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4-2017年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分析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4-2017年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药注射剂是一种将中药熬制成液体形式,通过注射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的药物剂型。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中药注射剂具有药效快、药效好、剂型新颖等特点,已成为中医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背景下,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实践验证,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体系。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中药注射剂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可有效治疗多种疾病。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4年至2017年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的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现状、优势和挑战,提出合理应用策略,以期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研究结论的总结与展望,探讨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意义,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中药注射剂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为我国中药注射剂的规范化应用和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医药的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提高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推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
2. 正文2.1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现状中药注射剂是指将中药提取物通过特殊的生产工艺制成的注射剂,是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应用形式之一。
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逐渐普及,中药注射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前,中药注射剂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特别是在急性疾病和重症病患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快速而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方式简单方便,可直接静脉注射,提高了药物的利用率和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中药注射剂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仅在传统中医治疗中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在现代医学领域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最新)

输液器具
输液器与注射器热原不合格:一次性输液器及注
射器被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时有发生,且储存期愈 长污染率愈高。
通过实验检测证实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一次性
注射器其不溶性微粒都有超标,加药时带入输液
引起微粒迭加。
输液时,可将空气中的细菌和尘粒随之带入药液 而造成污染。
输液器具
输液用具引入的微粒:静脉输液除药物外,输液
皮肤试验
药品 皮试阳性率 皮试阴性者致 人群中致敏率 敏率
2.1%(7/347) 15.4% (62/402)
黄芪多糖粉针
12.3%(55/448)
清开灵粉针剂
3.0%(4/132)
0.4%(1/224)
4.5% (6/132)
清开灵注射液
7.6%(10/132)
0.4%(1/224)
9.1% (12/132)
临床应用:上呼吸道感染(人感 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 肺炎(非典型性肺炎)、支气管 炎、流脑、乙脑、肝炎、肝昏迷、 感染性休克、细菌性痢疾、全身 感染性疾病等
常用品种: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痰
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
双黄连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肝 炎灵注射液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
董永成
中药注射剂:药材(和饮片)经提取、 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 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 液的无菌制剂 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 用浓溶液,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 静脉滴注等。
一、中药注射剂的历史沿革
诞 生:20世纪40年代第一个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
提高生活质量等。
临床应用:原发性肝癌、肺癌、胃癌、直肠癌、恶性淋 巴瘤、宫颈癌等。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
1.前言
介绍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背景与意义。
2.中药注射剂的定义和分类
2.1 定义:中药注射剂的概念和特点。
2.2 分类:根据不同的制剂要求和药理作用进行分类,如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等。
3.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与开发
3.1 中药注射剂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3.2 研发流程:包括配伍研究、药性评价、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等。
4.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4.1 制剂工艺控制:包括原料药的选用、提取工艺、炮制工艺等。
4.2 质量标准控制:包括药物成分的检测、微生物限度控制、安定性研究等。
5.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
5.1 临床适应症:根据中药注射剂的药理作用,详细介绍其临床应用范围和适应症。
5.2 用药原则:包括剂量选择、给药途径、疗程控制等。
5.3 注意事项: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禁忌症等进行详细说明。
6.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6.1 存在问题:介绍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控制等问题。
6.2 展望未来:对中药注射剂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附件:
附件一:中药注射剂市场销售情况表格
附件二: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指南
法律名词及注释:
1.药品管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注射剂:指通过注射途径给药的制剂,包括液体注射剂、冻干粉针剂等。
3.药理作用:指药物在生物体内所产生的生理、化学作用及其效应。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注射剂,数量多,多用
于抗细菌和病毒感染,用于耐西药的细菌及病毒
感染、不耐受抗生素的患者群体。
• 如双黄连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 、穿心莲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等。
中药注射剂使用沿革与现状
临床分类
• ②补益类
• 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注射剂,主要用于虚证。 • 如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 芪扶正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鹿茸精注射液、
辨证用药
• 黄瑞香注射液
•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散
寒止痛。用于风寒湿邪浸袭而致的风湿性
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及坐 骨神经痛等病症。
注意剂量
中药注射剂有其安全用量范围,随意加大剂量也
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医务人员应对剂量给予足够重视,临床应严格按 照说明书推荐或规定的剂量给药。 中药注射剂的量效关系和最佳剂量的确定需要药 效、药代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新鱼腥草素钠注射 剂
鱼腥草注射液 复方蒲公英
848
4497 4
36
218 0
4
31 0
15
114 0
炎毒清注射液
鱼金注射液
0
139
0
4
0
0
0
3
总计
5488
258
35
132
上表数据检索时间:1988年-2006年5月31日
典型案例
患者,女,35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予静脉滴注鱼腥草 40ml,5%葡萄糖250ml,约15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气促 、恶心,全身湿汗,面色苍白。查体:面色发绀、呼吸急
辨证用药 注意剂量 注意疗程 辨别溶媒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当前,社会上普遍认为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注射剂本身的质量原因引起的,因而有不少医疗单位拒绝使用中药注射剂,甚至有些人全盘否定中药注射剂。
其实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人们对中药安全性的认知度以及中药注射剂研发、生产等环节有关,更多的还与其在临床是否合理使用有关。
有数据统计显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70%是临床不合理使用造成的。
为了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笔者对我院2015年使用中药注射剂的150份出院病历进行处方点评。
现将点评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本次处方点评的病历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各科使用中药注射剂的150份出院病历。
点评品种: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舒血宁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肾康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
(二)方法对150份出院病历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医嘱进行点评。
1.点评要点1.1 适应证不适宜;1.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1.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1.4 用法、用量不适宜;1.5 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1.6 重复给药;1.7 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2.点评依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2年版》、《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及药品说明书。
二、结果三、分析(一)适应症不适宜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如患者**临床诊断为脑动脉供血不足,医生给患者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而红花黄色素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为心血瘀阻引起的Ⅰ、Ⅱ、Ⅲ级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二)用法、用量不适宜1.选择溶媒不适宜按照《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及药品说明书的规定,舒血宁注射液的溶媒宜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因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可使舒血宁注射液中的银杏内酯开环,药物稳定性降低,效价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增加。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培训指南试题

铜梁县中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培训考试题姓名科室一、单项选择题1、中药注射剂肌内注射量一般为()ml。
A 2-8B 1-5C 3-7D 6-102、新中国大批量生产的第一个中药注射剂品种是()A 鱼腥草注射液B 板蓝根注射液C 穿心莲注射液D 柴胡注射液3、下列属于活血类的中药注射剂为()A 灯盏花素注射液B 板蓝根注射液C 穿山龙注射液D 黄芪注射液4、关于中药注射剂的优势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 药效迅速,作用可靠B 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C 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D 不可以穴位注射5、下列关于双黄连注射剂的表述错误的是()A 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B 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C 适用于病毒以及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咽炎等D 清热解毒,清宣风热6、宜选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的是:()A双黄连注射液B灯盏花素注射液C舒血宁注射液D清开灵注射液7、宜选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的是:()A舒血宁注射液B复方丹参注射液C参麦注射液D清开灵注射液8、清开灵注射剂滴速成年人以()滴/min为宜A 20-30B 30-60C 15-20D 50-709、下列关于输液速度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 川芎嗪注射液静滴速度应控制在30滴/min为宜B 脉络宁注射液静滴速度最好控制在40滴/min以内C 一般而言,输液速度成人60滴/分D 一般而言,输液速度儿童60滴/分10、下列注射剂中要求阴凉避光保存的是()A 参麦注射液B 参附注射液C参芪扶正注射液D红花注射液二、判断题1、中药注射剂的给药途径主要可分为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局部病灶注射和穴位注射四种。
()2、静脉注射:静脉注射主要有静脉推注与静脉滴注两种形式。
静脉注射起效迅速,常用于急救。
()3、清热类中药注射剂包括双黄连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4、鱼腥草注射液1978年初次批准静注剂型()5、中药注射剂宜单独使用()6、参附注射液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感染性、失血性休克等)()7、中药注射剂没有其安全用量范围,随意加大剂量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培训小结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培训小结在中医药领域,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其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为了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水平,我们参加了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的培训和学习。
通过此次学习,我从多个方面得到了提高和收获。
首先,我们学习了中药注射剂的基本知识。
中药注射剂是指将中药制剂以注射方式给药,其中包括中药配方颗粒注射剂和中药片剂注射剂等。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中药注射剂的组成、性能、疗效及适应症等方面知识。
通过对其基本知识的掌握,我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我们学习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指南。
这些指南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包括适应症、用药原则、用药方法及剂量等。
学习了这些指南后,我对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对其使用中的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再次,我们学习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技术。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操作。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地配制和使用中药注射剂,包括溶解液的制备、注射器的选择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这些技术要点对保证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水平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还学习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研究和评价。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水平需要通过科学的研究和评价来提高。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试验设计和方法、评价指标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为我们开展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提高了我们在该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通过此次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的培训学习,我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同时,我也掌握了中药注射剂的配制和应用技术,提高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的操作水平。
希望今后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水平,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服务。
2024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全文)

2024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全文)近期发布的《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药物警戒指南》(2024版),从临床应用的角度,依据我国药物警戒法规,借鉴国外药物警戒指南,考虑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药物警戒的关键要素,从监测与报告、信号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4个关键环节,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药物警戒工作提出建议。
主要内容如下:一、中药注射剂概念和相关术语(1)中药注射剂: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体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2)溶媒:能溶解气体、固体、液体而成为均匀混合物的一种液体。
(3)输液反应: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一种不良反应。
输液反应常见的症状为潮红、瘙痒、心率及血压改变、呼吸困难、发热和/或寒战、胃肠道反应、多种类型的皮疹、缺氧等。
二、重点监测品种宜对以下中药注射剂开展重点监测:(1)含有斑蝥、蟾酥等毒性中药材的中药注射剂;(2)含有水蛭、地龙等动物蛋白的中药注射剂;(3)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聚集性事件的中药注射剂;(4)发生可疑非预期的严重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5)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涉及的中药注射剂;(6)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要求重点监测的中药注射剂。
三、重点监测人群被监测人群包括所有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重点关注特殊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有药物过敏史者,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处于特殊生理状态(月经期妇女)或患有特殊疾病者用药。
(1)老年人:评估老年人身体基本状况(脏器功能、代谢能力、对药物敏感性和耐受性等)及所患基础疾病;评估老年人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与中药注射剂联用的风险;评估老年人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剂量、频次和疗程的风险。
(2)儿童:评估儿童基本情况(年龄、体质量等)对使用中药注射剂剂量、频次和疗程的风险;评估儿童联合用药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指南主讲人:柴守华副主任医师注射用丹参拼音名:Zhusheyong Danshen书页号:11~13 收载于:新药转正标准44标准号:WS3-320(Z-40)-2003(Z)本品为丹参经加工制成的粉针。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粉末;具引湿性。
【鉴别】取本品40mg,加70%甲醇2ml,振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丹参素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以0.2%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酸(8:7:0.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0℃烘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pH值取本品2支的内容物,用水20ml溶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I G)。
pH值应为6.0~7.0。
水分取本品0.5~1g,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H第三法)。
所含水分不得过6.0%。
澄明度取本品1支的内容物,置纳氏比色管中,用无毛点注射用水20ml溶解,依法检查血栓通注射液拼音名:Xueshuantong Zhusheye英文名:书页号:Z20-113标准编号:WS3—B—3829—98批准文号: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主根提取的三七总皂甙的灭菌水溶液。
【制法】取三七总皂甙适量(相当于人参皂甙Rg<[1]>35g)、氯化钠8.5g,加注射用水500ml,煮沸使溶解,放冷,静置过夜,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加适量活性炭,搅匀,静置30分钟,滤过,用0.5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0.5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5.5~7.0,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黄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照人参皂甙Rg<[1]>[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进行薄层层析。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pH值应为5.0~7.0(附录ⅦG)。
溶血与凝聚取本品适量,加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每1ml含7.0mg(以人参皂甙Rg<[1]>计)的溶液,取0.3ml置试管中,加生理盐水2.2ml,摇匀,加新配制的2%红血球混悬液(取兔血适量,除去纤维蛋白原,用约10倍量的生理盐水离心洗涤至上清液不显红色时为止。
按所得红血球体积,加生理盐水配成浓度为2%的混悬液)2.5ml,摇匀;同时做空白对照。
于37℃放置2小时后观察结果,均应无溶血及红细胞凝聚现象。
异常毒性取本品,加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每1ml含7.0mg(以人参皂甙Rg<[1]>计)的溶液,依法检查(二部附录ⅪC),按静脉注射法给药,应符合规定。
热原取本品,依法检查(附录ⅧA),剂量按家兔每1kg注射1ml,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U)。
【含量测定】三七总皂甙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人参皂甙Rg<[1]>对照品约10mg,经60℃真空干燥2小时,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每1ml含Rg<[1]>对照品0.1mg的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1ml,置25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ml,分别置10ml具塞试管中,在水浴上蒸干,放冷,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ml,再加入高氯酸0.8ml,于60℃保温15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冰醋酸5ml,摇匀。
同时作空白对照。
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B),在56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
本品每支含三七总皂甙以人参皂甙Rg<[1]>(C42H72O14)计,应为标示量的90.0~110.O%。
人参皂甙Rb<[1]>与人参皂甙Rg<[1]> 精密量取本品3ml,置1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人参皂甙Rb<[1]>,对照品约3.5mg和人参皂甙Rg<[1]>对照品约2.5mg,经60℃真空干燥2小时,精密称定,分别置1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w/V)磷酸氢二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粘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浓氨试液(60:35:9)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在10~20℃温度下展开,取出,挥去有机溶剂并烘干,待板温度达90℃时,取出,迅速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放冷,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35nm,λ<[R]>=65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每1ml含人参皂甙Rb<[1]>不得少于6.3mg,人参皂甙Rg<[1]>不得少于9.5mg。
【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用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脑血管病后遗症,内眼病,眼前房出血等。
【用法与用量】静脉注射一次2~5ml,以氯化钠注射液20~40ml稀释后使用,一日1~2次。
静脉滴注一次2~5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一日1~2次。
肌内注射一次2~5ml,一日1~2次。
理疗一次2ml,加注射用水3ml,从负极导入。
【规格】(1)2ml:70mg(三七总皂甙)(2)5ml:175mg(三七总皂甙)【贮藏】密封,避光。
注:三七总皂甙质量标准[制法]取三七主根粗粉1000g,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95%乙醇作溶剂,浸渍40小时后,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进行渗漉,收集渗漉液至三七总皂甙完全漉出(用liberman反应检查),渗漉液经氧化铝脱色,滤过,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经水沉后进行脱脂处理,将脱脂液过树脂柱吸附并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浓缩至稠膏状,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无定型粉末,味苦、微甘。
本品易溶于甲醇、乙醇和水,难溶于丙酮、乙醚和苯,易吸潮。
[鉴别]照人参皂甙Rb<[1]>与人参皂甙Rg<[1]>[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试验。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干燥失重取本品适量,在60℃真空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5.0%(附录ⅨG)。
炽灼残渣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ⅨJ),遗留残渣不得过0.5%。
溶血与凝聚同血栓通注射液的溶血与凝聚检查。
均应无溶血及红细胞凝聚现象。
异常毒性取本品适量,加灭菌生理盐水制成每1ml含7.0mg(以人参皂甙Rg<[1]>计)的溶液,依法检查(二部附录ⅪC),按静脉注射法给药,应符合规定。
[含量测定]三七总皂甙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同“血栓通注射液”三七总皂甙[含量测定]中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本品50mg置50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具塞试管中,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ml,分别置10ml具塞试管中,在水浴上蒸干,放冷,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ml,再加入高氯酸0.8ml,于60℃保温15分钟,冷却至室温,加冰醋酸5ml,摇匀;同时作空白对照。
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B),在56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即得。
本品以干燥品计算,含三七总皂甙以人参皂甙Rg<[1]>(C42H72O14)计,不得少于60.0%。
人参皂甙Rb<[1]>与人参皂甙Rg<[1]>取本品10mg,精密称定,置1ml量瓶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照“血栓通注射液”中人参皂甙Rb<[1]>与人参皂甙Rg<[1]>[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自“另取人参皂甙Rb<[1]>对照品约3.5mg”起依法操作,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以干燥品计算,含人参皂甙Rb<[1]>不得少于20.0%,含人参皂甙Rg<[1]>不得少于30.0%。
[贮藏] 密闭,避光,置阴凉干燥处。
[制剂] 血栓通注射液。
喜炎平注射液(试行)拼音名:Xiyanping Zhusheye书页号:456~458收载于: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肺系(二)分册标准号:WS-10863(ZD-0863)-2002【处方】穿心莲内酯磺化物25g,制成1000ml【制法】取穿心莲内酯磺化物,用注射用水适量溶解,加0.1%活性炭搅拌10分钟,滤过,加注射用水至规定量,滤过,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4.5~6.5,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橙黄色的澄明液体。
【鉴别】(1)取本品0.5ml,加水5ml,加0.2mol/L氢氧化钠溶液lml及2%3、5-二硝基苯甲酸乙醇溶液3滴,即显紫红色。
(2)取本品0.5ml,加无水碳酸钠0.2g与过氧化氢溶液0.5ml,蒸干,炽热至炭化,放冷,加水5ml,搅匀,滤过,滤液加稀盐酸使成酸性后,应显硫酸盐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 V)(3)取本品0.5ml,应显钠盐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 V)【检查】pH值应为4.5~6.5(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I G)蛋白质取本品lml,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S),应符合规定。
鞣质取本品lml,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S),应符合规定。
草酸盐取本品2ml,加3%的氯化钙试液2~3滴,放置10分钟,不得出现浑浊或沉淀。
钾离子取本品2ml,照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S)检查,应符合规定。
树脂取本品5ml,照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S)检查,应符合规定。
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的遗留残渣,加硝酸0.5ml,蒸干,至氧化氮蒸气除尽后,放冷,加盐酸2ml,蒸干,加水使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lml,加水15m1,照重金属检查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E第二法)检查,不得过百万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