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改教学设计模板(王国恒)4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8篇)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方案(优秀8篇)教学设计方案篇一一、教材所处位置及学习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安排的《走进信息世界》,是继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之后的又一次围绕一个主题,课内外结合,学生自主程度较高的大综合性学习。
学习的目标是: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知道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懂得正确利用媒体,趋利避害;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选择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学习利用信息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发挥“单元导读”的导学功能带领学生走进信息世界,需要认真阅读理解单元导读,帮助学生搞明白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社会背景、自身需要、学习目标。
单元导读的学习应该让学生生成“我的五官所触及的都是信息,”“我就被信息所包围”的感受;生成“让我们马上开始关于信息的研究”的急切心态。
一句话,充分发挥单元导读的功能,使学生对本次综合性学习目标明确、充满激情。
三、用活“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活动建议”(一)根据需要活用“阅读材料”教材选编了五篇针对性很强的阅读材料。
这是为学生提供的开展综合性学习必需的资料,特别是对无图书馆可去、无网络可上的农村小学生,更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按照第一条“活动建议”,“认真读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展开研究学习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概括能力自主阅读这些资料,讨论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比较,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不同。
根据第三条建议做活动准备时,可以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这些材料,提取现代传媒对人们生活影响的信息,作为论辩发言的材料。
当然,有条件的地方,还是要引导学生拓宽搜集资料的渠道。
比如,通过访问专家、亲身体验等形式,进一步搜集资料,更广泛地了解信息的传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一次调查结果两次运用“活动建议”第二条是“做一次调查,记录全家人在一天中都从哪些渠道获得了哪些信息。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4《dtnl》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作业设计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4《dtnl》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作业设计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 t n l》教学设计主题《d t n l 》第1课时(共2课时)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借助插图、编儿歌、对比、做手势,正确认读声母d、t、n、l,读准音,认清形,感受学习拼音的乐趣。
2、通过复习巩固b p m f和单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正确拼读d、t、n、l和单韵母a o e i u ü组成的音节。
3.通过观察教师师范、编儿歌,正确书写d、t、n、l,继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评价任务】1. 正确认读声母d、t、n、l,读准音,认清形。
(目标1)2.正确拼读d、t、n、l和单韵母a o e i u ü组成的音节。
(目标2)3.正确书写d、t、n、l。
(目标3)【学习内容】本课有5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4个声母,配有一幅校园艺术节的情境图。
在第一课时中识记dtnl、以及这四个声母与带调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音节拼读是本课的重点任务。
在情景图中,集合拼音王国举行的艺术节为背景,展现了舞台右侧,一个男孩打着鼓,鼓声提示d的音,鼓和鼓槌组合提示d的形。
男孩手中敲打乐器的两根鼓槌提示l的形。
舞台中间,一个女孩正在表演节目,她手中握着的伞柄提示t的形。
舞台背景中的拱门上有“艺术节"3个节,拱门提示n的形。
第二部分是d、t、n、l和带调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音节,要求书写的字母d、t、n、l 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学情分析】字母d、t、n与前一课所学的字母b m f有相似之处,学生容易混淆。
n和l发音部位有点相似,及时课上学习了发音要领,仍然会有一些学生发音时会感到困难。
另外,在拼读上已经有一定基础,大部分同学都已初步掌握拼读方法及要领,拼读部分重点关注部分还未及时掌握的同学。
统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情。 (2)这个孩子几.(jī
jǐ)乎每天都在这个茶几.(jī jǐ)上写
作业。 (3)这件事情如果处.(chǔ
chù)理不好,会受到处.(ch
ǔ hù)罚的。 ( 4 ) 趣 味 运 动 会 上 玩 沙 包 投 数 , 我 发 现 越 靠 近 中.( zh ō ng
zhòng)间位置的数字,中.(zhōng zhòng)奖率越高。 教师小结:学习了多音字辨析的方法,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
好点了吗?以后可要注意身体呀!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
心疼地说。
好点了吗?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她心疼地说
以后
可要注意身体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小组交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取知 识与技能,在今后的语言表达中可以更加灵活。) 二、课堂小结
(出示课件 38)教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畅游了知识丰富的语 文园地。在这里,我们学习了根据意思确定多音字的字音,了解了 有趣的数字成语,还掌握了人物语言提示语三种形式及标点符号的 用法,你们收获颇多,这堂课真是精彩纷呈啊! 【板书设计】
第1页共9页
统编版三年级上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过
第一课时
程 【课时目标】
设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
计 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轴、基”等 7 个生字。
3.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
(出示课件 2)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单元“语
教师小结:预测让我们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推想故事不同的
结局更激发了我们的阅读欲望。
2.梳理总结预测策略的好处。
(出示课件 4)引导学生阅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其他同学的
《jqx》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jqx》优秀教学设计《jqx》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特征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二、《jqx》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jqx》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jqx》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情境中学会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j、q、x与ü拼读时头上两点要去掉的规则。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出示课件:拼音王国)欢迎同学们再次来到拼音王国,我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这些朋友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我们见面了,我们一起去跟它们打个招呼吧!出示拼音屋:(1)声母屋:b、p、m、f、d、t、n、l。
(2)韵母屋:a、o、e、i、u、ü。
小游戏:摘苹果2、学习拼音jqx(1)这节课又有三个声母宝宝想要和同学们交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它们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声母jqx。
(边说边板书)(2)但是,这三个声母宝宝非常害羞,它们藏在了这幅图画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认识j:(1)观察图片:小鸡追蝴蝶。
3 改(王国恒)化学 教学设计模板1

学生回答:用 析,得出化学式 元素符号和数字的 的概念。 组合表示物质的组 成的式子,叫做化 学式。
化学式有哪些意义,指导学
学生阅读教材
培养学生合
生阅读教材 P81 和图 4-11,引导 P81 和图 4-11 并分 作学习的意识, 学生讨论。 探究 新知 教师结合学生分组活动的情 组活动,说明化学 以达到共同进步 式 H2O 表示的意义, 的目的。 并发言。 学生独立思 通过教师的
1、标出下列元素的化合价 SO2 Fe2O3 CO2 O2 H2SO4
学生抢答
很好的利用学 生的好胜心理, 鼓励学生实事求 是,尊重科学的 态度。
2、 趣味练习 (播放多媒体课 娱乐学习 件) 知识树上结满了丰硕的果实, 请你摘下你需要的,看谁组成的 化学式最多?
+1
Na
NO3 Mg CO3
-2 +2
学生分组讨论
让学生在学
区分元素符号、化 习新知识的基础 学式,及符号前面 上,巩固旧知识, 的 数 字 代 表 的 意 并能理解各种符 义。 号所表示的意 义。
各种物质化学式不是凭空想
学生思考、领
象的,而是前人经过多次精密实 会、化学式具有唯 讲解 验测定物质组成再经计算得出 一性、只有纯净物 的,一种物质只能用一个化学式 才有化学式 表示,同学们想不想很轻松地正 确书写各种物质的化学式? 请同学们先观察下面表格并讨 学生独立思考, 提出问题诱
况,据此归纳化学式的意义,并 考,小组讨论并发 总结,让学生理 设问:在知道化学式 H2O 的意义 言。 后,你能说出化学式 CO2 的意义 解化学式表示的 意义,强化练习,
吗?
同时巩固新知。
播放 Flash 小动画
学生观看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王国4《哺乳动物》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王国4《哺乳动物》。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哺乳动物的特征:如体温恒定、有毛发、哺乳胎生等。
2. 哺乳动物的分类:如食肉动物、食草动物、杂食动物等。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
- 教室内的投影仪和屏幕,用于展示PPT和视频材料。
- 电脑和投影仪,用于播放教学视频和动画。
- 动物模型或图片,用于直观展示哺乳动物的特征。
-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板书和重点标记。
2. 课程平台:
- 学校提供的教学平台,用于上传教学资源和学生作业。
- 纪录片推荐:《蓝色星球》、《野生王国》等,通过视觉影像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
- 互动网站推荐:国家地理杂志的动物频道、探索频道等,提供丰富的哺乳动物学习资源和互动游戏。
2. 拓展建议:
- 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推荐的书籍,深入了解哺乳动物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
- 学生可以观看推荐的纪录片,通过影像资料更直观地了解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提高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八、作业评价
在课后,我布置了一些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得很好,能够准确地回答出题目。但也有一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了一些错误,需要我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纠正。
我还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索哺乳动物的知识。我提供了一些拓展资源,如书籍、纪录片和网站,供学生参考。通过这些拓展资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王国4《哺乳动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王国4《哺乳动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王国4《哺乳动物》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包括体表被毛、哺乳、体温恒定等;掌握哺乳动物的分类及各种哺乳动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哺乳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科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王国的第四课,主要介绍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哺乳动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观察能力,对动物的兴趣也相对较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重难点1. 重点: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难点:各种哺乳动物的特点和分类标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知道哪些动物?学生:狮子、老虎、熊猫、大象、长颈鹿等等。
2. 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哺乳动物,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
(二)新课1. 老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哺乳动物。
2. 老师展示一张哺乳动物的图片,问学生:你们能看出这张图片上的动物是什么吗?学生:狮子。
3. 老师:对,这是狮子,它是一种哺乳动物。
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说狮子是哺乳动物吗?4. 学生思考,老师解释:因为狮子有乳腺,可以分泌乳汁喂养幼崽。
这也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之一。
5. 老师继续展示其他哺乳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识别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6. 老师:你们知道哺乳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吗?7. 学生思考,老师总结:哺乳动物都有毛发、有乳腺、有牙齿、有四肢等。
8. 老师:那么,这些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呢?9. 学生思考,老师解释:比如,毛发可以保暖、保护皮肤;乳腺可以分泌乳汁喂养幼崽;牙齿可以咀嚼食物;四肢可以支撑身体、帮助移动等。
数字4教案

数字4教案数字4教案1一、学情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一起做事情,他们渴望成为大家喜欢的人,渴望有更多的朋友,但是缺乏适当的交往策略和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真实的情境来帮助幼儿解决交友中的问题,萌发有朋友、朋友多的自豪感,体验交往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1.通过书写数字4,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与习惯。
3.能够正确地将数字4写在田字格内。
三、活动准备1.课件:乐趣卡—1-64按照线写数字2.铅笔每人一支四、活动过程(1)导入出示乐趣卡:按照线写数字教师书写的数字4,请幼儿观赏,引起幼儿书写的兴趣。
(2)展开1.请幼儿说说数字4的字形:象帆船。
2.讲解示范数字4的正确写法:起笔、运笔、落笔方向。
重点注意象钩子的部分要饱满,最后横线写平整。
3.幼儿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书写姿势,有针对性地提醒幼儿书写时出现的问题,及时鼓励表扬幼儿,引起的幼儿书写兴趣。
4.与幼儿一起做眼保健操,保护好幼儿的眼睛,继续进行书写。
五、结束当场批该作业,给幼儿作业本上得小奖章,引起下次书写的兴趣与愿望。
六、活动延伸小朋友回家写数字4给爸爸妈妈看,得到爸爸妈妈的鼓励,奖励数字4教案2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3-4;2、理解它们表示的数量;3、会用手指头表示3-5;4、会写3、4和5。
教学重、难点:写3、4和5。
教学准备:课件、贴纸、数字卡片3、4和5、可数的物件教学时间:学习3-5 20分钟,写3、4 和5 15分钟,5分钟互动。
教学过程:一、复习1、请生用手指表示1和2。
2、请生用点点表示1和2。
3、请生用物体表示1和2。
4、请生背数字儿歌。
5、请生写1和2。
二、新授1、这是数字几?引出3(出示课件)。
数一数有几只小鸭子?用点点怎么表示?谁会用手指表示?3像什么?(3像耳朵听声音)(出示课件)谁会写3?来数数有几只耳朵?2、看看老师的手指是几?引出4。
用点点表示。
数一数有几只耳朵?你们有几只耳朵呀?谁来帮我数四只粉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发现,获得结论。
设疑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学生思考
继续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学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3例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
拓展应用
投影: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3),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计算:(1)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
(2) 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我国规定,食盐中加碘的含量为每千克食盐含碘0.035g,相当于每千克食盐中含碘酸钾多少克?(相对原子质量:K――39
教学设计
设计者:王国恒工作单位:郧县实验中学
教学内容
课题
名称
化学式与化合价
学科
化学
总课
时数
2
版本名称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册次
上册
单元章节名称
第四单元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页码
第84-85页
教学分析
教材
分析
本节课包括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和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九年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计算,也是教学的重点,这些基本计算必须建立在对化学式涵义理解的基础上。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二氧化硫里硫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1,硫元素质量分数为50%。
指导自学
如何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何表示出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5例3。
学生在组内交流,改正解题过程与格式中错误,总结。计算公式为: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学生阅读教材P83例2,并练习。
巩固提高
投影:计算下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①氧化铝〔Al2O3〕
②二氧化硫〔SO2〕
③尿素〔CO(NH2)2〕
学生练习,注意分析1个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
适时巩固,恰到好处!
设问
知道元素间的质量比的表示方法,我们还能知道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吗?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呢?
学生板演并回答。
以此导入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具有相对原子质量,那么分子有相对分子质量吗?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4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学生答:有
学生思考,学生阅读教材P84,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问题探究
怎样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4例1。
学生自学,交流
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
2、安排学生到农资商店去调查几种氮肥的价格。
学生到实验室参观并作记录。
学生分组调查,并通过计算得出,用相同的钱购买哪种化肥最划算。
学以致用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以此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相对分子质量(Mr):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教学
重点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和组成物质各元素的质量比;
2、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
难点
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
补பைடு நூலகம்材料
多媒体投影、卡片、部分药品标签。
教学流程
第2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
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书写水、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各原子个数。
I――127O――16
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二位)。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注意分析,得出物质与物理量的关系:样品→碘酸钾→碘元素。
联系实际,将化学知识学以致用,感受化学知识的价值。
反思小结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本节课学习收获。
回顾总结,交流收获
培养学生讨论归纳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
课外活动
1、学生到实验室查看化学药品标签,了解药品的成分,以及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并对其中三种药品的有关情况作记录。
模仿练习
投影: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①硫酸铵
〔(NH4)2SO4〕
②过氧化氢〔H2O2〕
③5H2O
学生练习,在组内交流,相互订正。
合作完成,共同提高。
讨论交流
总结出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要点:
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即相对分子质量。
从化学式CO2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总结,并回答。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从商品标签上获取有关物质组成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调查和分析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志的物质成分和含量,感受化学对改善生产条件和促进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学风。
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比
3、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