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行动,遏制中国糖尿病"失控"——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完整版)

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完整版)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关键。
2019年7月9日,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提倡4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糖尿病前期人群每6个月检测1次FPG或餐后2 h 血糖。
糖尿病防治首次列入专项行动中。
糖尿病前期被认为是一种标志或分水岭,糖尿病前期的出现标志着将来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等疾病的风险增高。
已有证据显示,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可明显降低其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
2014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发表了《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的专家共识》,其中对糖尿病前期的定义、筛查、干预及管理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为满足我国糖尿病防控新形势的需要,本共识专家组在全面梳理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制订了《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专家共识》,以期为广大医生(特别是全科和基层医生)提供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糖尿病前期干预的指导工具。
一、糖尿病前期的流行病学及危害证据及解释: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目前主要有WHO 1999标准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2010标准。
与WHO 1999标准不同,ADA 2010标准将IFG的FPG下限切点值下调为5.6 mmol/L,并且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5.7%~6.4%作为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之一。
一项为期10年以社区为基础的美国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比较了5种诊断标准对于发生糖尿病和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结果显示,FPG 5.6~6.9 mmol/L(ADA标准)的诊断特异性较差,其与糖尿病和死亡风险增高未见相关性;而FPG 6.1~6.9 mmol/L(WHO标准)和HbA1C 5.7%~6.4%(ADA标准)的诊断特异性较好,对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具有较强的预测价值。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疗共识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疗共识
第15页
七、诊疗标准
▪ 国外Tuomi等最早提出LADA诊疗标准 。国 内潘孝仁 、周智广 、池莲祥等 曾提出
LADA早期诊疗标准。当前,国际上较为公 认LADA诊疗标准为国际糖尿病免疫学会 (IDS)标准 。胰岛本身抗体作为胰岛β细胞 本身免疫标志物,可区分LADA与2型糖尿 病; 而诊疗糖尿病后一段时间内不依赖胰岛 素治疗则可与经典1型糖尿病区分。但以下 几个问题需要深入讨论:
LADA易感基因仍有待在中国人群中开展大 样本研究。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疗共识
第8页
四、免疫反应
▪ LADA病理研究资料有限。当前仅有日本曾对LADA患者 胰腺活检发觉T细胞浸润残留胰岛团块,证实LADA存在T 细胞介导免疫反应。LADA体液免疫反应主要表现为循环 血液中存在胰岛本身抗体,包含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抗体(IA-2A)、胰岛素 本身抗体(IAA)及锌转运体8抗体(ZnT8A)等, 其中 GADA阳性率最高 。胰岛本身抗体受LADA诊疗标准、筛 查人群、抗体检测方法及阳性阈值不一样等原因影响。在 不一样种族中,这些抗体阳性率亦有所不一样,如IA-2A、 ZnT8A在中国人群中阳性率低于高加索人群 。UKPDS研 究显示在不需要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约10% GADA 阳性,6%患者ICA阳性。25~34岁患者GADA阳性率高 达34%,ICA达21% 。经过对中国人群大样本研究,在 30岁以上、起病六个月不依赖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中 GADA阳性率为5.9%。而在中国人初诊临床2型糖尿病患 者中,IAA阳性率为3.39%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关于成人隐匿性本身免疫糖尿 病(LADA)诊疗共识
华医网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案(国家I类 10学分市II类 25学分)

20XX年华医网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案(国家I类10学分、市II类25学分)肝源性糖尿病及其护理(市II类5学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1、下列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认识,错误的是? D2、下列对糖尿病三个“等于”的认识,错误的是? C3、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缩短()年。
5-10年4、糖尿病的发生演变过程,不包括() B5、糖尿病在中国属于第(3 )位致死性疾病。
36、糖尿病症状加上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大于等于7)毫摩尔每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7、以下哪项不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B8、(16至18世纪)糖尿病被证实为一种独立的疾病。
9、在防治糖尿病的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10、下列哪项可能是患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 A (在有年轻的时候,如果有过多次的流产、死胎、巨大婴儿、羊水过多等生育史的女性,)肝病与糖尿病1、肝硬化性糖尿病的糖尿病相关症状不明显,FBG很少超过(11.2)毫摩尔每升2、人类为维持餐间空腹血糖稳定而向循环输出葡萄糖的器官主要也是(肝脏)。
3、肝移植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 D4、肝硬化性糖尿病的代谢特点不包括() C5、胰高血糖素主要影响(肝脏代谢功能和调节肝细胞再生)。
6、外周血中胰高血糖素的半衰期为(10)分钟。
7、(肝脏)是人体贮存糖原的主要器官。
8、(1906)年已经发现了肝硬化患者可伴糖尿病9、血中胰岛素半衰期仅(5~15)分钟10、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首次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时即有(50%)被肝脏清除。
肝源性糖尿病及发病机制1、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像无关。
D2、酶活性降低,易导致(调节糖代谢功能减退)。
3、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说法正确的是(垂体生长激素对脂肪分解加强)4、在慢性肝病患者中,有(50%到80%)的患者有糖耐量减退5、(营养缺乏)可使胰岛β细胞变性,而长期摄食高糖过度刺激胰岛β细胞,使之衰竭。
6、下列对肝源性糖尿病的认识,错误的是 C7、肝源性糖尿病临床表现,认识错误的是 A8、肝源性糖尿病主要表现为 B9、长期使用噻嗪类及呋塞米可以导致 A10、肝源性糖尿病空腹血糖很少超过(11.2毫摩尔每升)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1、理想的体重=身高-(105)2、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错误的是 D3、糖尿病饮食治疗中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B4、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禁用 A5、肝移植后糖尿病的防治,做法错误的是 A6、肝源性糖尿病甘油三酯在(1.5 )mmol/L为控制良好7、胰岛素对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正确的是 D8、每个食物交换份可产生(80到90)千卡热量9、合理配餐平衡膳食,碳水化合物应占多少比例(50%~60%)10、一般认为如果HBAIC大于等于(7 )%,意味着血糖控制不良肝源性糖尿病的护理1、下列哪项属于有氧运动太极拳2、运动后做大心率=(170 )-年龄3、笔式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腹部)4、血糖未达标时至少每天测量血糖(7)次5、以早餐或晚餐后(1)小时开始锻炼较为适宜6、运动前注射胰岛素部位最好在(腹部)7、以下关于笔式胰岛素注射器使用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D8、以下哪项属于中度运动慢跑9、最不适合自我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手臂)10、未开启胰岛素笔芯储存(2到8度)环境下恶性黑色素瘤的诊疗常规(市Ⅱ)一、恶性黑色素瘤疾病知识讲座1.关于淋巴结清扫数目,说法错误的是( D)。
糖尿病防治知识-PPT课件精选全文

2024/9/30
23
各类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
↑非磺脲类 ↑磺脲类
胰腺 胰岛素分泌受损
肠道
肝脏 ↑HGP
2024/9/30
高血糖
↓糖苷酶抑制剂
↓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
↓葡萄糖摄取 ↑二甲双胍 ↑噻唑烷二酮类
肌肉 脂肪
24
口服降糖药适应证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者
注:症状不明显查2次以上方能确诊 举例1、2、3、4
2024/9/30
7
糖尿病分型
1997年ADA分型标准
(1)I型DM A免疫介导性(与HLA相关)、 B 特发性 (与自身免疫无关,遗传性强,少 见)。
(2)2型DM(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 相对缺乏)。
(3)其他特殊类型DM
(4)妊娠糖尿病(GDM)
60%~70%未被诊断。 新诊断的DM有视网膜病变16.6%,微量白蛋白尿
21%。 已诊断未达理想控制HbA1c>9%,有50%;合并慢
性并发症:下肢神经病变38%,白内障44%,白蛋 白尿33%;严重并发症(心梗、脑血管意外、肾衰、 失明、截肢)0.2~7%。
2024/9/30
4
DM的特点
终身性疾病:难于根治,伴随终生。
2024/9/30
0
1
2
3
4
5
6
自诊断时起(月)
35
使更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10个步骤
1.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的目标定义为HbA1c<6.5%*
2.除定期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外,每3个月测定一次HbA1c
3.将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期 获得最佳的预后
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及解读

新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10月16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正式发布最新一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
与2007年版相比,此次《指南》在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特殊人群血糖控制目标等方面均作出调整,同时首次提出糖尿病治疗流程图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筛查和诊断流程。
《指南》提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每升3.9毫摩尔~7.2毫摩尔,非空腹血糖小于等于每升10毫摩尔。
与2007年版相比,血糖控制目标的范围有所放宽(2007年版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每升4.4毫摩尔~6.1毫摩尔,非空腹血糖为每升4.4毫摩尔~8毫摩尔)。
此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从2007年版的小于6.5%,变更为小于7%;危重患者血糖控制标准变更为7.8毫摩尔~10毫摩尔。
关于2型糖尿病治疗路径,《指南》提出,生活方式干预作为基础治疗措施,应贯穿始终。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首选药物,如无禁忌症,应一致保留在治疗方案中。
如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血糖仍未达标,可加用胰岛素促分泌剂或α-糖苷酶抑制剂(二线治疗)。
如两种口服药联合治疗血糖仍不达标,则可加用基础胰岛素或每日1次~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或采用3种口服药联合治疗(三线治疗)。
如采用上述方法血糖仍未达标,则应采用基础胰岛素加餐时胰岛素或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四线治疗)。
此外,《指南》强调降压、调脂和抗血小板等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制定了相应的筛查和临床决策路径,特别是对于中危、高危糖尿病患者,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已提升至一级预防措施。
此外,《指南》不推荐我国采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诊断糖尿病。
《指南》主要执笔人之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陆菊明教授解释说,虽然世卫组织已建议条件成熟地区采用上述方法诊断糖尿病,但目前我国仍缺少相关研究资料,且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标准化程度不够,测定仪器和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存在明显地区差异,一旦开展,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诊断上的混乱。
糖尿病防治知识有奖问答(共65题)

糖尿病防治知识有奖问答(共65题)1. 世界糖尿病日是A、每年10月24日B、每年11月14日C、每年12月24日2.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该是克?A、4B、5C、6D、73. 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包括A、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B、膳食纤维、水C、维生素、矿物质D、以上都是4.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目前在世界上居第几位?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5. 热能是由食物中的三大产热营养素在体内经过分解代谢所释放出来的,这三大营养素是A、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B、蛋白质、脂肪、矿物质C、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D、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6. 脂肪的单位产热能最大,1克脂肪在体内可释放约热能A、4千卡B、6千卡C、7千卡D、9千卡7. 食物交换份是指给我们提供热能的各种食物?A、70千卡B、80千卡C、90千卡D、100千卡8. 糖尿病患者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都需要,其中碳水化合物应该大约占到每天摄入总热量的A、1/4B、1/3C、1/2D、全部9.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按照其结构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单糖是最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常见的有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B、葡萄糖、麦芽糖、乳糖C、淀粉、糊精D、葡萄糖、蔗糖10. 一些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开始做运动之前应该缓慢小心,是因为A、可能会感觉很累B、可能会诱发心脏疾病C、可能导致低血糖11. 下列哪一项属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A、中风B、视网膜病变C、糖尿病肾病D、神经病变12. 王某为健康成年人,身高165厘米,他的标准体重应为公斤,他每天应摄入的蛋白质应是克A、50,48~72B、60,48~72C、60,100~150D、65,100~15013. 在饮食疗法中,以下哪种食物糖尿病患者应该少吃?A、小米B、白菜C、芋头D、海带14. 当血糖高于 mmol/L时,不适合参加体育运动?A、10B、12C、14D、1615. 运动的好处A、增强心、肺功能B、降脂、降糖C、改善胰岛素敏感性D、以上都对16. 糖尿病患者多大的运动量最合适,最简单的方法是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等于A、170-年龄B、130+年龄C、220-静止状态下的心率D、190-年龄17.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其特点描述错误的是A、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主要发生在年轻的重症糖尿病患者中B、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进展速度快,几天就可以成熟C、可依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复明D、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比并发性白内障手术难度大18. 哪种情况下呼出的气体会有“烂苹果”的味道?A、低血糖B、糖尿病高渗性昏迷C、糖尿病肾病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9. 为什么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非常重要?A、能够降低死亡率B、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C、能够降低微血管疾病的发生D、以上都对20. 老王做OGTT检查,结果为空腹静脉血糖6.5mmol/L,口服葡萄糖2小时后静脉血糖9.5mmol/L,应诊断为A、确诊糖尿病B、空腹葡萄糖受损C、糖耐量减低D、空腹葡萄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减低21. 运动对降低血糖的作用能够维持多久?A、仅在运动时B、运动后两个小时之内C、运动后4个小时之内D、运动后12个小时之内22.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它可以累及全身多处神经,其中最常见的是A、四肢末梢神经B、面神经C、颅神经D、坐骨神经23. 关于有氧运动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A、有氧运动是指能增强人体内氧气的吸入、输送和利用的耐久性运动B、通常是指特定肌肉的力量训练C、低强度、长时间、不间断、有节奏D、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做操、跳交谊舞等24. 当糖尿病患者有便秘存在时,应考虑A、与糖尿病无关B、是老年人的通病C、是无原因的D、可随血糖控制而改善2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眼底有新生血管或有玻璃体出血,是的特征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四阶段D、第五阶段26. 糖尿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A、防止并发症的发生B、防止低血糖C、有效降低高血糖27. 胰岛素制剂是在何时问世的?A、19世纪30年代B、20世纪20年代C、19世纪20年代D、20世纪30年代28. 什么是糖尿病的黎明现象?A、指接近黎明时发生低血糖B、指接近黎明时发生高血糖C、指接近黎明时发生酮症酸中毒D、指接近黎明时非常饥饿29. 糖尿病患者在下列哪种情况下适合运动?A、糖尿病合并急性感染B、糖尿病足C、严重的眼底病变D、血糖控制较好30. 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依据是A、尿频、尿急、尿量增加B、性功能障碍C、出现微量白蛋白尿D、出现血尿、蛋白尿31. 运动治疗的禁忌证包括A、合并各种急性感染B、严重糖尿病肾病C、糖尿病足D、血糖未得到较好控制E、以上均对32. 开始使用某种磺脲类降糖药治疗有明显的效果,但经过一段时间(一年以上)后疗效逐渐减弱,最终因为高血糖需要改用其他种类的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称之为磺脲类降糖药A、原发性失效B、继发性失效C、无效D、以上均不对33. 我国在1/3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是A、92%B、74%C、72%D、28%34. 有关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起病较急,病情较重B、起病缓慢,病情较重C、起病缓慢,病情较轻D、起病较急,病情较轻35. 张先生今年54岁,身高170厘米,体重80公斤,他的理想体重应该是A、50公斤B、65公斤C、70公斤D、80公斤36. 肥胖糖尿病患者不宜首选服用以下哪类口服降糖药?A、磺脲类B、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C、双胍类D、葡萄糖苷酶抑制剂37. 为早期发现和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应该多久检查一次眼睛?A、每两年B、一年一次C、每次体检时都要查D、出现眼部症状后检查38. 运动能降低血糖是因为身体能A、释放大量胰岛素B、释放能量,糖储备减少C、消化系统停止转化葡萄糖39. 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有效的抗糖尿病药物?A、优降糖B、胰岛素C、二甲双胍D、拜唐苹40.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值应该控制在(收缩压/舒张压) mmHg以下?A、90/60B、100/90C、130/80 D、140/12041. 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A、基础分泌量:约24U,进餐刺激:48U左右B、基础分泌量:约48U,进餐刺激:48U左右C、基础分泌量:约24U,进餐刺激:24U左右42. 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哪“三高”?A、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B、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C、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43. 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A、0.8~1.0g/kg/天B、0.6~0.8g/kg/天C、0.6~1.0g/kg/天D、0.5~0.7g/kg/天44. 下列哪项运动是不适合糖尿病患者参加的?A、散步B、慢跑C、打太极拳D、举重45. 口服降糖药适应证为A、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B、妊娠糖尿病C、酮症酸中毒D、高渗性非酮症性高血糖昏迷46. 注射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是A、增加断针的几率B、增加疼痛感C、造成针头漏液现象D、以上都是47. 治疗糖尿病所花费的费用高还是治疗并发症的费用高?A、糖尿病所花费的费用高B、治疗并发症的费用高C、两者差不多D、没有可比性48.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值是多少?A、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值<6.5%B、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值<7.5%C、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值<5.5%D、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值<6.0%49. 多长时间监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合适?A、1~2个月B、1~6个月C、2~6个月D、3~8个月50. 糖尿病患者应该A、控制好血糖即可B、控制好血压即可C、控制好血脂即可D、同时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51. 当您刚被发现患糖尿病时,β细胞的工作能力就丧失了A、30%B、50%C、60%D、70%52. 导致血糖不能达标最重要的的原因是A、糖尿病导致病人心情沮丧B、糖尿病本身就是进展性的疾病,β细胞的功能就是在逐渐减低C、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D、糖耐量低减53. 糖尿病患者每天的饮食应该摄入不少于蔬菜?A、200克B、300克C、500克D、250克54.为了模拟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人类不断研发理想的剂型。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转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逐渐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作为专业的医学团体,一直致力于推动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的完善和规范化。
近期,CDS发布了代谢综合征的新的诊断标准,以期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准确、更科学的诊断依据,帮助患者早日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CDS认为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以中心性肥胖为主要表现,伴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的一种综合征。
诊断代谢综合征需要考虑到患者的体重、腹围和其他相关指标。
CDS建议诊断代谢综合征需要满足以下标准:1. 腹型肥胖:亚洲人群的腹型肥胖定义为男性腹围≥90厘米,女性腹围≥80厘米。
2. 伴随2项或以上的代谢异常:包括高血压(收缩压≥130mmHg 和/或舒张压≥85mmHg)、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或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7.8mmol/L或已经诊断为糖尿病)、高甘油三酯(≥1.7mmol/L)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1.04mmol/L,女性<1.29mmol/L)。
3. 除排除其他疾病: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必须排除其他引起上述代谢异常的疾病,如甲亢、库欣综合征等。
值得注意的是,CDS建议对于已经被诊断为糖尿病或高血压的患者,即使没有其他代谢异常,但符合腹型肥胖的标准,也应该考虑进一步筛查代谢综合征。
因为腹型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表现之一,代表着患者内脏脂肪过多,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以上的基本诊断标准外,CDS还提出了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和管理建议。
CDS强调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等,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发展。
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的患者来说,定期服用降压、降糖和降脂药物至关重要。
当好百姓的健康“领航员”——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

名治病救人 的 医生 ,治愈这种 顽 固的疾病 ,让 和母亲
一
样被糖尿 病折磨 的病友解 除痛苦 。于是在高 考填报
志愿 时 ,杨文英毅 然放弃 了 自己喜欢 的数理化 ,她决 定用 自己的刻苦努力换回妈妈的健康。
因为聪 敏好学 受到老 师肯定 ,杨 文英如愿 进入 医
师 ,不 断刻苦学 习 、潜心钻 研 ,国内没有资料 ,她就
自己翻译 外 国医籍。在史 轶蘩教授 的指 引下 ,年轻 的 杨文英很快在 内分泌领域取得 了令人瞩 目的成绩 。 有 一次 ,一位 患 病2 多 年 的外地 病 友 来北 京 治 0
汇 ,杨妈妈 的血糖控 制得不好 ,出现 了并发症 。妈妈
是杨 教 授 的魅 力 所 在 吧。 而 这种 魅 力不 仅 取 决于 她 丰 富 的学 识 和卓 越 的领 导 能 力 ,还 有执 着追 求 、永
不放弃 的个性 !
当好百姓 的健 康
访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文英教授
采访 、撰文/ p i 2  ̄记者 王敏 j
在采访杨 文英教授 之前 ,记者 早就 听过 大家对她 的各 种赞誉 ,有的患者说 她的 医术 高 明 ,有的 医生说 她 的研究成果 多 ,有 的同事说她 有一颗仁 爱的心 。这 次有 幸采访杨 教授 ,人们 的评价 一一得 以证实 ,记者 也深 深地被杨 教授的执 着 、仁 爱与专业水 平折服 ,希 望通 过这次采 访 。给大 家分别讲 述一位母 亲 、病友 、
的痛苦让 少年杨文英 在心里 立下 了志 向 ,长大 要做一
疗 ,由于对糖尿病知 识不 了解 ,2 年来 基本没有认 真 O
治疗 ,自己认 为不吃糖 、少吃 肉 ,吃点 降糖 药就可 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景
中国已经成 “ 世界糖尿 病之 都” 。 根据 国际糖尿 病联 盟 ( I D F ) 发布的 《 糖尿病地 图》 , 2 0 1 5 年全球 约有
5 . 8 2 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各 国之首。 2 0 1 5 年, 中国卫生部门给 出的数字是1 . 1 4 亿, 五
方付 费 机 制 。” 这 是 采 访 中, 郭 晓 蕙一直 强 调 的观 点。 Leabharlann 希望这一天早 日到来。 摘自 医脉通
糖尿病 教育 当前取得了初步 进展 。 但令 郭晓
医生在行 动 ,遏 制 中国糖尿病 “ 失控 ’ ’
— —
访 中华 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与管理学组郭晓蕙 、孙子林教授
因为第三方付费机 制的缺 失, 也 影 响了教育
的动力和积极 性 , 其质量 便 大打 折 扣 , 这 是 目前
比较 成 熟。 如英 国的结构 化血糖 管理项 目, 为欧
洲很 多国家提 供规范 血糖 管理 模式。 通过 网络注
册, 各地的患者均可参 与该项 目, 学 习血糖管理 方 法。 其中, 如何饮食是个特 别重要的问题 , 项 目进
年 前的数字是9 2 0 0 7 ) - 。 四年 间 , 中国多 ̄2 2 0 0 万糖 尿 病病人 , 平 均每 年增 长5 5 O 7 7 例, 每 天增 长 1 . 5 万例 , 每 小时
增长6 O 0 例, 每 分钟增长1 o N, 这就是中国糖尿病的现状 。 据 国际糖尿病联 盟估计, i j , 2 o 3 o 年中国将增 ̄4 0 0 0
其次, 进 行糖 尿病 教育 管理单位认证 。 郭晓 蕙指出, 提 出申请的单位按着 “ 糖尿病管理团 ’ 、 “ 场所 ” 、“ 教 育课程 体系” 、“ 定期 随访系统” 、
务” 六大标准 进行 评审。 郭晓蕙介绍 , 认证 工作 目
蕙担忧 的是 , 将 糖尿病教育持 续下去是一件 非常
行了详细地介绍。 ” 郭晓蕙指 出, 类似英 国这样 的 教育项 目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案例。 糖 尿病教育应 由第三方付费 Q 糖尿病教育 的推进 目前遇到哪些 困难? A 郭 晓蕙 :缺乏 可持续 性 、教 育质 量还 有
待改进 。
面临的另一个 问题。
“ 因此 , 在 未来 , 应将糖 尿病 教育纳 入 第三
程, 使糖尿病患者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为了实行 系统 化 、 标 准 的教 育 , 学 组 还将推
出有针对性的教育项 目。“ 国外糖尿病管理项 目已
尿病 患者 , 若这 些患者病 情恶化 , 不 得不 进行 透
析, 将是一笔 巨额费用。因此 , 第三方机构应该 权
衡, 为教育付费才能长久获益 , 才能持久发展。 ”
困难的事情 , 关键 问题在于经 费。 在我国 , 由于第
三方 ( 医保 、 社会 保险 ) 付费机制的缺 失, 大大制
目前 , 由于病 情恶化而进展 为糖尿病 肾病不
“ 评估 系统 ” 以及 “ 对 下级单位 的管 理和 支持服 约了糖尿病教育的推进 。
前 已进行 到第2 期, 第1 期9 9 家单位得 到认证 , 第 二期2 0 0 多家 医院已经报名参加认 证 。 认证 工作 的开展 旨在推动我国糖尿病教 育管理 的规范化进 得不透析 的患者, 其透析费用已经得到医保报销 , 而投入 少回报 多的患者教 育却没有第三方付费, 郭 晓蕙认为, 这 实为本 末倒置 。“ 我 国有1 亿 多糖
多万糖尿病 患者, 每 年 的医疗费用将达 到2 8 O 亿美元 。
2 8 糖 尿 病 天 地 ・文 摘
从 医院 方面来讲 , 目前还没有 糖尿病 教育 岗 位 的设定 。 郭 晓蕙认 为 , 教育应该 纳 入 医院管 理 中, 希望未来在医院等级评审时, 能够将患者教育 作 为一项指标 , 如此也使第三方意 识 到糖 尿病教 育 的重要性。当然, 首先要进行 良好 的设计 , 能够 为第三方付费枷构提 供可评价 的资料 。