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水稻生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水稻生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 — 33
农I } } 林 论 坛

水稻 生产 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王 起 - 丁宝 第十一作 业站 , 黑龙 江 双鸭山 15 3 2 黑龙 江省 双鸭 山农 场蔬菜生产办 , 5 12 、 黑龙江 双 鸭山 15 3 ) 5 12
摘 要 : 对我国水稻 生产 的现 状和发 展趋势 问题 , 针 分析 了我 国发展优质 水稻 的趋 势, 结合 实际提 出了加大优质稻 新品种选 育和推 广力度 , 扶
持龙 头企业 , 实现企业规模化 生产。 关键词 : 水稻 生产 ; 发展现状 ; 势 趋
大龄壮秧 早抽穗安全成熟 , 高产稳产 , 两段育秧 式。播种较深 , 播后不灌水 , 一般靠底墒发芽、 扎 l 水稻生产现状 3 % . 二是节省专用秧 根、 2 1 出苗。出苗后 , 经过一个旱长 阶段再开始灌 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 ,水稻具有举 足轻重 比一段育秧增长 1. 4 %。 的地位 。据统 计 , 0 年我 国水稻 种植面 积为 田作 寄秧 田 , 省晚季稻专用秧 田 5 %, 供 水。 2 2 0 约可 0 提 其优点是灌溉水用量少 , 整地、 播种基本不用 24 万公顷 , 83 占粮食作物总面积 的 2. 稻谷 复种指数。两段育秧方式相结合 , 7 %; 2 扩大应用 于晚 水 , 一般在 4 叶期后开始灌水 , 系发达 , 根 耐旱抗 两段育秧 的主要不足之处 旱力强。出苗成苗率高 , 扎根深, 不易倒伏 。 总产量达到 1 5 亿吨 , .7 7 占粮食总产量的 3. 茬 口早稻和杂交 中稻。 9 %。 2 平均 6 7 6 平方米产量为 4 3 千 克 , 1. 3 比世界平均 是 , 寄秧田向本 田移栽的过程 中, 从 拔秧 、 运秧 、 2 施肥技术的发展趋势 . 3 产量高 3. 8 %,在主要产稻国家 中名列前茅 , 3 稻 移栽 的劳动强度和用工量均较大 。 随着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 ,稻 田施用化肥 谷总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 3 . %,为世界 25 2 21 . . 7工厂化盘 土育秧与 简易规格化 育秧 , 的数量也迅速增多。广3, ̄ 工作者 , 国土 v g 在全 逐渐弄清了土壤肥力和缺素情 第一。在增产粮食中, 水稻仍然将为谷 中之秀。 工 厂化盘土育秧 与简易规 格化 育秧的方式和技 壤普查的基础上 , 术规程基本一致 , 所不同的是有无厂房 。工厂化 况, 围绕提高稻 田肥料的利用率 , 研究和总结了 2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 2 水稻育秧技术 的发展趋势 . 1 盘土育秧要有机器设备 , 机播后要送人蒸汽 出芽 系列新 的施肥体系和施肥方法 ,如配方施肥 出芽后运到秧田 , 把衬套从盘里脱 出, 秧盘可 法 、 2 .水育秧。水育秧是我 国的传统 育秧方 室 , .1 1 推荐施肥法、 测土施肥法等 , 提高了施肥 的科 式。 利用水层防除秧 田 杂草和调节水、 气 、 、 供给下批播种使用 , 肥、 热 衬套摆在秧 田中 , 行绿化 学性。在具体施肥方法上 , 了蘸秧、 进 创造 根塞 、 根 盐分的变化 , 来满足秧苗生长的需要 。但 由于长 期 、 壮苗期管理 , 成苗后 可以放人 插秧 机秧箱上 蔸 、 球肥深施、 液肥深施和以水带氮等方法, 并相 时间灌水 , 土壤氧气不足 , 还原物质硫化氢毒 害 进行机插秧 。 简易规格化育秧是把衬套直接放在 应地改进了施肥工具 ,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 根系 , 遇到低温冷害引起烂秧。 秧畦上或用有孔底膜铺在畦面上 , 在上面铺 2 厘 率 。 然后给床土喷肥药混合液进行施肥和 2 地产稻田改 良的发展趋势 . 4 2 .湿润育秧 。 .2 1 湿润育秧也叫半旱育秧 , 是 米厚床土 , 浇足齐苗水直接 出芽绿化成苗 , 苗后 有 成 我国各种类型的低产稻 田面积有 6 7 6 万多 2 世纪 5 年代 中在水 育秧 的基础上 加 以改进 消毒 , O O 后的一种较好的露地育秧方法。 主要特点是深沟 孔底膜要用专用刀具切成 3 厘米或 2 厘 米宽 公顷 , O 3 而低产 田的 6 7 6 平方米产量一般不及稻田 高畦面 , 内有水 , 沟 畦面湿润 , 水气协调 , 适应 种 的苗片, 放人秧 箱可用机插秧。 平均 6 7 6 平方米产量的 1 。 / 因此 , 良 2 改 低产 田的 子发芽、 幼苗生长 的生理特性, 对防止烂种 , 培育 2 直播稻的发展趋势 . 2 工作大有可为。大批科技工作者 , 长期从事稻田 水稻栽培本来就是从直播开始 的 , 因直 低产田的改 良 后 研究 , 研究出了一系列的改 良办法 壮苗效果良好。 2 -地膜保温育秧。 .3 1 保温育秧是 2 世纪 6 播缺苗多 , O O 草害重 , 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 , 步 与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如增施有机肥,多犁、 才逐 多 年代创造的 , 是在湿润育秧的基础上 , 面上 加 被育苗移栽所代替。但我国黑龙 江、 畦 新疆 、 宁夏、 耙 , 田内排水渠道 , 开挖 降低稻 田地下水位等。 同 盖1 层地膜 , 以提高和保持 畦面温度和湿度 的一 内蒙古等气候寒冷 、 稻生长期短 、 人少地多 的地 时研究 了一系列 的适合低产 田实现高产栽 培的 华北地区由于 新技术 。 种育秧方式。 防止烂种烂秧有一定效果。 对 一般 区一直 以直播栽培为主。近年来 , 益缺乏 , 水稻旱直播面积又有进一 小结 膜内温度 比露地秧 田高 4 摄氏度 , 可提早 1— 水稻资源的 日 0 根据整地与播种时的土壤 水稻 发展 的潜力依然还很 大。在国家持 续 1 天播种。阴天多雨 , 5 气温低 时 , 明显 的增温 步的扩大。直播栽培 , 有 保湿效果 , 而且能 防止土壤返盐 。所以种 子发芽 水分状况 , 以及播种前 后的灌溉方法 , 可分为水 强 农、 惠农 政策和粮食 收储政策 的支持下 , 广大 快, 幼苗生长正常。 盖膜后 , 含氧量和光强N: 减 田 - g 直播 、 田 旱 直播 、 水稻旱种 3 大类型。 稻农和家庭农场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得到保护 , 水 2 .水 田直播 。水 田直播是在稻 田灌水整 稻种植面积将得到稳步提 高。 .1 2 如果不发生不可抗 少, 但光质没有变化 , 并不影响幼苗正常生长 , 可 以育出壮秧 。 覆盖方式种类很多 , 有拱形和平铺 。 地后 , 田面保持浅水层直接播种水稻的一种栽培 拒 自 然灾害 , 水稻总产量将再次迈上新 的台阶。 拱形又有 单模封闭式和双模开闭式两种 , 比 方法。 拱形 水整地 田面容易平整 , 于播种保苗、 有利 控 值 得提及 的是在过去 的一年 , 国内、 国际粮食 市 但在扎根立苗阶段如排 场 剧烈震 荡变化唯独 国内水稻 市场行情波动 时 平铺保温效果好且安全 , 但成本高 。开闭式 的比 制杂草和减少底土渗漏。 全封式有利通风炼苗 。 地膜的秧 田管理主要是控 水 晾田不及时 , 或遇阴雨天气容易烂秧缺苗。水 间较短 , 水稻市场行情变化幅度有限。虽然国内 制温度和炼苗温度前高后低。 田直播根据播 种时土壤水分状况的不同 , 又可分 产 销区市 场依然存在供需矛盾但 在国家的掌 控 2 .旱育秧 。 .4 1 旱育秧是在旱地条件下育苗 , 为浅水直播和湿润直播。 浅水直播是灌好浅水层 下 , 各种矛 盾逐步 得到改 善和释放 , 这为水 稻顺 苗期不建立水层 , 主要依靠土壤和浇水来培育健 后 再播种 , 操作方便 , 现尚缺乏高效的水直播 势发展提供 了较好的基础和客观条件。 但 参 考 文 献 壮秧苗 的一种育秧方法。早在 2 世纪 5-0 0 06 年 机 , 飞机撒播 , 高 , 量好 ; - 若用 功效 质 湿润直播是 代, 一些省份已有应用 , 近年来 全国各地又有新 在播种前 先排水 , 待土陈实后 , 在湿润条件下用 [ 陈惠哲, 1 】 朱德峰 , 杨仕华等. 国南方稻 区水稻 我 的 发展 。 动力播种机进行条播或点播 , 待种子附着 田面而 产量差异及增产潜力明. 中国稻米 ,0 4 4 . 20 ( ) 2 .场地小苗育秧 。小苗育秧一般是指培 不易被水冲动 时, 水保持浅水层。 .5 1 再灌 [1 24 g ̄峰 , 杜永林 , 郭永生. 江苏省稻 米现状及优 2 I 旱田直播 。旱 田直播是在旱 田状态下 质米产业发展 对策 的研 究 叨. 苏农 业研 究 , .2 2 江 育3 叶期 内移栽 的秧苗。适龄 下面为 1 — . .2 5 2叶 龄, 胚乳残存率为 8 %47 %小苗带土 、 . -2 3 . 带肥 、 整地与播种 , 播种插入 12 - 厘米的前土层 内, 播 2 0 ( ) 0 13 . 待 发根后 , 再排水落干 , I 邹应斌 , 3 1 周上游 , 唐起源. 中国超级 杂交水稻超 带药、 带胚乳移栽 , 成活率 高, 这是小苗移栽 的优 种后再灌 水 , 稻种 发芽、 势。 促进扎根立苗 。旱 田直播整地 、 播种作业不受灌 高产栽培研 究的现状与展望阴. 中国农业科技导 2 _两段育秧。2 世纪 7 年代 , .6 1 0 0 在长江流 溉水 的限制 , 以提高机械作业效率 , 可 提早作业 , 报 ,0 3 1 . 20( ) 域稻区大面积推广早熟的过程 中, 成功地创造 了 不违农时。但田面不易平整 , 杂草多 , 成苗率低 , 『方福 平, 秀福 , 4 】 章 王丹英等. 科技进 步对我 国水 农 大小苗相结合的两段育秧方法 。 1 第 段是先按普 土壤 渗漏量大 ,在灌水初期不 易建立稳 定的水 稻 生产发展 的影响与对策m. 业现代化研 究 , 2 0() 043. 通育秧方法培育小苗 , 2 第 段是当小苗个体 与群 层 。 体生长矛盾激化之前 , 按一定规格 、 密度移栽稻 2 -水稻旱种 。水稻旱种是旱 田直播的一 l3 2 寄秧田, 继续培育成壮秧。其优点一是可 以培育 种类型。 是将种子直接播 于旱 田里的一种栽培方

水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水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水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水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一、引言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广泛种植。

水稻产业的发展对于全球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速,水稻产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未来水稻产业的发展趋势。

二、整体形势1. 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粮食需求也在增加。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增长30%以上。

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承担更多的粮食供应任务。

2. 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

高温、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给水稻产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未来,水稻产业将需要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

同时,环境保护也将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减少农业污染和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农业科技创新是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种植技术的改进、新品种的培育以及农业机械的进步,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劳动成本和资源消耗。

数字化农业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精确施肥和水利调节等。

三、产业结构调整1. 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品质水稻产业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未来,水稻产业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农民的收入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电商等产业,提高农民的附加值和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2. 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稻种植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是提高水稻产业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

推动农业产业化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和市场化,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通过规模化经营,农民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量。

3. 发展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组织进行经济活动和农业服务的重要平台。

未来,发展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成为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东北地区优质水稻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设想

东北地区优质水稻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设想

·29·1.东北地区优质水稻生产现状1.1东北地区生产优质水稻的优势1.1.1自然条件好东北地区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丰富、水土资源配置最好的地区之一。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炎热多雨。

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mm,光资源丰富,年总辐射量4100-5400mj/m 2,这种比较好的自然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年降水量和日照充足特别适合水稻种植。

耕地面积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8%,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东北地区早稻种植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辽河平原中下游、吉林省东部山间盆地、牡丹江中下游河谷平原和黑龙江省三江平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已成为中国三大水稻主产区之一。

1.1.2稻米品质好东阿比地区的稻米品质比较好,主要是因为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东北地区土壤质量比较好,土壤自身的营养水平高。

东北黑土带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

黑土层很深,理化生物特性好、土壤肥力水平高,已成为生产优质水稻的宝地。

生产的响水米在历史上曾是朝廷的贡米。

第二,东北的气候条件有助于优质水稻的生长。

东北地区日常时间长,降水量丰富。

南方水稻生育期日照时数一般小于14小时,日照率小于50%;北方日照时数一般在14小时以上,有利于优质稻米的形成。

三是冬季寒冷,病虫害发生频率小。

11月至次年3月,稻田基本结冰,最低气温可达200℃—300℃,使越冬虫卵大部分冻死。

由于东北地区大米品质优良,成为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主要消费产品,已成为出口日本、韩国等国高档大米的主产区。

1.1.3稻米商品率高我国东北三省耕作地多,土地资源丰富,种植水稻的商品化几率高。

随着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其作为中国最大的商品粳稻生产基地的地位将更加稳固。

辽宁、吉林商品率均在60%以上。

东北大米不仅满足东北地区的需求,还销往我国许多的省市,水稻生产已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生产要素。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发展现状分析
生产 也逐 渐开 始暴 露 出很 多新 的问 题 。
嫩 江 流 域 的 泰 来 、龙 江 、甘 南 等 县 ;从 南 部 拉 林
河 、绥芬 河 流 域 的五 常 、宁 安 、东 宁 等县 到 北 部黑
1 黑 龙 江 省 水 稻 生产 的 发 展 历 程
黑 龙 江 省是 典 型 高 纬度 北 方 寒 地粳 稻 稻 作 区 。 龙 江 流 域 的黑 河 、萝 北 、 同江 等 县 以及 中部 松 花

于 沿 用 水 稻 直 播 粗 放 栽 培 .单 产 低 而 不 稳 ,9 0 16 — 1 7 年 的水 稻 面 积 一 直徘 徊 在 1 万~ 0万h 之 间 。 90 6 2 m2

到2 世 纪8 年 代 中期 ,在探 索 研究 寒 地 稻作 技 术 过 0 0 程 中 ,曾任 日本北 海 道农 试 场 稻作 部 部 长 的原 正 市 先 生 于 1 8 年 把水 稻旱 育稀 植 技 术 引进 到 我 国 ,首 92
进 黑龙 江省 水稻 生产发 展 的根 本原 因, 目前 黑龙 江省 水稻有 再发 展 的 市场拉动 潜 力 。
关 键 词 : 地 粳 稻 ; 展 历 程 ; 展 展 望 寒 发 发
1 8 年 开始 . 93 黑龙 江 省水 稻 生 产迅 速 发 展 , 管 1 9 尽 9 9年 高 速 增 长 阶 段 、0 0 2 0 年 下 降 阶 段 、 20 —03 期 问也 出现 过 发展 减 缓 时期 , 总体 发展 速 度之 快 , 2 0 年 以后 新 的增 长 阶段 ( 图1 [ 但 04 见 )1 1 。随着 水 稻种 植 以及 对 全 国稻 米 市场 的影 响程 度 之 大都 是前 所 未有 面积 的迅 速 增 加 , 稻种 植 区域 己扩大 到 全省 各 地 , 水 的l l l 然 目前 又 处 于一 个 新 的大 发 展 时期 , 水 稻 从 东 部 乌苏 里 江流 域 的虎林 、 河 、 远等 县 到 西部 。虽 但 饶 抚

水稻种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水稻种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水稻种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摘要】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具有重要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水稻种植在中国的重要性和现状概况,随后分析了水稻种植技术的现状和趋势,水稻品种的研发和推广,水稻种植的市场前景,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挑战和应对措施。

在文章探讨了水稻种植的未来发展趋势,水稻种植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水稻种植对农业经济的贡献。

通过全面的分析,可见水稻种植不仅对中国农业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更是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值得继续关注和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水稻种植、中国、技术、品种、市场前景、可持续发展、挑战、应对措施、发展趋势、粮食安全、农业经济。

1. 引言1.1 水稻种植在中国的重要性水稻是中国人民的主食之一,也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水稻种植在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国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种植水稻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粮食资源,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水稻种植在中国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也是农民生活的基础。

大部分农民家庭都种植水稻,依靠水稻养家糊口。

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计,因此水稻种植在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的水稻种植业还与国家粮食安全密切相关。

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保障水稻的丰产稳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水稻产量的增加不仅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防止粮食进口依赖过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水稻种植在中国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1.2 水稻种植现状概况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类作物之一,水稻种植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广阔,产量居世界前列,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水稻种植以稻谷生产为主,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副产品,如稻秸、稻草等,这些副产品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水稻种植技术不断创新和提升,种植水平逐渐提高,产量稳步增长,为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黑龙江水稻生产发展及品种推广

黑龙江水稻生产发展及品种推广
年 ,空育 11 3 种植面积 占黑龙江省水稻播种面积的比
例 也一 直在 2%以上 ,0 3 2 0 5 20 ~ 0 4年更是 高达 5 %以 0

上。
{ L

还有 , 培技术不到位 , 栽 品种安排 不合理 , 品种越
区种植现象严重 ,有 时农 民在选择 品种 时没有充分考
虑当地的积温水平 、 栽培方式 等因素 , 目选 择品种 , 盲
的特色 , 并通过分析黑龙江省 18 ~ 0 9年水 稻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 , 出了黑龙江省水稻发展的对 策。 9 0 20 提
关键 词 : 龙 江 ; 稻 生 产 ; 黑 水 品种 推 广
中 图分 类 号 :5 S 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0 6 8 8 (0 0 0 — 0 9 0 10 — 0 22 1 )6 0 6— 3
3 %。 0
2 . 水稻 单 产 稳 定 提 高 2
黑龙江水稻 单产 总体成上 升趋势 。与 2 0世纪 8 0 年代初 平均 单产 30 0k , 比 ,0 7年单 产达 到 0 gh 相 m 20 70 0k,m , 2 gI 。增幅达 2 4 平均年增幅达 32 1 3 %, .%。水稻
6及品种推广
中 国粕 米 2 1 ,6 6 :9 7 00 1() — 1 6
号 ,9 8年通过黑龙 江审定 , 1 8 ~ 0 2 的 1 年 17 在 9 5 20 年 8 间 , 直有 6 7 h 一 . 万 m 以上 的应用面积 ; 2 0 ~ 0 8 6 在 0 0 2 0
改 良对单 产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
2 栽培技术逐年改进 . 3
在主推品种相对稳 定的情况下 ,黑龙江省水稻单 产 的提 高主要依赖 于栽 培技术的进步 。黑龙江水稻栽

水稻生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水稻生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水稻生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水稻生产发展现状
水稻生产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中非常重要
的一环。

在中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约92%,占全国粮
食作物总产量的约37%。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消费需求的增加,水稻产量
同比增长很快。

2024年,中国水稻总产量达到1.708亿吨,比2024年增
长3%。

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92.1%,水稻种植面积的增
加使得中国水稻的产量有了明显的增长。

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中国水稻生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在,
中国的水稻产量已经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占世界水稻总产量的30%。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水稻生产的支持也是有目共睹的。

政府重视水稻生产
的安全性和质量,大力推广新型的农业技术,加快提高水稻生产能力,提
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水稻生活。

例如,政府在稻农贷款发放、农业部门
投入、农业示范站等方面进行了大力支持。

二、水稻生产发展趋势
面对未来水稻市场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改变水稻市场的格局。

未来水稻市场的发展趋势将以下几点:
(1)技术的不断进步。

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张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张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分析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张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扩张的特征:
1. 近年来,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政策的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

2. 水稻种植面积扩张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东部地区。

这些地区具备适宜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

3. 水稻种植面积扩张的速度相对较快,主要原因是水稻在东北地区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主要影响因素:
1.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扶持政策,例如提供农业机械化补贴、农资补贴和贷款支持等,鼓励农民扩大水稻种植规模。

2. 科技进步:近年来,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了水稻种植的风险和成本,并提升了产量和质量。

3. 市场需求: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市场需求量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对稻米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进一步刺激了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属于一般性分析,实际的水稻种植面积扩张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气候变化、土地资源状况、市场价格波动等,因此具体情况还需要具体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魏才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牡丹江157041)
摘要: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地理条件适宜水稻生长,近年来其水稻产业稳步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该地区水稻生产,本文对该稻区的水稻科研及生产做了初步总结,进一步明确了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为今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水稻产业更好发展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省;水稻;现状;发展趋势
“九五”期间,黑龙江省因地制宜,加大科技投入,成功实施了大面积“旱改水”,把传统的麦豆产区变成中国北方的“稻米之乡”,实现了种植结构的根本性改变[1]。

如今,全省水稻播种面积已发展到400多万hm2,比过去增加了349.33万hm2,优质绿色稻米大批量地销往全国各地及出口日本、俄罗斯、欧洲等国家。

近年来,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水稻生产发展较为迅速,主要体现在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上。

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主要包括牡丹江市和鸡西市,所辖9个市县,位于43°24′ 45°59′N、
128°02′ 131°18′E,属于中温带季风气候,横跨二、
三、四积温带,常年活动积温为2450 3000℃,无霜期
85 150d,年降水量450 1000mm,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60%以上,日照时数2300 2600h。

辖区内有牡丹江、乌苏里江、穆棱河及绥芬河等300多条河流,水利资源较为丰富。

土壤以暗棕壤、白浆土、草甸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自然肥力好,是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1 东南部地区水稻生产现状
1.1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当前,黑龙江省育种单位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及像富尔农艺等大中型的个人育种企业。

其选育的水稻新品种覆盖了黑龙江省的一至四积温带,近些年来新品种的选育速度明显加快,这与多年来各个育种单位后代优异材料的积累和市场需求有直接关系。

具有代表性的育成品种包括松粳系列、五优稻系列、龙稻系列、龙粳系列、牡丹江系列、垦稻系列以及北稻系列等[2-4]。

在新品种推广上,除了各育成单位
对自身品种宣传和推广外,主要推广单位则包括本稻区各级推广中心和推广站,以及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水稻综合试验站等单位和部门。

近年来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稻区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有龙粳31、牡丹江
28等,同时搭配种植推广了五优稻4号、龙粳26、东农428、吉特639、莲稻1号、松粳12和北稻3号等水稻品种。

1.2 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在水稻种植上,过去通常采用较为粗放的栽培管理措施,不但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而且在产量和品质上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和改善。

近年大力发展可持续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主题之一,人们渐渐意识到配套栽培新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性。

除了应用多年的旱育稀植栽培技术,针对特殊生态稻区采取了两段式育苗技术、一段超早育苗技术和隔寒增温超早育苗技术等,使得晚熟、优质品种在本稻区适宜区域可以种植,大大提高了稻农的经济效益。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综合试验站自2011年起在宁安市进行了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的培训与推广,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现有水田153.33hm2(2300亩),目前全部采用水稻两段式育苗技术,种植晚熟优质品种五优稻4号,每667m2产量达667.8kg,比(当地)常规栽培增产137.8kg,增产26%,按目前市场价稻谷(长粒)3.20元/kg算,每667m2增效440.96元,全村总增收101.4万元。

同时,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综合试验站在2011-2014年配合鸡东县农技推广中心对水稻隔寒增温超早育秧技术进行了推广应用,2014年度应用水稻隔寒增温超早育秧技术面积达到1.91万hm2(28.6万亩),占鸡东县水田总面积的69.2%。

隔寒增温超早育苗延长了水稻营养生长期,争抢有效积温150 200℃,2014年度秋季实际测产每667m2产量达635.7kg,比当地生产平均产量增产56.9kg。

1.3 水稻生产过程中配套设施的完善 目前,黑龙江省东南部稻区所辖的各个农场均采用集中供种、集中催芽等措施,且大型机械设备较为完善,基本实现了规模化、集中化生产模式,与地方农户一家一户种植在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