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解作业
局部解剖学课后作业

局部解剖学课后作业一、名词解释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位于颞窝内,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此处受暴力打击易骨折,骨折易损伤血管形成硬膜外血肿。
腮腺床:通常把与腮腺深部相邻的茎突,起于茎突的肌肉,以及颈内动、静脉,舌咽、迷走、副及舌下神经等结构,称为“腮腺床”。
腮腺咬肌筋膜: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深、浅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两层在腮腺前缘处融合,覆盖于咬肌表面,称为咬肌筋膜。
咬肌间隙:为位于咬肌深面与下颌支之间的间隙,咬肌的血管神经即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
此间隙的前方紧邻下牙槽的第三磨牙,在智齿冠周炎、牙槽脓肿、下颌骨骨髓炎时,可扩散至此间隙。
头皮: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紧密愈着,不易分割,临床上将此三层合称“头皮”。
头皮撕脱伤时,常常是三层一并撕脱。
腱膜下间隙:是位于帽状腱膜与骨膜之间的薄层疏松结缔组织,此处出血,易广泛蔓延,形成较大的血肿,瘀斑可出现于鼻根及上眼睑皮下。
此间隙内的静脉,经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通,若发生感染,可经上述途径继发颅骨骨髓炎或向颅内扩散,因此腹膜下间隙被认为是颅顶部的“危险区”。
蝶鞍区:是指颅中窝中央部的蝶鞍及其周围区域,该区主要结构及毗邻:包括蝶鞍、蝶窦、垂体、海绵窦、鞍周血管和神经等。
海绵窦:为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位于蝶窦和垂体的两侧,前达眶上裂内侧部,后至颞骨岩部的尖端。
小脑幕:是一个由硬脑膜形成的宽阔的半月襞,介于大脑半球枕叶与小脑之间,并构成了颅后窝的顶。
小脑幕将颅腔不完全的分割成上、下两部。
当上部颅脑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小脑幕切迹上方的海马旁回和钩可能受挤压而移位至小脑幕切迹,形成小脑幕切迹疝而压迫大脑脚和动眼神经。
锁骨上大窝:是锁骨中1/3上方的凹陷,窝底可扪到锁骨下动脉的搏动、臂丛和第1肋。
位于颈外侧区,界线为:锁骨外侧缘,胸锁乳突肌外侧缘,肩胛舌骨肌下腹下缘。
本科局解全

1.听诊三角:亦称肩胛旁三角。
其内上界为斜方肌的外上缘,外侧界为肩胛骨内侧缘,下侧为背阔肌上缘,该区为胸壁最薄处,易听清肺部呼吸音。
2.腰上三角:位于背阔肌的深面,第12肋的下方,其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外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上界为下后锯肌下缘。
肾手术入路必经此处,手术时应注意保护神经。
3.肱骨肌管:肱三头肌近侧的三个起始部分,向下与与肱骨桡神经沟共同构成一个自内上向外下的管道,又称桡神经管,管内有桡神经,肱深动脉和肱深静脉通过。
4.鼻咽壶:位于腕后区外侧部,当拇指充分外展和后伸时明显。
其桡侧为拇短伸肌腱,尺侧为拇长伸肌腱,近侧为桡骨茎突,窝底为手舟骨。
窝内有桡动脉通过,可触及其搏动。
5.胸腰筋膜:背部的深筋膜称为胸腰筋膜,由浅入深分为三层,浅层最厚,位于竖脊肌的表面,中层位于竖脊肌和腰方肌之间,深层较薄,位于腰方肌前面。
6.锁胸筋膜:锁骨及其下方的锁骨下肌、胸小肌上缘以及喙突之间的深筋膜,胸肩峰血管,胸外侧神经和头静脉穿过锁胸筋膜。
7.股三角:位于股前内侧区上1/3部,由肌肉,筋膜形成的一个三角形区域。
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逢匠肌的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自内向外为长收肌,耻骨肌和髂腰肌及其筋膜。
内含有股神经及分支,股动脉及分支,股静脉及属支,还有股管,腹股沟深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等。
8.收肌管:位于股前区1/3段前内侧,缝匠肌深面的一个间隙,长约15cm,前壁为缝匠肌及大收肌的收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大收肌和长收肌。
内含有隐神经,股内侧肌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
9.头皮:在颅顶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这三层紧密在一起组成头皮。
头皮的损伤需缝头止血。
10.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下牙槽静脉,下牙槽神经。
11.颈动脉鞘: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颈动脉鞘。
12.甲状腺假被膜:甲状腺被气管前筋膜包裹形成甲状腺假被膜,即甲状腺鞘。
局部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与研究

2 0 1 3年 4月
第 4期 ⑦
论
著
低 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其原 因为系统地监测和护理能及时发 现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呼吸机可 能出现 的问题 和可能 出现的不 良反应 , 并及 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进行处理和防范。 因此 , 要求 护理人员要有敏锐 的观察 能力 和很 强 的责 任感 , 熟练 掌握呼吸机 的使用 , 耐心细致 向患 者做好 解释 工作 , 使患 者 能有 效配合治疗 , 减少不适 。在 护理过程 中加 强巡 视 , 严 密观 察 病情 、 做好 呼吸道 及 呼吸机 管理 、 监测 各项 指标 , 及 时对各 种 参 数作 出合理调整 【 , 预防及及 时处 理各 种并发 症 , 这样才 能使 患 者得 到及时有效 的治疗 和护理 , 减少合 并症 , 早E t 康 复。 参 考文献 [ 1 ] 孙欣 . 心理护理及治疗护 理 在射 频 消融治 疗快速 性心律 失 常 中的应 用I J I . 河北 医药, 2 0 0 9 , 3 1 ( 8 ) : 1 0 1 4 .
术 术 木 木 术 ) : 术 I 术 术 术 术 半 木 术 术 术 术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木
卫 生 管 理
局 部 解 剖 学教 学 改 革 的初 步 探 索 与 研 究
李伟 鄂 尔 多斯 市卫 生 学校 ( 内蒙 古 鄂 尔 多斯 0 1 7 0 0 0 )
【 摘要 】 局部解剖 学是联 系 基础 医学与临床 医学的一 门 医学桥 梁课 , 如 何提 高学生 的综合 能力 , 架起人 体形 态学与 临床 应 用之 间 的桥 梁 , 是许 多基础 医学工作者及 临床 医师一直关注、 却难 以解 决的 问题 。传 统 的局 部解 剖 学教 学模 式, 多采取 教 师讲解 , 指导 同学 操作 等方法 , 在 某种 程度上限制 了 同学主观 能动 性的发挥。为此 , 我们对局部解剖 学教 学进 行 了改革 与研 究, 除保 留部 分传统教 学过 程外 , 重点增加 了对 同学综合能力 的培养 : 主刀操作考核 、 设计性 实验 、 大局部 的 总结讨论 、 局部 解剖 学标本 考核 、 局 部解剖 学 学习成 果展 示、 局部 解剖 学综合理论考核及形 态学与 临床 结合 的科研 引导 等。通过 教 学模 式 的改 革 , 增 强 了 同学局 解操 作 的准确性 、 责任 心、 学 习兴趣及辨认局 解标本的能力 , 同时提 高了同学动手 、 动脑 、 主动 思考 能力 , 以及逐 渐 完善 同学的专业表 达能 力, 提 高 了同学主 动捕捉信 息、 综合 分析与解决 问题 的能力, 为后续 临床课程 的学 习打下 了学习方 法及 专业理 论、 专业技 能的基础 。 【 关键词 】 局部解剖 学 教 学改革 综合能力 [ 中图分类号 ] R 1 9 7 . 3 2 [ 文献标 识码】 C 局部解 剖学是基础 医学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对 医学 生奠定 医 学基础具有重要 意义 , 传 统 的局部 解剖 学教 学模 式 与 临床实 际
局解实验报告实验总结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体局部解剖学的结构和功能;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认识和兴趣。
二、实验时间与地点时间:2021年X月X日地点:XX大学解剖实验室三、实验对象男性尸体一具四、实验内容1. 头部解剖:观察颅骨、脑、血管、神经等结构;2. 颈部解剖:观察颈椎、甲状腺、血管、神经等结构;3. 上肢解剖:观察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肌肉、血管、神经等结构;4. 躯干部解剖:观察胸壁、胸膜、肺、心脏、血管、神经等结构;5. 下肢解剖:观察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肌肉、血管、神经等结构。
五、实验步骤1. 头部解剖:(1)将头部皮肤、肌肉、脂肪层等软组织剥离;(2)观察颅骨、脑、血管、神经等结构;(3)用剪刀剪开颅骨,观察脑的结构;(4)观察颈动脉、椎动脉、颈内静脉等血管结构;(5)观察颅神经、颈神经等神经结构。
2. 颈部解剖:(1)将颈部皮肤、肌肉、脂肪层等软组织剥离;(2)观察颈椎、甲状腺、血管、神经等结构;(3)观察颈动脉、椎动脉、颈内静脉等血管结构;(4)观察颈神经、迷走神经等神经结构。
3. 上肢解剖:(1)将上肢皮肤、肌肉、脂肪层等软组织剥离;(2)观察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关节结构;(3)观察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等肌肉结构;(4)观察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等血管结构;(5)观察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等神经结构。
4. 躯干部解剖:(1)将躯干部皮肤、肌肉、脂肪层等软组织剥离;(2)观察胸壁、胸膜、肺等结构;(3)观察心脏、血管、神经等结构;(4)观察肋间神经、胸神经等神经结构。
5. 下肢解剖:(1)将下肢皮肤、肌肉、脂肪层等软组织剥离;(2)观察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结构;(3)观察大腿肌肉、小腿肌肉等肌肉结构;(4)观察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等血管结构;(5)观察坐骨神经、腓总神经等神经结构。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头部解剖:观察到了颅骨、脑、血管、神经等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2. 颈部解剖:观察到了颈椎、甲状腺、血管、神经等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3. 上肢解剖:观察到了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关节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观察到了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等肌肉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观察到了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等血管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观察到了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等神经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4. 躯干部解剖:观察到了胸壁、胸膜、肺等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观察到了心脏、血管、神经等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观察到了肋间神经、胸神经等神经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5. 下肢解剖:观察到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观察到了大腿肌肉、小腿肌肉等肌肉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观察到了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等血管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观察到了坐骨神经、腓总神经等神经结构,了解了它们的形态和功能。
局解考试题

局解考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 细胞膜是由单一磷脂双层构成的。
B.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内部结构。
C.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仅起到通道作用。
D. 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必要条件。
2.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储存遗传信息B. 控制细胞代谢C. 参与蛋白质合成D. 所有以上选项3. 线粒体在细胞中的作用是:A. 能量转换站B. 细胞内物质的储存器C. 细胞分裂的指挥中心D. 细胞内废物的处理厂4. 下列哪个结构是植物细胞所特有?A. 叶绿体B. 溶酶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5. DNA复制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6. 下列关于酶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 酶是生物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
C. 酶在反应中不被消耗。
D. 酶的作用是不可逆的。
7. 细胞凋亡是由什么触发的?A. 外部环境信号B. 细胞内部信号C. 随机事件D. 所有以上选项8. 下列哪个不是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成分?A. 胶原蛋白B. 弹性蛋白C. 纤维连接蛋白D. 核糖体9.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哪种蛋白质负责形成纺锤体?A. 肌动蛋白B. 微管蛋白C. 核糖体蛋白D. 纤维蛋白10.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功能是什么?A. 细胞识别B. 细胞间信号传递C. 细胞间粘附D. 细胞内物质运输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共同构成了细胞的外部屏障。
2.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凝聚和分离是由________纤维组成的纺锤体控制的。
3. 细胞内的“能量工厂”是指________,它通过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
4. 细胞凋亡是一种________的细胞死亡方式,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局解作业

局解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头部1、试述腮腺解剖的临床应用?(穿经腮腺的结构有哪些?)2、覆盖额顶枕区的软组织分哪几层?浅部二层有何特点?腱膜下间隙有何临床意义?第二章颈部1、甲状腺手术时由浅至深经过哪些层次?气管切开手术时须经过哪些层次?2、在作甲状腺次全切除时结扎血管,应如何注意避免损伤有关神经?第三章胸部1、乳腺癌时,乳房可能出现哪些变化?乳腺癌根除术应切除哪些结构? 试述女性乳房的淋巴回流。
2、试述胸膜腔穿刺由浅人深的层次结构,穿刺部位应在何处?为什么?第四章腹部1、腹正中切口、旁正中切口(弓状线以上和弓状线以下)、阑尾炎手术切口(麦氏切口)从腹部皮肤到进入腹膜腔要经过哪些结构(层次)?2、腹股沟管的4个壁和2个口及通过的结构是什么?腹股沟斜疝修补是如何加强前壁或后壁?3、胃的动脉有哪些,这些动脉走在什么结构内?它们各由什么动脉发出?胃大部切除时胃的标志线是怎么定的?4胆汁的分泌、贮存和排泄过程如何?胆总管走在什么韧带内?该韧带内有哪3个重要结构?它们的排列关系如何?胆囊三角如何围成,其临床意义是什么?5、空肠和回肠如何区分?肠系膜与小肠的关系如何,在小肠切除时应如何处置?左右肠系膜窦如何围成,有何临床意义?6、阑尾根部的投影如何确定?其位置有哪些?这些位置的临床意义如何?如何寻找阑尾动脉?其静脉如何引流,在化脓性阑尾炎时的临床意义?第五章盆部与会阴1、男性直肠指检时可扪及的结构有哪些?试述男、女性直肠的毗邻结构。
2、何谓会阴浅隙?男性尿道球部损伤时尿液可进入阴囊、阴茎及腹前壁,为什么?第七章上肢1、简述腋窝的构成;腋淋巴结分哪几群?试述其流注关系。
2、试述腕管的构成及其通过的结构。
第八章下肢1、简述穿行梨状肌上、下孔的主要结构。
2、简述血管腔隙的构成及其通过的结构。
3、什么是股管?试用解剖学知识解释股疝为何容易发生嵌顿。
名词解释1.锁胸筋膜2.提携角3.肌腱袖4.股管5.收肌腱裂孔6.面部危险三角7.翼点8.颈鞘9.斜角肌间隙10.腹白线11.胆囊三角12.Oddi括约肌13.腹股沟韧带14.耻骨后隙15.直肠子宫陷凹要求:1、统一作业本(印有嘉兴学院的练习簿)2、期中考试结束后统一上交。
2021年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题库 有答案 有解析 应急管理局特种作业

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精选100题】1、【单选题】广告施工高处作业项目开工前()。
A、要有针对性地对多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B、工期紧可以先不教育C、要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答案】C【解析】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2、【单选题】新立电杆在杆基未完全牢固或做好临时拉线前,()攀登。
A、视情况B、检查后C、严禁【答案】C【解析】上杆塔作业前,应先检查根部、基础和拉线是否牢固。
新立杆塔在杆基未完全牢固或做好临时拉线前,严禁攀登。
遇有冲刷、起土、上拔或导地线、拉线松动的杆塔,应先培土加固,打好临时拉线或支好杆架后,再行登杆。
3、【单选题】爬升式提升机构是利用滑轮或压轮与吊篮钢丝绳之间产生(),来达到升降吊篮平台目的的,一般用于暂设式作业吊篮。
A、阻力B、摩擦力C、动力【答案】B【解析】爬升式提升机构是利用滑轮或压轮与吊篮钢丝绳之间产生摩擦力,来达到升降吊篮平台目的的,一般用于暂设式作业吊篮。
4、【单选题】室内机挂板应该直接固定在()上。
A、实墙B、石膏板C、家具【答案】A【解析】室内机挂板应该直接固定在实墙上。
5、【单选题】临时用电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架空线路必须采用()。
A、绝缘导线B、塑胶软线C、橡胶软线【答案】A【解析】临时用电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
电缆线路必须按规定沿附着物敷设或采用埋地方式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6、【单选题】悬吊平台四周有护栏,是进行高处作业的()式装置。
A、基本B、承重C、悬挂【答案】C【解析】悬吊平台四周有护栏,工作面护栏高度0.8米,其余面高度1.1米,护栏承重水平载荷1000N,是进行高处作业的悬挂式装置。
7、【单选题】室外机地脚螺栓不易拆除,主要原因是()。
A、安装的牢固B、装在外边时间太长了C、锈蚀【答案】C【解析】室外机地脚螺栓不易拆除,主要原因是锈蚀。
8、【单选题】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次以上违章行为,并经过查证确实的,复审或延期复审不予通过。
19级-上肢局解

6 、腋窝蜂窝组织
为腋鞘周围的疏松结缔组 织,随腋鞘和血管神经可达 邻近各区。
颈根部
腋 窝
胸肌间隙
内
三边孔 肩胛区
感
四边孔 三角肌区
染
臂前、后区
右侧腋鞘侧面观
第七章 上 肢 upper limb
二、三角肌区和肩胛区
肌腱袖 • 构成: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连成腱
板,围绕肩关节的上、后和前方,并与肩关节囊愈着。 • 作用:稳定肩关节
第七章 上 肢 upper limb
★ 腕管 Carpal tunnel • 构成: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 • 通过结构
正中神经 指浅、 深屈肌腱及屈肌总腱鞘 拇长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鞘
第七章 上 肢 upper limb
• 腕桡侧管 – 屈肌支持带桡侧端两层之 间的腔隙 – 内有桡侧腕屈肌腱及其腱 鞘通过
第七章 上 肢 upper limb
桡动脉 掌长肌腱
拇长屈肌腱鞘
屈肌总腱鞘
第七章 上 肢 upper limb
(二)腕后区
伸肌支持带 • 腕背部深筋膜增厚形成,内侧附于尺骨茎
突和三角骨,外侧附于桡骨远端外侧缘 • 5个纤维隔,6个骨纤维性管道,从桡侧向
尺侧排列为: ①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及其腱鞘 ②桡侧腕长、短伸肌腱及其腱鞘 ③拇长伸肌腱及其腱鞘 ④指伸肌腱与示指伸肌腱及其腱鞘 ⑤小指伸肌腱及其腱鞘 ⑥尺侧腕伸肌腱及其腱鞘
• 分区
– 腋区:肩关节下方 – 三角肌区 – 肩胛区
第七章 上 肢 upper limb
一、腋区 Axillary region
腋窝 Axillray fossa • 位于臂上部与胸上部之间 ,呈四
棱锥体形的腔隙 • 由一顶、一底和四壁围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乳房的淋巴回流如何?乳房的淋巴回流:(1)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汇入腋淋巴结、胸肌淋巴结(2)乳房上部的淋巴管汇入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3)乳房内侧部的淋巴管汇入胸骨旁淋巴结,并与对侧乳房的淋巴管吻合(4)乳房内下部的淋巴管注入膈上淋巴结,并与腹前壁和膈下的淋巴管相吻合,从而间接的与肝上面的淋巴管相联系(5)乳房深部的淋巴管经乳房后隙,再穿胸大肌注入胸肌间淋巴结。
2.简述女乳房位置和形态结构。
3.简述胸壁的层次结构。
4.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的神经和血管支配?胸大肌受胸内外侧神经支配,胸小肌受胸内侧神经支配,胸大肌和胸小肌统一受胸肩峰动脉胸肌支血液供应。前锯肌由胸长神经支配。
5.纵隔的位置、境界及分区如何?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将纵隔分为上、中、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划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
(5)尺神经(n.ulnaris)(C7、T1)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随肱动脉下行,在臂中部转向后下,经肱骨内上髁后方尺神经沟,进入前臂。在沟中尺神经位置表浅,紧贴骨面,骨折时易受损伤。尺神经在前臂尺侧腕屈肌深面随尺动脉下行,至桡腕关节上方约5cm处,发出尺神经手背支,本干下行称尺神经掌支,经豌豆骨桡侧分浅、深支入手掌。尺神经在前臂发出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深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全部骨间肌及第三、四蚓状肌。浅支在手掌分布于小鱼际的皮肤和尺侧一个半指皮肤。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二个半指皮肤(第3、4指相邻侧只分布于近节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损伤后可致:①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其它各指不能内收与外展,环指与小指末节不能屈曲。②感觉障碍:尺神经分布区感觉迟钝,而小鱼际及小指感觉丧失。③肌肉萎缩:小鱼际平坦,由于骨间肌及蚓状肌萎缩,掌骨间隙出现深沟,各掌指关节过度后伸,第 4、5指的指间关节屈曲,表现为“爪形手”。
第二节胸部
一、名词解释
1.锁胸筋膜2.肋膈隐窝:是在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其深度一般可达两个肋及其间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积液及出血首先聚积于此。此外,深呼吸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此隐窝。ﻩ3.肺门ﻩ肺的纵隔面中央有一椭圆形的凹陷称为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以及支气管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进出的地方。4.纵隔
第三节腹部
一、名词解释
1.腹直肌鞘是包裹腹直肌和锥状肌的纤维组织,由3块扁肌的腱膜组成,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组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组成。
2.腹股沟管3.腹股沟三角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血管围成,是腹前外侧壁的薄弱部位。
此区的腹壁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腱膜、腹股沟管浅环-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壁腹膜。
(6)桡神经(n.radialis)(C5、8发自后束,先在腋动脉后方,在肱三头肌深面紧贴肱骨体的桡神经沟向下外行,到肱骨外上髁前方分为浅支与深支。①浅支:在肱桡肌深面,伴桡动脉下行,至前臂中、下1/3交界处转向手背,分布于手背桡侧半的皮肤以及桡侧二个半指背面的皮肤。②深支:较粗、主要为肌支。穿旋后肌至前臂背侧,在深、浅肌之间下降,分数支,其长支可达腕部。 桡神经肌支:支配肱三头肌、肱桡肌及前臂后群所有伸肌和旋后肌。 桡神经皮支:分布于臂、前臂背侧和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二个半手指皮肤(图10—88)。肱骨干骨折易伤及桡神经,表现为①运动障碍:不能伸腕和伸指,拇指不能外展,前臂旋后功能减弱。②感觉障碍:前臂背侧皮肤及手背桡侧半感觉迟钝,“虎口”区皮肤感觉丧失。③抬前臂时,由于伸肌瘫痪及重力作用,出现“垂腕征7.腋神经(n.radialis发自臂丛后束,伴旋肱后动脉向后,绕肱骨外科颈至三角肌深面。其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皮支绕三角肌后缘分布于肩部和臂部上1/3外侧面皮肤。肱骨外科颈骨折时,可损伤腋神经,表现为:①运动障碍:肩关节外展幅度减小。②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③三角肌萎缩肩部失去圆形隆起的外观,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3.试述臂丛的组成和分支。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及第1胸神经前支一部分组成。(1)胸长神经(C5、7)于锁骨上方发出后,沿前锯肌表面下降并支配此肌。此神经损伤,前锯肌麻痹,表现为“翼状肩”,上肢上举困难
(2)胸背神经(C6、8)起自后束,沿肩胛骨外侧缘下行,分布于背阔肌。
(3)肌皮神经(h.musculocutaneus)(C5、7自外侧束发出后,斜穿喙肱肌,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下行,并发出分支支配上述三肌。终支在肘关节稍上方的外侧,穿出臂部深筋膜,改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ﻩ4.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ﻩ5.肾窦6.肾蒂
二、问答题
1.描述腹股沟管的二口、四壁及通过内容。
2.描述腹前外侧壁肌肉有哪些?神经支配如何?
3.胃的毗邻关系?分布于胃的动脉有哪些?
局解作业
———————————————————————————————— 作者:
———————————————————————————————— 日期:
ﻩ
《局部解剖学》练习题
第一节颈部
一、名词解释
1.颈动脉鞘ﻩ2.颈动脉窦
二、问答题
1.简述颈部境界、分区和三角。
2.颈丛皮支在何处浅出?有哪些皮支?.ﻫ
(4)正中神经(n.medianus)(C5、7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肱动脉下行到肘窝,沿前臂正中下行,在前臂指浅、深屈肌之间。经腕至手掌,发出正中神经掌支(返支),进入鱼际,发出3条指掌侧总神经,再各分为2~3条指掌侧固有神经至1~4指相对缘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在肘部和前臂发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所有前臂屈肌及旋前肌。在手掌支配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和第一、二蚓状肌。发皮支:支配手掌桡侧2/3的皮肤,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皮肤,以及其背面中节和远节的皮肤。正中神经损伤可致:①运动障碍: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食指及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做对掌动作。②感觉障碍:上述皮肤分布区感觉障碍,尤以拇、食、中指远节关节最为明显。③肌肉萎缩:鱼际肌萎缩,手常变平坦称为“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