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骨架的篆字笔划分割方法

合集下载

一种基于字符骨架的汉字细化算法

一种基于字符骨架的汉字细化算法

一种基于字符骨架的汉字细化算法
徐正芹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字符细化可极大地消除冗余信息,提高字符特征提取的速度和准确率,文中提出一种直接提取字符中心骨架的细化算法,基于字符八方向长特征和线段内切圆心连线提取字符中心轴线,同时得到笔划的类型信息.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可以稳定有效的细化字符.
【总页数】1页(P540)
【作者】徐正芹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字符骨架的汉字细化算法 [J], 徐正芹
2.一种基于骨架特征和神经网络的手写体字符识别技术 [J], 蔡自兴;成浩
3.一种改进型的汉字字符图像细化算法 [J], 史绍强
4.一种基于字符边界的细化算法 [J], 刘云飞;李丽娟
5.基于改进ZS细化算法的手写体汉字骨架提取 [J], 常庆贺;吴敏华;骆力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何为“篆籀笔法”详解图解

何为“篆籀笔法”详解图解

何为“篆籀笔法”详解图解这个问题谈到关于“篆籀笔意”,这是一个好问题,也是一个专业问题。

我希望好好回答一下。

要不是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再动笔。

废话不多说。

先说篆籀笔意。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所有学过篆书的人或者颜楷的人,大多都有一点了解。

这也是一个理解起来,比较麻烦的问题,因为只能靠看,才能看懂,人说多少次都是没用的。

书法历史上,笔法一直分两种系统。

首先是以篆书为主的“圆笔”其次是艺术为主导的“方笔”其实书法笔法可以简单到“二”,一方一圆两个概念。

圆就是“藏,转”,放就是“露,藏”。

书法最精妙的地方,就是从万千的风格当中,看到这两点,无论是二王,张旭,米芾,颜真卿,王铎,最后其实都可以归结到“方,圆”只不过,此消彼长,谁多一点,谁少一点的问题。

书法又之所以玄妙,是因为从这个“二”点中,又可有无穷的变化。

“太极生两仪”谓“一阴一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好像说的有点多,不过只想说一点,书法之所以能表达文人思想,一个人的才、志、学,是因为究其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篆籀,则是表达一个人宽博,圆融,浑厚的单是和气魄。

没有方笔一路的灵逸,秀气让人更讨人喜欢。

篆籀笔意代表人物是颜真卿,代表作品也并不是祭侄稿,而是《争座位》。

此处单指篆籀笔意,并非指鲁公作品水平高低。

争座位的篆籀笔意表达要胜过祭侄稿。

所以争座位,为后世学颜第一法书。

(此处可能有人抬杠应是排名第一的祭侄稿,不解释。

对笔法的领悟到了,就会分的清“神”和“意”“韵”“情绪”的表达。

)此不赘言。

鲁公篆籀笔意,来自张旭。

如下图看这些画红线的地方。

中锋运笔,多转无折。

对,这就是篆书的基础笔法。

篆籀笔法很简单,中锋运笔,you转无折。

这种笔法,稍加提按变化,虚实变化,就是草书里的“篆书笔意”在篆书里,是绝对不存在篆书笔意这一说的,因为本就是用的篆书笔法。

把篆书笔法用入楷行草隶,才叫“笔意”就看这个“雨”,外边这个圆转。

这就是典型的篆籀笔法。

《高中篆刻篆书技法篇》——笔画与结构

《高中篆刻篆书技法篇》——笔画与结构

《高中篆刻篆书技法篇》——笔画与结构
笔画、结构:起笔—运笔—收笔;方向,文字间距、笔画位置
对于一个单独的笔画来说,分为起笔、运笔、收笔三部分。

在篆书中,这三部分都有不同的形态。

起笔和收笔类似;常见的有三种形态:圆起收、尖起收、方起收,这六种混搭构成了篆书的起笔和收笔:
甲骨文的圆起尖收
金文中的尖起尖收
小篆中的圆起圆收(最最最最最最最普通的)
但是同一个帖,篆书的起收笔也不完全一样
方笔在先秦的大盂鼎中就已经出现了吴让之的篆书中也有
大盂鼎中的方笔
吴让之《吴均帖》的方笔
对于运笔来说,有些篆书(秦篆石刻、峄山碑、李阳冰)没有粗细变化,
但先秦文字和明清篆书一般都是有粗细变化的
先秦楚简
吴昌硕篆书
对于一个笔画的来说,除了笔画形态的“起笔、收笔、运笔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参数“方向”
凡是接触到书法的都知道“米字格”事实上,很多人并不会用米字格,首先,四条线的交点,中心点,不是重心,而是几何中心。

横竖两条线相当于平面的x轴与y轴,两条相交斜线是四个象限区域的平均线,就是45°线。

对于篆书,对称性很高,那种偏印刷体的篆书就更好定位
米字格分析
最后说一下间距的问题,虽然篆书不像工稳印那样间距一致那么明显,但是还是要注意一下,整体的间距还是有一个基调。

至于文字定位的问题,那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要根据自身
的书写习惯来记忆。

基于骨架点分布规律的汉字笔段提取算法

基于骨架点分布规律的汉字笔段提取算法

基于骨架点分布规律的汉字笔段提取算法
何浩智;朱宁波;刘伟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07(43)22
【摘要】提出了一种提取汉字笔段的新方法.从形态学骨架算法生成的骨架点出发,通过分析骨架点的半径分布及不同半径骨架点的位置,发现了笔段提取中产生的毛刺和畸变与骨架点半径之间的规律,进而以此规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克服毛刺和畸变的汉字笔段提取方法,最后给出了手写体和印刷体汉字笔段提取的实验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总页数】5页(P83-86,105)
【作者】何浩智;朱宁波;刘伟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讯学院,长沙410082;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讯学院,长沙410082;湖南大学计算机与通讯学院,长沙410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1
【相关文献】
1.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汉字骨架提取算法 [J], 程志君;杨德强
2.基于过程神经元网络的汉字笔段提取算法研究 [J], 王建平;徐奇
3.一种改进的基于特征点求解的骨架提取算法 [J], 宫法明;陈依心;李广丽
4.基于点云模型的低质汉字骨架提取算法 [J], 侯显玲
5.脱机手写汉字识别中笔段提取算法研究 [J], 靳天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中国书法作品的骨架提取算法

一种中国书法作品的骨架提取算法
s e e o s p o u e y t i g rt m oton y h v o d s mme r a d o e t d e sb t i k ltn r d c d b hs a o h l i n l a e g o y ty n c nn c e n s ,u t
维普资讯
第5 期

瑶等 :一种 中国书法作 品的骨架提取 算法
速 三角剖 分 的骨 架化 算法 ,但 其不 适合 于提 取 宽
度 变化 不规 则 的 图像 的骨架 。赵 春江 等[以最 大 3 1 正方形 的 中轴变 换为 基础 ,提 出 了一 种具 有鲁 棒

要: 为给使用计算机对 中国水墨作品进行模拟提供 良好 的前提 ,以一种有效的
二值图像细化算法为基础 , 结合 实验提 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提取 中国水墨书法作品骨架的细
化算法。实验证明, 该算法对 于提取 中国水墨书法作品的骨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提取 出的 骨架不仅具有较好的对称性、 连通性, 还在去除骨架- 0 L* 的同时基本保证 了单像素的骨架宽
维普资讯
20 o 6年
工 程 图 学 学 报
J OURNAL OFENG眦 ERI NG GRAP CS HI
2 啷
第 5期
NO .

种 中 国书法 作 品 的骨 架提 取 算 法
唐 瑶, 张锡哲, 王钲旋
( 吉林 大学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学 院,吉林 长春 10 1 3 0 2)
W o k fCh n s l g a h r so i e eCa l r p y i
T ANG Ya , Z o HA G Xi h , W A G Zh n — u n N — e z N e gx a

基于骨架点分布规律的汉字笔段提取算法

基于骨架点分布规律的汉字笔段提取算法
关 键 词 : 字 识 别 ; 段 提 取 ; 架 ; 化 汉 笔 骨 细
文 章 编 号 :0 2 8 3 (0 7 2 — 0 3 0 文 献 标 识 码 : 中图 分 类 号 :t 9 10 — 3 12 0 )2 0 8 — 4 A 131 P
1 引 言
由于 笔 段 是 字符 的 重要 结 构特 征 . 因此 笔 段 提 取 对 于用 结 构 方 法进 行 字符 识 别 有 关 键 性 的影 响 , 机 字 符 识 别 相 对 于联 脱
e y m rh lg kl o gr m, e rltn h sdsoee e en te rdu fse t o t ad te dfr ai e db op o y se tn a oi o e l h t t ea osi i i vrd b t e h ais o kl o pi s n h e m t n o。 h i p c w en n o o
e ri g i to e e t c ig F o t i d s o e y, e sr k x rc in ag r m s d v l p d t v r o d f r t n a d b r .h u r n sr k xr t . rm h s i v r t t e e ta t lo t n a n c h o o i h i e e o e o o ec me e omai n u r e o T r s l r m x e me t o a d rt n C i e e c a a t r n e e a f n s o r t d Chn s h r c e h w h t t e p o o e e u t fo e p r n n h s i n w i e h n s h r ce a d s v r l o t p n e i e e c aa t r s o t a h r p s d t s f i s meh d i e e t e a d r b s. to S f ci v n out Ke r s C ie e c a a t r r c g i o sr k x r cin; k lt n;hn i g y wo d : h n s h r ce e o n t n; t e e t t i o a o s e eo t i n n

8 一种中国书法作品的骨架提取算法

8 一种中国书法作品的骨架提取算法

骨架是一种重要的图像目标几何特征,如何快速地获得二值图像的非畸变骨架,是进行图像目标的形状分析、信息压缩、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应用的前提。

一般来说,骨架主要具有3个特性:连续性、最小宽度为1和中心性。

自1967年Blum等[1]首先用中轴表示连续平面上的图形以来,人们已经相继提出了许多提取图像骨架的算法。

杨义军等[2]提出了一种基于快2006年 工 程 图 学 学 报2006第5期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RAPHICS No.5一种中国书法作品的骨架提取算法唐 瑶, 张锡哲, 王钲旋(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摘要:为给使用计算机对中国水墨作品进行模拟提供良好的前提,以一种有效的二值图像细化算法为基础,结合实验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提取中国水墨书法作品骨架的细化算法。

实验证明,该算法对于提取中国水墨书法作品的骨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提取出的骨架不仅具有较好的对称性、连通性,还在去除骨架毛刺的同时基本保证了单像素的骨架宽度。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骨架;细化;模板;中国书法中图分类号:TP 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158(2006)05-0098-07An Algorithm for Distilling the Skeletons of theWorks of Chinese CalligraphyTANG Yao, ZHANG Xi-zhe, WANG Zheng-xu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ide a well precondition for simulating the works of Chinese ink-wash drawing by computer,based on the efficient thinning algorithm for binary images,combined with the experiments,a new thinning algorithm which fit for distilling the skeletons of the work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s proposed. Experiments prove that the algorithm has prevalent applicability for distilling the skeletons of the work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the skeletons produced by this algorithm not only have good symmetry and connectedness,but it wiping off the skeletons’ burrs while keeping one pixel’s width.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skeleton; thinning; mask; Chinese calligraphy收稿日期:2006-03-28速三角剖分的骨架化算法,但其不适合于提取宽度变化不规则的图像的骨架。

一种书法字骨架提取优化方法

一种书法字骨架提取优化方法

一种书法字骨架提取优化方法张九龙;王夏妮;张镇东;郭璐铭【期刊名称】《西安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6(32)1【摘要】书法字的骨架提取即细化是书法风格研究的重要先决步骤.针对常见细化算法结果中产生的锯齿、非单像素、分叉点畸变和毛刺等问题进行改进.引入一种旋转不变性的细化算法得到汉字的中轴线.接着分以下两步进行优化:首先在保证图像连通的条件下进行单像素化处理;其次引入最大圆方法进行分叉点合并.实验结果表明,两步法得到的细化结果是单像素且无毛刺和分叉点的,为后续笔画提取和书法风格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Character skeleton extrac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eprocessing steps for the calli-graphy styleevaluation.Traditional thinning algorithms have the drawbacks of zigzag,nonsingle pixel,fork point distortion,spurious branches,etc.This study aims at solving these problems. Based on a rotation invariant algorithm the provisional skeleton is obtained,with two steps taken to optimize the result.First,with the guarantee of the connectedness of skeleton,we perform a process by which to reduce the skeleton to single pixel in width.Second,we employ the maxi-mum circle method to merge the fork point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step op-timization can obtain a better skeleton compared with some common methods.【总页数】4页(P35-38)【作者】张九龙;王夏妮;张镇东;郭璐铭【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4【相关文献】1.一种中国书法作品的骨架提取算法 [J], 唐瑶;张锡哲;王钲旋2.类“书法”的当代中国POP手绘字艺术——中国手绘POP字的“书法性”研究 [J], 叶杨3.基于形状分解的书法字骨架提取新方法 [J], 王民;赵瑞丽;张立材;王可4.一种结合改进Z-S细化算法的书法字双层检索方法 [J], 邵荣堂; 李婕; 巩朋成; 张正文5.一种结合改进Z-S 细化算法的书法字双层检索方法 [J], 邵荣堂; 李婕; 巩朋成; 张正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e a l C h a r a c t e r S t r o k e s S e m e n t a t i o n M e t h o d B a s e d o n t h e S k e l e t o n g
1 2 3 YANG P i n OU H a i t a o Z h e n k u n - HU - g L g 1 ( , , ) C o l l e e o f C o m u t e r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B e i i n U n i v e r s i t o f T e c h n o l o B e i i n 1 0 0 1 2 4, C h i n a g p g y j g y g y j g 2 ( , ) B e i i n K e L a b o r a t o r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E n i n e e r i n B e i i n 1 0 0 1 0 1, C h i n a j g y y g g j g 3 ( , , ) A l i e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I n s t i t u t e B e i i n U 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 n U n i v e r s i t B e i i n 1 0 2 2 0 0, C h i n a p p g y j g y j g
A b s t r a c t h i s a e r i n t r o d u c e d a m e t h o d h o w t o s e m e n t s e a l c h a r a c t e r s t r o k e f r o m t h e s k e l e t o n i m a e a c c o r d i n t o T p p g g g , t h e a r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e a l e n r a v i n . F i r s t l w e o t t h e s e a l c h a r a c t e r s k e l e t o n t h r o u h t h i n n i n a l o r i t h m. T h e n w e - g g y g g g g , , a n a l s e d t h e i n t e r s e c t i o n s a n d c r o s s a r e a o f t h e s k e l e t o n i m a e f o r m i n s o m e s u b s t r o k e s . F i n a l l w e u s e d t h e t e m l a t e - y g g y p , m e t h o d t o t h e s u b s t r o k e s t o b e c o m b i n e d f r o m t h e n e i h b o r h o o d o f e a c h i n t e r s e c t i o n r e i o n e v e n t u a l l m a t c h i n e t - g g y g g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e l e m e n t s i n t o t h e s e a l c h a r a c t e r s t r o k e s . T h e e x e r i m e n t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m e t h o d i s e f f e c t i v e . c o m b i n e d p , , K e w o r d s k e l e t o n S t r o k e s e m e n t a t i o n S e a l c h a r a c t e r r e c o n i t i o n S g g y 作为篆字的结构基元 。 因此 , 只要能够分割出篆字中的 笔 划 , 就可以利用笔划及其笔划之间的关系对篆字加以描述, 从而 实现篆字的识别 。
第4 0卷 第2期 2 0 1 3年2月
计 算 机 科 学 C o m u t e r c i e n c e S p
V o l . 4 0N o . 2 F e b 2 0 1 3
一种基于骨架的篆字笔划分割方法
阳 平1 娄海涛2 胡正坤3
1 2 ( ) )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北京 1 北京市信息服务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 0 0 1 2 4 0 0 1 0 1 ( 3 ( )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 北京 1 0 2 2 0 0
摘 要 依 据 篆 刻 艺 术 的特 点 , 提出 一 种 从 篆 字 骨 架中分 割 出 笔 划 的 方 法 。 通过图像 细 化 方 法 提取 篆 字 的 骨 架 图 ; 分 析 骨 架图中 笔 划 的 交 叉 点 和 交 叉 区域 , 得到 特 定 篆 字 的 子 笔 划 ; 在 各 交 叉 区域 内 利用 模 板 匹 配方 法 组 合 子 笔 划 得 到 篆 字 笔 划 。 通过实 验证明 , 上 述 方 法对分 割 篆 字 笔 划 具 有一 定 的 效果 。 关键词 骨 架 , 笔划分割, 篆字识别 中图法分类号 T P 3 9 1 文献标识码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