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中、西药注射液混合后发生配伍禁忌常呈现浑 浊、沉淀、变色或产生气泡等现象,主要原凶为混 合后溶液pH值发生改变;如在含双黄连注射液的 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硫酸阿米卡星注射 液、硫酸庆大霉素即出现棕黑色沉淀.加入氨苄西 林钠溶液颜色变深…]:在清开灵输液中加入硫酸庆
另外加药方法不同也会使混合液出现不同的变 化。例如将维生素C注射液与川I芎嗪注射液分别加 入和混合后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其微粒变化 不同.混合后加入法其微粒多于分别加入法L16]:青 霉素注射液与双黄连注射液混合后加入0.9%氯化 钠注射液中,其微粒数多于分别加入法数十倍n1; 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川I芎嗪注射液直接配伍后产生棕 色沉淀.而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再混合则混
[4]马一平,陈庆明,张兰香.清开灵注射液在8种输液中的稳 定性考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2):119—120
[5]齐菲,侯连兵.清开灵注射液与常用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医 药导报,2006,25(6):583—584
[6]郭喜红,张丹,于鲁海,等.葛根素注射液与5种输液配伍 的稳定性考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12):755
文章编号:1672—3384(2006)一06—0036—04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作
者】
【中图分类号】
杨毅恒翟所迪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100083) R28;R969.3
【文献标识码】 B
1前言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
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出有效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当前,社会上普遍认为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注射剂本身的质量原因引起的,因而有不少医疗单位拒绝使用中药注射剂,甚至有些人全盘否定中药注射剂。
其实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认知度以及中药注射剂研发、生产等环节有关,更多的还与其在临床是否合理使用有关。
有数据统计显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70%是临床不合理使用造成的。
为了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笔者对我院2015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150份出院病历进行处方点评。
现将点评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本次处方点评的病历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各科使用中药注射剂的150份出院病历。
点评品种: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舒血宁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肾康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
(二)方法对150份出院病历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嘱进行点评。
1.点评要点1.1 适应证不适宜;1.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1.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1.4 用法、用量不适宜;1.5 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1.6 重复给药;1.7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2.点评依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2年版》、《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及药品说明书。
二、结果三、分析(一)适应症不适宜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如患者**临床诊断为脑动脉供血不足,医生给患者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而红花黄色素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为心血瘀阻引起的Ⅰ、Ⅱ、Ⅲ级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二)用法、用量不适宜1.选择溶媒不适宜按照《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及药品说明书的规定,舒血宁注射液的溶媒宜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因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可使舒血宁注射液中的银杏内酯开环,药物稳定性降低,效价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增加。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

给药途径争议
注射剂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也是最严格 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注射剂必须成分清晰、药 品纯净度高、疗效有充分证据、毒副作用明确。 这是国际医学界的共识,也是最基本的原则。
4
给药途径争议
反方3
“以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标准衡量,中药注 射剂则从根本上违反了注射剂的基本原则,将 不明成分的复杂混合物注入人体是非常危险和 不负责任的,这类中国独有的药品既不符合传 统中医的理论和经验,也违反了现代医学的基 本原则。”
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
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的津村顺天堂制成了小柴胡汤颗粒制剂, 同时发表了“津村小柴胡汤颗粒对慢性肝炎有治疗效果”的报告, 一时间在日本引起不同凡响。小柴胡汤成了畅销药,舆论认为日本 汉方走向现代化。短短的几年里,津村顺天堂便成了日本乃至世界 注目的制药企业,财富积累走向巅顶。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不 断爆出小柴胡汤有副作用的新闻,1991年4月日本厚生省向医师、 药剂师下达了要注意小柴胡汤导致间质性肺炎的通告。1994年1 月~1999年12月报道了因小柴胡汤颗粒的副作用发生了188例间 质性肺炎,其中22人死亡。结果津村顺天堂1997年破产,2000 年津村顺天堂社长津村昭被判刑3年。
给药途径争议
正方
中药注射剂的优点在于药效迅速,作用可 靠,更适于抢救危重病症之用,是中医治疗急 症必不可少的剂型。
有些中药注射剂还可发挥定位药效,如消 痔灵注射液可用于治疗痔疮;当归注射液可以 穴位注射等。
给药途径争议
正方
中药注射剂主要应用在心脑血管、抗肿瘤、 呼吸系统等领域。
中药在一些疾病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如丹参、生脉、参脉注射液是治疗心脑血管疾 病常用的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 在治疗肿瘤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清开灵注 射液等列入国家中医医院急诊必要中成药目录。
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

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是指将中药煎煮汁液化为液态,通过针筒和注射器注入患者体内的一种药剂形式。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许多优点,如快速起效、药效明显、用药方便等。
然而,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特殊性质,其使用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我们在使用时予以注意。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第一,严格执行医师处方。
中药注射剂是一种特殊的药剂形式,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和药物组分,其使用需要准确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剂量。
因此,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必须严格执行医师的处方,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倍数。
第二,保证用药环境的洁净。
中药注射剂是通过针筒和注射器进行注射的,对使用工具和注射部位的清洁要求比较高。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确保使用的注射器、针头等工具是干净无菌的,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在注射前应对注射部位进行清洁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第三,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中药注射剂中的药物组分复杂,存在一些配伍禁忌。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避免将不相容的药物混合在一起使用,以免发生药物反应。
同时,对于已知有配伍禁忌的药物,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和顺序使用,避免因配伍不当导致不良反应。
第四,注意药物储存和保质期。
中药注射剂在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湿度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中药注射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高温、高湿环境下存放,以免影响药物质量。
另外,中药注射剂在使用前要查看药物的保质期,过期药物不得使用,以免影响疗效和安全性。
第五,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虽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其不良反应较多,如过敏反应、肝损伤等。
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患者和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或过敏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
同时,医务人员应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监测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第六,遵守用药原则。
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特殊的药剂形式,使用时需要遵守一些特殊的用药原则。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中药剂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本文将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比于传统中药剂型,中药注射剂具有快速、直观、可控的特点,能够快速发挥药效,同时能够规避中药口服剂型的吸收差异和代谢过程中的药物消耗。
这些优点使得中药注射剂在急救、重症监护、肿瘤治疗等领域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
根据临床实践情况的调查数据显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急救领域中,中药注射剂可以迅速发挥其药效,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在重症监护领域中,中药注射剂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促进患者康复。
此外,在肿瘤治疗领域中,中药注射剂常用于辅助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提高化疗效果。
除此之外,中药注射剂还有助于益气养血、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治疗方面的应用。
然而,中药注射剂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中药注射剂制剂复杂,对生产工艺要求高,生产成本较高。
这导致了中药注射剂在市场上的价格相对较高,给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
其次,中药注射剂缺乏明确的使用规范和标准剂量,容易导致剂量过大或过小,从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的情况。
此外,中药注射剂中的成分较为复杂,存在相互作用和合理性难以评估的问题,这给临床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为了解决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的问题,有必要制定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明确其适应症、剂量和使用方法。
同时,加强研究,推动中药注射剂的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提高其效果和安全性。
此外,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监管和管理,减少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中药剂型,在临床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药注射剂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改进。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临床研究的深入,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将会不断完善,并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益处。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药注射剂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形式之一,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中药注射剂具有剂量准确、快速有效、便于使用等特点,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范围中药注射剂广泛应用于各个临床科室,尤其在热病、感染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临床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剂可以显著改善疾病的症状,加速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其中,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中药注射剂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病程的稳定,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二、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案例1. 注射党参注射液党参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冠心病等。
临床研究发现,党参注射液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的负担,改善心血管功能,且具有一定的抗缺血、抗心肌梗死的作用。
2. 注射黄连素黄连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临床应用中,黄连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同时,黄连素还具有抗病毒、抗炎等药理作用,对于病毒感染和发炎反应引起的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三、中药注射剂的优势与不足1. 优势中药注射剂相较于传统中药剂型,具有剂量准确、快速有效、便于使用等优势。
在治疗急性病症、危重病患者时,中药注射剂能够迅速发挥药效,提高治疗效果。
与西药注射剂相比,中药注射剂疗效确切,不易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2. 不足中药注射剂的制备过程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成本较高。
同时,中药注射剂中所含药物成分复杂,药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质量控制相对较难。
此外,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范围相对较窄,目前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争议。
四、中药注射剂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中药注射剂作为创新型药物形式,在临床使用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中药注射剂将通过研发创新,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拓宽临床应用范围。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整理课件ppt
19
忽视药物配伍禁忌
中、西药注射液混合后发生配伍禁忌常呈现浑 浊、沉淀、变色或产生气泡等现象,主要原因 为混合后pH值发生改变;
含双黄连注射剂的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中, 加入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即出 现棕黑色沉淀,加入氨苄西林钠溶液变深;
在清开灵输液中加入硫酸庆大霉素或维生素B6 后即出现浑浊
整理课件ppt
22
忽视药物配伍禁忌
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中 静脉滴注,常引起过敏反应,甚至休克。
低分子右旋糖酐本身是一种强抗原,易和一些 药物结合成络合物或复合物所致,因此临床在 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时,应尽可能不与低分子 右旋糖酐注射液混合滴注,以免引起过敏性休 克或严重的过敏症。
用药剂量过大或浓度偏高
河南省2004~2005年发生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3414例,涉及66个品种。
其中超出药品说明书用量占总数的 21.38%,儿童超剂量用药占总数的 39.76%。
整理课件ppt
17
用药剂量过大或浓度偏高
从我院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中也可 得到印证:
从2001年至2005年由中药注射剂引起的 不良反应共22起,其中超量使用的有10 起,占45%。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整理课件ppt
1
定义
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 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 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中提取出 有效成分或物质制成的无菌制剂。
整理课件ppt
2
中药注射剂目前状况
柴胡注射液 列入国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有109种 复方中药注射制剂约有50种。
整理课件ppt
3
中药注射剂目前状况
中药注射剂的优点在于药效迅速,作用 可靠,更适于抢救危重病症之用,是中 医治疗急症必不可少的剂型。
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的看法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1.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增加,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受到关注。
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剂型的一种,其特殊性和有效性备受争议。
本文将从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两个方面对中药注射剂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和个人看法。
2.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作为中药剂型之一,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中药注射剂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皮肤炎症等。
其中,过敏反应是最为严重和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部分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后会出现过敏反应,甚至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需要及时处理和干预。
3.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尽管中药注射剂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仍具有一定的价值。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我们需要合理应用,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合理选择适应症。
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合理选择是否使用中药注射剂以及选择哪种中药注射剂。
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用药速度。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控制使用剂量和用药速度,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处理和调整用药方案。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就个人观点和理解而言,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中药剂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价值。
但其不良反应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我认为需要谨慎选择适应症,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用药速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情况。
我也认为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谨慎权衡利弊,以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5. 总结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既具有一定的价值,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需要合理应用,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读者能够有所帮助,使大家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合理应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
[论文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论文摘要]中药注射剂型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有着快速、高效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共同关注。
中药注射剂的出现,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是中医临床治疗危急重症的一种较好的速效剂型,有着快速、高效的特点,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但由于中药注射剂原料成分的复杂性,中药材品种、产地、采收季节不同而造成所含成分的不确定性,处方组分和剂量的特殊性,以及制备工艺和分析技术的不规范性等原因,导致目前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药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提高。
因此,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共同关注。
为此,对我院2007年6月住院患者输液用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做中西药不良反应的对照。
1临床资料
2007年6月全院住院输液患者221名,其中136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85名静脉滴注西药成分注射剂。
其中男性98例,女性123例,男女比例为80∶100,年龄最小25岁,最大88岁。
2结果
调查所涉及住院输液患者221名,其中136名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有11名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占用药人数的5%。
85名静脉滴注西药成分注射剂,只有2名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占用药人数
的1%,可以看出中药注射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是西药注射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的5倍。
3讨论
3.1重视和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传统中药大多口服给药,由于肝脏首过效应一般副作用较少,配成注射剂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有效成分未经过肝脏首过效应,相对于口服给药其浓度较大,所以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
2005年,占我国药品总数不到4%的120种中药注射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占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总数的10.5%,在中药的不良反应病例中占了75%,足以说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高发生率。
另据调查,在2005年1~10月全国1412家医院采购的前20种中成药中,有16个产品是注射剂,所占比例高达86%,表明了中药注射剂的高使用率。
提醒广大医师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必须重视其安全性。
3.2保证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文献[1]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用5%葡萄糖注射液和生理盐水稀释,后者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不符合药典对不溶性微粒的规定。
有些中药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与浓度成正比,微粒数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如复方丹参注射液、双黄连粉针等,浓度过大将不符合药典要求[1,2]。
随着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认识程度的加深,新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有关中药注射剂的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且对中药注射剂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然而,鉴于中药注射剂的复杂
性,要切实达到这一目标还需进行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和相关基础研究的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完善研制规程和审评技术要求。
3.3重视中药注射剂的配伍问题
中药注射剂成分比较复杂,一种中药注射剂本身就是由多种成分组成,再与其他药物配伍,可能发生的反应往往难以预测。
如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肌苷更换输液组时,发现输液管内出现黑绿色改变[3]。
两种中药注射剂的配伍也应尽量避免,因为其中有些成分可能因pH值改变、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溶解度下降或发生聚合反应,甚至产生有害物质,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
鉴于中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时常发生过敏反应的现象,建议临床应尽量避免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若临床试验时拟将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则应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按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联合用药的安全性研究。
4小结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执行,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不仅关系到药效的发挥,而且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故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以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稀释液体稀释;以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用法和用量应用;避免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的配伍;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过敏史;避免用于年老体弱、儿童或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宜在家自我诊疗;加强用药监护和应急抢救准备等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