一些事,深刻体会悠悠米香背后的故事。

水稻一年的种植其实从前年秋收后就开始了。

一、秋翻地。

时间:10月份粮食收割后
秋翻整地的好处:
1、翻转土层。

秋翻整地把失去养分的表土翻下去,使尚未被破坏的土壤翻上来。

同时还可以将杂草及作物根茬埋于地下,减轻次年杂草为害。

2、改善土壤结构。

通过秋翻整地可使土壤结构松碎,同时把有机肥料深埋于土壤之中,经过发酵腐烂,促进微生物的活动,使耕地成为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团粒结构。

3、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秋翻整地,恰恰可以有效地增加土壤的通气和透水性能。

4、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秋翻整地,可以把病虫深埋于地下,窒息而死亡,病菌由于环境改变而不能继续存活。

同时还可以使地下害虫暴露于地表,或被冻死、干死,或被鸟类啄食,从而减轻来年病虫的为害。

5、避免土壤水分损失。

春季干旱,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空气干燥,风多风大,春翻整地土壤水分损失量较大,而秋翻整地则可以有效的避免春翻地时土壤水分损失。

6、避免与春播争工争时春季升温较快,春播时间紧迫,春翻可能来不及。

秋翻地可缓解劳力,避免春翻地与播种争工争时。

二、春季筑梗。

时间:3月份前后
春节过后,冰雪融化,一年的种植季即将开始,这期间土地梗踏地陷。

农户一般使用水田筑梗机,可以快速对培植的土埂进行成型压实。

一次进地,就能够完成筑埂作业,培出的地埂又高大又结实规整,耙水田时田埂不易塌陷。

三、旋地(翻地)、施底肥。

时间:4月份前后。

春天翻地的作用和秋翻地对土壤的改良、梳理作用一样,只是时间不同,春天翻地一般使用拖拉机或
旋耕机,并同时混入底肥,使土壤更好、更均匀的与化肥结合,以发挥最大的效果。

四、罢地、打浆。

时间:4月份上旬-5月份。

水田入水后,农户借助打浆机或是在拖拉机上安装上捞板装置,在水田泡田5到7日后,每隔3,4天进行罢地、打浆操作一到两次。

这样处理的地不漏水,水土混合均匀。

五、育秧。

时间:4月份上旬-5月份。

水稻育秧就是要培育发根力强,植伤率低,插秧后返青快、分蒙早的壮秧。

这种育秧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秧龄短、秧苗壮,管理方便。

1.田地的选择
由于是旱育苗,苗床始终不保持水层。

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渗水适中、排灌方便的秧田地。

2.做好种子处理
选用优良品种,纯度高,发芽率高,发芽势强,整齐饱满的种子。

晒种:播种之前,把种子摊放在席上,铺2—3寸厚,晒2—3天,每天翻动几次。

浸种消毒:浸种一般3—4天,温度在12℃左右。

种子吸水达种子重的40%时即可发芽。

3.床士配制
床土配制方法床土最好用菜园士,或旱田地士,不可过细,以保持通透性。

不能混入石块。

床土经过调酸剂调酸,与磷肥、硫铵,马粪或稻壳混合搅拌均匀,堆放好备用。

调酸水稻幼苗适宜在微酸性的土壤生长,种子吸水发芽快,生理机能旺盛,可抑制立枯病菌的发展,增强幼苗抗性。

4.播种
可用动力机播,亦可用框架人工手播。

不论什么方法,要求下种均匀,每盘或框架下种量要准确。

用薄铁板(厚2—3毫米,宽2.5厘米)焊接成,每个框架有两排长58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无底空格,空格大小与插秧机秧箱相符。

如20厘米正好是插秧机秧箱宽,58厘米正好是秧箱的高,一般做成8一12空格的框架。

①育秧地面平整将准备好做育苗的地块整平,要求高低误差不超1厘米,表土细粉无明暗坷垃。

②苗床铺膜在平整好的育苗地面上,按框架大小先铺一层有孔的薄膜,膜的宽度为框架宽的1.2一1.5倍。

在铺好膜的地面上摆好框架。

②填入床士框架放整齐不留空隙,填人配制好的床士,厚2厘米,刮平。

播种之后,再填人0.5厘米厚的床士,正好与框架平。

④播种用机播或人工手播种,一般播散两遍,每框架的下种量计算好,严格掌握播量,并使种子均匀分布在每个空格内,播完后轻轻镇压,喷敌克松1000倍液(每平方米用药6克,兑水6千克),盖床土0.5厘米。

起去框架,盖好薄膜,盖膜采用平铺或小拱棚均可。

③浇水播种后浇水,要浇足浇透,以确保水稻顺利发芽出苗。

浇水后渗干不存明水,如水过量存有明水时,将多余的水放掉。

秧龄三叶—心时便可移栽,秧龄一般在30天左右。

六、插秧。

时间:5月初-6月初
水稻插秧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经过之前对水田的处理,用旋耕机或水耙等整平田面,高差不超过3厘米至5厘米。

日平均气温稳定13℃时开始。

插秧前要通过启苗-卷苗等动作,将秧苗从大棚内取出,放入拖拉机或运苗机,运到水田旁。

卷苗
装苗
运苗到田间地头
用高速插秧机(洋马)进行插秧
用手扶式插秧机插秧(水上漂)
插秧时,要注意插秧质量,拉线插秧,行直穴匀,不缺穴不漂苗,插秧深度为2厘米。

稻田地1厘米至2厘米浅水时插秧,插秧后稻田立即进水护苗。

插秧后2天至3天后灌水,灌水深度在4厘米至5厘米,在苗高2/3处,这样做可以防止卷叶发生,保护秧苗。

一周后,换一次水。

机器插秧后,没有插到的地方,采用人工补苗的方法,利用好每一寸土地资源。

补苗
七、追施返青肥、施用杀虫药、除草剂。

时间:6月初到6月底。

水稻插秧10天以后,施返青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至8公斤。

由于我们农管家对农户种植的扶持,这里农户可以有我们公司垫付资金的情况下施用山东农大肥业提供的化肥,秋天粮食销售后再还款给我们。

插秧返青期喷施敌稗、禾大壮、丁草胺、草克星、神锄等进行除草。

对少量特殊草类、难以化除的大草要人工拔除,最好在分蘖期结合耘田进行。

这些农药也是我们公司垫付的资金购买的,农户在农资上可以不用去借款就能先使用。

返青肥和杀虫药、除草剂一般是混合在一起使用,同时播撒到稻田里,节约了人工费用成本和宝贵的时间。

农户在用专门的农药播撒器施肥、撒药
八、看水。

时间:6月中旬-9月份收割前。

这个阶段农户已告别最紧张的抢时间阶段,也不再需要大批的农机和人工,留下专门的人负责看好水田里的水即可,但是这个时间很关键。

既要保证田里的水量,也要检查温度等天气情况,避免自然灾害对水稻生长的侵害,保证一年的丰收。

九、收割。

时间:9月中旬-10月初。

这个阶段的工作还没开始,在网上下了张图,不过农户通过和我们公司的借款购买农机、收割机等设备,可以提高秋后粮食收割的效率。

进而规避天气风险、保障粮食价格和收入。

最后附上我和农户的合影,拍照时明显感觉劳动给身体带来的强大好处,健壮的身体背后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苦耕耘,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吃上可口的米饭。

有没有注意到他们身上穿的白色T恤,是我们农管家公司对农户的特殊关爱,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在资金、农资、农技上的扶持。

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先写到这里了,水稻种植还在继续,期待今年的丰收吧。

北京农管家科技有限公司
张佩伸
2015年6月1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