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在我国,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是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文件之一。
该指南涵盖了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中所需的各类成药的使用标准、适应症、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等内容。
2018年版的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是全面更新的版本,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来看一下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的制定背景。
这一指南的制定是基于对目前临床药物使用情况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对各类药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该指南,旨在规范和指导临床医生的用药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接下来,让我们对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进行深入的解读。
该指南包括了多个疾病领域的常用成药,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肿瘤、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针对每一类疾病,指南详细列出了推荐使用的成药、主要适应症、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等内容。
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加科学地选择用药方案,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对临床医生的指导和规范作用是明显的。
对于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医生可以根据指南推荐的药物进行选择,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疗效。
指南中对于常见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内容的详细介绍,也有助于医生在用药过程中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指南的推广和应用也可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医疗费用,符合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发展方向。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是一份非常有益的文件。
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还为患者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作为广大患者和公众,我们也应该对这一指南有所了解,以便在医疗过程中更好地与医生沟通,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是一份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件,对医疗卫生领域的发展和患者的用药安全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
七、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一)辨证合理用药 1.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是中医学的精髓。 疾病的本质和属性,往往通过“证”的形式 表现,所谓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 所收集的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 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 部位以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 质的证的过程。论治又称施治,即根据辨证的 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
(二)中成药的使用剂量
• 上市中成药的说明书中已明确规定使用剂量,所 标剂量是按照国家研发规定严格制定的,有科学 可信的试验数据支撑,无论医生临床用药或患者 自行购用都应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剂量用药。
• 虽然中成药大多数由原生药材中饮片制成,毒性 低,安全系数大,但临床报道由于医生用量过大, 或长期连续用药而引起中成药中毒的病例屡见不 鲜。因此,临床医师必须结合病人的个体特点, 确定最佳用量,防止用量过小,药力不足或用量 过大,克伐正气的现象。
• 如两个含有“十八反”、“十九畏”药对 的中成药同用,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
•
对于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由于中成药的成分复杂,二
者合用的方法、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一般应
尽量避免配伍使用,若必须合用,建议间隔使用,同时注
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
(三)妊娠禁忌
某些中药具有损害母体及胎元以致引起堕 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使用 的药物。根据药物对母体及胎元损害的程 度不同可分为禁用药与慎用药两类。凡禁 用药妊娠期间绝对不能使用,慎用药可根 据孕妇体质及病情需要审慎使用。
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中成药

❖ 临床应用:急、慢乳蛾;急、 慢喉痹;感冒。
现在是41页\一共有118页\编辑于星期三
茵栀黄口服液
❖ 药物组成:茵陈提取物、栀子 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 物。
❖ 临床应用:感冒
现在是10页\一共有118页\编辑于星期三
第一 节 解表剂
二 辛凉解表
现在是11页\一共有118页\编辑于星期三
柴胡注射液
❖ 药物组成:柴胡 ❖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
感冒及疟疾的发热。 ❖ 临床应用:1 感冒 2 实行感冒 3 疟疾
现在是12页\一共有118页\编辑于星期三
❖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 痛,牙龈肿痛,口舌生 疮,目赤肿痛
❖ 临床应用:口疮、牙疼、 急喉痹。
牛黄上清丸
❖ 药物组成: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 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 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 梗、甘草、石膏、冰片
❖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 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 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 痛、大便燥结
小儿宝泰康颗粒
❖ 药物组成:连翘、地黄、滇柴胡、玄参、桑叶、 浙贝母、蒲公英、南板蓝根、滇紫草、桔梗、 莱菔子、甘草。
❖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于小儿风 热外感,症见发热、流涕、咳嗽、脉浮。
❖ 临床应用:感冒
现在是17页\一共有118页\编辑于星期三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 药物组成:柴胡、黄芩、 金银花、连翘、葛根、 板蓝根、水牛角、大黄
第五章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说 明
全书正文设总论、各论两部分。
总论部分简要介绍中成药的命名、分类及 组成,中成药的常用剂型、用法用量、使 用注意、合理应用、不良反应。
各论部分按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 鼻喉科、骨伤科用药分为六个部分。
说 明
药品名称:统一使用国家标准中收载的中成药名称。 药物组成:处方中药物名称统一使用国家标准中收载的名 称。 功能主治:功能主治一般先介绍中医功能及主治病证,西 医的适应证附列于后,并标明属于中医何种证候。 方解:根据君、臣、佐、使制方之法,精练地分析方剂配 伍。 临床应用:根据收载品种所确定的功能主治,按病证不同 分项叙述,突出辨证用药的理法特色,保持功能与主治的 完整和统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内科用药
外科用药
妇科用药 眼科用药 耳鼻喉科用药 骨伤科用药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内科用药
解表剂 解表剂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胡、薄荷、豆豉等药物为
主组成。 【功能主治】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临床以 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应用】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 见上述症状者。 一、辛温解表 1.九味羌活丸(颗粒) 2.感冒清热颗粒 二、辛凉解表 3.柴胡注射夜 4.银翘解毒丸(颗粒、片) 三、表里双解 5.防风通圣丸(颗粒) 四、扶正解表 6.玉屏风颗粒 【不良反应】服用感冒清热颗粒后有发生药疹的不良反应报道。使用柴胡注射 液有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不良反应报道。服用银翘解毒 丸(颗粒、片)有发生心慌、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 眼前发黑, 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及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服用防风通圣丸(颗 粒)有发生过敏性皮疹不良反应的报道。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是我国医疗领域的重要文件,对于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科学地使用中成药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进行评估和分析,并结合个人的观点和理解,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整体评估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中成药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该指南整体内容丰富,包含了大量的中成药信息,涵盖了多个病症和疾病的治疗方案。
其编制过程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科学的论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该指南的深度值得肯定。
它不仅详细介绍了每种中成药的成分、适应症和用法用量,还对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论证。
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和应用中成药。
该指南的广度也非常值得肯定。
它包含了多种类型的中成药,涵盖了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个方面。
无论是常见病还是罕见病,都能在指南中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案,这为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二、个人观点和理解在个人看来,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对于规范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的发布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科学的指导,更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遵循指南的要求,临床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选择和使用中成药,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的发布也意味着我国在中成药临床应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通过对中成药的科学评估和规范管理,我国能够更好地发挥中成药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提高中医药的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
总结回顾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2018年版是一份具有重要价值的文件,它为我国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规范。
通过对该指南的评估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更能够体会到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XX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下)

•2 •丹珍头痛胶囊(丹参、川芎、珍珠母等):
•3~4粒,Tid
PPT文档演模板
XX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 药)(下)
第十三节 治风剂
§三、祛风化痰药:
本类药品有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的 作用。用于治疗外感风邪、瘀血阻络所致的头痛, 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型头 痛、经前期头痛等疾病。代表中成药为正天丸。
XX国家基本药物药临)(下床)应用指•C南om (中p成any Logo
一、疏肝解郁药
•1 •逍遥丸(柴胡、当归、白芍等):9克,Tid
•2 •丹栀逍遥丸(牡丹皮、焦栀子、酒柴胡等):
•6~9克,Bid
•3 •护肝片(柴胡、茵陈、板蓝根等):4片,Tid
PPT文档演模板
XX国家基本药物药临)(下床)应用指•C南om (中p成any Logo
·三、祛风化瘀药
PPT文档演模板
XX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 药)(下)
第十三节 治风剂
§一、疏散外风药:
本类药品有疏风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外感风 邪所致或症状加重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头痛 (外感头痛、偏头痛、紧张型头痛)等疾病。代表 中成药如川芎茶调散。
•1 •川穹茶调散(川芎、羌活、白芷、荆芥等):
第十三节 治风剂
§五、祛风通络药:
本类药品有祛风除湿、化痰通络、舒筋止痛的作 用。常用于治疗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痹病(类风湿 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风湿症)等属 风湿痹阻、痰瘀阻络证者。
PPT文档演模板
XX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 药)(下)
五、祛风通络药
•1 •华佗再造丸(川芎、吴茱萸、冰片等):
国家基本药物 中成药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内科用药解表剂解表剂以辛散轻扬的解表药为主配伍组成,具有发汗解肌,疏达腠理,透邪外出等作用,主治各种表证方剂的统称。
解表剂是以柴胡、荆芥、防风、桑叶、菊花、薄荷、豆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
临床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一、辛温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而仍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
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九味羌活丸/颗粒二、辛凉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热证。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等。
银翘解毒丸/颗粒/片柴胡注射液三、扶正解表剂适用于正气虚弱复感外邪而致的表证。
可根据气血阴阳虚损的不同有所区别。
气虚感冒以反复感冒、低热汗出、倦怠、舌质淡有齿痕、苔薄、脉弱为主证。
参苏丸玉屏风颗粒祛暑剂祛暑剂是以藿香、佩兰、香薷、鲜银花、鲜扁豆花、鲜荷叶、滑石、西瓜翠衣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去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疗暑病的中成药。
临床以身热、面赤、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脉数或洪大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等见上述症状者。
一、祛暑清热剂适用于夏月感受暑热之病。
症见身热心烦、汗多口渴等证。
保济丸二、祛暑解表剂适用于暑气内伏,兼外感风寒证。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心烦口渴等。
藿香正气丸三、祛暑利湿剂适用于感冒挟湿证。
症见身热烦渴、胸脘痞闷、小便不利等。
十滴水甘露消毒丸六合定中丸玉枢散(丹)。
四、清暑益气剂适用于暑热伤气,津液受灼。
症见身热烦渴、倦怠少气、汗多脉虚等。
清暑益气丸泻下剂泻下剂是以大黄、芒硝、火麻仁、芫花、甘遂、大戟、牵牛子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利大便、泻下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实证的中成药。
临床以大便秘结不通、少尿、无尿、胸水、腹水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便秘、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幽门梗阻、胸腔积液、腹水等见上述症状者。
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儿科中成药

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儿科中成药新生儿黄疸(1)中成药类如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精神疲倦或烦躁啼哭,不欲吮乳,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属湿热熏蒸者,可用茵栀黄颗粒(口服液)。
如色泽晦暗,黄疸持久不退,精神倦怠,四肢欠温,不欲吮乳,时时啼哭,大便溏薄,或便色灰白,小便短少,舌质偏淡,舌苔白腻,可用附子理中丸(片)。
如颜色晦滞,日益加重,腹部胀满,右胁下痞块,神疲纳呆,小便短黄,大便不调或灰白,舌紫暗有瘀斑、瘀点,苔黄或白,可用血府逐瘀丸(胶囊)。
茵栀黄颗粒茵栀黄颗粒1/3袋,口服,3次/天。
或茵栀黄口服液1/3支,口服,3次/天。
附子理中丸大蜜丸1岁以下3g,口服,2~3次/天;水蜜丸1岁以下2g,口服,2~3次/天。
或血府逐瘀丸3g,红糖水送服,2次/天。
或血府逐瘀胶囊2粒,口服,2次/天。
上呼吸道感染(1)中成药类如外感风邪或风寒初起,症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可用正柴胡饮颗粒某、川芎茶调颗粒(散、片)。
如外感风寒、内有郁热,症见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舌红,苔薄白,脉浮,可用感冒清热颗粒。
如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酸痛,可用九味羌活丸(颗粒)。
如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暑湿感冒、胃肠感冒,症见发热,头痛昏重,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脘腹胀痛泄泻,舌质淡,苔腻,脉浮,可用保济丸、藿香正气水(颗粒、丸、胶囊、软胶囊、片、口服液)某。
如外感风寒、内有蕴热,表里俱实,症见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浮紧或弦数,可用防风通圣丸(颗粒)。
如症见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可用小柴胡丸(颗粒、胶囊、片)某。
正柴胡饮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某1岁以下1/3袋,1~3岁半袋,3~6岁2/3袋,6岁以上1袋,开水冲服,3次/天。
川芎茶调颗粒1岁以下1/3袋,1~3岁半袋,3~6岁2/3袋,6岁以上1袋,开水冲服,2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