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投资的直接产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我国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可见 , 我国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相似 的 , 但分 府资本产 出效率 的下降 、 供给总量因素 中税收的过快 甚至对立 , 多数认为公 上升 、 国债直接投资效益 的下降以及供给结构的欠合 析 的结果却存在较大的差异 , 但也有研究 理是影 响我 国财政 投资供 给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制 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 约因素。 国权、 吴 杨义群(0 3口 用生产函数法对我 结果认为政府投资与经济增长负相关 , 20 ) 利 或是影响弱于 国公共资本供给实效进行了评估 , 并利用格兰杰因果 民间投 资 。
殷 强
( 河南财经学院 ,河南 郑州 4 00 ) 5 0 2

要 : 国公共投 资对 经济增长的作用有 多大, 我 理论研 究存在 分歧 。 文在 总结前人研 究的基础上 , 用生产 本 运
函数法对公共投 资与经济增长的关 系进 行回归和协整分析 ,结果认为我 国公共投 资对 经济增 长存在显 著的促进 作
增长 的关 系 ,所 以被 我 国许 多研究 者 选做 研 究 工 具 。
而进行 的投资 , 主要应该 由政府来 承担 , 在对公共投
本文也选择生产 函数法 , 通过对函数系数 的估算 及拟
资数据的选择上要体现政府投资 的特点 。 本文主要采 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来 自预算 内的部分 , 由于我 国
财政存在大量预算外资金 , 本文在预算 内的基础上加 合来研究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上了预算外支 出中的基本建设部分 。文中选择 18 92 传统 的生产 函数假定 产出的增长可 以被看作 是 年到 20 年 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于预算外 固定 05 劳动力投入增长 、 固定资本投入增长和技术进步共 同 资产投资的统计 ,我 国在 19 年以后的统计中将更 93 作用 的结果 , 技术进步是广义 的( 中性的 )以柯 布 一 , 新改造投资剔除出预算外 固定资产投资, 为保持 口径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示则有: 致, 本文将 19 年 以前的更新改造投资也剔除掉 。 92 】 , 计量中,9 2 18 年的预算外 固定资产投资为估算数据 ,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去几十年来,政府投资一直被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工具。

然而,政府投资并不是一把无所不能的利器,它既有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本文将探讨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思考如何在实施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政府投资的积极影响之一在于刺激需求。

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投资,使得更多的人口受益并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这样的投资增加了消费者支出,带动了经济增长。

例如,政府投资修建公路和铁路,可以提高交通效率,促进产业和商品的流通。

这对于促进制造业和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政府投资还可以激发私人部门的投资。

当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公共设施时,会创造出更多商机和就业机会,这将增强企业的信心,并鼓励私人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这种多重效应有助于提高经济整体增长水平。

例如,政府在某地区建设风电场,将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人力资源,这将促使私人企业投资并扩大产能。

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还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减少环境污染。

然而,政府投资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需要我们在实施中加以规避和解决。

首先,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下降。

政府项目往往需要大量大规模资金,而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腐败和挪用现象。

因此,应该对政府投资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和透明度的要求,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政府投资可能导致过度扩张。

政府过多介入市场经济,可能会扭曲市场机制,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因此,在制定政府投资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避免资源浪费和产能过剩的问题。

最后,政府投资也应注重可持续性和长期效益。

一味追求短期经济增长,可能会忽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政府在投资决策中应考虑到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鼓励绿色和可持续的投资项目,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综上所述,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在刺激需求和促进私人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21 年 第 1 01 期
●群 言 堂

址 . .止 .也 . t“ ‘ S 址 S S
. 止. 止 S 址
— 址
. 屯 .屯 . 屯 毒 j S
. . .I 虬 址 L
.止 . . j sL舢
. 止 .止 . 止龇 ; j
. —- 址 ‘ L
公 共 投 资 与 经 济 增 长 的 实 证 分 析
二 、理论模 型分 析
则 = = ( p ( 消 的 y}手 ()A ) 费 — 为
增长率 )
在模 型中 ,经 济处 于平衡 的增 长路径 中,所有 变量 ( 、k )都按照 表示 的增长率增长 。给定 C 、Y 初始 的资本存量 I 0 ,则 c() = () ( p 。 i ) }( 0 后 0 A- ) 同时假 设代 表性 家庭提 供 1单位 劳动 投入 ,即
( ) 公 共 投 资 对 经 济增 长 的 绩 效 分 析—— 一 () t 直接性 检验 1 .平稳 性 和因果检 验 首先 ,根据历 年统计 年鉴 ,整理 出从 2 0 04年
rK ()一G () G () + K () + a t = t 0 t
jG () = a ()一G () ( 一 t 7K t t 1 ) 一 K () 0 t 由 i() = ( 一 1 K£ V t

址 . , 也 j止 . .I 址 S 址 S L
.l 址 .l S L. ; L舢
.I ; S L.止 S —屯 — . — 也 屯 ‘ 址 址 S
・I — I S s L— S L. 屯j止 — S
。 东北林 业大学 王学王 闫 虹 乐
摘 要 :基 于公 共投 资与 经济增 长 关 系的理论研 究 ,通过 总量 和动 态生产 函数 对公 共投 资与 经 济增 长

政府公共支出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研究

政府公共支出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研究

政府公共支出对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研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公共支出起着促进消费需求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的影响,并探讨其推动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的机制。

首先,政府公共支出对消费需求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来提高社会消费水平,直接推动了大众的消费需求。

公共支出可以投入到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领域,提供公共服务,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例如,政府投资建设公园、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提供了人们娱乐休闲的场所,激发了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

此外,政府公共支出还可以直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而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因此,政府公共支出对消费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也有着显著影响。

政府通过公共支出的增长,可以间接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

公共支出主要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等领域,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效率,增加产出。

例如,政府加大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以降低交通成本和通信成本,促进企业的经营活动,增加产出和就业。

此外,政府公共支出还可以鼓励企业的创新活动,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

总之,政府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政府公共支出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过度依赖政府公共支出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与低效。

政府在决定公共支出时,需要权衡各项利益,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

然而,由于政府面临的压力和政治考虑,可能出现投资效益不明显的项目,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

其次,政府公共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也需要适度和合理。

若公共支出规模过大,可能使政府财政压力加大,或导致通货膨胀等不良后果。

而公共支出的结构也需要合理安排,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在某些领域而忽视其他领域的发展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应当加强政府公共支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源的有效使用。

政府可以加强对公共支出项目的评估和科学决策,避免资源的浪费。

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与社会效益的影响研究

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与社会效益的影响研究

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与社会效益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公共投资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公共投资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也能够带来诸多社会效益。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公共投资的经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公共投资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例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可以促进贸易的发展,提升物流效率,增加经济活动。

此外,投资教育、医疗和科研等领域,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公共投资不仅能够直接刺激短期的经济增长,还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公共投资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支持,政府可以引导经济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转型升级。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工资水平的提升,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公共投资也对社会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公共投资可以改善社会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例如,投资公共交通系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和环境质量。

另外,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投资,可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增强社会公平和公正。

其次,公共投资还可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通过在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增加投资,政府可以提升当地的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

这不仅可以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还可以提高整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然而,公共投资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公共投资往往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可能引发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

政府需要权衡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财政承受能力,确保公共投资的可持续性。

其次,公共投资可能受到腐败等问题的影响。

为了确保公共投资的效果最大化,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完善的治理体系。

综上所述,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刺激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公共投资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投资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通过减少地区发展差距,公共投资可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与其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中国江西公共资源利用增长效应浅析

江西省绿色公共投资与其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中国江西公共资源利用增长效应浅析

的宏 观产 出效 率 、 配置效率 、 微 观 x效 率 , 并 用 制 度 变迁 、 制 度 分 析来 诠 释 我 国公 共 投 资 宏 微 观效 率 的损 失 。孟 耀 、张启 阳( 2 0 0 5 ) 在解 析 了绿 色 投 资 含 义 的 基 础 上 , 分 析 了 绿 色 投 资 与循 环 经 济 的关 系 ,提 出 了绿 色 投 资 的 方 向 和发 展 思 路 ,以 及 构 建 绿 色 投 资 制 度 ,发 展 绿 色 投 资 ,实 现 循 环 经效应分析
中国江西公 共资源利用增 长效应 浅析
孙 兰辉
f 提
要 】文 章基 于 全 国 2 8个 省 、 市、 自治 区 的地 方 绿 色公 共投 资相 关 面板 数 据 进 行 实证 分析 , 运 用 计 量 分 析 方
法分析 政府绿 色公共投 资的宏观产 出效应 , 证 明 了政府绿 色公共投 资的经济正效应 ; 其 次,文章将运 用统计分析软
件, 将 江 西省 绿 色公 共 投 资 的相 对 量 和 绝 对 量 与 其 他 2 7个 省 、 市 、自治 区的 地 方 绿 色公 共投 资 的相 对 量 和 绝 对 量 进 行 对 比 分析 , 结果 表 明 : 江 西 省 绿 色公 共投 资 的相 对 量和 绝对 量 在 2 8个省 份 中 处 于 中低 位 置 , 需要 加 大投 入 。进 一
少。
与经 济数 据 ,建立 单 位 G D P污 染排 放 量 模 型 和人 均 G D P污 染排放量模型 , 对 山东 省经 济 发 展 与 环 境 保 护 之 间 的关 系进 行 了计 量 分 析 。 蔡珞珈 、 黄蔚 ( 2 0 0 6 ) 选取 1 9 8 5— 2 0 0 4年湖 北 省 的环 境 与 经 济 数 据 , 建立人均 G D P污染 排 放 量 模 型 , 对 湖 北 省 经 济 增 长 与 环 境 污 染之 间 的关 系 进 行 了 回归分 析 。证 明

吉林省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的产出效应分析

吉林省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的产出效应分析
本研究选择吉林省 4 0 个县 ( 市 )级行政 区域 的面板数据 因此 ,有必 要对吉林 省农 村公共产 品的投 入效 应加以研 究 , 为样本 。按照理论 模型的要求并考虑 数据的可获得性 ,所用
农作物播种面 弄清 楚其哪些投入 的效 应是显著的 ,哪些是 不显著的 ,并 对 的统计指标主要有 农业生产总值 ;土 地投入 ( 其将来农村公 共产 品的投入 方向做出合理的建议 。 积) 、农业机械总动力 、农业劳动力 、化肥施 用量 、农村科技
应模 型。研 究表 明:农林事务 支出和农技投入 对吉林省农业经济增 长有显著 的正 效应 ;农 电、交通 和农 业灌溉投入 的效应不
显著 ;新 农村 建设政策对农村公共投入的产 出效应的尚不明显。 关键词 :吉林省 农村公共产品 效应分析


引 言
外 ,还要依靠 农村公共产品 的投 资— —农村教育投资 、科技
政策虚拟变量

是否已经实施新农村建设 ? 是,P = I ;否 ,P = O 。
表2 随机效应 ( R E)模 型分析结果
计 的需要 ,我们取 C — D函数形式 进行 对数化处理 ,并加入政
策虚 拟变 量及它与公共投资变量对数值 的交互 项 ,得到如下
实证 模 型 :
- 王 '
表l
被解释变量 Y 农业 总产值 ,2 0 0 2年不变价 计算 ,单位 :万元
公共投 资变量 A G R C A P
E L E C
农林 事务支出
农业 用 电 量

单位:万元, g1

用农村用 电量经过折算而得到,单位:万干瓦时, g2

T E C H
I R R 工

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公共支出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支出在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社会福利、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公共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推动经济增长,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财政政策”。

政府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投入以及提供社会福利等措施,可以直接促进经济的增长。

例如,政府投资于建设公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将大大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商品流通,加快经济发展。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升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力,为经济的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其次,公共支出可以改善社会福利。

政府通过公共支出可以提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服务,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例如,政府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教育领域,可以提升人民的受教育程度,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此外,在医疗领域,政府投入充足的资金可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降低社会医疗负担。

然而,公共支出也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过高的公共支出可能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风险。

政府为了筹措公共支出的资金,可能需要加大税收负担或举债,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

更严重的是,如果财政赤字和债务持续上升,可能会导致政府无法及时偿还债务,甚至引发债务危机和金融风险,对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另一方面,公共支出的效益并非总是理想的。

政府在决策和执行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分配公共支出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政府官员腐败、权力寻租等问题,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此外,政府通过公共支出来推动经济的效果不一定总是如预期那样,政府往往很难准确评估和预测经济的需求和变化,可能存在投资过度或不足的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和优化公共支出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812公共投资的直接产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武少芩摘要: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真实水平应该从公共投资所产生的直接物质(人力)实体来衡量。

文章选取代表基本建设支出和教育事业支出以及卫生事业支出的实际产出,分析地方政府的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通过对分税制以来各省级单位面板数据进行主成分回归、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检验,得出教育、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本文用公路建设来代表)这几项公共投资的直接结果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

该结论引发我们思考公共投资到底是通过哪些间接途径而与经济增长发生作用的。

关键词:公共投资;经济增长;主成分回归;固定效应;随机效应中图分类号:F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 (2011)8-012-03作者: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北京,100142/上海金融学院讲师;上海,20120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CJY080);2008年度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已有关于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文献,除了选取全国性的时间序列数据外,关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大多是将政府公共投资的支出额度带入模型,从公共支出的角度来检验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由于不同地区公共部门体系运行的效率不同,而且在具体项目(如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其效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地区公共投资项目的投入—产出本身就存在差异,而且各地区还存在着物价差异,因此,按公共支出水平来衡量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公共投资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偏颇。

本文认为,真正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的,是公共投资所带来的公共物品与服务的真实水平,因此,本文将对公共投资的直接产出设定变量,来检验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

一变量的选取按照投资类别来划分,我国地方公共投资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投资和社会文教投资两大方面。

通过对地方公共投资内容的分析可知,基本建设支出是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支出的主要内容,所占比率已超过地方公共支出的十分之一,也远远超过其他几项经济建设支出。

而社会文教支出主要由教育事业支出和卫生事业支出组成,其中教育事业支出占据着突出的地位,尤其近年来其在社会文教支出中所占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二,如2002年为68.9414%、2003年为67.4694%、2004年为68.0561%、2005年为67.6149%、2006年为66.874%,而卫生事业支出占社会文教支出的比率也已接近五分之一,其所占比例在2002-2006年分别为17.4932%、18.911%、18.002%、18.4093%和19.3234%①。

由于基本建设支出和教育事业支出以及卫生事业支出在地方公共投资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分析公共投资时,将这三方面的公共投资设定变量带入模型就具有显然的必要性。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真实水平应该从公共投资所产生的直接物质(人力)实体来衡量,因此本文在分析地方政府的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选取的是代表基本建设支出和教育事业支出以及卫生事业支出的实际产出。

(一)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为代理变量)改革开放以来,公路建设一直是公共投资的重要方向。

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推进,特别是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不断加大了包括公路建设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公路投资额更是快速攀升,从1997年至2002年的5年间,我国公路投资额共达1.4万多亿元,此后年份,我国公路建设投资额,2003年为3321.88万元,2004年为4175.75万元,2005年为4296.27万元,2006年为6231.05亿元,2007年为6489.91亿元,2008年为6880.64亿元②。

由于公路建设在整个公共投资中所居有的突出地位,就使其作为分析对象具有较为显著的意义。

本文选取公路作为基础设施投资的代理变量,最能表示公路投资直接产出的是各地历年所建公路里程数,由于地区公路建设水平常用公路网的密度来表示,因此本文选取各省级单位按土地面积计算的公路密度的年增长率作为公路基础建设水平的度量指标。

(二)教育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这与我国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经费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段时期,我国政府教育的投资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1994年财政教育经费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18.78亿元;1999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97.5亿元,而在2001年更是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到3057亿元③。

这一时期教育经费的持续平稳增长,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府和人民群众更加认识到了教育的重大作用,在教育拉动经济,经济促进教育的良性循环中,科教兴国的战略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各级政府尤其注重高中以及高等院校在校生的数量),这一切都使得财政教育投资增长成为可能。

正是由于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教育对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特点,选择教育作为变量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符合经济增长理论中将人力资本投资带入模型的研究方法。

(三)医疗卫生服务在我国长期存在着“看病难”的问题,诚然,解决看病难的一个途径就是允许私人投资进入医疗领域,但是究其属性,卫生服务是公共物品,如果医疗服务过度走向市场化,把它和私人消费品一样看待,必然会导致布局不合理、技术和设备走向高端、价格逐步攀升直至大部分社会成员无力求医等问题,并进一步诱发各种社会矛盾,尽快更好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化问题早已被各国的理论和实践所证明。

因此,医疗卫生的投资主体仍然而且必须是政府。

总之,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公路投资,历来在公共投资总额中占据主体地位,而投资教育以及基本医疗服务,不仅能够增强全体劳动者的基本能力从而减少贫困,而且还由于人力资源的普遍发展而带来经济增长,进而增强该国或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本文选取这三个领域的公共投资所带来的直接产出为变量并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本文所选取的变量及其意义如表1所示。

表1变量及其意义变量意义单位Hwdl按土地面积计算的公路密度增长率%Hs高中在校生数比6岁以上总人口数%Univ大学在校生数比6岁以上总人口数%Bed医疗卫生机构每万人拥有床位数张Doc医疗卫生机构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人二数据描述虽然我国中央政府在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生事业方面均进行投资,但这些公共投资的主体仍是地方政府;而且本文所选取变量中,中央投资的直接受益方均是地方政府,如公路建设其直接作用是为地方运输业服务,而中央对教育的投资其直接结果也必然导致地方学生在校率的提高,中央对医疗卫生的投资其结果也利于地方卫生机构医生数和病床位的增加。

因此本文所选取的变量较易于以地方为单位进行采集。

本文拟对分税制以来中国31个省级单位公共投资的直接产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检验,但是由于数据来源有限,湖北省医疗卫生机构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数据缺乏,所以本文的模型中选取的是除湖北省以外的30个省级单位。

本文的数据均来自《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中重庆1994—1996年的“高中在校生数”和“6岁以上人口”数据缺乏,所以1994—1996年的“高中在校生数”hs视为缺省;重庆1996年年末公路里程数缺乏,所以1997年公路密度增长率hwdl视为缺省;各省1995年“大学在校生数”数据缺乏,所以1995年的各省univ视为缺省,还有海南1994年和1996年、新疆1994年以及重庆1994年和1996年“大学在校生数”数据缺乏,所以这几年的univ视为缺省。

另外,由于2009年、2008年的一些数据收集受限,因此本文所采集的是中国30个省级单位1994-2007年间14年的非均衡面板数据(unbalanced panel-data)。

三分析方法的说明本文分析方法是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简称PCR),它是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方程进行回归分析。

下面对本文所选取变量进行的主成分回归过程进行详细说明,本文的目的是分析经济增长与公共投资的直接产出之间的相关性,而公共投资的直接产出由五个指标构成即X=(X1,X2,X3,X4,X5),其意义如表2所示。

表2五个变量的意义代码变量X1HwdlX2HsX3UnivX4BedX5Doc本文的回归方程为:grgdp=γX+ε=b+b1X1+b2X2+…b5X5+εPCR的步骤分为两步:第一步:主成分分析。

进行主成分回归的第一步是对原始变量进行降维,即进行主成分分析,这里只要得到主成分函数即可,不需要计算综合评价函数。

第二步:回归分析。

对被解释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后便可得到标准化处理后的回归方程:grgdp*=Fα+ε=X*β+ε利用该方程,可以进行计量回归分析,由于本文采用的是30个省级单位14年的面板数据,所以这里的计量方法为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估计,具体二者哪个模型更合适,要依据回归估计的结果来选择。

四计量检验与结果分析本文对五个变量(X1,X2,X3,X4,X5)进行了主成分回归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首先运用SPSS13.0对各个变量提取主成分变量。

接下来,运用Matlab7.0对GDP增长率与这些主成分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一)主成分提取本文利用数理统计中的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中国30个省级地方政府1994—2007年的公共投资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公共投资水平所做的主成分分析贡献率如表3所示。

表1主成分特征主成分编号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12.91458.29058.29021.01020.19878.488由表3看出可以选择前两个主成分,它所构成的信息量为总信息量的78.488%,即前两个主成分基本反映了全部信息量,所以前两个主成分为:M=0.012888zx1+0.538943zx2+0.300519zx3+0.555346zx4+0.557689zx5N=0.976131zx1+0.024876zx2-0.20995zx3+0.019901zx4+0.046767zx5在第一主成分的表达式中,X2、X3、X4、X5的影响相对大很多,远远超过X1的影响;而由表4给出的相关系数矩阵知道,向量X2、X3、X4、X5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例如X2与他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1、0.826、0.827,而X4与X5的相关系数为0.932,且他们与X1的相关性都很弱。

因此可以把第一主成分看成是医疗和教育共同刻画的反映公共投资水平的综合指标。

表4观测变量与主成分变量的相关系数观测变量主成分变量12345Hwdl1.000.024-.035.005.034Hs.0241.000.371.826.827Univ-.035.3711.000.328.347Bed.005.826.3281.000.932Doc.034.827.347.9321.000在第二主成分的表达式中,X1的影响特别大;而由相关系数矩阵知道,变量X1与其他四个变量相关性极其弱,分别为0.024、-0.035、0.005、0.034,因此可以将第二主成分看成是反映公路投资水平的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