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 四年级 《月亮月光光》说课稿
第四单元《愉快的梦》之歌曲《月亮月光光》教案

在今天的《月亮月光光》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习非常感兴趣,他们在演唱和讨论中都表现得非常积极。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说明学生们对音乐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掌握对部分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学生,采用更多有趣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些节奏。比如,可以结合身体动作,让学生在跳跃、拍手等动作中感受节奏的变化。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月亮月光光》这一首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晚上散步时,有没有抬头看过月亮,感受过月光的光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主题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首歌曲中的美妙意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月亮月光光》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它是一首描绘月亮美丽的夜景,表达对生活美好向往的歌曲。了解这首歌曲对我们培养音乐审美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歌词。通过分析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
举例:针对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难点,教师可运用趣味性强的节奏练习,如将节奏与身体动作结合,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演唱,以加深对节奏的理解。在音准训练方面,可采用音阶练习、合唱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音准。至于创意表演,教师可提供一些参考素材,如故事、舞蹈动作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其能够自主创编出有趣、独特的表演。
-识别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包括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演唱中。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2课歌曲《月亮月光光》说课稿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2课歌曲《月亮月光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月亮月光光》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教材六上第2课。
歌曲以月亮为主题,通过描绘月亮的光辉、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旋律简单、明快,富有节奏感。
歌词采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充满童真和浪漫,易于学生接受和喜爱。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唱歌、听音乐等活动较为熟悉,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月亮的主题和歌曲的情感表达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美感,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月亮月光光》,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月亮月光光》,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音准、节奏的把握,以及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讲解法、练习法、分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歌曲。
2.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内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欣赏月亮的歌曲,如《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之上》等,激发学生对月亮主题的兴趣。
2.新课教学:介绍歌曲《月亮月光光》的背景、旋律、歌词等,引导学生学会歌曲。
3.歌曲练习:分组练习,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培养他们的合唱能力。
4.情感教育:通过歌曲《月亮月光光》,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美丽、神秘,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练唱歌曲。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两部分:1.歌曲《月亮月光光》的歌词,用较大的字体书写,方便学生跟唱。
2.歌曲的旋律简谱,用smaller 的字体书写,引导学生关注音准、节奏。
小学音乐《月亮月光光》说课稿

月亮月光光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xx小学的xxx。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第7册第4单元《甜梦》的合唱教学——《月亮月光光》。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内容对本节课进行阐述:一、把握新课标、说教材:月夜,梦境,都能给人们带来许多美好的遐想和体会。
本单元的四首音乐作品都和月夜,梦境有关。
《月亮月光光》是根据台湾童谣整理、创作的二声部合唱歌曲,在这之前,学生已学习过以三度和声为主的合唱曲《大家来唱》。
在本课之后,学生还将学习更复杂的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因此,在教材编排体系中,本课合唱多为纯四,纯五度音程,和声效果空泛,柔美,对学生逐步提高多声部感知听觉能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月亮月光光》合唱为五声宫调式,旋律吸取了台湾地区的音调特点,因此歌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音调旋律抑扬起伏,优美流畅,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
歌词中:树仔橄,花开香,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词更是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
二。
联系实际说学情经过3年的音乐学习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有一定的试唱能力和合作意识,也能准确的判断和说出音乐速度,情绪,力度,节拍等。
三.定位明确说目标根据我区三性目标和音乐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会用轻柔的声音表现月夜美好的意境。
(学科性目标)2. 运用聆听、想象、模唱等环节开展教学,指导学生演唱二声部。
(教育性目标)3.通过演唱合唱,探究多声部音乐的和谐统一。
(创新性目标)教学重难点:能用圆润,柔美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营造歌曲氛围。
四、培养能力、说教学法:本节课我选用引导法.情境创设法.等作为本课的教法。
采用倾听法.合作探究法.等作为本课的学法。
五、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教具六.教学过程根据“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结合我区三性课堂,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月夜朦胧。
二,聆听感悟,花好月圆三,浅吟低唱,月影盈盈四,合作探究,多彩月夜。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月亮月光光》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月亮月光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月亮月光光》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演唱曲目。
这首歌曲以月亮为主题,歌词优美,旋律悠扬,富有诗意。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月亮的神秘和美丽,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且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但在音乐表现和演唱技巧方面,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月亮月光光》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对月亮的美好想象。
3.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现手法,体会歌曲的情感,提升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音程的跳跃和节奏的变化。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手法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演唱示范,让学生跟随学习。
2.使用分组教学法,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3.运用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月亮的美好,激发想象力。
4.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月亮的图片和视频,营造氛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月亮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想象月亮的美好,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歌曲: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习,注意指导音准和节奏。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音乐欣赏:引导学生欣赏歌曲,体会歌曲的情感,提升音乐素养。
5.演唱展示:学生进行演唱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手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月亮月光光》的歌词、旋律要点、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手法等。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演唱要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演唱能力、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演唱、聆听学生的合唱、点评学生的演唱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月亮月光光》(说课稿)人音版(2012)音乐四年级上册

4《月亮月光光》(说课稿)人音版(2012)音乐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音版《月亮月光光》的来源和演唱者。
2.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唱出自然流畅的歌曲。
3.能够配合音乐,使用简单的乐器、舞蹈等表现形式,展现自我。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唱出动听的歌曲。
2.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歌曲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过程3.1 自主学习•发放学生听人音版《月亮月光光》的音频(应确保是正版音频)和歌词,并鼓励其翻译和思考歌词的意义。
•学生独立完成听歌学唱的任务,在理解歌词和唱法方面能力有限的同学,可以加强训练,巩固基本的歌唱技巧。
3.2 导入新课•播放人音版《月亮月光光》,让学生一起欣赏和聆听整首歌曲。
•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背景和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3.3 教学练习1.歌曲学唱•学生们听一遍歌曲,再跟着歌曲唱一次。
•老师介绍歌曲的基本段落,让学生们分别唱好每一段歌词。
•学生一起跟着老师练习,加强节奏感和语调。
2.配合乐器表演•学生们可以使用铃铛、手拍、击鼓、木鱼、钢琴、口琴等乐器来配合歌曲,加强节奏感和乐感,同时也展现他们的音乐才华。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分配不同的乐器或使用自己制作的简易乐器(如纸板鼓、纸片手拍等)。
3.舞蹈表演•学生们和老师一起练习和编排舞步,带动音乐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舞蹈的内容应简单易学,有节奏性,让学生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
3.4 拓展学习•与家长和同学分享学习心得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四、教学要求1.整合课程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2.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能够用简单的身体语言和乐器配合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表现能力,增强学生成为音乐人的自信和兴趣。
五、教学评价1.通过把音乐赋予情感和情境,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引领学生体验音乐带给人的情感冲击。
2024版四年级上册《月亮月光光》音乐教案

四年级上册《月亮月光光》音乐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学生活动安排•教学评价与反思•资源开发与利用CONTENTSCHAPTER01课程介绍与目标01《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月亮为主题的儿童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适合儿童演唱。
02歌曲通过描绘月亮的美丽景象,激发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能力,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学生对于月亮这一自然景象有着浓厚的兴趣,可以通过歌曲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月亮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月亮月光光》的旋律、节奏和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学生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够运用简单的乐器进行伴奏。
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以及歌曲情感的表达。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以及如何运用简单的乐器进行伴奏。
CHAPTER02教学内容与方法歌曲背景及作者简介歌曲背景《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月亮为主题的儿童歌曲,歌词简洁明了,旋律优美动听,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作者简介本首歌曲由著名儿童音乐作曲家某某某创作,其音乐作品风格独特,富有童趣,广受欢迎。
歌曲风格与特点风格《月亮月光光》属于儿童歌曲中的抒情风格,旋律柔美,节奏明快,易于传唱。
特点歌曲采用了简单的音乐元素和重复的旋律手法,使得歌曲易于记忆和演唱。
同时,歌曲中的歌词和旋律紧密结合,表达了孩子们对月亮的美好向往和感受。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特点,然后通过示范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演唱技巧,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逐渐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歌曲音频和视频资料,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 月亮月光光》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演唱月亮月光光》教案一. 教材分析《月亮月光光》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民歌,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
歌曲以月亮为主题,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富有诗意。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月光的柔美,体验歌曲带来的温馨和愉悦。
此外,歌曲中的轮唱形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音高、节奏和简谱知识。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月光的柔美,体验歌曲带来的温馨和愉悦。
2.学会演唱《月亮月光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参与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掌握。
2.轮唱部分的协调和配合。
3.歌曲情感的把握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月光下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歌词、图片、动画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所需的音响设备。
4.课堂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月亮的美丽。
同时,提问学生对月亮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月亮月光光》,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歌词和简谱,引导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分小组进行歌曲操练,重点关注音准和节奏。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4.巩固(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小学音乐《月亮月光光》 教案

师:聆听了这段美妙的音乐,请讲一讲你感受到你的周围有哪些事物吗?
(三)画月夜。
师:天上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在清澈的河水里其实还藏着月亮的倒影。(画水中的月光)
(四)观月夜。
师:宝岛台湾与我们隔海相望,那里有哪些迷人的夜景呢?
(师介绍台湾迷人的夜景并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五)唱月夜。
师:欣赏完台湾的迷人夜景,让我们再次聆听音乐,找一找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演唱形式、旋律是怎样的?
(生用LU哼唱旋律)
(六)诵月夜。
1.生听师讲解台湾闽南方言。
1厝:读cuò,意思是家,房屋。“起厝田中央”意思是在田中间盖房。
2“树仔橄花开香”意思是树上开满了美丽的鲜花,非常的香。
3“亲像水花园”意思是好像美丽的花园。
2.生随音乐朗诵歌词。
二、霞姿月韵,寻月夜。
(一)听月夜。
师:听,美妙的音乐响起来,让我们来到迷人的月光下,展开想象的翅膀,你能看到什么呢?(播放旋律,出示课题,师演舞蹈。)
六、知识升华,赏月夜。
师:朦胧的夜空已经被同学们装饰的繁星点点,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海峡对岸的他们也同样用动听的歌声表现了朦胧月夜,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着台湾的月夜离开教室吧!
(师播放闽南语版《月亮月光光》)
板
书
设
计
3
分
钟
四、星月交辉,唱月夜。
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星月交辉,唱月夜。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的眼睛,让我们再完整的演唱一遍吧!
4
分
钟
五、众星捧月,创新知。
1.一组伴奏。
生用三角铁表现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蛙鸣器表现四周的蛙叫声,钢片琴表现潺潺的流水声,并根据PPT上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朦胧月夜下—演唱《月亮月光光》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我来自xx小学的xxx。
我叫xx,在美丽的月夜下,静待花开。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一篇与宁静的月夜有关的歌曲《月亮月光光》。
下面,我将从以下八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课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一、把握重点,说教材。
《月亮月光光》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四课,本课的四首音乐作品都和月夜、梦境有关,既能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美好,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甜梦”般意境的同时,也为学生的音乐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看出这个单元对乐曲的学习要求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月亮月光光》是一首以台湾童谣为歌词的创作歌曲。
由于歌曲旋律汲取了台湾地区的音调特点,因此歌曲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它们节奏基本相同。
音调抑扬起伏,优美流畅,勾勒出一幅月夜美景。
充满乡土气息的歌词更是给人以亲切、温馨之感。
合唱的两个声部在音程关系上以纯四、纯五度为主,具有柔美、谐和的和声效果及我国的名族风格。
二、以人为本,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对于知识的接受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求知欲、好奇心、理解力逐渐增强,能分辨出乐曲的速度、情绪、乐句等音乐要素,对合唱这种演唱形式有所了解,但如何区分高声部与低声部的演唱方法还有困难。
三、结合三性,说目标。
为更好的落实三性任务,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制定了适合孩子发展的三个目标:
通过目标一,在学会歌曲《月亮月光光》的同时,学习和掌握速度、旋律、和声等基本的音乐要素,落实课堂教学的学科性任务,让学生基本技能达标。
通过目标二,感受二声部合唱的独特魅力,体验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演绎歌曲,落实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任务,让学生适当进行知识拓展,思维得到充分参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通过目标三,通过学习《月亮月光光》,感受台湾童谣的风格,增加民族自豪感,落实课堂教学的教育性任务,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适时合理启迪他们的心灵。
四、主次分明,说重难点。
根据四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发展状况,我将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二声部合作演唱表现歌曲的意境。
难点设计为二声部合唱和掌握弱起小节的四拍子节奏。
五、灵活运用,说教学法。
四年级孩子有情感变化强烈、控制力和理解能力有限的特点,我设计了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学生将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视听结合法等多元学习方式,享受音乐的美感。
六、生动形象,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思维得到发散,并合理激发其想象力,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乐器、图片、多媒体。
2.经验准备:熟悉歌曲中台湾(闽南)话的歌词及生字。
七、循序渐进,说过程。
《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教学过程应是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音乐作品的过程。
”因此,我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课件整体展示)(一)身临其境,听月夜。
教学一开始,我以这样的方式引入:“今天刘老师想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大自然,听听大自然的声音,请你们闭上眼睛,一起用心去聆听。
”(播放音乐)接着,引导孩子思考:你听到了来自大自然的哪些声音?孩子们会惊喜的发现音乐中有蛐蛐的叫声、猫头鹰的叫声等等。
只要孩子们说的合理,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
同时,根据他们的回答奖励不同颜色的星给各个组作为激励性评价方式。
(贴星)这时,我小结:音乐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发源于自然,同时大自然的美也可以用音乐来诠释。
请孩子们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善于倾听的耳朵一起走进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森林狂想曲》的旋律,让学生感受、想象月夜的迷人景色,理解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
(二)霞姿月韵,寻月夜。
《顶层设计方案》中提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拥有天真烂漫的童心和健康快乐的童年,成为好学、好问、好思、好动,有梦想的阳光儿童”。
因此,我将本环节设计为六个部分让孩子们探索新知:听月夜、想月夜、画月夜、观月夜、唱月夜、诵月夜。
1.听月夜。
我一边播放《月亮月光光》旋律,一边引导:(播放音乐)听,美妙的音乐响起来,让我们来到迷人的月光下,展开想象的翅膀,你能看到什么呢?(贴课题舞蹈)
2.想月夜。
孩子们把自己置身于音乐的场景中,通过音乐,描述感受到周围有哪些事物。
3.画月夜。
同时,他们把从音乐中感受出的事物贴在黑板上,布置出这节课的歌曲背景,包括:农田、房屋、树林、荷花、青蛙、河水、天上的月亮、水中的月光(贴图、画水和月亮)
4.观月夜。
接着,我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呈现台湾的迷人月色,并讲解这首歌的创作背景。
比如:日月潭月夜、台北101大厦月夜、高雄爱河夜景、台北八里淡水河岸夜景。
5.唱月夜。
此时,孩子们再次聆听音乐,惊喜的发现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深情地,速度是稍慢,演唱形式是二声部合唱,旋律平缓,起伏不大等,在了解了音乐要素后,孩子们用LU模唱旋律,感受朦胧的月夜。
6.诵月夜。
我适时告诉孩子们:这首歌曲不仅旋律优美,它的歌词也充满了乡土气息,请你打开书本,和我一起认识有趣的台湾闽南方言吧!孩子们了解了“起厝田中央”、“树仔橄花开香”、“亲像水花园”的意思后,我就和她们一起随音乐读歌词,感受月夜的诗情画意。
(播放旋律,读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听、想、画、观、唱、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的学、自主的问、自主的思、自主的动。
三、花好月圆,探月夜。
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孩子学习二声部合唱要领,体会高声部的声音要亮美,低声部的声音要柔美,并掌握弱起小节的四拍子节奏。
因此,我将本环节设计为四个部分:一探——感知旋律、二探——学习弱起小节、三探——体会特点、四探——感受魅力。
(一)一探——感知旋律
师:月亮、房屋、花儿,整个美丽的月夜倒映在水面上,就像一个水上花园。
请带上歌词和我一起唱一唱吧!
(二)二探——学习弱起小节
孩子们跟着我反复模唱高声部旋律,在模唱第二遍的时候,我引导孩子们用拍手打节奏的方式体会歌曲弱起小节的感觉,并重点讲解第一段开始的旋律。
(贴图,拍手打节奏,哼唱旋律。
)
师:孩子们,我是在第几拍开始唱的歌词呢?他们告诉我第四拍,因为在之前的学习经验中,他们已掌握四拍子节奏及强弱特点,所以很容易发现在第四拍弱拍唱的歌词,我借此契机讲解: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是弱拍,这种小节叫弱起小节。
在演唱时声音要轻,请你们试着唱一唱吧!(唱开始旋律)我提问:怎样才能让声音更加连贯、优美呢?孩子们小组讨论后发现乐句节奏基本相同、乐曲中有换气记号、连音线等。
(三)三探——体会特点
在了解了弱起小节后,孩子们再次模唱高声部旋律,体会高声部的演唱特点就像天上的月亮——亮美。
(板书)低声部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我适时地引导孩子们模唱低声部旋律,体会低声部的演唱特点就像水中层层涟漪的月光——柔美。
(板书)
(四)四探——感受魅力
在低声部反复模唱后,我引导:高声部的声音就像天上的月亮,特别的亮美,低声部的声音就像水中层层涟漪的月光,特别的柔美,正是因为水里柔美的月光迎合着天上亮美的月亮,正如我们高声部与低声部要交相辉映,才能构成和谐迷
人的月夜。
此时,高低声部合作演唱,感受二声部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学习二声部合唱要领,体会高声部的声音要亮美,低声部的声音要柔美,并掌握弱起小节的四拍子节奏。
四、星月交辉,唱月夜。
我鼓励孩子们: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我们完整的演唱一遍吧!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演唱歌曲,整体感知二声部的独特魅力及弱起小节的四拍子节奏.
五、众星捧月,创新知。
一组的孩子根据节奏用乐器伴奏,二组演唱高声部、三组演唱低声部、四组伴舞,我用钢片琴表现潺潺的流水声,营造一个歌舞升平的月夜意境。
设计意图:通过伴奏、伴舞等多元表现形式,进一步熟悉歌曲,营造一个歌舞升平的月夜意境。
六、知识升华,赏月夜。
此时,我适时启迪孩子们:“朦胧的夜空已经被同学们装饰的繁星点点,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海峡对岸的他们也同样用动听的歌声表现了朦胧月夜,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着台湾的月夜离开教室吧!”(播放音乐)设计意图:通过聆听闽南语版《月亮月光光》,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启迪他们的心灵。
七、图文并茂,说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板书迷人的月夜,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地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