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技术复习
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复习提纲及内容

广播电视中心技术能手竞赛复习提纲第一部分电视播出中心一、基础理论部分1、了解人眼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1.与电视技术有关的视觉特性主要有:视敏特性、亮度感觉、人眼的分辨力、视觉惰性等。
2.人眼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有两类:一类是杆状细胞,一类是锥状细胞。
其中锥状细胞既可以感知光的亮度,也可感知光的颜色。
2、了解电视传像基本原理电视传像的方法是将光图像分解为许多个小单元,这些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称为像素;接着将每个像素进行光电转换,得到能代表每个象素亮度、色度(色调和饱和度)信息的相应(三个)0.75MHZ电视信号的调制方式为残留边带调幅,并采用负极性调制(用负极性视频信号去调制载波),伴音信号的调制方式为调频。
5、掌握电视信号数字化的基本过程及参数选择1)SDI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图象质量最好;b)多次复制后图象质量元损失;c)SDI接口对525行/60场和625行/50场电视制式同样适用,切换设备容易统一;d)采用SDI接口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演播室结构和同轴电缆,现存体系结构和同轴电缆是非常可靠的。
e)SDTI接口用途及传输速度。
f)SDTI接口可在现有的SDI系统中传输打包的压缩数字视频信号,减少解压和压缩的次数,减少图象质量损失。
可用4倍正常速度的高速传输。
2)SDI系统内的信号传输速率是多少?固定速率270Mbps或360Mbps(16:9格式)。
3)文件的含义?文件是有关内容的比特拷贝。
文件传送一般以异步、无差错的方式进行传输,并以寻址的方式将数据送到用户端。
4)流的含义?流是一种连续的进程,是指将电视节目内容(包括视频、音频、元数据等)从发送端连续传送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端。
5)数字化是指?6)7)8)9)6.75Mhz。
6.75Mhz,每2Cb样点。
10)11)12)13)14)8个数据字位置,用于传送定时基准信号。
对于625/50扫描标准,EA V的位置是字1440-1443,SA V的位置是724-1727。
电视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1 显像管是一种特殊的电真空器件,其电子枪主要由灯丝、阴极、__栅极_ 加速极、_聚焦极、_高压阳极等组成。
2 在我国采用的隔行扫描广播电视系统中,行频为15625Hz,场频为50Hz,帧频为25 Hz。
3 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包括亮度信号、复合同步信号、_复合消隐信号等。
4 黑白全电视信号具有脉冲性_、周期性、单极性等特点。
5 彩色的三要素是指亮度、色饱和度、色调。
6 电视系统中选用的三基色分别是红、_绿、蓝。
7 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包括色度信号、_亮度信号、色同步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
8 在我国使用的电视系统中,图像和伴音的调制方式分别是_调幅_和_调频_。
二、判断题1 我国电视射频电视信号中,伴音载频比图像载频高6.5MHz。
(对)2 我国电视伴音信号采用残留边带发送。
( 错 )3 图像信号采用负极性方式调制较正极性调制具有更高的功率利用率。
(对)4 全电视信号中的均衡脉冲用于克服并行现象。
( 对 )5 行、场消隐信号均出现在行、场扫描的正程期间。
(错)6 可见光就是指人们所说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光。
(错)7 电视画面的清晰度与扫描线数有关,扫描线数越多,清晰度越差。
(错)8 国家标准规定一个频道占据6.5MHz的带宽。
( 错 )9 我国电视制式的行扫描每秒为15625行,场扫描每秒为60场。
(错)10 彩色电视系统中并不发送和接收绿色差信号。
(对)11 三基色原理说明:用R、G、B三种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彩色。
(对)12 我国电视广播的伴音信号采用调幅方式。
( 错 )13 彩色电视测试卡主要用于观测电视信号的质量。
(错)14 在电视机中,对图像信号的解调方法是鉴频。
(错)15 我国电视广播,全电视信号采用双边带发送。
( 错 )16 我国电视信号采用负极性调制。
( 对 )17 电视系统对伴音信号的发射采用残留边带方式。
电视技术考试1

电视技术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一台电视机出现开机烧保险现象,故障的可能原因是(B )A、消磁电阻开路B、整流二极管短路C、行输出开路D、启动电阻开路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 )A、蓝基色B、亮度C、品红色D、照度3、行扫描的时间可以由(A )反映。
A、行频B、场频C、行逆程系数D、场逆程系数4、下述关于PAL制的缺点,哪一个是错误的(D )A、相对失真易引起色调畸变B、处理信号比NTSC制复杂C、彩色清晰度比NTSC制低D、存在爬行现象5、关于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以下哪一点是错误的(C)A、隔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B、逐行扫描一帧内的扫描行数是整数C、相同场频时,二者带宽相同D、隔行扫描可以节省带宽6、电视机中,AGC电路的控制对象是(A )A、高频放大器和中放前级B、本机振荡器C、视频检波器D预视放级7、色温是指(D )A、色源的温度B、光线的温度C、表示光源的冷热D、表示光源的谱分布8、ABL电路的作用是限制图像的(A)A、亮度B对比度C、饱和度D、A与C答案9、42²PAL制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是(B )A、三个基色信号B、彩色全电视信号C、三个色差信号D、色度信号10、下面的(D)与实现黑白电视与彩色电视的兼容无关。
A、频谱交错B、大面积着色原理C、恒定亮度原理D、三基色原理11、PAL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与NTSC彩色电视制式的色同步信号(D)A、相同B、U分量不同C、V分量不同D、完全不同12、从色彩的处理方式来看,(D )制式的色度信号分辨率最高。
A、NTSCB、PALC、SECAMD、都差不多13、PAL彩色电视制式中副载频选择的要求不包括(D)A、实现频谱交错B、减少亮度带宽C、尽量在视频较高频率端D、保证色度带宽不超出视频上限14、色同步信号的位置在(C)A、行同步脉冲上B、行消隐信号的前沿C、行消隐信号的后沿D、场消隐信号的后沿15、关于平衡调幅一下哪一种是真确的(C )A、平衡中调幅中有载波分量B、平衡调幅波的极性由载频决定C、平衡调幅利于节省功率D、平衡调幅可以用包络检波解调16、一台彩色电视机出现行、场均不同步的故障现象,请问故障部位是(D )A、行AFC电路B、色同步分离电路C、钳位电路D、同步分离电路17、当把电视机色饱和度电位器关到最小时,荧光屏上仍带有某种颜色,原因可能是(B)A、显像管老化B、白平衡不良C、会聚失调D、色纯未调好18、我国广播电视发送系统对图像信号采用的调制方式是(C)A、双边带调幅B、单边带调幅C、残留边带调幅D、调频19、彩色高频头(高频调谐器)的输出信号是(B )A、高频图像信号与伴音信号B、中频图像信号与第一伴音中频信号C、中频图像信号与第二伴音中频信号D、视频图像信号与音频信号20、PAL载波的选择原则是(B)A、1/4行频间距B、1/4行频间距+25HzC、1/2行频间距D、1/2行频间距+25Hz21、我国电视标准规定,每个频道的频带宽度为(C)A、4.2MHzB、6MHzC、8MHzD、12MHz二、填空题1、与彩色印刷相反,电视中采用的混色方式是相加混色。
电视技术复习试卷1

《电视技术》复习试卷1(本试卷为开卷)一.判断题1、UHF波段需分成二个波段调谐,因为一只变容二极管的变容比不足以覆盖UHF各频道。
2、自动消磁电路作用是关机时对显像管及周围部件进行消磁。
34、彩色显像管的24KV阳极高压是由市频电压经变压、整流和滤波后直接供电的。
5、行振荡器的任务是产生频率为625Hz、幅度为2—3V的矩形脉冲。
6、如果彩色显像管高压过低,超过一定限值时,就会产生有害于人体的X射线。
7、行输出电路的唯一用途是向显像管提供需要的阳极高压。
8、彩色显像管有三个电子枪,它们分别射出具有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荧光粉,轰击荧光屏,从而荧光屏呈现不同的色彩。
9、自会聚彩色显像管的三个阴极分别有自己的控制栅极、加速极和高压阳极。
10、荫罩板处在荧光屏的前面,其目的是遮挡住红绿蓝三个电子枪射向荧光屏的三条电子束。
11、由于SAWF具有小型化、可靠性高、稳定性好、不用调整等特点,因而被大量用在彩色机中频信号处理中作高通滤波器。
12、由于行频很高(15625Hz),所以行输出级是采用开关电路输出矩形波到行偏转线圈。
13、复合同步信号也可作为彩色解码器的色同步选通脉冲和宽度通道的箝位脉冲。
14、行扫描一般采用间接同步法:把行输出信号与外来同步信号相比较,根据输出的误差电压间接地控制行振荡器的频率和相位。
15、锁相技术就是把行输出的信号与输入的外来同步信号相比较,由AFC电路根据两者的相位差输出一个误差信号电压,去控制行振荡器的频率和相位。
16、行输出电路是依靠自身的锯齿波形成电路向行扫描线圈提供锯齿波电流的。
17、显像管荧光屏曲率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可依靠在行偏转线圈电路中串接的线性调整电感来解决。
18、ABL电路常利用高压电流I H的取样来控制显像管栅——阴之间的电压。
19、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都是通过色带通放大器选出的。
20、在彩色显像管的荧光屏玻璃上涂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的荧光粉,在电子束轰击下发出彩色光束。
电视技术-总复习题

电视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每空格0.5分)1电视视频信号中亮度信号电压高低反映了图像的,色度信号电压高低反映图像的。
2我国电视第二中频载波频率为,属于方式调制。
3我国采用的电视制式,每个频道所占带宽为,无线台共划分频道。
4我国高频电视信号采用发射方式。
可以节省。
5按我国电视扫描制式规定,视频信号的最低频率为,最高频率为。
6电视机电路由信号处理系统、和组成。
7荧光屏有光栅后,用负极性图像信号控制显象管就可重现图像,但要图像稳定还需要同步。
8电视信号经过高频头之后,输出载频分别为和的图像中频和伴音中频信号。
9在视频放大电路中,将信号和视频信号分离的是级。
10AGC电路的中文名称是,AFC:。
11电视机中显象管高、中压直流电源,由提供,当这些电源无输出时,显象管将无。
12黑白电视机中,亮度调节,是通过调节高低来实现,而对比度则是通过调节视放实现的。
13显像管阴极电压大些,光栅将变,视放增益高些对比度则些。
14从显象管外部结构,可分为荧光屏、、管径和引脚四部分,其中最脆弱的一部分是,所以切忌碰撞,也不要用手拿着它搬动。
15显像管习惯用尺寸作为屏幕大小的量度,目前我国现行电视机显象管的宽高比为。
16显象管内部主要由、组成。
17若偏转线圈只有行的起作用,则屏幕将出现。
若只有场的起作用,则屏幕将出现。
18行偏转线圈使电子束作方向扫描,场偏转线圈使电子束作方向扫描。
19电视机行场扫描电路的作用是向偏转线圈提供,使束电流在荧光屏上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扫描而形成。
20光栅的枕形失真是由于偏转线圈产生的磁场两边中间。
21用视频信号去调制光栅时,是将视频信号加至电子枪的极或极。
22行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电压,其信号周期为64uS,脉冲宽度约为 uS。
23场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电压,其信号周期为20mS,逆程时间约为。
24在行偏转线圈支路串接一只LT是为了补偿段非线性失真。
25在行偏转线圈Ly支路接一只Cs电容,可以补偿失真,这种方式称为校正。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重点

广播电视概论期末重点
一、电视信号传播
1、电视收发信基本知识
a)基本原理
电视信号是在空气中传播的无线电波,通过活动进行传播和接收。
它是由电视台发射的模拟或数字信号,它被电磁波传播到空气中,然后接收者把这些电磁波转换成电视图像和声音。
b)传输方式
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有地面广播、卫星传输、有线传输和光纤传输四种。
地面广播:一般使用大功率发射台进行发射,广泛覆盖广播区域,接收者一般使用普通的空中接收天线即可接收。
卫星传输:使用高空小功率的发射台发射出电视信号,采用宽带信号传输,一般接收者需要安装专门的发射台和接收天线,以及单路放大器和滤波器。
有线传输:一般使用光缆和同轴电缆两种传输媒介,光缆传输可以传输数字和模拟信号,同轴电缆传输只能传输模拟信号。
光纤传输:使用光纤缆将电视信号传输至目的地,光纤传输的优势在于信号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可传输多频道数据,无需进行信号增益。
二、电视发射技术
1、电视调频技术
电视调频技术是指在高频电磁波中携带视音信号,然后传输给接收端并进行接收的一种技术。
电视中心复习题

电视中心复习题1、媒体编码压缩技术答:MPEG-1标准是:在数字存储介质中实现对活动图像和声音的压缩编码,编码码率最高为每秒1.5Mb/s,MPEG-1是一个开放的,统一的标准,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尽管其图像质量仅相当于VHS视频的质量,还不能满足广播级的要求,但已广泛应用于VCD等家庭音像产品中。
MPEG-2标准是:针对标准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在各种应用下的压缩方案和系统层的详细规定,编码码率从每秒 3 Mb/s~100 Mb/s,MPEG-2不是MPEG-1的简单升级,MPEG-2在系统和传送方面作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和进一步的完善。
MPEG-2特别适用于广播级的数字电视的编码和传送,被认定为SDTV 和HDTV的编码标准。
MPEG-2图像压缩的原理是利用了图像中的两种特性: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
一帧图像内的任何一个场景都是由若干像素点构成的,因此一个像素通常与它周围的某些像素在亮度和色度上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叫作空间相关性;一个节目中的一个情节常常由若干帧连续图像组成的图像序列构成,一个图像序列中前后帧图像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叫作时间相关性。
这两种相关性使得图像中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
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冗余信息去除,只保留少量非相关信息进行传输,就可以大大节省传输频带。
而接收机利用这些非相关信息,按照一定的解码算法,可以在保证一定的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恢复原始图像。
一个好的压缩编码方案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去除图像中的冗余信息。
MPEG-2中编码图像被分为三类,分别称为I帧,P帧和B帧。
I帧图像采用帧内编码方式,即只利用了单帧图像内的空间相关性,而没有利用时间相关性。
I帧主要用于接收机的初始化和信道的获取,以及节目的切换和插入,I帧图像的压缩倍数相对较低。
I帧图像是周期性出现在图像序列中的,出现频率可由编码器选择。
P帧和B帧图像采用帧间编码方式,即同时利用了空间和时间上的相关性。
P 帧图像只采用前向时间预测,可以提高压缩效率和图像质量。
数字电视技术复习资料知识讲解

数字电视技术复习资料知识讲解《数字电视技术》(第二版、赵坚勇编著)2011~2012 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数字电视概述1.信源编码是对视频、音频、数据进行压缩编码的过程。
2.多路复用是将视频、音频、和数据等各种媒体流按照一定的方法复用成一个节目的数据流,将多个节目的数据流再复用成单一的数据流的过程。
3.数字电视分为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和高清晰度电视(HDTV)。
4.数码率也称比特率或者传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比特数,记为Rb,单位为比特/秒,用符号b/s表示。
5.误比特率也称信息差错率或比特差错率,是指传错信息的比特数与所传输的总信息比特数之比值。
6.频带利用率是衡量数字传输系统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单位频带内传输信息的多少,即单位频带内所能实现的数码率,单位为比特/秒赫兹,用符号b/(s·Hz)表示。
第二章信源编码1.熵编码是一类无损编码,其基本原理是对信源中出现概率大的符号赋予短码,对出现概率小的符号赋予长码,从而在统计上获得较短的平均码长。
2.基于图像的统计特性进行数据压缩的基本方法就是预测编码。
它利用图像信号的空间或时间相关性,用已传输的像素对当前的像素进行预测,然后对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差—预测误差进行编码处理和传输。
3.变换编码是将空间域里描述的图像经过某种变换,在变换域中进行描述,即将图像能量在空间域的分散分布变为在变换域的相对集中分布。
4.DCT 64个变换系数中包括1个代表直流分量的“DC系数”和63个代表交流分量的“AC系数”。
5.对游程的长度进行游程编码。
游程编码的方法是将扫描得到的一维序列转换为一个由二元数组(run,level)组成的数字序列。
6.静止图像的主要编码方法是DPCM和变换编码。
7.量化左上角量化间隔小而右下角量化间隔大,这是因为图像的低频分量最重要,量化间隔小,量化误差也小,精度高;图像的高频分量只影响图像的细节,精度要求可以低一些,量化间隔可以大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以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图像和伴音的技术。
电视系统是光—电—光的转化;伴音是声—电—声的转化。
第一章彩色视觉原理1,可见光与物体的颜色(1)可见光:人眼可以看见的光叫可见光单色光:只含有单一波长的光;复合光:包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长的光(2)我们看到的颜色有两种不同的来源:一种是发光体所呈现的颜色,另一种是物体反射或透射的彩色光。
一定的光谱分布表现为一定的颜色,但同一颜色则可由不同的光谱分布而获得2,视觉特性(1)黑白电视中,不但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惰性,同时还利用了人眼分辨力的局限性(2)彩色电视中,除了利用以上特性外,还利用了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主要包括视敏特性和彩色视觉。
(3)亮度方程:YC=0.30R+0.59G+0.11B(4)分辨力:眼睛对被观察物上相邻两点之间能分辨的最小距离所对应的视角θ的倒数,即用L表示眼睛与图像之间的距离,d表示能分辨的两点间最小距离(5)人眼的视觉惰性也叫视觉暂留性。
光消失以后,人眼的亮度感觉还要残留约0.1秒。
一秒传25个画面,就可以实现活动图象了。
(6)人眼的闪烁感是当作用人眼的光脉冲的重复频率不够高时,眼睛就会有一明一暗的感觉。
光源频率增大到某一值时,眼睛就感觉不到闪烁。
人眼的临界闪烁频率约46Hz ,每秒传50幅以上画面,才可以不闪烁。
隔行扫描技术,将一幅画面分成两场传送的。
3,彩色(1)彩色三要素:亮度、色调、饱和度亮度,这里是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引起明暗程度的感觉,通常用Y来表示;色调,即彩色光的颜色类别色饱和度,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即颜色的浓度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F)(2)彩色三基色:红绿蓝(R,G,B)(3)混色法空间混色法:利用人眼对彩色分辨率低的特点时间混色法:利用人眼视觉暂留的特点生理混色法:利用两眼同时分别看两种不同颜色的同一景物时,也会产生混色效果。
第二章电视传像原理1,电视的传像原理是基于人眼的分辨力、视觉惰性和辩色特性的。
2,电视图像的构成:像素,40多万;3,图像传送方式:顺序,,指各像素的亮度按一定顺序,逐一转为相应的电信号,依次经一个通道传送,在接收端再按相同的顺序转变成不同亮度的光点。
4,扫描: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逆过程)扫描方式:逐行、隔行扫描,50次/S;扫描方向:自上而下,从左至右。
(1)逐行扫描:行扫描(水平方向的扫描)场扫描(垂直方向的扫描)失真分析:图一:a) 线性扫描,图像无失真2-3b) 行扫描非线性失真,产生左伸、右缩的非线性失真c) 场扫描非线性失真,产生上拉、下压的非线性失真图二:2-4 扫描电流幅度不足时产生的失真(a)行扫描幅度小(b)场扫描幅度小实现逐行扫描的条件:fH (行频)= N fv (场频)这样电子束恰能返回起始扫描位置,我国规定N=625(2)隔行扫描将一帧分成两场: 奇数场和偶数场。
为了压缩电视系统的通频带, 而又不降低图像的清晰度,同时还要消除闪烁现象。
2-5隔行扫描光栅及扫描电流波形·隔行扫描关键是准确的将偶数场恰好插入奇数场中,避免“并行”现象。
·一帧的行数选择奇数,有半场的存在。
·实现隔行扫描的条件:fH (行频)= (N +1/2) fv (场频)·我国广播电视扫描参数(扫描方式:隔行扫描)5,(1)同步:电视系统中收、发扫描必须严格同步,即收、发扫描对应的行、场起始和终止位置必须严格一致。
即收、发两端扫描的频率、相位都相同,否则就会出现画面失真或不稳定现象。
(2)不同步:A频率不同步:a,收、发场频不同步时,会使图像上下滚动或跳动,频差越大移动越快。
收端场频高时,图像下移收端场频低时,图像上移b,收、发行频不同步时,图像出现歪斜收端行频高时,图像右移收端场频低时,图像左移B相位不同步:会引起图像分裂。
收发扫描相差半行时间会造成左右分裂。
差半场时会上下分裂。
C波形不同步:收发两端扫描电流波形不同时,也会畸变。
(3)实现同步的方法:发送复合同步信号(行、场同步脉冲组合)同步脉冲时控制逆程的起点,同步脉冲的前沿表示一场(行)结束。
行同步脉冲的频率等于行频为15625Hz(625*25 , 312.5*50),周期是64μs(1H),同步脉宽4.7μs 。
场同步脉冲的频率等于场频为50Hz,周期是20ms,同步脉宽2.5H—3H(4)开槽脉冲:保证场同步脉冲中也有行同步脉冲(5)均衡脉冲:保证在隔行扫描过程中,偶数场和奇数场的一致性(6)消隐:把行、场回归线隐掉,驱除对图像的干扰6,黑白全电视信号(1)黑白全电视信号有7个:图像信号、复合行同步与场同步信号、复合行消隐与场消隐信号、槽脉冲信号、均横脉冲信号各信号作用如下图像信号:发送图像信号复合行同步与场同步信号:实现行长同步脉冲复合行消隐与场消隐信号:把行、场回归线隐掉,驱除对图像的干扰开槽脉冲:保证场同步脉冲中也有行同步脉冲均衡脉冲:保证在隔行扫描过程中,偶数场和奇数场的一致性(2)关系及分离(图)第二章的重点图第三章彩色电视制式与彩色电视信号1,兼容(1)定义:就是黑白电视机可以收看到彩色电视系统所发射彩色电视信号(当然,所看到图像仍然是黑白图像。
);彩色电视机可以收看到黑白电视系统所发射黑白电视信号(当然,所看到图像也是黑白图像。
)(2)条件:·所传送的彩色电视信号中应有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两部分。
·彩色电视信号通道的频率特性应与黑白电视通道频率特性基本一致·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应有相同的扫描方式及扫描频率,相同的辅助信号及参数·应尽可能地减小黑白电视机收看彩色节目时所受到(彩色信号的)干扰,以及彩色电视中色度信号对亮度信号的干扰2,大面积着色原理人眼对黑白图象的细节有较高的分辨力,而对彩色图象的细节分辨力较低,这即所谓的“彩色细节失明”。
因而,当重现彩色图像时,对着色面积较大的各种颜色,全部显示其色度可以丰富图像内容,而对彩色的细节部分,彩色电视可不必显示出色度的区别,因为人眼已不能辨认它们之间的色度的区别了,只能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亮度不同。
这就是大面积着色原理的依据。
在彩色图像传送过程中,只有大面积部分需要在传送其亮度信息的同时还必须传送其色度成分。
颜色的细节部分(对应于信号的高频部分),可以用亮度信号来取代。
这种方法又常称为“高频混合原理”。
目的就是使压缩色度带宽成为可能我国电视制式规定: 色度信号的频带宽度为1.3MHz。
3,频谱交错原理亮度信号的频谱具有间隙很大梳齿状特征,因而只要设法将色度信号插到亮度信号频谱的空隙中目的:能使色度信号插入到亮度信号中,色度信号不占有额外的频带,又可避免亮度、色度信号间的干扰,使彩色电视信号仍然6MHz的频带范围,从而满足与黑白电视的兼容条件4,色差信号·色差信号:基色信号与亮度信号相减得到色差信号(R-Y)、(G-Y)和(B-Y)·亮度、色差与R、G、B的关系三个色差信号中只有二个是独立的,常选用(R - Y)和(B - Y)两个色差代表色度信号。
·为什么不用基色(R,G,B)产生色度信号(F),而是用色差信号【(R-Y)(B-Y)】?由于每个基色信息中都含有亮度信息,如果直接传送基色信号,巳传送的亮度信号Y(为各基色亮度总和)与所选出的两个基色所包含的亮度参量就重复了,因而使得基色与亮度之间的相互干扰也会十分严重(带宽不同)。
所以通常选择不反映亮度信息的信号传送色度信息,例如基色信号与亮度信号相减所得到的色差信号(R-Y)、(G-Y)和(B-Y),可从中选取两个代表色的度信息。
因此,在彩色电视系统中,为传送彩色图像,选用了一个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
5,色度信号(F)由两个色差信号通过正交平衡调幅得到的正交平衡调幅制:两个色差信号的频谱结构相同但相位不同(正交),因而避免相互干扰。
6,NTSC制式(1)I,Q信号的由来R-Y,B-Y经压缩后形成V信号和U信号,再把U、V信号经过逆时针旋转33度形成I,Q信号,这样做,可对色差信号的频带进行进一步的压缩。
(2)NTSC编码和解码过程(3)NTSC特点占用带宽变窄,但有相位敏感性7,PAL制(我国采用的制式)(1)特点:通过Fv信号逐行倒相(逐行倒相并非将整个色度信号倒相,也不是扫描方向的改变,而是将色度V分量(F V分量)的副载波相位逐行改变180°),克服相位敏感性(2)PAL制获得色度信号的方法,也是先将三基色信号R、G、B变换为一个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然后再用正交平衡调制的方法把色度信号安插到亮度信号频谱的间隙之间,这些与NTSC制大体相同。
不同的是,将色度信号中的F V分量进行逐行倒相,色轴不旋转。
逐行倒相规律是:第n行色度:F n= U sinωSC t + V cosωSC t第n+1行色度:F n+1= U sinωSC t - V cosωSC t(3)编码解码所谓编码,就是把三基色电信号R、G、B编制成彩色全电视信号的过程,编码器就是用来编码的电路把彩色全电视信号还原成三基色电信号的过程称为解码,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解码过程中F与Y通过频域分离,Fu与Fv通过梳状滤波器分离8,彩色全电视信号比黑白全电视信号多了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作用分别是前者用来与亮度信号一起形成图像信号,后者用来还原色度副载波,用于同步解调第四章电视接收系统(电视机)电路分析1,超外差:是指利用本机振荡器产生高频电磁波与所接收的高频信号混合而产生一个差频,这个差频就是固定中频2,黑白电视组成黑白电视机主要由公共通道、视频通道、伴音通道、扫描电路系统和电源电路几部分组成。
3,彩色电视组成:增加了色度处理通道4,电子调谐器即电调谐高频头组成:输入回路、高放、本振和混频高频头的作用:是将从天线上感应接收到的电信号,经过选择、放大,然后混频,变为中频电视信号,送给中频放大器。
5,中频放大与同步检波系统(1)中频放大器及其相关电路频率特性30:下套节目的中频31.5:高邻道伴音33.57:色度副载波频率38:本套节目中频39.5:低邻道伴音检波电路:同步检波也是一个非线性过程(乘法运算),具有混频效应,图象中频与伴音中频在此过程中可以差频得到伴音中放所需的6.5MHz的第二伴音中频。
由于伴音中频电平极低,33.57MHz的彩色副载波中频与伴音中频31.5MHz差频产生2.07MHz的视频范围内的信号十分微弱,不会干扰图像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