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钰伦敦奥运会击头战术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奥运冠军吴静钰:丈夫以奥林匹克精神陪我一生

奥运冠军吴静钰:丈夫以奥林匹克精神陪我一生

伴侣2021.82007年6月,23岁的侯琨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

大四那年,凭借外语方面的优势,他成为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志愿者,由此与体育物品收藏结缘。

大学毕业后,侯琨把业余时间和大部分工资都投入到奥运物品的收藏上。

北京奥运会后,奥运收藏大火,侯琨的藏品价值倍增。

随着手头渐渐宽裕,侯琨与人合开了一家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全身心投入到了奥运物品的收藏和推广工作中,其中北京奥运会上一战成名的女子47公斤级跆拳道冠军吴静钰,便是他的工作对象之一。

关注了吴静钰的微博后,侯琨有时看着她的英姿会暗想:她这么猛,要是男朋友惹她生气,会不会被踢得很远。

不过,此时吴静钰正在备战伦敦奥运会,她的眼中只有卫冕冠军这一个目标。

2012年8月,站在伦敦奥运会擂台上的吴静钰,全神贯注地和对手搏斗。

她的状态很好,特别是在决赛阶段,吴静钰对阵三届世锦赛冠军西班牙名将布里吉特,以8∶1获胜,成功卫冕奥运冠军。

可惜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侯琨却没有看到。

当时,他虽然也去了伦敦观赛,但在吴静钰比赛当天因有事回国了。

好在有缘终会相逢。

2012年9月8日,在南京第二届青奥会文化节上,前来做奥林匹克文化推广的侯琨与活动特邀嘉宾吴静钰相遇,晚宴时两人被安排在同一餐桌就餐,两人一见面就有聊不完的话题。

吴静钰看到侯琨如此痴迷奥林匹克,就认真地应他请求在侯琨“2012年奥林匹克环球行”的条幅上签名祝福。

侯琨万万没想到擂台上勇猛无比的吴静钰私下却那么温和。

活动结束时,意犹未尽的他们互加了微信,侯琨更是决定要把这位特别的姑娘作为他人生中最珍贵的藏品。

从那以后,侯琨每到一地,他都会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全方位分享给吴静钰。

得知吴静钰喜欢日出和花卉后,侯琨便每天都为她拍下当地的日出和奇花异草。

两人虽有时差,但侯琨的温暖陪伴却是全天候的。

即便吴文/徐燕丈夫以奥林匹克精神陪我一生本文主人吴静钰伴侣2021.8静钰属于慢热性格,也能从中感受到一份柔软和真诚,她的心底渐渐生出了一份别样感觉。

从奥运新闻报道的“衍名”标题中欣赏拟题艺术

从奥运新闻报道的“衍名”标题中欣赏拟题艺术

从奥运新闻报道的“衍名”标题中欣赏拟题艺术作者:曹津源来源:《作文·初中版》2012年第12期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选手刘子歌女子200米蝶泳勇夺冠军,某报报道时拟出的标题《水立方唱响最美的“歌”》,“歌”字一语双关,吸引眼球;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相同项目决赛中刘子歌摘铜,队友焦刘洋夺冠,某报报道时又拟出《“蛟龙”再唱最美的歌》(“蛟”谐音“焦”)这一标题好,连接两届奥运会的信息。

上面两例都用了“衍名”拟题法——借助比喻、双关、借代、谐音、拈连等辞格,将新闻报道人物的姓名巧作点化用于标题中,使人物的姓名“异化”为与文章主旨紧密相关的信息的载体。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众多媒体运用衍名法精心制作标题,产生了“题因名新,人因题美”的修辞效果。

现在分几类简要介绍一下。

一、取姓式。

拟题时不取其名,只取其姓,往往具有特殊的情趣。

例如:1.“易”枪成名(2012年7月29日《扬子晚报》)2.奖牌“庞”落(2012年7月29日《新华日报》)3.“小马达”运转失灵(2012年8月4日《南通日报》)4.中国SUN照耀世界(2012年7月29日《中国体育报》)例1,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23岁的射击新秀易思玲射落本届奥运首金,作者以选手之姓“易”取代“一”,拟出标题《“易”枪成名》,首金获得者及其巨大影响等信息尽在其中。

例2,男子10米气手枪北京奥运会冠军庞伟,在伦敦奥运会同项目比赛中名次仅列第四,标题取选手之姓“庞”,谐音“旁”,用“旁落”表达些许遗憾。

例3,马晋与徐晨组合在羽毛球混双冠亚军对决中失利,马晋打球的特点是抢网能力强,进攻速度快,但这一特点在对决中未能充分体现,编者拟题时让马晋的姓“马”进入喻体,“运转失灵”蕴含屈居亚军之意,用语婉转。

例4很有意思,泳坛新星孙杨的姓“孙”,汉语拼音是“sun”,它在英语中却是“太阳”的意思,作者激情赞美孙杨在男子自由泳决赛中创造奇迹,为中国泳坛升起希望的太阳。

高校跆拳道教学思政元素探究及课程思政路径分析

高校跆拳道教学思政元素探究及课程思政路径分析

211作者简介:丁浩(1993—),男,汉族,安徽亳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跆拳道运动训练、体育教学。

高校跆拳道教学思政元素探究及课程思政路径分析丁浩 上海立达学院体育教研部摘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对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跆拳道教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探究,并对跆拳道课程思政路径进行分析。

研究认为:跆拳道运动在跆拳道精神、规则意识、跆拳道品势内涵、跆拳道冠军故事等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

具体提出跆拳道课程思政的可行路径:培养跆拳道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及能力、充分发掘跆拳道项目思政元素、跆拳道思政元素融入跆拳道课程设计、注重跆拳道课程礼仪教育、完善跆拳道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跆拳道;思政元素;路径分析跆拳道是以腿法和拳法的攻防格斗为主要内容,通过实战、品势、击破等表现形式,修炼身心的一项体育运动。

跆拳道运动以其华丽腿法、良好锻炼价值及完备的晋升制度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已经在全国大部分高校开展,并且形成一定规模。

“课程思政”背景下,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跆拳道课程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中部分,应当紧随时代步伐,结合项目特点发挥育人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对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跆拳道教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探究,深入挖掘跆拳道课程的育人功能,并对如何进行跆拳道课程思政进行分析研究。

一、跆拳道项目思政元素探究(一)跆拳道精神跆拳道运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其独特的精神内涵。

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是对跆拳道精神的概括。

礼仪:待人有礼,相互尊重;廉耻:是非分明,有羞耻之心;忍耐:有毅力,厚积薄发;克己: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有自制力;百折不屈:不屈不挠,遇事不气馁,坚韧不拔。

在跆拳道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肉体的锻炼,对习练者的精神同样是一种修炼,并且这些精神上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的。

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技战术研究

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技战术研究

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技战术研究一、前言我国奥运会跆拳道选手吴静钰在此次奥运会分属女子M-9公斤级,因此研究奥运会跆拳道女子M-9公斤级运动员技战术,有利于吴静钰了解对手,为取得比赛胜利打下基础。

Panipak(班妮巴)曾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上获得女子跆拳道44公斤级冠军,在比赛场上,该选手作风骁勇,敢打敢拼,技战术运动灵活多变。

目前Panipak(班妮巴)分属女子-49公斤级,与吴静钰级别相同,如果该选手在里约奥运会与吴静钰相遇,必将成为吴静钰的劲敌。

当前跆拳道规则的不断变化,如:电子护具的应用,技战术出现“攻防一体化”,击头技术大量涌现。

以前不能得分的技术也逐渐开始成为得分技术。

在这里分析对手的技战术特征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文以泰国跆拳道女子选手Panipak(班妮巴)在2015年俄罗斯世锦赛上的8场比赛中所运用的技战术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录像观察法本人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Panipak(班妮巴)在俄罗斯世锦赛的8场比赛视频,收集、整理相关数据。

2.数理统计法采用MicrosoftExcel数据处理软件,对Panipak(班妮巴)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情况和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关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一)Panipak(班妮巴)在比赛中的得分腿法分析统计可知,Panipak(班妮巴)在比赛中侧踢运用次数最多,侧踢运用率达到了69%,横踢运用率是27%,侧踢和横踢的运用率只和达到95%。

可见,该选手在比赛中的主要腿法是侧踢和横踢在腿法得分率中可见,侧踢的得分率是49%,横踢的得分率是42%,侧踢和横踢的得分率之和达到91%。

因此,可以得出,该选手主要得分腿法为侧踢和横踢。

(二)Panipak(班妮巴)在比赛中失分腿法分析统计可知,Panipak(班妮巴)在比赛反中的失分腿法是以侧踢和横踢为主,其中侧踢失分率为49%,横踢失分率是45%,侧踢和横踢失分率之和为94%。

吴静钰:2012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kg冠军

吴静钰:2012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kg冠军

吴静钰:2012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kg冠军吴静钰,中国女子跆拳道队运动员,先后就读于苏州大学、天津理工大学。

2006年吴静钰夺得了中国亚运会历史上第一块跆拳道金牌,2007年又成为世锦赛冠军,吴静钰顶了亚洲冠军和世界冠军两顶帽子,作为跆拳道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她成为了对手竞相研究的对象。

2011年5月2日,吴静钰在世锦赛49公斤级争夺中,以两次关键的“踢头”攻势连克两位劲敌,个人第二次夺得世锦赛冠军,也帮助中国队在此次韩国庆州世锦赛上摘得首金。

2012年8月9日,在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kg决赛中,吴静钰夺得金牌。

以德服人的狠姑娘吴静钰生于1987年07月13日,中国江西人,中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是一位难得的跆拳道天才,爆发力和柔韧性俱佳,攻击性强,连续得分能力突出,因此获得“轻型轰炸机”的美称。

她的出现,弥补了中国在跆拳道女子小级别的空缺。

赛场上的她是狠角色,总想一脚就把对手劈倒;赛场下的她则是小孩子,降完体重仍留恋饼干的味道——她就是吴静钰,这个有着两面性的姑娘,是跆拳道界最红的明星。

作为中国跆拳道新一代领军人物,吴静钰有一个可爱的绰号,“钰兔”。

2008年北京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金牌获得者,至此拿遍了亚运会、世锦赛、奥运会的所有冠军。

在金牌和突破的背后,是对于运动员看来司空见惯的伤病,但是吴静钰的伤病却来得有些让人哭笑不得——踢对手踢得太狠了。

“比赛难免有伤病,好多伤都是因为在踢对手的时候发力太狠了,不小心伤到自己了。

不过没关系,这是硬伤。

我身上的伤不多,都是一些急性伤,就是创伤,很快就好了,没有老伤。

”,吴静钰平静的说。

伤病,对于这名年轻的姑娘,似乎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

踢人太狠当然就意味着进攻。

谈到自己的风格,吴静钰表示自己的风格就是进攻,而进攻也正代表了吴静钰的性格。

“我就是喜欢进攻。

我平时还是很安静的,但是一到场上就兴奋,特别是一喊起来,攻击力就特别旺盛。

”不过,在生活中吴静钰也有幽默风趣的一面。

浅析跆拳道下劈腿法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

浅析跆拳道下劈腿法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

浅析跆拳道下劈腿法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刘莉新;李倩茹【期刊名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1(030)003【摘要】Elegant kicks have brought amazing power to taekwondo, a competitive and enjoyable game. As one of the practical kicks which help athletes to score frequently in taekwondo games, down stress kick attracts the athletes' attention and they are always thinking how to use it in a reasonable way and exert its power to the full play in gam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some proposals on how to use down stress kick more effectively in taekwondo games.%跆拳道是一项既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又具有观赏性的体育运动。

潇洒的腿法为跆拳道运动带来了无穷的魅力。

下劈腿法是跆拳道运动中实用性较强和得分较高的腿法。

如何将下劈腿法在比赛中合理应用并发挥其最大的威力是每一位跆拳道运动员所关心的问题。

文章为下劈腿法在比赛中更好的发挥其技战术特点,提供一些建议。

【总页数】3页(P39-41)【作者】刘莉新;李倩茹【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32.1【相关文献】1.2012年伦敦奥运会跆拳道女子49公斤级吴静钰下劈踢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J], 杨鹏飞;李杨;王兴;冉宁培;黄长城;2.跆拳道比赛中近身下劈运动运用及方法 [J], 郭琼;徐琳3.跆拳道下劈技术在女子比赛中的运用 [J], 李玉清4.浅谈跆拳道前腿下劈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分析 [J], 苏雯5.青少年跆拳道比赛中常用腿法的得分情况与出腿速度的分析研究——以全国青少年宫跆拳道比赛(浙江赛区)为例 [J], 邵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跆拳道名将介绍

中国跆拳道名将介绍

中国跆拳道名将介绍(一)陈中——中国的第一金在多哈亚运会上,跆拳道中国代表队实现了跆拳道运动史上金牌的梦想,奥运冠军陈中、罗微和新秀吴静钰也当之无愧的作为我国跆拳道历史上不可多的的良将。

陈中在出征多哈亚运会的中国女队中年龄最大,但是在中国队可不是看资历来“评辈分”的,在队伍中只有谁的技术最好、谁的实力最强谁才是当之无愧的队长!在陈中的个人履历中,能够很明确的看到陈中的成就和进步,从1997年入选国家队至今,在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甚至更大型的比赛中取得的冠军已经多达20余个了!这是多么难以置信的成就。

但是陈中并没有过分的体现出自己的傲气,而翻过来学习能力非常强,在各方面都非常能够吃苦,并且个人的技术非常全面比赛实战的经验也非常丰富,甚至有的队里的人都是她的粉丝。

中国队总教练,同样也是也是陈中的教练陈立人说:“说老实话陈中的招式并不标准,如果表演的话可能还不及一些业余选手动作漂亮,但是她的动作实用性非常强,稳、准、狠并且招招切中要害,这也算是能够夺冠的秘诀吧”。

陈中在国家队眼中更是一个精神的支柱,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当年的陈中仅有18岁,但是自古英雄出少年,陈中在9月30号那天拿下了67公斤以上级的冠军,也是中国队拿到的第一个冠军宝座,在94年奥组委才开始确定悉尼奥运会上增加跆拳道项目,在95年我国刚建立跆拳道队伍的时候更是有国外人士断言:“中国想要获得奖牌还要十年呢”,但是陈中正是在这种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出人意料的夺冠,这既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为中国队争得了尊严和荣耀。

十运会夺冠后,陈中的膝关节接受了第二次手术。

经过治疗和恢复,05年12月她又重返训练场。

而在多哈亚运会上,教练员决定要求她保守参赛量力而行,不定硬指标,可是对于陈中来说,实力摆在面前,实现大满贯是没有问题的。

陈中并不是跟其他的运动员一样,一开始就专业的进行一项运动的训练。

原本陈中是在焦作市的业余体校学习篮球,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到了北京体育大学学习跆拳道运动,当时她和贺璐敏的教练是陈立人。

我国跆拳道30年发展研究——以《人民日报》报道为例

我国跆拳道30年发展研究——以《人民日报》报道为例

目,我国开始组队正式发展跆拳道,作为一个新项目,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从零到奥运会金牌,七年间跆拳道迅 速发展,竞技水平大幅度提高。成为全运会项目标志着 跆拳道向大众体育项目发展。2004 年雅典奥运会陈中 和罗薇获得两枚跆拳道金牌,拿走了跆拳道女子项目四 枚金牌中的两枚。中国跆拳道女子队已经成为了世界强 队。特别是陈中成功卫冕,获得两次奥运会金牌,实至 名归成为了跆拳道偶像。2005 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中, 我国选手王莹通过加时赛击败了东道主选手布瑞吉特, 为中国队夺得了本次赛事的首枚金牌。中国队在奥运会 后还是保持着很高的竞技水平。2005 世界大运会中国 在跆拳道项目获得 3 枚金牌,第六届世界青少年跆拳道 锦标赛,中国小将田学光获得金牌,可以看出中国跆拳 道有强大的后备力量。2006 年 12 月曾在奥运会上收获 三枚金牌的中国跆拳道队,却一直与亚运会冠军无缘。 北京时间 8 日凌晨 3 点,19 岁的吴静钰终于在多哈帮 助中国队打破坚冰,她在女子 47 公斤级比赛中经过 6 场苦战,为中国队拿到亚运历史上首枚金牌。
中国跆拳道协会统计,全国有 30000 多家跆拳道馆,
跆拳道人口一千万余人。中国选手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
多次摘金夺银,成为世界跆拳道强国。跆拳道在中国短
短三十年间如此快速发展。想必大家对跆拳道的发展过
程一定会好奇,以及中国跆拳道发展过程的相关资料是
否真实。本研究带着以上问题对《人民日报》对跆拳道
的报道进行严谨的分析,向大众传达正确信息。找出《人
1986 年 ~1995 年
报道类型 ( 报道次数 )
本届亚运会新增比赛项目跆拳道
中国台北女选手获一项表演赛金牌
比赛(5)
首届全国跆拳道比赛将在昆明举行
袁伟民谈中国1988年亚洲十佳运动员评选揭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静钰伦敦奥运会击头战术特点分析
作者:杨鹏飞王兴李杨王靖黄长城
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4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要2012伦敦奥运会已经落幕,我国在奥运会中三人参赛收获金银铜牌各一枚的好成绩,但是面对新一轮的备战周期,我们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

本文运用比赛录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运动员吴静钰在2012伦敦奥运会预决赛中所运用的击头战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为中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跆拳道吴静钰技战术奥运会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吴静钰击头战术运用情况
表1吴静钰击头战术使用和得分率统计
类别进攻反击迎击共计
使用次数 49 17 23 89
使用率 55.06% 19.10% 25.84% 100.00%
得分 30 9 19 58
得分率 51.72% 15.52% 32.76% 100.00%
注:使用率=使用次/总使用次;得分率=得分/总得分
从表1可以看出,在比赛中,吴静钰采用的进攻战术攻击对手头部远高于反击战术和迎击战术,达到一半以上。

进攻战术使用49次,使用率55.06%,得30分,得分率为51.72%;反击战术使用17次,使用率为19.10%,得9分,得分率为15.52%;迎击战术使用23次,使用率为32.76%,得19分,得分率为32.76%。

表2吴静钰在战术中击头技术的使用和得分情况
进攻反击迎击
使用使用率%得分得分率% 使用使用率%得分得分率%使用使用率%得分得分率%
前横踢 6 15.00%15 50.00%10 50.00% 3 33.33%5 16.13%0 0%
后横踢 0 0% 0 0% 15.00% 0 0%26.45%3 15.79%
下劈32 80.00% 9 30.00% 9 45.00% 6 66.66% 20 64.52%1263.16%
推踢 0 0% 0 0% 0 0% 0 0%0 0%0 0%
双飞踢 0 0% 07.69% 0 0% 0 0%0 0%0 0%
后踢 0 0% 0 0% 0 0% 0 0%0 0%0 0%
后旋踢 0 0% 0 0% 0 0% 0 0%39.68%4 21.05%
旋风踢 0 0% 0 0% 0 0% 0 0%0 0%0 0%
其他25.00% 6 20.00% 0 0% 0 0%13.23%0 0%
注:使用率=使用次/总使用次;得分率=得分/总得分;其他技术主要基本技术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技术和一些没有完全运用就被封住的技术。

(二)吴静钰在进攻战术中击头技术运用情况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吴静钰在比赛中采用进攻战术攻击对手头部共40次,其中下劈技术为主要的进攻对手头部的技术,达到32次,使用率为80.00%;其次为前横踢技术,进攻对手头部6次,使用率为15.00%;最后是其他技术,进攻对手头部2次,使用率为5.00%。

吴静钰在进攻战术中攻击对手头部共得30分,其中前横踢技术为主要进攻对手头部的得分技术,得15分,得分率为50.00%;其次为下劈技术,进攻对手头部得9分,得分率为30.00%;最后为其他技术进攻对手头部得6分,得分率为20.00%,但其他技术使用2次就有2次得分,可以看出其他技术在进攻战术中有很高的成功率。

(三)吴静钰在反击战术中击头运用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吴静钰在比赛中采用反击战术攻击对手头部共20次,前横踢为主要的反击击头技术,共使用10次,使用率为50.00%;其次为下劈技术,使用9次,使用率为45.00%;后横踢技术反击击头1次,使用率为5.00%。

吴静钰在比赛中运用反击战术攻击对手头部得9分,使用前横踢技术得3分,得分率为33.33%;使用下劈技术得6,得分率为
66.67%。

(四)吴静钰在迎击战术中击头技术运用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比赛中吴静钰采用迎击战术攻击对手头部共31次,下劈技术为主要的迎击击头技术,共使用20次,使用率为64.52%;其次为前横踢技术,共使用5次,使用率为16.13%;后旋踢技术使用3次,使用率为9.68%;后横踢技术使用2次,使用率为6.45%;其他技术使用1次,使用率为3.23%。

吴静钰在比赛中使用迎击战术攻击对手头部共得19分,下劈技术为主要的得分技术得12分,得分率为63.16%;其次为后横踢技术和后旋踢技术,分别有1次得分,得分率为15.79%。

二、结论
吴静钰在比赛中战术运用全面,能根据比赛形势很好的选择合理的战术,特别是进攻战术为主要的击头战术;下劈和前横踢在战术运用中为主要使用和得分的技术。

三、建议
由于竞赛规则和分值的调整,击头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击头技术的训练,特别是旋转技术击头,提高击头技术的多样性,适应比赛灵活多变的特点;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应积极探寻适合自身特点的击头技战术,练就具有优势的击头技术,并在比赛中积极大胆地运用,争取获得优异的成绩,为国争光。

参考文献:
[1] 党旗,使用电子护具比赛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现状的研究[D].2011.11.
[2] 兰孝国.跆拳道的基本战术探析[D].体育世界.2008.5.
[3] 谢云.中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特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6.
[4] 李丹.论跆拳道比赛战术及其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5] 敬瑞,郝莹.2008北京奥运会吴静钰技战术表现分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1.
[6] 侯盛明.世界跆拳道比赛击头技战术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