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课件【三篇】
人教版音乐课本全册-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音乐课本全册-四年级下册目录1. 第一单元:认识音乐2. 第二单元:听音乐3. 第三单元:说音乐4. 第四单元:唱歌5. 第五单元:弹奏乐器6. 第六单元:音乐会7. 第七单元:音乐剧8. 第八单元:音乐游戏第一单元:认识音乐本单元主要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音乐的分类。
学生将研究什么是音乐,音乐可以通过听觉传达的信息,以及不同类型的音乐。
第二单元:听音乐本单元将引导学生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学生将研究如何仔细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能够简单地描述自己的听觉体验。
第三单元:说音乐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
学生将研究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音乐的特点,并能够分辨不同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音高。
第四单元:唱歌本单元将让学生通过唱歌的方式享受音乐。
学生将研究一些简单的歌曲,并能够正确地演唱。
同时,他们还将研究如何合作与他人一起演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单元:弹奏乐器本单元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声音和演奏方式。
学生将研究一些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并能够简单地演奏一些乐曲。
第六单元:音乐会本单元将介绍音乐会的概念和形式。
学生将了解音乐会的组织方式,并能够参与到简单的音乐会活动中,如合唱、舞蹈等。
第七单元:音乐剧本单元将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剧的特点和表演方式。
学生将研究一些音乐剧的经典曲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剧表演。
第八单元:音乐游戏本单元将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参与到各种有趣的音乐游戏中,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
以上是《人教版音乐课本全册-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概要。
本教材通过简单的策略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唱脸谱》说课稿8篇

《唱脸谱》说课稿8篇《唱脸谱》说课稿1(课件)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说课,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课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欣赏《唱脸谱》,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想:(课件)《唱脸谱》是一首京歌,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课件)我们知道,音乐是一种感官的艺术形式,而本课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如果借助于多媒体手段,从网络上搜集脸谱知识,精选的图片,京剧唱段,编辑整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的鉴赏体验音乐,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势必会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课我确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课件)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了解脸谱的特点及脸谱在京剧中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模仿、演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及表演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重点:(课件)了解京剧知识、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难点:在听赏过程中了解脸谱,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关键:通过各种途径聆听、观察,记忆、模仿。
我是通过三个大环节进行的:(课件)一、首先进入第一大环节激情导入,探索求知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正如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开课我就播放京剧《铡美案》片段,(课件)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探索求知的欲望,学生了解了京剧的形成。
(课件)认识京剧的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课件)并且了解了他们的形象特点(课件),以上的多媒体图片的运用让学生的视觉得到充分的审美体验,这更加点燃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又展示了脸谱形象,(课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
二、接着进入本课的第二大环节欣赏乐曲,立美实践1、如果说音乐是听的艺术而视觉的辅助更加深学生的鉴赏与感受,所以完整的欣赏音乐时,我运用了特制的动画音乐,(课件)学生也了解本课是一首戏歌。
(课件)2、在接下来分声部欣赏歌曲时,我又用了多媒体剪辑手段,分声部欣赏了音乐,首先欣赏了第一部分音乐(课件)我采用设疑、讨论等方法,放手让同学们自主的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opera”和“四击头”是什么意思?解释“opera”学生可以明白它就是歌剧的意思。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课件汇总

旋律有什么特点?
• 1,旋律简但优美,曲调婉转悠长。 • 2,旋律采用顶针的手法写成。 • 3,音符衔接紧凑,自然流畅给人想象的空
间。 • 4,采用五声调式写成,如:1 2 3 5 6 • 调式为B宫调式。
江南丝竹乐
江南丝竹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合奏音乐。音乐风格清新优雅,细致 活泼;曲调优扬柔美,婉转流畅。乐曲多来自于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 动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典曲牌。主要乐器是笛子和 二胡,丝竹中丝一般是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等弦乐器;竹则 指笛子,箫,笙等管乐器。其曲式结构上分为三类:基本曲调的变奏, 如《中花六》、《慢六板》、《欢乐歌》、《云庆》;类似西洋音乐回 旋曲式的循环式结构,如《老三六》、《慢三六》;多曲牌联奏的套曲,如《四
• •
《夜代 格名和乐一江
中》表 清。竹种带南 花、曲 新旋管形的丝 六《目 流律乐式器竹
江 南
板梅: 畅抒器,乐是
民
》花《 。情相以演流 等三春 优结丝奏行
乐
等弄江 美合弦形于
。》花 、而乐式江
、月 风得器和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 水光潋滟晴方好,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忆江南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
• 白居易(772----846年)汉族,自乐天,万 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郑州人,中国文学 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渊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 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管至 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代表作有《琵琶 行》《卖炭翁》《长恨歌》
比一比
一、 千里莺啼绿映红,
。 南朝四百八十寺,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电子课本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电子课本第一课:春天里1. 歌曲《小燕子》歌词: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小燕子,告诉你,今年春天更美丽。
教学要点:1. 学会歌曲《小燕子》,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乐曲《春江花月夜》教学要点:1. 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感受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2. 引导学生理解乐曲中的意境。
第二课:欢乐颂1. 歌曲《两只老虎》歌词: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尾巴,一只没有耳朵。
教学要点:1. 学会歌曲《两只老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歌词。
2. 乐曲《步步高》教学要点:1. 欣赏乐曲《步步高》,感受音乐的欢快节奏。
2. 引导学生理解乐曲中的寓意。
第三课:我的祖国1. 歌曲《歌唱祖国》歌词:我爱你,中国,我爱你,祖国,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教学要点:1. 学会歌曲《歌唱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寓意。
2. 乐曲《二泉映月》教学要点:1. 欣赏乐曲《二泉映月》,感受祖国的美好景色。
2. 引导学生理解乐曲中的意境。
第四课:童年1. 歌曲《童年》歌词:童年时光,多美好,无忧无虑,开心笑。
长大后,回忆起,那时的时光,最珍贵。
教学要点:1. 学会歌曲《童年》,引导学生珍惜童年时光。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2. 乐曲《梁祝》教学要点:1. 欣赏乐曲《梁祝》,感受音乐中的浪漫故事。
2. 引导学生理解乐曲中的情感。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电子课本的内容,希望通过这些歌曲和乐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年级音乐下册ppt课件下载

外国歌曲
总结词
外国歌曲是四年级音乐学习的另一重要内容,这些歌曲通常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 和文化背景,有助课件中,可以下载一些外国歌曲,如《雪绒花》、《哆 来咪》等。这些歌曲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不同音乐风格和文化,还能培养他们 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舞蹈和音乐结合表演需要舞者和音乐家之间的密切配合, 舞者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通过优美的肢体语言来 表达音乐的内涵和意境。同时,音乐家也需要根据舞蹈的 需求,创造出适合的旋律和节奏,以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 感染力。这种表演形式需要舞者和音乐家都具备较高的艺 术素养和技能水平,才能够呈现出完美的艺术效果。
05
音乐创作
创作简单的歌曲
总结词
激发音乐兴趣
01
总结词
培养创造力
03
总结词
实践音乐理论
05
02
详细描述
通过创作简单的歌曲,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 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 力。
04
详细描述
创作歌曲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修 养。
06
详细描述
创作歌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音乐 理论知识,如音符、节奏、和声等,从而加深 对音乐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四年级音乐下册ppt课件下 载
目录
• 音乐基础知识 • 歌曲学习 • 音乐欣赏 • 音乐表演 • 音乐创作
01
音乐基础知识
音符和节奏
音符
音符是音乐的基本要素,表示音的高低。在PPT中,可以展示不同音符的形状和名称,以及它们在五线谱上的 位置。
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基本骨架,由不同时值的音符组成。PPT中可以展示各种常见节奏型,并让学生尝试模仿打拍子 。
种太阳(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ppt课件

情感表达指导
理解歌曲内容
了解歌曲的背景、主题和情感基调,为演唱做好 充分的准备。
投入角色
将自己融入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中,通过声音传 递出真挚的情感。
运用声音技巧
运用不同的音色、音量和音高来表现歌曲中的情 感变化,使演唱更具感染力。
05
舞蹈动作设计与排练
基本舞蹈动作教学
教授学生基本的舞蹈 动作,如身体的起伏 、手臂的舞动、脚步 的移动等。
03
04
排练
小组成员共同排练,确定演唱形 式、分工等。
个人才艺展示平台
01
02
03
04
报名
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个人才 艺展示。
准备
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准备自己 的才艺节目,如独唱、独奏、
舞蹈等。
展示
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让学 生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才艺。
评价
其他同学和老师可以给予掌声 和鼓励,也可以提出建设性的
配合音乐节奏,带领 学生练习基本舞蹈动 作,培养学生的乐感 和舞感。
通过示范和讲解,引 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舞 蹈姿势和动作技巧。
舞蹈组合编排
根据歌曲《种太阳》的旋律和 节奏,设计符合主题的舞蹈组 合。
将基本舞蹈动作进行组合和变 化,形成连贯、流畅的舞蹈段 落。
注重舞蹈动作的层次感和表现 力,使舞蹈更加生动、有趣。
歌曲风格
歌曲采用明快的节奏和朗朗上口的旋律,具有浓郁的童真童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风貌。
歌曲特点
歌词简单易懂、富有想象力,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传唱,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 爱。
歌曲传达的意义和价值观
歌曲意义
《种太阳》通过孩子天真无邪的视角,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 向往和追求,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小学音乐《谁在叫》课件【三篇】

小学音乐《谁在叫》课件【三篇】导读:本文小学音乐《谁在叫》课件【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一年级下P60—61,学唱歌曲《谁在叫》[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内容是《汪汪与咪咪》,在歌曲中出现的形象都是同学们喜欢的小动物形象。
在这学期的歌曲中,有很多歌曲都是有关小动物的,比如:《小燕子》、《放牛歌》《杜鹃圆舞曲》、《数鸭子》、《我的小鸡》、《猫咪别淘气》等等。
《谁在叫》这首歌曲中又多了一些动物形象,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并联系生活实际,开发学生想象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活动,使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更加喜欢和保护动物,美化了学生的心灵。
[学生分析]上学期,我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互相了解,我面对的一年级小朋友年龄虽小,但天真活泼,在课堂上已经能大胆唱歌、跳舞,师生能互相配合,同学们已特别喜欢上音乐课。
因此,在该课中,我便结合学生情况,设计说一说、唱一唱、演一演这些学生兴趣浓厚的活动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好音乐、表现自我的欲望。
[教学目标]:1、学会唱歌曲《谁在叫》,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叫声及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在教学中结合唱、编、演多项活动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意图]1、在音乐课堂中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精神,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学会唱新歌,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多项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设计理念突出一个“新”字。
2、音乐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体现一个“动”字。
3、教学内容围绕主题,结合生活实际,采取说、唱、编、演、画多项活动使音乐知识生活化,体现音乐课堂中的“情”、“乐”、“美”。
教学流程:一、课前复习先前所学歌曲>,目的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一种宽松愉悦情感氛围,同时也为导入新课起到一个过度的作用.二:在授新课的环节中,课件出示课题>后,让学生听一听,是哪种小动物在叫?它们是怎样叫的?学生通过听,说,培养了他们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敢于大声说话。
小学音乐《愉快的梦》课件【三篇】

小学音乐《愉快的梦》课件【三篇】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和表演歌曲《愉快的梦》,让学生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情绪,想象梦境中美好的生活。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优美、明亮、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愉快的梦》,并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进行歌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知识目标:能够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进一步学习二声部的合唱技巧。
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愉快的梦》并表演。
教学难点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并学为歌曲伴奏,能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来表演歌曲。
教具准备手风琴、多媒体、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组织教学1、播放欢快的歌曲《小白船》,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旋律中以律动的方式感受喜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2、在音乐启发下,学生用亲切、欢快的、自然地声音与老师互相问好。
(二)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说梦:利用媒体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由音乐童话故事“一个孩子的梦”导入歌曲《愉快的梦》。
2、听梦师:歌曲中的小朋友非常爱做梦,请你猜猜看,她是哪个国家的小朋友啊?(出示图片日本小朋友),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呢?第二次聆听本课歌曲,让学生细细聆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梦见了什么?师: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她又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是一个愉快而神奇的梦。
那么他梦到了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旋律进入他的梦乡……(三)巧引知识,突破难点(1)教师范唱整首歌曲,学生感受并评价。
(2)复习巩固:引导学生说出所学过的拍子及含义和强弱规律(大屏出示所学过的拍号)如果回答正确,多媒体画面出现“卡通笑脸”,语音提示“你真行”,给学生发一个小贴贴,鼓励学生。
(3)导入新知识点:6/8拍,教师讲解6/8强弱规律及拍子特点与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4)讲解6/8拍和3/4拍的异同点,并出示媒体,选择合适的感情术语为歌曲标上。
活泼的()雄壮有力的()忧伤的()抒情优美的()(5)多媒体出示所学歌曲视频,教师带领带着学生用6/8拍子强弱特点拍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课件【三篇】教学反思:《西湖春晓》《江南好》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
2、欣赏《西湖春晓》《江南好》。
课时:2课时情感与态度:能喜欢江南音乐,并开阔音乐文化视野知识与技能:1.能够感受到八六拍的摇动感2.能够感受到童声合唱的美感和合唱效果3.能够轻声跟唱歌曲部分旋律4、能够感受到江南音乐婉转细腻、清澈秀丽的风格特点过程与方法:情境创设法、对比欣赏法、多种感官调动法(听、唱、动、看、)教学重点:能感受到江南音乐婉转细腻、清澈秀丽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听辨出B段旋律出现的顺序,并用颜色标出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少先队员采茶歌》1、集体练习2、个别、小组接龙检测练习二、欣赏《西湖春晓》1、创设情境(课件:西湖美景图)大家都听过一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誉。
用童声合唱的音乐形式来表现我们的杭州西湖,会给你怎样的感受呢?2、听第1次,谈情绪感受(可以用细腻等词汇来形容)3、4、听第2次,谈童声合唱的合唱效果5、听第3次,站起跟着八六拍的节奏,感受摇动的感觉,并告知这是八六拍的表现效果6、第4次,跟着唱唱其中你最喜欢的1-2句,唱给同学们听听三、欣赏《江南好》民乐合奏1、古诗《忆江南》白居易的朗读和理解2、民族乐器的了解下面这首《江南好》是用我们国家的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曲又是怎样去表现我们美丽的江南的呢?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民族乐器有哪些?列举123、听第1次,谈江南音乐的特点,生总结4、听第2次,看歌谱,音乐是通过什么变化让我们有了这样的感受?(节奏的密集、高音、圆滑线等)5、听第3次,用不同的颜色表示B段音乐的顺序6、师带生唱唱主旋律(或由生选)四、背诵2首赞美江南的古诗并读一遍江南音乐特点婉转细腻、清澈秀丽教学反思:【《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内容: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听唱法、以词带曲法、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纸茶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音乐问好!(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2、发声训练游戏。
(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二、情景导入: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
(上节课我们在〈〈林中的鸟声〉〉内容学习中,感受了人们与自然界的动物们和谐发展的愉快的心情。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3、身体感知: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
(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
(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教材简析:《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
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
《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
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
(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四、歌曲处理:1、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六、下课礼式:师生音乐再见!教学反思:【《唱山歌》】教学内容: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
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1、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
教具准备:光盘、歌片、录音机、卡片(节奏火车、歌圩)、视唱卡片。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教师放《小螺号》音乐,师生律动表演进教室,相互问好。
二、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1、师: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
对吧?生:对。
师:广西人杰地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生:刘三姐。
2、师:很好,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美丽、聪明、活泼、可爱,她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
那么她到底有多聪明,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3、(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姐妹与男青年对歌的场面。
师:请同学们注意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什么水面翻筋斗?鸭子水面翻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大船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阳伞?荷叶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鸳鸯水面共白头。
什么结果抱娘颈?木瓜结果抱娘颈,什么结果一条心?香蕉结果一条心,什么结果包梳子?柚子结果包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菠萝结果披鱼鳞。
什么有嘴不讲话?菩萨有嘴不讲话,什么无嘴闹喳喳?铜锣无嘴闹喳喳,什么有脚不走路?财主有脚不走路,什么无脚走天下?铜钱无脚走天下。
师: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三姐……。
生:聪明,有智慧。
师:是的,所有的问题刘三姐都是毫不犹豫、对答如流。
那么,片中采用什么演唱形式?生:对唱。
师:很好,什么是对唱?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师表扬)4、师: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爱歌就象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但是,当时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歌比赛,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了斗争。
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个片断,大家一起观赏。
5、(大屏幕)放刘三姐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斗争的片断。
什么生来头戴冠?中了状元头戴冠,大红锦袍身上穿。
大红锦袍身上穿。
什么生来肚皮大?莫公享福肚皮大,手脚不分背朝天。
见了皇上背朝天。
丫鬟:老爷,头戴冠是大公鸡,肚皮大是老母猪呀!6、师:同学们都笑了,这段对歌的情绪怎样?生:风趣、幽默的,机智地骂了财主。
生:滑稽的。
师:很好,这是财主花了重金请来三位秀才与三姐对歌的场面,他们是秀才吗?生:不是,是蠢才。
师:是的,是蠢才。
知识来源于生活,他们死读书本,没有生活知识,结果丑态百出,刘三姐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带领众乡亲战胜了老财主。
生:财主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唱歌?师:这要从故事的开头说起:广西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漂流,幸被一老渔夫救起收留。
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寻找,好不容易才找到她。
于是刘二兄妹与老渔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猎为生。
恶霸地主莫怀仁企图霸占茶山,他禁止姑娘们上山采茶,还妄想禁歌。
三姐提出和莫怀仁对歌,如他能取胜,就可以禁歌。
莫怀仁为赢得胜利,以重金请来三名秀才来对歌。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聪明的刘三姐凭自己的智慧把三名酸秀才斗得狼狈不堪。
同学们,莫怀仁能善罢甘休吗?生:不能。
师:是的,莫怀仁不甘心失败,又令爪牙把三姐抢到家里进行威逼利诱,三姐毫不屈服。
老渔夫之子阿牛夜闯莫府,救出三姐。
阿牛和三姐在生活中萌生了真挚的感情,他们用山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师:故事讲完了,老师要问你们,刘三姐是哪个民族的?生:广西壮族的。
师:很好。
三、学唱歌曲:1、导入: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生:想。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师:我们一起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生:(听录音)。
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生:中速、优美地、婉转地。
生:委婉动听地。
生:甜美柔和地。
师:你们说的都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由我国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象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
3、再听,轻声随唱: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生:(听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生:(齐说)变换拍子。
师: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生: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
师:很好,这首歌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
4、难点解决:(1、2、3、4、依次出示)师:下面老师带领同学们乘上节奏火车进入“节奏城”,把这些难点一一解决了。
1)师:这首歌中只有一小节3/4拍,按2/4的划拍方法,注意突出强拍。
生:(略)师:唱时注意附点的韵味。
生:(视唱)2)师:(出示卡片)歌中还有一处“哎”,老师也把它提出来,大家对照一下,有何不同?生:旋律一样,节奏变化。
师:很好,大家划拍唱一唱。
生:(略,并把歌曲的第一乐句完整唱一遍)师:这一旋律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这首歌曲算是一首主题歌。
3)师:歌中还有一处易混淆,(出示卡片)老师也把它提炼出来了。
生:(划拍视唱)。
师:结束处的“弯又多”前面加上“罗”在歌曲中是弱起,我们来视唱一下。
生:(略)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放录音)师: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生:随录音演唱歌曲。
6、视唱曲谱:1)划拍视唱。
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
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
(一人指谱)7、唱词,歌曲处理:1)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2)歌词分析:师:现在我们来看歌词:前两句可看出:老百姓爱唱山歌,随口就唱,漫山遍野有唱就有对的,“歌海”嘛。
后两句:山歌都是从老百姓心底流淌出来的,多得象春江水数不清。
“滩险”实际是暗喻,比喻当时的恶霸势力,江水遇到礁石总会流淌过去,在这里指刘三姐与众乡亲一定能战胜恶霸势力,这两句应自豪地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