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pdca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实施PDCA循环后,护理人员的参与度和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参与循环过程,护理人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质 量改进的重要性,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患者满意度和医疗安全性的改善
通过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患者满意度和医疗安全性得到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更加积极, 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由于护理工作繁忙且多变,一些改进措施可能难以持续实施,导致质量改进效果不稳定。
针对性解决方案设计
பைடு நூலகம்
加强PDCA循环理论培训
通过组织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提高护理人员对PDCA循 环理论和方法的认识和理解,确保其在实践中正确应用。
完善数据收集与分析体系
建立科学、系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体系,明确数据收集标 准和分析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质量改进 提供有力支持。
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患者安全意识不强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部分医疗机构尚未建立完善的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缺乏有效 的护理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 导致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 以及时发现和解决。
我国护理人员队伍庞大,但专 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 实践经验,难以满足患者的多 样化需求。
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pdca循环强调持续质量改进,护理人员在日常 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护理质量得到 持续提升。
患者满意度提高
pdca循环注重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需求和 感受。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技能等措施 ,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
PART 06
pdca在护理持续质量改 进中挑战与对策
• 深化对PDCA循环的理论研究:虽然PDCA循环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 对其理论层面的研究仍显不足。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PDCA循环的理论基 础、运行机制以及与其他质量管理理论的关系等。
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护理程序的重要意义

在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需要具备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 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护士队伍的培 训和教育,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 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 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及 时发现并采取预防措施。
遵守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记录与交接
做好护理记录和交接工作,避免因沟通不畅或遗 漏而引发医疗纠纷。
04
护理程序在优质护理服务 中的应用
评估:了解患者需求
总结词
全面、细致、深入的评估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
提升护士素质
专业知识与技能
运用护理程序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护士不断 提升自身素质。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和执行等步骤,培养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情感智商与沟通能力
与患者及其家属的频繁沟通,有助于培养护士的情感智商和沟通 能力。
强化医疗安全
风险评估与预防
监控与调整
通过对护理措施的实时监 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不断调整和优化护理方 案。
改善患者体验
关注患者需求
运用护理程序,关注患者的生 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提供个
性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提高沟通效果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及时解答疑问,取得信任与配合 。
减少并发症
通过科学的护理程序,减少并发症 的发生,帮助患者更快康复。
主动性
护理程序要求护士主动地 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 需求和问题,及时采取措 施加以解决。
护理程序的流程
诊断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健 康问题和发展趋势。
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一、概述护理质量检查是评估医疗机构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可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护理质量检查的持续改进措施及其效果评价。
二、护理质量检查的持续改进措施1.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护理工作的各项规范和标准,以确保护理工作的质量。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持续为护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3.建立巡回检查机制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
4.开展护理质量考核设定护理考核指标,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对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激励其提高服务质量。
5.建立患者反馈机制设立患者意见箱、电话热线等渠道,收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做出改进。
三、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效果评价1.指标数据统计通过收集护理质量检查数据,分析各项指标在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变化,评估改进效果。
2.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评价改进措施的成效。
3.护理工作评估对护理工作中的操作规范、服务态度等进行评估,检查改进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完善。
4.质量检查结果反馈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改进措施的效果向护理人员进行反馈,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意识,促进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结论护理质量检查的持续改进措施对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培训、建立巡回检查机制等措施,可以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评估改进效果的方法多样化,包括数据统计、患者满意度调查等,这些评价手段可以帮助机构更好地了解护理质量改进的实际效果,为持续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以上是护理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的探讨,希望能为护理质量改进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数的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化分析以及科学掌握。
方法:选择2018年到2019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划归为两个组别,每个组别45人。
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优质护理,研究组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取得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护理效果、用药水平、风险管控等护理专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护理不良情况的出现机率持续降低。
结论:优质护理敏感指标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大幅度增强临床护理效果,有效制止护理不良效果的出现机率,可以进行必要的推广以及应用。
关键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优质护理持续改进;应用效果;经济的发展以及物质水平的提升,使得全民的健康意识觉醒,对于临床护理要求的要求随之提升。
为了满足护理效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质护理孕育而生。
护理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是通过护理质量来衡量,护理质量是对优质护理服务进行评价的重点指标[1]。
选择2018年到2019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敏感指数在护理方面的改进作用,实现护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到2019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的筛选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情况的及时告知,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之后,纳入到研究活动项目之中。
入选研究活动的患者,均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能够进行流畅的沟通以及交流,并将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患者排除在本次研究活动之外。
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两个组别,两个组别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要素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后续的研究。
1.2方法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方式,具体来看,在护理工作开展支出,需要调取患者的基本情况,掌握患者的病情,并对患者病情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分析,并以此为契机,制定下对应的护理举措。
持续质量改进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面 。因此 , 结合持续质量改 进管理 在优质 护理服 务 的渗透 与融
价、 考核、 协调, 以提 高护 理质 量 为 目的。现 有 医疗 机 构里 的 各级管理者 , 大多数是专业 技术 人员 , 虽具 有较 丰 富的 医学专 业知识 , 但缺乏 必要 的管 理知 识 、 人 文 知识 及 沟 通技 巧 , 造 成
, 、
消除歧 视与排斥 , 为精 神患者创造就业机会 , 使精 神患者能更好
地 融入社会大家庭 。 参 考英 , 等. 精神 科住院 患者 暴力行 为分析与
防范对策[ J ] . 护理 学报 , 2 0 0 7, 1 4 ( 1 0 ) : 3 4~ 3 5 .
收稿 日期 : 2 0 i 2 — 0 7 — 1 3
、
续改进用 于医院各 护 理单 元 , 使 得 护 理人 员 人 人参 与 护理 质
量管 理 , 使 得护理 质量不 断提高 。具 体做 法是 , 运 用持 续 质量
改进管理在 全面质 量 管理 基 础上 更 注 重过 程 管 理 、 环 节质 量
患之 间的相 互戒 备及防御性 医疗 , 从某种 意义 上来说 阻碍 了医
疗护理 质量 的提 高 J 。另 外 , 护士 所从 事 的工 作脏 、 累且 收入 低是不争 的事实。面对收入待遇失衡的状况 以及超负荷 的工作
工作 单位 : 2 1 0 0 4 4 南京 江苏省南京市大厂 医院 宋瑶 : 女, 本科 , 主管 护师
分重要的意义 。 1 影 响护 理质 量因素分析 1 . 1 社会 因素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5-17T12:53:25.34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作者:金文娜周莉[导读] 目的重点探究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所呈现出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金文娜周莉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0医院急诊ICU 云南昆明 650000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0医院肿瘤科云南昆明 650000【摘要】目的重点探究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过程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所呈现出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们医院在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所收治的内科疾病患者中的7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而针对观察组采取的是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融入在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的护理模式。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
结论在实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针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评价和持续质量改进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相关内容,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疗效,使患者的并发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得到充分的降低,提高总体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优质护理评价;持续改进;应用效果引言现阶段,人们的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在进行治疗和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对于医护质量有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患者的护理需求进一步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着重做好科学合理的护理评价和持续质量改进。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要充分融入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等相关内容,对于各项指标和相关内容要高度关注,然后持续有效的进行护理干预,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各类风险因素或者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等等得到充分的消除或者减少,进而为患者及早恢复健康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合这样的情况,在本次研究中选取70例我院在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分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对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疗效和运用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记录

优质护理服务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记录护理质量控制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则是护理质量控制的具体体现。
本文将从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记录的要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护理质量控制是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基础工作,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护理质量控制也逐渐成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因此,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和使命。
二、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满足患者需求为目标,以患者满意度为衡量标准的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连续的护理服务。
具体来说,优质护理服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全面护理:护理人员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 连续护理: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护理需求得到满足,实现护理服务的连续性。
3. 专业护理:护理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4. 人性化护理: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5. 安全护理: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患者发生意外事件。
三、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记录的要点1. 质控分析: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质控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 持续改进:护理人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3. 记录:护理人员要将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的过程记录下来,以便进行跟踪管理和评价。
4. 反馈:护理人员要将质控分析及持续改进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和管理者,提高护理服务的透明度。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日益完善,护理质量已经成为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工具,其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将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概念、分类及其意义进行阐述,明确其在护理评价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通过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分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评价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其在护理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策略和方法,包括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如何运用这些指标进行护理质量的监测和评估、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指标引导护理服务的持续改进等。
本文还将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推动护理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选择与构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选择与构建是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关键环节,它们不仅反映了护理工作的核心要素,更是评价护理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据。
在选择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时,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等原则,确保所选指标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要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和目标,确定敏感指标的范围和类别。
这些指标应涵盖护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如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等。
同时,还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护理工作的特点,对指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使其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操作性。
在构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确保所选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
同时,还要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以反映各指标在整体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厅《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美国护
士学会、美国护士质量中心(ANC)及美国医疗机构联 合评审委员会(The Joint
tion
Commission
on
Accredita.
of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JCAHO)提出的指
数据收集
标定义等[6],以美国学者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一过 程一结果”[7]为理论基础,拟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1.2筛选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采用专家评分法(Delphi法)㈦,邀请广东省、北 京、上海及台湾等地17名护理专家.对上述指标按照 其重要性进行了评定.修改或删除评价意见存在较大 分歧的条目。得出各项指标的Kendall’s形协调系数 均>0_5,采用卡方检验对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进行检 验,进一步筛选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确定敏感指标。 1.3确定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随机选择10个普通病区试用指标3个月,每个月 月末组织各病区护士长召开小组会议,反馈指标试 用情况。通过对指标及评定标准的进一步修改,最 后确定反映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与评定标准。指标 包括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3个环节,而各 环节的指标共包括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30项) 及三级指标(63项)。其中,结构指标含2个一级指 标:护理管理制度与规范、人力资源管理;6个二级指 标: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疾病护 理常规及护理操作规范、护理人员组织架构、护理人 员核心能力、护理人员资源配置。过程指标含4个一 级指标:患者获得的直接护理时数、基础护理质量; 专科护理质量、患者安全质量:18个二级指标:护士 管床责任制落实率、工作流程落实率、分级护理落实 率、护理记录符合率、护士专业知识掌握率、护士专 业技能合格率、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率;输血治疗准 确率、患者身份识别准确率、患者高危风险评估与处 理合格率、特殊情况下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有效率、 医院感染控制合格率、危急值报告复核与正确处置 率、仪器设备与急救物品管理及有效使用率、手术安 全核查执行率、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合格 率、高危药物使用与安全管理合格率、邀请患者参与 医疗安全执行率。结果指标含2个一级指标:患者满 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6个二级指标:患者对就医环 境的满意度、患者对基础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患者对 护士专业技能的满意度、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 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根据专家 评分较高的前6项二级指标定为重点监测指标:分级
万方数据
中华护理杂志2014年10月第49卷繁10期
蹿瞽
护理落实率、护士专科技能合格率、患者身份识别准 确率、患者高危风险评估与处理合格率、高危药物使 用及安全管理合格率。 2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应用
2.1
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情况下,参照2009年卫 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2010年广东省
2011年与2012年的敏感指标检查结果、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47个病
区2012年与2011年相比,重点指标:分级护理落实率、护士专科技能合格率、患者身份确认率
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除患者对环境的满 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患者对基础护理、护士服务态度、护士专业技能的满意度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包括护理缺陷及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前
英),护理部(成守珍,吕林华,佘喜云,何瑾云) 通信作者:成守珍,E.mail:szchen905@126_com 李智英:女,硕士,副主任护师,E—mail:lzyl802@126.com
2叭4—01—28收稿
l 1.1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制订 初步拟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l重墨团堕!!堕坚塑坐-’型兰:坠塑:翌!:!望
qualined
in
speciaIist skills
identificafion
(fⅫ.05);patienf
ist sensitive
safisfac【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nuI葛ing
a
basic
was
nursing,nurses’seI-vice attitudes and
nurses’special— Nursin乎
continuous
skills(JP<0.01);the incidence of
quality indi(1ators provide
advel.se
events
signincantly reduced(fk0.05).Conclusion quality
DOI:10.376l/j.issn.0254-1769.2014.10.002
本研究为广东省医学科研指令性课题项目(编号:C2011007) 作者单位:5l0080广州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李智
标除了与护理模式有关,与医疗活动也密切相关, 对反映优质护理的成效,其特异性较差。而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是对护理质量的数据化测定,是客观评价 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活动成效的科学工具悼引。我院 从2011年开始进行敏感指标的设计与拟定,并将其 应用于优质护理质量评价,为制订优质护理的实施 方案及检测实施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一定程度 上促进了优质护理的持续改进。现将实施情况与效 果汇报如下。
rate
compared
between
2012.Results the
wifh 2011,the of gIading
nursing—sensitive
indicators of
in
2012 were and
significanfly
patient
inlproved
implementation
nursing,nurses’
improvenlenI
were
implemented.The
were
results in
nursin争sensi— 20 l l and
in
rate
tive quality
indicators,pafient satisfaction and Conlpare【1
rat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quality
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为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提 本文作者:李智英
供了科学依据.对优质护理的持续改进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Application
质量指标,卫生保健;
护理敏感指标;
优质护理
in
of nursing-sensitive quality indicators Lin-hua,SHE
“nuous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
efkct of nursing—sensitive quality quali cy
indicators
in
to
quality 201 2
assessment
and
con一
inlpmvenlen c.Methods
nursing
in 47 nursjng units f而m 201 1 analysis was adopted
艟磬
中华护理杂志2014年10月第49卷第10期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李智英
【摘要】
成守珍
吕林华
佘喜云
何瑾云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ll~
2012年抽取全院47个普通病区,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护理质量的评价。2012年1月起 采用柏拉图分析法对教据进行动态分析,针对分析结果进行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改进,比较
assessment
scientific
tool
for
nursing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Key words】 【First-author’s
Quality
Indicators,Health care; Pediatric
Nursing—sensitive Indicator; Firsf Affiliated
nleasures
weI℃evaluated by analyze the
us—
ing nursing—sensitive quality
in
indicators.
Since
20 l 2,Plato
to
dynamically
pmblems
quality of
care
and ca唱eted nursing quality
Hi曲Quality
of
Care Yat—Sen university,
address】
Department,The
Hospital
sun
Guangzhou,5 1 0080,China
随着优质护理的广泛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评 价方法越来越受到护理管理人员的重视。有文献m2 显示,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优质护理 质量最常用的评价指标,也有研究将患者的并发症 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作为结局指标[3],但这些指
我院已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采用方便抽样法 选取全院共47个普通病区为研究对象。从2012年1月 至2013年1月,在47个病区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 行质量评价,根据各项指标的收集及评价方法指引, 每月由护士长、组长或专项责任护士检查、评估、收 集各项指标并将数据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每季度组 织科护士长及骨干对相关项目进行抽查,重点指标 为每次必查项目,将数据集中后分类录入、统计分 析。此外,每月在47个病区中随机选取10~20例出院 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2.2质量控制 首先组织专题会议、讲座。在全院护士大会及护 士长会议中.由研究者介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制 订过程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 到用指标进行护理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在指标正式 使用前.已选取病区均进行1个月指标试用.试用后 组织护士长小组会议.通过信息反馈,对各指标的检 查方法、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统一确定。各病 区护士长将指标打印,组织病区护士学习各项指标 并明确概念,统一认识和做法,并对病区组长、专项 责任护士加强培训。 2.3数据处理与分析 收集各病房护理敏感指标的每个月数据,应用 EIPDATA3.1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整理.应用SPSS、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012年 与2011年重点指标的检查结果。以及结果指标:患者 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变化情况。 2.4选定优先改进项目 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已选取的47个普通 病区.每月研究者采用柏拉图分析法,将指标检查中 反映的问题出现的频次从多到少排序,统计各护理 问题的频数、累计频次及累计百分比,找出当月护理 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将累计百分比达到80%范围 内的问题视为下季度需要优先改进的项目,包括:分 级护理落实率、护士专业知识掌握率、患者身份识别 准确率等排列前7项(图1)。每月的柏拉图数据均有 所不同.护理部将主要问题反馈给各科室,护理部各 管理小组与科室针对性地进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