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控制上课实验教程 lecture 2-exit

合集下载

机电传动控制(完整版)

机电传动控制(完整版)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学院、系: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机电系任课教师:任有志授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学分:课程总学时: 60学时课程周学时:2006年2月20日机电传动控制教学进程第 1 次课 2 学时第一章概述§1.1机电传动的目的和任务1.传动——运动的传递(能量)传动的分类(按机械动能传递方法)(1)机械传动 a.齿轮b.杠杆如:自行车驱动力、链传动c.皮带d.机构等刹车、连杆机构传递力或力矩(机械能)(2〕流体传动 a.液压与气动(压力能)b.液力传动(流体动能)(3)机电传动(电力拖动)(4)另外还有其它的传动方式。

注:有时,在一个生产机械中由几种传动形式联合工作。

2.机电传动-(本课程研究的内容)以电动机为原动机驱动生产机械的传动系统服务对象:各种生产机械它是一种由电能转变成机械能的传动系统,所以有时也称为电力传动或电力拖动3. 机电传动控制目前: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精度不断提高,所以要求机电传动系统不仅完成能量转换的工作还要对传动过程进行控制。

本课程所研究的就是这二部分内容。

传动及控制所以课程名称叫《机电传动控制》4. 机电传动控制的任务举例:天车的吊起、制动机床切削过程电梯平稳升降及定位轧机的换向等§1.2机电传动发展概况简单的可以分为: a.成组拖动(传动)b.单电机拖动c.多电机拖动三个阶段从控制系统的功率器件上分类:a.接触器和继电器时代b.电机放大机及磁放大机时代c.可控硅(晶闸管)另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 a.模拟控制b.数字控制(数控机床)§1.3 内容安排1.《机械电子》专业是一个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专业,课程设置(具了解)基本上是这样的 《电路基础》 电学基础《模拟电子》 电子技术(弱电) 《数字电子》 计算机技术《机电传动控制》 包括了所有应掌握的强电内容 用以上四门课程取代了机械专业的《电工学》课程。

机电传动控制讲课文档

机电传动控制讲课文档
现在二十三页,总共二十六页。
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3. 静态分析:
在 双 闭 环 中 , ASR 有 两种状 态:饱和 ,不饱和 状态 。 ACR只有一种状态:不饱和。 1)开始时,系统加Ugn,因n不能立即建立,则Ufn→0,偏差 电压很大。ASR进入饱和状态,输出最大值Ugi= Ugimax,相当
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特点:
• 系统的调整性能好、有很硬的静持性,基本上无 静差;
• 动态响应快,启动时间短; • 两个调节器可分别设计.调整方便(先调电流环,
再调速度环);
•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
所以,它在自动调速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在二十六页,总共二十六页。
于转速环开环,只有电流环,系统进行恒电流无静差调节。
2)当达到稳定转速时,电动机转速因惯性出现超调, ASR退饱和,转速环起作用,实现转速无静差调节。稳态时,偏 差电压、偏差电流为0, n恒定,电动机稳定运行。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二十六页。
4. 动态分析:
I 电 流 上 升 阶 段 : 突 加 Ugn , n 不 能 突
现在十九页,总共二十六页。
第三节晶闸管电动机直流传动控制系统
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1.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由PI调节器组成的转速单闭环系统,可以满足一般生
产机械的要求,但有些负载要求正反转,启制动(如龙门 刨床),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过渡过程越短越好。
由T=KmIa 知:若保证Ia = Imax则过渡过程最短。单
现在十八页,总共二十六页。
一、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结 论:
1、调节初期,P调节起主要作用,使转速迅速回升, 反应了系统的快速性;调节末期,I调节起主要作 用,最终消除偏差,实现系统稳态无静差。既能获 得较高的静态精度,又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

《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指导书doc

《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指导书doc

1实验一 PLC 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和熟悉PLC 的结构和外部接线方法; 2)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简单程序的写入、编辑、监视和模拟运行的方法,了解PLC 的基本指令。

二、实验装置1)FX1N 系列PLC 1台;2)装有编程软件的计算机1台(附连接电缆); 3)开关量输入电路板1块。

三、实验内容(1)PLC 外部接线 PLC 外部接线图如图3-1所示,用开关量输入电路板上的按钮或开关信号作为PLC 的输入,PLC 输出可不接,直接通过在PLC 输出指示灯上观察输出情况。

图3-1 PLC 的外部接线图 图3-2 简单梯形图程序(2)程序的写入、检查及修改 将装有编程软件的计算机接到PLC 上,并将PLC 上的“RUN ”开关拨到“STOP ”位置,接通PLC 的电源。

按编程软件的操作方法将PLC 用户程序存储器中的内容全部清除,并在编程软件编程环境下编辑如图3-2a 对应的梯形图或指令表程序,认真从第0步开始逐条检查程序,并及时修改程序,确认无误后,单击转换按钮,并将已创建的程序写入到PLC 中。

(3)程序模拟调试及监视 程序写入到PLC 中后,断开实验板上的全部输入开关,将“RUN ”开关拨到RUN 位置,写入的程序开始运行,同时“RUN ”的LED 灯亮。

按编程软件的操作方法进行PLC 的运行监视。

调试方法:按照表3-1所示操作X0-X2对应的钮子开关,通过PLC 上的LED 观察Y0和Y1的状态,并填入表3-1中。

表中0、1分别表示开关断开和接通。

四、实验报告1、说明实验中所用PLC的型号及其意义?2、说明PLC由几部分组成?输入电源规格为多少伏?3、如何利用编程软件检查PLC程序的对错?4、整理出模拟运行各程序及监视操作时所观察到的现象。

2实验二基本指令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PLC编程软件及方法2.掌握与、或、非等指令3.熟悉SET置位、RST复位、PLS上升沿微分、PLF下降沿微分指令的编程及使用。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2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2
机械工程学院
2012-12-11
TM 、TL 符号的判别
启动时
制动时
机械工程学院
2012-12-11
2· 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 2
• 折算原则:功率守恒,能量守恒 • 将转矩折算为电动机轴上的等效转矩
机械工程学院
2012-12-11
多轴拖动系统
机械工程学院
2012-12-11
利用功率守恒原则折算负载转矩
2·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1
机械工程学院
2012-12-11
一、单轴拖动系统
机械工程学院
2012-12-11
系统的运动状态
1、静态(稳态):TM = TL,n = 常数, 2、加速运动:TM >TL 3、减速运动:TM <TL
机械工程学院
2012-12-11
二、转矩正方向的规定
1、原则:以传动方向n为参考来确定转矩的正 负。 • 约定 1. TM与n方向一致(+) +:拖动转矩; -:制动转矩 2. TL与n方向相反(+) +:制动转矩;-:拖动转矩
机械工程学院
2012-12-11
恒转矩型机械特性
TL C
机械工程学院
2012-12-11
离心式通风机型机械特性
TL Cn
2
虚线表示在有摩擦负载 的实际情况
机械工程学院
2012-12-11
直线型机械特性
TL Cn
他励直流发电机,当励磁 电流和电枢电阻固定不变 时,其电磁转矩与转速成 正比,即呈现直线型机械 特性。
稳定工作点的判别
2012-12-11
机械工程学院
2012-12-11
稳定工作点的判定
• 负载特性曲线与电机特性曲线 有交点(平衡点) • 当有扰动使得负载转矩增大时, 此时转速下降,电动机输出转 矩降低,但负载转矩下降的速 度比电动机输出转矩快,所以 总的动态转矩还是随转速下降 增大,使得系统返回平衡点, • 所以此点是稳定的,为稳定平 衡点。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PPT教案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PPT教案
第13页/共155页
几种电机的工作范围
第14页/共155页
调速技术的发展
直流调速:有级调速(串电阻,继电器、 接触器控制),无级调速(调压调速、调 磁调速,发电机-电动机方式,晶闸管方式, PWM方式)
交流调速:有级调速(调压,变极), 无级调速(变频调速)
第15页/共155页
控制系统的发展及比较
第26页/共155页
第二章:机电传动的动力学基础
学习要点:
❖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 多轴传动系统中转矩折算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 了解几种典型生产机械的负载特性; ❖ 了解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以及学
会分析实际系统的稳定性;
第27页/共155页
一、单轴拖动系统的组成
第28页/共155页
),则表示 反,则表示
TTLL的的作作用用方方向向
第32页/共155页
举例
第33页/共155页
举例
❖ 当重物上升时,TM的作用方 向与n的方向相同,故TM的符 号与n的符号相同,同为正; 而TL的作用方向与n的方向相 反反,,TM故 同 TT为LL正的J。符260T号ddMnt与、nT的L、符n号的相 方向如图(a)所示
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生产机械的启动停止及速度调节满足各种生械的启动停止及速度调节满足各种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产工艺过程的要求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进行机电传动控制技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机电传动控制技术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业交通信息工业交通信息日常生活军事等日常生活军事等机电传动控制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各种制造装备都是以机机电传动控制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基础各种制造装备都是以机电传动控制为基础电传动控制为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社会的进步提高产品质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社会的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制造能力量制造能力信息社会更离不开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信息设备产品信息的信息社会更离不开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信息设备产品信息的应用等应用等传动技术的发展简化机械结构直接驱动传动技术的发展简化机械结构直接驱动电动机的发展交流直线高性能大小等电动机的发展交流直线高性能大小等调速技术的发展交流大范围高精度调速技术的发展交流大范围高精度控制理论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现代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模糊智能的发展现代控制理论非线性控制模糊智能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神经网络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控制现场总线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控制现场总线fmscimsfmscims动力源动力源

机电传动控制(郝用兴)机电传动控制课件__第2章

机电传动控制(郝用兴)机电传动控制课件__第2章

若TM与n符号相同(同为 正或同为负),则表示TM的作 用方向与n相同, TM为拖动转 矩;如左图a中的TM
若TM与n符号相反,则表 示T的作用方向与n相反,TM为 制动转矩;如左图b中的TM
若TL与n符号相同(同为正 或同为负),则表示TL的作用 方向与n相反,TL为制动转矩; 如左图a,b中的TL
JZ
JM
J1 j12
JL jL2
m
v2
M2
GDZ2
GDM2
GD12 j12
GDL2 jL2
365 Gv2 n2
• 多轴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T
TL
GDZ2 375
dn dt
2.5 机电传动系统的过渡过程
• 2.5.1 机电传动系统中的惯性 机电传动系统之所以产生过渡过程,因为各种惯性:
• (1)机械惯性: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 • (2)电磁惯性:电感 • (3)热惯性:温度
•即
TL K n
图2-5恒功率型负载的机械特性
2.4 负载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方

• 折算的基本原则是折算前后能量关系或 功率关系上保持不变。
• 2.4.1 负载转矩的折算
• 由于负载转矩是静态转矩,可以根据功 率守恒原则进行折算。
• 1.旋转运动
TL
TL L c M
TL c
PL1
T
1 L
g
L
PM TL g M
PL1 / PM
TL
T
1 L
gj
,
j
M L
2、直线运动
生产机械的负载功率PL1
PL1 F gv
电动机轴上的负载功率PM
PM TL g M

教案机电传动控制

教案机电传动控制

教案机电传动控制第一章:机电传动控制概述1.1 机电传动控制的概念介绍机电传动控制的定义和特点解释机电传动控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1.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讨论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常见组成部分说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1.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列举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不同类型分析各类系统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第二章: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2.1 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介绍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解释机电传动控制信号的传递和处理过程2.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建模说明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探讨建模过程中所需考虑的因素和注意事项2.3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分析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介绍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和工具第三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传感器与执行器3.1 传感器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解释传感器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和选择原则3.2 常见传感器的原理与使用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及其原理说明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3 执行器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讨论执行器的作用和分类解释执行器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和选择原则第四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常用控制算法4.1 概述常用控制算法介绍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算法解释各种控制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4.2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详细讲解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的工作原理分析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4.3 模糊控制算法介绍模糊控制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讨论模糊控制算法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优势第五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5.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调试说明机电传动控制系统调试的目的和重要性介绍调试过程中所需进行的步骤和方法5.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维护讨论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维护的内容和方法强调维护对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性第六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6.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介绍机电传动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的定义和目的讨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术6.2 常见故障诊断算法讲解几种常见的故障诊断算法及其原理分析各种故障诊断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6.3 容错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解释容错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容错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方法第七章: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节能与环保7.1 节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讨论节能控制技术的重要性介绍节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方法7.2 环保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解释环保控制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述环保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实例7.3 节能与环保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综合考虑强调节能与环保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性讨论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实现节能与环保的综合考虑的方法和策略第八章:现代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8.1 概述现代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现代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现代机电传动控制技术发展的驱动因素8.2 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讲解智能控制技术的概念和原理讨论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前景8.3 网络化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解释网络化控制的概念和原理讲述网络化控制技术在机电传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前景第九章:案例分析与实践9.1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际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机电传动控制系统案例总结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9.2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验与实践介绍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验目的和内容讲述实验方法和步骤以及实验中所需注意事项9.3 综合练习与讨论提供综合练习题目供学生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机电传动控制的理解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总结回顾整个教案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机电传动控制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10.2 展望探讨机电传动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机电传动控制研究的兴趣和热情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机电传动控制的概念与特点:理解机电传动控制的基本定义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场景,区分其与其他控制系统的不同之处。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书
(2)依次按下主控制屏绿色“闭合”按钮开关,使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的船形开关处于“ON”,建立直流电源,并调节直流电源至110V输出。
调节R1使电枢电流达到0.2A(如果电流太大,可能由于剩磁的作用使电机旋转,测量无法进行,如果此时电流太小,可能由于接触电阻产生较大的误差),改变电压表量程为20V,迅速测取电机电枢两端电压UM和电流Ia。将电机转子分别旋转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周,同样测取UM、Ia,填入表1-1。
六.注意事项
1.直流他励电动机起动时,须将励磁电源调到最大,先接通励磁电源,使励磁电流最大,同时必须将电枢电源调至最小,然后方可接通电源,使电动机正常起动,起动后,将电枢电源调至220V,使电机正常工作。
2.直流他励电机停机时,必须先切断电枢电源,然后断开励磁电源。同时,必须将电枢电源调回最小值,励磁电源调到最大值,给下次起动作好准备。
b.从数字转速表上观察电机旋转方向,若电机反转,可先停机,将直流电动机电枢或励磁两端接线对调,重新起动,则电机转向应符合正向旋转的要求。
d.调节电动机电枢电源至220V,再调节电动机励磁电流,使电动机(发电机)转速达到1600r/min(额定值),并在以后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此额定转速不变。
e.调节发电机励磁电流,使发电机空载电压达UO=1.2UN(240V)为止。
2.在控制屏上按次序悬挂NMEL-13C、NMEL-03/4组件,并检查NMEL-13C和M01直流电机测功机的连接。
3.用伏安法测电枢的直流电阻,接线原理图见图1-1。
R:可调电阻箱(NMEL-03/4)中的单相可调电阻R1。
V:直流电压表
A:直流安培表
(1)经检查接线无误后,直流电动机电枢电源调至最小,R1调至最大,直流电压表量程选为300V档,直流电流表量程选为2A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打开lecture 2-exit
2、检查环境配置
打开Target Options:点击如下图按钮
或者右击Target 1选择
(1)选择正确的芯片
Device:STM32F103VC
(2)输出.hex文件
Output:Select Folder for Object选上工程文件里面的OBJ文件。

选上Create HEX File
(3)中间文件输出位置正确:
Listing:选择位置如下图所示:
(4)确认是否已添加头文件
C/C++:Define中添加USE_STDPERIPH_DRIVER,STM32F10X_MD
Include Paths如下所示:
(5)选择调试环境
Debug:Use:Cortex-M/R J-Link/J-Trace
(6)添加flash下载算法
Utilities:Settings:对应芯片如下所示
点击setting设置为如下所示:
3、 文件结构介绍
所建工程文件中,Libraries 为固件库,project 中存放链接文件(List )和输出文件(Obj ),User 用来存放工程文件(bsp )和用户代码(main(),application()).
4、 exit.c 添加代码
在exit.c 中进行中断配置,具体步骤:配置按键1为输入模式->配置NVIC 嵌套中断寄存器->配置外部中断寄存器->设置外部中断源.
(1)其中,配置按键输入模式在上节LED 及按键配置中已经讲过。

需要注意:我们使能下降沿触发,是因为按键1初始输入为高电平,当按键按下时,PE11口输入低电平,从而产生一个下降沿,引起中断。

(2)NVIC 配置
附:中断嵌套说明
STM32(Cortex-M3)中有两个优先级的概念——抢占式优先级和响应优先级,具 有高抢占式优先级的中断可以在具有低抢占式优先级的中断处理过程中被响应,即中断嵌套,或者说高抢占式优先级的中断可以嵌套低抢占式优先级的中断。

当两个中断源的抢占式优先级相同时,这两个中断将没有嵌套关系,当一个中断到来后,如果正在处理另一个中断,这个后到来的中断就要等到前一个中断处理完之后才能被处理。

如果这两个中断同时到达,则中断控制器根据他们的响应优先级高低来决定先处理哪一个。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 这里的中断优先级 高是指 是指是否更接近0级,0级优先级是最高的。

(3)配置外部中断寄存器
实际上EXTICR[0]-EXTICR[4]分别代表寄存器EXTICR1~EXTICR5,所以EXTICR[2]
实际表示
寄存器EXTICR3.
EXTICR3寄存器描述:
由于我们配置的是按键1即PE11脚作为中断输入脚,所以我们需要给寄存器赋值0100,转化成16进制数就是0x4,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一段代码:
AFIO->EXTICR[2] &=0x0FFF;//清除之前的配置而不影响其他位的配置
AFIO->EXTICR[2] |=0x4000;//中断线配置为PE11
中断屏蔽寄存器(EXTI_IMR)
在此我们需要开启来自线11(PE11)上的中断请求,所以我们需要将对应的控制位置1:EXTI->IMR |=1<<11;
其他的都是一样的,在此不再赘述。

在exit.c中添加如下代码:
#include"includes.h"
/*外部中断配置函数
KEY1--PE11*/
void GPIO_Config(void)
{
/*第一步:使能时钟*/
RCC->APB2ENR|=1<<6;//使能PORTE时钟
RCC->APB2ENR|=1<<0;//使能AFIO时钟
/*第二步:设置外部中断引脚工作模式
设置PE11为输入模式;
注意如果有外部上拉电阻
则可以设置成浮空输入,
如果没有的话则必须设置
成上拉输入*/
GPIOE->CRH&=0xFFFF0FFF;
GPIOE->CRH|=0x00004000;
}
void NVIC_config(void)
{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声明嵌套中断结构体*/ /*中断分组*/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1);
/*外部中断15_10 */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EXTI15_10_IRQn;
/*抢占优先级1*/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1;
/*子优先级0*/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1;
/*使能*/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外部中断源配置*/
}
void Interrupt_Config(void)
{
AFIO->EXTICR[2] &=0x0FFF;//初始化
AFIO->EXTICR[2] |=0x4000;//中断线配置为PE11
//允许外部中断
EXTI->IMR |=1<<11;
//屏蔽事件请求
EXTI->EMR &=~(1<<11);
//禁止上升沿触发
EXTI->RTSR &=~(1<<11);
//使能下降沿触发
EXTI->FTSR |=1<<11;
}
void EXIT_Config(void)
{
/*第一步:配置GPIO为浮空输入模式*/
GPIO_Config();
/*第二步:配置NVIC寄存器组*/
NVIC_config();
/*第三步:配置外部中断配置寄存器*/
Interrupt_Config();
}
5、其中“includes.h”已经添加到“stm32f10x_it.c”文件中
6、其中“void EXTI15_10_IRQHandler(void)”函数声明已经添加到
“stm32f10x_it.h”文件
7、在“stm32f10x_it.c”文件中编写中断处理函数
按键中断触发之后进入中断处理函数EXTI15_10_IRQHandler(void),中断完成的功能为将LED1和LED2熄灭1s后恢复,以此来判断是否进入了中断处理函数。

注意:中断服务结束后标志位要清零:EXTI_ClearITPendingBit(EXTI_Line11);
否则未按键时也会检测到中断。

在stm32f10x_it.c中添加如下程序:
void EXTI15_10_IRQHandler(void)
{
if(EXTI_GetITStatus(EXTI_Line11) != RESET)//检测中断线11是否发生中断
{
LED1_OFF;
LED2_OFF;
delay_ms(1000);
LED1_ON;
LED2_ON;
//清除中断请求标志
EXTI_ClearITPendingBit(EXTI_Line11);
}
}
8、查看exit.h的内容以及注意exit.h已经添加到了includes.h中
9、查看Application.c的内容(Application()为什么是空?)
将Application()改为如下:
10、查看main.c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