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试题集(学校相关)
广播电视台技术中心专业技术试题

广播电视台技术中心专业技术试题最新广播电视技术中心考试题第一章概述小结一、广播:一种“定点发送、群点接收”的通信方式。
广播有两层含义:1、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广大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目的过程。
2、特指:声音广播。
二、广播电视三个特点1、形象化: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来传递信息。
2、及时性: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
3、广泛性: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
三、广播电视的“四化”1、数字化,2、网络化,3、产业化,4、信息化。
四、广播电视的发展沿革1、三代广播:(第一代)AM-调幅声音广播,(第二代)FM-调频声音广播,(第三代)DAB-数字声音广播。
2、三代电视:(第一代)黑白电视广播,(第二代)彩色电视广播,(第三代)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广播。
五、广播电视系统组成和作用1、节目制作与播出:利用必要的广播电视设备及技术手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发送传输端。
2、发送与传输: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制等)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如地面射频传输、卫星广播、有线传输等)传送到接收端。
3、接收与重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图像及声音。
六、广播电视传输方式1、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主要业务有调幅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VHF/UHF频段电视广播等。
2、有线网络传输:利用同轴电缆、光缆等媒介进行传输,通过一定的分配网络,为用户提供多套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系统。
3、卫星传输: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上的转发器进行信号的传输。
七、广播电视制播设备和技术1、声音信号:录音室(或播音室)、传声器、拾音技术、调音台、录音设备、声音节目的编辑加工设备、高质量的监听系统等。
2、图像信号:演播室、摄像机、录像机、编辑制作设备、视频切换台等。
第二章声音广播基础知识小结一、声音: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对人耳产生的感觉。
1、声音的产生:粒子波动运动的结果,由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
广播电视试题答案

广播电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以下哪项技术不属于基本的音频编辑技术?A. 音频剪辑B. 混音C. 音频效果处理D. 视频拍摄答案:D. 视频拍摄2. 在广播电视传输中,数字信号相较于模拟信号的优势不包括以下哪点?A. 抗干扰能力强B. 传输距离远C. 信号质量不受传输距离影响D. 可以减少节目内容的版权保护答案:D. 可以减少节目内容的版权保护3. 关于电视画面的构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画面构图只与美学有关,与传递信息无关B. 画面构图应服务于节目内容的传递和情感的表达C. 画面构图应尽可能复杂,以显示制作团队的技术水平D. 画面构图不需要考虑观众的观看习惯答案:B. 画面构图应服务于节目内容的传递和情感的表达4. 广播电视节目的版权保护主要依靠:A. 技术手段B. 法律手段C. 道德约束D. 观众自律答案:B. 法律手段5. 在广播节目中,以下哪种类型的节目更倾向于使用现场直播的形式?A. 电视剧B. 新闻报道C. 动画片D. 纪录片答案:B. 新闻报道二、填空题1. 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一般包括前期策划、__________、后期制作和播出。
答案:中期拍摄2. 广播节目的传播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和有线广播。
答案:无线广播3. 电视画面的基本元素包括色彩、光线、构图和__________。
答案:运动4. 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分析主要包括受众的__________、行为习惯和偏好。
答案:人口统计特征5. 数字电视技术相较于模拟电视技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__________。
答案:高质量的画面和声音三、简答题1. 简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音频编辑的重要性。
答:音频编辑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提升节目的听觉质量,还能够通过音效和音乐的合理运用增强节目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
此外,音频编辑还能够通过消除背景噪音和回声等,提高节目的清晰度和专业感,从而更好地吸引和保持观众的注意力。
广电考试试题

广电考试试题广电考试试题一共120道选择题,包括30道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题、30道广播电视法规题、30道广播电视技术题和30道广播电视新闻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每题均为单选题,每道题目均有唯一正确答案。
一、广播电视基础知识1.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哪部?A. 《武松打虎》B. 《定军山》C. 《铁路建设纪实》D. 《黄河大合唱》2. 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是哪部?A. 《家》B.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C. 《霍元甲》D. 《分界洲》3. 中国第一部广播剧是哪部?A. 《号兵张国灿》B. 《高天倾》C. 《朱德的故事》D. 《西江月》二、广播电视法规1. 《广播电视法》规定,电视台应当每天播出不少于______小时的时政新闻节目。
A. 1小时B. 2小时C. 3小时D. 4小时2. 《电影管理条例》规定,未经______批准,不得在电影中宣传民族尊严、国家核心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等内容。
A. 文化部B. 国务院C. 中宣部D. 公安机关三、广播电视技术1. 下列哪种视频压缩格式最常用于广播电视?A. MPEGB. AVIC. MOVD. WMV2. 在视频拍摄中,下列哪种镜头主要用于近距离拍摄?A. 中远景B. 远景C. 中景D. 近景四、广播电视新闻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新闻记者的职责?A. 采访报道B. 撰写新闻稿件C. 编辑节目D. 新闻评论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新闻报道的原则?A. 及时性B. 准确性C. 客观性D. 主观性以上就是广电考试试题内容,希望考生们认真答题,取得优异成绩。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广播电视发送技术》课程考试试题

《广播电视发送技术》课程考试试题
论文题目:模拟电视发射机数字化改造的关键问题和实现方法的研究
论文字数:2000字以内
论文要求:要求考生在论文中,对不同机型的模拟电视发射机的结构和工作特性进行讨论,对数字电视信号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不同模拟广播发射机的结构差异,提出改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而提出模拟电视发射机的数字化改造的实现方法。
注意事项:
1、考生须在答卷封面上写明学号、姓名及所在学习中心,并与答题内容装订在一起。
答卷封面见下页(请考生下载打印,并按照此封面样式完成答卷)。
2、请考生务必于本学期课程考试时(2014年1月3日至5日)将答卷交到当地学习中心,逾期不交者,考试成绩以0分计。
2 0 1 4年1月课程考试答卷课程名称:《广播电视发送技术》
年级:
层次:
专业:
学号:
姓名:
学习中心:
成绩:
教师签名: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年月日。
广播电视试题

广播电视试题一、选择题1.在现代广播电视中,以下哪个不是广播或电视的基本特点?A.传播方式单一B.音视频整合传输C.广泛覆盖受众群体D.便捷、实时性强2.以下哪个不属于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新趋势?A.高清晰度传输B.流媒体技术应用C.虚拟现实技术应用D.传统电波传输3.以下哪个不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A.策划与创意B.拍摄与剪辑C.营销与推广D.播出与播放4.以下关于广播电视传媒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统媒体,正在逐渐衰落B.广播电视传媒在新媒体时代仍然具有重要地位C.广播电视传媒具有覆盖面广、传播效果好的特点D.广播电视传媒与互联网媒体可以互补发展5.广播电视行业中,以下哪个部门负责节目播出调度和信号传输?A.编播部门B.综合部门C.新媒体部门D.技术部门二、填空题1.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方式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现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常用的软件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广播电视行业中,常用的广告形式有________广告和________广告。
4.数字电视常用的传输标准有________和________。
5.广播电视行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请简述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区别。
2.广播电视行业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应对挑战和机遇?3.简述一个广播或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至少包括五个环节。
4.新媒体技术发展对广播电视行业有何影响?5.举例说明广播电视节目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和地位。
四、论述题请就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数字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发展进行论述。
- 结束 -。
(完整word版)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考试真题

2014年广播电视编导类专业考试真题汇编【湖南科技学院】2014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真题(郑州考点)一、名词解释1、。
鸳鸯蝴蝶派2 、蒙太奇3、“最后一分钟的营救”二、简答题。
1、党·吉诃德的人物有形象什么特点?2、简述话剧《雷雨》的结构艺术特色。
三、命题故事写作:每天早上,小莉都会准时赶上7:00点的13路公交车去艺校训练,当他出门时,在街道的转弯处看到一个人对她笑了一下,转过弯,再看这个人在那里好像见过,她为什么会对我笑,他是我曾经儿时的朋友吗?回过神来赶到车站时,13路已经开走了。
.。
.。
.。
...。
.。
....。
根据以以上开头续写故事,要求:1。
题目自拟2.内容健康3。
体裁为小说4.情节完整合理5.不少于1000字五、影片分析观看微电影《男生日记》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影评题目自拟。
要求:1。
对影片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分析2。
对影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展开分析3.评析应该做到的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影片具体片段进行分析.【四川传媒学院】2014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命题创意(郑州考点)一、命题故事(70分)“茶杯,电脑,眼镜",根据这三个元素创意一个故事,故事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
其中人物要有冲突,情节悬念强烈,叙述要有画面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二、命题创作(80分)以玉米、土豆、番茄等为基本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要求:素描、简笔画、卡通画、漫画等绘画风格不限,可根据需要增加内容,需要构图完整,比例匀称,完整得体,能自如地运用绘画技巧,能表达艺术的形式美,作品富有艺术感染力。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2014年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招生考试试题(郑州考点)一、文学常识,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骑士文学:是西欧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为基本内容,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抒情诗产生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有破晓歌、牧歌、怨歌等.叙事诗又称为骑士传奇,重要作品有《特里斯丹和伊瑟》。
广播电视技术试题集

1、与其它信息传播方式相比,广播电视有哪些特点其具体含义是什么与报纸、杂志、音像制品、互联网等其它传播媒介相比,广播电视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形象化:广播电视能够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来传递信息,使人们在接收信息时既能“闻其声”,又能“观其貌”,因此具有形象化的特点;2)及时性:广播电视是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因此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几乎在信息播出的同时,听众和观众就可以立即收到;而且可在某一事件发生的同时,就把它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场直播;3)广泛性:几乎在各个国家,广播电视都是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出的信息,可以深入到其服务区域中的每一个家庭;公众可同时接收到所传送的各种信息内容;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这种传播媒介同时具有形象化、及时性和广泛性这三个特点,是任何一种其它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2、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节目制作与播出、发送与传输、接收与重现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业如下:节目制作与播出是整个广播电视系统的信号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必要的广播电视设备及技术手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发送传输端;发送与传输部分的作用是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传送到接收端;节目接收与重现部分是电视广播系统的终端,其主要作用是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图像及声音;3、制作声音节目需要哪些技术手段和设备为什么在声音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另外还需要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及存储,因此需要以下设备及技术:录音室或播音室、传声器、拾音技术、调音台、录音设备、声音节目的编辑加工设备、高质量的监听系统等;4、制作电视节目需要哪些技术手段和设备为什么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外界的光景物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另外还需要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和存储,因此需要以下设备及技术:演播室、摄像机、录像机、编辑制作设备、视频切换台等;5、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是由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的;声音必须通过空气或其它的媒质才能进行传播;6、说明声音三要素及其具体含义;声音三要素为响度、音调和音色;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响度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称为音调;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或者说是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音色与声波的振动波形有关,或者说与声音的频谱结构有关; 7、声波的周期和波长有何关系假设有一频率为1000Hz的声音,当它在空气中传播时,其波长为多少米空气中的声速为344米/秒8、声波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长;频率为1000Hz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其波长为:344/1000=0.344米/秒;9、声音和电信号为何要采用分贝来表示主要有三个原因: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不是与声音功率的变化成正比,而是和这种变化的对数成正比;所以,采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更符合人耳的听觉特性;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强度范围很大,声强相差倍,不便于计算和表示;用分贝表示可将庞大的数字压缩到一个便于计算和便于用图表曲线表达的数字范围;一般的电路系统都是由多个单元级联而成,若用分贝表示每个单元的增益或衰减,则电路的总增益或总衰减就可以用加减法来计算;10、设某电路A点电压为30V,B点电压为3V,计算A点和B点电压之比的分贝数;若该电路功率放大倍数为20dB,则其功率实际放大了多少倍根据电压放大倍数的公式,A、B两点电压之比的分贝数为:若功率放大倍数为20dB,则其实际放大了:1001010/20=倍11、 某地点的噪声声强级为78dB,问该地点的噪声声强为多少设该地点的噪声声强为I,由声强级的公式可知:12、 某电路的功率信噪比为30dB,已知该电路的信号功率为60W,问噪声功率为多少 由信噪比公式可知:W N NN S 06.0106060lg 10lg 103010/30====所以,噪声功率为: 13、 电路上某点的电压电平级为15dBV,问该点的电压为多少伏该点的电压为:伏3581.4775.01020/15=⨯ 13、简述动圈传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动圈传声器主要由永久磁铁、软铁、音圈和振膜等部分组成;永久磁铁和软铁用于形成一个辐射状的均匀磁场;振膜由极薄的材料制成,可以随声波的振动而振动,其作用是检取外界的声波振动,并将其传递给音圈;音圈是由极细的金属导线做成的环形线圈,悬在磁场中;另外,它还和振膜粘连在一起,当振膜运动时,音圈也会随之运动;音圈的作用是在磁场的作用下,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动圈传声器的工作原理可概括如下:当声波使振膜振动时,振膜将带动音圈使它在磁场中振动,于是音圈切割磁力线,从而产生出和声音变化相应的变化电流;如果声音响度大,则膜片的振动幅度就大,音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幅度也就大;如果声音的音调高,膜片的振动频率就高,音圈中感应电流变化的频率也就高;如果声音的音色不同,膜片振动的规律波形也就不一样,音圈中的电流也就有相应的波形变化;于是,声音的三个要素响度、音调、音色可以由传声器转变成相应的电流的三个特性幅度、频率、波形;14、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要经过哪些处理环节每个处理环节的具体作用是什么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要经过取样、量化和编码三个过程;其具体作业如下:取样:将时间轴上连续的信号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抽取出一个信号的幅度样本,使其成为时间上离散的脉冲序列;量化:在幅度轴上将连续变化的幅度值用有限位的数字表示,也即将幅度离散化;编码:将已量化的信号幅值用二进制或多进制数码表示;15、设声音信号的取样频率为32kHz,量化比特数为16bit,则数字化后该声音信号的数码率为多少量化后该声音信号的数码率为。
最新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题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1.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A、党性原则B、真实性原则C、指导性原则D、群众性原则2. 【】首次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A、列宁B、毛泽东C、邓小平D、江泽民3.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于年提出。
A、1941B、1945C、1980D、19894. 【】“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这是同志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周年作出的重要批示。
A、毛泽东10B、邓小平30C、江泽民50D、江泽民605. 【】世纪开始出现一些以采集和发布新闻为生的专职人员。
A、14B、15C、16D、176. 【】是中国古代的报纸,通常指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
A、邸报B、小报C、京报D、宫门钞7. 【】民国初期的名记者被称为“新闻界全才”。
A、黄远生B、徐宝璜C、邵飘萍D、胡政之8. 【】与胡适曾在《每周评论》上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周恩来9. 【】《》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中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迄今能见到实物的中共第一种日报,由瞿秋白主编。
A、热血日报B、解放日报C、新华日报D、人民日报10. 【】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范长江赴延安采访,所撰写的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
A、《中国的西北角》B、《塞上行》C、《延安归来》D、《西行漫记》11. 【】1937年撰写出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一书,第一次真实生动地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
A、斯诺B、斯特朗C、史沫特莱D、爱泼斯坦12. 【】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呼号XNCR。
A、延安新华广播电台B、延安人民广播电台C、陕北新华广播电台D、陕北人民广播电台13. 【】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由澳大利亚媒体大亨默多克所拥有,其业务覆盖了电影制作发行、电视广播、广告、报纸杂志、图书出版、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体育运动方面,拥有全球最强大的体育电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与其它信息传播方式相比,广播电视有哪些特点?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与报纸、杂志、音像制品、互联网等其它传播媒介相比,广播电视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形象化:广播电视能够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来传递信息,使人们在接收信
息时既能“闻其声”,又能“观其貌”,因此具有形象化的特点。
2)及时性:广播电视是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因此具有及时性的特
点,几乎在信息播出的同时,听众和观众就可以立即收到;而且可在某一
事件发生的同时,就把它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场直播)。
3)广泛性:几乎在各个国家,广播电视都是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
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出的信息,可以深入到其服务区域中的每一个家
庭。
公众可同时接收到所传送的各种信息内容。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这种传播媒介同时具有形象化、及时性和广泛性这三个特点,是任何一种其它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
2、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节目制作与播出、发送与传输、接收与重现三大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主要作业如下:
节目制作与播出是整个广播电视系统的信号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必要的广播电视设备及技术手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发送传输端。
发送与传输部分的作用是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传送到接收端。
节目接收与重现部分是电视广播系统的终端,其主要作用是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图像及声音。
3、制作声音节目需要哪些技术手段和设备?为什么?
在声音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另外还需要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及存储,因此需要以下设备及技术:
录音室(或播音室)、传声器、拾音技术、调音台、录音设备、声音节目的编辑加工设备、高质量的监听系统等。
4、制作电视节目需要哪些技术手段和设备?为什么?
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外界的光景物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另外还需要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和存储,因此需要以下设备及技术:
演播室、摄像机、录像机、编辑制作设备、视频切换台等。
5、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声音是由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的。
声音必须通过空气或其它的媒质才能进行传播。
6、 说明声音三要素及其具体含义。
声音三要素为响度、音调和音色。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
响度和声波振动的幅度有关。
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称为音调。
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
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或者说是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
音色与声波的振动波形有关,或者说与声音的频谱结构有关。
7、 声波的周期和波长有何关系?假设有一频率为1000Hz 的声音,当它在空气中
传播时,其波长为多少米(空气中的声速为344米/秒)?
声波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长。
频率为1000Hz 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其波长为:344/1000=0.344米/秒。
8、 声音和电信号为何要采用分贝来表示?
主要有三个原因: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不是与声音功率的变化成正比,而是和这种变化的对数成正比。
所以,采用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更符合人耳的听觉特性。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强度范围很大,声强相差 倍,不便于计算和表示。
用分贝表示可将庞大的数字压缩到一个便于计算和便于用图表曲线表达的数字范围。
一般的电路系统都是由多个单元级联而成,若用分贝表示每个单元的增益或衰减,则电路的总增益或总衰减就可以用加减法来计算。
9、 设某电路A 点电压为30V ,B 点电压为3V ,计算A 点和B 点电压之比的分贝
数;若该电路功率放大倍数为20dB ,则其功率实际放大了多少倍?
根据电压放大倍数的公式,A 、B 两点电压之比的分贝数为:
dB 203
30lg 20= 若功率放大倍数为20dB ,则其实际放大了:
1001010/20=倍
10、 某地点的噪声声强级为78dB ,问该地点的噪声声强为多少?
设该地点的噪声声强为I ,由声强级的公式可知:
2512
8.712
W/m 103096.6101010/lg 1078--⨯==∴=I I
11、 某电路的功率信噪比为30dB ,已知该电路的信号功率为60W ,问噪声功率为多少? 由信噪比公式可知:W N N
N S 06.0106060lg 10lg 103010/30====所以,噪声功率为:
12、 电路上某点的电压电平级为15dBV ,问该点的电压为多少伏?
该点的电压为:伏3581
.4775.01020/15=⨯
13、简述动圈传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动圈传声器主要由永久磁铁、软铁、音圈和振膜等部分组成。
永久磁铁和软铁用于形成一个辐射状的均匀磁场。
振膜由极薄的材料制成,可以随声波的振动而振动,其作用是检取外界的声波振动,并将其传递给音圈。
音圈是由极细的金属导线做成的环形线圈,悬在磁场中。
另外,它还和振膜粘连在一起,当振膜运动时,音圈也会随之运动。
音圈的作用是在磁场的作用下,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
动圈传声器的工作原理可概括如下:当声波使振膜振动时,振膜将带动音圈使它在磁场中振动,于是音圈切割磁力线,从而产生出和声音变化相应的变化电流。
如果声音响度大,则膜片的振动幅度就大,音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幅度也就大;如果声音的音调高,膜片的振动频率就高,音圈中感应电流变化的频率也就高;如果声音的音色不同,膜片振动的规律(波形)也就不一样,音圈中的电流也就有相应的波形变化。
于是,声音的三个要素(响度、音调、音色)可以由传声器转变成相应的电流的三个特性(幅度、频率、波形)。
14、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要经过哪些处理环节?每个处理环节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要经过取样、量化和编码三个过程。
其具体作业如下:
取样:将时间轴上连续的信号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抽取出一个信号的幅度样
本,使其成为时间上离散的脉冲序列。
量化:在幅度轴上将连续变化的幅度值用有限位的数字表示,也即将幅度离散化。
编码:将已量化的信号幅值用二进制或多进制数码表示。
15、设声音信号的取样频率为32kHz ,量化比特数为16bit ,则数字化后该声音信号的数码率为多少?
量化后该声音信号的数码率为
s bit /1051216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