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数据库第1章
空间数据库

空间和属性数据 库
第15页
统一数据模型
纯关系的数据模型,其空间数据和 属性数据都用关系数据的关系表来 存储,使用标准关系连接机制建立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关连。 具有关系数据库查询、检索、数据 完整性和安全机制等优点 数据类型定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缺乏空间SQL。 ESRI的Spatial Database Engine(SDE) Oracle的Spatial模块
• Personal Geodatabases are stored in MS Access. Enterprise can be Oracle, SQL Server, Informix, DB2 • Enterprise scale higher • No raster storage in Personal • Single user editing for Personal
缺点
不能表示多对多的关系 难以顾及实体之间的拓扑关系型
用有向线段连接首客体 和属客体。首属客体相 联构成一个系。 不限制客体类和系类的 个数,也不限制客体类 之间的从属关系。
第7页
网状数据模型特点
优点: 缺点
• 可以描述现实世界中极为常见的多对多关系 • 避免数据冗余,已有数据可以充分使用
第26页
GEODATABASE
Geodatabase
Geodatabase
Features Grids Images Rules
Files / Workspace
tins coverages shapes grids tables images
Tables
Relationships
Access, Oracle, Informix, DB2, …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论

第一章绪论1.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经济景观。
2.矢量数据:矢量数据是一种用点、线、面等基本空间要素来表示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的数据。
3.栅格数据:栅格数据是把地理空间中的事物和现象作为连续的变量或体来看待。
4.空间数据特征:空间特征非结构化特征空间关系特征时态特征多尺度特征5.空间数据库:在地球表面某一范围内与空间地理相关的,反映某一主题信息的数据集合。
这些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6.空间数据库特点:数据量大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合应用广泛7.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库管理软件。
对空间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在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下进行的。
8.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空间数据的定义和操纵空间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后台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9.空间数据库系统定义:空间数据库系统是由空间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应用软件组成的系统。
10.空间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用户和应用程序。
11.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文件系统文件关系混合系统空间数据库引擎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第二章数据库相关基础知识回顾1.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对现实世界的模拟。
2.数据模型分类: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3.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它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也是数据库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逻辑模型:是用户眼中看到的数据范围,它是能用某种语言描述,使计算机系统能够理解,被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视图。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
空间信息导论概论

2012.2
第一章 概论
生物技术
纳米技术
空间信息技术
遥感
地理信 息系统
全球定 位系统
计算机 技术
三大新 技术
通讯技 术
目录
一、数据与信息 二、空间数据与空间信息 二、从现实世界到数字世界
一、数据与信息
1. 数据的含义:
数据是指那些未经加工的 事实或是着重对一种特定 现象的客观描述,它是客 观事物的性质、属性、位 置,以及相互关系的抽象 表示,是构成信息和知识 的原始材料。
14
二、空间数据与空间信息
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
8/13/2020
15
空间信息的基本特征:
① 空间性
空间性是空间信息的最 主要的特征,是区别于其 他信息的一个显著的标志。 空间性表示了空间实体的 地理位置、几何特性以及 实体间的拓扑关系,从而 形成了空间物体的位置、 形态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 特性。
应用领域
地理概念 形式表达 与计算机 实现
信息 服务
地理概念计算方法研究 地理信息与社会研究
数字世界是现实世界的抽象表达
数字世界是一 个虚拟了的现 实世界,是现 实世界的数学 模型,能够模 拟现实世界的 部分特征
• 数字世界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完整表达
• 现实世界是一个时变系统,但数字世界对任何 事物的表达都是离散的
规模将达1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增长达5000亿 元以上,形成巨大的产业群经济效益。
三、从现实世界到数字世界
1. 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现实世界是指客观存在的世界。
8/13/2020
21
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对事物的定量描述在计算机中表达较为容 易,如长度、身高、颜色等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第1章导论

– ArcSDE是管理地理信息的高级空间数据服务器 – ArcIMS 是可伸缩的,通过开放Internet协议进行GIS地图,数
据和元数据发布的地图服务器 – ArcGIS Server是应用服务器,用于构建集中式的企业GIS应用,
• 参考书目
– ARCGIS 8 Desktop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清华大学出 版社,2002
– ARC/INFO应用与开发技术(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 ARCGIS 8 开发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4 –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系列丛书
• 三维分析实用指南 • 空间分析使用指南 • 地统计分析实用指南
三、ArcGIS9概述
• 体系结构 • 数据模型 • ArcGIS9新功能 • ESRI简介
ArcGIS简介
• ArcGIS是一个全面的、可伸缩的GIS平台, 为用户构建一个完善的GIS系统提供完整的解 决方案,ArcGIS9由ESRI在2004年推出 , 由数据服务器ArcSDE及4个基础框架组成
– 桌面GIS( Desktop GIS ) – 服务器GIS (Server GIS) – 嵌入式GIS( Embedded GIS ) – 移动GIS (Mobile GIS)
ArcGIS组成
• 桌面GIS:ArcView,ArcEditor和ArcInfo,分享通用结 构、代码基础和扩展模块和统一的开发环境,功能由简单 到复杂
ArcGlobe
图1.9 ArcGlobe示例图
ESRI简介
• Environmental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 • 美国环境系统研究公司,成立于1969年,是世
GIS复习思考题

GIS复习思考题地理信息系统复习思考题第⼀章导论1、解释:信息、数据、地理信息、地理数据、地理信息系统2、地理信息有何特点?3、地理信息系统与CAD、数字制图、⼀般事务管理有何主要区别?4、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类型?5、GIS的基本构成有哪些?各部分的主要作⽤?6、GIS的基本功能有哪些?并简要说明。
7、GIS主要应⽤在哪些⽅⾯?8、GIS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4个阶段?各有何主要特点?第⼆章空间信息基础1、GIS中为什么要考虑地图投影?我国⼤⽐例尺采⽤什么投影⽅式?2、地理空间实体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地理信息的数字化描述⽅法有哪些?4、地图投影有哪些类型?5、解释:地图投影、拓扑、空间数据、元数据6、空间对象的描述要素有哪些?7、拓扑关系中有哪⼏种基本的拓扑关系?其基本含义是什么?在GIS中⽤拓扑有什么主要作⽤?8、什么是地理空间数据?有哪些类型,并简要说明。
9、地理信息系统的应⽤功能主要包括哪些⽅⾯,并简要说明。
10.地形图“都江堰”的编号是H48G024026,简要说明其编号的含义。
第三章空间数据结构1、空间实体可抽象为哪⼏种基本类型?它们在⽮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分别是如何表⽰的?2、叙述四种栅格数据存储的压缩编码⽅法。
3、试写出⽮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模式,并列表⽐较其优缺点。
4、叙述由⽮量数据向栅格数据的转换的⽅法。
5、叙述由栅格数据向⽮量数据的转换的⽅法。
6、简述栅格到⽮量数据转换细化处理的两种基本⽅法。
7、解释:地理空间、栅格数据、⽮量数据、空间数据结构8、费尔曼链码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取值?9、游程编码的含义是什么?有哪2种⽅式?10、块码给栅格数据编码的⽅式是什么?11、四叉树编码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2、⽮量数据的获取⽅式有哪些?13、DIME编码什么?有何特点?14、⽮量数据结构有何优点?15、栅格数据结构有何优点?第四章空间数据库1、数据库系统包括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作⽤是什么?2、数据库有何主要特点?3、数据库的系统结构有哪⼏个层次?4、数据库管理系统有什么主要功能?5、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由哪⼏部分组成?6、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什么是传统的数据模型?7、传统的数据模型有何特点?8、解释: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客体、对象、类、超类、⼦类、消息9、传统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10、⾯向对象的数据模型有何优点?11、⾯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的实现⽅法主要有哪些?12、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有什么主要特点?13、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有哪⼏种主要管理⽅法,各有何特点?14、什么是数据模型?数据库技术中采⽤的数据模型有哪些?15、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的组织⽅式主要采⽤哪些数据模型?第五章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1、空间数据采集⽅法有哪些?它们分别适合采集什么样的数据?2、说说在数字化中属性数据采集的原则和⽅法?3、为什么要对数字化地图进⾏编辑与处理后才能⼊GIS数据库?4、GIS数据精度可以从哪⼏个⽅⾯进⾏评价?并解释。
信息技术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与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定义,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P2)信息的三种定义: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例题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例题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d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精神、物质、知识 B.财富、能量、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例题3: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例题4.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C_____。
A.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才能传播 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与思维C.信息是特指计算机中保存的程序 D.消息、情报、数据与信号都称之谓信息●例题5.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___C____。
(A)声音(B)文字(C)磁带(D)图像●例题6.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C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与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与利用●例题7.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例题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信息的一般特征(P3):①载体依附性价值性②可加工与可处理性③可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与传播。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地理空间是一个三维空间,有四个基本实体
线实体
体实体 地理空间实体(客体)
地理空间的认知
点实体
面实体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② 地理空间实体间的联系
空间联系
属性联系
时间联系
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相关等 空间信息反映了空间分析所能揭示的信息,彼 此互有联系
例如:从数据库中提取弧段arc1的坐标并显示
DRAW coordinates WHERE arcs=‘arc1’
通用选择法不依赖于客体在树状结构中的顺序,而是根据所确定的选择条件,在结构中选择某特定的客体。
通用选择法
第二节 传统的数据模型
在现实世界中客体的联系更多的是非层次关系的,用层次模型表示非树形结构是很不直接的,网络模型可以克服这一弊病。 在数据库中,把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基本层次联系集合称为网状模型: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特点 设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所用DBMS的内部特征,特别是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充分了解应用环境,特别是应用的处理频率和响应时间要求; 充分了解外存设备的特性。
第四步 物理设计 数据库最终是要存储在物理设备上的。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的过程,就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叶结点
在右图的例子中, R1根结点, R2和R3为兄弟结点,是R1的子女结点; R4和R5为兄弟结点,是R2的子女结点; R3 , R4 , R4 ,是叶结点。
第二节 传统的数据模型
Coverage记录
polygons记录
arcs记录
nodes记录
coordinates记录
多边形层次数据结构
第1章 数据库概述

4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 形式保存在存储介质上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 件,它可以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各种功能 应用程序专指以数据库数据为基础的程 序 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正 常运行。
2013年8月14日10时44分 42
硬件
由于数据库中的数据量一般都比较大 ,而且 DBMS 自 身 的 规 模 也 比 较 大 ( 如 : SQL Server 2005的完整安装大约需700MB以上的硬盘空间和 至少512MB以上的内存), 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内存,来存放操作系统、数 据库管理系统、数据缓冲区和应用程序,而且 还要有足够大的硬盘空间来存放数据库数据, 最好还有足够的存放备份数据的磁带、磁盘或 光盘。
如文件中包含多少个字段, 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 采用何种逻辑结构和物理存储结构。
对文件的查询、修改等处理都必须在 应用程序中编程实现。
2013年8月14日10时44分 18
数据冗余不可避免
数据冗余所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存储 空间的浪费,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数 据的不一致(inconsistency)。 如:某学生所学的专业发生了变化, 如果只在F1文件中进行修改,而忘记 在F3中应做同样的修改。则会造成同 一名学生在两个文件中的“专业”不 一样。
14
文件管理操作模式
用户 用户 用户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
数据文件
2013年8月14日10时44分 15
文件管理示例
应用程序A1 应用程序A2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
学生选课管理
学生信息 文件F1
课程信息 文件F2
学生选课信 息文件F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信息系统(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SIS)是地球空间信息科学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Geomatics)的技术系统,它是基于计 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解决与地球空间信息有关的 数据获取、存
储、传输、管理、分析与应用等问题的信息系统。
能够理解空间相关的信息的表示、模型和它在日常生 活中的使用 掌握空间信息系统和空间数据库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能够综合利用现有的工具处理空间相关的数据和把学 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应用中 作业
期末大作业
三.时间安排
32学时, 讲课为主 上机(20%),作业及平时(30%), 期末(50%)。 上课时间:单周四上午8:30—10:05, 双周一下午16:20—17:55, 地点:二教B115
1.2.2 空间数据的基本类型
空间数据的基本类型
点:零维,抽象的一个孤立点。点数据可以是以单独地物目标 的抽象表达,也可以是地理单元的抽象表达 线数据:一维,它只记录长度数据一个特征。某些地物可能具 有一定宽度,例如道路或河流,也可以把它抽象为线
1.1.5 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
空间信息技术涉及卫星通信、航天航空遥感、卫星定位技 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专业领域,内容包括空间信息的 采集、存储、分析、管理等,发展趋势在以下方面: 数据采集:包括全球对地观测能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和 合作及多极化发展、遥感卫星的专业化和综合集成化等, 以综合各种数据采集方式,将GPS、RS和GIS技术融合, 实现实时、快速地提供目标空间位置,实时或准实时地提 供目标及其环境的语义或非语义信息,发现地球表面上的 各种变化,及时地对空间数据进行更新;完成对多种来源 的时空数据的综合处理、集成管理、动态存取。卫星遥感、 航天航空、地面测量,以及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提供了全 天候一体化的空间信息采集模式。
四.教材与参考书
空间信息数据库,牛新征/张凤荔/文军,人民邮电出版社, 2duction t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Kang-tsung Cha(著)/陈健飞(译),McGraw Hill,2006
宏观决策和区域多目标开发的依据,从而为区
域经济发展服务。
宏观决策支持
空间信息系统的应用
Emergency Services – Fire & Police Environmental – Monitoring & Modeling
Business – Site Location, Delivery Systems
Administration
1.1 空间数据与空间信息
空间数据
空间信息技术
空间数据库 空间信息系统 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
1.1 空间数据与空间信息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的 可以鉴别的信息
信息是人们消化理解的数据,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所需要的 知识,抽象概念 数据处理 是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分类、检索、传播 等一系列活动 信息=数据+处理 空间数据库中,数据可以是一个数值,也可以是一组符号。 本书中,空间是指地理环境或地球表层空间,是地理信息系 统表达和研究的对象
1.2 空间数据包含的内容
空间相关的数据包括两个部分:空间位置数据或地理位 置相关的数据和表示该位置数据特征的属性数据 空间数据或位置数据:一种用点线面以及实体等基本空 间数据结构来表示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的数据。表 现了地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方向以及空间 关系 属性数据:表现了空间实体的空间属性以外的其他属性 特征,主要是对空间数据的说明
引子
空间数据是指用来表示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其 分布特征诸多方面信息的数据,用它描述现实世界的实体, 并具有定位、定性、时间和位置关系等特性。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 是有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空间数据库 = 空间数据 + 数据库(技术的融合)
空间信息系统= 计算机软硬件、各类空间数据及其模型库 和用户组成的, 为用户各种提供服务。
1.1.2 空间信息技术
空间信息:是反映地理实体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空间
分布特征包括实体的位置、形状及实体间的空间关系、
区域空间结构等。空间信息只有和属性信息、时间信息 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描述地理实体
空间信息技术 ( Geotechnologies )被看成是世界上继生
物技术( Biotechnology )和纳米技术( Nanotechnology ) 之后,发展最为迅速的第三大新技术
空间信息数据库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罗亮 luoliang@
办公室: 清水河校区主楼 A2-408
本门课的内容和要求
一.内容 空间信息系统中, 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的采集 和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 应用方法, 空间 数据库的关键技术, 相关理论和应用
本门课的内容和要求
二.要求
4.1 4.2 4.3 4.4 4.5 4.6 概述 GPS数据采集 RS遥感数据采集 GIS数据采集 空间数据的编辑与处理 数据质量
4.7
4.8
数据入库
3S集成技术
Homework 4
第一章 空间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章 空间信息系统概述
1.1空间数据与空间信息 1.2空间数据包含的内容
1.3空间数据结构
1.4 空间数据库 1.5空间信息系统 1.6空间信息系统及其发展 1.7空间数据库和不同应用领域的结合 1.8GIS工具介绍
引子
三万五千年前,克鲁马努猎人就已经在现在法国拉斯科附 近的洞穴岩壁上用有意义的标识符来描绘其生活的迁移路 线
约翰·斯诺在1854年,用点来代表个例,描绘了伦敦的霍乱 疫情,这可能是最早使用地理方法的位置。 1967年,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投入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在加 拿大安大略省的渥太华研发。用于存储,分析和利用加拿 大土地统计局收集的数据。
息来寻找时间分布规律,进而找出相关的规律来指导人
们的生活
1.2.2 空间数据的基本类型
空间数据的种类(根据空间数据的特征):
属性数据:描述空间数据的属性特征,也称非几何数据。 目的是回答“是什么”,如类型、等级、名称、状态等
几何数据:描述空间数据的空间特征,也称位置数据。 回答“在哪里”,如用x、y坐标来表示 关系数据:描述空间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相对关 系、绝对关系和方位关系等,如空间数据的相邻、包含、 方位顺序等,包括拓扑关系、方位关系、度量关系等
空间信息系统的应用
所谓空间信息系统的应用就是人们应用GIS对地 球表层人文经济和自然资源及环境等多种信息 进行管理和分析,以掌握城乡和区域的自然环 境和经济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 间联系 和空间过程的演变规律,使它成为国家
测绘与地图制图 资源调查与管理 城乡规划 灾害监测 环境保护 国防
基础
Outline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空间信息系统概 空间数据基础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第一章 空间信息系统概述
1.1 1.2 1.3 1.4 空间数据与空间信息 空间数据包含的内容 空间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库
1.5
1.6 1.7 1.8
空间信息系统
空间信息系统及其发展 空间数据库和不同应用领域的结合 GIS工具介绍
1.1.5 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
存储:将由聚合型数据库存储逐渐向发散型演变,大型数 据库向微型数据库转变 分析:智能化、网络化 管理和存储:网格数据管理、移动数据管理、数据流管理 等
空间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管理等技术都具有一定联 系,各种技术和理念都能相互运用,它们的任何一个方面 或多个方面的进步都将促进整个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
需要按照指定的区域进行信息的合并或划分。
1.2.1 空间数据的特点
多维性:
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扩展多个专题的多为结构。在一个
坐标位置上可以有多个专题和属性信息。
例如 :在一个地面点上,可取得高程数据、污染数据、
交通流量数据等多种数据
1.2.1 空间数据的特点
动态性:
地理空间信息的动态变化特征即时序特征。按照时间尺 度将地球表面的信息划分为超短期的、短期的、中期的 、长期的、超长期的等,使地理信息以时间尺度划分成 不同时间段信息 ,空间信息的及时采集和更新是必须的, 并根据多时相、区域性指定特定的区域得到的数据和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采集(包括GIS\GPS\RS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编辑、 组织、管理、分析、输出等
了解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发展与趋势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空间信息数据库以地理 信息系统为原形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常用 GIS 软 件的操作 ,为相关空间数据的开发应用打下理论和实践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空间信息系统和空间数据库的概念,了解空间信息数 据库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理解概念框架、GIS组成、基本功能、空间数据库的概念、 空间数据模型、基于关系和基于对象的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与实现技术,空间数据的组织、索引、存储和查询等 掌握空间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数据处理流程与方法
Homework 1
第二章 空间数据基础
2.1 2.2 2.3 2.4 2.5 2.6 2.7 空间坐标系统 空间实体 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空间数据结构 矢量数据结构 栅格数据结构 栅格和矢量数据结构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