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技术考试重点优选稿
电视节目制作基础 考试重点

电视节目制作基础一、电视摄影(摄像)系统的基本组成:二、电视摄像技术基础三、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线性电子编辑)四、蒙太奇一、电视摄影(摄像)系统的基本组成:室内:场地、场景、灯光、摄像机、录像机、控制系统、音频系统。
室外:场地、场景、设备(摄像机、便携监视器、三脚架、电池、灯光、反光板、伞)。
二、电视摄像技术基础:(一)、摄像机的操作要领:(稳、清、平、准、匀)1、稳:就是保证摄像机的相对稳定,拍摄时尽可能地使用三脚架。
手持摄像机时,放在肩上架稳,两手握住。
两肘夹住身体、两脚叉开重心要低,肩与机身接触面越大越好。
随时利用身旁的依靠物,作为辅助支撑。
转动时,伏先考虑使用广角,可以减少垂直震动。
移动拍摄时微微屈膝,尽可能的利用身体的移动来带动步伐的移动。
2、清(清晰):首先保证镜头的清洁。
在手动光圈已控制了镜头进光量的大小,调整焦距就非常重要了。
由其长焦更为重要,一般多利用中焦和广角,充分利用景深来保证景物清晰。
大照度、小光圈、景深大,反之景深小。
当物体纵深移动时解决景深有三种方法。
(a)按照求得较大景深的办法进行调整(a缩小光圈、b加大物距、c缩短焦距)(b)在摄像机位置不变时随物体的移动而及时调整焦距。
(c)摄像机随移动着的物体而移动,保持一定距离。
3、平:从寻像器中看到的景物的水平线条、垂直线条与寻像器边框保持平行(注意,找参照物)4、准:一般指摄取的内容,与要求摄制的内容一致。
a.掌握寻像器与监视器、电视机的差别,拍摄时眼睛尽量接近寻像器,仔细观察。
b.注意色彩还原,拍摄前选定好色温滤色片,使拍摄环境色温与摄像机色温一致。
c.白色是彩色摄像中最难精确表现的,所以每到一个新的场地每一个时间段都要做白平衡调整(拍摄过程中注意始终使用同一种白)。
d.监视器的色调、色饱和度、对比度、亮度、调整(利用彩条)。
保持始终不变。
5、匀:主要指活动拍摄(摇、移、跟)时,速度要匀,起、落幅应当缓慢,变速时要均匀,充分利用寻像器边框,掌握物体进行的匀速。
电视摄像考试提纲

电视摄像一、名词解释电视画面:摄像机由开机到关机,不间断拍摄所记录下来的片段,又称电视镜头,是电视语言的基本因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
景别: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
景别的划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至远分别为特写(人体肩部以上)、近景(人体胸部以上)、中景(人体膝部以上)、全景(人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不同景别可以引起观众不同的心理反应。
(不同景别,有不同的视野、空间范围以及视觉韵律。
)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把景别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固定画面:固定画面也称固定镜头。
是和运动画面相比较而言的。
机位、光轴、焦距三固定(三不变),是拍摄国定画面的前提条件。
固定画面的核心,就是画面框架静止不动。
固定画面不仅能表现静态对象,同时也能表现运动的形象,这不仅是对电视屏幕框架制约的适应,同时也符合观众的生理机制和收视心理。
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变、光轴不变、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所拍摄的画面,即画面框架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呈现出的电视画面。
运动画面:运动画面是相对于固定画面而言的。
对摄像机位置进行安排的各要素、镜头的焦距等,其中的任何一项或全部要素发生连续变化都会产生运动画面。
(通过摄像机位,改变镜头光轴或者改变镜头焦距来拍摄的画面)空镜头:空镜头是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如画面上只有高山、流云、海浪、湖水、青松、雄鹰、鸳鸯等,有多种表现功能和艺术价值。
画面上没有人物而只有景或物的镜头,空镜头也叫景物镜头。
内容不“空”,它是介绍环境,叙述事件,刻画人物。
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空镜头具有暗示,强调,预设置的特点。
长镜头: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
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
广播电视技术复习重点

广播电视技术复习重点
本文档旨在复广播电视技术相关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需要重点
关注和复的几个方面:
1.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 广播电视系统概述:了解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 音频信号处理:熟悉音频信号的采样、编码和解码过程。
- 视频信号处理:掌握视频信号的采样、编码和解码方法。
- 调频和调幅调制:理解调频和调幅调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数字电视技术:了解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解码和显示方式。
2. 广播电视传输技术
- 传输介质:了解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所使用的常见介质,如电波、有线和卫星。
- 模拟信号传输:掌握模拟信号传输中的调制、频率分割和信
号放大技术。
- 数字信号传输:熟悉数字信号传输中的编码、调制和解调技术。
3. 广播电视信号接收与处理
- 广播电视接收设备:了解广播电视信号接收设备的种类和工
作原理。
- 信号解码与处理:掌握广播电视信号解码和处理的基本原理。
- 信号质量检测与优化:熟悉广播电视信号质量检测和优化的
方法和技巧。
4.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了解广播电视节目从策划到制作的
整个过程。
- 制作技术与设备:熟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所使用的技术和设备。
- 节目剪辑与后期制作:掌握节目剪辑和后期制作的基本方法
和技巧。
请记住,以上只是复习的重点知识,为了更好地备考,建议结
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详细学习和复习。
祝您考试顺利!。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自己整理)1946年6月成功发明了彩色电视机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于1958年3月电视图像是一种光信号由光学理论可知,光是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质。
波长在380--780nm 范围内的电磁波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映,称为可见光广播电视只利用可见光谱,其波长范围为380-780nm 每一种色带都有一个大致的波长范围,可见光谱对色感呈单一的对应关系。
这种一定波长的光谱呈现的颜色称为光谱色。
色感对光谱的对应关系不是唯一的人眼是不能分辨单色黄光和由红、绿两光混合所得复合黄光的差别的,这种由不同光谱混合出相同色光的现象称为同色异谱。
电视台都以色温为9300K 制作节目但在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国有差异,以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节目的参考值人眼的分辨力线数m=3438< H/(L 0 ) =458线上式说明,当458线时,即可达到两个视敏细胞之间夹角0 =1.5'的要求,在电视技术中就是根据此值来决定扫描行数的,即水平清晰度因屏幕的宽高比是4:3,同理可推出为610线。
人眼对扫描线区分大于458线,高清平板电视采用1080线国际上规定红基色的波长为700nm 三基色原理是彩色信息传送和彩色电视广播实现的基础空间混色法是同时制彩色电视的基础时间混色法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亮度公式Y = 0.30R + 0.59G + 0.11B行扫描正程时间大于行扫描逆程时间) 只在显像管的行偏转线圈中通入行扫描电流,将在屏幕中间出现一条水平亮线,如图所示。
若只有场扫描过程,则荧光屏上就只出现一条垂直亮线我国电视标准规定,每秒传送25 帧,每帧图像为625 行,每场扫描312.5行,每秒扫描50场。
场频为50Hz,不会有闪烁现象;一帧由两场复合而成,每帧画面仍为625 行,图像清晰度没有降低,而频带却压缩一半。
我国的电视标准中,场频选为50Hz我国采用每帧扫描行数为625场频确定为fv=50Hz,由于采用隔行扫描,所以帧频fz=25Hz,也就是一帧扫描时间为Tz=40ms。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

7、多路复用分为哪两种?什么叫节目复用?什么叫系统复 用?P62\P64 8、TS包的长度及结构。P55 9、什么叫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4个组成部分。P69\P75 10、DVB随机化电路中,初始化操作过程。P76 11、RS编码中RS(255,239)与RS(204,188)码的字长、监 督码元、能纠正的码元数、最小码距分别是多少? 12、交织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交织有哪两种?P81
6、什么叫NTSC制? 7、彩色显像管与LCD、PDP、OLED显示屏的优缺点比较:
图像 失真度
失真大,存在 显像管 枕形失真、汇
聚失真等
LCD
平板显示器 无失真
PDP
平板显示器 无失真
体积与 重量
体积大 笨重
重量轻 厚度薄 重量轻 厚度薄
功耗
亮度、对比 度与彩色
电磁辐射 方面
亮度高
大 对比度高
大
彩色鲜艳
小
较低
无
大 高、鲜艳 较大
OLED
平板显示器 重量轻 最小 低、不鲜艳 无失真 厚度最薄
无
8、PAL制彩色解码器由哪几部分组成? 9、PAL制和NTSC制的色同步信号的作用是什么?
相位是多少?P335 10、电视机常用的接口有哪些?各传送什么信号?
P264/P265/P270 11、3D显示的分类。P294
3、电视机中的图像中频频率:38MHz; 第一伴音中频频率:31.5MHz; 第二伴音中频频率:6.5MHz;
4、高频调谐器的作用:选择信号、放大信号、变换频率。 5、什么叫PAL制?
PAL制也称为逐行倒相的正交平衡调幅制,是我国模 拟电视采用的制式。PAL制传送亮度信号和红、蓝两个色 差信号,其中蓝色差信号对相位为0°的彩色副载波进行 平衡调幅,红色差信号对相位为±90°并逐行倒相的彩色 副载波进行平衡调幅。调制后的红、蓝两个色差信号相加 得到色度信号,再将色度信号插入到亮度信号的频谱间隙 中进行传送,得到编码后的视频信号。
电视技术复习提纲

1、电子扫描: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逆过程)称为扫描。
在电视系统中,扫描是由电子枪进行的,通常称其为电子扫描。
/从左至右的扫描称为行扫描;/自上而下的扫描称为帧(或场)扫描。
/行、场锯齿波特征/电子束从荧光屏的最左边移到荧光屏的最右边,称其完成一行的正程扫描;/,电子束又从荧光屏的最右边返回到最左边,称其完成一行的一个逆程扫描。
/隔行扫描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仍为625行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这两场分别称为奇数场和偶数场。
则要求传送频率大于临界闪烁频率制式规定,场扫描频率f v为50 Hz,每帧图像的扫描行数为625行。
奇数场传送1,3,5,…奇数行;偶数场传送2,4,6,…偶数行。
隔行扫描方式要求每帧扫描总行数为奇数。
/逐行扫描:在电视系统中,摄像管和显像管的外面都装有偏转线圈,当线圈中分别流过如图1-7所示的行、场锯齿波扫描电流时就会产生相应的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偏转磁场,在这两个磁场的共同作用下,电子束产生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一行紧挨一行的运动,因而称其为逐行扫描/我国PAL制电子扫描的相关参数:每帧图像由625行组成,采用各行扫描,每场由312.5行组成,其中正程287.5行,逆程25行,所以场消隐脉冲宽度为25行,在这个25行期间,不传送图像信号,只传送复合同步脉冲。
复合同步脉冲包括:5个前均衡脉冲,5个开槽的场同步脉冲,5个后均衡脉冲,行同步脉冲。
灰度,即亮度级差或称亮度层次。
槽脉冲的宽度与行同步脉冲相同,也是4.7 μs。
2、黑白全电视信号:图像信号及是由摄像管将明暗不同的景象进行转变而得的电信号。
其特征(1)含直流,即图像信号具有平均直流成分,其数值确定了图像信号的背景亮度。
(2) 相邻两行或相邻两帧图像信号差别极小,可近似认为是周期信号。
,负极性信号,频谱特征(以行频为周期的梳齿状,行频参数,频带宽度、每族谱线宽度)辅助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及其参数(行同步4.7μs、场同步160μs,高度)、复合消隐信号及其参数(行消隐12μs、场消隐1600μs,高度)3、光源色温的概念:当绝对黑体在某一特定绝对温度下,所辐射的光谱与某光源的光谱具有相同的特性时,则绝对黑体的这一特定温度就定义为该光源的色温,单位以K表示。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 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终)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1、超声波的定义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即20k HZ)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
2、次声波的定义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
波长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
3、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小于4.5k HZ4、广播的三种调制方式三种模拟调制方式:调幅、调频、调相,在广播电视实践中,以前两者为主。
调幅:使高频载波的幅度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AM表示.第一代广播技术。
调频:使高频载波的频率按音频或视频信号变化的调制方式,用FM表示。
第二代广播技术。
调相:使载波的相位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用PM表示。
数字调幅或调频:第三代广播技术.5、声音在几种介质的传播速度15度下的声速—-340m/s ,水(常温)——1500m/s不同媒质下的差异:钢5100m/s,软橡皮50m/s6、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的特点(选择题)长波:长波(包括超长波)是指频率为300kHz以下,波长为1000~10000的无线电波,沿地面、水面传播的,信号稳定,传输距离较远,一般几千公里。
频率低于30kHz的超长波,能绕地球作环球传播(小于300KHZ)中波:功率越大、则越远,通过塔身发射,4/1波长,约传200km,沿地面传播,绕射能力强,适用于广播和海上通信。
(300KHZ-3MHZ)短波:地面吸收强,传几十km,靠天波则距离达上万km,发射功率很小,具有较强的电离层反射能力,适用于环球通信。
但信号易受大气干扰,信号不稳定,带宽小,音质不好。
(3-30MHZ)超短波:仅靠空间波,直线传播,仅几十km,天线高,绕射能力较差,只能作为视距或超视距的中继通信。
(30—300MHZ)中波—526。
5KHZ—1605.5KHZ(波长570m-187m),国内广播短波—2.3MHZ—26.1MHZ(波长130m—11。
5m),国际广播7、颜色的三要素亮度:彩色光作用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
《电视节目制作》考试复习资料

1.构图构图是指画面的结构布局,就是把摄像机取景范围内的各种对象进行艺术的真实的合乎情理的排列组合,使之产生视觉上的美感。
电视画面的构图除了具有与摄影、绘画构图相似的特点外,还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固定画框(2)一次性构图(3)动态性构图。
2.交叉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通常是在两条互相关联的叙事线索上建立起来的,两条叙事线索在空间上间隔,在时间上平行发展,但这种平行关系不是贯穿始终,而是随着情节的进展,两条叙事线索在空间的间隔越来越接近,最终实现交叉并汇合成一条叙事线。
3.转场构成电视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一个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的镜头序列叫做段落。
段落是电视片最基本的结构形式,电视片在内容上的结构层次是通过段落表现出来的。
而段落与段落、场景与场景之间的过渡或转换,就叫做转场。
4.移焦点当被摄对象与摄像机都固定时,将画面上表现的重点在两个人物或物体之间进行虚实转换,达到画面视觉中心的转移,有强烈的主观意识。
5.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现在是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
但是,蒙太奇的含义不仅仅是指影视作品的组接技巧,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因此,广义的蒙太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蒙太奇是影视独特的形象思维方式,它指导着导演或者电视记者,摄像及编辑人员对形象体系的建立。
(2)蒙太奇是影视作品特有的结构方法,包括叙述方式,时空结构、场景、段落的布局。
(3)蒙太奇是指画面与画面之间,声音与声音之间以及声音与画面之间的组合关系。
(4)蒙太奇还可以指镜头的运用,镜头的分切组接以及场面段落的组接和切换等。
6.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它可以表现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所发生的几件事件,一件接一件地交替表现,共同叙述一个主题。
最先成功地使用这种结构手法来表现惊险紧张情节的,是美国人格里菲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技术考试重点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电视技术考试重点(自己整理)1946年6月成功发明了彩色电视机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于1958年3月电视图像是一种光信号由光学理论可知,光是以电磁波形式存在的物质。
波长在380--780nm范围内的电磁波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映,称为可见光广播电视只利用可见光谱,其波长范围为380-780nm每一种色带都有一个大致的波长范围,可见光谱对色感呈单一的对应关系。
这种一定波长的光谱呈现的颜色称为光谱色。
色感对光谱的对应关系不是唯一的人眼是不能分辨单色黄光和由红、绿两光混合所得复合黄光的差别的,这种由不同光谱混合出相同色光的现象称为同色异谱。
电视台都以色温为9300K制作节目但在欧美因为平时的色温和我国有差异,以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节目的参考值人眼的分辨力线数m=3438×H/(Lθ) =458线上式说明,当458线时,即可达到两个视敏细胞之间夹角θ=1.5'的要求,在电视技术中就是根据此值来决定扫描行数的,即水平清晰度因屏幕的宽高比是4:3,同理可推出为610线。
人眼对扫描线区分大于458线,高清平板电视采用1080线。
国际上规定红基色的波长为700nm三基色原理是彩色信息传送和彩色电视广播实现的基础空间混色法是同时制彩色电视的基础时间混色法是顺序制彩色电视的基础。
亮度公式 Y=0.30R+0.59G+0.11B行扫描正程时间大于行扫描逆程时间)只在显像管的行偏转线圈中通入行扫描电流,将在屏幕中间出现一条水平亮线,如图所示。
若只有场扫描过程,则荧光屏上就只出现一条垂直亮线我国电视标准规定,每秒传送25帧,每帧图像为625行,每场扫描312.5行,每秒扫描50场。
场频为50Hz,不会有闪烁现象;一帧由两场复合而成,每帧画面仍为625行,图像清晰度没有降低,而频带却压缩一半。
我国的电视标准中,场频选为50Hz我国采用每帧扫描行数为625场频确定为fv=50Hz,由于采用隔行扫描,所以帧频fz=25Hz,也就是一帧扫描时间为Tz=40ms。
当扫描行数选定为Z=625后,行扫描时间TH=Tz/Z=40ms/625=64μs,行频fH=fz x Z=25Hz X 625=15625Hz黑白全电视信号由图像信号、消隐信号和同步信号叠加而成31.5MHz的第一伴音中频信号伴音信号调制在第二伴音中频6.5MHz具有远距离传输能力的高频电磁波称为射频,英文缩写:RF射频载波均采用米波波段(VHF甚高频)和分米波波段(UHF特高频)。
我国电视频道带宽是8MHz,在甚高频(VHF)段共有12个频道,频率为48.5~92MHz是DS1—DS5; (又称L频段)频率为167—223MHz是DS6—DS12。
(又称H频段)在特高频(UHF)段共有56个频道我国模拟电视的行频是15625Hz,选的倍数是283.5,这样彩色副载波的频率是两者相乘,即为4.43MHz。
彩色电视的色差处理方式我国采用PAL制,采用PAL制的还有英国、荷兰、瑞士等国家。
彩色全电视信号由亮度信号、已调色差信号、复合消隐信号、复合同步信号、色同步信号组成1982年,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通过了601号建议,确定以分量编码(Y:Cb:Cr) 4:2:2标准(见19页)作为电视演播室数字编码的国际标准。
601号建议规定: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分别为 13.5MHz, 色度信号的取样频率6.75MHz,每一像素量化为8bit。
bit(比特) 二进位制信息单位。
1bit表示1位,1字节(Byte)=8bit数字电视信号的总码率为216Mb/s2008年6月9日,我国成功地发射第一颗直播卫星“中星9号”对于高清晰度电视,为了具有临场感,取d=L/H=3,故扫描行数应在1240行以上。
对于标准清晰度电视,可取d=7.2,则扫描行数应在525行以上。
扫描行数越高,则视频带宽越宽模拟彩色电视不传送三基色信号,而是传送由线性变换来的亮度信号Y及两个色差信号CB及CR(或U 及V):要做到黑白、彩色电视互相兼容,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在彩色电视的图像信号中,要有代表图像亮度的亮度信号和代表图像色彩的色度信号。
黑白电视机接收彩色节目时,只要将亮度信号取出,就可显示出黑白图像。
彩色电视接收机应具有亮度通道和色度通道,当接收彩色节目时,亮度通道和色度通道都工作,重现彩色图像;当接收黑白节目时,色度通道自动关闭,亮度通道相当于黑白电视机,可显示出黑白图像。
这样就做到了兼容。
2)彩色电视应与黑白电视有相同的视频带宽和射频带宽、图像载频和伴音载频、行频和场频。
在演播室数字编码参数标准中规定,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是525/60和625/50扫描格式行频的最小公倍数2.25MHz的6倍,即13.5MHz。
对于625行/50Hz场扫描格式的亮度信号来说,每行的取样点数为: 13.5X106/15625=864对于525行/60Hz场扫描格式的亮度信号来说,每行的取样点数为: 13.5x10 6/15734=858规定两种扫描格式在数字有效行内的亮度取样点数统一为720个,两色差信号的统一取样点数为360个,即720:360:360(4:2:2)。
每个取样点采用8bit量化,亮度信号有效电平为220级,色度信号的有效电平为225级。
为使不同制式有相同的数据传输率,并考虑到同步、消隐等信号,规定数字有效行有720个样点,而色差信号的样点数为432个(625行)或429个(525行),但规定有效样点数均为360个,这样便于制式转换。
亮度信号取样频率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3)应考虑使(PAL制)625行与(NTSC制) 525行两种制式实现兼容,便于节目交流。
亮度信号取样频率应为现行主要的两种扫描格式(625行/50场和525行/60场)的行频的最小公倍数即2.25MHz,也即取样频率应是2.25MHz的整数倍。
即: fs=2.25m(MHz) 其中,m为整数。
PAL制亮度信号每行取样点(即像素)为864个,625行/50场的行频是15625Hz525行/60场的行频是15734.264Hz15625Hz和15734.264Hz的最小公倍数是fs=2.25m(MHz)亮度信号取样频率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4)在满足取样频率大于12MHz时,应使总传输码率尽量接近12MHz来选择m,当m=6时fs=2.25m(MHz)=2.25X6(MHz)=13.5MHz此时,fs既能满足625行制行频的整数倍,又能满足525行制行频的整数倍,即:15625HzX864=15734.264HzX858=13.5MHz每行的取样点数: 13.5MHz/15625Hz=86413.5MHz/15734.264Hz=858 课本P23因此,确定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fs为13.5MHz3.分量模拟视频信号中色差信号的取样和亮度信号一样,为了保证其每帧有固定的正交取样结构,也为了使625及525两种制式取同样的取样频率,因此,确定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fs=6.75MHz,它满足6.75MHz=15625Hzx432=15734.264Hzx429,这样,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正好为色差信号取样频率的两倍。
(13.5MHz/2=6.75MHz)色差信号每行的取样点数:6.75MHz/15625Hz=4326.75MHz/15734.264Hz=429 课本P24由于色差信号的带宽比亮度信号窄,所以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可以低一些。
2.3.3 视频信号的量化(课本P20)1.量化比特数的确定:量化比特数为8bit(比特)2.量化前的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后的色差信号为:CR=0.713(R-Y)=0.5R-0.419G-0.081BCB=0.564(B·Y)=-0.169R-0.331G+0.5B以HDTV中的1920X1080像素的图像格式为例,像素的宽高比为16/1920:9/1080=1,是方形像素。
各个国家的数字HDTV都选用方形像素。
HDTV标准中也制定了24P格式(1920x1080/24/1:1),它完全采用电影规范的逐行扫描格式,使电影与电视素材能更好地互换,有利于后期制作。
我国的HDTV演播室标准也制定了24P格式思考题1.试简述模拟电视制式及其主要参数。
2.试简述奈奎斯特(Nyquist)取样定理。
3.舍入量化与截尾量化各有什么特点如何求出量化误差4.图像信号进行正交结构取样的条件是什么?5.ITU-RBT,601中亮度信号取样频率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6.试画出4:4:4、4:2:2、4:2:0及4:1:1时图像取样格式。
7.分别求出4:4:4、4:2:2、4:2:0及4:1:1亮度色度格式中信号不压缩时的数码率(设量化比特为10位。
8.ITU-RBT.601建议的数字分量演播室标准的主要参数是什么?9.试简述视频数据与模拟行同步定时关系。
10.试简述定时基准信号EAV和SAV的结构与功能。
11.试简述ITU-RBT.601标准数字电视信号码流结构。
12.比特串行接口与比特并行接口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是什么?13.什么是高清晰度电视?试简述我国高清晰度电视标准的主要参数。
14.我国HDTV标准采用分辨率为1920x1080像素、帧频为25Hz的隔行扫描方式。
已知每帧总行数为1125行时,试计算行频fH。
若每行总取样点数为2640点时,求Y信号的取样频率fY。
15.ASTV-2数字电视实验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电视信号要求信道提供108MHz的带宽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是图像通信、数字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等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核心技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