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的减水率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快速测定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快速测定方法摘要:外加剂的减水率是配制混凝土首要考虑的因素,高效混凝土减水剂是一种既能提高混凝土性能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新型减水剂。
本文结合实验室的测定实践,介绍了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进行快速测定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实用性。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快速测定方法引言本文根据当前混凝土外加剂试验的测定原理、流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快速、简单、准确的测定措施。
施工单位按规范要求,对细集料的细度、模数、种类进行检验,并对含泥量和含粉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内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一、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概述(一)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掺入混凝土外加剂的目的在于提高拌和流动的综合性质,并通过对凝固时间、硬度的控制来提高混合料的总体稳定性。
外加剂种类繁多,采用减水剂可以迅速、高效地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在开始阶段,加入外加剂的目的是为了节省混凝土;根据施工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初始技术规范,在加入外加剂时,对混凝土的各种性质进行调节,可大大缩短混凝土的沉降损失,并可提高施工作业的高效处置时间;在调控混凝土防冻剂、溶液冰点期间,可通过调节冰晶区域的变形因素,及时解决冻害,并在冰点以下进行混凝土外加剂的加入;根据水泥用量的整体减水率,减少用量比例,调节混凝土流动性;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进行分析,降低减水率和离析程度;降低塌方面积的损失,提高泵送能力,并对收缩进行补偿;使混凝土的有效升温时间缩短,使其温差降低;按照技术规程,对钢筋的抗腐蚀性能进行分析,以降低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扩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并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掺入外加剂的效果主要是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而采用高效的外加剂则能确保分散程度和减少用量。
在外加剂的作用下,混凝土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高其致密性。
(二)减水率减水率是指在一定掺量下可以降低的用水量的百分比,也就是在混凝土的坍落度测试中,未加减水剂的混凝土和加减水剂的混凝土的用量之比。
外加剂减水率基准配合比

外加剂减水率基准配合比
外加剂是一种在混凝土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耐久性、强度和减水率。
减水率是衡量混凝土中使用外加剂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混凝土生产中,减水率通常是通过基准配合比来确定的。
基准配合比是指在混凝土生产中所使用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配合比。
这个配合比是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经过实验和试验确定的。
当外加剂被加入混凝土中时,它会影响混凝土的减水率。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必须根据基准配合比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量。
外加剂的减水率是指在一定剂量下,它可以使混凝土的水灰比降低的程度。
减水率越高,说明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使用时也更加方便。
然而,减水率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确定外加剂的使用量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在确定外加剂的使用量时,还要考虑到混凝土的用途和环境条件。
不同的混凝土用途和环境条件需要不同的外加剂配方。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需要使用耐高温外加剂,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海水环境下,需要使用耐腐蚀外加剂,以防止混凝土受到海水的腐蚀。
总之,外加剂减水率是混凝土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基准配合比是确定外加剂使用量的重要依据。
在确定外加剂使用量时,必须考虑到混凝土的用途、环境条件、强度和耐久性等因素。
只有在合理使用外加剂的情况下,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混凝土。
- 1 -。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原始记录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原始记录摘要:一、混凝土外加剂简介二、减水率的概念与作用三、原始记录的内容与意义四、如何利用原始记录优化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五、结论与展望正文:一、混凝土外加剂简介混凝土外加剂是指在混凝土原料制备过程中,添加到混凝土中的各种化学物质,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它们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满足各种工程需求。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混凝土外加剂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减水率的概念与作用减水率是指混凝土外加剂中减水剂的含量,用以衡量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效果。
减水率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越好,同时也能降低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与生产中,减水率是一项关键指标。
三、原始记录的内容与意义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原始记录是指在实验室或现场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试验时,所得到的各项性能数据,如流动性、凝结时间、强度等。
这些数据是评价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于研究、生产和应用混凝土外加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如何利用原始记录优化混凝土外加剂配方1.分析原始记录数据,了解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特点,找出存在的问题。
2.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外加剂配方,进行多次试验,以改进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
3.对比试验结果,选取最优配方,以提高混凝土外加剂的市场竞争力。
4.结合实际工程需求,不断优化混凝土外加剂配方,提高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效果。
五、结论与展望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原始记录是评价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原始记录,可以了解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特点,为优化外加剂配方提供依据。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对减水率等性能指标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资料]外加剂减水率
![[资料]外加剂减水率](https://img.taocdn.com/s3/m/1ac9dc0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7.png)
1 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21997)中减水率的测定方法1.1 标准方法简介减水率为坍落度基本相同的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
WR =(W0-W1/ W0)×100式中W0 —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W1 —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WR —减水率。
WR 以三批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计,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超过15 %时,取中间值作为该外加剂的减水率。
若最大值和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均超过15 %时,应重做试验。
1.2 方法的优点(1) 比较准确地测定外加剂的减水率,一般试验结果的误差< 5 % ,并能较好地反映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2) 当外加剂对水泥存在适应性问题时,能准确反映外加剂在水泥中的塑化效果,较准确地测定坍落度损失率。
1.3 方法的缺点(1) 工作量大。
因为只有通过估算外加剂的减水率才能使掺外加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坍落度基本相同。
而一般外加剂的说明书中给出的减水率波动范围较大,这必然会增加估算的难度,有时候为确定其减水效果,往往需要数次试拌才能得出结果。
(2) 虽然《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21987) 中有以测定砂浆工作性的方法来计算砂浆减水率,但其用水量仍需要通过估算来确定。
(3) 配合比的设计及坍落度的测定可能影响到结果准确性。
如砂率不当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测定不准确,影响了减水率的计算结果。
[收稿日期] 2000 -11 -13.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2 本文介绍的快速测定方法2.1 基本原理本方法通过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和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来计算外加剂的减水率,用调整水量法对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进行校核,从而达到快速测定外加剂减水率的目的,为按GB807621997 测定外加剂减水率提供一种简捷、准确的估算依据。
减水率的检测

两种测定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方法以表示为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
1 试验原理(1)取水为142.5ml,放入水泥净浆搅拌锅内,再加人500 g水泥,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GT31346-2001)的方法进行拌合。
(2)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
若下沉深度S在(28土2)mm范围内,此时的用水量就是标准稠度用水量W,;若下沉深度S不在(28士2)mm范围内,应根据公式P=33.4-0.185S计算出此稠度用水量P1。
用此稠度用水量P1×500,就可得出标准稠度用水量W1。
(3)称取外加剂推荐量。
500g 水泥,加水与W,相同,拌合若先掺外加剂应与水泥一同加入;若采用滞水法,外加剂滞后于水,1-3 min加人。
再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GT31346-2001)的方法进行拌合。
(4)拌完后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2,计算出P2o(5)外加剂减水率WR,=((P,-P2)1P ,)x100,结果精确到0.102 试验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徐州巨龙水泥集团生产的P.03 2.5等级水泥。
(2)外加剂: 采用徐州宜杨建材厂生产的YN-1高效减水剂。
其主要成份是卜蔡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掺量为水泥质量的2%,含固量为38%.减水剂的减水机理:当加入减水剂后,水泥颗粒分散在减水剂的水溶液中,水泥颗粒间的相互吸引力减弱,从而不团聚,几乎成单独的个别颗粒分散在容相中。
其结果是:原来被絮凝结构包围的那部分水被释放出来,对硅拌合料的流动性作出贡献;原来互相粘聚的那部分颗粒表面被解放,也参加早期水化。
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造成水泥颗粒在溶相中的分散,絮凝结构中被水泥颗粒包围的水被释放出来,这就是减水剂的塑化机理。
(3)水:试验用水必须要用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也可选用蒸馏水,试验选用自来水。
3 现场试验3.1 采用快测法(1)试验所需:水泥净浆搅拌机一台、试锥及锥模、标准稠度检测仪、100 ml和50 ml 量筒各一支(精确1%,最小刻度0.1 ml)、小刀一把、搅拌锅一只、天平(能准确称量至1 g).(2)具体试验步骤:①称取巨龙P.04 2.5水泥500 g,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GT31346-2001)的方法,标准稠度用水量为140.0 ml(当时试验温度为20 9C),此时,试锥下沉深度为29 mm,则P=33.4-0.185×29=28.0%.②根据产品说明可知徐州宜扬建材厂生产的YN-1外加剂的推荐掺量为2.0%,减水率约在20%左右。
外加剂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试验

外加剂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试验10.1.1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适用于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普通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及引气剂共八类混凝土外加剂。
10.1.2依据标准本实施细则依据《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编写。
10.1.3试验方法10.1.3.1材料10.1.3.1.1水泥外加剂试验必须采用GB8076《混凝土外加剂》标准规定的基准水泥。
在因故得不到基准水泥时,允许采用铝酸三钙含量在6%~8%、总碱量(Na2O+0.658K2O)不大于1%的熟料和二水石膏、矿渣共同磨制的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但仲裁时仍需要用基准水泥。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用基准水泥必须由经中国水泥质量监督中心确认具备生产条件的工厂供给。
基准水泥的品质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熟料应满足的要求如下:铝酸三钙含量6%~8%;硅酸三钙含量50%~55%;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得超过1.2%;总碱量(Na2O+0.658K2O)不超过1.0%;水泥比表面积为320±20(10m2/kg)。
用满足上述要求的熟料与二水石膏、矿渣共同磨制生成的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的水泥可作为基准水泥。
10.1.3.1.2 砂所用砂子应满足GB/T14684《建筑用砂》的要求,且它的细度模数为2.6~2.9,含泥量小于1%。
10.1.3.1.3 石子所用石子应满足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要求,且粒级为5mm~20mm的碎石或卵石,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0mm粒级占40%,10mm~20mm占60%,满足连续级配要求,针片状物质含量小于10%,空隙率小于47%,含泥量小于0.5%。
如有争议,以碎石试验结果为准。
10.1.3.1.4 水试验用水应满足JGJ63《混凝土拌合物用水标准》的要求。
10.1.3.2配合比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按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设计。
外加剂减水率试验方法

外加剂减水率试验方法外加剂减水率试验方法是指将外加剂加入混凝土中,通过测试确定其对混凝土减水的影响程度。
本文将介绍10条关于外加剂减水率试验方法的详细描述。
一、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试验机、搅拌机、秤、水桶、量筒、漏斗等。
二、试验标准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试验方法》要求。
在进行试验时,应注意细节和试验的规范性。
三、试验前准备1.根据试验需要调配相应量的混凝土;2.根据混凝土重量决定减水剂的加量;3.将减水剂分散均匀,避免结块;4.准备好试验设备,灵活运用。
四、试验步骤1.将混凝土装入试验机并开始搅拌;2.按照预定量计量减水剂,并在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3.在试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等参数;4.当达到试验要求时,停止搅拌并将混凝土倒出,进行后续分析。
五、试验结果处理1.计算并记录减水率,公式为:减水率=(未加减水剂时的混凝土流动距离-加入减水剂后的混凝土流动距离)/未加减水剂时的混凝土流动距离×100%;2.统计并分析试验结果,报告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及其对混凝土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等参数。
六、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受伤;2.准确取材,并严格按照试验标准进行操作;3.试验设备需要经常进行清洁和维护,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七、试验优化方法1.增加试验样本容量,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2.在试验前提前熟悉试验方法及试验操作要点;3.根据试验要求及时调整试验参数,以达到最佳试验效果。
八、试验结果分析1.根据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混凝土流动距离及减水率数据;2.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统计结果;3.根据实验分析结果,评估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及其对混凝土的影响。
九、试验结果应用1.确定减水剂的理想加入量;2.判断减水剂的使用效果及同时对混凝土的改性效果;3.为生产现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十、试验结论1.通过试验所得的减水率数据,判断加入减水剂后混凝土流动性能变化的情况;2.根据试验结果,评价不同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影响;3.总结试验经验,为生产现场提供合适的生产工艺及试验指导。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原始记录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原始记录
【最新版】
目录
1.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概念
2.减水率的确定因素
3.减水剂的掺用量和减水率的关系
4.减水率的测量方法
5.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正文
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是指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后,水泥浆体中的水分减少的比例。
减水率的大小取决于外加剂的种类、掺用量以及混凝土的组成等因素。
减水率的确定因素主要包括混凝土的强度、水灰比、水泥、骨料和砂的吸水量等。
在确定减水率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这些因素来进行精确计算。
减水剂的掺用量对减水率有很大的影响,掺用量越大,减水率就越高。
但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减水剂的掺用量一般控制在 1% 左右。
减水率的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国标方法,即通过测定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与掺了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之间的差值来计算减水率。
这种方法简单、准确,被广泛采用。
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降低混凝土的成本,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现代混凝土工程中,减水剂已被广泛应用。
第1页共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国标方法检测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和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推算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的比较,通过大量试验证实,可以推荐作为国家标准的一部分使用。
[关键词]外加剂;减水率;标准稠度;用水量
0 引言
现代商品混凝土中,外加剂已被广泛应用,它的使用大大的节约了企业成本,而且还赋予了砼优异的性能,因此它被众多混凝土供应商接受,但是由于我国目前砼外加剂生产厂家绝大多数都是中、小规模的企业,生产的外加剂质量波动很大,这就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必须对每一批进厂的外加剂进行检测。
通过总结和试验发现,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与掺了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率。
1 试验原理
(1)取水为142.5ml,放人水泥净浆搅拌锅内,再加人500 g水泥,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GT31346-2001)的方法进行拌合。
(2)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
若下沉深度S在(28土2)mm范围内,此时的用水量就是标准稠度用水量W,;若下沉深度S不在(28士2)mm范围内,应根据公式P=33.4-0.185S计算出此稠度用水量P1。
用此稠度用水量P1×500,就可得出标准稠度用水量W1。
(3)称取外加剂推荐量。
500g 水泥,加水与W,相同,拌合若先掺外加剂应与水泥一同加人;若采用滞水法,外加剂滞后于水,1-3 min加人。
再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GT31346-2001)的方法进行拌合。
(4)拌完后测定试锥下沉深度S2,计算出P2o
(5)外加剂减水率WR,=((P,-P2)1P ,)x100,结果精确到0.10
2 试验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徐州巨龙水泥集团生产的P.03 2.5等级水泥。
(2)外加剂 : 采用徐州宜杨建材厂生产的YN-1高效减水剂。
其主要成份是卜蔡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掺量为水泥质量的2%,含固量为38%.
减水剂的减水机理:当加入减水剂后,水泥颗粒分散在减水剂的水溶液中,水泥颗粒间的相互吸引力减弱,从而不团聚,几乎成单独的个别颗粒分散在容相中。
其结果是:原来被絮凝结构包围的那部分水被释放出来,对硅拌合料的流动性作出贡献;原来互相粘聚的那部分颗粒表面被解放,也参加早期水化。
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造成水泥颗粒在溶相中的分散,絮凝结构中被水泥颗粒包围的水被释放出来,这就是减水剂的塑化机理。
(3)水:试验用水必须要用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也可选用蒸馏水,试验选用自来水。
3 现场试验
3.1 采用快测法
(1)试验所需:水泥净浆搅拌机一台、试锥及锥模、标准稠度检测仪、100 ml和50 ml量筒各一支(精确1%,最小刻度0.1 ml)、小刀一把、搅拌锅一只、天平(能准确称量至1 g).
(2)具体试验步骤:①称取巨龙P.04 2.5水泥500 g,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GT31346-2001)的方法,标准稠度用水量为140.0 ml(当时试验温度为20 9C),此时,试锥下
沉深度为29 mm,则P=33.4-0.185×29=28.0%.②根据产品说明可知徐州宜扬建材厂生产的YN-1外加剂的推荐掺量为2.0%,减水率约在20%左右。
为了较准的测出外加剂的减水率,选用标准稠度用水量为140 ml,在此基础上扣除15%的水,即140×l5% =21。
采用先掺法,因此需称取外加剂YN-1 500×2.0%=10.0g,用100 ml和50 ml的量桶量取水119 ml,先将外加剂倒人搅拌锅中,为了减少误差将水倒人盛外加剂的器皿中,把外加剂清洗干净,一并倒人搅拌锅中,接着加人500 g的巨龙P.0 42.5水泥,将搅拌锅放到搅拌机上开始搅拌。
搅拌完毕,测得此时试锥下沉得深度为34 mm。
即P=33.4-0.185×34=27.11%,即可得扣水后的减水率为(28.0 -27.11)/283.2%,实际测定的外加剂减水率为18.2%,(15%+3.2%=18.2%)。
按此减水率,巨龙P.0 42.5级水泥的实际用水量为W=140×(100-18.2%)=114.5 ml.③验证,再称取巨龙P.0 42.5级水泥500 g,量取水114.5 g,称取10.0 g的外加剂YN-1,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方法》(GT31346-2001)的方法,测得此时的试锥下沉深度为28 mm,可知该外加剂YN-1的实际减水率即为:WR=(140-114.5)/140×100%=18.2% 。
3.2 采用国家标准的方法测外加剂的减水率
(1)试验所需:JYT-50A架盘药物天平,最大秤量5 000 g,分度值1 g;TGT-100型磅秤,最大秤量200 kg,分度值50 g;HJW-60型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坍落度桶、捣棒、量桶、抹刀、铁锹等。
(2)试验原材料:①水泥:江苏巨龙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P.0 32.5级水泥。
R28=37:0 MPa;密度p,=3 100 kg/m3;安定性,初、终凝时间合格;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混合材掺人量等均符合国家标准。
②砂:江苏徐州沂河中砂,细度模数:2.8;含泥量:1.8%;泥块含量:0.5%;表观密度p,=2 650
kg/m''.③石子:江苏徐州汉王碎石,采用531.5 mm连续级配;含泥量:0.1%;泥块含量:0.1%;压碎指标值:6.8%;针片状颗粒总含量:3.7%;表观密度p,-2 700 kg/M3.④外加剂:采用徐州宜杨建材厂生产的YN-1高效减水剂。
其主要成份是P-蔡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掺量为水泥质量的2.0%,含固量为38%.
(3) 选用配合比(设计强度等级为C25),如表1所示。
表1 材料配合比
(4)试验步骤:①按照国标的方法,试拌25L。
称取以上设计配合比所用的原材料,其加料顺序为砂子(14.85 kg)-水泥(9.87 kg)-碎石(30.15 kg)斗水(5.12 kg)。
将其放到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120s后,放出拌合物,再次用铁锹拌合均匀,分三次装人坍落度筒,且每次均匀插到25次,然后抹平清除坍落度筒底板边的拌合物,再匀速垂直地提升坍落度筒(5-10s内完成)。
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的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最后测得坍落度为90 mm }②在上述配合比基础之上,掺人水泥质量2.0%的YN-1外加剂,重复以上试验,其中外加剂与水一并加人,考虑到外加剂的减水率,扣除一部分的水,根据试验一的结论得知,YN-1的减水率为18.2%。
所以在加水过程中扣除5.12x 18.2 %=0.932 (kg).即应加水5:12-0.932=4.188 (kg)。
最后实际测得拌合物的坍落度为T=80 mm,两者相差甚小。
4 结果与体会
(1)试验一与试验二结果基本相符,试验一得以验证。
说明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快速测定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切实可行。
(2)国标的方法检测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十分麻烦,费工费料。
快测外加剂的方法,主要做水泥的准稠度用水量,简单易行,同时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
(3)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快速测定混凝土外加剂减水率的方法,通过大家的共同实践,可以推荐作为国家标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