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 专题13 张衡传(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13张衡传(附答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4.辨活用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2)妙尽.璇机之正. (形容词用作动词,研究透了/形容词用作名词,正确的道理) (3)皆共目.之(名词用作动词,递眼色)
-11-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5.分古今
例句
古义
今义
从容 常从.容.淡静 不行 举孝廉不.行. 特征 公车特.征.拜郎
-9-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副词,于是) 十年乃成(副词,才) 遂乃研核阴阳(副词,就) (5)乃 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你的)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动词,是)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副词,竟、却) 游于三辅(介词,在,引出地点)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介词,在,引出对象) (6)于 虽才高于世(介词,比) 故燕王欲结于君(介词,同)
(2)明 火尚足以明也(照亮) 越明年,政通人和(次,下一个)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明智,高明)
-8-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 咸怪其无征(应验) (3)征 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 岁征民间(征收)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介词, (4)因 凭借)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介词,因为)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于是,就)
-5-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字音
加点字
逾侈.
璇.机
篆.文
属
属.文 眷属.
辟
辟.公府 辟.谣
读音 chǐ xuán zhuàn zhǔ shǔ bì pì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训练落实篇:第13课 张衡传 含解析

D.①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②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解析】C项中“因”都是“因为”的意思;A项中①虽然,②即使;B项中①以……为奇,②奇特;D项中①应验,②征收。
【答案】C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②戍卒叫,函谷举
【答案】(1)大将军邓鹭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也不去应召。
(2)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
[课外迁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李成字咸熙。其先唐之宗室,五季艰难之际,流寓于四方,避地北海,遂为营丘人。父祖以儒学吏事闻于时。家世中衰,至成犹能以儒道自业。善属文,气调不凡,而磊落有大志。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又寓兴于画,精妙,初非求售,唯以自娱于其间耳。故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飞流、危栈、断桥、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如孟郊之鸣于诗,张颠之狂于草,无适而非此也。笔力因是大进。于是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至不名而曰李营丘焉。然虽画家号为善褒贬者,无不裣衽以推之。尝有显人孙氏知成善画得名,故贻书招之。成得书且愤且叹曰:“自古四民不相杂处,吾本儒生,虽游心艺事,然适意而已,奈何使人羁致入戚里宾馆,研吮丹粉而与画史冗人同列乎?此戴逵之所以碎琴也。”却其使不应。孙忿之,阴以贿厚原营丘之在仕相知者,冀其宛转以术取之也。不逾时而果得数图以归。未几成随郡计赴春官较艺,而孙氏卑辞厚礼复招之,既不获已,至孙馆,成乃见前之所画,张于谒舍中。成作色振衣而去。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晚年好游江湖间,终于淮阳逆旅。子觉以经术知名,践历馆阁。孙宥尝为天章阁待制,尹京,故出金帛以购成之所画甚多,悉归而藏之。自成殁后名益著,其画益难得,故学成者皆摹仿成所画峰峦泉石,至于刻画图记名字等,庶几乱真,可以欺世,然不到处,终为识者辨之。第名之不可掩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议之所同焉。或云又兼善画龙水,亦奇绝也。但所长在于山水之间,故不称云。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课时跟踪检测(13) 张衡传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张衡传(时间:40分钟满分:56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好交接..俗人交接:结交B.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C.辄积年不徙.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视事:看、视察解析:选D D项,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D.宁许以负.秦曲解析:选C例句中的“奇”与C项中的“羞”都为意动用法;A项与D项,均为使动用法;B项,为名词作状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举孝廉不行..B.言甚详明..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D.覆盖周密..无际解析:选B A项,“不行”,不去就职;C项,“方面”,方向;D项,“周密”,四周严密。
4.下列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C.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D.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解析:选B A、C、D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B项为宾语前置句。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
B.“贯六艺”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旧唐书》被称为“四史”。
解析:选B A项中的“五经”不包括《左传》,应是《春秋》;C项中的“拜”不是“调动官职”,指“授予官职”;D项中的“四史”不含《旧唐书》,应为《三国志》。
二、阅读鉴赏(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姓。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鲔等盛兵据洛阳。
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
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
高中语文第13课张衡传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含答案

第13课张衡传淡泊1.淡泊是一种出世的精神。
视人生中的悲欢离合、荣辱贵贱皆如过眼云烟。
不沉湎于缠缠绵绵,不迷恋于轰轰烈烈,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亦有“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达观。
淡泊是一种豁达的胸怀。
犹如深旷的海洋容得下滔天巨浪、飓风狂澜。
不拘泥于人言是非,不追求于利禄功名,视坎途如平地,视困苦如游戏。
淡泊是睿智,不迷失于假象,不失真于世故,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是无数次体验锤炼出的对人生炉火纯青的诠释。
淡泊是自信,立根身正,胸怀坦荡,无私无畏,仿佛沧桑巨岩任风霜雪雨巍然屹立。
淡泊如云,随风而逝,哪里都能找到怡然的气息,哪里都会留下清新的足迹。
淡泊如水,明澈清纯,透视着世间的真假美丑,透视着人间的爱恨情仇。
淡泊不是冷漠,不是消极,是灵魂深处的坦然,是反反复复的求索,是无数次情感的沉淀。
淡泊不必做作,不必虚饰,是量到质的飞跃,是精神与自然的融合,是返璞归真的境界。
2.淡泊是一种境界。
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人是无法“淡泊”的,他们眼中的淡泊不过是一种“消极”和“玩世不恭”。
淡泊也是一种胸怀,锱铢必较、气量狭窄的人是无法“淡泊”的——利己思想太重的人又怎能奢谈淡泊?淡泊更是一种信仰,公而忘私的人甘于淡泊,敬业奉献的人懂得淡泊,节操高洁的人向往淡泊。
研制“两弹一星”的科学家们不正是为了祖国的科技和国防事业而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吗?然而也有一些人,虽然曾经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但在个人荣辱得失面前,却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为了追名逐利,他们放弃信仰和人格尊严,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胆大妄为,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最终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成克杰、胡长清之流的毁灭,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这样的教训何等惨痛!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范晔范晔(398-445),字蔚宗,少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涉猎经史,善写文章,精通音律,多才多艺。
曾任右军参军、私书丞、新蔡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
元嘉初,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成一家之作。
新人教高一语文必修四精品课件 第13课 张衡传 第1课时

(6)寻其方.面.
古义:•_方___向____
今义: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叫一个方面
(7)讽议左.右.
古义:•君__王___身___边__的___侍___从__
今义:表方位,左和右两方面;支配,操纵
公.然抱茅入竹去 公开 傍机行发.八吐道丸,,施而关蟾蜍 发.衔 机之 拨 动发动 (4)发舜发.发图.于,畎图亩穷之而中匕首 起见, 被打任开用 发.闾左適戍渔阳 征发、调发 使人发.书至赵王 送出 野芳发.而幽香 开放
古义•:没__有__去___(_应___荐__)_____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___地__征___召____
今义: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4)覆盖周.密.无际
古义•:四__周___严__密_____
今义:周到而细密
(5)振声激.扬.
古义•:声__音__激___越___响__亮____
新课标导学
语文
必修④ ·人教版
第四单元
第13课 张衡传
第一课时 感知课文
1
预习填空
2
知识导引
•预 习 填 空
•1.阅读相关知识,将下面空缺内容填写完整。 •范晔,字蔚宗,_•南__朝____(朝代)宋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 家 •《。后他汉编书写》的__ ___________是纪传体断代史•书史,记与司马迁 的《•汉__书_____》、班•固三的国《志_______》、陈寿的 《_______•_东_》汉合称“前四史”。
吾有属良.今田为美之池虏桑矣竹之 辈属. 类
施关.发机 枢纽、关键 (7)关天 距子关.一,跬毋步内,诸皆侯关. 特民指命函 谷涉关及, 关涉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第13课 张衡传试题(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新人教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3课张衡传试题(含解析)新人教必修4新人教第13课张衡传·知识概览·【作者简介】范晔〔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代顺阳〔河南淅川东〕人。
他在南朝刘宋时期,曾任尚书史部郎、宣城太守、太子左卫将军等职。
《宋书》上说他少年好学,博通经史,善为文章。
后因密谋拥戴文帝的兄弟刘义康被处死刑,死时才48岁。
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成《后汉书》。
全书包括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共一百篇。
《后汉书》:范晔写此书是为了“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
〞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范晔因牵涉与孔熙先等谋立彭城王刘义康案坐狱,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明言:“既造《后汉》,转得光绪。
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
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后赞理近无所得,惟志可推耳。
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
〞【重点理解】通假字员径八尺〔“员〞通“圆〞〕傍行八道〔“傍〞通“旁〞,旁边〕收禽〔“禽〞通“擒〞〕酒尊〔“尊〞通“樽〞〕尊那么振龙〔“振〞通“震〞〕词类活用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古今异义举孝廉不行〔古义:不去应荐。
今义:不可以〕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征〔古:特地征召。
今:特点〕拜〔古:授予官职。
今:一种礼节〕郎中〔古:官职名。
今:医生的别称〕不好交接俗人〔古:结交。
今:接管、移交〕寻其方面〔古:方向。
今:事物的几点之一〕衡下车〔古: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下来〕一词多义因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接着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就伺者因此觉知因为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经由,通过相如因持璧却立于是,就乃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连词,于是十年乃成副词,才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副词,就观观太学动词:学习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名词:宫廷中高大华美的楼台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名词:景象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动词:看征公车特征拜郎中动词:征召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动词:应验挟天子以征四方动词:争取,夺取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动词:出征岁征民间动词: 征收〔赋税〕旁征博引动词:搜集特殊句式举孝廉不行被动句,被举为孝廉。
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课文解读《张衡传》选自《后汉书》,是一篇精彩的人物传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4《张衡传》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张衡传》课文解读(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①人也。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①南阳西鄂:南阳郡西鄂县,在今河南省南阳县。
)[文章开头按历史人物传记的格式,记述张衡的名字、籍贯。
]衡少①善属文②,游于三辅③,因入京师④,观太学⑤,遂通五经⑥,贯六艺⑦。
(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
①少:年轻,包括少年、青年时期。
②属文:写文章。
属,zhǔ,缀辑,撰述。
③游于三辅:到三辅地区求学。
游,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
下文“观太学”的“观”也是“游”的意思。
三辅,汉代把京兆尹、左冯翊郡、右扶风郡称三辅。
这三个地区都在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一带。
京兆尹,原为官名,汉朝改作行政区域名。
④京师:京城,国都,东汉的都城在雒阳,即洛阳。
⑤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汉代兴办太学,立五经博士,以收养天下读书人。
⑥五经: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这些著作都被儒家称为经典,故称“五经”。
⑦六艺:这里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虽才高于世,而①无骄尚②之情。
(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
①虽……而……:表转折关系,相当“虽然……,但是……”。
文言文里,前边分句用“虽”,后边分句有时候用“而”“然”“犹”等词同它呼应。
②骄尚:骄傲自大。
尚,矜夸,自以为是。
)[介绍张衡在文学上的造诣。
“少善属文”说明他自幼聪颖明慧,具有先天的禀赋。
“通五经”“贯六艺”说明他成年之后学识渊博,不仅读书本而且重实际,不只钻典籍而且研技艺,不单捧册籍而且知世情,“贯”“通”二字更突出了他学习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消化理解,融会贯通。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

(8)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 (9)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10)出:离开朝廷。(“出为河间相”) (11)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 (12)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 (13)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 使”) (14)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老了请求辞职。(“上书乞 骸骨”) (15)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
句式: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介词结构后置句)
实词: 雅:素常。征:征召。再:两次。 迁:迁升。发:拨动。 制:形制,构造。方:方向。
虚词: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介词,用
句式: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词结构后置句) ②验之以事,合契若神(介词结构后置句) 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
作者介绍:
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 历史学家。范晔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 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 献帝禅位于曹丕,详细记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 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 “前四史”,对我国的文学、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本文写了张衡的品德、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 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 有何启示?
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 “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 机巧”,“善术学”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 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官职 互为因果。
善属(zhǔ)文 连辟(bì)公府 璇(xuán)机 算罔(wǎng)论 河间相 (xiàng) 乞骸(hái)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专题13 张衡传(课时1)1.走近作者范晔(公元398年一公元445年),字______,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
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______,___________。
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
代表作_________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后人合称为________。
2.文体知识《后汉书》:范晔写此书是为了“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
”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范晔因牵涉与孔熙先等谋立彭城王刘义康案坐狱,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明言:“既造《后汉》,转得光绪。
详观古今著述及评论,殆少可意者。
班氏最有高名,既任情无例,不可甲乙辨,后赞理近无所得,惟志可推耳。
博赡不可及之,整理未必愧也。
”传记的特点: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
传记的基本特点: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传记的种类: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3.张衡简介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达到了汉代大赋长篇巨制的极致。
他的抒情小赋为赋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途径,其中《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
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
他的诗是我国七言诗由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
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
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
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
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
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
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
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4.阅读课文第1段,给下列句子加线的词注音。
(1)衡少善属文()(2)连辟公府不就()(3)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5.阅读课文第1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
(1)衡少善①属②文,游③于三辅,因④入京师,观⑤太学(①_____________②动词,_____________③动词,_____________④副词,_____________⑤动词,_____________)(2)常从容①淡静,不好交接俗人②(①古今异义词,古义是__________;今义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②古义是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是世俗的人,一般人)(3)举①孝廉不行②,连辟③公府不就④(①动词,_________②古今异义词,古义是_________,今义是不可以,不被允许③动词,_________④动词,_________)(4)因以讽谏(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精思傅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课文第1段,翻译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三辅”后置于“游”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固定句,“虽……而……”,相当于“虽……但是……”)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属于无标志被动,“举”“辟”都有被动之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省略句,省略主语“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课文第2〜4段,给下列句子加线的词注音。
(1)妙尽璇机之正()(2)所居之官辄积年不举徙()()(3)首衔铜丸,下有蟾蜍()()()(4)伺者因此觉知()(5)合契若神8.阅读课文第2〜4段,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1)安帝雅①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②拜郎中,再迁③为太史令(①_____________②古今异义词,古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是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③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用作名词,_____________)(3)衡不慕①当世,所居②之官辄③积年不徙④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4)中有都①柱,傍②行八道,施关③发④机(①形容词, 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5)其牙①机巧制②① 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6)覆盖周密无际(古义是_____________;今义是周到而细密)(7)振声激扬(古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是激动昂扬)(8)寻其方面(古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是相对的或并列的人或事物中的一方或一部分叫一个方面)(9)合契若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京师学者咸①怪其②无征(①副词,_________②代词,____________)(11)乃令①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②(①动词,_________②动词,__________)9.阅读课文第2〜4段,翻译下由的句子并体会句式的特点。
(1)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状语后置句。
应为“尤于天文阴阳历算致思”)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状语后置,应为“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应为“未有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果地震陇西。
(省略句,“地震”后省略一个介词“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蔚宗十纪八十列传《后汉书》“四史”4.(1)zhǔ(2)bì(3)chǐ(4)zhì5.(1)①撞长②连缀③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④趁机,乘便⑤游历、游学(2)①言谈举止适度得体②庸俗的人,此指追求功名利禄的人(3)①(被)推举②没有去(应荐)③召④就职(4)凭借(5)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也写作“附会”(6)认为……奇特7.(1)xuán(2)zhé/xǐ(3)xián/chán/chú(4)sì(5)qì8.(1)①素常②特地征召③迁升(2)规律,道理(3)①趋附,羡慕②担任③往往④提升,提拔(4)①大②旁边③枢纽、关键④拨动(5)①发动机件的枢纽②形制,构造(6)四周严密(7)声音激越响亮(8)方向(9)符合、相合(10)①都、全部②它,代指候风地动仪(11)①命令、让②发生9.(1)尤其尽心钻研天文、阴阳、历算等方面的学问。
(2)外表装饰着篆文和山、龟、鸟、兽的图案。
(3)自从有书籍文献记录以来,从来没有这件事。
(4)果然在陇西发生了地震。
1.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记叙的重点是什么?作者这样安排合适吗?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段写张衡的品格和文才;第2、3、4段写张衡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就;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
(3)“善机巧”方能“致思于文明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宣赋》。
4.张衡有哪些可贵的品格?从哪些事例中可看出来?他的可贵品格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从容淡静”“不慕当世”。
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他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
不仅如此,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讽谏;上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为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