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绪论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陈悦绪论

自然辩证法陈悦绪论

和机械运动的规律去揭示一切现象,即力
的泛化,实际上,力的概念,在从事计算
力学范围以外的任何领域,在科学上都是
不适用的。
按照牛顿力学,不论物体 如何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 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 机械论则认为自然界只有量变 而没有质变。
牛顿力学得出了严格的用 数值来表示机械因果性的公式, 人们根据他可以精确语言运动 的结果;机械论就认为这种单 一决定论是决定论的唯一形式, 即完全决定论。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19世纪的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中的成就冲击 这就的思维方式。
马、恩关于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萌芽,应追溯到19 世纪40年代。
将人、自然与社会融入一体的是黑格尔,但其颠 倒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认为自然是人的观念的 外化,是唯心的。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 部分,但它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
起 /20090811/n265878855.
shtml
量子力学向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提供了理论基础
原子能技术开发 纳米技术 激光 超导研究 大规模集成电路
纳米科学技术:叩响新世纪之门
纳米尺度——100-0.1纳米 纳米科学技术正式创立于1990年,美国成功
德谟克利特——万物皆原子
Democritus,公元前 470~前360
真实存在的东西是原子 和虚空
后由伊壁鸠鲁发展,进 一步提出原子不仅由大 小和形态的不同,而且 有重量的不同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 最后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
人,也是首先从事经验考 察来研究具体问题的人 逍遥学派的创始人 创立了形式逻辑体系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第三节学习与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二、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三、自然辩证法的性质一、自然辩证法的对象●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进行哲学理解的学问。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整体的自然界和对自然界认识、改造的结晶——科学技术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2、自然辩证法直接面对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它以科学技术史和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总结、概括和研究科学技术存在、发展的辩证法。

3、自然辩证法在研究方法上以科学技术的辩证法为中介,通过它并借助于它,揭示自然界的辩证法,并提供自然界的辩证发展图景。

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1、辩证的自然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的演化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2、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认识和科学方法●科学事实的搜集●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科学研究的数学方法、模型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方法3、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系统●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问题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自然辩证法的性质1、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2、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学的关系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就其学科性质而言,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

●就认识的层次而言,自然辩证法在各门科学技术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间,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中间位置。

●自然辩证法作为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技术的桥梁,它反映了哲学与科学技术的交叉。

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 1、文化史上的科学时期● 2、黑格尔的自然观● 3、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1、自然辩证法发生形态变化的依据● 2、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发展自然辩证法发生形态变化的依据●由自然辩证法产生和发展的科学●技术基础决定的●科学传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思维方式的要求●自然辩证法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然辩证法在苏联的传播和发展●自然辩证法在西方的传播和发展●自然辩证法和中国的现代化自然辩证法和中国的现代化●建国初期●工业化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两个名称的并存●1、自然辩证法●2、科学技术哲学第三节学习与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1、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技观。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德:人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品德修养、 美学教育、人生理想、献身精神,为人民 服务的思想和对真理的追求,及勤奋、虚 心等,称为基本文明,做人的标准
才:才能,是一个人的天赋,先天遗传,智 力水平。 学:学问,后天学习知识的总和。 识:见识,哲学修养即世界观、方法论。
人类知识的发展
一、科学革命的启示
第三次,20世纪40年代 标志: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起点, 以电子学、分子生物学、能源科学、材料 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等新兴学科。 评价:各国科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共同认 识到这次科学革命的重要性,认为这次科 学革命比上两次在规模、范围上更广泛。
二、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分析及启示
1、量的方面:
三次科学革命的标志与评价: 第一次,19世纪30年代
标志1:细胞学说(1838-1839) 标志2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1842-1845) 标志3生物进化论(1859)
评价:第一次科学革命打破了 牛顿力学的一统天下,各门自 然科学从牛顿的机械力学的统 治下解放出来,走上了独立发 展的道路。
第二次,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物理学革命 标志:1905-1916 相对论 1900 量子论 评价: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创立标志人类对客 观世界认识的一次重大的新飞跃.冲破了牛顿 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念、绝对质量观念,使物 质与运动,时空与运动统一起来。 列宁认为第二次科学革命将要产生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然辩证法 又称科学技 术哲学
绪 论
自然辩证法的社会需要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回顾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概况
自然辩证法的社会需要
• 人类的知识结构
• 人类知识的发展
人类的知识结构
1宏观结构
⑴纵向结构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反杜林论’旧序》和[自然科学和哲学],根 据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和德国哲学界的混 乱局面, 从理论上说明自然科学家总是受哲 学支配的,以及正确的哲学思想对自然科学发 展的积极作用,从而指明了自然科学工作者自 觉从形而上学思维复归到辩证思维的重要性。 《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则批判了自然科学 领域中的经验主义,最终导致神秘主义的倾向。
科学社会学 科学知识社会学 科学学 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文化学
科学技术的其他研究
自然辩证法的具体研究内容
1) 2) 3) 4) 5) 6) 自然观研究题 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 技术哲学与技术方法论研究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 包括《导言》、《‘反杜林论’旧序》、《神灵世 界中的自然科学》等 概述了辩证法在科学中和科学家中的发展,辩证 自然观的建立;揭示了机械论和形而上学思维方 式的弊病。 利用当时科学资料和揭示的事实,批驳了一些自 然科学家进行所谓“神灵科学”研究。
《导言》和[科学历史摘要]的主要内容:从自然 科学发展史角度,分析了科学发展对哲学思想、 自然观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 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并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观的基本点: “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 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 永久存在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 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改变单 向度的知识结构。 初步学习和了解作为人类历史组成部分 的科学技术发展史。 学习科学精神、思想、方法、态度、文 化。 在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借鉴和参考人文社 会科学的思想与方法。
培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进行决策的 能力。 培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思考和参与社 会上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争论和有关问题 的讨论的能力,培养关注正确利用科学 技术的社会责任感。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 义中的地位
一、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范围 A,对象、内容与性质 自然辩证法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 系为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它的产生与发 展同哲学、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 用有着密切的联系。
B,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观点 1,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 二者彼此密切相联和相互制约; 2,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必须进行物质 生产劳动,而为了有效地进行劳动必须结成一定 的社会关系; 3,科学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形成与发展起 来的: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劳动工具是用石器,它 是人的自然肢体的延长; 4,近代科学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从落 后的农业社会推向开放、进步的工业社会。 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现代科学、现代工业与现 代贫困、衰颓之间的对抗、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 间的对抗,产生了以人类彻底解放为己任的科学 社会主义学说。
一、教学目的: 1,明确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明确自然辩证法是开放的、发展的学科。 3,明确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讲解方法: 根据哲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经 典作家的有关著作,阐明自然辩证法是在马克思 主义指导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 交叉的学科。 三、基本内容: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它的历史发展;它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汇合成一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它的研究对象是科学、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认为,科学与技术是社会的活动而非个人的活动。 20世纪90年代后,(STS)演变为(S&TS)即科 学与技术的研究。它的研究对象是科学技术发展 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认为,科学与技术是全人类的事业,是关系国家的 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产业。 自然辩证法与STS及S&TS的区别:1,(STS) 和(S&TS)都没有把自然界与自然观放在首要 地位; 2,它们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为背景,他们关 注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自然辩证法研 究在借鉴它们的成果时,必须有分析地加以吸收。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科学技术史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材 料。反之,科学技术哲学为科学技术史提供了 理解历史的理论框架。

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没有科学史 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

(2)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学 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又称科学的科学, 是应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 科学活动的结构和动力,以及它与社会其他领 域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科学学主要分支有:科学社会学、科学计量学、 科技体系学、科学逻辑学、科学政治学、科技 政策学、科学教育学、科技法学、科技传播学、 科学心理学、科技管理学、科学文化学等等。 科学学为自然辩证法提供思想材料,自然辩证 法为科学学研究提供哲学支持。


科学观

“科学观”研究科学的本质、科学与非 科学的分界、科学认识的程序、科学知 识的结构、科学理论及其评价、科学的 发展规律和价值。

技术观

“技术观”研究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技 术的一般方法及其原则、发展规律和技 术价值等。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与社会” 探讨科学技术的科 学技术的社会体制、运行机制、科学技 术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社会 价值,以及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规律性。
3.3 学习安排


1.
2—16周:课堂听课和讨论; 17周:开卷笔试。 科学观部分安排录相资料:反伪科学之争 讨论问题: 绪论和自然观部分:



为了社会发展而述诸于哲学和科学,有助于社 会发展吗? 系统科学完成了对机械力学的彻底革命吗? 生态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2.
科学观部分:

② ③



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观:科学的本质与价值 技术观:技术的本质与价值

自然辩证法绪论

自然辩证法绪论

20世纪的科学哲学
• 1、对经验的依赖性减弱 • 2、科学仪器对科学的影响空前突出 • 3、科学语言的符号化形式化增强
20世纪的技术哲学
• 1、1887年,卡普的《技术哲学纲要》问世,
出现了“技术哲学”一词
• 2、1968年左右出现了专门的技术哲学研究
共同体
• 3、科技负效应的关注空前增强 • 4、对技术的社会控制显得必要而迫切
三、科技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 1、对科学和技术知识进行本体论抽象——
自然观
• 2、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
法论的抽象——科学技术方法论
• 3、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进行价值论抽象——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
(一)19世纪自然科学的新成就
• 1、康德的“星云假说”(1755年)
2、1828年,维勒:“论尿素的人 工合成”
• 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成功地用无机物合成
了尿素,填平无机界与有机界之间的鸿沟。
3、1838年,施莱登:植物细胞学说 1839年,施旺:动物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的建立,表明整个生物界存在着 统一性,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组成单 元。
(三)假说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的科 学方法论
• 1、近代科学以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科学方
法展开。伽利略和牛顿是这种方法的倡导 者和实践者。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 理》堪称这种方法的典范。
• 2、假说方法的兴起
(1)假说的特点:
• a、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 • b、具有一定的假定和猜想性
(2)恩格斯有关假说的思想
的在于揭示它们如何存在、如何演化,进而对它 们进行理论解释和行为预测。属于实证性研究。 其目的在于获得经过确证了的规律性知识。

自然辩证法课件:绪论

自然辩证法课件:绪论
5. 学科性质
哲学(内容、角度、方法)
6. 学科位置
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规律: 特殊
一般
普遍
对象: 特殊对象 自然界和科技 自然、社会和思维
指导性: 最弱
最强
社会学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哲学)
思维科学 辨证逻辑思维(精神哲学)
二、自然哲学的历史渊源
1. 古代自然哲学时期
(1)外国 —— 唯物 泰勒斯:万物始于水 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空虚, 其余一切都是意见 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源
一、自然辩证法
1. 辩证法及其规律
(1)客观辩证法:自然界、社会本身 所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
内容: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客观联系的规律性 客观世界的过程性
(2)主观辩证法(思维辩证法):客观辩 证法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内容:感性与理性、抽象与具体、归纳与 演绎、分析与综合
(3)辩证法:关于发展过程和普遍联系的 规律学说
2. 哲学的发展 3. 社会的发展
例:温伯格、爱因斯坦
讨论一
• 1.机械自然观的形成背景、特点和意义 • 2.自然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
• 4.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
• 哲学基础:黑格尔的辩证法(唯心)
• 自然科学基础:
• 星云学说;
地层渐变原理
•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理;生物进化论
• 尿素的合成;
细胞学说
• 方法论基础:综合
• 观点: 物质观 系统观 运动观

时空观 规律观 天人观
三、创立的过程
1. 酝酿期(18、40 — 1873、5)
• (2)成果
• 1)毛泽东
• ●物质结构的无 限可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一门自然科学、 是一门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交 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 要组成部分。
1
1.从性质上看,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 1.从性质上看,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 从性质上看 ( 1010内容: 0100 1011 0011 00101)内容:自然辩证法具有哲学世界观的 1101 0001 意义。 意义。 角度: (2)角度:自然辩证法具有客观辩证法与 主观辩证法相统一的特点。 主观辩证法相统一的特点。 方法:自然辩证法更重视哲学抽象。 (3)方法:自然辩证法更重视哲学抽象。
1
“好好想想.......” 好好想想
今天我们拥有了更高层的楼宇以及更宽阔的高速公路, 0011 0010 今天我们拥有了更高层的楼宇以及更宽阔的高速公路,但是我们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的性情却更为急躁,眼光也更加狭隘。 的性情却更为急躁,眼光也更加狭隘。 Today we have higher buildings and wider highways, but shorter temperaments and narrower points of view. 我们拥有了更多的知识,但我们的判断力却差了。 我们拥有了更多的知识,但我们的判断力却差了。 We have more knowledge, but less judgement. 我们有了更多的药品,可我们的健康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我们有了更多的药品,可我们的健康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We have more medicines, but less health. 我们有了更多的食品供应,但我们所能得到的营养却越来越少了。 我们有了更多的食品供应,但我们所能得到的营养却越来越少了。 We have much more food, but less nutrition. 我们的收入增加了, 我们的收入增加了,但我们的道德却少了 We have higher income, but less morals. 我们的时代更加之自由了,而我们拥有的快乐时光却越来越少了。 我们的时代更加之自由了,而我们拥有的快乐时光却越来越少了。 These are times with more liberty, but less joy.
“灵”即指智慧,人具有抽象概括、 即指智慧,人具有抽象概括、 判断辨析、分析综合、归纳演绎、 判断辨析、分析综合、归纳演绎、联想想 象、直觉顿悟乃至灵感爆发和发明创造的 智慧,才能够形成和交流思想, 智慧,才能够形成和交流思想,体验和沟 通情感,磨炼和实现意志, 通情感,磨炼和实现意志,认识和改造世 才能够创建出人类智慧的奇迹——灿 界,才能够创建出人类智慧的奇迹 灿 烂辉煌的人类文明。 烂辉煌的人类文明。
1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爱智是对存在的追问
你是否想过,空间有没有尽头?当 你是否想过,空间有没有尽头? 你把一本厚书从书桌上放到书架上时, 你把一本厚书从书桌上放到书架上时, 书原来占据的空间是留在了桌面上, 书原来占据的空间是留在了桌面上,还 是跟着书上了书架? 是跟着书上了书架?或者根本就没有自 存的“空间” 存的“空间”?
自然观的新发展——生态自然观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1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意义: 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意义: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培养理论思维、 培养理论思维、反思与批判精神
理论思维仅仅是 一种天赋的能力, 一种天赋的能力,这 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 和锻炼。 和锻炼。除了学习以 往的哲学, 往的哲学,直到现在 没有别的手段。 没有别的手段。
1
(二)缺乏自觉的科学会带来危害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科学为认识而认识,具有双重性特点, 科学为认识而认识,具有双重性特点,可 能导致两种分离: 能导致两种分离: 1.世俗思想和宗教思想之间断然的分离。 1.世俗思想和宗教思想之间断然的分离。 世俗思想和宗教思想之间断然的分离 这使人妄自尊大,缺乏敬畏之心) (这使人妄自尊大,缺乏敬畏之心) 2.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根本的分离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根本的分离。 2.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根本的分离。 只考虑“对不对” 不顾及“好不好” (只考虑“对不对”,不顾及“好不好” 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1
(三)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革 20世纪中叶以来, 世纪中叶以来 命,把自然辩证法推向新的时代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1
自然观的新发展——系统自然观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宇 宙
系 系
1
分 子
原 子
1
科学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哲学 认 识 反思性认识
知识性认识 物的尺度
人的尺度
纸里包不住 火
包住好还是包 不住好
1
科学判断
哲学评价
2.从层次上看, 2.从层次上看,自然辩证法处于哲学普遍 从层次上看 原理和科学技术具体学科的中间环节。 原理和科学技术具体学科的中间环节。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1)与哲学的关系 A.共同点 内容一致, 共同点: A.共同点:内容一致,视角一致 B.不同点 不同点: B.不同点:抽象程度不同 (2)与科学的关系 A.共同点 共同点: A.共同点:对象一致 B.不同点 不同点: B.不同点:视角不同
1
(二)20世纪初,列宁开创了自然科 20世纪初, 世纪初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学哲学问题的新篇章
1.针对“物质消失说” 1.针对“物质消失说”, 针对 列宁提出“ 列宁提出“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客观实在性” 是客观实在性”。 2.针对唯能论 针对唯能论, 2.针对唯能论,列宁坚持和 发展了“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发展了“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1
爱智是对存在的追问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你是否想过,时间有没有开头? 你是否想过,时间有没有开头?我们要对准时钟 怎么知道谁的钟最准? 时,怎么知道谁的钟最准?最准的钟的所有者是不 是有什么秘密能接触时间本身? 时间本身” 是有什么秘密能接触时间本身?有“时间本身”吗 ? 一个人能否通过时间隧道回到过去,来到了一个 一个人能否通过时间隧道回到过去 来到了一个 婴儿车旁边,车上睡着的正是他自己 车上睡着的正是他自己,他能不能杀死这 婴儿车旁边 车上睡着的正是他自己 他能不能杀死这 个婴儿?作为一个自由的人 作为一个自由的人,他当然能够杀死这个婴儿 个婴儿 作为一个自由的人 他当然能够杀死这个婴儿 ,但那样一来他自己又是从那儿来的呢 但那样一来他自己又是从那儿来的呢? 但那样一来他自己又是从那儿来的呢
自然辩证法概论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主讲人: 主讲人:周晓涛 甘肃农业大学
1
恩格斯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绪 论
•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和学科性质 •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 三、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意义
1
“我不是一个智者,而只是一个爱智者” 我不是一个智者,而只是一个爱智者”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
哲学 Philosophy 爱 philein
1
智慧 sophia
你是否想过, 你是否想过,人们都追求快 但是,除了快乐之外, 乐,但是,除了快乐之外,生活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还有更高的目的吗?如果有, 还有更高的目的吗?如果有,那 是什么?如果没有, 是什么?如果没有,那么为何人 们对快乐的追求要有所限制? 们对快乐的追求要有所限制?假 如做一只蝴蝶比做一个人更加快 乐,你愿做一只蝴蝶还是做一个 人?当你觉得你自己或别人做了 不应当做的事, 不应当做的事,你是根据什么标 准说那是不应当的? 准说那是不应当的?此种标准可 靠吗? 靠吗?
1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与 学科性质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一)学科内容
1.概念: 1.概念: 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 发展的一般规律、 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 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 用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 用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 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 结。
1
爱 智 是 对 价 值 的 探 寻
爱智是对存在的追问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你是否想过,除了世界上能被看见的东西, 你是否想过,除了世界上能被看见的东西, 还有没有根本看不见的东西存在? 还有没有根本看不见的东西存在?你如何能够把 一个有思想感情的人与一个行为和人差不多的机 器人区别开来?一只狗有没有思想? 器人区别开来?一只狗有没有思想?如果动物学 家告诉你狗没有思想,你凭什么相信他? 家告诉你狗没有思想,你凭什么相信他?如果你 相信狗有思想,那么蚊子也有吗?含羞草呢? 相信狗有思想,那么蚊子也有吗?含羞草呢?玫 瑰花呢?冰箱呢?计算机呢? 瑰花呢?冰箱呢?计算机呢?我们为何要追问自 身的来源和宇宙的根源? 身的来源和宇宙的根源?你能说出个令人信服的 然和所以然来吗 ?
1
2.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2.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0011 0010 1010 1101 0001 0100 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