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 北大 王稼军 讲义 ppt 3.3自感与互感

合集下载

互感和自感公开课ppt课件

互感和自感公开课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四、磁场的能量
1、通电自感:通电时,电能首先要转化为 线圈磁场能,然后再转化为灯A1的电能,故 灯A1过一会儿才亮。 2、断电自感:断电前,线圈中有电流,则 线圈中有磁场能,断电后,线圈存有的磁场 能通过灯释放出来,使灯延迟熄灭。
3、应用: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从一个线 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因此在电工技术和电 子技术中有广泛应用。如变压器就是利用互 感现象制成的。
变压器
收音机里的“磁性天线”利用互
感现象,把广播电台的信号从一个 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单位:亨利,简称亨(H)
1H=103mH=106μH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4、自感的应用与防止
(1)应用:在交流电路中、在各种用电设 备和无线电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日 光灯工作时就利用了自感原理。
通电自感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演示实验2
分析:
LED2
K
L
LED3
LED1
断开开关S,LED1瞬 间熄灭,但LED3闪亮 一下再熄灭。
开关断开瞬间,由于 通过L的磁通量减少,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阻

互感和自感 课件

互感和自感 课件
(4)电路断开瞬间,回路中电流从L中原来的电流开始减小.
题型二 自感现象的图象问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感L
的电阻不计,电阻R的阻值大于灯泡D的阻值.在t=0时刻闭 合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后,在t=t1时刻断开S.下列表示A、B 两点间电压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B )
内的磁场能转化为电能用以维持这个闭合回路中保持一定时间 的电流,电流逐渐减小,线圈中的磁场减弱,磁场能减少,当 电流为零时,线圈中原储存的磁场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灯 泡(或电阻)转化为内能.所以,在自感现象中是电能转化为线 圈内的磁场能或线圈内的磁场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因此自感 现象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知识点二 自感现象 1.定义: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
现象. 2.本质分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道,穿过线路的磁
通量发生变化时,线路中就产生感应电动势.在自感现象中, 由于流过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 变化而产生自感电动势.
3.从能量角度分析:在断电自感实验中,S断开前,线圈L
零.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综合运用楞次定律和欧姆定律分析自感现 象的能力,要注意电势差的正负.
线圈中电流开始减小,即从IA减小,故LA慢慢熄灭,LB闪亮后
才慢慢熄灭,C错误、D正确.
点评:(1)本题是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问题,根据是明确线圈中 自感电动势的方向是阻碍电流的变化,体现电流的“惯性”.
(2)分析自感电流的大小时,应注意“L的自感系数足够大,其
直流电阻忽略不计”这一关键语句. (3)电路接通瞬间,自感线圈相当于断路.
(3)自感电动势E感与哪些因素有关. 自感电动势E感可以写成E感=n ,由于磁通量的变化是电

互感和自感 课件

互感和自感  课件
图5
(1)若开始 I1>I2,则灯 LA 会闪亮一下(I1、I2 差别越大闪亮越明显, 但差别过大有可能会烧坏灯泡);即当线圈的直流电阻 RL<RLA 时, 会出现 LA 灯闪亮的情况。 (2)若 RL≥RLA,I1≤I2,则不会出现 LA 灯闪亮一下的情况,但灯 泡会逐渐熄灭。
因而电流 I0 保持不变
D.有阻碍电流增大的作用,
但电流最后还是增大到 2I0
图2
解析 当 S 合上时,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要增大,故 L 要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但阻碍不是阻止; 当 S 闭合电流稳定后,L 的阻碍作用消失,电路的电流为 2I0,D 项正确。 答案 D
名师点睛 自感问题的求解策略 自感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的一种特例,它仍遵循电磁感应定律。 分析自感现象除弄清这一点之外,还必须抓住以下三点:(1)自感 电动势总是阻碍电路中原来电流的变化。(2)“阻碍”不是“阻 止”。“阻碍”电流变化的实质是使电流不发生“突变”,使其 变化过程有所延缓。(3)当电路接通瞬间,自感线圈相当于断路; 当电路稳定时,相当于电阻,如果线圈没有电阻,相当于导线(短 路);当电路断开瞬间,自感线圈相当于电源。
2.公式:E
=L
ΔI Δt
,其中
L
是自感系数,简称自感或电感,单
位: 亨利 。符号: H 。1 mH=10-3 H,1 μH=10-6 H。
3.决定因素:与线圈的大小、形状、 匝数 ,以及是否有铁芯等
因素有关,与 E、ΔI、Δt 等无关。
[要 点 精 讲] 要点1 对自感现象的理解
(1)对自感现象的理解 自感现象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遵循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 律。
要点2 对两类自感现象的理解

电磁学_北大_王稼军_讲义ppt课件

电磁学_北大_王稼军_讲义ppt课件
2
磁荷
磁荷观点: 描述磁化的物理量 J、qm、H’
退磁场强 度
磁极化强度矢量J:描述介质在外磁场作用下 被磁化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定义:单位体积内磁偶极矩的矢量和
介质中一点的 J(宏观量 )
与电介质极化的 描述类似
J lim pm分子 V 0 V
分子磁偶极子,微观量
介质的体积,宏 观小微观大(包 含大量分子)
4 m
pm 400m
单位面积上 的磁矩m/S
单位面 积上的 磁偶极 矩pm/S
H
pm / S
4 0
0m / S 4 0
0I 4 0
0B
11
电流环与磁偶极子的等效性
12
受力的等效性
13
两种观点的等效性
有介质时的两种观点的场方程一样
H dl I0
B dS 0
L
S
只 要 在B
Pm
re2
4

0
H
m
L
p4m0H
5
退磁场
退磁场H’:
在磁介质内部: 退磁场与外磁场 方向相反,削弱
在磁介质外部: 退磁场与外磁场 方向相同,加强
H H0 H'
6
退磁因子
可以类比求极 化电荷产生附
加电场来求退
磁场 H’
H’与J 成正比 H ' J / 0
当J 给定后,H ' Nd J / 0
8
磁极化强度矢量J与总磁场强度H的关系 ——磁化规律
H 0 介质磁化 q'( 'm ) H'
影响
H H0 H'
猜测H与J可能成正比(但有条件)——两者成线性 关系(有的书上说是实验规律,实际上没有做多少

自感与互感PPT课件

自感与互感PPT课件
间相互干扰,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知识点精讲
有一电感元件L=1H,通过此电感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如图4-10-3所示,若电压与电流的参
考方向一致,试计算各段电压并画出电压的波形。

【解析】 = 0 − 4时:1 = ∆ = 1 ×

= 4 − 6时:2 = ∆ = 1 ×
【解析】当电流互感器工作时,副边不允许开路,应将铁壳与副边绕组的一
端接地。电流互感器由升压变压器制成,原边绕组匝数少,副边绕组匝数多。因
此B错误。
知识点精讲
在0.02s内,通过一个线圈的电流由0.6A减小到0.4A,线圈产生5V的自感电动势,则线圈的自感
系数为 0.5
H。

【解析】由 =-L可得L=0.5H。
磁感应定律推导而得

= −

式中
∆——线圈中电流的变化量,单位是安[培],符号为A;
∆——线圈中电流变化了Δi所用的时间,单位是秒,符号为s;
——线圈的自感系数,单位是亨[利],符号为H;
——自感电动势,单位是伏[特],符号为V。
公式中的负号表明自感电动势总是企图阻止电流的变化。
磁与电磁
考纲解读
一、最新考纲要求
1.了解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及应用;
2.了解自感和互感电动势;
3.了解自感和互感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危害。
二、考点解读
必考点:互感现象的产生及应用。
重难点:互感现象的产生及应用。
知识清单
1.自感现象与自感电动势
(1)自感现象
当导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导体本身就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
决定,与线圈中的电流大小无关。
知识清单

互感和自感 课件

互感和自感  课件

2.对电感线圈阻碍作用的理解 (1)若电路中的电流正在改变,电感线圈会产生自感电动势阻 碍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使得通过电感线圈的电流不能突变. (2)若电路中的电流是稳定的,电感线圈相当于一段导线,其 阻碍作用是由绕制线圈的导线的电阻引起的.
反思总结
(1)自感电动势阻碍线圈自身电流的变化,但不能阻止,即仍然 符合“增反减同”,并且自感电动势阻碍自身电流变化的结果,会 对其他电路元件的电流产生影响.
互感和自感
一、互感现象 1.互感:两个相互靠近的线圈,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 它所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 象叫互感. 2.实质:互感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电磁感应现象. 3.互感的应用: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由一个线圈传递到 另一个线圈,如变压器、收音机的磁性天线. 4.危害:互感现象能发生在任何两个相互靠近的电路之间, 电力工程和电子电路中,有时会影响电路正常工作.
(4)类型: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
电路
现象
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通电 自感
接通电源的瞬间,灯 泡 A1 较慢地亮起来
阻碍电流的增加
断电 自感
(RA>RL)
断开开关的瞬间,灯 泡 B 逐渐变暗.灯泡 A 闪亮一下,然后逐
渐变暗
阻碍电流的减小
2.自感系数
(1)自感电动势的大小:E=LΔΔIt,式中 L 是比例系数,叫做自感 系数,简称自感或电感.
答案:AC
方法技巧
通、断电自感现象的判断技巧 (1)通电时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加且与电流方 向相反,使电流相对缓慢地增加. (2)断电时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与原电流方向相同,在与线圈 串联的回路中,线圈相当于电源,它提供的电流逐渐变小. (3)电流稳定时,若线圈有电阻时就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若不 计线圈的电阻时就相当于一根导线. (4)在分析自感现象时要抓住两点:一是线圈在电路中的位置、 结构;二是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如电流方向变化、电流大小突然变 化的情况等.

互感和自感课件

互感和自感课件

解析:S 闭合,电路中电阻由 2R 减小为 R,电流从 I0=2ER增
大到 I′=ER.由于电流的变化,使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 电流的变化,即阻碍电流的增加,最后变化到稳定后的值即没有 自感作用后应该达到的值.
答案:D
反思领悟:在进行分析计算时,要注意: (1)自感线圈的直流电阻为零,那么电路稳定时可认为线圈短 路; (2)在电流由零增大的瞬间可认为线圈断路. (3)在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 但“阻碍”不是“阻止”,“阻碍”实质上是“延缓”.
偏,若反偏电压过大,会烧坏电压表 ,故应先断开 S2,故选 B 项.
题型 2 电路中电流大小变化的判断
图 4-6-7 【例 2】 如图 4-6-7 所示,多匝电感线圈 L 的电阻和电池 内阻不计,两个电阻的阻值都是 R,开关 S 原来打开,电流 I0=2ER, 今合上开关 S 将一电阻短路,于是线圈有自感电动势产生
探究 3 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是如何产生的?
在处理通断电灯泡亮度变化问题时,不能一味套用结论,如 通电时逐渐变亮,断电时逐渐变暗,或闪亮一下逐渐变暗,要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关键要搞清楚电路连接情况.
观察 对象
与线圈串联的灯泡
与线圈并联的灯泡
电路图
通电时
电流逐渐增大,灯泡 逐渐变亮
电流突然变大,然后逐渐减 小达到稳定
解析:当开关 S 接通时,A1 和 A2 同时亮,但由于自感现象 的存在,流过线圈的电流由零变大时,线圈上产生自感电动势阻
碍电流的增大,使通过线圈的电流从零开始慢慢增加,所以开始
时电流几乎全部从 A1 通过,而该电流又将同时分路通过 A2 和 R, 所以 A1 先达最亮,经过一段时间电路稳定后,A1 和 A2 达到一样 亮;当开关 S 断开时,电源电流立即为零,因此 A2 立即熄灭, 而对 A1,由于通过线圈的电流突然减小,线圈中产生自感电动势 阻碍电流的减小,使线圈 L 和 A1 组成的闭合电路中有感应电流, 所以 A1 后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两个线圈系统总磁能
1 1 2 2 Wm = L1 I1 + L2 I 2 + MI 1 I 2 2 2
总 磁 能 1、2的自 感磁能, 感磁能, 大于零 互感磁能, 互感磁能, 可正可负 对 称 形 式
推广到k个线圈的普遍情况 推广到k
1 1 1 1 2 2 Wm = L1 I1 + L2 I 2 + M 12 I1 I 2 + M 21 I1 I 2 2 2 2 2 i、j线圈 、 线圈 1 k 1 k 第i个线 个线 2 之间的M 之间的 圈的自感 Wm = ∑ Li I i + ∑ M ij I i I j 2 i =1 2 i =1 系数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趋肤效应
为什么在电流变化时会有趋肤 效应产生? 定性分析) 效应产生?(定性分析) I变——B变——I’ (涡电流) 涡电流) 变 变 在一个周期内大部分时间里轴 线附近I 线附近I与I’方向相反 方向相反 而表面附近I 而表面附近I和I’同向 同向 所以轴线附近的电流被削弱 表面附近的电流被加强 基本机制在第五、 基本机制在第五、六章再讨论
无漏磁 漏磁 无耦合
= k1k 2 L1 L2
令k = k1k 2 ⇒ M = k1k 2 L1 L2 = k L1 L2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耦合系数
两个线圈串联的自感系数
L1+L2 =?L 一般情况不等, 一般情况不等,与串联方式有关 串联方式
串联顺接: 尾与2 串联顺接:1尾与2头接 L =L1+L2 +2M 串联反接: 尾与2 串联反接:1尾与2尾接 L =L1+L2 -2M 无漏磁时
可以证明
互感系数
M = − ε 12
M 21 = M 12 = M
dI1 dI 2 = N 2 Φ12 = N1Φ 21 = − ε 21 I2 I1 dt dt
例题7:先算 例题 先算 ψ 再算 M —— ε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证明:以单匝线圈为例 证明 以单匝线圈为例
线圈1 线圈 激发 的磁 场通 过2的 的 通量
L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磁能 p196/213
自感磁能
开关接通1 开关接通1 I 增加 Ф增 方向与I 加εL方向与I方向相反 电源做功
线圈中 电流从 0增到 I过程 中,电 源由于 L中出 现感应 电动势 而多做 的功的 总和
dA = −ε L (t )i(t )dt
• 产生焦耳热 Q • 因抵消感应电流多做功 , 因抵消感应电流多做功, 使电路中电流达到I 使电路中电流达到I值 • 电源克服感应电动势所做 ∴ dA = L 的功
耦合系数
几何尺 寸相同
Φ12 = k 2Φ1 0 ≤ k2 ≤ 1 Φ 21 = k1Φ 2 0 ≤ k1 ≤ 1 (a) Φ12 = Φ1 Φ 21 = Φ 2 k 2 = k1 = k = 1 (b) Φ12 < Φ1 Φ 21 < Φ 2 k2 = k1 = k < 1 (c) Φ12 = 0 Φ 21 = 0 k 2 = k1 = 0 N1 N 2 k1k 2 Φ1 Φ 2 2 Q M 12 = M 21 = M ,∴ M = I1 I 2
维持线圈2内 维持线圈 内 电流不变
A' = − ∫
0

0
ε
12 2
I dt = ∫

0
di1 I 2 M 12 dt dt
= ∫ M 12 I1di1 = M 12 I1I 2
I2
而总磁能与电流建立的先后次序无关, 而总磁能与电流建立的先后次序无关, A=A’,所以便证明了 M21= M12=M =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外接电源需要抵抗互感电动势所做的功
维持线圈1内 维持线圈 内 电流不变
A = −∫
0

0
ε
21 1
I dt = ∫

0
di2 I1M 21 dt dt
= ∫ M 21I1di2 = M 21I1 I 2
I2
这部分功 转化成互 感磁能储 存在线圈 内
同样若先建立I 再接通线圈1 同样若先建立I2,再接通线圈1则
系数
( j ≠i )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互感和自感
p205/p222
p189/p206 3-26、28、31、33、35 、 、 、 、
第4节 电磁场的相对论变换 不讲 节
相关习题可不看 相关习题可不看 p203/p220 3-16至3-24 至 -
美国物理学家亨利(J.Henry) 美国物理学家亨利( )
讨论由电流变化而引起的感应电动势中电动势 与电流变化率的关系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N1
N2
互感应
互感现象
由于其它电路中电流变化在回路中引起的感应 电动势的现象
线圈1 1 自感磁通匝链数 互感磁通匝链数 线圈2 2
Ψ1 ∝ I1
Ψ21 ∝ I 2
Ψ2 ∝ I2
Ψ12 ∝ I1
比例系数为M 其值取决于线圈大小、 比例系数为 21和M12,其值取决于线圈大小、 匝数、几何形状、 匝数、几何形状、两线圈的相对位置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互感电动势 p189/206
线圈1电流变化在线圈2 线圈1电流变化在线圈2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线圈2电流变化在线圈1 线圈2电流变化在线圈1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ε
2
dΨ12 dI1 =− = − M 12 dt dt
dΨ21 dI 2 ε1 = − dt = −M 21 dt
ε
L
di ⋅ idt = Lidi dt
di = −L dt
A = ∫ dA = ∫
2012-3-7
I
0
1 2 Lidi = LI 2
K 倒 向 2, 电 流 从 I 减到0 减到 0 , 自感电动势 做正功 =A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互感磁能
互感系数M 互感系数
在建立电流过程中电源做功 在建立电流过程中电源做功 过程中
(a) 接通K瞬间,S1比S2先亮 ) 接通K瞬间, (b) 断开瞬间,灯泡突然亮一下 ) 断开瞬间, 为什么? 为什么?
接通K或切断 , 接通K或切断K,由于电流变化导致磁场变化
B ∝ I (t ) ⇒ Φ ∝ I (t ) ⇒ Ψ ∝ I (t )( N匝线圈)
磁通匝链数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M 21 = M 12 = M
r r r r Φ12 = ∫∫ B1 ⋅ dS = ∫ A1 ⋅ dl2
S2 L2
r v µ0 I1 dl1 A1 ( p ) = ∫ 4π L1 r12 r r dl1 ⋅ dl2 ∫ L∫ r12 L1 2 r r dl2 ⋅ dl1 µ0 = ∫∫ 4π L2 L1 r21
r r µ 0 I1 dl1 ⋅ dl2 Φ12 µ 0 = ∫ L∫ r12 ⇒ M 12 = I = 4π 4π L1 2 1
同理,有 同理 有
Φ 21 ⇒ M 21 = I2
单位与自感系数相同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线圈相对位置不同, 线圈相对位置不同, M的值不同 ,设 设
R上产生焦耳热 上产生焦耳热 抵抗自感电动势做功- WL 抵抗自感电动势做功- 抵抗互感电动势做功- 抵抗互感电动势做功-?
此时线圈1 互相影响,情况比较复杂, 此时线圈1和2 互相影响,情况比较复杂,可 采取以下做法计算:
先在线圈1中建立电流I 中无电流, 先在线圈1中建立电流I1,2中无电流,故无互感 在接通线圈2 并维持1 中电流I 不变( 在接通线圈 2 并维持 1 中电流 I1 不变 ( 可用一个 外接可调电源平衡掉2 的互感) 外接可调电源平衡掉 2 对 1 的互感 ) 外接电源需要 抵抗互感电动势所做的功——互感电动势 抵抗互感电动势所做的功 互感电动势
L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推导(反接) 推导(反接)
dI ε 1 = − L1 dt
dI ε 2 = − L2 dt
dI ε 21 = − M 21 dt
dI ε 12 = − M 21 dt
dI ε = ε 1 − ε 21 + ε 2 − ε 12 = −(L1 + L2 − 2M ) dt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趋肤效应
趋肤效应的后果及应用
传输高频信号时, 传输高频信号时,由于趋肤效应会使导线 有效截面减少,从而是等效电阻增加 的有效截面减少,从而是等效电阻增加 对铁来说,由于µ 即使频率不太大, 对铁来说,由于µ大,即使频率不太大,趋 肤效应也很明显, 肤效应也很明显, 对于良导体,在高频下的趋肤深度很小, 趋肤深度很小 对于良导体,在高频下的趋肤深度很小, 即电流仅分布在导体表面很薄的一层 工业上可用于金属表面的淬火 工业上可用于金属表面的淬火
ε
单位:亨利( ) 单位:亨利(H)
dΨ dI = − = −L dt dt
Ψ NΦ ⇒L= = I I
dt
1wb 1V ⋅ s 1H = = = 10 3 mH = 10 6 µH 1A 1A
2012-3-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稼军编
例题
P193 /210
例题8 例题 密绕长直螺线管 例题9:求长为l 例题 :求长为 的传输线的电感 方法: 方法:求B——Φ——L Φ R µ0 Il R2 Φ = ∫∫ BdS = ∫ Bldr = ln R 2π R1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