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威尔钢琴《小奏鸣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方法
论拉威尔钢琴《小奏鸣曲》的演奏特征

论拉威尔钢琴《小奏鸣曲》的演奏特征
拉威尔的钢琴作品《小奏鸣曲》(Sonatine)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展现出了许多典型的拉威尔风格和特征。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演奏特征:
1. 声音质感:拉威尔的作品往往注重声音质感的表现,他的音乐通常非常柔和、细腻,充满了诗意。
在演奏《小奏鸣曲》时,演奏者应该注重运用合适的技巧和手法,以便在钢琴上营造出梦幻般的音乐世界。
2. 节奏感和动感:《小奏鸣曲》的节奏感非常明显,其中有许多快速的琶音和连板音符,要求演奏者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动感。
演奏者应该注重节奏掌握和训练,以确保每一个音符都能准确有力地奏出。
3. 和声和色彩:拉威尔善于使用不同的和声和音色组合,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演奏《小奏鸣曲》时,演奏者应该注意表达曲子的情感变化,并对不同乐句进行恰当的音乐处理。
4. 轻盈、自然的演奏风格:整首曲子都很轻盈、自然,但篇幅紧凑,演奏者要注意保持曲子的柔和感和流畅感,注意细节和音色的明确和转换。
浅析拉威尔《小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技巧

法国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出生于1875年,是印象主 义时期杰出代表,被称作“精巧的瑞士钟表匠”。其早期受 到德彪西观点的影响,作品大多呈现出印象主义思想;但 到成熟时期,受到萨蒂不同的音乐思想,以及里姆斯基·科 萨科夫的配器的影响,他开始寻求较为明确的艺术性语言。 因此,在遵循古典时期的传统和音乐规则的同时,拉威尔 利用了新兴而富有特色的作曲技法进行创作,形成了独特 的和弦语汇和音乐形象,为后人留下许多伟大经典的音乐 作品。
抒情,高声部下方的三个大调和弦的和声在不断变化,踏板 也应随之而变,避免长时间不更换而产生轰鸣的音响。
又如在第20小节处(如谱例2),为了弹奏出ppp的效果, 我们可以浅踩弱音踏板来营造出轻柔梦幻的意境,演奏该乐 句时也可以带入一种叹息的语气。
再如尾声部分(如谱例3),弹奏和弦时需要注意踏板清 晰度,每小节第一拍踩下踏板,保持音的持续和连接,让乐 曲在朦胧柔美中慢慢结束。
(三)旋律突出 该乐章旋律清晰,句法规整。在作曲家看来,一切具有 生命力的音乐,都要有个含蓄的旋律轮廓。演奏此曲时,我 们内心要吟唱,方能弹奏出歌唱性的旋律。 比如主部主题的旋律在高声部(如谱例5),因此要将力 量送至指尖,小拇指保持直立,手腕手臂协调放松,声音纯 净透亮,让音乐更有连贯柔和的感觉;中声部的伴奏音型最 好能定好指尖落下的速度,从而掌握好音量,避免生硬、敲 击性的触键产生冒音,同时做到指尖敏捷干净,保证音的清 楚均匀;左手的低音线条与主要旋律相似,仿佛是大提琴演 奏出的浑厚的音响,烘托住主要旋律。 三、结语 正如作曲家本人所说:我的音乐不是一场‘革命’,是 一场‘进化’。《小奏鸣曲》作为拉威尔成熟的代表作之一, 既继承了传统又不拘泥于此,作曲家很好地将古典的奏鸣 曲式与现代的作曲技术相融汇,这无疑是对印象主义音乐 的一种创新,可以说拉威尔是音乐历史上的一颗闪耀的瑰
拉威尔《#f小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的旋律与节奏特征

完成 的, 时值 并 不 长 , 稳 定感 较 强 。符 合传 统 的调 性写 作 。 但 2 节 奏 组 合 : 先 , 四 个 音 型 模 式 具 有 对 称 性 。第 1 、 首 前
种 与 第 3种 音 型 均 由 弱拍 起 ; 为 切 分 型 , 大 值 与 极 小 值 均 极 都 相 同 。第 2种 与第 4种 音 型 均 由后 l 音 符 起 ,且 都 为 6分 顺分型。 都进 行 到 高 潮 音升 g 极 大值 与 极 小值 也 都 相 同 。 。 第 二 , 第 5 音 型 开 始 到 第 8 音 型 , 具 有 一 定 的对 称性 . 从 个 个 也 第 5种 与 第 7种 音 型 的 极 大 值 相 同 ,但 极 小 值 变 小 一 个 单 位 , 8种 比 第 6种 音 型 的极 大值 与极 小值 整 个 缩小 了一 个 第
的 8分 音 符 、 向下 一 个 机 , 由 主音 往 下 进 行 至 且 2 、旋 律 音 列 : 0 在 阶 构 成 B特 征 , 一 个 这 七 小节 经 过变 形排 序 t 行 自然 音 阶 , 具 有 B 也
之一 。
1 主题多为“ 状” 体 , 律线条突出而气息悠长。 、 线 织 旋 在
3 第 一 乐 句 由 # 音— — # 、 f c音— —# g音 ( 乐句 旋 律 最 此 高音 ) 成 的 五 度关 系 , 成 仅特 征 。 构 构 4 第 二 乐 句 从 开 始音 # 音— — # 音 —— e音 ( 乐 句 、 f c 此 旋律 最 高 音 ) — a音 ( 乐 句旋 律 尾 音 ) 成 了 # 小 调 的 I — 此 构 f
拉 尔 }小 小 鸣 》 威 《 调 奏 曲 } f 第 乐 主 主 旋 一 章 部 题的 律
小奏鸣曲op55no2第三乐章教学

小奏鸣曲op55no2第三乐章教学
这是肖邦的小奏鸣曲中的第二首,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这首小奏鸣曲共有三个乐章,其中第三个乐章是快板。
在演奏这个乐章之前,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1. 快速的手指技术:这个乐章需要快速的手指技术,所以需要逐渐练习手指的速度和灵活性。
2. 连贯的音符:这个乐章需要保持一致的音符连接,所以需要注意手指的滑动和跳跃。
3. 精确的节奏控制:这个乐章的节奏较快,因此需要精确的节奏控制,以确保整个乐章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以下是演奏这个乐章的步骤:
1. 乐章开始时,需要注意左手的旋律和右手的伴奏部分。
左手的旋律需要保持清晰,而右手的伴奏部分需要保持柔和和谐。
注意左手的指法和节奏,以确保旋律的流畅性。
2. 接下来,需要练习左手和右手的手指技巧。
练习左手的速度和灵活性,以确保左手旋律在快速的音符中仍然清晰明了。
同时,也需要练习右手的快速音符,以保持整个乐章的流畅性。
3. 在整个乐章中,需要注意强调每个重要的音符和乐句。
这将帮助你控制整个乐章的节奏和动态。
4. 最后,在整个乐章结束时,需要保持整个乐章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确保左手和右手的旋律和伴奏部分保持一致,以确保整个乐章的和谐性。
练习这个乐章需要时间和耐心。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细心的注意,你将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个乐章,展现你的音乐才华。
音乐论文 拉威尔钢琴《小奏鸣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方法

音乐论文拉威尔钢琴?小奏鸣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方法法国著名作曲家莫里斯?拉威尔的钢琴?小奏鸣曲?一经演出便广受好评,这部?小奏鸣曲?是拉威尔早期的成功作品之一,1905年正式出版,被人们称之为是其所有作品中最具有古典精神的一部钢琴乐曲,整部曲子当中包含了法国乐曲的独特风韵。
拉威尔的作曲风格受到了印象主义思潮的影响,但同时其也在乐曲的创作中尝试着参加了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小奏鸣曲?这部音乐作品具有很明显的法国音乐的特点,曲调优雅明晰又不乏精致。
演奏家想要更好对拉威尔这部钢琴?小奏鸣曲?进行研究,就要对拉威尔作品中的整体风格进行把握,通过对音乐特征的分析和演奏方法的练习来重现这部作品华美的艺术效果。
一、钢琴?小奏鸣曲?的音乐特征〔一〕织体想象钢琴?小奏鸣曲?由萨尔泽多改编成了长笛、大提琴和竖琴的协奏,在演奏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乐队的想象来加深对于该乐曲的理解和把握。
在乐曲的展开部中,从43小节开始一直到58小节都是通过织体的不断递增而推动音乐前进的,这也从曲调中暗示了在演奏过程里乐曲的增加。
展开部中的弹奏力度、音区和音符密集程度都远远高于呈示部,乐曲本身没有过多的起伏,只是在每个小节的转调与和声变化中将乐曲气氛推向紧张的高潮。
当该乐曲的张力增加时,可以通过对乐器的增加是音响发生变化来想象乐曲的变化,特别是在展开部中,左手声部的配合让乐曲的音色变得更为饱满和立体。
演奏家只有将对乐队重奏的想象与演奏融合到一起,才能够演绎出作品的特色。
〔二〕速度变化乐曲中的速度标记与音乐的内容没有相关的联系,只有音乐本身内容的演奏才能带来演奏者想要的效果。
从不同演奏家的演奏速度来看,?小奏鸣曲?第一乐章应该呈现欢快而又带着优雅的节奏。
钢琴家佩勒穆泰曾经说过,拉威尔在弹奏的速度方面更为注重节奏的纯朴性,而在副部主题局部,那么要格外重视十六分音符弹奏的精准性。
他认为,副题中的八分音符在弹奏时不必参加过多的表情,速度要适中,太过软弱那么会丧失应有的节奏感。
小奏鸣曲

小奏鸣曲是对奏鸣曲而言,因为它相对短小、单纯,故称为小奏鸣曲。
它由一至三个乐章构成,各乐章之间有对比的主题和对比的速度要求。
弹奏小奏鸣曲会提高演奏耐力,丰富音乐表现力,扩充演奏技术范围。
是进入奏鸣曲学习阶段必不可少的练习。
小奏鸣曲1.库劳:小奏鸣曲Op.20 No.1 C大调2.库劳:小奏鸣曲Op.20 No.2 G大调3.库劳:小奏鸣曲Op.20 No.3 F大调4.库劳:小奏鸣曲Op.55 No.1 C大调5.库劳:小奏鸣曲Op.55 No.2 G大调6.库劳:小奏鸣曲Op.55 No.3 C大调7.克列门蒂:小奏鸣曲Op.36 No.1 C大调8.克列门蒂:小奏鸣曲Op.36 No.2 G大调9.克列门蒂:小奏鸣曲Op.36 No.3 C大调10.克列门蒂:小奏鸣曲Op.36 No.4 F大调11.克列门蒂:小奏鸣曲Op.36 No.5 G大调12.克列门蒂:小奏鸣曲Op.36 No.6 D大调13.海顿:小奏鸣曲C大调14.莫扎特:奏鸣曲C大调15.贝多芬:奏鸣曲Op.49 No.2 G大调16.贝多芬:奏鸣曲Op.49 No.1 g小调17.杜舍克:小奏鸣曲Op.20 No.1 G大调回旋曲及其他18.巴赫:前奏奏曲C大调19.海顿:柔板 E 大调20.海顿:优美的行板bB大调21.海顿:快板F大调22.海顿:行板(惊愕)C大调23.莫扎特:回族曲D大调24.贝多芬:回族曲Op.55 No.1C大调25.贝多芬:行板(选自《第一交响曲》)F大调26.舒伯特:即兴曲Op.142 No.3 bB大调27.舒伯特:行板(选自《A大调奏鸣曲》)b小调28.威柏:变奏曲Op.7C大调30.门德尔松:幻想曲Op.16 No.1a小调小奏鸣曲的进度克列门蒂:Op.36 No.1第一乐章克列门蒂:Op.36 No.1第二乐章克列门蒂:Op.36 No.3第二乐章克列门蒂:Op.36 No.3第三乐章克列门蒂:Op.36 No.2第三乐章克列门蒂:Op.36 No.2第二乐章克列门蒂:Op.36 No.2第一乐章库劳:Op.55 No.1克列门蒂:Op.36 No.5第三乐章克列门蒂:Op.36 No.3第一乐章克列门蒂:Op.36 No.4第一乐章库劳:Op.20 No.1克列门蒂:Op.36 No.4第三乐章克列门蒂:Op.36 No.4第二乐章库劳:Op.55 No.2库劳:Op.55 No.3克列门蒂:Op.36 No.5第一乐章克列门蒂:Op.36 No.6莫扎特:奏鸣曲库劳:Op.20 No.2库劳:Op.20 No.3杜舍克:Op.20 No.1海顿:小奏鸣曲贝多芬:OP.49 No.2贝多芬:OP.49 No.1[编辑本段]习练导析奏鸣曲(sonata)的原意是指被演奏着的套曲(多乐章的音乐作品),今指用奏鸣曲式写作的器乐套曲。
拉威尔《小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探索

拉威尔《小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探索苏莎【摘要】本文从钢琴作品《小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节奏等方面着手,重点对该作品的演奏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期刊名称】《音乐时空》【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拉威尔;小奏鸣曲第一乐章;演奏探索【作者】苏莎【作者单位】汉口学院音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曲式结构该乐章采用的是奏鸣曲式。
呈示部由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组成。
主部主题为1-12小节,副部主题13-28小节,其中24-28小节为连接句,使用的是主部主题开始的一个动机重复。
展开部中29-33小节为引入,承接了呈示部结尾的动机重复。
34-42小节使用的主部主题材料。
43-58小节使用了副部主题的材料。
从48小节起,旋律变得急促,并通过52-54小节的三次反复,将全曲推向55小节的高潮。
此后,旋律再度以三次反复并在第三次(57-58小节)拉宽节奏逐渐过渡到再现部。
再现部为59小节到乐曲结束,59-70小节为主部主题的再现段。
69小节第二拍到70小节,拉威尔利用三次转调将乐曲过渡到71小节#F大调的副题再现段。
这是全曲唯一一次使用大、小调体系。
82-87小节为乐曲的尾声部分。
2、节奏2.1弱拍上的旋律重音弱起常常使旋律更有感染力,该乐章中主部旋律多次从弱拍上开始,并要求演奏时强调句首的第一个音(如1、3、5小节)。
弱起增添了旋律的张力,而弱拍上的旋律重音使得音乐更具动力性。
2.2大量的前八后十六节奏型由于母亲是西班牙巴斯克人,从小拉威尔便受到西班牙音乐的熏陶。
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有许多作品都与西班牙有关,有的取材于西班牙民间故事,有的采用了西班牙的民间音调、节奏等。
在该乐章中,拉威尔运用了大量的前八后十六节奏型,有时甚至在多个小节内连续使用该节奏。
这是一种在西班牙音乐中十分常见的节奏型,使人联想到西班牙音乐中热情、张扬的舞蹈场面,具有浓厚的西班牙风格。
1、演奏的速度问题拉威尔的作品注重节奏的精确性,在演奏其作品的时候,必须充分尊重原作,严格遵循作曲家的意图。
从作曲技法的精致性探索拉威尔的创作风格——以《小奏鸣曲》第一

从作曲技法的精致性探索拉威尔的创作风格——以《小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魏 玮(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摘要】拉威尔的作品,以鲜明的音乐风格、谨慎的作曲技法享誉世界,又以极为精致的作曲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作品形式,追求表现音乐主题的自由。
本文对拉威尔作品《小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语言、音乐结构等进行分析,从而说明拉威尔作曲技法的精致性。
【关键词】拉威尔;印象派;小奏鸣曲;作曲技法【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拉威尔作为印象派的音乐家,继承和发展了印象派音乐的魅力。
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调性内涵,以明确的调性为原则,又作出大胆而又精致的转调。
即便是在作品中某一处似乎无调可寻,但最终回归了调性的本真。
创作题材的多样化造就了作品简约、精巧、朴实、严谨的特征。
他在创作方面有着独特的造诣,善于阴阳对比,好似白天与黑夜、亮与暗的变换,表现出横向音乐线条与纵向和声织体的完美结合,令人沉迷在具有一番风景的印象之中。
另外,他经常将弱音色块运用在简洁的主题动机之中来表现出光的色彩,突出表现音乐主题。
20世纪初,拉威尔的创作进入人生的巅峰时期,他创作的新时期的标志是钢琴小品《小奏鸣曲》的完成。
这部作品从曲式结构、音乐情感方面都与他早期风格有所不同。
“拉威尔式的音乐语言”成熟的标志就是以这部印象派作品保留了古典曲式结构、调性并进行发展而表现的。
他集美术、诗歌、文学于一体,新时代与旧时代社会元素的综合,自我独创的和声功能属性融入在《小奏鸣曲》中。
在第一乐章中,曲式结构大致保留了古典派的奏鸣曲式结构,简洁而又严谨的曲式与流动的音乐旋律构成了这一乐章的特色,将十八世纪法国古钢琴作品优雅、明朗的特点隐藏在其中。
《小奏鸣曲》中的第一乐章,保留了古典奏鸣曲式的特点:调式调性明确,占据主要地位的是音乐旋律的横向发展。
古典乐派的奏鸣曲中,大多数都有两个音乐主题,而第一乐章在古典奏鸣曲式原有的基础上,音乐主题被添加了很多富有意境的元素,使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更加充满诗情画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度 记 号 的 五 分 之三 . 该 乐 章 以 弱 音 力 度 为 基 调 来 加 强 音 色 的柔 和 度 ,表 现 出优 雅 、
精 致 的 情 感 演 奏 力度 在 3 3小 节 之 前 都 保 持 着 弱 音状 态 . 为 后 续 乐章 的 爆 发 做 了
一
演奏 方 法 除 了 要格 外 注 意 音 色 的 控 制 和 变 化 . 还 要 把握 好 触 键 的 力 度 及跳 音 奏 法 的技 巧 在 第 二章 中 的跳 音 奏 法 主 要 注 意 三 个 部 分 .
一
准性 他认 为 , 副题 中的八 分音 符在 弹奏 时 不 必加入 过 多的表 情 速 度 要适 中 、 太 过 软 弱则 会丢 失应 有的节 奏感 。 因此 , 拉威 尔 钢 琴《 小奏 鸣 曲 》 在演 奏 过 程 中最 大 的 困难 是
( 三) 踏 板 奏 法 在 整首《 小奏 鸣曲》 中 需 要 强 调 节 奏
音 乐 的特 点 ,曲 调 优 雅 明 晰 又 不 乏精 致
演 奏 家 想要 更 好 对 拉 威 尔 这 部 钢 琴 《 小 奏 呜曲》 进行研 究 . 就 要 对 拉 威 尔作 品 中 的 整体 风 格 进 行 把 握 . 通 过 对 音 乐特 征 的 分
中 .从 4 3小 节 开 始 一 直 到 5 8小 节 都 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 从第 一个音起 . 整 个 乐 章 的 风 格 开 始 走 向清 新 、 阳光化。拉威尔用 p — mf - f 作 谱. 一直 持 续 到 副部 主 题 音 乐 的 出现 在 副部 主 题 的 音 乐 演 奏 中 , 同样 包 含 了 p p — mf - f — f f的几 号 。 一 直 延 续 到 再 现 部 这
弱 记 号 层 次 P与 PP P之 间 .共 占 据 了 力
富有 弹性 。 二 是 触 键 的 高度 , 演 奏 者 可 以 用指 端贴近琴键 , 减 少噪声 . 同时加强 自 身对 于 手 指 与 琴 键 之 间 的 控 制 力 度 . 以 此 凸显 音 色 。 三 是 触 键 的 深度 . 演 奏 者 触 键 深度 不 同 .其 产 生 的 音 色 也 会 有 所 差 异 . 演 奏 者 要 注 意 将 乐章 的 每 个 音 阶 都 弹 到 底, 让 音 色 变得 饱 满 而 结 实
保持稳定 , 用手 腕 的力 量 弹 出键 音 减 少
指端 与琴 键 的接 触 时 间 . 从 而 使 乐 曲音 色
《 小奏 鸣曲》 的展 开 部 是 整 部 作 品 中 最 为 出 彩 的部 分 . 这 一 乐 章 采 用 的 是 典 型 的 印 象 派和 声 效 果 展 开 部 的音 响 基调 在
节奏 与速度 的 处理 . 既要保持 柔和 又 要做 到 轻快 . 并 以此 表 达 出 速度 的 变化 f 三1 力度 把 握
.
是长跳音的奏法 . 在 演 奏 时 手 指 和 前 臂
所 有 作 品 中最 具 有 古 典 精 神 的 一 部 钢 琴 乐曲. 整 部 曲 子 当 中包 含 了法 国 乐 曲 的独 特 风 韵 拉 威 尔 的作 曲风 格 受 到 了 印象 主 义 思 潮 的影 响 . 但 同时 其 也 在 乐 曲 的创 作 中 尝试 着 加 入 了 自己 的 理 解 和 创 新 《 小 奏 鸣 曲》 这 部音 乐作 品具 有 很 明显 的法 国
足 够 的 铺 垫 当主 部 主题 的第 一 个 音 弹 奏
而 出时 . 观 众 自然 而 然 会 感 受 到 希 望 的 进
和 力度 的部 分 都 可 以运 用 踏 板 来 做 到 . 如
、
钢 琴《 小 奏 鸣 曲》 的 音 乐 特 征
在 保 持 音 处 加 上 踏 板 .增 强 音 色 的 饱 满
律时 . 演 奏者 就可 以通过 切 分踏板 的方式 来 弹 奏 出 音 乐 的连 贯 性 以及 完 美 过 渡 和 音 《 小奏 鸣 曲》 的主 部主题 骨 架 为功能 和声 , 并 加入 了和 弦外音 . 这部 分 的的踏 板需 要演 奏
者集 中脚 尖 的力度 .清晰 呈 现和 弦 的 转 换 音. 同时连 接和声过 渡 , 在 音 调 逐 渐减 弱 时. 将和声 的色彩带入 饱满状态 . 让 观 众
度. 当在 乐曲 的副部主题 中需要 加强 乐 曲旋
f 一) 织 体 想 象 钢琴《 小奏 鸣曲》 由 萨 尔 泽 多 改 编 成 了长笛 、 大 提 琴和 竖 琴 的协 奏 , 在 演 奏 过 程 中可 以 通 过 对 乐 队 的 想 象 来 加 深 对 于 该 乐 曲 的 理 解 和 把 握 在 乐 曲 的 展 开 部
拉威尔钢琴《 小奏鸣曲》 的 音 乐特征 与演 奏 方法
■ 李佳 琪 河 北 大 学
摘要 : 钢琴《 小奏 鸣 曲》 是 法 国作 曲 家拉 威 尔趋 于 成 熟 的代 表 作 , 同 时也 是 他 早 期 创 作 中最 为重 要 的一 部 作 品 。拉 威 尔是 印 象 主 义 的代 表 人 物 ,他 在 作 曲 中对 于 浪 漫 主 义的 大胆 革 新 行 为和 在 作 曲 中加 入 自己独 特 的 见 解 等 方 式 让 乐 坛 的 法 国 音f t . 得 到 了 巨大 的发 展 。本 文通 过 对 拉 威 尔及其 作 品钢 琴 《 小 奏 鸣 曲》 进 行 简要 阐述 , 并 以 此 来 分析 和 探 究《 小 奏 鸣 曲》 的
音 乐 特征 以及 演奏 方 法 。
关键词 : 拉威 尔 钢琴《 小 奏 鸣 曲》 音 乐 特征 法 国著 名 作 曲 家莫 里斯 ・ 拉 威 尔 的钢 琴《 小 奏 鸣 曲》 一经 演 出便 广 受好 评 这 部 《 小 奏 鸣 曲》 是 拉 威 尔 早 期 的 成 功 作 品 之 1 9 0 5年 正 式 出 版 . 被 人 们 称 之 为 是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